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设定很有意思,其实就是量子物理,在确定观察到的结果时出了bug,在一个分叉线衍生出两个分支,并且都保留了下来。就比如薛定谔的猫,我们同时看到了猫活下来和死了以后的两个结果,他们同时存在一个平行时空。
但是也因为设定有很多bug,说实话这个设定本身就是个bug,不科学也不严谨(并不是喷,只是谈谈我的看法,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讲灵异故事的作品)
1.根据设定,在分身出来时,其实就是一个人因为内心的矛盾选择了两个结果,从而产生分身。但是我们何以区分谁是分身谁是本身?为什么去开门的女主就不能是本体呢?这个在我看来是随机设定的并没有逻辑,按我的看法,两个人并没有本体和分身之分。
2.开头的时候说,分身可以拥有本体的记忆,而本体没有分身的记忆。注意,是全部的记忆,而不是说在出现分身之前的记忆,不然就不会说本体没有分身的记忆了。那么为什么只有加纳的分身知道自己是假的,而其他分身却一直以为自己就是本体呢?如果拥有本体的记忆,肯定会发现自己是假的。
3.分身隔一段时间就会消失,那么分身怎么会以为自己是本体呢?消失的记忆去哪了,不觉得奇怪吗?如果是消失的时间拥有的记忆是本体的记忆,那么记忆里从一个地方突然到了另一个地方也会觉得奇怪的,不是吗?怎么会发现不了自己是分身呢?
4.身边东西的变化。女主本体和分身同时在一个地方画画,两个人都看不到对方留下的画作吗?本体到最后去美术馆才看到分身的画作。这个必然会在之前就发现两个人的画是不一样的。还有同一个人怎么寄两幅画去参赛,就算名字不一样也不可能发现不了是同一个人吧?居然还被认为是抄袭。
5.拥有分身之人周围的人,比如女主的丈夫,怎么可能不会发现这件事呢?不仅仅是在外面看到有点像的人,两个分身住在一栋楼,如果分身不知道自己是假的,必然会撞到同时出现,这么长时间不可能没有同时看到两个一样的人过。还有其他人,分身同时出现,特别是主妇分身杀死本体的时候,这么多人看到了就没人觉得惊讶吗?新闻报出来是说还在追捕犯人,根本没提杀死主妇的人和她长得一摸一样。
其实其他大部分人说的bug都是细节上的问题,我讨论的bug是关于整个故事逻辑的问题。
关于恐怖片和科幻片的区别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恐怖片了,但里面的逻辑漏洞很多哈哈哈哈让我忍不住想说一说。其实所有的恐怖片都是有逻辑漏洞的,这也是恐怖片大多都评分较低的原因。毕竟你编造一个不符合这个世界规则的违反常理的故事怎么可能合逻辑呢?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事情。
《午夜凶铃》的原书:《环界》就贴上了科幻的标签,这是一个让我比较反感的事情。因为大部分恐怖作品为了把故事设定的有意思,情节非常夸张,许多地方都是自相矛盾的,用我们现有的科学知识来看是不合理的。而科幻作品,它们都是用现有的科学知识基础上猜测可能发生的离奇之事来讲故事,这些故事无法用现有的科学逻辑去反驳它,几乎没有bug。比如说小林泰三的《醉步男》,设定很复杂但是你找不到什么漏洞,所有地方都用关于量子物理的知识和猜测来说明了。《克莱因壶》,关于vr的科幻小说,是说制造一种机器,来刺激人的皮肤感官,让身体接收到的感觉和在现实世界一摸一样,从而在vr世界里就好像身处现实世界一般。总的来说,科幻是有可能性变成真实的,现在的科学也在一点点证明那些“先知”想法的可行性。
一开始是因为很喜欢水川麻美姐姐发现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也很不错脑洞很大很精彩。因为和科幻有一点相关的地方所以谈谈这些矛盾之处,其实我个人认为作者也是为了让故事更加精彩放任这些bug在里面,换句话说,这些bug是必要的。
首先强调,剧透相当严重!这篇文章是直接从人物心理意识形态为出发点进行探讨,对于还没有搞懂其中人物情节设置序列的观众,建议先弄明白再看,此电影是由小说改编来,本人随没有看过小说,但此剧本故事上一般是不会出现基本上的逻辑错误的,只是电影结构人物关系比较复杂,而且导演也没有直面展现,只是给予暗示,所以让人很难理顺。
下面我将以片中最为隐晦的角色御手洗为出发点,对这部电影的表达内容用心理学角度探讨。
多说没用,直奔主题:御手洗之所以要相互杀死对方,影片唯独没有交代他的二重诞生原因,但是交代了二重的产生方式,是在纠结和疑虑中的那一瞬间临时抉择产生中的另一面,这里的重点是瞬间临时决策,而非永久的选择。因为真门仓在想杀死自己孩子时放弃了,却在杀那一瞬间产生二重身,所以二重身选择了守护,记忆链在杀孩子那里与真身断开,而她正因为这样为了保护,杀死了真身,但后我们看得出来真身门仓后来也并不想杀死孩子。
几个角色的真和重分别是:
加纳(隐忍-怒放)。
门仓(放弃-坚持)。
桐村忍(自闭-接触):
我看有的豆友把桐村用事业和爱情来形容这不够严谨,这不算对立面,况且即便二重身在开门前她也并不知道迎来的将会是爱情。现实的桐村应该是一个比较自闭的家伙,门都不去看下也不回应因脸葬和工作是没有关系的,而且后面二重打算把男人让给她时,她居然说我从来没有和男人接触过,这种自闭性格也是导致她跳楼的主要原因,即便二重身把事业爱情所有都让给她她都没要,事业不过是掩饰心中的自闭罢了,真身的画作色调是以黑色填充,而二重的画作色调则以透视留白,这也是对其心理方向的暗示。
当我们看清楚的上面人物的心理状态后,故事的道理便会清晰起来。电影的大致情节是饭冢的愿望是让真和重的身份得到并存,最后的结果却是否定的。
愤怒的加纳“战胜”的隐忍的加纳(1.隐忍真身被杀害,2.而原本隐忍的真身后来确实选择了愤怒要去杀害二重)。
坚持的门仓“打消”了放弃的门仓(1.打算放弃的真身被杀害,2.而放弃的真身后来确实选择了坚持,想掐死孩子脖子时很快松手)
接触的高村“解放”了自闭的桐村(1.自闭的真身自杀,2.而自闭的真身正是羞于如此的自己不如二重,结束自闭的自己,变相接受二重的生活,ps:自闭患者的接受行为就是自暴自弃,想要却不敢对。)
当把所有的人物化身为心理状态时,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这是一个简单的人类自然心理学道理:
两个相互对立的心理思想不能同时作用于一个行为上,做与不做只能有一个结果。
再细心点发现故事还有个有趣的设定是:
真身杀不死二重身,而二重生可以杀死真身,但却要共同消失。这任然是个思想设定,人们的所有思想行为总是伴随在不停的抉择中前进的,在思考疑郁(好比真身)怎么做时,必定产生一项抉择(二重身代表其中一种没有实践的抉择)。思考(真身)无法让抉择(二重身)消失,因为抉择是思考的一部分。但如果你选择了“二重生”的抉择(注:故事里面二重身都是真身没有选择的一面)那自然否定了前面的思考行为(真身的抉择)。那么当然前面的真实抉择(真身抉择)不复存在,另外的一个抉择(二重的抉择)也消失因为没有真实行动。
!!!我已经把自己绕晕了,毕竟不是大师。请见谅,意会,一句话尼玛没有后悔药卖。
ok,回到御手洗上来,这是电影中最一个特殊的角色,也是全篇最大的疑惑?????
如果理解失误他将直接否定我对这电影的所有观念。他是故事主要角色中唯一一个没有交代自身二重生产生情况的,也是唯一一个两重身份共存的,,而且还是电影中最奇怪的人物关系,两个自己都想要相互杀死对方,这似乎与其他角色的思想行为完全矛盾。
这两重身份思想到底是如何对立开来的?
如何可以对立出相互的残害的意识共性?
导演居心叵测。我们明明从其他的角色二重身分化已经看出,二重身份的产生是在那一瞬间思想行为的对立面,也就是说真实行为思想要与之相反,我前面都在强调这一要信。
什么想法能够相互攻击又是相互对立思想并且得到共存?
我看网友也有很多表述,因为惰性贪婪?想自杀?自私?。。。
no,如果将这些想法都放到二重生产生条件上都是有瑕疵,详细不予说明,自己套上去研究。
而且对与御手洗角色的电影表现,里面有个小细节,我发现大家很难注意,这里先卖个关子。想要了解御手洗我们得先讲个故事,(真老练。。)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拉斯柯尔尼科夫是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穷大学生,
一个有天赋、有正义感的青年,但同时他的性格阴郁、孤僻,“有时甚至冷漠无
情、麻木不仁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为了证明自己是个“不平凡的人”,竟然
去行凶杀人,“在他身上似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在交替变化”。正是这双重
人格之间的激烈冲突,使主人公不断地动摇在对自己的“理论”(即关于“平凡
的人”与“不平凡的人”的观点)的肯定与否定之间。
犯罪之后,拉斯柯里尼科夫从精神到肉体从未间断过“罪”的折磨,摆在他面
前的有两条路,要么证明杀人是一种对抗不公平社会的合理行动,要么承认罪恶
,接受惩罚。
主人公一方面想逃避惩罚,一方面却又受到“罪”的折磨(精神上和物理上的
服刑)。他在沉湎幻想和现实生活的历程中游离
------《罪与罚》
自此我们将御手洗的心理行为引入一个更高端的话题上来,人类社会心理学。
这个的话,先说个小道理,首先,在日语里“御手洗”除了可以用作姓名外,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洗手间(。。。汗牛逼,)。这是人类社会诞生出的特别产物,当你要想上厕所时,你自然想到要去洗手间。同样道理,你若要想犯罪得到精神上的放纵,必然知道会接受又害怕道德和刑事上的制裁。
这就出现了一个相铺相成的道理。也是我们每个人所共存的思想-“罪与罚”
影片中御手洗正是如此思想的产物,比如如果真身的“罪”(姑且解释为邪念,因为影片不能证明他烦过实事)催生出二重的“罚(怕遭受精神道德和物理上的惩罚),或者是真身的“罚”催生出二重的“罪”。这无需研讨,只要知道,唯有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各自相互催生然后相互逆转。
最后的总结就是 御手洗两重身份分别是(罪与罚”-“罚与罪”)
真身和二重的意识形态是共同的,但是确是交替进行的,这里也就是前面我要说的小细节了。那就是电影对御手洗的人物表现意识形态共有两重,也就是大伙没有发现的
1:表现的谦和,柔弱与恍惚。逃避性。。。(罚的形态
2:表现的坚定暴躁和冠冕堂皇。攻击性。。。(罪的形态
电影共有三个桥段来表现,并且包含一段逆转过程:
no:1 这一幕是昏昏欲睡的真身突然发现二重身现身,开始撒腿就跑,此时的真身却表现的毫无攻击倾向,柔弱恍惚,只有自卫无任何反击意识与动作(这是真身的“罚”的形态演绎)。要注意二重并没有携带任何有优势的武器,而二重则表现的嫉妒疯狂,撕心裂肺,甚至破窗而入,最后也是由于二重用拳过猛坠入窗外,如此愤恨与当时真身性格格格不入,这一幕也就进入第二逆转形态上来。
no:2原本吓傻的真身在看到二重坠楼后,真身(此时思想逆转,由于不在受到任何威胁逃避了罚的形态,进入了罪的状态)变得面目狰狞,冠冕堂皇,意志坚定,拿起玻璃愤怒的在手上割下逆天的烙印,有多深应该你们还记得住呵呵。而此时的二重(感受到了威胁进入到了罚的状态)变得柔弱无助,再没有刚才的怒气,甚至没有任何叫嚣,一脸无助的求生欲望。
no:3这一幕是在真身门仓,二重高村,二重御手洗街头碰面的时候,由于二重御手洗杀了真加纳,他正在抱怨是饭塚的错时(这也是一个思想可逆转的过程只是没有来得及逆转开来,二重这时正是一种罚的心态,对自己的罪孽感到内心的谴责,但又想方设法逃避责任,怪罪于饭塚),真身御手洗突然重后面出现,注意真身也手无寸铁无任何优势,愤怒冲来,恶狠狠的抓住二重身猛k(真身是
罪的心态)。而二重看到真身冲来,一脸吓傻,被抓住,无奋力反抗,被k倒在地,表现的是柔弱恍惚(罚的心态)。
最后御手洗罪与罚的意识心态的两重身份的共存,任然没有否定上面所有角色的意识公通点:
两个相互对立的心理思想不能同时作用于一个行为上。
因为他们的这种意识行为在两者身份上交替进行着,任然处在对立面,唯一站在一起的共同认定的就是“否定”(杀死)饭塚的并存思想。。。饭塚的意识形态是以乌托邦精神的存在,一切都得以和解,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
下面我们就用这段意味深长的电影情节来结束这篇文章:
饭塚站在广场上静静地看着高村的离去,御手洗从后面向饭塚行刺过来,饭塚意识到转身抓住御手洗将要行刺的手臂。
御手洗愤恨的说“你当自己是神,是不是!”
御手洗被饭塚甩开将要再次冲上去说道“你捣乱了我们的生活!”
饭塚夺下刺刀将御手洗压倒在地愤怒的吼道“你为什么还不明白,只要肯去接受,你就会安全,为什么不肯放下执着”
御手洗放弃反抗(这其实也是罪与罚的逆转,又罪变为罚),饭塚站了起来,另一个御手洗(罪)冲了上来刺杀了饭塚。
饭塚倒在地上看着这站在一起的两个人。。。
两个御手洗同时说道“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你不了解我们的痛苦!!!!!”
双重结局,其实极具讽刺。个人还是喜欢第二个结局,因为本体已经放弃了活下去的希望,而第二个结局给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节奏缓慢,大早上看得想睡觉,bug有点多,①提出了用镜子照本体的方法,但围剿警察时却没人提出(即使是一群分身在行动但至少女主一直以为自己是本体,在那样状况下竟然没提出来);②既然消灭了本体、分身也会自动消失那为什么还要杀本体呢,我杀我自己我闲得慌;③分身只能存在十几分钟然后消失,那为什么没被丈夫发现?④本体和分身同处一室,本体在客厅,分身去开门竟然都没发现;结尾反转之前还以为女主丈夫是隐形boss所以才说让女主远离他,结果不是,结局感人是挺感人,女导演还是比较感性的
剧情不错,可以看出法条遥原作应该比较上道。当然了日本小成本电影,你们懂的,就那种磨磨矶矶日式拍摄手法非常惹人嫌。打算去追下法条遥的其它作品咯。
原本只是为了水川姐姐,都做好了被坑爹的准备,没想到还蛮好看的!主旨就是……单身狗没出路!【虐CRY】
重生门和滑动门的综合版。哲学层面上,你不知道自己是否真实的存在,被造物者玩弄。我是谁,到哪里去的永恒命题。
情节蛮好,加上我对水川姐姐还是蛮有好感的,给个五星。可以算作烧脑片行列,前后逻辑基本都能对上,那些一个劲儿喊叫BUG的人到底有没有好好看?自己大脑BUG吧。还有海报真不该搞得这么恐怖风嘛。
守序邪恶: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分身想夺取自己的人生,从而展开一场追逃(好莱坞爆米花片)中立善良:分身其实也是自己呀,只要接纳分身的存在,就可以过上双重和谐生活(日系治愈片)混乱邪恶:分身那个碧池居然有事业有老公还居然这么圣母越看越不顺眼,劳资干不倒她但劳资能自杀啊哈哈哈哈看她怎么浪(本片)
bug略多,不过还算感人。
恐怖惊悚元素和颇有社会意义的主题内核相得益彰,虽然情节中不乏让人感觉智商捉急的地方,但是不论是节奏、氛围还是表演方面都是可圈可点,好想看看原著呢!
“规则只有两条,很简单。”人生要么坚持,要么告别过去往前走。
原来不是恐怖片,是很日漫风的奇幻。
双结局。这设定动漫里面满地都是啊,首先说完成还是不错的,那些看到58分钟觉得是大bug就放弃的人耐心太差了。故事方面是装成悬疑片的小清新,“和另一种选择共存”,桐村忍最后被淘汰掉,还是因为无法接受“异类”,所以并不存在消灭二重身这种事,世界只消灭卢瑟。三星半。
《二重身》堪称近年来最烧脑的日本悬疑电影。观影前,请抛开精分、多重人格等设定,二重身是真实存在的二重身,由真身的怨念、恐惧、欲望集结而生,与真身不同生、但共灭。电影中真身和二重身交替出现,借用镜子、水等多处埋下伏笔,但不到最后一刻,依然无法猜出哪个是真身、哪个是二重身,烧脑推荐
镜子里的那个人并不是我,她只是在模仿我,那2帧的延迟,只有一个做了6年后期的人才看得出来
鸣人的影分身当上了火影,而鸣人自己还是吊车尾。于是他绝望地自杀了。。。
bug偏多了点,双结局
超出预期的好看,而且还是看的双结局版的!
前面有点拖了,但是悬疑做的不错
(看的是132分的版本)之前因为有不喜欢的演员一直没想拖,结果被双结局这个噱头吸引了拖了来看其实还挺不错。毕竟是改编小说的有些没说明白的地方,但属于不是一次就能看得清的片子,小bug当然有的但不影响剧情了解,需要倒回重新研究也算是烧脑片吧。
小成本电影讲故事的方式,改编小说最成功的叙事样板,看似简单,实则烧脑,谁是真,谁是假,早有定论,谁能决定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