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一部很用心的电影!
一部很用心的电影,故事情节细腻,但是看得我心里很是拧巴,这部电影很真实,而且有血有肉。反映了很多值得我们关心的社会现象,每一段故事都那么痛入人心,例如:儿童家庭暴力,以及未成年人犯罪,重复犯罪率的提高,给受害者家庭带来的灾难,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
一路跟随多慧那颗脆弱逐渐坚强的心,渐渐明白,隐藏自己的内心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每个人都有虚伪脆弱的一面,可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而只有能够直面自己的内心,才是一个真正的坚强的人。
在我们身边,像多慧这样的人很多,他们是善良的,但她同时也是不幸的。
很多事情要获得宽恕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废除死刑只会给那些不知悔改的犯罪者新的希望,甚至心生报复,那对忍受痛苦的受害者来说更是一个灾难,没有悔改之心的人不值得宽恕,更不能原谅,他们反而会更加轻视生命的价值。
今天是昨天逝去的人们迫切渴望的明天,请珍惜自己的今天和他人的今天!
2 ) 为了互相接纳的内外通达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在年初一的傍晚看到这部片子,很庆幸,有时间接触到这片子,有两个月没怎么好好坐在电脑前看一部切肤之痛的电影了,切肤之痛,这个词可能有点飘渺,整部电影看下来,乔姐的表情都是这么素,和那屋子一样不露颜色,整部电影除了在她未婚夫死之前,她没有再多的表情,这样一个长长的镜头麻布色的电影我却饶有兴致的看完了。
电影本来觉得会很煽情,没想到,它是在讨论一些很犀利的问题,经常被我们忽略认为理所当然的问题,比如同理心,我们经常再向别人叙述自己的问题的时候会过重的描述,潜意识里的目的就是希望对方能够理解你的处境和苦楚,从而是对方产生同理心,帮你代打两句,哪怕是成人这件事发生,但是事实上别不行,当你希望不管是伤害你的人还是你身别的听众,哪怕是路人,能够理解你的行为理解你的演绎的时候,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你的作为和你的演绎希望别人能偶进入你的想法,了解你的苦楚,这样可以减少什么?片中的池敏真是个极聪明的孩子,她的经历在他心智上的折磨更强化了她的智慧,让我看到一个让人心疼的孩子,他一出场就是那么轻快,灿烂,但我感觉她不是个轻松的孩子,就像她在天台上准备好笑容转身迎接乔姐,让人触动的灿烂。那个契合上的经历让我发现这个十足冲进的小女娃,把手机交还小痞子的时候她的表情让我想到了原谅,我明白她的挣扎,可是这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我们不停坐着改变,就是希望世界能够接纳我们,更好的对待我们,这样的挣扎在原谅这个动作上,这样的世界在摧残着你,你选择原谅活或不原谅,都只是一个念想,他不能改变的,是你,是我们,是我们这个世界。
3 ) 强力推荐的好片
每个人的观后感可能都不尽相同,因为经历和对感情和观察角度的理解不同,观感自然不同,所以才不会出现100%的好评和差评的影评。即便是凤毛麟角,在一片倒的形式下也会有那么几个微弱的不同的声音
我个人认为,乔妹的演技很好,前期表面的平静也隐透着莫名的挣扎。后期的自我否定和对真相探寻时的犹豫和渴望交织出的迫切又胆怯的情绪也表现的很好。小姑娘对家人的爱恨交织也演的很自然,或者有类似经历的人会更明白那种感觉吧
反应的现实社会也会让人觉得忧心,尽管只是片面的,但是如果真的所有人都像修女和神父一样,一味的劝受害者去原谅罪人,像劳教所的管理人员一样说要让少年犯不受打扰的过新生活···那受害者家人的痛苦又有谁关心,因为得到原谅而放心开始新生活却没有一丝愧疚的害人者真的值得原谅吗?好像那个被害女孩的母亲说的,所有人都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如果一个社会不能以情动人,那就只能以法治人
4 ) 凝视阴影,才能看见光明
在〈内在空间〉的心灵电影推荐中看到这部片子,看完后引发了我思考“宽恕”二字的更深层意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中,主流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认定所有的事物都有“是”与“非”之分,都能界定出是“正面”还是“负面”。从小就有人教育我们:爱是正面的,恨是负面的;宽恕是正面的,怨恨是负面的;听从父母是对的,叛逆和怨恨父母是错的。两者之间永远对立。于是,我们选择与大大多数人一样隐藏起阴暗的自我,压抑着人性的负面,装扮成光鲜亮丽的形象向世人展现着自己美好的一面。片中的女主角多慧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被伤害后,她愿意选择用正面的方式,用自己的善良通过宽恕别人来化解自身的痛苦。但是她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宽恕”是对她信仰的宗教教义的遵从;是她用来止痛的麻药;是阻止自己去怨恨的借口。所以她内心的痛苦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当伤害已经造成,恨早已住进她的内心,不承认与压抑只能让负面情绪越积越多,形成伤害自己的巨大能量。
片中的另一主角池敏对待内心恨的情绪与多慧正好相反,她用叛逆表达着自己对父母的怨恨,对传统道德标准的批判。因此她对多慧所谓的“宽恕”提出置疑,指出其粉饰太平,逃避事实的真相,从而触动了多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宽恕,并鼓起勇气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当多慧了解到因为她的宽恕导致更多更大的伤害时,她内心的信仰崩塌了,同时她也发现怨恨一直在她内心从未因宽恕而消失过。而池敏虽然真实地接纳了自己恨的情绪,但也迷失在对父母爱与恨的矛盾中。她甚至去做亲子鉴定想找到理由来支持自己对父母的恨,并以此来宽恕自己对父母的“不孝”。因此,池敏与多慧即使在宽恕与怨恨的选择不一样,但都因为没有正视全面的自我,而将心中压抑的负面情绪转化为对自我价值的贬低来伤害自己。
生而为人,就注定了我们具有人性的复杂多面及不完美。我们不能脱离恨去爱,也不能否定怨恨去宽恕。怨恨并不是痛苦的根源,否认、抗拒与压抑自我的阴暗面才是解脱的障碍。当我们用人类惯用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时,更多的是看到对立。当提高到宇宙的高度来看世界时,我们就能够看到爱与恨的统一与人性不完美的可爱。就像池敏看了卫星图后站在窗口说的:在地球上看着人们你推我挤觉得真讨厌,但从宇宙往下看却觉得真可爱。
片中那个原谅了杀害自己女儿凶手的苏菲亚女士的态度,是最值得正在经历痛苦的人们参考的方式。“宽恕并不能取代怨恨,把结束怨恨交给时间来决定。”当她与多慧分享欣赏到窗外的美景时,我们明白了:凝视阴影才能看见光明。
5 ) 每个人都有选择原谅或不原谅的权利
心情很沉重,如果因为信仰就简单的原谅犯了错的人,而这个人并没有正真悔过,这就像是片中所说,只是在需要动手术的伤口上直接缠上纱布。不可能会好的,如果没有真心的去忏悔,如果没有真心的去原谅。受到伤害的人,有不原谅的权利,而我们的原谅是为了让犯错的人去体验爱,也去体验失去爱的痛苦,这比草率的原谅更有力量。
最心痛的是池敏,当她对爸爸喊着:喊着如果告诉我,我不是你们亲生的,你们这样打我,我也不会这么恨你,我这样做只是想减少对的你恨,因为你是爸爸。她多想原谅他们,如果他们真的领悟到了自己犯的错,她的怨恨不能施加给别人只能加在自己身上,看着她一步步绝望,心里难受的不行。是啊,犯错根本不悔恨的人,不应该得到原谅
6 ) 今天是今天 不是昨天 也不是明天
我在2011年的最后一天“偶遇”了“今天”这部片子。看片子的时候不时地抽泣,因为有很多似曾相识以及感同深受的片段。
首先,关于池敏。每每到她的镜头,眼泪就不自觉的掉下来。特别是宋慧乔对她说“......不是父母的问题。即使你怨恨父母,你也没有去伤害其他的人啊......”池敏默默的说“可我正在杀死自己啊。” 池敏选择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报复父母。她恨极了那个动不动就把她往死里打的爸爸,恨那个不保护自己一直站在爸爸那边的妈妈。她最鄙视的就是那句“你今天的成绩是我打出来的”。如果爸爸不打她,她是不是会变得更坏呢?我不知道。痛苦是不可能不存在的,只是我们每个人都在选择那个将痛苦降到最低的方式活下去。遇到拳打脚踢的父母,有子女选择杀害其他人,甚至是自己的父母;有的孩子选择伤害自己或者使自己过得很窝囊以达到报复父母的目的;还有的选择......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别无选择对吗?
其次,关于原谅与救赎。有人说原谅他人就是原谅自己。对这句话我不是很理解,所以还没有做到原谅别人。我说的别人也不是别人,就是我的父母。与父母的关系一直是我的一个坎。我也像池敏那样,认为父母重视我的教育问题只是为了给他们的面子添光。如果我学习好,那么他们就有资本向其他人炫耀。包括毕业后,爸爸一直跟我强调当公务员的种种福利,希望我考公务员的事,我也认为他的目的是为了使他自己更好。有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父母的一颗棋子,用来完成他们自己无法完成的心愿。我从来没有与他们发生过正面的对抗。觉得自己好懦弱又矛盾。我可以理解作为父母都希望子女有一份稳定,轻松,待遇又好的工作,可是我又不甘心就这样顺着他们的意。找工作的事情就这样一直耗着,我这三个月就这样默默的消耗能量,想切断一切与外界的联系,只待在自己的思想圈子里。同时我又希望被救赎。在埋怨父母的同时,我也埋怨自己。埋怨自己的懦弱,胆小,害怕承担责任。
终止痛苦的时间只有自己知道。“我永远是世上最痛苦的人。“往往深陷痛苦的人都这么想,看了这片子我才知道自己不是最痛苦的人。比起太多人的遭遇,我真的很幸福了。
把每天当做最后一天来过,并且感恩我所拥有的。这是我往后每年新年的愿望。
竭力想探讨一个有关宽恕与救赎的深刻而庞大的命题,能力上却驾驭不了。问题都提出来了,深度也略有触及,然而力度不到,各方面都欠些火候。表演首先就跟《密阳》不在一个段位。李沧东是处处留白。李廷香却似乎试图将《密阳》未道尽的地方全部用大段说教填满,抒情也啰嗦,女导演总改不了这个毛病。
2518 宽容?纵容?忏悔! (一部用心之作)
导演选了很女性很社会问题的角度。原谅了犯错的人并不代表罪人能够赎清罪孽,不能原谅的罪人却最终被免掉了社会林林总总的惩戒。原谅变成一种可有可无啼笑皆非的伪善。PS:乔妹脸有点僵啊~是不是打针了~
绝不会原谅。。恨不可能消失的。。。家暴的那个父母也该死!
拖拉,有想法,可惜没拍好
二次碾壓在韓國都上電影了,應該引進到中國來播一下
关于原谅与忘记痛苦的过往。多少有点虐心,不过最后情绪放的还不错 。太多闪回与想象,看着有点乱。
总觉得写故事的人也还在原谅与被原谅里面绕圈圈,电影试图通过细节表现的内容过于繁杂,池敏和克拉拉的对白也太多。花了2小时的时间,却有种无力感,到最后我只记住了某个比喻和神父说的两句话(就一一不剧透了...)。btw~乔妹,你很努力,不过似乎还不能驾驭这个角色呢=。=
我也是 无法直面内心的恐惧。这才是最令人不安的事。
原谅并不是消除怨恨,而是将怨恨推向心的边缘。
“今天是昨天逝去的人们迫切渴望的明天,我们要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认真活每一天,就像今天。”
要把每一天都当成世界末日般度过,用力生活。PS:希望下辈子加害者和被害者的人生角色互换,五倍、十倍、一百倍的报复给他们吧!
女导演才有的细腻 || 刚开始,以为是说教,但是之后徐徐展开的关于“原谅”的叩问,却很是合我心意!|| 宋慧乔演得不错 || 池敏这孩子真是让人心疼得紧,借着爱的名义虐待孩子的父母,真是让人恶心!
不得不说,宋MM的演技提高了很多,剧情也不再是韩式泡菜催泪剧,过好自己的今天就够了,不要在虚伪的去原谅别人了,其实,别人未必需要你的原谅,那只不过是求自己的心安罢了。
”原谅并不是要消除仇恨,而是把仇恨推向心的边缘“关于“原谅”的一部电影,女导演李廷香时隔9年力作。(用怎样的语言记录都是乏味的,如果你心里期盼原谅一个人,或者祈求别人的原谅,就看看吧)
这类亲情的伦理题材在人性的层面上纠结是正常的,但相比全度妍的【密阳】,宋慧乔的表演还是显得过于单薄了点,导演的说教做法也比较低端,毕竟这样的故事本来就很难有发挥的空间,一切只能在情理之中。★★★
在这个世界,谁有资格要求别人宽恕痛彻骨髓的伤害?一千个人心中,自有一千种理解宽恕的方式。真正的怨恨无法消饵,而真正的宽恕,则是将这种怨恨推到心的边缘,好好爱自己,因为“今天是昨天逝去的人们迫切渴望的明天,我们要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认真活每一天,就像今天。”
很有深度的电影,全是内心戏,是关于心灵的救赎。宋慧乔真的进入了实力派,演技很好。小女孩演得很好,虽然年纪小却懂得很多。有林秀晶的范儿。中国就拍不出来这么有深度的电影。今天是昨天逝去的人们迫切渴望的明天。我们要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认真活每一天。就像今天。
原谅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救赎与被救赎,原谅与被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