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战日

HD中字

主演:皮鲁·埃斯贝克,拉斯·米克尔森,埃利奥特·克罗赛特·霍夫,西蒙·西尔斯,阿里·亚历山大,卢卡斯·施瓦兹·索斯坦松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开战日 剧照 NO.1开战日 剧照 NO.2开战日 剧照 NO.3开战日 剧照 NO.4开战日 剧照 NO.5开战日 剧照 NO.6开战日 剧照 NO.13开战日 剧照 NO.14开战日 剧照 NO.15开战日 剧照 NO.16开战日 剧照 NO.17开战日 剧照 NO.18开战日 剧照 NO.19开战日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开战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0年4月9日清晨,德国军队穿过国界进入丹麦境内。丹麦日德兰岛的自行车连队和摩托车连队是最先抵御德军进攻的丹麦部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双胞胎猴子沃尔特都知道木乃伊战士第一季分租2020实习医生风云 第三季亚瑟王神剑爱痴癫北方警察虚假的爱情

 长篇影评

 1 ) 在前线抵抗的时候听到政府投降了,作为士兵的你在想什么(涉及大量影片剧情)

海报

影片开始的傍晚,一列士兵在野外轻松的演习,装弹射击拆卸自行车说笑吃饭,士兵相互打趣说德国军队不会打到丹麦,只会打到挪威,一派轻松的氛围。松散的训练和射击技术差的士兵组成了弱势的军队力量。

吃到一半,侦查兵传来前线德国车队正在逼近的消息,长官让中尉通知士兵们立刻停止进食,整理好行装,准备睡觉。每个人发了40枚子弹,每个人都一样。

在寝室,年轻的士兵在看着未婚妻的照片写信,室长大声阻止了射击准的士兵向枪法差的士兵索要子弹。夜深了,敌人逼近的消息再次传来。长官下了命令坚守阵地,士兵们骑着自行车拿着枪支向南部出发。

自行车排

到了前方,自行车排遇到骑摩托车往回返的士兵,他们要去后方建立新的阵地。中尉没有接受邀请,还是和排里的士兵去野外进行伏击,架起机枪。德国的装甲车渐渐出现在地平线,长官发出了攻击的命令,敌我太悬殊,激烈的战斗中自行车排失去了一名战士。迫不得已,中尉命令自行车排撤退了。这是影片出现的第一场对战。之后自行车排剩下的6个人。

天亮了

他们又累又饿,躲避敌人的追击进了女人的房子。女主人给士兵清洗了伤口,想让他们躲在自家的草棚,中尉拒绝了。女主人说藏起来可以拯救年轻战士的生命,但他说战争还没有停止,士兵还要战斗。

途中遇到了中校得知后方的支援不会到了,他又带领自行车排去了内陆的防线支援。军营的通讯设备被破坏,他们收到的讯息比较滞后。又遇到之前返回的摩托车队,他们在公路上架起了简单的防御,可还是挡不住德国装甲车的进攻,流弹射死了一个向自行车排战士销售牛奶的孩子。这是影片出现的第二场战争。

最后的一场的防卫战,为了不再有士兵受伤死去,中尉无奈向德国军队投降。最后的德国中尉问,为什么你们可以抗击这么长时间,你们的政府在几个小时之前就投降了。在押回军营的车上,看着人民和德国军队的互动,中尉脸上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短短几个小时,从反抗到投降,开战日也是投降日,几场对战,以弱对强,但等到的是国家已经投降的消息。战场上,他们只能听从长官的命令,投降后,他们在想什么呢,是愤怒,是悲伤,还是松了一口气。

 2 ) 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看《开战日》

《开战日》 的确应该将视线从好莱坞、英剧、韩剧等上面移开一会儿。欧洲还是有很多好影片的,比如很多法国片,以及这部。 整部影片的画面风格,很像《拯救大兵瑞恩》。但是没有那么惨,当然可能正是因为主角最后投降了。 几个细节,最能表现影片的主题: 一,自行车排因为敌人的追击无处躲藏而躲在农妇家里,农妇提出可以将士兵们藏起来以保全生命,少尉却说随着战争的延续,需要这些孩子们站出来保家卫国。人性角度和国家、民族角度的矛盾,在这个瞬间定格。 二,在牺牲了几名士兵之后,自行车排的少尉终于带领士兵宣布投降了。德国军官很诧异地问少尉:你们为什么抵抗这么长时间,你们的政府早就投降了。少尉回答:我不知道政府投降了。德国军官给敌人认真地敬了一个军礼。 三,最后,采访二战的丹麦老兵。一个老兵讲:父亲说,我愿意听到我的儿子投降了,但是不愿听说他没有战斗过。 士兵给轮胎补胎的镜头,让我想起了街口的老大爷。

 3 ) 无奈,心酸

整部影片没有给我很大的震撼,主体也记了个大概,唯一深刻记得的就一段画面和两个个背景。一个是老妇人的询问,应该保护年轻的生命,德国或丹麦无所谓,一个是城市里一个窗户里落下纳粹旗,但却是笑着的母子,以及最后少尉和他的士兵被带走时几个丹麦男孩在德军装甲车上欢快地玩耍。

一个国家,当人民失去信仰,失去归属感,不论是大是小,终究不胜。

 4 ) 丹麦果然和德国比较亲

少尉给未婚妻写信,用的万宝龙钢笔,不知道是146还是149,好有钱。丹麦军官用的手枪是自己按照毛瑟驳壳枪仿制的一款半自动手枪,尽管据介绍性能一般,但好歹是自己的工业完全仿制造出来的。

北欧国家,总是让我感到神奇想接近,而通过一些影视文学作品的介绍,他们的社会发展历经一次二次技术革命,能跻身发达国家,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硬生生的创造出优势来。没打仗其实是对的,保住了自己的工业基础和社会财富,另外,作为少尉和他手下的士兵,他们其实可以感受到打仗的结果是意义缺缺的,农妇的话说明,普丹战争中,德国失去了这块土地,现在德国又要来要回来。究竟是谁的,没什么重要的。而且,他们拼死抵抗,上面却早已投降,连告诉他们都不告诉。

也许,军官作为一个谋生的职业,是不错的,想用军官实现人生价值,有点不自量力。

 5 ) 不一样的开战日

喜欢电影的海报设计。二战电影看过许多,小时候多是日本侵华战争,现在更多是美军视角的欧洲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由于文化软实力的差距,很多时候让人忘记了这是一场世界大战,欧洲大陆的多个国家以及东南亚非洲的许多国家都在与中国美国参与同一场战争。

本片以纳粹侵略丹麦为背景,讲述了持续不到一日的战争。看大国视角的战争电影,大多数都正面或侧面体现着国家情怀,为了国家和正义而战。但丹麦作为一个与德国接壤的小国,虽然之前一直在备战,但在开战前却担心激怒逐渐接近边境的德军而选择不提前部署。当装备简陋的丹麦士兵节节败退,藏身森林小屋时,女主人却说她不在乎这片土地到底是丹麦还是德国,这对她来讲make no difference。当年轻的丹麦士兵因为防御而失去生命时,国王其实已经早早代表国家宣布投降。本以为驾驶战车侵略他国会是血腥的场面,但实际上却是一片祥和甚至有丹麦孩子兴奋的欢呼。这部电影里有很多之前难以想象的画面,原来战争在不同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景。对于丹麦,没有着所谓强烈的国家情怀的捆绑,投降可能并不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毕竟普通的百姓只是想活下来。

 6 ) “无力感”恐怕是士兵的最大感受

当众军官在作战室商议作战计划时,恐怕谁也不会想到战争竟然结束的这样短暂。
在德国进攻这个童话王国时,恐怕也不会想到居然会遇到有组织的抵抗。
在二战中的小国,恐怕除了芬兰、希腊这两头犟驴,没有谁坚持超过两个月,而丹麦这个童话般的国家,的确对战争早做准备。但怎奈地小人稀,还曾被德国统治过,就算丹麦国王有心抗战,光是看看天空中的飞行编队和地面上的装甲车就丧失了抵抗的希望。
电影里的主角,那位上尉,是一名合格的军人。上尉作战指挥的水平不可谓不出色,甚至成功抵抗了一阵,可惜手下仅十余人,再有本事也难翻盘。
“无力感”不仅仅在他身上存在过,每一个看过该电影的观众也应该身同感受。
要说上尉带领的这群士兵还算幸运,他们没有经历过敦刻尔克被包围的焦虑,没有经过斯大林格勒的反复争夺与生死无常,更没有经历过列宁格勒900天围城的饥饿与绝望。当然,D-DAY的浴血抢滩和攻占柏林的喜悦也与他们无缘。他们见证了这场战争,胜利方的功劳却没有他们半份,曾经抵抗过的历史也逐渐被人遗忘。
最后那一声“结束吧”,心中的无奈和悲愤可想而知。
今年看的两部二战电影,一部《地雷区》,和这部《开战日》,目光都没有集中在主战场,所讲述的故事鲜为人知。二战并非是属于几个大国和几场重要战役,这场几乎波及世界所有主权国的战争,每个国家都在投降和抵抗之间做出了重要选择,每个士兵都曾为自己的家园与人民而战,我们不该忘记他们。

 短评

连一个炸弹都没有的战争,感觉就像一场儿戏的战争。小国军人的悲哀,或许也是小国人民的福气!!!

5分钟前
  • Henry
  • 还行

其实全世界国家拍的抗战片都把凶猛的敌军拍得笨笨的,好像被一群笨蛋占领了一样。

7分钟前
  • NOMORECHILDISH
  • 还行

自行车排对坦克营,我们战斗了,国家却投降了,人民开心地与敌人欢庆就像迎接一位朋友的重逢,我们到底为何而战,小国的悲哀或许只有他们才更为清楚。

9分钟前
  • Master Kyle
  • 力荐

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军人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没有华丽渲染,也没有众志成城!一切相当简单平凡更贴近写实。当目睹国家早已投降,民众毫无关心领着敌方面包时。不经感叹:我们到底为何而战?!

11分钟前
  • EVA_征服天堂
  • 还行

我所看过的描写战争最细节的电影。没有大战役陆海空的波澜壮阔,只有一个排几名战士在中尉带领对强势德军的抵抗。没有血战到底誓死抵抗,只有珍惜战友生命的同时节节防御。全片弥漫着淡淡的小国士兵的无奈与悲情,却是对战争中的个人最好的注解。

13分钟前
  • lyfcanfly
  • 推荐

《自行车队的陷落》。最后那一幕,他在装满战俘的汽车上,看到孩子们兴奋地爬上德国战车时,心里一定在confuse这场抵抗的意义何在。

14分钟前
  • λΔ消极分子
  • 还行

一场尴尬的战争,丹麦大兵自行车修的很溜,德军依然很上镜

17分钟前
  • luiluibi
  • 还行

可恶的是才进行了这么一点抵抗还好意思拍成电影,更可恶的是竟然比《百团大战》好看。

20分钟前
  • bluecaribbean
  • 还行

战斗场面并不多,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接战。那种无能为力的悲哀比尸横遍野的血腥更具有杀伤力和感染力,政府出卖了军队,无知的群众欢呼雀跃地领着敌军的面包,孩子们在敌军的战车上举着纳粹的旗帜玩耍。这一切是多么的悲哀,又为何而战……

22分钟前
  • 双月鲲鹏
  • 推荐

1990年代初的《足球世界》有一则“幽默一刻”:历史课上,老师点名“德国打丹麦用了多长时间?”一个心不在焉的学生站起立即回答:105分钟,2:0,丹麦获胜。那说的是1992年欧锦赛的丹麦童话。回到这部电影,确实特别,把一场悬殊和毫无悬念的战争,控制到几乎与线性时间同步的细节。

24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我们做对不会有人记得,我们做错不会有人忘记!

28分钟前
  • aiwoshuoai33
  • 推荐

二战丹麦抵抗了几小时,战死16个士兵,它能拍出什么战争片?恰恰相反,开战日非常出色,战争题材上品。它仅拍开战日一天的故事,战争气氛、士兵心理、对阵视角都很抓人,紧迫和压力贯穿始终,战争片不一定需要大场面和血浆。但由于时间紧促,所以对无谓的牺牲伦理主题展开不充分,这点不如波兰西盘岛。

32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自行车步兵排对阵2号坦克 老旧的麦迪森机枪散发着悲壮气息 二战史告诉我们德军几次闪电式袭扰就让纵深极浅的丹麦全境投降 4个小时土崩瓦解 1940.4.9开战日也是沦陷日 然而小国就没有军人吗?实力悬殊就完全放弃抵抗吗?并不!这片是彻底的群戏 冷静克制的摄影 北欧风很浓 评分太低了

33分钟前
  • 🥗
  • 推荐

丹麦2015“冷门”战争片。是的,除了丹麦人估计没有谁会拍这段历史了,因为它太微不足道了,开战几个小时一个国家就投降了,哪有什么”可歌可泣“的?然而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无奈的命运这种题材还是深得我心。喜欢最后国防军中尉不收丹麦少尉的枪这个梗,不得不承认骑士精神在西线还是存在的。

36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第一次看到能够把投降拍得如此伟大的电影。克制的摄影,冷静的剪辑,恰到好处的镜头语言把战争前夜的焦虑、紧张、压抑、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保卫祖国的战士被押上囚车,车窗外掠过的是祖国的孩子登上敌人的战车欢呼雀跃……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战?深层次的思考带来的意义远大于震撼的战争场面。

41分钟前
  • 极圈里的燕鱼
  • 力荐

打不过就跑,实在不行就投降,多现实的丹麦人那。骑自行车去边界打仗,围观打仗看热闹的群众,德国人来了喜迎王师的群众,咋有点喜感呢。

42分钟前
  • Cathay
  • 力荐

不给力啊,全军学习自行车维修,仗刚开打政府就投降了,子弹打光主动投降,然后看着自己的人民和德国兵谈笑风生…真是个郁闷的故事…好想要一辆丹麦大兵的自行车。

46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推荐

丹麦的一段真实历史,小国面对强国的战争,就如电影中六个骑着自行车的人,与德国装甲车的大战。最后打不赢就投降,也没什么有损尊严的。有意思的是,老百姓似乎并不分什么入侵者不入侵者,当战争甫结束,与入侵军人的友好就开始了。影片让人们从另外的角度来审视战争。

51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让这些丹麦士兵感到憋屈的是,同胞们不仅仅是站在马路边上迎了一次王师。后来还有略少于十万的丹麦人参加了德国商船队、维京人师和诺德兰师。

56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面对不该来的还是来了的那种紧张感,作为战斗新鲜人的心理,以及习惯于被迫接受的无奈,都刻画得不错

58分钟前
  • #烧光光#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