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尊敬的浪漫--评《自娱自乐》 (2006-08-17 09:50:12) [编辑][删除]
分类:风:文艺评论 《星河揽胜录》
背景是一个梦幻与现实感交织的山村.主题是理想+爱情.
演员是演技派演员:尊龙,还有唱歌不怎么样但是演技还可圈可点的李玟。
---香港的演员到了那小山村,一点都看不出他们是外地人.
故事的背景有些非理性,有些无厘头:比如,一边是“为人民服务”,黄布包之类的文革后期的产物,一边是数码相机这种新生代产品;一边是武侠片特技时代的背景,一边是偏僻山村自然的旧式分工那样的生产力水平. 看这部片子得有在商业武侠特技片中生活或者浸淫了很久以致了如指掌的生活背景,这背景越浓片子对你的艺术性,喜剧感就越强.
这是一个用真心去演的假故事.用老套来承载的新创意,人民的淳朴,直率,创造力,被刻画得非常生动,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正点的喜剧片,非常优秀的喜剧片.大家不要以为要达到喜剧性就只有周星驰那样的模式,周星驰的模式不是唯一的,绝对不是.《自娱自乐》的价值首先就在于它展示了一种达到喜剧效果的另一种模式.我觉得是更高雅,清爽,并且更有内涵,有味道可品的模式.周星驰的电影,怎么看都带一个特定人群,阶层的印记,这就是最底层的人民.它们贫穷,它们自私,它们也善良,可是他们身上也带有许许多多只有下层人才有的丑的东西.
但是《自娱自乐》里的人民没有.他们可爱,搞笑,他们也是底层的人民,可是他们少了周星驰电影中底层人民一贯的,或者唯一的特色:低俗.低俗到令人感到心酸和难过. 《自娱自乐》篇中的底色多了些健康的绿色.
仅凭一个数码自拍的摄影机,就能拍连续剧? 一个喜爱表演但是可能没有受过训练的女孩,就能演主角? 所有的外景,风雨雷电,设施,音响,灯光烟雾, 特技,化妆,服装, 这些都没有任何设备,但是他们全都解决了: 理发师,裁缝,木匠, 全都发挥自己的特长, 一部古装武侠片,还真的就拍出来了.他们自己给自己创意,设计,自己出注意做道具,场景,群众的智慧真是无限的.这真是一个真理.
所有的设备没有用一个现代影视工业的任何器材设备,这些村民没有一个专业设备,他们使用的器材和道具全都来自农业社会中的竹子木头,牛车土烟 .让我们回想一下那些”烟雾”,“瓢泼”的“大雨”,回想一帮人拉着三轮车拍女侠在林中飞翔的镜头,回想那些用农家铁器配的兵器的声音,那些精彩打斗场面,那桥上的“喷血”镜头,看看那些分工合作的场景;看看女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造型的出炉过程…….还有什么比这更生动幽默的呢?谁说中国人是缺少幽默感的民族??中国人的幽默非常具有自己的特色,它总是有内涵的幽默,让你在幽默中能悟出点什么来,这就是它的魅力.
电视,是大家都知道那是假的还把它当真的来看’;演电视,是激起所有人的自我意识的一个行为,它也满足所有人的自我表现意识.所以,喜欢拍电影,这表明的是人们都有自我返观的欲望,都有一个自我理想的设想.这个深刻的主题埋藏在看似幽默搞笑的情节中,构成这部影片深刻的人性,宇宙性内涵. 这种内涵是打动人心的.相比之下,爱情在片中的比重,反而成了次要的了.
这是一部好片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68e9b010005u1.html coco即使人气已不如当年,但让不能否认她为中国音乐在世界做出的贡献。她跟尊龙的第一步电影,也是迄今唯一一部,表演略显生涩,但作为国产片来说,已是佼佼者。如果你没有事可做,拿来看看,倒也能从头笑到尾,偶尔还可以被小小的感动。
只是很遗憾主题曲不是coco唱的,不然也应该是首流芳多时的歌曲。
一个偏僻的村庄,一台简陋的DV,一个不平凡的梦想与一段农民心中的浪漫情怀.
虽然尊龙即使跌入泥塘依然难掩其优雅气质,李玟则从头到尾对着真实的摄像机还是只会挤眉弄眼.但他的浪漫执着,她面对DV时的拿腔拿调矫揉造作,以及全村百姓强烈的自娱自乐精神,还是让我在深深感动的同时爆笑不止.
或许是我笑点比较奇怪,剧中对武侠电影的反思讽刺令人印象深刻.
"给我们电影起个名字吧"
"女侠"
"不大气"
"竹林女侠"
"还不够"
"唐村女侠"
"我们要拍的是武侠巨片"
"关中女侠"
"好!"
"演土匪的演员要自觉倒下去"
"土匪脸朝下倒,大侠脸朝上倒"
"每个交了一级演员费用的同志要自觉把脸凑到摄像机前"
还有各种low-fi情节,戏曲腔哭亲爹,穿帮的打斗,夸张的喷血,飞身跳上假屋顶,磨盘旁边挖沟群众拿着竹子转圈营造飞天效果,突发奇想的蒙太奇,以及后期配音的种种,都令我笑到血脉喷张.
透过电影,还原了最原始电影拍摄的基本技法,以及一个对拍电影有那么点小执着的普通青年的悲喜命运.
技术上的成熟进步和大手笔投资并不代表一切,千篇一律的史诗巨作也逃不脱内涵的空洞无物.娱乐精神和幽默感应该是更形而上的东西,带着点天马行空的不着调想象力,又带着点蜻蜓点水的剖析与自嘲精神.各种鱼龙混杂的国内外演员口中的南腔北调,也是一种喜感.
电影最后的字幕表明该情节改编自真实故事,这才是最让人欣慰之处.中国民间的草根阶层从来不缺乏想象力,缺乏想象力的只是那些拼命营造视觉冲击和离奇情节的大导演大编剧们.
如果单独从情节的张力比较,北野武的<性爱狂想曲>肯定更胜本片一筹.但在中国电影想象力集体匮乏的贫瘠土壤上,<自娱自乐>却让我看到点火花.也许有人会觉得本片过于粗制滥造,丑陋.但每个梦想开始的时候,都曾经丑陋鄙俗.艺术应该发源于每个平凡人内心而不应是只属于艺术家的游戏.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是艺术.
自娱自乐就是做你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高兴.别管别人怎么说.
第一次看这个电影是在高中时候的某个星期六晚上租的VCD看,我记得那个晚上多次从沙发上笑到地板上,后来几年又陆续翻出来看了多次,现在再看可能还是有些不足的地方,但这个电影打动我的,在于它拍出了喜剧片的精髓,一种形而上的东西,而不是靠恶俗,或者一味的插科打诨,这在喜剧片里是一种很宝贵的东西,但现在尤其是在大陆电影里,已经很少见了。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这部电影以轻松搞笑的方式传情达意,哪怕拍戏是假,但米继红对李玟所饰演的女主角的爱却是真真切切的。
我跟好朋友们再唱Didadi的时候都学李玟的样子,搞笑!
我真不知道像这么一部好电影是怎么沦落到《珍爱生命远离烂片》的豆列中的,那些打2星3星的恐怕是一看到大陆拍的喜剧片就给的分数吧。这绝对是国产轻喜剧中难得的佳作,我现在就想看这类的电影但根本就找不到更多了。这部在我心里是和独自等待同一级别的电影!
李玟演得还不好吗?
真好看,真励志。看到结尾知道是真实故事改编,怪不得那么感动。越来越觉得朴素的真情实感的片子比设计精巧得片子好看多了。尊龙演技真好,演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不敢相信。
【我是温州发廊小强】【火车来啦,我在等人,人还没来,我还在等。】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景德镇竟成镇文化站站长周元强,用他手中的家用摄像机,拍摄了28集自娱自乐的电视剧,全村1500个村民有1200个上过他的电视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还是很强大的~(音乐:林海。马原在文学指导掺了一脚。)
一个村的,好歹口音统一下吧。
第一次演戏的李玟演的一般,影帝演的也很一般,,,陶虹还行。。。。。。太自娱自乐了,让观众很无语
尊龙、李玟、陶虹、夏雨,多么稀罕的组合,但导演未能调动出演员的潜力,大家的表现都很菜,李玟屈指可数的演员作品,形象貌美活泼,在类似幺妹灯的器乐声中演唱《Di Da Di》(笑),颇能代表影片的土味洋气情结,导演创作的故事核心是普通人用DV也可以拍电影。影片开始可以听到某处弹棉花的声音,真是很久没听到过了,这应该是我见过最漂亮整洁的中国村落,拍摄地:浙江温州永嘉县林坑村& 芙蓉村。7
CoCo目前为止唯一一部非客串的长片。我一直觉得她蛮有喜感的,很适合演那种非常夸张的贵妇或者大大咧咧的女生。当时她面试的那段火车来了把我笑死了。尊龙当时接这个片也让我好诧异,而且放得很开丝毫没有巨星的架子。听说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现在我都觉得不可思议。
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李玟说拍这片完全是因为尊龙,难为她了。嗯,我看这片也完全是为了尊龙。谢谢。
真实故事改编。乡村小伙为了实现自己意中人的影视梦,动员起全村群策群力拍起了草台班子的武侠电视剧。拍戏过程中,既有拆了家具当绝世武器,撕了床单当大侠服装,拿着一排风扇营造飘逸感的趣味段落,也有龙套抢镜,主角争吵这样的曲折情节。找两个这么有国际感的演员来演乡土喜剧实在是太违和了(但这种违和感其实和「农民用土方法拍影视剧」的剧情主线是相符的),李玟浓妆艳抹穿着剪裁不合身的旗袍唱着跑调版《Di Da Di》的场面堪称开幕雷击,没想到后面类似的反差表演场面一浪接一浪令人猝不及防(「火车来了我在等人」简直笑死)。但这两个人的表演整体还行吧,算是在自己的能力内尽量不让大家出戏了,尤其是尊龙演个羞涩而倔强的山村小伙并不过分违和(像这种开开心心的角色他是真的很少能演到)。摄影指导黄岳泰,他客串了选角导演。
这就是我们中国最广大、最可爱、最朴实的农民。如果对白地道些就好了。
《自娱自乐》歌后艳妆扮村姑,皇帝布衣饰草根。艺途受挫心上人,为近芳泽拍电影。选角全按入组钱,善恶根据美丑型。名土戏假特效渣,笑罢回神犹似今。
别被评分迷惑了,好过90%的国产电影
年少时看的,若不是喜欢尊龙,若不是当时痴迷李玟,死都不要这么自残
明明是一个乡土戏,偏偏又李玟又尊龙。零星的几个梗还有点料,中段过后惨不忍睹。
一群怪异的演员组合,剧本倒是还可以,看得出COCO很认真,但美国长大的姑娘没法演这种农民电影
DIDAD DIDAD 呵呵,农民拍戏题材现在也拍烂了吧应该,李易祥那个不是闹着玩的据说在河南反应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