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portrait à la fourure (1500), Albrecht Dürer (1471-1528), Alllemagne
Monna Lisa (1503-1519), Léonard de Vinci (1452-1519), Paris, France
Narcisse (1597-1599), Le Caravage (1571-1610), Rome, Italie
Triple portrait du Cardinal Richelieu (1642), Philippe de Champaigne (1602-1674), Londres
Le Tricheur à l'as de carreau (1635-1638), Georges de La Tour (1593-1652), Paris
La Jeune fille à la perle (1665), Johannes Vermer (1632-1675), Pays-Bas
Jean-Baptiste Belley, Député de Saint-Domingue (1797), Anne-Louis Girodet (1767-1824)
Le Déjeuner sur l'herbe (1863), Edouard Manet (1832-1883), Paris
Degas et Evariste de Valernet (1865), Edgar Degas (1834-1917), Paris
Les raboteurs de parquet (1865), Gustave Gaillebotte (1848-1894), Paris
Dans la serre (1879), Edouard Manet (1832-1883), Berlin
La lecture, Renoir (1841-1919), Paris
La voix de son maître (1898-1899), Francis James Barraud (1856-1924)
Arlequin et Pierrot (1924), André Derain (1880-1954), Paris
Les Amants III (1928), René Magritte (1898-1967)
American Gothic (1930), Grant Wood (1891-1942), Chicago
Daughters of Revolution (1932), Grant Wood (1891-1942), Cincinnati
Summer Evening (1947), Edward Hopper (1882-1967)
The Problem we all live with (1963), Norman Rockwell (1894-1978)
Shot Sage Blue Marilyn, Shot Red Marilyn, Shot Orange Marilyn,Shot Light Blue Marilyn (1964), Andy Warhol (1928-1987)
No.2《枪击玛丽莲·梦露 蓝/红/橙/浅蓝》
画家: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1928-1987)
创作时间:1964年
材质:布面丙烯 照相版丝网漏印画
原作:
背景:
波普艺术又称流行风格(popular),是面向大众的艺术。它追求大众化、通俗性,反对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设计中强调新奇、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从社会层面看,二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进入高消费时代,新的消费品及消费方式层出不穷。“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思潮被“我消费,我存在”的社会现实所取代。波普艺术的诞生恰是时代的产物。
从文化层面看,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是和平富裕环境中的消费一代,他们藐视一切的传统,崇拜有着强烈叛逆性的“嬉皮士”。他们一边享受着高度消费的物质生活,一边又受着难以满足的欲望的折磨,他们想改变着原有的文化圈层——精英文化。迷你裙、流行音乐唱片等适应青年人的消费。波普艺术的出现就是这一时代文化转型的真实映照。
主题含义:
《玛丽莲·梦露双联画》是美国画家沃霍尔1962 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
沃霍尔把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作为基本要素重复排列在画面上,试图完全取消艺术创作中的手工操作因素。
正是这种特有的单调、无聊和重复,准确击中了当代商业文明中的某些冷漠、空虚、疏离的现实。《玛丽莲·梦露双联画》是波普艺术的代表性作品。
1962年,美国著名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神秘自杀,一向很喜欢她的沃霍尔也和许多人一样极为震惊和伤心,于是就创作了这幅独具个性的画作。
画面上沃霍尔把几十张的玛丽莲·梦露的形象进行了重复的排列。并且右边是重复排列的黑白形象,左边是重复排列的彩色形象。
沃霍尔是采取丝网印刷的技术,大量制作出这一相同的形象的。在制作过程中,他有意使套版不准确,造成色彩浓淡不均匀、模糊不清以及色彩错位等效果,使画面看上去质地低劣,大众化、粗俗化严重。
这种对比形式的反复排列,似乎是要让形形色色的人们去记住这位自杀的谜样的性感女明星,也是一种反复的、不厌其烦的、千篇一律的纪念或追忆的形式表达。
也有人解释为这些略有些细微差别的重复形象,表现了玛丽莲·梦露孤独和寂寞的内心世界,虽然她万众瞩目,但是内心仍然是孤独的,最终也无法逃脱毁灭的命运。
由于画家采用了丝网印刷的技术,使画像可以大量的生产,艺术品也成了可以大量生产的商品,作为艺术品本身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却没有了。正如沃霍尔本人说的那样:“我要让自己变成一台机器。”他的工作室也以“工厂”闻名。
以后他以相同的方式,创作了大量的“社会画像”,比如美元钞票、猫王、米老鼠、拳王阿里等等。
20世纪产生了许多颇有影响的波普艺术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波普艺术品,虽然这一艺术形式备受争议,但是它对现代艺术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广泛的、深远的。
画家简介: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年8月6日—1987年2月22日),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
他大胆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
沃霍尔除了是波普艺术的领袖人物,他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作曲者、出版商,是纽约社交界、艺术界大红大紫的明星式艺术家。2014年,作品毛泽东画像在英国以7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7663万元)的高价被拍卖。
他的画,几乎不可解释,“因而它能引起无限的好奇心——是一种略微有点可怕的真空,需要用闲聊和空谈来填满它。”
实际上,安迪·沃霍尔画中特有的那种单调、无聊和重复,所传达的是某种冷漠、空虚、疏离的感觉,表现了当代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社会中人们内在的感情。
No.3《草地上的午餐》Le déjeuner sur l'herbe
画家:爱德华·马奈 Édouard Manet(1832-1883)
创作时间:1863年
材质:油画
现存地:法国巴黎 奥赛博物馆
原作:
背景:
马奈出生在巴黎一个富有的法官家庭,16岁那年在父母的安排下,登上轮船当海员。大海变幻无常的各种景致,激发了他描绘自然美的激情。两年以后,马奈毅然进入学院派画家库图尔的画室学习。
但是,不久之后,他便认为学院派的风格僵化、虚假,甚至发出“走进画室就如进入坟墓”的感叹。
离开画室后,马奈到各地美术馆临摹和研究前代大师们的作品,并在实际创作中,融入了很多自己独特的创新思想。经过不断的磨练,马奈终于在1863年创作出了《草地上的午餐》。
主题含义:
《草地上的午餐》描绘的是一个愉快的午后,几个年轻人在草地共进午餐后的情景。画面的背景是茂密的树林,树木枝叶繁密茂盛。
画面中间的绿草地上,一个赤裸的女人无拘无束地坐在草地上,手托着下巴,面对着画外,神情悠闲自在。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身边两个衣冠楚楚的绅士模样的人,他们两两相对,正半坐半卧地谈论着,一个还伸出手比划着什么。
他们的前方堆满了女人的衣服、帽子等东西,一个盛放野营食物的篮子翻倒在地,面包、水果等食物散落了一地。
他们后方是一条流向画面深处的小溪,一个衣衫单薄的女人正站在小溪里汲水准备沐浴,小溪的深处隐约可见停泊着一只小船。
此画把人物置于同一类树木茂盛的背景中,中心展开了一个有限的深度,中间不远地方的那个弯腰的女子,成为与前景中的三个人物组成的古典式三角形构图的顶点。
题材方面,马奈将赤身的女子和两个衣冠楚楚的男子安排在一起,并置于巴黎最普通、最常见的场景——草地午餐之中。这一反常态的表达方式是对当时古典绘画常见的教化和情感主题的讥讽与挑战。
整个画面清新、淡雅,把一次草地午餐描绘得愉快、闲适、随意、自然。画面上蜿蜓曲折分成两个层次的流水,使画面有一种流动的感觉。画上色彩浓重,光线也很强烈,具有很强的色感和光感。
古典主义绘画讲究透视、空间,观者在欣赏一幅古典绘画时,通常能感觉画面所营造出的景深感。而马奈则试图打破古典绘画这一传统,《草地上的午餐》的光源似乎来自画的正前方,不柔和的光线赋予了画面一种平面感,所需色彩均被平涂于画布之上,同时简化对象的明暗层次,省略中间色,加强光影间的对比。这样一来,画面的空间关系被削弱,平面感增强,进而一种有悖于传统绘画的新式绘画语言——平面性应运而生。
31岁时,在落选沙龙展出《草地上的午餐》,在巴黎引起轩然大波,并遭到拿破仑三世和舆论的攻击。而左拉却肯定他的艺术。
画家简介:
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1832.01.23~1883.04.30)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183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
他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却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梵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
受到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将绘画从追求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维的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步。
1863年他的名作《草地上的午餐》遭受到沙龙的拒绝,但革新派画家对他情有独钟,他的画具有印象主义的特色,对19世纪后期绘画风格的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3 《革命的女儿》格兰特·伍德 4-6《枪击玛丽莲梦露 蓝/红/橙/浅蓝》安迪·沃霍尔 7-9《草地上的午餐》爱德华·马奈 10-12《皮装自画像》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13-15《夏夜》爱德华·霍普 16-18《他主人的声音》法兰斯·詹姆斯·布劳德 19-21《那喀索斯》卡尔瓦乔 22-24《阅读》奥古斯特·雷诺阿 25-27《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约翰内斯·维米尔 28-30《让-巴普蒂斯特·贝雷 圣多明各议员》安妮·路易·吉洛德
No.6《它主人的声音》His Master's Voice
画家:弗朗西斯·詹姆斯·布劳德 Francis James Barraud(1856-1924)
创作时间:1898-1899
材质:油画
现存地:EMI典藏信托藏品
原作:
背景:
HMV是一间连锁唱片店,源自英国,原名His Master"s Voice(主人的声音),HMV是简称,来自它的“小狗 Nipper 听留声机”商标。HMV原本是生产留声机,及发行音乐唱片,后来不再生产留声机,改为唱片零售。首间HMV唱片店于1921年在伦敦开业。HMV分店遍布多个国家,包括英国、加拿大、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
主题含义:
HMV 是一个世界公认的著名的和倍受人们欢迎的商标。这幅图案名为“主人的声音”(His Master"s Voice),图中的小猎犬(fox terrier)名叫尼佩尔(Nipper),神态聪明,带着一些迷惑不解的样子坐在那里,倾听一架留声机发出的声音。
Nipper 并不是虚构的,而是确有其狗。它原本是一只流浪的小狗,1884年,一位舞台艺术家马克·巴罗(Mark Barraud)在英国港口城市布里斯托尔的王子剧院发现并收留了它。
马克去世三年之后,小狗转到了他的弟弟弗朗西斯·巴罗(Francis Barraud)那里。Francis也是位画家,他喜欢边听留声机播放的音乐边作画。Francis发现每次听音乐时,Nipper对留声机中播放的声音总是特别敏感,常常会专注地侧耳聆听。
Nipper死后,Francis为它画了一幅画像,并将其命名为《His Master’s Voice》(“它主人的声音”)。后来这幅画被生产留声机的Gramophone公司买下来作为其唱片注册商标HMV (His Master’s Voice的简称)。
在最初的图画中,小狗倾听的是一架黑声喇叭的唱筒式留声机(phonograph)。画家为这幅得意之作命名为《狗儿凝视并倾听留声机》(Dog Looking at and Listening to a Phonograph)。
1899年2月11日,Francis Barraud为《狗儿凝视并聆听留声机》申请了专利,他对这幅画的商业潜力,深表乐观。
不久,Francis Barraud为这幅画取了个更煽情的画题:《他主人的声音》(His Master's Voice)。
弗朗西斯将这幅画展示给几家出版商和一家留声机生产商,但他们对此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一位朋友建议他将黑喇叭改为铜喇叭,这样会更生动些。
弗朗西斯修改之后,找到了贝利纳创办的英国留声机公司。公司的威廉先生(William Barry Owen)见到这幅作品的照片之后说,如果弗朗西斯能把唱筒式留声机改为唱盘式留声机(gramophone),他们才会接受。因为唱筒式留声机是爱迪生发明的,并且是他们的竞争对手,而贝利纳发明的是唱盘式留声机。
尽管这时Nipper这时已经死去,弗朗西斯还是认真作了修改,并在1899年10月17日送到了公司。英国留声机公司以100英磅的价格买下了这幅作品和它的版权。
1900年7月10日,贝利纳在美国和加拿大首注册了“His Master"s Voice”的商标,简称 HMV 。此后不久,HMV 便出现在英国留声机公司的唱片及其他产品上,诸如唱针、促销小礼品,以及信笺等。这个商标非常成功,以致于人们往往将英国留声机公司称为 HMV 公司。
弗朗西斯于1924年8月29日去世,享年69岁。他一生为这幅著名的作品绘制了24个副本,供留声机公司和胜利留声机公司及其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使用。
Nipper跟着Francis Barraud在利物浦住了几年,后来送回给原主人Mark Barraud的遗孀照顾,1895年在伦敦郊区的Kingston-upon-Thames逝世,享寿十一岁。
Nipper 准确的生日和卒日已不可知,但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它生于 1883 或 1884 年,葬于泰晤士河畔金斯顿的一个花园中,那里至今仍然悬挂着关于他的纪念物。
在以后的公司演变过程中,Victor、DGG、RCA、EMI 等公司分别都曾使用或继承过这一商标。如今 HMV 仍然保持着世界十大商标之一的地位。此外音乐零售商 HMV 媒体集团也使用 HMV 的商标出版CD。
1926年,Victor胜利公司与RCA制造公司合并,改名为“RCA Victor”。如今,在大街小巷中都能看到尼帕小狗和留声机的身影。名声响彻整个唱片圈的胜利商标尼帕小狗,已成为了如可口可乐北极熊一样经典的标志性存在。
画家简介: Barraud一族是不折不扣的艺术世家:父亲Henry Barraud(1811-1874)和伯伯William Barraud(1810-1850)都是著名画家,擅长动物画,是画马、画狗的名匠,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开过画展,也出版过广受欢迎的人像与动物画册。
尽管Mark和Francis都继承了父亲的艺术才能,父辈的锋头却没能传到儿子这一代。有段时间,Francis Barraud在布里斯托王子剧院(Prince's Theatre)画布景,他便带着Nipper一起住在剧院里。
1-3《Daughters of Revolution》 1932 -Grant WOOD (1891 - 1942)
4-6《Shot Sage Blue Marilyn/ Shot Red Marilyn/ Shot Orange Marilyn/ Shot Light Blue Marilyn》 1964 -Andy Warhol (1928 - 1987)
7-9 《Le déjeuner sur l'herbe / Le Bain》 1863 -Edouard MANET(1832 - 1883)
10-12《Selbstbildnis im Pelzrock/ Autoportrait à la fourrure》 1500 -Albrecht Dürer(1471 - 1528)
13-15《Summer Evening》 1947 -Edward HOPPER(1882 - 1967)
16-18 《His Master’s Voice》 1989-1999 -Francis James BARRAUD (1856 - 1924)
19-21 《Narcissus》1597-1599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
22-24《Reading Children/La Lecture》 -Pierre Auguste Renoir (1841-1919)
25-27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La Jeune fille à la perle》1665 -Jan Vermeer/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
28-30 《Jean-Baptiste Belley》 1797 -Anne-Louis GIRODET (1767-1824)
恶搞中带点科普,场景做的挺好的,短短一集也好看。
女权,种族,2分钟也都给你说明白了。
好
形式更多样了,水仙少年相亲,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被捕接受问询都很有趣,主创还是很有创意,还借一些作品针砭时弊。
法式碎碎念。
這個系列太會玩梗了,從畫家到繪畫的内容到不同時期的意識形態和社會文化,讓人發笑又反思。
要不啥时候也拍拍中国的画呢,《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把画家年份生平或是画面内容统统揉进对话中,虽然并不能给人留下多深刻的印象,但有总比没有好。
超级棒!法国人的脑洞无敌!
1932格兰特·伍德《革命的女儿》dar三名保守妇人,“茶党”;1964安迪·沃霍尔《枪击玛丽莲梦露 蓝/红/橙/浅蓝》;1863爱德华·马奈《草地上的午餐》;1500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皮装自画像》画成耶稣,文艺复兴,签名;1947爱德华·霍普《夏夜》;1898法兰斯·詹姆斯·布劳德《他主人的声音》帕德-马可尼工作室广告图,主人是画家弟弟;卡尔瓦乔《那喀索斯》;奥古斯特·雷诺阿《阅读》;约翰内斯·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安妮·路易·吉洛德《让-巴普蒂斯特·贝雷 圣多明各议员》
雷诺阿笔下的少女,kindle vs 纸质书那喀索斯,自恋者,相亲(自攻自受?)梦露招贴画,名画知识提问
话题比第一季更尖锐,但还是第一季更有趣。
要是有《阿尔诺芬尼夫妇肖像》就好了
还有call back 哈哈哈
《草地上的午餐》最棒,《夏夜》的女主很美。
第二季也很好看 马奈和雷诺阿那两幅都在反性别歧视,身材羞辱和男性凝视,但是讽刺和幽默又兼得呜呜呜呜呜呜喜欢 好喜欢《夏夜》里女主的衣服和色调!!真的很喜欢爱德华霍普的画好有特点啊。
真是没点儿历史素养都看不懂短片了…(大部分都…)但是皮装自画像那一集真的把我笑到去世哈哈哈哈哈哈珍珠少女拍广告笑出猪叫!!!
看得很快,看得很快乐。
吐槽太强了哈哈哈
可爱与思考并存,这很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