亚当施瓦茨,27岁,无不良嗜好,喜慢跑。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死党,一个貌合神离的女友,一个老年痴呆的父亲,一个神神叨叨的母亲和一份稳定又有前途的工作。这样平淡的生活谈不上好也不能算坏,直到他被确诊患上了罕见的癌症。刚开他试图保持镇定和冷静,但随着生活的混乱病情的加重女友的背叛,他也无法避免的逐渐的陷入了一个癌症患者必经的希望——失望——绝望的过程当中去。在治疗期间,他遇见了负责为他做心理疏导的实习生罗斯,天然呆的罗斯虽然缺乏医学经验,却误打误撞的在感情上给予了亚当救赎,于是在亲人和好友的鼓励下,亚当被送往了那决定他命运的手术台。
我爱死这种能让人又哭又笑的电影了!!!贱贱的罗根胖,呆呆的坑爹克,囧囧的囧瑟夫,这三人擦出的奇怪火花使得这部《抗癌的我》在人物形象上首先就真实了起来。但是更真实的是,这部电影是根据原著作者威尔里瑟尔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来,而在那一段难忘的记忆中,那个一直站在威尔身后支持他帮助他的,正是塞斯罗根本人。于是在片中,我们看到更多的,不是戏剧化的情节不是夸张的表演和刻意的煽情,而是源于是真实生活的点点滴滴,当那些细微的温暖的熟悉的细节出现时,只要轻轻的一下,我们就感动的快要融化。
亚当是个好青年,这个连晨跑时都不忘等红绿灯走斑马线的有为青年,却偏偏被肿瘤撞了一下腰。刚刚得知病情的时候,故作镇定如他,还是免不了神情恍惚视线模糊,上帝手上没有操行得分表疾病当然如同幸福一般平等的降临在每一个人的头上。好在亚当并没有为了“why me”这种低级问题想破头,而是平静的告亲朋好友,剃了光头积极接受治疗,甚至在医院结识了两个很带感的病友。当知道自己的死党的了个名字长得都记不清的癌时,罗根胖的那句“I’m gonna throw up”不知道逗笑了多少人,而自始至终,在亚当面前,他一直保持了这样的乐观态度。
想想看,刚刚和女友分手的你走在街上,左边是你忠心耿耿的爱犬,右边是你忠心耿耿的友人,而你的友人唠唠叨叨的,他说:“(分手)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因为你该拥有更好的,好的多的多的,要是我是你女朋友,你知道我会做什么吗?I’d be sucking your cock every thirty minutes! 我会跟你烤一整天饼干!我会给你洗个小饼干浴!!”你一边说着“我要吐了”,一边看看你友人那张胡子拉碴的大脸,除了在内心里给他一个湿吻,你还能做什么更好的呢?而当亚当翻开罗根胖厕所那本被钩钩画画快翻烂了的那本《FACE CANCER TOGETHER》时,真的无需多言,他并不孤独。
亚当是幸运的,因为他的身后除了有罗根胖,还有关心他的家人和那个貌似非常不牢靠的Dr.罗斯。罗斯虽为他的精神疏导医生,却有一辆被垃圾食品和包装袋塞满的车和一段她无力挽回的爱情,在过大的压力下,她的大脑防御机制就会启动,也就是大脑短路啦,配上她那双滴溜溜转的眼睛和那副看上去很有攻击力的门牙,简直萌死了!
判断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最古老的标准,就是它能不能引发你的思考。看完电影,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当你身陷自己的深渊时,千万别忘了所有关心你的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love is a bubble,life is a trouble,非此即彼。就在亚当和自己的疾病做斗争的时候,他全然不知母亲参加了一个专为得了癌症的孩子的家长而组织的互助团,作为一个女人,她不仅仅是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妻子,还是一个癌症患者的母亲,而作为他们身边最亲的人,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可能是要比疾病本身都要可怕的多的。而孩子和家人之间的所有羁绊,无非就是一句“you don’t have to say you’re sorry”,不用说抱歉,只要能够挥散迷雾,重拾值得珍重的亲情,就永远都不算晚。
最后要说的是那个注定不讨好的角色——亚当的前女友蕾切尔,她被罗根胖骂又被亚当赶出家门。但特雷莎的这个“bitch”,当的其实很无奈。感情属于道德层面,而道德没有对错。蕾切尔想做一个称职的女友,也为此做出了努力,要怪只能怪她生来不是那种懂得照顾他人的人,去体恤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是一件超出了她能力范围的事情,她只是一个遇到了事业危机的假装坚强的普通女人,而在更多的抗癌故事里,出现的是蕾切尔而不是罗根胖,这不过是人之本性。
作为一部独立电影,《抗癌的我》在各方面都达到了优秀的水准,囧瑟夫首次以光头出镜贡献了一次真实而又感人的演出。本片原名《50:50》,一半一半,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包括生活本身,不同的是我们面对的那一半,是好的一半还是坏的一半。有无数的电影都在重复着同一句话,那就是:珍惜生命好时光,珍惜爱你和你爱的人,有你有我有他,天大的事,统统will be OK。
祝大家身体健康。
因为说了下如何下崽居然被豆瓣删了,补发一下。
自制字幕:
http://bit.ly/rCx9r3观影于Amsterdam Film Week,2011年11月3日。PATHÉ CITY。
前段时间被诊断出来有██████,不算什么大病也不算什么小病,性命之灾是没有了,皮肉之苦是少不了了。想想那些手术药剂和精神压力,顿时觉得天塌了一半。
回家之后十分抑郁,愁云惨雾愁眉苦脸了好久,对着男友发脾气,最后还是告诉了他。
男友什么都没说,早上早餐的时候,我又开始絮叨着要来的各种痛苦,结果男友跟我讲了个故事。
他说他发小Falco父亲过世的时候,他也去参加了葬礼。老爷子安详地躺在棺材里,大屏幕上闪现他生前的音容笑貌。所有人都感动得涕泪涟涟,唯独Falco镇定自若。男友带着泪去安慰Falco,结果Falco说,老爷子刚过世的时候,他自己也觉得无法接受,天天掉眼泪。结果有一天,泪流干了,再也哭不出来了,就开始学着面对了。
男友接着说,正如你看完Six Feet Under,所有人的生死都看透了,难过得不停哭,可是最后你还是要回到自己的生活。
谈不上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我倒是有了点那么开窍了的感觉。男友想告诉我的无非是:当不幸已经来到家门口的时候,无论你如何茫然苦痛,最后还是要选择面对。Life goes on。
于是我也不哭不闹消停了,联系医院开始治疗,想想没什么,病而已,治不就得了。
电影里27岁的Adam Lerner境遇比我惨,他在西雅图的一家电台工作,专心做一档关于火山的节目,却不幸得知自己身患一个罕见的癌症,存活几率百分之50,一半一半。从刚开始得知癌症的茫然麻木,第一次恶心呕吐的愤怒抵抗,渐渐觉得无望在车里歇斯底里地呐喊,到最后平静而又忐忑地接受手术,Adam经历了正常人所应经历的对于不幸的反应的过程。他也试图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当他看到住在深山的病友和妻子相濡以沫时他心有感触,这种平释然静的心态他可望不可得。
生活的态度好比赌博,一半阴暗,一半狂欢,赔率和胜算一半一半,然而无论你选择哪一半,life goes on。所以与其难过悲伤,还不如乐观对待。电影想告诉我们的不过这个道理。然而如果电影只是通篇用这种说教的基调来呈现,那么估计最后会像囧瑟夫那张脸一样又囧又长。所幸电影的叙事方式非常新颖,台词剧本又相当扎实。原本一个简单俗套的患癌的故事,由于电影喜剧的编排以及Seth Rogen的加盟,风格立刻鲜明欢快起来。经典的“罗式”笑话在电影里频频出现,和电影的泪点交替出现有条不紊,让观众时而捧腹,时而扼腕,悲喜交集。电影成功地调动了观众情绪,难能可贵。而且最重要的是,导演找到了喜剧元素和故事主线的平衡点,罗胖的出现时间很合理,笑料抖得也很大方得体,既达到效果,又没有太抢囧瑟夫男主的戏,小品般的故事讲得满满当当。
罗胖萌得无可救药,而囧瑟夫的表现亦是可圈可点。其实只要把他那张文青扭捏的脸往银幕上一摆,我们就知道他再适合这个角色不过。《盗梦》里耍帅摆酷,现在又回到《和Summer的500天》里那种气质路线。对着摄像机剃头那一幕还是有点牺牲精神的。当他对着女友说:Get the fuck out of my porch时,又心里大喊骂得好!囧瑟夫对角色的诠释很到位,要不要年终来点儿奖啊?
这应该是今年最好的一部喜剧了,深度立意小胜《疯蠢爱》,辛辣爆笑不亚《恶老板》,简单俗套的故事在好导演和好演员的手里点石成金,居然让我甘之如饴。
--------------小剧透分割线----------------
PS:电影翻译应该翻作【一半一半】有木有?《抗癌的我》太坑爹了!
PPS:最近电影用狗都完胜有木有,连一条老狗都能扮可爱有木有?
PPPS:电影末尾Adam他爸爸叫他名字,妈妈来抱他的时候飙泪有木有?几分钟后罗胖用手指擦药又破涕为笑有木有?
看这部电影是一个好朋友推荐给我的,他的妈妈是因为癌症去世的,他说他看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的,推荐我看的另一个原因也许是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是一个癌症病人吧,所以他强烈的推荐。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也不太会写,就以我个人的角度简单的说说吧,就当我发泄发泄吧。
首先简单说说我的经历吧,我的病叫做(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灶地方在纵膈,也就是胸腔里,在两肺之间,被大血管包绕。我生病那是09年的事情了,因当时低烧很久,以为年轻应该也没事,天天诊所打吊针,所以没有去大医院做完整的检查,只是简单的抽血,完全检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后来托了很久直到肿瘤压迫到气管,呼吸都困难了,才去拍的CT,磁共振,其实啊检查远比电影里复杂的多,任何的检查只知道有肿瘤,却不知道是什么性质,当时自己发烧一直不退,烧的稀里糊涂的,家里人也急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像无头苍蝇一样,医生说什么就做什么。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胸部穿刺,淋巴结穿刺,无济于事后,最后还是在胸口开了一刀才确诊,真是走了不少弯路,就因为那个医院没有纵膈镜,就给我胸口开了一刀(本可以无需开刀,直接像胃镜一样从喉咙进入取活检化验)。接着呢就是长达一年的治疗了,化疗七次,放疗三十多次,其中过程的艰辛现在回想起还会颤抖,不过呢庆幸的是最终我以乐观的心理状态走完了人生最惨的一段路,算是重生了吧,现在只要多注意注意身体,定期复查,基本上算是稳定了。其次在严重批评下我们中国的医疗,真的太太太太差劲了,哎,这里就不多扯了。说影片吧。
其实影片大部分还是用喜剧的手法来完成的,没有把一些痛苦的据点表现的很清晰,只是我个人这样认为,因为化疗真的太痛苦,太折腾人了,能让一个人生不如死,简直就是在炼狱,每一天都是痛苦的煎熬,特别是化疗后的那几天的反应,一定得保护好自己,丝毫不能马虎,不然一个小感染,感冒就能让你跟世界说再见。看到医院身边的一些朋友离开的时候,真的觉得,生命太薄弱,一切繁华都只是过眼云烟,曾经再辉煌都是过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小丑,特别是年纪轻轻的却要经历这些,这点电影里没有完整表现出来,挺可惜的,还有一点就是生病后会去羡慕一些断手断脚和扫街或倒垃圾的人们,觉得他们是健康的很幸福,哪怕活的很辛苦,至少可以活很久。再就是对于身边所有的亲人或朋友当问你好不好的时候,我们只能用“还好”两个字来形容,因为找不到更好的词语了,如果说“不好”,就要向朋友诉苦了,但是你会发现诉苦不成,却反而弄的自寻烦恼,因为他们无法感受到你的痛苦,也许他们是想帮你,却不知道怎么用更好的语言去安慰,又怕说错话,会影响到你的心情。到最后就变的真的自寻烦恼了。然后就会想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不知道用这句话合不合适,但那时在我伤感无比,接近绝望崩溃的时候觉得只和病友们聊的来。
电影里的剃头(其实说到剃头也可以把化疗后掉头发描写的更突出些,电影里直接就把头剃了,没有演怎么掉头发,)和呕吐,女朋友背叛,开着车乱撞,在车里发牢骚等等等等,任何任何的一点细小的事情对我来说感触都很深,至少有好几次眼泪不自觉的夺眶而出,也许是感同身受吧,也许是那段回忆太让人觉得痛苦。电影里女朋友背叛那段和我也很像,但是我的比他更幽默,更讽刺,我那时的女友和我一朋友在一起了,呵呵。其实我很是羡慕电影里的男主脚身边有个那样的朋友(也就是那罗胖),也算是能够一直陪着他吧,虽然平时表现的很没心没肺的,但其实是想帮主角分担痛苦的,在主角手术前那晚上在他厕所看到那本书,说明了一切。
电影的结局我很喜欢,和我现在的生活很像,有了新女朋友,有了新的工作,但其实治疗后期有很多的后遗症,而且也会慢慢的恶化,严重的可能......我就不多说了,也许我战胜了癌症,但是最终我还是败给了后遗症。中国的医生就是这样,只管治你的病,不管你的命,不去考虑用那些药的后果,导致一些后遗症变成了终身的,变成了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总的来说电影我还是很喜欢啦,算是悲喜交加吧,呵呵。最后我想说主角的笑容很有意思。其实我想说的有很多很多,但是由于我的表达方式不是很好,所以有很多内容没表达出来,也就只能这样了。如果有人怀疑我说的话的真实性的话,那就怀疑去吧,因为任何一个事情有真就有假,你要觉得是假,我也不能左右你。再说也没有人愿意说自己得了癌症。12月20号是我23岁生日,也就是大前天,刚过,应该现在叫24岁了吧,明年是我的本命年,龙年,有的人说本命年会很倒霉,也有的人说会很走运。我想说前几年我够倒霉了,算是人生最霉的几年,应该本命年会走运了吧,呵呵,也不求人生多完美了,只希望健康开心的活下去,珍惜当下的每一天吧。因为千万个美丽的未来都抵不过一个真实温暖的现在。
如今到了2015年,我很好,但2015年7月27日,年仅52岁的父亲突发心梗去世,一个不想面对又必须面对的一件事,对我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很伤心很难过,我想可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抚平我心中的这个伤疤。
50/50的剧本并不新颖,却拍出了新意。影片平铺直叙,节奏缓慢适中,不给人无聊的感觉。演员的表现出色,Joseph Gordon-Levitt和Seth Rogen在影片里很搭,因为生活中的狐朋狗友都是这个样子,观众也很容易对他们俩的角色产生好感。本片有不少催人泪下的片段,关于亲情,关于友情,关于生命。这部电影是喜剧也是正剧,它十分真实一点不做作,它绝对可以感动你。
当一个年轻人得了癌症,也许生活不会总是喜剧,但癌症会和这部电影里很像。导演改编自己的这段癌病经历显然轻描淡写了痛苦,让一切看上去像部欢乐的情景喜剧,放开女友,有死党和家人的坚强后盾,最后还收获了新的爱情。一部生活气息浓重的治愈系小清新,几位演员气场都很强大。★★★☆
囧瑟夫的小身板果然还是适合演病怏怏的小清新~ 生病了怎么办?得癌症了怎么办?女友出轨了怎么办?好基友陪你逛书店、给你买零食、带你遛弯儿、教你泡妞、等你做手术、为你换药,在最后收获真爱的时候默默退出门外!!!塞胖子好可爱~
塞斯罗根那些段子终于找对了地方,囧瑟夫那一身小清新大苦逼味儿像是从summer里带过来的。精致的文艺小品,"f**king Canada"又成功地当了一回笑料。
电影改编自编剧的亲身经历,治愈温馨毫不做作。沉重压抑的话题让塞斯·罗根的脱口秀弄成了轻喜剧,而安娜·肯德里克则一度让我穿越感觉像是在看艾米·亚当斯。有时候,看完一些电影,你总不知道该说什么,但一股暖意和爱的美好总能油然而生。★★★☆
死胖子一路没心没肺,最后狠狠一煽情,如同古龙的剑客,一招将我斩落尘埃热泪盈眶。
在中国,想泡妞说自己有癌症,估计不灵。
像一首美国歌曲那样,很有美国风格,他们的生活,那种开放,却也有感情。男主角一直很怕死,天天锻炼,结果照样得了癌症,性格软绵绵的,结果总是遇人不淑。总而言之,找精神治疗师可以找年轻的,因为他们病人少,能把你放在心上。所以,男主角后来重生,也找到女友了
有笑有泪,简单不做作,看到囧瑟夫在车里大吼那段直接泪奔了~~
中规中矩,基调明亮,JGL内心戏表现力不足,整体依然感人。3.5星
我的泪点会比较奇怪么?当囧瑟夫被推进手术室前,跟老年痴呆症的爸爸说:“你一定不了解现在到底是什么状况。但是,我爱你。”的时候,我就泪奔了。
一直在猜片子高潮会在哪里。不是手术前跟姑娘告白,也不是手术,是1小时21分钟处,安静的晚上看到好基友卫生间里一本画满记号、页子折角的书。书名[Face Cancer Together]
小囧太适合这个苦中作乐坚强抗癌的角色了,很多表情似乎专门是为他设定的一样,赛斯罗根还是话唠路线,但也是巨可爱!看到后来忍不住哭得稀里哗啦的,到了最后每个镜头每句台词都那么令人动容。生命的意义来自最细微的瞬间和最平凡的感情。
治愈系小清新。观众陪着Adam一起从被告知身患癌症到痛苦的发病期到精神几近崩溃再到最后战胜病魔,心中一直存有一股暖流。亲情,友情,爱情,当你被这三样元素包围还有什么难关是闯不过去的?影片最后赛胖帮Adam换药也是真事,Adam的原型(即编剧本人)说当时赛胖看到那疤真的有被吓到……
囧瑟夫还蛮适合这个角色的,长了一张喜感又治愈的脸,他和塞斯·罗根之间的基情戏也是看点,特别是手术前两个人在车里告别那场戏,情感非常足,可是他为什么他总是对囧瑟夫的女朋友有意见?啧啧啧
很棒
祝你每天都身体健康、生龙活虎。
悲喜交加杂糅相织的生活,爱情友情和亲情这些都是病后值得去思考的。看到化疗第一次回来吐了看的我真心痛啊,超级写实的一幕。虽然有苦有泪有乐子但有些讨巧了。。。ps这里的两个女主我都不喜欢啊
又是一部让人爱不释手的美式小品,塞胖继续专职搞笑,囧瑟夫演绎苦逼绝望,两人间产生的化学反应实在是完美!整部片幽默却又细腻,悲伤却又不失乐观,“我想当你女友”“我都想跟你上床”,塞胖和囧瑟夫的基情真是太温馨太有爱了!影片后半段我笑了又哭哭了又笑啊,真心好喜欢塞胖和阿囧啊~\(≧▽≦)/~
笑料很棒,感人时又让人泪流。一部电影我既大笑了又流泪了。囧瑟夫撑起主线,罗根胖负责搞笑。手术前抱妈妈内牛满面有木有?伤口涂药又破涕为笑有木有?算是年度最佳喜剧之一。PS:中文翻译应该叫“一半一半”。妥妥的。自制字幕:http://bit.ly/rCx9r3
来自编剧的亲身经历。塞斯·罗根依然保持极佳的脱口秀暖场能力,囧瑟夫依然忧郁小文青,安娜·肯德里克依然小女人, 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又演了一个bitch,汗。无论如何,我们总是要面对,在笑与快乐中接受一切。虽然没有想象的精彩,结尾仍然有些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