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电影这么生气,看了这个《皮囊》,就有这么生气。因为是讲黛安•阿伯丝,我喜欢的一位女性,也是一位摄影家,因为看过她的传记,大体知道她是个怎样的人,于是抱着希望来看,结果却是失望。
妮可•基德曼演她。她演了一个优雅、脆弱的小女人,演的很好啊,可这哪是黛安啊。瞧那个中产阶级的小妇人,梳着纹丝不乱的头发,穿着考究,偶然有点找不着北,犯点中产的闲愁,可是,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咋一点没体现呢。
电影光忙着讲恋爱了。为了显示我们这位以拍摄畸零人出名的女传主,特地安排了她跟一位多毛症患者的艳遇。不是说我歧视人家多毛症患者,要说小罗伯特•唐尼演的这位只有眼睛和嘴没被毛盖住的怪人,还真是挺有魅力,举手投足格外从容有教养,加上眼神的坦诚知性,的确很迷人。可黛安是怎么就相中了他,俺还是没整明白,而且在短时间内,就忘记了她忠实的丈夫,投入了多毛人的怀抱,为他刮毛的时候,简直就是如痴如醉,看的人汗毛都竖起来了,大概这是想表明,女传主确有过人之处?
整部电影看下来,那个俺眼中惴惴不安的灵魂,为了安慰自己的不安于是着迷于艺术,在给畸零人一个舞台的同时,也给别人一个反观自己的机会的,富有个性、才华、独创性、勇敢、真实的黛安,一点没感受到。
就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小妇人,由于特殊的爱好,发展了一段婚外恋,然后爱人死了,回到丈夫身边,一个特肤浅的故事。
还有,那个小妇人对着畸零人的表情不是坦诚,而是忙着表现欣赏,笑得特别虚伪——你能不能用稍微正常、平和一点的目光看俺们啊,俺们都这么奇特了,不是侏儒就是残疾,要不就是连体,可您还是那么一脸欣赏的,皮笑肉也笑的,故意表示着亲热,你撑得住,俺们还撑不住呢。
我只能说,妮可,你也许是个好演员,却毁了我的黛安。古话说得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拿小罗伯特脸上的毛来说,粘得那真是自然,可不管粘得多好,要是粘错了地方,比如粘到了黛安脸上,没注意到本体,没整对人,那即便粘得再认真、技术再好,也绝不是回事啊。
-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 A real freak.
Ok i have to say that really could be my motto..
(首先,这不是影评,只是摘记。但仍想说,虽然真的不像我们熟知的Diane Arbus,但你知道一个导演在制作传记类型的电影时对人物的热忱和对背景所挖掘的深度不是我们能企及的,妮可对人物的拿捏也做足了研究才谨慎执行,所以这部电影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preview的可能,,就不要再以你了解的深度诟病它了)
"I grew up feeling immune and exempt from circumstance. One of the things I suffered from was that I never felt adversity. I was confirmed in a sense of unreality."
Most people go through life dreading they'll have a traumatic experience.
- Diane Arbus
"In photographing the retarded," Malcolm writes, "[Arbus] waits for the moment of fullest expression of disability: she shows people who are slack-jawed, vacant, drooling, uncoordinated, uncontrolled, demented-looking. She does not flinch from the truth that difference is different, and therefore frightening, threatening, disgusting. She does not put herself above us -- she implicates herself in the accusation."
"Freaks was a thing I photographed a lot," she wrote. "It was one of the first things I photographed and it had a terrific kind of excitement for me. I just used to adore them. I still do adore some of them. I don't quite mean they're my best friends but they made me feel a mixture of shame and awe. There's a quality of legend about freaks. Like a person in a fairy tale who stops you and demands that you answer a riddle. Most people go through life dreading they'll have a traumatic experience. Freaks were born with their trauma. They've already passed their test in life. They're aristocrats."
"有一次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坐在一艘豪华游轮上,所有的栏杆都镀了一层黄金,大船装饰得象一个婚礼蛋糕一样华丽,空气中弥漫着烟雾,我们的船正在燃烧,而船上的人们却在喝酒赌博,我知道船正在慢慢下沉,他们也都知道,可他们却依然非常快乐,他们唱啊跳啊,几近疯狂,生的希望一点也没有,可我同样也兴高采烈,我能拍到我想拍的任何东西。"
畸形人有一种传奇性的特质,就像一个神话故本里的人物,阻挡在你面前,逼你回答一个谜。大多数的人都在惧怕将未会有什么创伤的经验中生活过来,而畸形人与生俱来就带着创伤,他们已经通过了生命的考验,他们是神。
英文引用源
http://diane-arbus-photography.com/就本片而言,应该在“爱欲的流溢”前面加上“中产阶级”就更准确了。自近代以来,文学文艺作品中像本片女主人公这样的中产阶级女子的形象实在太多了,只是作品的气氛和作者对待此类形象的态度各不相同,或者可能是截然相反。
人身上有一种矛盾,就是希望能够预见未来——如果能够预见未来生活的顺利与平安(这是最常见的祝福语)那么当下的心境就会平静许多,但是一旦人陷入一成不变、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这种顺利与平安就会让人不堪忍受,于是便有了突破的冲动。不只一部电影里面有类似的台词:这种一眼能看到尽头的生活让人无法忍受,因为我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坟墓。
突破的冲动,源于爱欲的流溢,源于对不可知世界的憧憬,源于有限的生命对无限世界的向往。在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对吉普赛人不遗余力地美化就反映了基督教/资本主义世界深受压抑的人们对异教世界的想象。
回到本片。尼可·基德曼的影片,之前我似乎看过几部:《红磨坊》《小岛惊魂》《时时刻刻》,比较可贵的是塑造的形象各异,没有雷同。本片塑造的这位中产阶级小妇人,跟上述影片的形象又颇不同。应该说这也是我见过的她最好的扮相,有一股清新之感。但正是这清新之感的背后压抑着一个不安的灵魂。稳定的生活,能干又体贴的丈夫,可爱的孩子,对一般人来说,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多毛症患者在本片中只是一个符号,以跟女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形成鲜明对照。日常生活总是这样,人们固守清规戒律,爱慕虚荣,用文明的外衣遮掩内心的欲望。人自己没有动物的皮毛,但是用动物的皮毛做成的衣服却能让女人们倍感荣耀——但当人们见到一个长着动物一样皮毛的人的时候,他们却没有接纳他的勇气和肚量。
但这个人的出现恰恰为黛安提供了一个逃离日常生活的出口。之后的一切都不重要了。我们就把故事视作一个中产阶级妇女的出走的故事吧,就像易卜生的娜拉一样。
看完这个有点压抑的片子之后,我的想法是,其实中产阶级的生活挺好,这不是绝大部分老百姓的向往吗?以后就不要批评它了吧。其实我也挺向往中产阶级的。
我觉得人们对这个人过于关注了,,不是说不去关注.而是怎么关注.
背离了她原由的气质.都是别人附加给她的东西.
上初中的时候我们有个小美术老师叫小月,天天黑色的长发飘飘,白色的裙角飞扬,蹦蹦跳跳的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黑暗里无数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小毛孩谈论最多的就是她。
“我是星失,看我天马流行拳,你妈气管炎!”“我是紫龙,看我庐山升龙霸,你妈挠你爸!”“等等,等等,雅典娜是谁?”“草!小月老师啊!!”
“我是樱木,你个该死的狐狸!”“我是流川,你个红毛猴子!”“等等,等等,谁是晴子?”“你个傻B,当然是小月老师!”
除了玩角色扮演意淫之外。我们还有很多具体行动来向小月老师表示爱慕:例如用红钢笔水甩她的白裙子,再跟班里的女生说小月老师要向她借卫生巾;例如用皮筋绑个纸团,趁她回头在黑板上画画的时候弹她的屁股。真道是强奸不易躲,意淫更难防。所以每到周二有美术课的时候,便能看到小月老师一脸委屈的从这个班出来,又眼睛红红的进另一个班。
风云突变是在初三那年,有几个消息灵通的课间说书先生同时证实了有两个老师在追求小月老师,一个是大冬天也穿着跨栏背心,运动裤衩的傻逼体育老师;一个是西装革履,每三分钟必甩一次头发的傻逼地理老师。半年后一切尘埃落定,其结果是傻逼体育老师办公室上方的楼梯拐角变成一个抢手的风水宝地,因为在那个地方可以从办公室门上边的小窗户俯视到傻逼体育老师和小月老师在备课:生理课。我们愤愤不平,摩拳擦掌,痛心疾首的观摩了心中的女神,天使又半年。小月老师因为未婚先孕被开除,傻逼体育老师因为跟学生打架被开除,后来二人在学校门口开了家台球厅。用一句我对其中一个课间说书先生顶礼膜拜至今的话来对这部“说月全传”做个结案陈词:好B都让狗日了,好地都让猪拱了。
以上bla bla bla了一堆废话,我应该装逼的另起一行加上个“--是为序”。总的来说是想说道说道,我们梦想的是什么样的女人,而我们梦想中的女人又梦想的是什么样的男人?一切始于这部《皮相猎影》和我的澳洲女神尼可尔-基德曼。
片子没从头看,从尼可尔-基德曼脱衣服下浴盆开始,草蛋的导演真草蛋,居然还让尼可尔-基德曼穿着中世纪的淑女内衣,不过这足以引起我的兴趣。而对面的狼人先生,我始终也不敢相信这会是一部美女与野兽版的《偷心》或《七年之痒》。拿狼人先生做比较吧,看看好B怎么让狼日了的。
首先,要学会摆Pose。
有的人就是衣服架子,穿地摊货也能把你的正品比得相形见绌。这是什么?自信!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郭德刚说了:“哎,你没听过蛤蟆唱歌吧?我来教你几句!”“我还真没听过。”“哦,没听过就好办了!”“啊!你要蒙我是怎么着?”“不是,我是说没听过就太遗憾了。”人家都听周杰伦,你就跟她们侃卡拉杨;人家都讨论LV,GUCCI,你就跟她侃“安特卫普六君子”……详细教程请参见“文艺青年装逼会”和“我听这么牛逼的歌却没有妞儿喜欢我”两个小组。总之千万别跟她们争论《还珠格格》里小燕子唱的那首儿歌里到底是不是13个“啦啦啦……”要摆姿态和与众不同,人家狼人先生是怎么干的?你老公不是摄影师么?我跟你谈马戏团,我跟你谈阿尔巴尼亚,我领你去太平间和怪胎俱乐部。
其次,要有神秘感。
我给你拽被窝里,还就是不草你,我让你看我的表是夜光的。脱衣服得你闭上眼睛。总有她心痒痒脱去我虚伪外衣的时候。我说那倒霉老公,你是不是估计着老婆快回来了,赶紧躺在杠铃下边故意喃喃自语“997,998,999,1000……一天不做他1000个还真TM不爽!”有用么?你看人家狼人先生躲在小黑屋一个辅助呼吸机的声音就搞定了。那都是我们上高中的段位了,按倒一个倒霉小子,抓住四肢抬起来,叉开他大腿用JJ蹭树。你以为我们玩得真爽啊,不就是为了楼上那帮看着掩嘴偷偷笑的丫头们么。我说那有用么?惨痛的教训啊,最后漂亮丫头不都让校外缩脖手插兜的小混混给睡了么?狼人先生最早怎么勾搭上有夫之妇的?一句话搞定:“能告诉我你一个秘密么?”
再次,要懂得语言刺激。
今天看“阳光快车道”,有个中医看手相治病的神医说了。感情线为什么可以看出感情,因为视觉神经和听觉交汇。男人怎么爱上女人,是视觉刺激,漂亮的就喜欢。而女人是听觉刺激所致。所以不会说的男人等于二等残废,要可以阳春白雪,可以下里巴人。可以背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也可以床上的时候说脏话。
最后,要有野性。
好女多膘,好男多毛啊。油头粉面,衣着光鲜的没用了。80后的这批丫头们都已经信奉安妮宝贝了“我喜欢的男人,脸上要有轻微的皮屑。”90后的更不用说了,颓废,华丽而忧伤,哥特,非主流,朋克,怎么拧巴怎么来。我大学一哥们,腿毛长到什么程度?秋天,寝室熄灯后他脱毛裤,黑暗中能看见噼里啪啦的静电火花。这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他说:“我老婆说我最让她兴奋的时候就是肉贴肉,我身上的毛扎她的时候。”到底有什么科学依据,估计得午夜档打电话问老中医。不过野性还是占便宜,白面小生就是干不过满面胡岔。
我应该再装逼一下,后序:男人首先要高;如果你不高,那么要帅;如果不帅,那么要有幽默感;如果没有幽默感,要温柔;如果不温柔,要有情调;如果没有情调……等等,等等,你有钱么?如果没有钱……
后序2,小新:老板有酱油么?
老板:没有,我是卖鱼的!
小新:那面包呢?
老板:没有,我是卖鱼的……T_T
小新:K,什么都没有还来开店。
不喜欢【FUR】这个概念。
无关传记,虚构的真实,它是《美女与野兽》的另类演义,用象征手法诠释两者互成镜像之妙。"皮毛"是戴安的家族产业,家庭束缚与丈夫成功令她受挫。莱昂的皮毛与戴安的肌滑包括两者室内装潢都形成反差。褪毛化成的大衣成了保护伞,令她能坦荡触碰粗糙的真实,更令他能赤裸地面对世界。
比Diane Arbus的照片略好点,但还是很瘆人。
天体营vs星战毛球人??
不带着私心去看任何一部电影,这是两个天蝎座的爱情
没看懂
诡异的片...由于看的胶片没打折幅...一直在和话筒纠结导致看的时候一直出戏...说实话真没太搞明白导演想要借这样一个BT的故事说什么...
这片像个笑话
这不是我心中的Diane arbus
你们评分不高,是因为你们看不懂。
拨开这皮囊,其实就是个很烂的三角爱情剧
还行~~
画面不错,内容空洞,情节松散,可看性低
很一般
糖泥的毛长得真销魂 尼可怎么笑起来那么像齐薇格
Nicole很美,片很烂
这时候的妮可真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美╮(╯▽╰)╭电影内容有点扯蛋啊,其实就是和一多毛症患者婚外情对不?搞那么文艺做什么。。
刮掉毛毛之后的真相其实就是变相三角恋嘛干嘛扯那么多,开始弄得还挺悬疑的感觉。看小萝卜演钢铁侠再看他演这种多毛症患者,我就想笑...用工头话说就是“毛渣渣的”
这个阶段的妮可姐真心是女神= =、、
片子评价不高,却是非一般的喜爱。饱和的画面,柔软的皮毛,还有Robert Downey Jr. 深邃的眸子,所有都很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