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有脑瘫病史的人,如果你永远无法站直,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一只手只能永远地反背在身后,连打领带、系鞋带、扣袖口这样的事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行,如果你完全可以凭借救济金生活,你还会出去工作并且梦想着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吗? 电影《永不言弃》中的那个彼尔,一个有真实原形的人,他就走出去了,他为自己找了一份推销员的工作并且一直做到退休。 如果你是彼尔,一个有脑瘫病史的推销员,如果在你工作的第4天就有人向你的公司投诉,说你的形象吓着了自己的孩子,你会怎么办? 是求一直照顾着自己的妈妈去处理这件事?是去恳求上司,让他再给你一次机会?是跑到那个投诉者门前求人家怜悯自己?还是重新回到家里,发誓永不再走出家门? 彼尔,那个有脑瘫病史的推销员,他采取的处理方法是:再一次走到那个被吓着了的小男孩儿家,再一次敲开他们家的门,当那个小男孩儿出来开门时,他躲在墙后,只伸出一只手,手上是一个滑稽可爱的手指木偶,那个手指木偶张开双臂对着惊喜的男孩儿说:“你好啊,你可不许笑出声呀……”,在小男孩儿呵呵的大笑声中,彼尔伸出自己的脑袋,此时男孩儿的妈妈正应声来到门前,看到眼前的一切,尤其是孩子灿烂的笑容,很自然地,她微笑着发出了邀请:“请进屋来吧,请进”…… 多么高明的公关,多么智慧的化解危机的方式! 这部片子值得看的地方太多了,比如那个了不起的妈妈,如果不是她始终如一地鼓励自己的儿子;如果不是她坚信自己的儿子像他已经去世的父亲一样优秀;如果不是她用各种方式告诫儿子(包括在给儿子带的午餐面包上写上“persistence”的字样):“让人们对你感兴趣需要时间,你要有耐心、耐心,再加上恒心”;如果不是她始终如一地捍卫儿子做人的尊严,包括在别人嘲笑她儿子时她挺身而出……那么,彼尔也不一定能有后来做人和做事的成功。 此外,彼尔在对人的关心和帮助中所体现出的情商以及他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表现出的机智,还有他不惜卖房子以捍卫他的道德观的选择,以及他作为一个孝子对后来患上老年痴呆症的母亲所表现出的种种温情、体贴和照顾…… 还有,为彼尔做钟点助手的雪莉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欣赏的人,她对彼尔的尊重,她向彼尔提供的种种社会支持,她在彼尔以过分的自立捍卫自己的尊严时提出的善意批评:“你总想独立,总想做正常人,你知道吗,正常人都是互相帮助的!你总不靠别人,以为自己像正常人,其实那是变态!”雪莉对待残疾人的态度非常的健康,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所有这一切,都非常值得我们去看,去欣赏,去体验。 然而,最动人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一个脑瘫患者养活自己和自己的梦想的主题!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具有多么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其实,自立或者说是自食其力是一个成年人能够保持自尊和自重的最首要的条件。现在的啃老族有个误区,以为是吃自己父母的,因此,就不存在失尊严的问题,其实不然,且不说现在年轻人所使用的对父母的双重标准有什么问题(要自由的时候父母应该是西方父母,要钱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做中国父母),只要你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如果你仍然需要靠父母养活,你内心深处就会有不安,就会有不断的自责(也许会反着表现,如你会以各种方式为自己的啃老找借口),你做人的尊严就会被一点点腐蚀。表面上的安稳、舒适和不愁吃穿的生活,其代价是丧失自信和自尊,严重的还会丧失重返社会的勇气。 以为靠着别人的接济而可以有自己做人的尊严,这是不现实的,即使这个别人是你的父母亲人也不行。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你得自于遗传的集体无意识,它们包括:成年人要尽孝、成年人要自立、成年人的尊严要靠成年人自己去争取…… 有一些啃老族是具备养活自己的能力和条件的,他们啃老是因为他们自认为眼前的工作或者机会与他们的理想相去太远,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对他们是大材小用,他们以为,因为他们有远大的抱负,所以,他们在没有找到能够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之前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吃父母,其实,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能够养活自己,也要能够养活自己的理想。这个世界有理想的人很多,但是,勇于养活自己理想的人却没有那么多,这就是这个世界会有那么多失落的、沮丧的、不快乐的人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养活自己是具备生活满意度的条件之一,那么,能够养活自己的理想则是使自己具备幸福感的条件之一。 写到此,我想起居里说过的那句名言:“让我们把生活变作梦,再把梦变作现实”。彼尔,——那个不仅养活了自己而且养活了自己的梦想的人——以多么生动的方式为我们再次诠释了这句名言!
2011年的最后一次ESL课上,我的那位80多岁、身子骨还凑合的老太太老师拿出了一本DVD,饱含深情的对讲台下一众东倒西歪、听不懂几个单词的第三世界国家留学生说:“这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它提醒了我要耐心、坚持不懈的生活下去…”
没有任何吸引我的情节。因为一心想着在楼下咖啡馆做兼职的印尼妹汁,趁着老太太不注意,我从后门溜出了教室,在楼下的咖啡馆里渡过了一小段混吃等死的时光。课堂时间很短,电影时间很长。当我再次回到教室时,已经下课了,还在收拾东西的老太太有些无奈的看着我,并对我说:“我可以把DVD借给你,但要记得还给我,它真的会教会你很多。”我当即表示不需要,但看着老太太苦口婆心的样子,我还是复制了一份到电脑里,并把它忘在了脑后。
一天晚上,我翻到了当年存放电影的硬盘。随手点开这部电影翻看了几下,偶然翻到了比尔在得知女客户去世后惊愕、懊悔、不可思议的流下眼泪的片段,心突然紧了一下。
可能是年龄大了,我这样一个不解风情的粗鄙之徒,也会随着比尔的感动而感动。老太太曾经说过的“耐心与坚持不懈”,就写在比尔简单的午餐上——两片普通的面包上。
就是这样一个话都说不利索的人,最终成为了公司的年度推销冠军,他并不是不在乎嘲讽与白眼,而是比尔除了这一份热爱的工作,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母亲的离去意味着再也没有人去保护他;女客户病逝让一直摆在他眼前的爱情烟消云散;助理的辞职与婚姻让他从此彻底熄灭了渴望。比尔应该是绝望的,但他没有选择,只能继续去做唯一的也是最擅长的工作,他寄希望于用推销来播撒宣泄自己的善良情感,寄希望于用传统与日新月异的销售方式抗衡,寄希望于用倔强来掩饰脆弱不堪的内心。
他都做到了,每一样都做的很好。他的存在,一如片名Door to Door一样,成为了一条链接家门与心门的线,也用最原始的耐心与坚持成就了自己成为了传奇。
几年前,某位同学和我说,老太太病逝了,她去出席了葬礼,当时并没有多大感觉,只是随口问了一句“用不用随点份子?”。就像一个陌生人的离去一样,内心毫无波澜的接受了这个现实。如今想起来,老太太对我应该是失望的,我没有做到任何一件和她承诺过的事,也没有像她希望的那样学会耐心与坚持不懈,只有在日复一日的平静中不断的丢失和放弃。
可能我天生就不适合做一个推销员吧,与比尔相比,我有着远胜他的伶牙俐齿,却不能企及他的成就和成绩,也从未体会到其中的满足与自豪。我无意再懊悔年轻与从前的没有坚持,却总在自责如果早些长大也许会给现在带来的变化。
在某个节点后的第七天,我再次重温了比尔在获奖现场的演讲,盯着他即将迸发泪水却始终克制的眼睛,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失落与从没消失的遗憾:我意识到,我错了,我不应该用一场交易去结束我最在乎的生活,耐心与坚持不懈,这两个本应该存在的、本应该是我索求梦想的人与生活的必需品,被我用一场亦真亦假的玩笑亲手葬送了。
我们的一生,都在向别人贩卖自己的内心。比尔做到了,我却没有。
影片有好几处直戳我的泪点。不想糊里糊涂的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感动,于是总结一下比尔身上打动我的点:它们包括且不限于正直、善良、真诚、自信、开放的心态、坚持。
【正直】
从比尔对车祸的处理方式,可以看出,比尔并不以自己的利益得失为重。相对来说,比尔看重以事实为依据,明辨是非。如果是自己错了,就坦然认错,并承担责任。
【善良】且【真诚】
我眼里的善良是分等级的。
基础级的善良是无意坑害别人,
中级的善良是不把别人的动机往坏处想,
高级的善良则是想要给别人贡献自己的价值。并且这么做只是为了服务生命,而不是为了服务生命(贡献价值)以后可能会有的好评(收益)。这也是真诚与否的区别。
虽然辞职了,但比尔看过报纸上关于自己的报道后,意识到了自己对于社区的价值,便毅然地想要返回工作。doortodoor已然过时,比尔此时想返回工作,我猜他更多的是想要继续贡献自己的价值。
【自信】
刚才说到善良时,提到了“不把人往坏处想”,“不把人往坏处想”恰恰是自信的体现。
试想,如果比尔是个自卑的人,小朋友送给他“屁声玩具”时,对他来说哪种想法更容易出现呢?
是“哼,连熊孩子也敢嘲笑我!”
还是“哈哈,小孩儿分享玩具给我玩,真可爱!”
我猜一个自卑的人恐怕容易把别人往坏处想吧。
比尔在听到“屁声”后,露出真诚的笑,这恰恰是他自信的体现。
【开放的心态】
妈妈教给比尔耐心。在我看来,耐心,是对未来保持希望与开放的心态,此外,还有对对方的尊重与信任
出生时的脑损伤,并不代表长大后不能找到工作;
第一次把你拒在门外的人,并不代表以后不会成为你的客户;
昨天还开车接送你上下班的妈妈,今天也许就病了;
你曾经的雇员,后来可能会成为你的朋友;
不说话的邻居,以后也可能冰释前嫌;
刚刚拒绝你的老板,下一秒可能会追着你的汽车跑;
此外,从人性的角度,而不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人,也是开放的心态。比如比尔会说:如果你能找到一个人去爱,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坚持】
比尔从1955年开开始做推销员,1989年,卡尔获得了年度最佳销售员,还没说之后的继续。这,算不算坚持?
一位母亲得付出多少爱和耐心,才教会脑瘫的儿子自主有尊严地生活,Bill确实如母亲所愿一直耐心和坚持工作并且善良地活着。挨家挨户上门推销,串联起了一片社区,用温暖感染着别人也同时被别人温暖着。故事的最终在Selly和社区好友的温暖下,Bill学会了接受别人的好意和爱,一如既往的努力生活。
整部影片看下来不停擦眼泪,尤其是母亲去世后,Bill工作途中遇到抱小孩的年轻母亲,他极力地控制情绪,但绷不住的眼泪还是掉落了。不得不感慨,这演员的表演超真实,演技太好。一部令人感动和励志偶尔还搞笑的电影,正如它的色调一样,明亮且温暖。
影片名翻译为“永不放弃”,正是Bill的耐心和坚持才能让他得到一份工作,一份来自别人的尊重,单看片名很励志,这是影片想表达的,也能抓住观影人,可还是觉得不如原名“door to door”形象,但转念想如果译成“挨家挨户”,传播度应该不会太广。好的影片还是值得认真观赏。
这部电影细腻地呈现了比尔的人生故事,也让观众透过电影看到了勤奋、决心在战胜困难时的巨大力量。它也让我们注意到了一个很少在媒体上讨论或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过的问题——残疾人能够获得工作是多么困难啊,即使他们具备工作所需的技能,性格和毅力。
当然,时代在变化,社会对待残疾人的方式和态度也在转变。
这部电影是一个关于耐心,坚持和友谊的故事,同时也在告诉着我们每个人:一个人不仅要满足和超越他人的期望,而且要不断超越自己的期望。
构思太老了,陌拜没这么简单的
美国电影总是教你干一行爱一行
脑瘫金牌推销员的真实故事。电影有很强的励志意义,善良、耐心、坚韧、努力,永不放弃。走好你选择的路,而非只选择好走的路。与母亲、客户的情感,让人动容。威廉H梅西表演出众。
没太多意思的电影。故事就是从A到B,但是没有中间的过程。相恨的人为什么相爱?相倦的人为什么相伴?如果没有过程,这就是耍流氓的故事,硬灌鸡汤。
“现在我成了你的负担了”“那我们扯平了”
挺琐碎,但是仍然有感动。表演出色!4
中文配音太影响观影效果了
从开篇故事就在飞速前进,转折递进干脆利索,毫不拖泥带水。这么励志的男主后来去《无耻家庭》演混蛋老爹了。整体上这种好莱坞模具还是陈旧,而且论推销员的故事,谁能比肩阿瑟·米勒呢。
要是没国语撑着还真看不下去。电影里残疾是次要的,工作也是次要的,社区纽带才是主要的,然而居委会大妈的活哪有这么简单。
一位脑瘫人士坚强生活,打开一片天地的平凡故事……
别人需要时间了解你。记住:耐心、坚持。母亲对比尔的爱与鼓励使得比尔有勇气面对他人,陌生人沙利文太太的爱让比尔迈出了第一步。终于明白了Door to Door的意思。
耐心与坚持!特别NB的人!
演员们不错,故事像流水账,属于可看可不看一类
励志鸡汤,不烂,但没亮点
精雕细琢,完全看不出是一部电视电影的规格。很轻的电影、很重的人生。耐心+坚持,在我们因为生活工作中的一点点小困难而轻言放弃的时候,看看这部片子,很能获得重新出发的能量!
整部影片温情而感动,分段式结构让影片看起来流畅和舒服,macy的演技让人惊叹
不错的励志片,不过我觉得威廉姆·H·梅西表演过分夸张了。
放弃就输了
92
还好,得知女客户死时候BILL的表情很动人,那两只耳朵实在是太抢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