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泥鳅是我国常见的鱼类。体长15—25厘米。隶属于鱼纲、鲤形目、鳅科。泥鳅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栖息于河流、湖泊的底层。常钻入泥中。2005年,据官方统计,迄今已有超过一亿一千四百万农民背井离乡进城打工,这还不包括数千万随同他们进城的家属。本片关注的就是城市中的泥鳅们——民工。
查了一下影片资料,乖乖不得了,去年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得主,敢情又是一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片子。奇怪的是,这部反应民工生活的片子,居然没有遭禁。或许,它只是表现了民工生活现状,而没有过多的谴责ZF。
本片分类是喜剧/爱情片,我看完了片子,却笑不出来。他们过的生活,不是我们这些看着电影,上着网,写着BLOG的人所能理解的。我相信,这电影已经对他们的生活美化了。事实上,卖血,欠薪,死人,这些事情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坐公交车转一圈,这个城市到处在搞基建。我们时常会抱怨,路上太灰了,太脏了。等建好了,我们开着车在宽敞的马路上奔驰,我们穿梭在一个个商场中买那些我们需要或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我们忽略了这个城市的建设者。他或许某天在路上与你擦肩,被你投以鄙视的目光;亦或许出现在某电视台的社会调查栏目中,被你毫不犹豫的换台。写到这里,突然发现已经无法再写下去了,已经往FQ的路上靠了。影片本身没有谴责什么,我在这起劲个P。这部电影,除了能在国外电影节引起国外评委的震撼外,不能改变什么现状。
其实,我挺羡慕他们的生活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用劳动换取报酬,慢慢实现自己的理想甚至爱情。虽然琐碎,但是充实。他们远没有我们想象的过得那么苦,或者说,他们至少精神上是快乐的,他们懂得自嘲,懂得自娱。泥鳅也是鱼,也是个菜。
在这部片子中,你还能发现很多我们在小学里学过的中华民族的美德:诚实,勤劳,宽容,坚强……可笑的是,这些我们5000年文明流传下来的美德,最近要靠主席的讲话才有人学习。要知道,淳朴的劳动人民永远不会失去这些美德,只有我们这些在都市生活中迷失方向的人,才会逐渐的忘记并麻木。我们就是那个欠薪不还的老板,我们就是那个不孝的女儿,我们就是那些医院中冷漠的人群。我们不是鱼,我们连泥鳅都不是。
全片看下来,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对女性这一角色的刻画,那种坚韧的力量,平凡而又伟大!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勤劳善良温暖而充满力量!在底层生活的压迫下也从容面对。教会我们面对这艰难困苦,不图回报,牺牲自己的青春年华养育我们长大,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妈妈,我爱您!致敬每一位女性!致敬每一位母亲!
看了《泥鳅也是鱼》这部电影,总也难以有着大多数人的那种感动。也许因为我自己亲眼目睹了那些民工们的生活状态,也许我经历的远不止电影所能刻画得这些,所以我并不十分感动。我觉得杨亚洲有点步张艺谋的后尘,但奇怪的是张艺谋的电影作品被很多人指摘说他拍摄的只是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但杨亚洲却只是被一窝蜂的吹赞。
比较起来,张艺谋的电影更能反映生活的真实,虽然里面可能有跟现实不符的一些细节处理上的问题,比如《秋菊打官司》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观众总能找出这里或者那里不应该出现的理由,但这就是生活的真实,这就好像莫奈的《日出·印象》,那种通红的天空也灰质的空气似乎并不符合人们眼中对于世界的认知,但只要走出门去,才发现莫奈笔下的才是真实世界的反映,而人们通常以为的那些东西根本不存在。
我所想表达的远非纸上这些,单纯的来说就是我不推荐一个想了解民工的人去看这部《泥鳅也是鱼》,因为这既是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又不能反映真正的民工以及他所经历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一切。还不如多看看《肉蒲团》这样的三级片,倒是可以体会民工在短暂的休憩和享受唯一的娱乐生活时的心情。
一个叫泥鳅的女人带上一双女儿——大曼小曼跟随“进城大军”到北京谋求生路。和众多农村人一样,他们都认为到城市里才能找到“金元宝”,城市里有“人间天堂”的生活,更何况他们去的是首都北京!路上泥鳅(倪萍饰)遇到另外一个也叫泥鳅的男人。男泥鳅一直想和女泥鳅“睡觉做个伴”,他是包工头,说可以给女泥鳅一栋大房子。女泥鳅保持着自己的善良与不屈,用青岛话骂了很多次“不要个脸”。阴差阳错地,男女泥鳅一次次地在各种找工场合相遇。
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真实地被再现,女泥鳅在工地上奔跑着干活,在寒冬里求得用筷子串起来的大馒头喂养大曼小曼。女泥鳅的命运是现实的,是社会的悲痛。当有人想对女泥鳅计划不规不得逞时,男泥鳅教训她为什么不告诉警察真相要不规人赔钱,女泥鳅的朴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都是农村人都不容易。当倪萍喊出“泥鳅也是鱼”时,喊出了在城市底层辛苦挣扎的农民工的心声:我们也是人啊!
女泥鳅做保姆时,自己已经吃饱了,但为了让已经奄奄一息的男主人吃点包子,装作包子很好吃自己很饿的样子,狼吞虎咽地接连咽下四五个包子。这是令我们最感触的一幕。女泥鳅边咽包子边流泪,吞下的是什么样的苦果?农民工们最知道。
男泥鳅躺在医院的大厅里离开了人世,他或许是解脱了,不用再被这个社会的不公、欺诈所压迫,他走得很安详,是悲壮之后的幸福。女泥鳅还得带着大曼小曼奔走于城市之间。看着男泥鳅的尸体,她无言,难道底层生活的人只有死后才能获得安详吗?
2006.4.28 网吧紫嘉宏
为了沉重而太刻意了,感情铺垫不够水到渠成,没有打动我。
不管怎么樣,還是要生活下去。
中国式电影~
一个可以演这么低层人物的演员,真不知道某些sb到底要亏她什么?此片才6.7真是可笑的审美!潘虹这么喜欢演这么变态的角色吗?象个恐怖片里的吃小孩的妖婆子似的!
现实啊
三星半肯定有,演员狠,大红什么的
泥鳅也是鱼,苍蝇也是肉,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大学生电影节的首场电影在中影看的
人啊,躺在我身边,我咋还想你
喜欢这中赤裸裸的乡村剧情片
稍微有那么一点儿过。就算是写实主义也不能全片儿家乡话吧。惯用大场景俯视镜头表现中国农民工的多,乱。这种镜头多了就会被疑为无新意。
很现实写实!
罚冥币,住宫殿,盘不黄,让我摸,各种高反差式社会黑讽,外加间或蹦出的出人意料冷笑话,比如潘虹唱童安格马上自我检讨说歌太老那段……不过喜剧的部分还是太像刻意编排的超现实段子集萃,导致最后悲情上扬那一刻情绪带不起来。贫贱高贵悲喜混容水准照着杨亚洲自己的没事偷着乐还是差了不少。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3281315974/
很朴实的影片,一个女人生活的不易
母爱伟大,爱,也从此成为一种责任
人命八尺,难求一丈。现实,太他妈现实。自恋的优越感在城市遍地开花,却不要个脸。
倪萍算得上是内地乡土生活文艺片女王,只是被主持业绩遮掩不少从影光芒。
我觉得名字就取得很不错~~~关注社会的电影,关注底层人们的电影~
2006;大学究竟看过多少电影啊。。颓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