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 固然有它外表和内涵的各种评价 有些城市美得让人瞠目结舌 看过照片和录像带 激动地想去前往 但静下心来 浮现在脑中的确是另一种城市 她有肮脏的街角 她有行踪古怪的地铁艺人 她有深邃的街道尽头浮华的女郎 她有傍晚十分路过左岸书店时听到的圣母院的钟声。。。
巴黎的美 全靠自己的用心体会
她不浮华 但高傲的出众
她不高调 但低调的表现
从她眼里 你看到了自己 内心的平静与急躁,肮脏及美丽,最终的最终 静下心来 体会这上天的赏赐 享受身体中浅浅流过的一丝暖流 于是 在这冬日里 心被唤醒了 写下了温暖又放荡 平静又激动地文字
一切缘于巴黎
也许爱一座城市就像爱一个人 没有历史的积淀 终究会感觉摸不到看不着
对巴黎的印象停留在了那个午夜三点的St Michael Jazz酒吧门前 一股仙境中的轻烟 将你俩环绕 看看抱抱身边的爱人 接吻传递爱意 告诉她你就是我二十年要找的那个人!
(芷宁写于2008年10月7日)
有人认为《巴黎》是一部失败的电影,认为这个诺大的城市把这部电影给“吞没”了,个人在观影过程中却无这种感觉,虽然该片距离一部“好”电影还有一段距离,但还不至于失败,相反,那频频从城市上空中速摇过的镜头,仿佛带有某种适时的情绪和潜台词,又仿佛以一位既爱又恨的恋人的视角来回望巴黎人司空见惯的风物,其中,大段的远眺和鸟瞰增加并延伸了该片的情感波动和氛围营造,赋予了生活于斯的各色人等一个灵动感性又平实自然的背板。
反映一个城市及其居住者的影片有很多,巴黎更是博人青睐,片名中有巴黎两字的光影制造举不胜举,如《巴黎最后的探戈》、《巴黎烟云》等等,暂不提那些年份渐远的影片,这部08年的《巴黎》是一部群像电影,聚焦了一个城市的群像生活,两年前有一部诸多文化名人共同参与的“命题作文”《我爱巴黎》(又称为《巴黎,我爱你》、《巴黎恋曲》),也是一部群像戏,不过其每个小故事自成一体,风格也因多人参与而变得多样,或怪诞或离奇或浪漫或风趣,不似这部所呈现出的写实而充沛的气质。
影片导演兼编剧、巴黎人塞德里克·克拉皮斯此次出手虽延续着他惯常的群戏路子——充满着法式文艺片的情怀,也有着丰富的剧情和看似“随性”的架构,其间,人物和事件交织穿插于各处,主要角色还都面临着各自的生活命题,在场景的转换中,他们往往消失于一处,随即又快速现身于另一处,从而加快了影片的节奏。然而这次,克拉皮斯的“野心”明显比较大,他让镜头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和阶层,还触及了瞬息生死,且让情节和对白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上层与低层、男人与女人、欲念与情感、巴黎与外省与国际之间,出场人物间也存在着人类社会的各种构成关系,如姐弟、兄弟、恋人、师生、朋友、同事及雇佣等。同时,影片场景变换频繁,居室、市场、批发集散地、学校、咖啡馆、面包房、名胜古迹……这些看似凌乱的情节、人物和场景被同一个城市牵引着,被某种复杂而纠结的情感羁绊着,结合有序的节奏和多样的影像,于光影间流露出了些许微妙而弥笃的气息。
巴黎,一如许多国际化大都市一样,有着她独特的调子和味道,而镜头中的巴黎人忙碌且焦躁着:单亲妈妈爱丽丝(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独自抚养有三个孩子,近日,她的弟弟皮埃尔又被查出心脏已失去机能,等待着适应心脏出现以做成功率只有一半的移植手术;派对上,舞者皮埃尔眼见着同行翩然,跟不上步调的他只能在一旁调整呼吸以减轻心脏的负荷;老教授兼老单身汉罗兰因萌生了对年轻貌美女学生莱提雅的欲望而蠢蠢欲动;罗兰的弟弟建筑师菲力普在等待着儿子的降生,富足美满的他对自己的生活却产生了质疑;繁忙的小商贩们过得不算如意,且遭遇着情感饥荒;时尚之都的模特们有着宠儿般光鲜的生活,放纵似乎是另一种找补;外省人口不断涌进巴黎,偷渡者为了来到此地而甘愿冒险……
影片汇集了一大批法国影坛的实力派,这些人共计曾获凯撒奖提名33次,在片中,他们很好地完成了各自的戏份,将克拉皮斯对巴黎的观察、感悟乃至揣摩跃然眼前,其中不乏对上层虚无和低层无奈的精心再现,就连巴黎小市民的喋喋不休和“火眼金睛”都表现那样的活灵活现……
许是为了突出彰显这个城市的风韵——自信而优雅,片中一些镜头的组合是由近景人物对话切至远景构成的,如爱丽丝姐弟于露台交流时的镜头余光,再如罗兰兄弟就菲利普家中窗景的历史变迁交谈时的远眺,其中片尾当皮埃尔乘坐计程车前往医院的那组镜头,更是对巴黎宠溺有佳,画面先是近景,接着是远景和俯瞰,继而掉转镜头对准车中双眼通红的病中皮埃尔,他正以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心境和姿态欣赏着路过的景致。在此过程中,他还看到了面包店的外乡姑娘、“暮春”失败的沮丧罗兰、他中意的美丽姑娘莱提雅及其男友,他甚至还瞥到了举着巴黎风景明信片对照景色的偷渡客……
“这就是巴黎,没有人是快乐的,我们对着她发牢骚,同时又爱着她”,这是皮埃尔的感慨,如若不是重病,或许他不会用如此多情且留恋的目光凝视沿途所看到的一切。最后的这组镜头伴以悦耳的配乐,滋生出一丝貌似侯孝贤《红气球的旅行》那样惆怅而灵透的味道,不过,只有一丝罢了。
(
http://nicolew.blog.hexun.com/23919634_d.html)
是不是男的必须混蛋,所以小萝莉莫名其妙的从了老叫兽?菜场西施也倾心于虐待自己的人?上流社会混久了,喜欢到工厂闻闻原生的男性味道?如果有一份高尚正当的职业以及美好的家庭,那就是一件非常泯灭人性的事儿,因为人生是从一种叫操蛋的蛋里孵化的?所以,活着就是折腾,如果生活不美满, 那祝贺你,你还有改进的地方,你还有生活的目标,如果生活太美满,那我怜悯你,你个可怜虫太普通了.......
普通的你自己都没事想到墙角哭一会......
难怪,难怪,大清国唯一击败过的欧洲列强就是法兰西了,现在想想,拿破仑带着这么一群情场浪子攻克莫斯科真的挺不容易的。
这到底是浪漫还是浪的难受啊?
巴黎,好丑……
足够松散的结构,达到了放松神经的目的.又听到了SWAY,这歌很适合用来跳脱衣舞啊.
虽然这就是日常生活,但是有点闷的说,在翁旋加看的~她都看睡着了唉·~
巴黎,北京,原来哪里都一样
又是一部自作聪明被无力驾驭的多线叙事拖垮的电影,在这里,你看不到浮华静谧的巴黎,你看不到顺理成章的感情,你看到的是演员演绎的失衡和失败的文人呓语,这不是巴黎,这只是另外一部口齿不清却妄想表达爱意的粗糙工艺品。
法国电影惯有的怪怪风格
老套路
总体过散 串得不好 个别片段有亮色 导演倒是把这座城拍入了味 不失为一记淡雅的巴黎的鳞爪 钩起多少美好的回忆 SO +1星
巴黎版的Love Actually 巴黎是座爱的城市 主要任务很有意思 但小人物刻画得还有待深入
每一个镜头都那么亲切。看了半天才豁然醒悟原来是Juliette Binoche,离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竟然已经20年了。我怎么老是觉得Mélanie Laurent看起来很眼熟?
巴黎,你真是个千面女郎。
其实有点恶心老师学生那段
一样的爱巴黎,比那部巴黎我爱你好多了。
中后部分那段4人在大市场的约会,轻易的搭上又拒绝;在出租车上看巴黎带到各个角色有意思。- -还有配乐很好听
群星戏能拍成这样也算极品了,很难从中品味出另一个国家的生活。每个人的故事都很乏味,他们的生活真是毫无热情可言,就是令人厌倦。尤其是以一个城市命名作品,实在要小心,不然就是个大坑
我抽根烟之际看见你们每一个人,每件像花边一样开心的事,还有绝症。
又是群戏,音乐有些感伤,影片仍然是那种片段式截取
真值得看
三星半,多线性叙事的城市电影,音乐节奏与剪辑很合拍,片子本身就是一首样本精选的巴黎小情歌。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像菜场果蔬一样排列在一起、因缘际会,某些擦肩而过恍如基耶《红》,但若论城市主题则远不如伍迪艾伦抓住巴黎一个特质来得有力。 (资料馆胶片)
很静。OST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