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长评,还是对一部完全听不懂只能看字幕的德语片,大概是因为找到了许多共鸣,有种当年看朝圣之路的感觉。弟弟是跨国企业派驻新加坡高管,在国外工作了十五年,自小离家,叛逆且好斗,哥哥是留守德国农村的木工,长期体力劳动给身体带来损伤,老实且沉闷。因父亲的葬礼时隔多年后兄弟相聚,在老家仓库里找回童年的记忆,醉酒后骑着时速二十五的破旧摩托开始穿越德国。两人的故事在一幕幕对话中展开。我仿佛从弟弟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像个旋转的陀螺,忙碌得不知所以,忽视家庭,忽略身边美好的事物。平日里一本正经,却在儿时同伴相处时秒变逗比,找到最纯真的乐趣。弟弟为了追求事业,离开了留在德国读博的女友和尚未出生的儿子,十五年不曾联系,却牢记着地址。弟弟责怪哥哥不愿意离开穷乡僻壤,不敢向心爱的人表白,却在哥哥需要的时候无视老板和员工,陪伴哥哥骑着小摩托奔向波罗的海。刚开始是喝醉的弟弟鼓动死板的哥哥开始儿时行程,弟弟中途接到老板愤怒留言想退出时又是哥哥的坚持让行程得以继续,一路上有激情的弟弟鼓励木头一样的哥哥去跳舞、去搭讪、去释放自我,发现弟弟有个十五岁的孩子后又是哥哥的坚持让弟弟有勇气面对当年的懦弱。有三个细腻的情节特别触动我,弟弟在雨中郁闷的前行和之后愤怒的摔打衣服时哥哥看着他的那份关切,浴池里女主人从一开始小心翼翼到大声宣泄各种压抑不满的那份痛快,女博士匆忙找借口挂掉电话后马上又回拨给弟弟说不需要他的那份心酸。影片的结尾是暗恋舞娘坐上了哥哥的摩托,弟弟敲开了女博士家的门,无论生活中有多少遗憾和罪过,只要用勇气面对,就能弥补。
很喜欢摩托那种风与自由,也喜欢旅行看看这个世界,本片在人们枯燥的生活中,满足了观众的幻想。自己很喜欢摩托,觉得它对于我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总想着有一天能骑着自己的爱车来一场无与伦比的旅行。狼狈也好,美好也行,这是我想要的——一次关于摩旅的经历。
步履不停,在前行中感受这个世界,期待每一次世界观被改变。人生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请一定全力以赴!
这部片子类型定义为喜剧片,但我觉得更像是一部剧情片。整部电影没有什么太大的起伏,最重要的剧情设定就是兄弟二人在参加完父亲的葬礼之后,通过房间里面的年轻时候的留下的规划图,让他们下定决心去一同完成年轻时未完成的旅行,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这次不去做的话,那么以后也将没有机会了。
后面的情节就是根据这一前提逐步去推进,兄弟二人在一路上经历了很多事情,有欢笑有争执,但更多还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流露,拉进了彼此之间心的距离,让很多本没有机会说出口的话都在这个情境下得以抒发。整部电影节奏很舒缓,让人感觉到比较舒服,但也同时就不免陷入平淡之感。但这部片子当中有一个细节特别打动我:克里斯蒂安在去找自己曾经抛下的孩子的时候,跟孩子一起踢了场球。休息期间孩子为他们介绍了当地很出名的一对老夫妻,虽然他们都得了阿尔兹海默症都不认得对方了,但是他们在每天清晨起来去吃早饭的时候,又会重新相爱,之后两个人又会一起到公园里去甜蜜的约会,去沉浸在爱河里,但是到晚上他们又会对彼此一无所知。我宁愿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我相信有这样的情感存在:你就是生命里注定遇到的那个人,即使同样的情景重复上演100万次,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爱上你。
所以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勇敢地去把握当下,趁我们还没有老去,就让生命绚烂地绽放吧!
弟弟回家参加葬礼,就是为了见到哥哥吧,因为爹已经死了,三十年前都不喜欢爹,三十年后也不会喜欢,所以只能是为了见到哥哥,才不远万里跨越半个地球回到老家。
弟弟迟到被打了一顿,但并没有生气,通过聊天知道哥哥没结婚没女朋友,木工厂经营不怎么样,没什么钱,比原来更沉默,没有孩子……45岁,所以,他想拯救他,就算不是拯救,也要改变一下哥哥的生活。
他的方法,我觉得很赞,找到一个哥俩都能接受的方式,小时候的梦想之旅。求同存异的方式,莫过于旅行了,因为旅行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处理的方式中可以重新发现彼此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就很容易产生共情。
这也许是他长期国际化参与商务活动积累的经验,擅长/与人打交道。弟弟也从哥哥的旧办法里学会了勇敢、坚持、亲情化。并不是只有新办法才能应对新世界,而是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如果明白了这一点,结果是不是好,就不再重要了。弟弟不需要攒够钱去做ngo才能找到人生的宁静,哥哥也不需要苦哈哈的单身一辈子,跨过心理障碍就可以。
許久不見的克里斯提安(43歲)與吉奧(45歲),終於在他們父親的葬禮上重逢。個性截然不同的兄弟難得聚在一起,在守靈夜酒酣耳熱之際,臨時起意決定去實現小時候的夢想-騎著電動自行車進行一趟從黑森林到波羅的海、橫越整片德國的冒險旅程。在這段時速最高僅25公里的漫活旅程中,兩人經歷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遭遇,也重新認識了彼此,甚至改變了他們往後的人生。
故事的开始叙述了我们被这社会的道德、礼仪、规则等条条框框所束缚,却也因找回了童年约定而疯狂,我们何曾不是按部就班的过每一日,又或者是漫无目的的生活着。别给自己找借口,也别把梦遗留在年轻的时候。行动起来,是我们最值得做的事情。
故事有代入感,剧情的设置也是点到即止,贴切现实,不会过度渲染。在悬疑、爱情、科幻盛行的今天,这种带亲情的喜剧能有不一样的感觉。
感谢此片带给了生活的喜悦~
冲全能的eidinger……歌单:https://music.163.com/#/playlist?id=3194451172
得亏欧洲列国嘎嘎小啊,你骑个小摩托游毛国试试?
两个男人的公路片……
大概成年人的生活就是这样狼狈地一路向前吧,不管过程是否曲折,能够实现目标就是胜利了
能不能也这么疯狂一次?
公路片真是类型片中最难出彩的类型了,结果偏偏德国还出了个公路片导演。当然,作为插曲的痴呆症那段挺动人的。最后,真的很想了解清楚拉斯·艾丁格在德国究竟是怎样的人物:演员不提,当过柏林电影节评委不提,光说他自己还办个人艺术展,而且就连施泰德博物馆当前的梵高大展的语音导览都是他的录音。
拉尔斯艾丁格,不愧是你,太有魅力了。
开年第一部,太治愈了。沙雕兄弟横穿德国只为到波罗的海撒泡尿,光是这个无厘头的设定就已经让人笑出声来: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它永远不会堵车,有啥事你尽管跟我说,谁让你是弟弟我是哥。一场葬礼之后,两个中年男人的生活大逃亡,剧作结构上其实参照的还是传统公路片的出发,碰撞,最后达成和解的模式,但是分寸感实在掐的太好了,会心一笑的同时又适当的引入对亲情,爱情,婚姻,自我的思考,笑中带泪且不说教。影片的名字时速二十五公里其实是表达一种渐渐慢下来的生活态度。尤其是在充斥大量意见领袖的网络时代,随便打开一个网页都有人跳出来教你做人:大人要有大人的样,什么年纪做什么样的事等等,此时聆听变得更重要,不是聆听别人,而是聆听自己。那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儿时愿望,在变成现实的一刻终于闪闪发亮,这才是真正的:归来仍是少年。
我们不是只有现在吗?现在不是可以相爱吗?
亲兄弟的摩托日记,有酒有肉有艳遇,德国沈腾的爱尔兰口音整挺好
突然就觉得自己一个人没有计划没有攻略说走就走的旅行不那么酷了~应该找个伴儿,越傻逼越好那种,这样就可以进化成二逼了。ps:女上位还能这么来,长见识长见识
四星。很轻松的兄弟公路片,一路所遇所见到最后两兄弟之间的释然和直面现实,整体很常规的剧情推进,但是轻松的氛围还是看一遍喜欢一遍啊啊啊啊啊
等火车那一段令人深刻……兄弟俩在父亲的葬礼上打架……乒乓兄弟情……家乡街道竞速摩托,郊外小意外……旅馆中同志般的兄弟情……林间加油站的小邂逅……广场酒吧的美丽邂逅与才艺展示……路边小解与远景工厂很影景……一顿丰盛的差点撑死的美食……山间水塘的戏耍……各种奇葩经历
偶尔看到的一部片,没有认识的演员,没有安利的简介,却让人看得很舒服。两个中年大叔不管“成功”还是“不成功”兄弟生活都不太愉快,在父亲葬礼后突然想实现15岁立下的各种flag,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电动车之旅。看其他评论说“一段疯狂旅行可以拯救人生,剧情太老土”。我倒认为相反,不是这场旅行拯救了他们,是他们生活阅历让他们在短短几天的对碰中感悟出来。没有前面40年的经历,再多的旅行也只是旅行。最喜欢的情节是他们无事生非去挑战别人,结果输掉了电动车。人生不是电影,没有那么多主角光环。就算牛不能掀倒,生活还需要继续。你可以选择每一条路,只有你接受选择后的结果。快不快乐,很多时候是你自己来定义的。
这几年电影里看过最轻松的电影。
4.5星,太喜欢了,德国人玩起来也可以如此欢脱,这是我想要的旅行。
风景很棒 德国制造真牛逼
挺好看的公路片,一路上有你,真好。今天看的最轻松的电影
疯特 Lars太可爱了。对德式喜剧毫无期待 竟然轻轻松松尺度不错
几个著名的德国女演员都有客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