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所谓的恐怖分子,我都有些同情吧。(呵,我这样的人,要是在美国,也会被逮起来吧?)那个男孩所做的,是他必须要做的。民族、国家、宗教、亲情、仇恨……都足以让他下决心了。爱情能阻止他么?似乎不能完全阻止吧?
自从某专家发明“文明的冲突”,很多人就拿来解释冲突,但在我看,那些人肉炸弹实在是绝望的反抗。在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中,我们如何选择呢?对敌人的恨,也许会大于对生的爱吧?何况,对今生的看重,并不是所有文明的共识。
忘不了,哭泣的老祖母。是的,死去的都是些孩子。
那个为美国人做事的特务头子,他有错么?完全是他的错吗?感谢导演,表现得很全面,他也有温情的地方,对家人。
两条时间线,在中间才发现,挺吃惊的。比无辜者受审让我吃惊得多,因为暴力机构的黑暗,我们已经很熟悉了。美国人的反思值得尊敬,但他们对宗教的描述还是挺片面的。自杀者不完全都是被利用的。还有,他们仍然在推崇个人英雄主义。好吧,我们需要个人英雄,但不能总指望这些脆弱的芦苇吧?你们不是说过,要靠合理的制度吗?
小女儿扑到Abasi Fawal的身上,姐姐说人结婚后就不会做梦了。Abasi说,她错了,你一生都会做梦,这是安拉赐予我们的礼物。Anwar说,我有妻子,有孩子,我不认识什么Rashid。没有用,我不管你承不承认,只要你可能威胁到我孩子的梦,你就要付出代价,至于你孩子的梦,与我无关。
人成长的过程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就像Abasi Fawal,就像Corrine Whitman,他们并不是冷血,只是他们已经完全做到,工作中不投入丝毫感情。而对于那些会和同事偷情,会对老情人念念不忘的人来说,具有更多人类的情感,就代表你离权利顶峰还相去甚远。这是人和国家机器的区别。年少的儿童和只玩了一下午的人都能成为好友,而历经沧桑后,即使朝夕相处你也会对人保持戒心。Abasi Fawal也爱他的女儿,Corrine Whitman也许同样爱她的家人,但对于素昧平生的人,甚至是情敌都能饱含恻隐之心,孩子,说明你还年轻。
测谎说明不了什么。只要他们通过了测试,我们总这么说。因为他们认定你是,你就是。“你是想要弹JJ一百下,还是想死?”“那我还是死了吧。”“好,出去弹JJ弹到死。”问你不代表你有选择权。
Douglas是个analyst,Corrine Whitman说,analyst is not a jackal。的确不是,只是看见逼供就受不了。“我认为他不知道对我们有用的信息。”“新手,我来告诉你工作流程,你的任务是收集信息,至于判断信息是否有用是我们的事。”影片的三条主线之一就是Douglas对于工作是否正义而摇摆不定。而最后把Anwar放走,也只是因为导演想表明自己的立场而已,因为这一行为根本就是公然与政府对立,其后果,电影没演,但可想而知。
另一条主线是在美国,Isabella对失踪的丈夫进行营救,然而她能做的也只是毫无意义的站在大门口冲着Corrine吼两句。而能够给Corrine施加压力的也只有政府内部了解内情的人才行,所以Alan Smith在这条主线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仅仅是一个参议员的办公室职员,就能公然和CIA高管叫板,然而可惜的是Corrine的身后是整个美国政府。“9.11”的伤痛对于美国人太过刻骨铭心了,而这次事件后美国人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团结,只要有可能是恐怖分子,所有美国人都杀之而后快。因此,这个时候公正的天平多少会有所倾斜。Alan的放弃也是明智的,因为除了搭上自己,结局不会有其他可能。
而在北非,Fatima这条主线是三条线中最让人扼腕的。反抗爸爸的专制,想和男友私奔,身为高官女儿的她,爱上了住在阁楼的穷小子。有一天她发现原来一切都是个阴谋,甚至可能自己的爱情也是这个阴谋的一部分。然后她飞奔去请求男友不要杀她爸爸,再然后和男友一起灰飞烟灭。Abasi一直在找女儿,却不知道,他反复看的爆炸录像里,那个挡住人弹的女人就是自己的女儿。
政治这两个字越来越让人感觉沉重。Corrine说,也许今晚伦敦有7000人会因为我们以这种方式得到的信息而得以幸存,而你为他求情只是因为他是你老情人的丈夫。就是因为他妻子相信他,政府就要相信他,这未免也太儿戏了。的确,我们之所以能做出判断是因为这是电影,我们知道事实。但如果发生在现实中,那谁有知道,究竟最后谁才是正确的呢。
反主旋律影片,不同时间线的三线叙事,最后归一,故事讲得清晰明了,很有味道,剑指cia的非常规引渡制度。
吉伦哈尔的表演可圈可点,深刻反思美国在911后如惊弓之鸟,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反恐策略,cia仅凭未经证实的嫌疑即可绑架、刑讯、暗杀任一国家公民,甚至是美国人,如此反恐到底是在消灭恐怖主义还是在给自己制造更多的敌人?
站在反恐前线,当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倒下,当自己也身处险境,当你的决策可以拯救成千上万的无辜生命,错杀一个嫌疑人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但如果这个嫌疑人是你自己的亲人呢?该如何选择,引人深思。
其实个人觉得,结尾应该加个反转,被吉伦哈尔放走的埃及籍男子其实确实一直在暗中帮助恐怖分子,或许更值得玩味。
杰克•吉伦哈尔
结果就是结局是什么根本想不起来。。
Rendition: the apprehension and extrajudicial transfer of a person from one state to another where harsh interrogation techniques that may rise to the level of torture are employed
配樂太煽(如泣如訴什麽的) & 有個長得很妖婦的老太婆太煽(老淚縱橫什麽的), 這種狗血有稍稍拉低本片在我心中的質感。
看了半天才发现是时间轴乱剪的硬将两不相干事凑一块的装逼片。好好说话不行么?!其实本来揭露反思无限制无程序反恐的主题和情节就已经能出彩了,导演是对自己没信心?!
看似简单故事但其实内容不少。像通天塔类似故事互相串联。被潜渡的工程师被揭露的中情局内幕被逼上绝路的自杀恐怖份子。演员们也不错有个很正义的家伙。屈打成招冤啊。
对于大国、大机构、大人物,自尊与权威的挑战是件大事,冤枉个把小人物不在话下的。
这是个怎样的世界
说起惊弓之鸟,谁也比不上美国人
毫无疑问的5颗星。
Drama版勇敢的心
關鍵危機
太黑暗的说!
Rendition.2007.PROPER.DVDRip.XviD-TURKiSO
一开始就交代几条线索和主要人物,接着是爆炸,然后是几条线索平行叙事,像《巴别塔》导演擅长的结构,这些线索逐渐汇集,达到电影的高潮。类似这种结构近几年已经很常见,没有什么新意。有新意的是在平行的叙事结构中加入故事时间的交叉错落,给观众了一点意外。
还是值得一看的。阵容强大。通过一个具体的现场,反思或者说批判背后的大策略。
反恐“巴别塔”:国家安全与公民权利的悖论。
GH MK 300108
对很多美国人来说,只要是人就有人权;对一部分美国人来说,只有美国人才有人权。
2008.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