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好漂亮,每一顿都很喜欢。。。。。。。。。。。。。。。。。。。。。。。。。。。。。。。。。。。。。。。。。。。。。。。。。。。。。。。。。。。。。。。。。。。。。。。。。。。。。。。。。。。。。。。。。。。。。。。。。。。。。。。。。。。。。。。。。。。。。。。。。。。。。。。。。。。。
实际上我没看过这部电影,知道这部电影也纯属偶然。
今天我的Igoogle页面的Newyorker的FEED 中,出现了Yiyun Li的字样,明显是中国人的名字,打开看了一下,是她写的一篇很短的小说A Soldier Home,其中的心理描写很细腻,在newyorker的网站上搜索了一下,共有她的四篇小说,读了Gold Boy, Emerald Girl,在热干风的天气中突然体会到了一阵凉意,以孤独来维系三个人的关系,没有什么激情也没有什么乐趣,仿佛一切让外人看上去悲惨的生活都是自然的,生活的历程不过是走向必然的死亡。三个人都象走在旷野中的野猫,虽然不危险,但是利爪好像总在不经意间带来一些痛苦。小说的名字也有些瘮人,金童玉女,看似好话,但让我联想到葬礼上烧的男童女童的纸人,如果用来描述小说中的两位主人公这个比喻倒也贴切,因为他们都是他母亲的陪葬品。
我在想,如果作者的生活如果再能凄惨些,或许能成为张艾玲一类的作家。上帝宽恕我这个想法吧!
继续google,发现了这部电影,一般翻译为千年善{敬}祈,仿佛电影名称一定要四个字,其实译成现成的《千年的企盼》不就挺好么,无疑作者听过青藏高原这首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又岂止是青藏高原那么高啊。
推荐阅读:
http://www.newyorker.com/search/query?query=authorName:%22Yiyun Li%22
Yiyun Li的简介来自维基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Yiyun Li (born 1972) is a Chinese American Writer.
Yiyun Li grew up in Beijing, China and moved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96. She received an MFA from Iowa Writers' Workshop and an MFA in creative nonfiction writ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owa. Her stories and essay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The New Yorker, The Paris Review,and elsewhere. She has received a Whiting Writers' Award and was awarded a Lannan Foundation residency in Marfa, TX. Her debut collection, 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 won the 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 PEN/Hemingway Award, Guardian First Book Award, and California Book Award for first fiction. She was recently selected as one of Granta's 21 Best of Young American Novelists. She lives in Oakland, California with her husband and their two sons, and teaches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如果不是有俞飞鸿的演技撑着,我根本看不下去。话说这是李翊云的经典之作,没有看过原著,无法猜测原著的真实内核。只是拍出来的电影实在不好,但论及电影的氛围,这阴郁哀愁的调子是设定的不错。
主题是什么呢?不是异乡的孤独,电影并没有花大笔墨在宜兰的美国生活上。电影想讲述的是父女的隔阂,如果上升到代际交流障碍,生活环境不同,或是种族文化改变等原因,那么电影主题将更好。可是电影却落脚于“婚内出轨”这个原因,实在令人失望。我想,也许导演试图传递出家庭环境的影响,父亲当年出轨,宜兰同样出轨,所以这只是个所谓原生家庭循环而已。
宜兰之所以不理父亲,是因为父亲曾经出轨。而父亲最后那一番自说自话的辩解,应该是不可信的。因为最初宜兰本准备坐下认真听,但听到父亲说自己并未与女助手有过关系时,宜兰迅速不耐烦地站起来走出家,这可以解释为她曾经多次听过这段说辞(或许是从母亲口中?)。失望的电影。
“如果你从来就没有学会用母语去表达自己,那当你懂得了另外一种语言以后,就只会用这种语言来表达自己。”
初看到这部电影的中文名,便想到了3年前在麻省的小镇里趁着暑假读完的这本“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 整个电影对情绪的处理非常细腻,尤其是对于”语言“这一微妙事物的捕捉和展现。记得从18岁到23岁这5年间,是我慢慢发现自己对于英文使用的愈发熟练,如同电影中的依兰,一旦回到了中文的语境,思维一下回到了不知如何表达情感的语境中。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下,再亲密的关系也像是蒙上了一层纱。是想要更加亲密时的小小阻碍,因为有那么一两句话,它的微妙只有在中文语境里才能得以完全的表达;却又是激烈冲突爆发时的减震带,恰恰因为不是母语,刺耳的话也不会如中文同样词汇那样的直扎心底。电影中俞飞鸿把这种欲言又止,在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中进退两难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个习惯了用似乎更精密也更疏远的第二语言表达的人,我也市场会想,也许这一辈子永远会在somewhere in between...
"If people could become grandparents before parents, the world would be a better one."
"It takes three hundred years of prayers to cross a river in a boat; it takes three thousand years of prayers to share a pillow."
"If you grew up in a language, in which you never learned to express yourself, it would be easier to do that in a new language; it makes you a new person."
挺好的 Henry O的表演真精彩 没看错的话 片尾曲《Wave》也是他唱的 那他实在是太迷人了
很舒服,也很感人,“我们一直在说话,为何缺乏交流”?同意里面那段关于外语的阐述,确实用中文的时候我们倾向内敛和迂回。。俞飞鸿好美!(补课补到这份上了,还有一晚上的时间,好好整理~)
8.1 一部有关沟通的小品,舒缓宁静,孤寂与别扭一直贯穿八十分钟,不知是否因为王颖是华人所以很有感触,如果换个欧洲佬拍这片子,能不能看得下去真的是未知。
语言是结构,不是人说话而是话说人A_Thousand_Years_Of_Good_Prayers_DVDRip_XviD-SAPHiRE
很生活化的小独立,文化上,以及情感上的沟通,年代和地域多少看得我稀里糊涂的,
名字深意无限。里面有一些涉及五六十年代中国背景的对话没被英字很好地表达出来,但究其根源,那个时代制造了许多不善表达感情或是压抑自身感情的家庭环境,往后在交流中也充满误解和无奈。百年同船,千年共枕,你是我的女儿,我自然希望你好。
20080325 1915 Cultural Centre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里中国人不善于表达,无论是快乐、烦恼、喜悦、爱恨还是真实自我,这都成一个民族的特点了,进而上升到语言表达的差异上,我倒是更同意英语更容易表达情感的说法。这不是汉语的错,可能是语言习惯。这就是一部表演极度生活化的独立小片,看点在于文化差异。★★★
如果你从来就没有学会用母语去表达自己,那当你懂得了另外一种语言以后,就只会用这种语言来表达自己。好像,用英语更容易说出我爱你
片子看的断断续续,也许是王颖这次采用了有别于以往的白描技法,也许是整场戏过于温吞。嘈杂的背景声,像是刻意制作出的未经处理过的白噪音,为了模拟还原生活的真实感,却一步一步走向了失真的歧途。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当王颖借宜兰之口说出这句话时,我后知后觉地好似自己把握住了什么,等到父亲无力的辩驳完毕,我才发现手里空空如也。我只是有一点感慨,那个被送进养老院的伊朗老太太,像极了天下父母的命运。
就像 CCTV6 出品的电视电影。。。
王颖和李安的共同点在于:都关注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对待感情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父女两辈人之间的代沟。不同的地方在于,王颖的电影比李安更少戏剧性,拍得也更节制。
千年敬祈 到底敬祈给谁啊?···
两代人的代沟问题。本家演的,不错,但是老头更是亮点。挺感人得!
千年修的共枕眠
沟通障碍
王颖拍这个题材还是不错,只是女主角选得太漂亮了,像俞飞鸿这种姿色的女子在美国能被剩下吗?哥是不相信的,在湾区还不被抢疯了。Wave歌很亮
能说出来的都不是你所看见的寂寞
墙里墙外各有各的痛苦,有人说移民只能幸福一代,下一代在新环境将面临新挑战。更悲催的是,因为文化的鸿沟,国内国外的两代都不幸。。。片子的包装不错,华语电影稍有的慢节奏啊!
本身这个议题就蛮有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