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记忆中的电视剧
这几天总是回想起小时候看的电视剧,女巡按就是其中之一。当时还很喜欢听片尾曲,徐怀钰的爱是一道光芒,但是始终没有学会,而这部剧也一直没有看完。
如果换了男主演,我可能不会如此在意这部电视剧,可是陈道明就是有这种魅力。陈非这个人带着陈道明的清高,稳重,文质彬彬,这种气质真的是演不来的,就算是换上比陈更帅的帅哥也不行。所以现在看着越来越兴盛的偶像产业不仅大叹一声,内涵很重要啊!
我又想到小时候看的那些电视剧,那时候没有发达的网络和八卦的娱乐产业,只有一台电视给了小小的我以爱情启蒙,许仙和白素贞,张大勇和高婕,还有陈非和秀秀,这些人,这些事虽然是虚拟的,却无比真诚,因为他们是一群好演员。现在,信息丰富了,有绯闻,有黑幕,有潜规则,有耍大牌,演员不是演员,是明星,歌手,主持人,还有可能是情妇,小三,公共汽车。
我只想安安静静看一部戏而已,不用炒作,爆料,博出位,也不想知道演员现实中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只可惜,单纯的观众和纯粹的演员已经没有了,如今只有疯狂的粉丝和完美的明星。
2 ) 如此爽剧,难得一遇
哎呀不行了笑死,每次重新看都能笑疯我,那个时代的台湾剧总是有这种一派欢脱的氛围,不像今天有些强行轻松欢乐的剧,隔着屏幕都替它感到费力。主要演员太好了,一派老戏骨,一帮行走的魅力源,效果真是不同凡响,单冲着表演都能让我反复高潮,更别说这剧情还高爽,贼爽,这个爽点构架得太不错了,堪称现在女权主义快乐剧之最!!
孙翠凤老师的女扮男装是我见过最富有男子仪态之美的,丰神俊秀,正气饱满,傲娇的时候也是气鼓鼓的,可爱得我原地一个爆炸!得意的小模样更是神采飞扬,让人欲罢不能心襟荡漾啊~~~
3 ) 关于结局
女巡按的结局处理得毫不俗套,微妙感人。基本固定了剧情走向却又充满发展空间。两句诗词的结合,道出了两人感情的真谛。正是心头的那份不断升温的情,支撑着二人,吸引着二人。平日里的点点滴滴,绝不是单纯的暧昧,那是一份坚守,一份忠贞不渝,一份生死相依。由小情升华为大爱,是微妙的,是只能用心才能体会到的。
对于结局,我认为秀秀既然已经被封为专管妇女事宜的女巡按,她已不需要一个师爷来辅助他。而当她靠在凉亭柱子旁极目远眺,哀怨无限时,她等的仅仅是一个情的决定,一个爱的回答。刘非刚开始也是会错了意,怕连累夫人,可他读懂纸上深意时,他飞奔了回去,可见他一直是这样期盼的。所以刘非这一回去,他俩基本就定性了,绝不是回去再做秀秀的智多星师爷,而是要长相厮守,共度余生了。
4 ) 缘分
本来想打五星,结果那漏洞百出的画面和剧情只得让我不情不愿地点了"推荐".
本来写过一篇评论,结果总觉得表达得生涩而不贴切,只得把它删了.
本来想说很多很多,结果怕自己最后什么也没说,只得一行一行慢慢地写,像挤海绵里的水,全部压榨干了才好.
这是一部BUG无处不在的剧.看到小男孩前一秒还左手拿着毛笔后一秒就用右手开始写字的场面,想忽略不计都不可能;至于那些反复出现了几次的群众演员和道具(...),以及时常映入眼帘的塑料花(...),每每想起都感叹杨大制作人的手笔.
足以淹没在电视剧大潮里的中庸片,十多年过去了,仍有人在认真地重温,仍有人在认真地写后续文.仍有人记得里面深情款款却又相对无言的句子,来来回回都念不够.
或许如此这般的热情,来源都只是那两位主角.
刚看完杨澜访谈录,优雅女人的对面坐着平头黑衣表情温和的陈道明.
有好些话是印象深刻的.
他说,自己是一个时刻都存在矛盾的人.有想法与想法之间的矛盾,做法与做法之间的矛盾,想法与做法之间的矛盾.因而需要有自我的空间去安静思考.
他说,弹钢琴是排解情绪的方式,钢琴正对窗前,而抬眼望去,窗外的风景只有那么一片天空.
他说,自己人生的过程,由正步到齐步,到了60岁之后再变成散步.
外在冷静理智,内心充满纠葛.这么多年的磨损下来,要做到完全的清高是不太可能.但他却苦苦坚持着自己处事的原则和个性的底线. 这是优雅女人在最后的总结时给他下的注解.
他笑说和钱钟书坐一起时不敢说话,听到这里,突然想起当年那个迂腐软弱的方书生.看完康熙这样的霸气角色之后在网上接着看围城,或许,性格是陈叔能够奉献经典角色的灵感来源.
刘师爷是否是个意外?
还好,是陈叔的风格.就算捏着嗓子笑得怪声怪气一百个不符合他的气质,这个师爷也就只有他演得出.
向来挑剔的陈叔为什么出演<女>,至今难以理解.
不过好在他演了.纵使他本人是不满意的,但作为观众的我,看得很满足.
伤了尊严,挥挥扇走人,把话说得明明白白;办案时妥帖不乱,化险为夷的技术一流.难怪有点本事的男人都有点儿脾气.可脾气撞上内心最柔软的一片情感,还是开道让路.不离不散,不顾生命地帮助,欲语还休,或许早已明白惟有守望的结局还仍是没有回头.
回味陈叔戏中的眼神,加上那句只怕情多累夫人.
不言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美.
再来说孙姐.
和陈叔一样,都是断断续续却不失强烈地喜欢着.小学的某个时候曾达到过狂热的地步,想去看她,却知道终究踏不去对岸的宝岛,于是有了一趟厦门旅行,有了一次面对海边快叫出眼泪的大喊.
可不可以,漂洋过海去看你.
那是拿着刚会使用的摆渡整天搜索孙姐消息的日子.那是说着梦话都能报出12 19这几个数的日子.
然后灰心了,以为不会再有机会.这么着一直淡下去.最暗淡时,错过了07年她来大陆的巡演.她挑了我居住的城市,而我却过了2年才察觉.
现在的自己,可以很顺利地唱她的歌,可以翻看她很多演戏唱戏的视频,可以了解到她那么多不容易的经历.
看了好几遍的LIFE SHOW,戴淡雅的长丝巾,食指上的戒指不高调却很高雅,长发搭在肩头,笑的时候很开怀,落泪时表情很坚强.
能想象到当年家事被曝光时她要承担多少压力.也能想象挺着大肚子走南闯北地跟团唱戏是多么需要意志的事.
而她就像一个小超人,为了家庭可以大龄学戏,为了事业可以忍受疼痛.亚洲最杰出艺人,台湾首席女优.名声在外,吃大锅饭却也依旧是自然而然.
有时看她扮相帅气,自如地挥舞扇子,会不自觉地迷恋.其实知道.开朗的背面是洒脱,坚韧的背面是信念.节目里说她是小女人,陈叔也有过相同言论,不过一个充满了精神力量的小女人,有她春花秋开的漂亮姿态.
题目是缘分.却拉拉达达扯了半天.不想再说陈叔与孙姐戏内的默契和戏外的友谊,也不想再说<女>本身所演绎的一场感情是多么合自己口味的含蓄真挚之爱.只觉从小学第一眼瞄到这部剧后两秒便换台到如今已反复看了无数遍笑了无数遍.我知道,这一切都是随了莫名的缘分.
5 ) 老陈的选择
我一直在想老陈为什么会接这部片子。所谓“烂片”!
老陈说,他接戏有三种类型:自我喜欢型,情感绑架型,为五斗米折腰型。如果猜测说是第三种类型,任何人看来都不为过。
但我相信是“自我喜欢型”。刘非是老陈所有角色中,最讨喜的!我觉得,最真实,最坦诚,最接近他的自我。骨子里,就是个清高的知识分子,所谓帝王,玩权术,厚黑学,雄图霸业,远点!
巡按或是王侯将相,负担重任,处理关系,委屈求全,大局为重,八面玲珑,对谁都有个好脸!歇着吧!
于是乎,书画琴棋诗酒茶,得逍遥时且逍遥,嬉笑怒骂,吊儿郎当,邦有道,辅之(如此好女子,历尽千关死节,力尽护花到底),邦无道者,与君南山养鸡种花也!
阿非睥睨的丹凤眼,酸不溜湫的妙语,莞尔!
让他坚持不懈,把信念传递给他的,是秀秀!
6 ) [转帖] 《女巡按》——情深情浅不由人
因为要写这个评论,扫了一眼介绍,恍然发觉这个戏阵容怎么着也能算得上很强大了。
陈道明、孙翠凤;
孙兴、刘孜、翁虹、关礼杰、李立群、张铁林、陈宝国……
台湾剧,杨佩佩。有了这两个狗血的保证,却也没想象中的烂俗。因为有那两个很奇怪的主演在吧。
真的是很奇怪。像陈道明,那时候还没康熙,也没人会一天到晚戳着他说就会演皇帝云云。他也没特别红,虽说该拿的奖都拿了,整天都是在主流影视里打转,看起来还确实有那么点高高在上的样子。毕竟一个钱钟书都赞赏有加的演员,真不能怪他端点架子。让他演这种台湾八点档的狗血喜剧片?
但人家就真的演了,还相当投入相当成功。会眯着那对丹凤眼说“我这么小的眼睛,我抛的出媚眼么”,会拿把折扇开来合去捏着嗓子公鸡笑,会借酒装疯**家豆腐……恩,没错,这是陈道明的角色。
再像孙翠凤。对戏曲没兴趣的人可能根本没听过这个名字。台湾本土戏剧歌仔戏的当家小生,被台湾人当作是“国宝艺人”,国际上的巡演都多少回了。在舞台上一贯是反串英俊潇洒的小生角色,像吕洞宾啊,罗通啊,韩湘子啊,李靖啊……雌雄莫辩到总是能收到女人给她写来的情书。让她演女扮男装倒是没问题,但恢复女装后呢?还是一个以感情戏为主,拖着一个孩子的女人。假的吧。
但人家也就真演了。虽说也有很多人跳出来说“还是男装好看,女装怎么看怎么别扭”,陈道明轻轻巧巧的一句话,“她私下很女人的”。
这两个怎么看怎么不搭界的人演了这一部戏,居然深感相见恨晚、惺惺相惜,戏外也是引为莫逆之交。后来陈道明去台湾宣传无间道,把电影撇到一边,说“我是为人来的,不是为戏来的”;还谢绝了所有台湾演艺界人士的邀请,就咬着一条“我要见孙翠凤”。
他们之间的事一时半会还真说不清楚。总之到现在都十年了,是戏中人呢还是戏外人,就连我们这些看戏的人,都放不下。
说回这部戏吧。本身算不上什么优秀制作,不到两个月拍了51集,陈道明连呼“以后再也不接台湾戏”,甚至说是烂片也不为过。但这两个奇怪的主演,就是特别迷人。台湾和大陆都有关于这部戏的专门网站,衍生文写到现在十年了,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没看过的呢还是推荐去看一看,土豆网上就有在线。从头乐到尾,乐完了还有那么一点怅然。足够了。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形容他们倒还蛮合适的:缘起缘灭缘自在,情深情浅不由人。
无论戏里戏外。
=====================================================
所以说,不怕剧本烂,只要有一帮好演员特别有个好主演,烂片也会让人回味无穷的=。=
给爷一个刘非啊啊啊啊啊~~~
少年弟子英雄志,一沾尘缘岁月催。最恨酒醉鞭名马,只怕情多累夫人。
小时候看不懂,现在再看感慨颇多。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服化道布景简陋到可怕,也难掩一众大咖们出众的演技,剧情节奏好到飞起,笑中带泪。阿非和秀秀爱而不能的无奈,也只有人到中年才能明白。又重新爱上了童年男神,不愧是道明叔,很棒!
十几年前看的, 陈道明在剧中表现,又萌又娇羞!
兩岸合作的連續劇.主演的都是大腕兒.有顏有演技,水準還是有的.
小时候的经典,虽然难免有些粗糙,但是胜在案情很紧凑,演员很到位,陈道明当年真的是玉面书生啊,孙翠凤也欢脱的特别好看。
公主就是愛巡撫大人嘛~哎喲~真是的~哈哈哈哈~~~
书生刘非好销魂好妖孽~
这是一部神奇的合拍片,各种意想不到的演员相聚在一起
小时候看就觉得女主旁的男的挺帅的,原来我小时候就是叔控啊
真想天上掉下个真刘非啊。。。。
小时候就特别喜欢陈道明和翁虹!
当年就迷死明叔了,还有孙翠凤演的女巡按也是帅到爆啊!
师爷美如仙!!!这种角色类型简直难得一见,在我叔的作品履历里,太美好!
剧情一般,但是陈道明与孙翠凤的对手戏实在让人萌的肝儿颤。“曾因酒醉鞭名马,只恐情多累夫人。”这是一个属于中年人的爱情故事。
五颗星全是给明叔的,只有我一个人非常讨厌包秀秀吗?不辨是非,总是滥好人,对待妓女却那么苛刻,妓女不是人吗,随便就利用巡按的官职去压制别人,风四娘只是顶撞她几句就被打成那个样子,自己仇恨妓女,屡屡伤害如意,最糟糕的是蠢的一逼,总之我真恨烦透她了,要不是有道明叔,这剧真是看不下去
真心觉得不错~还有就是徐怀钰的《爱是一道光芒》出彩
爱是一道光芒~~
我记得第一集张铁林打了个酱油
这个电视剧真是傻不啦叽的,但是小时候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是看丹凤眼陈阿叔谈恋爱,啊哈哈哈哈哈~~~还有就是我对各种女扮男装戏没有抵抗能力得稀罕.......真是怪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