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苏默斯小镇》:苏默斯的日与夜
在经历了2007年《赎罪》、《女王》、《皇家赌场》等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商业大片的空前繁荣后,2008年的英国电影呈现给观众的如同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一样的萧条,虽然《007:大破量子危机》照例大收,但乏善可陈。其他一些片子,如《公爵夫人》、《杀手没有假期》虽然口碑不错,但仍然缺乏足够的气势。尽管拥有精湛的制作水准和技术,英国已经渐渐沦为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加工厂,其生产的每一部影片都或多或少地跟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扯上点关系,所以对于“英国电影”这个概念就显得十分模糊,或者说什么样的电影才能算英国电影?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大众普遍接受的“英国电影”是指一部片子的75%必须在英国拍摄,而无论其幕后的资方是来自于哪里。按照这个标准,《光猪六壮士》可以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英国电影”了。故事发生在英国中北部工业城市谢菲尔德,描述了一群失业工人如何找到走出经济困境的途径。如果这样类推下去,《苏默斯小镇》也可算一部典型的英国电影了,这部由欧洲之星公司出资赞助的、原本打算拍成一个12分钟左右长度的广告片最终在导演西恩·迈德斯的自由发挥下变成了现在这样一部75分钟的长片,虽然有人指责该片为“加长版的欧洲之星广告”,但导演迈德斯坚持独立制片,影片虽讲述两个家庭有缺陷的孩子如何实现乘坐“欧洲之星”由伦敦前往巴黎寻找梦想的故事,但导演并没有将太多的镜头放在列车上,相反,这部“广告片”的侧重点在于两个失意的孩子之间的友谊。
《苏默斯小镇》开始于一个由诺丁汉离家出走到伦敦的小男孩Tomo,影片从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悬念,Tomo为何要离家出走?我们不得而知,对于未知背景的探求欲望吸引着我们一直关注着这个小男孩在到达伦敦后的一举一动,他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还是自己想放浪形骸出来闯荡?随着故事的发展,他的生世背景我们始终不得而知,而我们愈是想去探究这么一个“问题少年”的生世,这种故事本身层层解构式的吸引力就愈发地抓住观众的心。每当被问及关于他的家人的情况时他的回答总是“我没有家人没有亲戚什么都没有”,从他的只言片语我们大致能够猜测他试图逃避的是不太愉快的家庭。Marek来自一个单亲的波兰移民家庭,他跟父亲住在苏默斯小镇的车站附近,父亲因整天工作鲜有时间陪同儿子,于是内向的Marek把自己的注意力全放在了他的相机镜头里。可以说这两个孩子虽然性格各不相同,一个古惑一个乖张,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两个孩子身上都有共通性,即家庭温暖的缺失,于是两人成为了好朋友。
苏默斯位于大伦敦北部,熟悉英格兰足球地理的人都知道这个区域拥有阿森纳、切尔西以及热刺等强队,同时也是伦敦贫富分化较为严重的区域,富人聚集区域与大量外来移民居住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之现代物质社会人们之间逐渐产生的隔阂,人与人之间无法建立起长期的信任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冷漠、自私和麻木。导演西恩·迈德斯在他的上一部《这就是英格兰》里给我们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软肋,这一次他巧妙地注意到了现代消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冷漠,并通过两个小男孩所经历的故事将其放大。影片大部分时间是用黑白胶片拍摄,这种色彩的刻意缺席也很好的还原了当今社会中人们之间的这种处处设防,而最后几分钟,当两个孩子在Marek的父亲的帮助下,搭乘欧洲之星到达法国去寻找他们共同的梦中情人时,黑白变成了彩色,苦闷变成了微笑,导演的用意在这里也不言自明了。
和许鞍华导演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所透出的淡淡哀伤中的丝丝暖意一样,这部讲述苏默斯小镇日与夜的影片同样如同涓涓溪水,虽然没有好莱坞影片般波澜起伏的大起大落,但正是这样一部以真情打动人的小成本独立电影才真正直达观众内心,使人不时感觉暖意的片子。
2 ) 追忆少年时
清晰的线索,简单短小的小故事.温柔懂事的Marek, 典型英国男生的Tomo. 成长中的两个少年. 淡淡的情节. 因为里面那个曼城的俚语发笑,因为里面胖男人和M说你为什么穿MU的队服呢,在这里应该穿阿森纳的发笑. 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口音.熟悉的生活.
无家可归的Tomo随口无赖的住在Marek家,善良的Marek便答应下来.于是一起偷衣服,卖东西,赚小钱,被同一个女孩迷倒.设计精心的小浪漫.弄个小车把女孩推回家,美美的得到她给两人的kiss. 一起Party一起宿醉, 直到被Marek的父亲发现,将T敢出屋子. Marek是寂寞的,被母亲抛弃的T也是如此.两个没有亲人关怀的孩子,走在一起,相互陪伴.生活才变的有意思起来.
it would be fun, just get on the train, and just go, for a weekend. Have a road trip, like with best friend, have cheese, bread, and red wine, have a laugh, just between me and you.
于是想到我的Q, 夜里在GP聊心事, 看电影,一直到凌晨四点, and then just booked a ticket, got on the train, way to chester. 在异乡对Q的依赖, 那段宝贵的日子, 只留在我的记忆里. 似水流年, 独自珍藏.
从T之前略带嘲笑的对M的funny accent,到变成最好的好朋友, 英国的高傲小孩对他的波兰伙伴也亲切起来. 导演给他们留了美好的结局,两个好朋友真的实现了愿望, 一起来到巴黎, 找到心爱的女生,说笑拍照,一起度过简单而快乐的少年时光.
3 ) 存在与期盼—苏默斯小镇(一)
《苏默斯小镇》,是英国导演Shane Meadows继《This Is England》后又一部描写英国本土的电影。剧情并不复杂,充满写实的生活气息,并带有一些Paul Fraser即本片编剧,也是Shane多年老友兼儿时玩伴的个人体验。
电影描绘了从诺丁汉离家出走的男孩Tomo,只身来到伦敦偏远小镇苏默斯偶遇来自波兰的移民男孩Marek。Marek瞒着在圣潘克拉斯火车站翻建工程工作的父亲,将身无分文的Tomo留藏在家。二人结伴游走在这个小镇的街巷,从狡猾叔叔Graham那赚取零花钱,并一同爱上了来自法国在咖啡馆打工的漂亮姐姐Maria。影片没有过于跌宕的起伏,但是五味俱全。在苏默斯真实的环境下,Tomo和Marek的年少困惑、孤独、无畏的快乐及青涩的迷恋,如序幕初生的阳光,绚烂却变化着,充满着不安定。
Tomo和Marek的性格具有反差。Tomo鲁莽爱现,想逃脱家庭的束缚并对自己的现状不甚满意。而Marek内向少语,对家庭有着深层的依恋,父母的离异使他被动和消极。他们从陌生逐渐走向一个整体,弥补着对方的不足。在Maria回去巴黎,一起失恋醉酒大闹后,两人更有了相同的连接点,多少挥去了各自流浪异乡的孤独隔离感,开始相依相持的成长。
作为大背景的苏默斯小镇,是伦敦低收入人群的集结地,住满了本土的贫民和外来劳工者。作为一个移民城镇,这种无根的寂寞感是迁徙者的苦涩,他们住在政府廉租屋的社区,寻找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从市区搬迁来的穷人,则离开了主流社会,渐渐成了边缘人。他们所居住的地区如同遥放在银河外的小行星,有距离的隔断,更有不同国籍文化的隔断。影片中以Marek面对父亲为何带Tomo回家住的质问,说出“你白天上班,晚上酗酒。我一个人能干什么”等内心观察的视角,表现出渴望沟通的情感,这也是这部电影以点及面的表达吧。
在影片中从Marek家和Graham叔叔店等处,多次望见修整中的圣潘克拉斯火车站,而Marek的爸爸也在这个工地工作。这个已有130年历史的哥特式建筑原本是具有伦敦地标性的老火车站,但这古董建筑逐渐失去了功能性的发挥。直至欧洲之星选择了它作为新的停靠点,经过10几年的改建,成为了又一个连接历史与未来,城市与城市的交汇。
去巴黎,作为Tomo和Marek的梦想遥挂眼前,他们的成长等待与火车站同步进行着。影片最后,以他们乘坐上欧洲之星,由新建成的圣潘克拉斯火车站始向巴黎找到了Maria,展开一段新的旅程为终。这个辐射的连接点,将沟通和寻找感情枢纽这一主题强化。整段在全片唯一5分钟的彩色胶片呈现下,犹如梦幻般的快乐时光,爆发出愉悦未知梦想的光明前景。同时,Shane Meadows也高水准的完成了欧洲之星这个原为广告宣传项目的拍摄工作,而且还挖掘出欧洲之星人性化的情感营销点,犹胜于夕。当然这也得益于欧洲之星的全然放手,不加干涉的投资宗旨。给艺术家最大限度的空间,才可能还艺术于生活的原本。
全片流淌着新浪潮的唯美基调。大量自然光的实景拍摄,长镜头、跟拍的纪实手法;真实、质朴的表演和即兴发挥;非学院派的导演风格,完全的个人化;在整片黑白影调中所透出的松弛与节奏掌控力,及《朱尔和吉姆》典型的二男一女结构,都让人不禁想起那段电影的改革年代,多少有些致敬的意味。而这部影片还有一个出彩的人物,是摄影师Natasha braier,某些镜头美得让人窒息。(关于色彩容后单独讲)
4 ) 绕着大流儿 走着
青春片里藏着很多蛊惑人心的企图,和好不容易做个有过去的人所掩藏不住的小肚鸡肠,所以,妖魔化、史诗化、悲壮化就成了除去八个样板戏之外适用于全世界的方法论,满眼都是躲不开绕不掉的老段子。
但,这是一个例外。
5 ) 《这就是英格兰》的导演又一部英伦范的电影
《这就是英格兰》的导演又一部英伦范的电影,还是用孩子当主角,依然有扮演肖恩的那小子,这个小孩有点痞又有点老实,又有点早熟的意思。电影讲两个孩子的友情,一个是离家出走的叛逆小子,一个是波兰移民的老实孩子,他们相识,他们共同泡一个大姐姐,一个木讷、不善表达,一个能说会道、宛如泡妞高手,也许是青春的幻想与冲动,但他俩在大姐姐眼里只是孩子。这部独立制作自然不会被很多人知道,但这的确是一部难得的
6 ) 短小精致,面面俱到
英国电影要越看才越有味道。失业、离婚率等众多社会问题堆积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在肯·洛基、麦克·李、西恩·梅德斯等英国导演的电影里,并没有处理成一场残酷社会的暴行展览,赤裸裸地揭露给观众。而是以此为根基或土壤,让角色在影片里绽放充满希望的美好生活的花朵。肯·洛基的《我的名字是乔》如此,麦克·李的《快乐小小姐》如此,西恩·梅德斯的这部《苏默斯小镇》也如此。
简单的青春 每天就是傻傻的那点追求 做点不大的坏事 做点不小的美梦 这种日子真的只能怀念了吗 这电影我还挺感同身受的
《这就是英国》的张扬风格收敛了,黑白影响书写国内移民与国外移民的二三事,尽管写出很多肮脏但充满了希望的电影
68分钟的黑白小电影外省少年和農民工子弟的青春性幻想
死小光头欠操又可爱
短小精致让人爱不释手。
那些歲月。
窝心感人
真棒!最后的彩色片段看得我心中暖暖的 音乐无可挑剔 满脑袋的溢美之词
音乐真的很美,后来镜头里的黑白变成了温柔的暖色
今天偶然翻出来原声才发现电影一直没看过= =|||
我不得不说Gavin Clark的歌太好听了
可以一看,但不觉得有多优秀。4-
2013-024
这片太甜了……
07年的<这就是英格兰>到08年的<苏默斯小镇>,导演Shane Meadows已然继承了肯洛奇的衣钵,这个新锐导演是英格兰未来最耀眼的一颗星。
太会泡妞了
“Yeah! Asenal! Champion!” Deah......
有爱……
黑白,正是年轻人苍白又单薄的青春世界最贴近的颜色。导演西恩.迈德斯用黑白将所有时代特征和商业元素隐藏不见
Terry Henry? U must be jok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