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岩井俊二和村上春树或许是中国文艺青年最熟悉的两个日本文艺符号。《情书》这部近乎完美的青春绝唱我自己也看过许多遍。
“岩井俊二+周迅+陈可辛”、“岩井俊二的第一部华语电影”,这些自然是让国内文艺青年异常兴奋的标签,但日本导演能否适应中国水土,之前还是有些疑虑的。
不过随后,今年金马奖入围名单公布,《你好,之华》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周迅)、最佳女配角(张子枫)和最佳原创剧本(岩井俊二)三个最有分量奖项的提名,这说明电影在编剧和表演层面上是可圈可点的。
事实也证明了金马奖的眼光。坐进影院,开场音乐响起的一刻,对岩井俊二水土不服疑虑立即消除了。
在本片中,周迅不再是《如懿传》中靠一个人的演技苦撑的大女主,无论是她扮演的之华,还是张子枫诠释的、在姐姐的美貌和能力阴影下的“猪猪女孩”,以及秦昊的失意作家和胡歌演的渣男等等,所有人的演技都在线。
虽然《如懿传》和《你好,之华》都是下半年才上映/上线的作品,但毫无疑问,今年可以称为“周迅年”。
周迅作品产量很低,但她在每一部中都能树立一个个性鲜明的经典形象。与以往相对架空的形象不同,这次她终于有了一个足够“日常”的角色。从夫妻吵架、照顾家庭的琐碎,到几场情感戏她都完成的特别到位。
在电影一开场她的表演就非常动人。在之南的葬礼上,岩井俊二给了周迅本片的第一个面部特写,她面色哀伤、憔悴,情绪低沉,整个眼睛是刚哭过的那种真实的浮肿,而这个浮肿明显不是化妆带来的效果。
从电影海报版面的均匀分配就可以看出,《你好,之华》其实是一部群戏。由于清新的气息和涉及到几代人的感情故事,所以有人把《你好,之华》定义成岩井俊二式的“青春片”,这其实不太准确。
青春片大概有两种类型:讲述个人成长与青春悸动的纯爱类青春片;以及“解构”前一种青春片的“残酷青春”类型。在华语片中,《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蓝色大门》、《闪光少女》等属于第一种类型。
而岩井俊二的电影,虽然画面清新,但内容上远比纯爱类青春片更沉重,他所刻画的始终都是“残酷的青春”。这一方面源于他本人(或许也是日本人)对死亡的迷恋,另一方面是,他习惯于把个体放置在更宏大的时间性和时代性背景中。
《情书》、《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燕尾蝶》、《梦旅人》,他的每一部剧情长片几乎都被死亡和哀悼的阴影所笼罩。《花与爱丽丝》或许是通俗意义上的纯爱电影,但他随后迅速拍了《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把死亡写在了片名里。这样说来可能只有《四月物语》算是比较纯爱的题材。
《燕尾蝶》讲述的是日本“后工业”时代废墟中的青春、爱欲和死亡的故事;《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关涉网络时代个体的孤独、伤感和残酷。
《情书》更是一个经典的现代人精神寓言。尽管我们把它当做一部爱情片来看待,但片中没有一个人曾经哪怕片刻得到过互相喜欢的、对称的爱情。用戴锦华在《电影批评》中的总结来表述:
“秋叶茂深深地爱着博子,博子却无法忘怀男藤井树,秋叶茂的女弟子绝望地爱着老师,却深知自己没有机会取代博子。少年树曾绝望地试图引起少女树的关注,……但当女藤井树终于了悟并怀抱着同样的爱时,男藤井树却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小樽的邮差显然爱着女藤井树,但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加上年迈的、逐日与电子游戏机为伴的爷爷和中年丧夫的母亲。这几乎是一个被孤独者所构成的世界。”
正是这份岩井俊二独有的情感错位,以及作为线索串联全篇的书信,让国内观众误以为《你好,之华》是一部中国版的《情书》,但实际上,导演只是借用了情书中的若干基调和元素,虽然同样是关涉悲伤与遗忘,回忆与自我寓言,但两部电影的视角却不尽相同。
《你好,之华》是不是《情书》的中国版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电影中的中国化和本土化完成度;二是它与《情书》在内蕴上的差别。
本片并未局限于为中国观众量身一部中国版的《情书》,因为它无论从色调还是镜头语言上都延续了岩井俊二一贯的特色,没被完全被大连的东北风情裹挟。
岩井俊二在采访中也透露,场景、道具等“本土化”方面的工作,他都全部交给中方的工作人员来处理。也就是说,中国元素并不是电影的绝对中心。
换一个角度来说,岩井俊二的意图不是要书写中国人的青春,而是释放一种更为普世的能量。典型的日式青春是岛国特有的那种孤独、绝望、后现代的、向死而生的青春;而合乎逻辑的中式青春大多带有“被政治化”的时代色彩。《芳华》、《阳光灿烂的日子》,包括《中国合伙人》才是中国人的青春,因为我们的青春里必然印刻着那些动荡的时代、热血的时代以及改革开放的时代所特有的痕迹和底色。
其次,与《情书》单线条的爱情片式“自我发现”路径不同,《你好,之华》的视角是“亲情的”。
这一点导演在开头就已经用镜头语言点明。
在《情书》的开场,博子仰望“天国”中的藤井树后,在长镜头注视下缓缓走远,消失在镜头里。而在《你好,之华》中,众人参加完之南的葬礼驱车回家后,摄影机在极高处(天国)俯拍,注视着一家人走入室内。
这分别表现了一个人的告别与一群人的告别,后者显然是以之南的视角来叙述的。
与开头呼应,在《情书》的结尾,博子对着雪山呼喊,终于完成了与爱人的告别。而《你好,之华》的一家人,也在结尾再次重聚;之南的子女终于有勇气打开遗书,勇敢面对母亲的离开。
从表面上看,两部电影存在着一种暗恋/明恋的对应关系,但本片并不是《情书》的延展,用秦昊的话说,在导演的审美体系上虽然有一脉相承之处,但在具体的展开上是各自独立的。
首先,有别于《情书》单线的恋情叙事,《你好,之华》不是一个“爱而不得”的故事。尹川虽然在最初告白时遭遇挫折,但他们在大学时代又再度相遇、相爱。直到之南临死之前,甚至在遗书当中,两个人始终都是互相属意的。
其次,《你好,之华》虽然借用了《情书》以书信的错位表现情感错失的元素,但所有角色都是在之南去世后,以“回顾”和“悼念”的方式去演绎,而不是直接“参与”其中的。
在《情书》的结尾,博子从拒绝遗忘,到接受爱人的死亡,并将哀悼的任务传递给女藤井树。而在《你好,之华》中并不存在这样的传递过程。在之南从天国的注视下,家人以及昔日恋人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对她的追悼工作,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你好,之华》中累积了大量书信的错位、情感的错失、生命的延续和回忆的堆积,或许它不如《情书》深刻,但远比《情书》更为丰沛。
虽然影片中所有人都在写信,但英文片名《Last Letter》——最后一封信,显然指的是之南的遗书。有趣的是,中文片名是《你好,之华》,但之华其实从未收到过一封开头为“你好,之华”的信。无论是尹川年轻时代的情书,还是如今的通信,开篇都是“你好,之南”。这暗示出,“你好,之华”看似是一种表达“开始”的问候,其实在说“之华”如何去“结束”,即在姐姐去世后,走出姐姐生前,以及她的去世所带来的阴影。
之南的遗书是当年的毕业演讲稿,这份演讲稿是之南写就,而后经由尹川之笔修改而成的。从这个重要的设置来看,今天的岩井俊二似乎不再是《情书》中那个透露着刺骨的、绝望孤独的现代寓言家。
这封遗书代表着死亡,但就像每个人的人生,它虽然是由我们自己在独自创作,但又是经过别人的参与而得到修改的;人生的每个重要参与者都在修改着这份遗书。之南的人生曾经被尹川一笔一笔用心刻画得很美;也曾经被前夫张超一次一次残忍地撕毁。
年少的之华说,“姐姐就是感冒的传染源”,的确,在本片中,她从未现实在场,确是所有故事的起点。而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无论他人以何种方式参与,自己都是那个情感的传染源。
我想你脑海中一定有这样的画面:一个年龄不大的女孩子深情回眸,带上浅浅的笑容,或者什么都不说,她就笑笑的看着你。这样动人的画面是属于青春里的,这样的笑靥如花是荧幕世界里难以磨灭的影像。
1974年出生的周迅早已进入不惑之年,青春对于她来说是昨日的旧事,在面对年龄、老、胖这些问题时周迅同样有着困惑和悲伤,
尤其前一段时间的《如懿传》,网络上对周迅扮演少女如懿的批评到了一个苛刻的程度:“扮嫩”、“丫头教主”、“周迅也老了”等等,更让周迅陷入过对年龄的阵痛。
在近日对话陈可欣时,周迅坦然承认自己的不愉快,也描述这段自我和解的经历,关于“老”,那些不好听的评价是真实,也是流于表面,
至少在这部《你好,之华》中,演员周迅彻底与袁之华融为一体,在人到中年时上演一出自我和解的爱情故事。
《你好,之华》讲述袁之华代替已故的姐姐参加初中同学会,期间偶遇当时她暗恋的对象,也是姐姐的前任尹川,多年过去后,早已物是人非的各自都怀揣着不同的生活印记。
为了避免丈夫的追踪,之华开始用写信的方式与尹川对话,但她用了姐姐的身份,让彼此又重新建立联系,随着之华身份被尹川发现,姐姐的离世、之华的家庭以及尹川对过往的怀念,这些背后的故事与情绪逐渐交集在一起。
作为岩井俊二执导的首部中国电影,《你好,之华》延续其过往日式风格:带着粉蓝色滤镜的画面、整片整片的天空,以及女性角色不贵气精致,但永远优雅从容,让人误以为这段故事发生在北海道而非辽宁大连。
少了海蛎子味儿的《你好,之华》也很好的接住了中国本土的地气,努力还原故事所在地及回忆中上个世纪的国内风貌,岩井俊二用他惯以的细腻情感,仍旧以其最为所善的暗恋为引,通过写信、聊家常、回忆过往这些看似生活的细碎,对过往的爱,在遗憾与失去中用纯粹的温情治愈人心。
袁之华是有心思的,她有一些小心机。
当她在同学会上重新与尹川见面后,她就心动了,不然她不会继续假装是她姐姐,毕竟,就像之华的丈夫说的那样,就算自己被误会成姐姐,也是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的事情。
因此,为了避免丈夫的叨扰,之华干脆不用手机,不让丈夫产生疑心,她在工作时抽空给尹川写信,信里面都是唠唠叨叨的小琐碎,但寄出后不留地址,之华又留了一个小心机。
这看似是很少女心的事情却发生在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女性身上,这并不是少女梦没做够,我更认为这是知分寸的表现,这也是之华对尹川的情愫。
她不想让尹川的出现介入到自己的家庭中,但少时对尹川的情愫仍存留在心:初中时的之华把尹川给姐姐的情书偷偷藏起,自己又跑到尹川家门口送自己写的情书。
直到后来失去联系,这份最单纯的爱情被埋在心底最深处,她假扮成姐姐,与尹川通过不那么直接的方式——写信建立联系,让自己纯真的情愫戴上面具,真实又不伤害他人,这是之华对自己没有能够发生的爱情最好的解决方式。
幸好尹川是个作家,不然总是探个究竟的劲头以为他是个侦探。
尹川只出过一本书,叫《之南》,正是以之华的姐姐名字命名,也是他与之南爱情故事的记录,尹川和之南虽从初中就相识,但在大学才恋爱,分开后就断了联系,但之华并不知道二人在大学恋爱的关系,因此尹川从见到之华时就知道了她的身份。
也正是因为他是个作家,又对这段过往的爱情有执念,才能让他有动力去探寻之南现在的生活状态。直到见到之华本人,他才得知之南是抑郁症自杀,而当年把之南抢走的那个男人张超也已消失不见,于是,在与之华回忆年少时的种种暗恋与被暗恋的故事后,他又起身去寻找张超了。
这可能是一个作家的执念,狠狠爱,狠狠记录,狠狠经历,狠狠探寻,但好在尹川是一个能与自我和解的作家,有执念,但并不执拗。
得知之华冒充之南写信,在见面时也只是云淡风轻的聊了聊,得知之南去世,也没有撕心裂肺的痛哭场,即便在之后找到了那个渣男张超,他最多也就是想转身离开,爱与恨,尹川默默地拿起,也默默的放下。
周迅终于能在不惑之年完成与自己年龄的和解,《你好,之华》中的袁之华通过写信、面对完成对回忆中暗恋人的和解。
在主创见面会中,周迅提到这就是一个真实会在生活里的事情,并提到现在自己的状态,也会更多偏向于接更生活化的角色。影迷高兴地是能看到状态很好的周迅,看到很完整、很温暖的电影。
从周迅到袁之华,这是一个演员到角色高度统一的故事,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爱而不得的滋味着实难受,
有些人过得去,有些人过不去,
先爱自己,再爱别人,
爱而不得也许不是爱情最好的过程,
但自我和解一定是爱情最好的终点。
愿每个人在爱与困惑中找到冬天的温暖。
到底何种解释才是尹川、之南、张超这段三人关系的真相呢?
很多年前,看过岩井俊二执导的《情书》和《四月物语》,这几乎是我在看《你好,之华》这部电影前对岩井俊二的全部印象。
看过《你好,之华》的提前点映后,这几天断断续续把导演岩井俊二执导的电影又翻出来看了一遍。
个人觉得,岩井俊二和是枝裕和的风格有些相像。
二位导演的共同特点,或许都是在貌似流水账般的叙述风格下,总有些令人反复回味的留白——似乎什么都没讲,又似乎讲了许多,具体说了什么,还需有心人细细品味。
在我眼中,是枝裕和的电影是在还原生活,岩井俊二的作品,则大多是在看似平淡地记录青春。
《情书》是对初恋的回忆与惋惜;
《四月物语》画面中充满浪漫的樱花雨,如温开水般平淡的剧情,实则记录着女主人公对暗恋学长深情而漫长的寻找与等待;
而《花与爱丽丝》与《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青春记录——前者酸涩文艺,后者灰暗压抑。
朋友问我:看完《你好,之华》之后感觉怎么样?
想说,这是一部有着明显导演风格的电影,如果你喜欢以上几部作品,那么你也会喜欢这部《你好,之华》。
作为导演岩井俊二的首部华语电影作品,《你好,之华》是一部以书信为线索的电影,通过信件的一来一往,衔接三代人的情感故事。
而今天,想重点聊聊片中之华、尹川、之南三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带给我的思考与感受。
“你好,之华”——影片的片名一语双关,既点出了故事的关键人物“之华”,又像是一封信的开篇。
很可惜,在男主尹川的青春记忆中,他寄情于书信的对象并非之华,而是片中通过众人回忆呈现的隐形女主——之华已去世的姐姐,之南。
因为之南的漂亮出众,从学生时代起,妹妹之华便习惯了做姐姐的陪衬。
之华暗恋新来的转校生尹川,心思敏感的她渐渐察觉出尹川对姐姐之南的爱慕。
为了能和尹川走得更近,她大胆建议尹川:“你喜欢我姐姐吗?我可以帮你递情书!”——这不经意间的提议,开启了少年尹川的“写作”之路。
想必,少女时代的之华便早已习惯了充当姐姐与众多追求者之间的信使。
而这个名叫尹川的男孩却不一样,因为他的存在,少女之华或许第一次开始意识到:她真的很羡慕她的姐姐,她真的很希望能够成为她的姐姐之南。
若干年后,参加完姐姐之南的葬礼,之南的女儿睦睦交给之华一封母亲初中同学会的邀请函。
这封邀请函,仿佛是一把钥匙,开启了之华尘封已久的一段青春回忆,与此同时,也仿佛给了她一次成为之南的机会。
在同学会上,众人果然将她错认成了姐姐之南,包括她少女时代暗恋的对象——尹川。
当然,她并未澄清误会,而是不置可否地留下联系方式,以姐姐之南的身份,与尹川开始书信往来。
在信件的一来一往中,尹川倾诉着对之南的想念,而之华倾诉的,则是自己的故事——字里行间,之华小心翼翼地探寻着自己在尹川回忆中的位置:你还记得我的妹妹之华吗?
因姐姐早已去世,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之华借用婆婆英语老师的地址接收尹川的来信。
当尹川寻着地址找上门来,惊慌失措之余,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开门迎客,而是仓皇求助于年迈独居的老师——“您家里有没有口红?能不能借我用用?”
即使相隔三十年,即使已为人妻、为人母,之华还是如此在乎这位自己少女时期的暗恋对象。
可见,这段青春情愫对于之华来说,犹如之南对于尹川,同样是刻骨铭心的。
影片中一处令我觉得有疑惑的处理,是尹川后来与之华的交流中称:“我一开始就知道你是之华不是之南。”
从之南与之华童年时代的戏份便可知,姐妹二人长得并不像——尹川作为其口中“之南大学时代的恋人”,断是不可能将姐妹二人认错的;
在后文的交代中,尹川也是一早知道与自己通信的对象是之华而不是之南。
可为何尹川又在开篇的同学会后向之华发出“我喜欢了你三十年”这样的微信呢?
这条告白微信引发了之华与丈夫的矛盾,也开启了之华与尹川之间的书信往来。
尹川为何要在明知对方是之华而非“前女友”之南的情况下发出这条信息?
剧情并未对此过多交代。 如果非要解释,或许就是孤独的中年人也会有自欺欺人的时候吧——尹川太想与之南对话了,即使他知道,对方并非是真正的之南。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
尹川并未如他的回忆和描述的那般,在之南的生命中占据过那么重要的位置。
他与之南的恋情或许极其短暂,短暂到回忆足以覆盖现实,短暂到时过境迁,他竟然混淆了之华、之南姐妹二人的长相——同学会当晚,他并未如他后来所说,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是之华而非之南——尹川之所以意识到通信的对象不是之南,完全是因为之华对他与之南之间的回忆一无所知。
同学会后,尹川追上离席的之华,小心翼翼地问对方:“你还记得我吗?我给你寄的那本小说你看过了吗?”
尹川看到之华一脸茫然、犹如失忆的表情却并不吃惊诧异,而是主动提出留下联系方式,并在随后发出“我喜欢了你三十年”这样的讯息,似乎都体现出尹川并未认出之华,也并非如他其后所言,和之南曾经走得那么近、那么熟。
“我喜欢了你三十年”——这句话,更像是暗恋多年后的告白,实在是太不像一对曾经相爱的ex之间的对话了。
而胡歌饰演的负心男子张超才更像是之南青春故事中真正的男主角——叛逆、不羁、英俊、玩世不恭,这些特征或者说魅力对于涉世未深的乖乖女之南来说,足以比木讷羞涩的尹川更吸引人。
所以,多年后,潦倒不得志的张超才会在低矮简陋的小饭馆儿对尹川忿忿说出:“ 你的书我看了,你算什么东西?我才是之南的爱人! ”
或许,尹川对于之南来说,与其说是曾经的恋人,则更像是一位深情而执着的追求者吧?
之南或许曾经非常短暂地尝试接受尹川的感情,但很快,随着张超的出现,这段还未正式开启的关系便迅速结束了。
所以,张超才会对尹川的那本小说那么不屑,因为那本书中描述的更多是尹川对之南的臆想。
所以,即使之南收到了尹川满满一箱的来信,即使她在遭受丈夫不断家暴、深陷抑郁多次自杀未遂,也从未给尹川回过一封信。
到底何种解释才是尹川、之南、张超这段三人关系的真相呢?
影片并未过多赘言,或许也不必深究。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剧场中都各有角色,但在我们自己的心中,都会觉得自己才是故事的主角——同一段经历,在不同当事人心中意义完全不同,通过不同人的回忆更是会得出完全不同的描述。
好似,在尹川眼中,之华只是个喜欢骗他、开他玩笑的小妹妹,而在之华眼中,尹川则是那个即使相隔30年,仍能令她心跳加速、要向老人家借一支口红才肯开门相见的“我上学的时候喜欢过的那个男生”。
《你好,之华》很好地诠释了身处喧嚣的中年人内心的孤独以及对青春的缅怀与追忆。
时过境迁,人至中年,即使身边已有爱人,与当年令自己刻骨铭心的人再见,你是否仍会心动呢?
或许,《你好,之华》中周迅饰演的角色之华表现出的所有看似镇定、处变不惊、倾诉、窥探、欲盖弥彰……仅仅是为了向对方寻一个答案:
你还记得我,就好。
曾经沧海,时间更迭。
关于青春的回忆中总包裹着万千可能,然而生活终将归于平静。
你还记得那时的我吗?
你没忘记,就好。
《之南》是关于两人大学之后的故事,没有出现在30年后的书信中,也没有出现在之华的回忆里。因为它的主人翁是之华,而不是之南。
一开始尹川就知道是之华替代的之南,在车站,他想知道,那本小说她是否看了,是否已经看出之南的原型是之华。然而并没有。
大学那段是局外者完全不了解的情节,只有当事人尹川、之南知道。在这段时间里,之南与之华渐行渐远,并且没有将《之南》与之华分享。从小都是之华嫉妒姐姐,那是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之南嫉妒之华。
尹川与之南的故事,在尹川说把情书扔掉的时候已经结束了。
尹川错过的人不是之南,是之华。之南也知道,她错过的人是尹川。张超是她面对错过的救赎,是之南为结束这段感情找到的一个出口。所以之南与尹川会分手,会抑郁,会再也没有去寻找尹川,所以尹川在之南的遗像前会说她傻。
《你好,之华》,自始至终尹川都在和你通信,用最隐晦的方式讲述初中永远不会忘记的回忆。因为多年之后,在尹川初中的那段回忆里,出现最多的不是之南,而是可爱的妹妹之华。这也许直到你看完《之南》后才会了解到。
影片有两个最难解释的地方,一个是标题,一个是之南为什么会跟尹川分手却还保留着他的爱。如果把《你好,之华》看作尹川写给之华的情书,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一切都是因为尹川在两个错误的时间,喜欢上两个错误的人,才造就了姐妹两的人生。
影片有一个前后呼应的点,尹川发给“之南”的短信,以及中学时之华写给尹川的表白情书,都出现了“喜欢”。
(再补充说一下对张超这部分情节的看法:
张超说自己是想证明给天子骄子们看看,自己能把之南追到,但其实,他没有自己认为的那样有魅力。
之南与尹川再次相遇是大学时期,此时也是姐妹俩关系渐渐疏远的时候,再后来是张超的出现,再后来是分手。但之后的之南对尹川的感情较之初中时期,加深了很多很多。这其中的缘由,自始至终只有她和尹川知道。
在尹川写给第二个“之南”的信中,是对初中生活的回忆,却回忆最多的,是跟之华的故事。他俩相识、代送情书、矛盾产生、告白等等,因为在尹川心里,已经不知不觉喜欢上了之华。大学跟他在一起的之南也察觉到了这点,然而之南也陷入对尹川的爱恋中。以及对妹妹的嫉妒中。
所以说尹川在两个错误的时间,分别喜欢上了之南和之华。
后来的之南是痛苦的,她想要结束这段感情,却又陷入其中。直到张超的出现,之南找到了一个逃避的方式,同时尹川也没有过多的挽留。
张超就是捡了个大便宜。但结婚后他也察觉出之南对尹川仍然念念不忘,再加上他的暴脾气。家暴,加上对尹川的疯狂思念,之南患上了抑郁症,最终走向自杀。
同学聚会上的尹川第一眼就认出了之华,他从上海回到家乡想要寻找的人其实是之华,并意外得知之南的死。
他说之南的死,自己也有责任,是因为他对之南的离开妥协了,他知道之南对自己的感情,知道她跟张超在一起的原因。
尹川去找张超,更多的是出于对之南的愧疚。
@童年的流星 提到之南抽屉里那封同学聚会的邀请函,可能是之南自杀的导火索。非常棒的一个设定,之南疯狂思念尹川,却不敢再与他相见,回忆涌上来,无法再面对自己的人生,选择了自杀。)
金马奖周迅的访谈,关于指甲颜色的由来:
这是关于之华的故事,是之华的颜色。
《你好,之华》里的岩井俊二,用十足日系而纯美的片名、书信情节和镜头把控,讲述了一个沉静内敛,平淡隽永的中国家庭故事。
虽然影片有身份错位,青春暗恋,暧昧谎言等岩井个人的风格展露,却不能将其简单看作是《情书》或者《花与爱丽丝》的中国化演变。
这是一部由主角的结局为起点来开展的电影。曾经叱咤校园的女神级人物之南,先后经历了失败的爱情与婚姻,在痛苦的病魔下自绝生命。这个“将美好破坏掉”的结局悲伤且犹如宿命。之南的离去促发妹妹之华替她参加同学聚会,之华回望姐姐曾经的青春宣言时,又唤醒起自己的那片记忆涟漪。
一次葬礼,一次为逝去之人还愿,一次追忆和故地重拾,牵扯出来不同年代人青春、爱情、婚姻的过往。显然,本片是更适合与《相爱相亲》比较而看的。虽然影片多处出现写信达意的清新场景,也通过信件直白而生动地描绘了曾发生在东北小城的爱情故事,但众人黑衣的葬礼开篇,就已经为电影早早定下沉重基调。这种沉重的情绪是最容易被广泛理解的、处在情与爱这一阶段之上的生活哲思。这类沉重是属于一个家庭的。不管是男女爱情、姐妹亲情或是同窗友情,他们都只属于每个人自我的人生历程。能够将这些历程涵而盖之、融汇一起的,唯有复杂的家庭和在家庭生活中携手相持的家人。
所以,以“家庭成员离去”为开端的《你好,之华》,所勾勒的绝不仅仅是逝去的暗恋或者追忆青春余晖。应该是由情书时代爱恋的酸涩引申出来的,整个人生的愁念。她仍旧演绎着一个传统主题——无法告别的爱,无法挽回的选择,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这类命题展现在日本家庭题材电影中屡见不鲜,而其中的生死哲学,家长里短,人情世故,又实在符合中国老百姓的情感诉求。
尽管影片一开始切入到写信寄信的情景时难免尴尬直楞:手机摔坏了,就只好给你写信咯,而且是百无聊赖的吐槽式日常汇报——这里的周迅与日本人妻角色类似感十足,难与当下中国社会相契合。但正因如此,我反而体会到导演是在用一种傻傻的,又有些可爱的方式,让整部影片迅速回归到从前那个单纯的、仅仅依靠文字进行缓慢却又深刻无比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状态。而这种信件传情,又可以说是岩井导演用来打破时空、用作他电影文本与观众情感汇合的桥梁。这无数封书信上的文字,就如同那段声情并茂的毕业演讲,充斥着对未知的向往和勇气,中和着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发生在之华离世以前,之南成长以后。
提到成长,影片也花费一定篇幅,表现了两个孩子短暂的交换生活,和三个孩子逐步的心理变奏。成年人不断放下的往昔岁月被孩子们依次拾起、重新煅炼,成为她们新的时光。酷似母亲的长相,引生忧郁的暗恋,即将抵达的青春,还有那个逃走的、在黑暗中才会哭泣的男孩……少年的释然终究与成年人的感怀不同。对于他们成长道路的点到为止,才是导演赋予未来的美好期许。
影片用一次交换生活,让两姐妹的两个女儿多次同时出现。时光倒流三十年,或许现在的她们,就是过去的“她们”;影片亦是用几次(同学会以及之华写给尹川书信上的)角色顶替,来暗暗昭示:主角既是被写进爱情小说的《之南》,也是成为电影片名的《之华》。
其实对于之南而言,她人生的结局就是什么都没留下,什么都给错过,什么都是遗憾。影片正就着这个悲剧的低谷开启,她未能实现的感情,未能达成的心愿,未能组成的家庭,或许在未来一代接一代的生命中,总能成就圆满。也正是这种回忆与现实交织的方式,使得影片重心都在对于之南的描绘当中,一切的感慨和牵扯都源于之南的离去,源于人们对之南的爱。这样的爱大过之南的悲剧与不幸,这样的爱为影片留下温暖的余味。
岩井俊二将日本纯爱电影的清新质感放置中国小镇,以浪漫唯美的镜头去审视和理解“死亡”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生老病死人之常态,平淡从容唯是最真。我们含蓄内敛的东方民族,虽不善于,却也总能想方设法去理解亲人、爱人之间的这种种情感。能够在时间的帮助之下,用乐观来缅怀生命以及青春的逝去。此间,平凡的细节离我们最近,也最令人动容。那些逆光而行的冬日暖阳和低机位360度旋转拍摄的精美画面,也都与影片开始时候的沉重基调消解、相融,也都变成淡淡的,清澈的,饱含着纯粹的忧伤和明亮的希冀。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号【MOVIE木卫】,欢迎关注。
看完《你好,之华》的刹那,是恍惚的,这种恍惚感延续到整场映后的见面会,直至散场。
印象中,岩井俊二通常是纯粹地聚焦,很少将格局铺设地那么庞大、主支线又如此散落。他在《之华》里采用了《燕尾蝶》般的大型群像架构,以十分冒险的方式不断地更换人物重心,来完成对群像的描绘。而其中“时空信息传递”、“替身与错位”等元素构成的人物间的互文与观照,看似是《情书》的反面,实则挖掘的是代际与家族志的空间。
周迅饰演的之华,因为姐姐之南的突然自杀身亡,选择代替姐姐参加同学会,却意外遇见年少时的倾慕对象尹川(秦昊),尹川在同学会中途跟随之华逃出,两人因此交换了联络方式。
这场邂逅产生的能量,蔓延了整个冬天,这个家族里的每一个人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各自展开各自的故事。过去与现实的交织,让记忆在不断涌现的书信、小说中回暖,之南生前的秘密随之被一点点揭开。
在这个故事里,人到中年的之华承担的是穿针引线的角色。她平凡、温良,并抱有着尚未殆尽的几分天真;她期待被发现,也引导着所有人去发现。周迅很好地代入其中,演出了她丰富而细腻的内心活动。
而更多的爆发点,则来自于张子枫饰演的少女之华/周飒然,以及邓恩熙饰演的少女之南/袁睦睦。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分两类,而在“纯爱向”的这类电影里,他很少对爱情进行直接的刻画。他常常的做法,是把这层暗恋的情感藏匿在日常中,来更多地表达“错过的美好”,尤以《情书》和《四月物语》为代表。
在这两部电影中,朦胧的爱恋似乎永远不能被说破。深藏不露,才能在最终予人落幕时刻的美感和以岁月为诗的怀恋感。《你好,之华》在延续的同时,却又打破了这一点。
专门说说全片对我来说最动容的一段吧,关于少女之华那几场失败的告白。
她喜欢上了中考前转校来的尹川,但尹川却委托之华,向她姐姐之南传递情书。在不断旋转的镜头中,之华一直在思考该如何开口,犹疑、难过、委屈、故作开怀般的不在意,迅速地在她的脸上出现着。她背对尹川,迎来了人生第一场未曾开口便以失败告终的告白。张子枫在表演这段时没有用多少表情,便自然而然地把人物即时的复杂感受有力地传递出来,令人设身处地。而之后的几场戏里,她的表现更是令人咋舌。
之华没有把那些信递给姐姐,而这终于被尹川识破。当他去找她讨要说法时,巨大的愧疚仿佛麻痹了她的四肢,让她只能机械地重复着道歉。之华想要道出实情,却无法做到,终究偃旗息鼓。这是第二次未曾出口就失败了的告白,她意识到自己也许已经把“最后的可能性”都葬送了。
没有退路后,之华选择把那叠情书全部交给之南,然后当面去找尹川,交给他一封卑微却又带着“最后勇敢”的情书——“我喜欢你。我们能做朋友吗?”之华的第三次告白,包裹着一个少女害怕失去的恐惧。她把自己的心意全然裸露,但还是不敢有所奢求,只是想成为一个朋友,却仍旧是失败了。
遥相呼应的是,在临近结尾之时,电影才告诉我们,周飒然想要留在老家的原因,只是因为怕到了开学时看到同桌,掩饰不住自己的心动。
这个原因朴素、真实地有点好笑,却又莫名地和少女之华的心事联系到了一起。这段情感对当时的她们而言,都是天大的事——该如何选择面对,如果犹疑,是否就会错过;如果错过,是否就会后悔。
这是岩井俊二在《情书》中就使用的,通过设置“镜像”来反观人与人之间、不同时空的自己之间的关系。
观众在每个人的生活里,不仅在寻找着影片开头设立下的“之南为何会走向自杀”这一悬置的疑团,同时也在寻找着每个人被“他人留下的痕迹”所默默影响的人生。如《挪威的森林》中写道,“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之华的痛楚、之南的自杀,都是错过。它们最终既化为一道道诉满失落的涟漪,又化作漫长冬日里的一点暖阳。放映结束之后,大家似乎都无沉沦之意,反在追问岩井俊二,何谓“最好的自己”。这大概就是这部电影所给予的愿景:
我们的人生由错过组成,常常不能如愿,每个人都总要被迫长大,面对自己童真的失落。
但学着继续向前走,总还是能够看到不同的光亮。
张超这个角色的自省能力超过他的阶层了
7,仍然非常岩井俊二的风格,包括细腻的情感与好听的音乐。导演仍然用他的方式讲了一个慢故事,挺难得的。其中有几场戏的处理非常厉害,演员的发挥也很棒,包括张子枫,也有明显的提升。
看预告片觉得寡淡单薄降低了预期去看,没想到更加失望,心里是很遗憾的,同岩井俊二的某些单薄的作品一样,贩卖一个情绪却单薄的可笑。大故事是好的,也动人,可惜没有更好的细节填充,特别像已经有了许多虫洞的连衣裙。我最不喜欢的处理是视角问题,以之华进入,后半段却直接旁落到尹川,将周迅晾在一边,这种转移是很不舒服的,再加上演员的配置,周迅演这个线索角色是天生吃亏。执行层面里,首先剧本的本土化做的很差,书信这么重要的核心,没有想到聪明的办法让它成立,剧本也没有在这种元素上真正的起到故事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情书、遗书、小说这样文字道具通通都只是他们本身,没有深深嵌进故事最重要的情感里。场景也很荒,依赖于生活讲故事却非常失真,尤其三十年前。许多场戏其实应该更有“人气”,现在变成了为了干净而干净。演员们也无亮点
人生啊不是随便扒拉扒拉就可以写清楚的啊,可是我就是要活成一首漂亮的散文诗!台词几乎一半都有笑点!周迅一如既往的好,胡歌很惊艳,邓恩熙真是美出了一片天!
1.很纳闷张超是何方神圣能从尹川那里抢走之南,直到看到胡歌是张超,我就懂了呀!2.很好奇东北也能找到这么清新的小街道,原来导演是选择性的遮住了场景才拍出了这个效果😂 3.请问剧里之华的私服是什么品牌,好好看!!最后很开心现场见到岩井和周迅~
太失望。后半段的故事线乱成筛子,岩井俊二还知道自己在讲什么故事吗?水土不服严重,怎么能指望日本导演拍出八十年代的年代感呢?睦睦对尹川那一番突如其来的表白心意像横生出来的怪胎,这走向太奇情了,看了一本书就幻想中认爹了?
留白部分给了人无限的遐想,人物塑造给了人深刻的印象;岩井俊二有一种独有的灵气和直觉,知道在何时进入细节何时转向广阔的世界观然后何时在切换回细节,对影像的嗅觉也是敏锐的,在《情书》中的遗憾和心心念念都集中在了《你好,之华》里。开头的葬礼和结局的“情书”首尾呼应,是对生命惋惜也是向死而生。在电影的落地上陈可辛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摄影和选景甚至部分演员的状态以及情感的共情会让你恍惚这是一部日本电影,但人物面对的困境却让人回到现实。胡歌的人物留白和父母一辈的情感以及两代孩童之间的某种情感链接是本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而正是这些看起来是闲笔的情节却在关键时刻迸发出了非常强大的能量。期待岩井导演的那本延伸小说。@181101·Beijing
导演自己编的剧,就是这么一气呵成!棒!配乐好评,从开场的在殡仪馆的配乐至结尾字母的配乐,都很棒!张子枫演技好评,周迅演技好评,胡歌演技好评。演晨晨的男孩演的不错。温亲,但又告诉我们人生终有必需面对的事情。强烈建议,能把那个毕业典礼的演讲稿发一个完整版出来。
这个片子充分说明了《情书》要是没有柏原崇会多无趣,没有柏原崇你给我个刘昊然也行啊,对着那个土味男同学我完全召唤不出青春回忆好吗!而且秦昊浑身上下也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猥琐气质(感觉给之南上完香后简直会从遗物里顺走一件内衣撸一辈子),要听他每天给我朗诵刚写好的小说我情愿被胡歌杜江家暴一下吧,信女要从今天开始双手合十静静等待日版的福山雅治了!
3.5 在岩井俊二的作品里算不上好,但也不差。里面的“时空信息传递”、“替身与错位”,看似是《情书》的反面,实则挖掘的是家庭代际的空间,引出稍显过满的群戏——每个角色都有互文关系。演员方面重点夸下金马提名的张子枫,没想到她竟是戏眼,两次落泪都是因为她。
现在人到中年的周迅就和如懿一样,不争不抢,沉稳自由。在别的演员满脸刻着“我很会演戏”的时候,她在钻研“纪录片式的表演”,她的表演越来越细微,越来越不着痕迹,见好就收,一点不贪,看起来毫无企图心。之华这个角色就像陈可辛说的“她不像《如果爱》里的孙纳,是有的演的,之华根本没的演”,因为人物太生活化了,太平淡了,更像是个配角。这样的角色和如今的周公子就这么完美地贴合到了一起。
作为导演的第一部华语电影,我对这份答卷表示非常满意!熟悉他的影迷会知道他写起剧本非常随意,我也做好了再看一部“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的心理准备,但这次他为中国观众准备了一个既非常岩井俊二又很完整易懂的故事(可能也归功于陈可辛监制的把控吧)。周迅原来也可以演这样“普通”的角色啊,看了那么多古灵精怪的她,之华居然可以演得那么舒服。还是要表扬剧本,每个人的故事穿插融合,毫无生拉硬凑感,人物都立体了故事也完整了……不太会说好话,但真的还能喜欢岩井俊二30年。
一部关于错过的故事,色彩非常美,胡歌也有参演,看完电影满脑子都是胡歌演的那个张超,一个傲娇的渣男,佩服胡歌的演技。
几乎没有带着任何的既定印象和期望去看这个片子。少年时代情书留在我印象当中的画面是白和粉。现在在看你好之华,画面则是平淡的灰。这是一个中年版以及老年版的情书,也是少有的从头到尾周迅都在做配角的故事。如果说情书给我们的印象是纯爱,那么这部电影留给我的印象则是无奈。而在成人的世界里面,不强求,顺其自然,或许就是最好的安排。岩井俊二依旧维持了音乐和感性的双水准,故事里桥段设计的精妙,毕业宣言从头贯穿到始终。在不同的情境下,同样一段发言稿却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焕发出不同的意义。因为周迅,所以五颗星推荐。胡歌在里面奉献了少有的欠揍型表演。哈哈哈
飒然暗恋着同桌,但她不愿意说出来;之华表达了爱慕之心,仍然也没能修成正果。你说或不说,你都是他故事里的配角,毫不起眼。尹川和之南是初中同学,大学又再一次相遇,终究是有缘无分;婆婆想和英语老师再续前缘,可对方却不解风情。三个时代,四段感情,有过暧昧和相爱,又归于错过和遗憾。再深的感情,也抵挡不住缘分的交错。之华被尹川伤了心,尹川又失去了之南。张超伤害了之南,又得到了另一个人的爱。相爱未必能够相守,爱过也未必能爱到最后。结婚不意味着幸福,能让你幸福的人你却没有和他结婚。于是,你还是想着那朵白玫瑰,那个床前明月光。你写过动人的情书,也写过精彩的小说。但人生很复杂,不是你随便扒拉扒拉就能写清楚的。
外衣是你好之华,里子是再见之南。
用《情书》&《花与爱丽丝》的元素讲了一个全新故事,同样的书信沟通、暗恋甚至感冒,《情》的「身份错位」在《你》再度出现,通过几组关系拓展开来。真正的主角是成年后的之南,虽没有出现却无处不在。在手机时代,以信为媒介,没有产生距离感,能讲得通。
映后问答环节,问出了自从看到海报就搁在心里的问题:周迅涂那种蓝颜色的指甲油有什么用意?导演答,指甲油是周迅自己的选择,他也很喜欢。片子的好处、各种美好细节都是岩井流常规操作。其实之南这个人物的人生选择不太能捋得顺,但周迅张子枫胡歌的表现都那么好,集体扛起一颗星。音乐都是导演自己操办,就像小说作者自己配插图一样,不管技术怎样,感觉一定是最对的。最后发现演职员表中,赫然就有一个名字叫“之南”,我和身边的姑娘都小声惊呼起来。那是那晚感觉最奇幻的一刻。
把现实中粗鄙丑陋的一面打磨抛光,只萃取精华。岩井俊二非常文明,压着拍,抻着拍,让角色们悄悄说谎,彼此成全,含蓄留白,各个体面,也让电影本身透露出高级的疏离感,虽然手法是转基因嫁接。
张子枫值得金马女配的提名!邓恩熙真的很水灵!胡歌是个惊喜,很帅,演技也好。所有演员都很不错。整部电影还是偏向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