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当斯一家 The Addams Family (2019)
.
我虽然想说 恰到好处的黑色幽默 但是还是觉得程度不够
或许 再更多一些限制级的内容就更能营造出变异感了
oh 几乎忘记了这是一部动画全年龄版的作品 希望后续还能有更多限制级的作品吧
===========================================================================
旧版 亚1 讲的是 温暖的 怪人寻亲记,亚2 讲的是机智二宝大闹少年营,亚当斯勇斗黑寡妇。
新亚 主线是 亚当斯一家 对抗现代女巫,并最终融入人类社会的故事。
许多设定进行了更改,比如旧版里,亚当斯的家是遗产,而新版里 亚当斯的家是一个 废弃的精神病院。旧版里 管家是丧尸,新版里 管家是精神病怪人。
旧版里 亚当斯一家并不丑陋,新版里爸爸虽然有点神似旧版,但是造型设计已经往审丑的方向发展。
哥特风的动画电影也并非第一次接触了,在这部之前很喜欢僵尸新娘。这部电影的核心其实是家庭,不论是姐姐叛逆出逃之后再赶回家救家人还是弟弟利用自己的爆破能力拯救一家,都指向了核心。第二个观点是与众不同,亚当斯一家的行为举止和外人完全相反,而且每个人都很有个性,想法和创造力。在所有人物里,我最喜爱的还是管家,因为他的艺术气质真的很好,会弹一手好琴,还唱的很好听,令人难忘的是他开门时低沉的气泡音。第二喜欢的就是姐姐了,因为她的举止真的很优雅,还有自己的想法,行事也比较稳重,真的是成熟姐姐的代表了。
与众不同是一件坏事吗?在电影里,亚当斯一家因为行为的不同而受人歧视,因此被迫搬到山顶去生活。在小镇里,大家唱着每个人都一样的快乐歌曲,仿佛一个个被洗脑的人。其实在我看来,追求一样和不同更像是一种选择,这不应该是绝对的,而应该是相对而言的。就像最后电影里,亚当斯一家乐意接受居民们的帮忙,将被破坏的房子修补好,但是还是更喜欢房子灵魂回归后的哥特风样子。求同存异才是融入这个世界的关键。
很喜欢这部电影的一些大胆的想法和创造力!
2019美国动画片《亚当斯一家1》,根据同名动漫改编,全球累计票房1.93亿美元,定级PG,豆瓣评分6.9,时光网评分6.4,IMDb评分5.8。
“正话反说,正事反做”的电影版释义。
欧美著名IP“亚当斯一家”迎来了大满贯——纸质漫画,动画剧集,真人电影,动画电影,一应俱全,只不过中国观众对这个IP并不熟悉。
本片很像《精灵旅社》+《超级大坏蛋》+《神偷奶爸》+《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的结合体,聚焦于诡异的亚当斯一家和人类之间的相爱相杀,仍然是合家欢主题,最终阖家团圆,与人类和谐相处。
虽然“亚当斯一家”在欧美家喻户晓,但本片并不单刀直入,在开篇时做了铺垫,简述了儿女的降生和冷面管家的由来,这对非粉丝路人观众非常友好。
各种正话反说、正事反做的反差笑料贯穿始终,比如“祝你倒霉”之类的,这是这一IP的搞笑特色。用现在的话来说,亚当斯一家人是百分百的负能量爆棚。本片的剧情和笑料可以说将“反其道而行之”发挥到了极致。
虽然各种暴力桥段贯穿始终,不过你懂的,这是喜剧片,所以虽然各种暴力,但并没有不适感,只暴力不血腥,反倒很搞笑。
相比于1991和1993两部真人版电影,高个管家的戏份有所增大,不仅开口说话,还突出了他弹琴的音乐才能。手仍然是很出彩的角色,由于CG的塑造,手的灵活度和表现力比真人版强了很多(真人版的手受限于是真人真手,所以难以表现得很灵活)。
披着哥特外衣的美式家庭soap drama——再非主流的一家子也要念着主流的不能再主流的台词走向they live happily ever after的康庄大道。
细节设计倒颇有巧思与幽默(虽然俏头儿再俏也俏不返随剧情流俗越来越颓的颓势):
• “一个可怕的地方,一个腐烂的地方,一个只要脑袋正常就不会去的地方”——当然是新泽西啦!毕竟,所有美国电影人都爱纽约,所有纽约客都爱捎带脚儿损两句“that dump below”嘛...
• 夫人的口音极有腔调,处处透着优雅的不耐烦,但夫人肯定是个美国人没跑了(南非不服!不服!),只有美国人才能把“Nouveau riche...je ne sais quoi”说得那么装却那么法国人听了咆哮的四六不靠。
• 那个叫“thing”(我以为译作“玩意儿”最得其神韵)的断手,和老色批昆汀就差个身子——哦是snoop dogg?那没事了没事了,惹不起惹不起,peace out🤟
• 我就说没有一个人能够抗拒和King联动的诱惑!夫人不瞒您说,红气球还没飘到小姐手上,我就搬好小板凳期待小丑和addams天雷勾地火了...
• 惊爆!老爷在无知青葱岁月犯了男人都会犯的... 不是,是吃了男人都吃过的... 不是,是... 我不描了,他吃过粉红棉花糖他!
etc🤣
我尤爱仿佛弗兰肯斯坦作品的那位前精神病院住客、现管家大人Lurch,想想,在站不起身的床垫下也要打着黑领结读《小妇人》,多么的别样的罗曼蒂克(我居然联想到《布达佩斯大饭店》一位爱喷香水爱背诗的先生,罪过罪过)!全篇最惊吓的戏也在他这,明明开门问“youuuuu rannnng?”的时候,不说破锣嗓子,至少也是个该劈了充柴火的大提琴的料子, 结果小姐走了夫人暗自伤心那幕,他抚琴一曲高歌,一把80s pop song的天籁之音,夫人眼泪掉没掉我不晓得,但我的魂吓(笑)掉了是真的。
P.S. 少爷替我报仇了,他练个祖传玛祖卡,练到管家琴痛手痛眼泪流了🤣🤣🤣
记得之前的高分动画《国王排名》,最后大家全部得到救赎。不论各人举动如何怪异,但总归是有因有果。
最近沸沸扬扬的教科书事件,各大网站公众号争先蹭热点,不断把那些丑化的图片放大。其实,也许孩子本来没有多少注意的。
第一条线,他家的小儿子要在排队上表演家族舞剑。一个看起来憨憨呆呆的小男孩,平常醉心玩“溜溜蛋”
第二条线,他们家的大女儿,觉得家里的一切都是压抑的乏味的,缺乏改变的,她渴望出去接纳更加广阔的世界。
第三条线,想建立“融合社区”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同样是一位辛苦的单亲妈妈。因为对亚当斯一家的魔法无能为力,也为了更好的实现“完美世界”,处心积虑不择手段想铲除这一家。
你知道最最感动的是什么吗?
他们都不是坏人,最后大家都包容了,互相交融,皆大欢喜。
搞什么内斗?人性本就复杂,只有有共同的利益点,都可以和谐共生。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标准合家欢动画电影 不少似曾相识的阿达一族桥段 更精致也更有趣但却有赚情怀的嫌疑 后三分之一情节太赶 结局糊弄 音乐有加分
就算没有真人版电影珠玉在前,这部的哥特美感在动画同类里横向比较也不出彩。尤其配合强行要政治正确一把的普世价值主线剧情,画风不对的违和感就更难以忍受了。反派那根本就已经是犯法了吧,结局就那么糊弄过去太坑了,风格迥异的两家人的女儿到底是怎么互相影响的也非常偷懒。只能说全片烂得不出所料,现时是肯定不会再让老版电影那种优雅地冒犯主流价值观的真哥特之魂闪光了。
情怀加一分 没啥剧情 阖家欢 但是!开心啊!细节可爱啊!爱死了!音乐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开始打响指!
细节很好,离谱又和谐,非常好笑。pugsley在动画片里大放异彩啊,在电影里都没怎么注意到他。
在四个月前回美国的飞机上补了1991年的真人电影以后就特别期待这部动画,谁能料到动画居然能拍得这么无趣,甚至连哥特风都做得不如真人电影精妙。剧情混乱得我全程都在揣摩它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主题,而最后Wednesday用大白话把主题告诉观众的时候我发现我预期的三四个居然一个都没猜中。唯二值得称道的就只剩下传统价值反义词化的台词和配乐里超洗脑的响指主题了。
好喜欢这种怪诞的哥特风格的喜剧
好好看啊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呢,里边的音乐也特别赞呢
看开头心里想着必须五星,看着看着只剩三颗了…
亚当斯一家惨遭迪士尼化
太符合我的心意了~
之前只看过91电影版,动画的改编继承了“家庭”的故事核心,侧重“融入社区以及社会宽容性”的更适合少龄观众理解的主题;动画电影的创作题材和风格上更为自由,片中有不少哥特风格高光瞬间(弹琴手、蜘蛛桥),仍可发现一些不同的审美趣味,亚当斯家奔“丧”态度的怪诞用巴洛克的华丽氛围点缀,不同于传统哥特风格(甚至只有风格)动画电影的符号化,给主角加上了更古典式的优雅,相差对比的是镇长女士的美式现代风格,是一种反类型的赞美传统;作为镇长的角色,兼具房产商和TV秀主持,在一众符号化的“麻杆儿”和胖人中,金发肥臀的领袖指代的谁呢?另,这部片子黑白和亮色色差太过明显,3D版会对眼睛比较折磨…
孩子片,还是一些教育的老话题。以独特的亚当斯一家去讲要尊重不同、尊重个性、做你自己之类的东西。作为动画片,中规中矩吧,另外,总感觉小黄人有客串。
亚当斯一家的现代困境,这部翻拍的故事其实没有问题,还耍了许多的恐怖片梗,比如小丑回魂的红气球梗,最后鬼玩人第一人称视角穿行长镜梗,还有众人目指尖叫梗(致敬哪部来着)等等……但人设,特别是这CG,还有配乐的感觉,实在太低幼了点,完全把歌特氛围丢掉了,还有最后人类亚当斯亲族一家欢这都什么鬼……如果做成定格动画、就算换蒂姆·波顿都能上一个大台阶。
导演不知道自己是要做一个迪斯尼式的追梦电影,还是一个哥特式的怪诞电影,夹在中间摇摆不定,颇为尴尬。
偶觉得蛮好,观及从去年隔壁半岛蟑螂事件到今年开年天启四骑,中美言论大战老美各种全方位抹黑造谣极尽能事有感,这个片子隐喻各种好。就是讲关于把某方妖魔化这事的。然后,发现了没,卖房的金毛女发型很像川普。
哈哈哈哈哈哈哈
《亚当斯一家》这个IP快有100年的历史了。自从1938年的漫画连载了50年开始,就一直被搬上电视电影以及动画作品兴盛不衰。维多利亚时代装饰背景加巫蛊古墓风格,并不是你们所谓的“哥特风”。“我就喜欢看你讨厌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这才是这个IP的魅力核心。反观现在满眼的“糖果色”和政府一直在努力做的“同化”事业,不是正和片中所想讲的东西吻合?(发动民意,排除异己,这样的事还少吗?)虽然行为怪诞,审美不同,想法前卫,但是在捍卫自己的信念(与资产)上,并无二致。还有两点是很多人喜欢的:有文化;而且有钱。正因为有文化,才有自信,不会被所谓的流行所左右;有钱才能任性,不为生存而屈从。熟悉的曲调,怀旧的歌剧腔调,都是质感呈现的一部分。有权利做自己,是一件多么可贵的事情。耐心看片吧~
全家颜值下线尴尬……有点粗糙……其实剧情啥的还可以~
曾经听闻蒂姆·波顿要翻拍动画版就把1991年《亚当斯一家》和1993年《亚当斯一家的价值观》两部真人版看了,感觉与他《剪刀手爱德华》等电影的风格有些类似,还挺期待他的翻拍,结果兜兜转转最后却是由《香肠派对》双导演组合格雷格·蒂曼&康拉德·弗农指导。虽然是我更喜欢的动画形式,但里面的人物造型个人反而感觉不如真人版顺眼,故事也略无趣,整体观感有些失望。
和IHOP推出的主题特别套餐一样,表面精致,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