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朋友提醒了我,这里说明一下。 本文中所指的bug不是影片的bug,而是由于东西方文化习惯不同导致的观影时可能产生的认知的bug,是我在看其他人的影评时发现的。 ……反正文已经不甘寂寞地写出来了,爱咋咋地。 ======================================= 看了很多影评,有写的很好的。这时我一般也就不再自己写了。不过就在那些纠结于细节和Bug的影评里,我却发现了一些真正的bug。这其中有些我之前没想到的,居然会有人这样去理解这些细节,例如这一节: 1.餐厅服务生欺负盲人态度恶劣 男主与餐厅服务生的交涉没有任何实际镜头,只是通过声音对话来表达的,而且是通过男主单方面的话,并没有服务生的对话。这就给了人充分的想象空间。 服务生,服务生,这钱少了一张…… 不,不是这张,大小不一样…… 你以为我瞎了就能骗我吗? 我要投诉!我要找你们经理谈谈! 别,我付钱…… 好吧,既然你这么坚持…… 可能很多人在听到男主说“服务生,这钱少了一张”的时候,就以为是服务生欺负男主看不见而贪了他的钱。这是我们按照自己的习惯来揣测的。而实际上呢? 实际上,东西方餐厅服务有很大的文化上的差别。如果把服务生应该说的话加上,就会发现服务生在向他解释钱没有找错的时候他不信。他说服务生欺负盲人,又要投诉又要见经理,最后服务生被逼给他免单了事的情景。 A:服务生,服务生,这钱少了一张…… B:您没看见,先生,钱掉在这里了。 A:不,不是这张,大小不一样…… B:真的是这张,先生。 A:你以为我瞎了就能骗我吗? B:绝对没有,先生。真的是…… A:我要投诉!我要找你们经理谈谈! 经理:真是抱歉。这样吧,这一餐都算我的。 A:别,我付钱…… 经理:求你了,否则我难以心安。 A:好吧,既然你这么坚持…… 最后一定是可怜的餐厅花钱解决了所有的麻烦。 结合之前男主与经纪人的争论,男主主动要求买单来展示他作为”盲人“的优势,这样的情景当然是在男主算计之中的。配上从餐厅出来以后轻松欢快的音乐,完全是一副奸计得逞春风得意的样子,我更确信这一切都是男主的阴谋。从而得出一个结论:这人是个爱占便宜、没有羞耻心、也不懂感恩的家伙,热衷于逃避应有的责任,自私自利。这些不良品质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 有另一篇评论《恐惧害死了他》(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06750/)写得非常好。但了因为过于胆小安于现状不敢抗争以外,他这种占便宜没够的性格也直接导致他自掘坟墓的下场。在他来到杀人现场的家门口,被女主人告知下次再来的时候,男主并没有知趣地离开,而是自我感觉良好地提出自己是盲人,理应受到优待而不应被拒之门外这一论调。于是这里又引出第二个观影上的Bug: 2.凶手是出于对盲人的信任或不设防而让男主进入房间的。 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们自己刚杀了人,会不会在未处理好的时候让陌生人接近现场?当然不会。所以凶手一开始开门绝对只是为了向态度愤怒的男主表示歉意,并想赶紧把这个麻烦打发走。但这时发生了另一件事让她改变了计划——邻居被调音师和凶手的对话吵到,疑惑地出门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凶手对这位好奇心重的邻居的顾忌远大于一个瞎子,于是赶紧让男主进屋,之后立刻把门关上,锁上。 从某些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一连串的巧合,但如果男主愿意接受跑路费离开,而不是为了享受盲人的优待大吵大闹,就不会吵到邻居,他也根本不会有机会涉险。虽说凶手原本不想多惹一桩麻烦,但是既然杀了一个,也就不在乎再杀一个。或者说,如果凶手不是抱着”大不了再杀一个“的心态,她绝不会放调音师进屋。这时调音师投机取巧的心理又发生了作用。他以为只要他一直装瞎子,完成了工作,就能像没事一样走人了。他的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样因忽然看到尸体而紧张的观众,忍不住也跟他产生了同样的侥幸心理。于是这里产生了观影的又一Bug: 3.调音师是因为被看穿不是盲人而死的。 如果调音师真是瞎子,那么在十个同样的故事里,或许会有那么一两个侥幸被突然良心发现的凶手放过。可是就算调音师真是瞎子,就算地上鲜红的东西真是油漆,不是血,就算弄脏的衣服洗干净了,你要凶手在杀人现场拿一个赤身露体满手油漆的瞎子怎么办?房间里放着一具屍体,她怎可能给调音师洗个热水澡换身干净的衣服伺候得好好的然后放他走?亦或是就让他衣冠不整沾着油漆出门让别人起疑?或许凶手在最开始的确想过放调音师一马,但在最后各种利弊权衡之后,一定还是觉得打死他最合适。 我这样说的意思不是在揣测凶手的心理。我只是尝试从最乐观的角度来思考事情的发展可能,最后得出“调音师除非反抗否则必死无疑”的结论。所以调音师最后的表演焦躁而徒劳,仿佛一个等待行刑的小丑。 相由心生,观影时看到的东西,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心声。在我看来,这部片子是用一连串巧合的黑色幽默来讽刺那些投机取巧的人的。他们原本就是生活的弱者,因为某些际遇尝到了本不应属于自己的甜头,从此食髓而知味,贪婪地索取着。就像用餐时大口吃掉糖罐里的糖——那些糖原本是为了喝咖啡的人准备的。 中国有句俗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免费的午餐,双倍的业绩,额外的小费,裸体的女孩,这些盲人调音师都经历过了。他死得不冤。不要利用别人的善心来投机取巧,因为,人迟早会遇到真正不怀好意的人。
当莫高王朝的皇帝沙贾汗的妻子去世后,他痛苦万分,下令召见当时最伟大的建筑师。在知道建筑师深爱着自己的妻子之后,皇帝说:“那我下令处死她,这样你就能感受到我的痛苦了,这样你才能为我的妻子建造世上最美丽、最奢华的陵墓。”于是皇帝处死了建筑师的妻子,建筑师建造了泰姬陵。 这是《调音师》开始不久后,由男主口述的一个故事,我猜这也是全片想表达的核心——失与得。男主是个在比赛中失败了的钢琴师,后来变成了一名以盲人身份工作的调音师,在男主定制的隐形眼镜的伪装下,人们以为他失去了视力其他感观会更发达,听觉更是无与伦比,小费更多、更加友善、戒备减少,男人、女人毫不设防地在他面前换衣物,直到他走进了一个凶杀现场……失去了爱妻的建筑师为皇帝建起了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印度明珠”,男主自以为自称失去视力可以得到无穷好处,其实他只是在欺骗中失去了真正的自己,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这部只有将近14分钟的短小精悍的短片,男主帅气逼人、声音混厚,音乐充满魔力、动人心弦,导演用他的创意、镜头语言、营造的氛围带给了人们不亚于好莱坞大片的震撼和刺激。
从优酷的法国在线电影节里挑了这个豆瓣评分最高的看了下了。还不错,有悬念,有转折。看完结尾再回忆一下开头颇有味道。
对,就是欧亨利式的小说剧情。
“人因为失去而更敏感” 令人窒息的叙事,后半部分全身发抖的看完。男主竟然就是陀螺头像 =。=
其实我真心认为男主角实在可以在那个女人检查他衣服的时候进行殊死搏斗,但是遗憾他入戏太深,并且深信自己的演技可以获得奥斯卡。如果搏斗还有胜算,命保下来了,但是将要面对的就是良心的不安,是以前那些顾客的谴责,会被质疑道德底线,会惹上官司,会被开除。所以有时要装就得一直装到死。
说实话,这男的有点弱,他遇到的又不是什么肌肉壮汉或者嗜血狂魔,我脚着他完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搞定那个老太太啊,没必要在这种完全不处弱势的交锋中还为了活命装盲弹琴期待奇迹出现吧?
叫你玩,玩出火了吧!
13分钟悬疑短片,异常精彩。好短片需要一个好创意,而优秀短片,需要两个。
超级棒的短片,好想看加长版啊!(特别提醒!不要看剧情简介!)
看了结尾绝对想再看一遍开头。
很多时候不是太入戏,只是进入角色后,必须演下去。
开头便是结局
光着身子连滚带爬也要逃跑啊!还调毛!!!
细节太要命了,真相在细节之下,调音师最后绝对被杀了。这种假装盲人挑战杀手的戏份在【茱莉亚的眼睛】里也有过,本来就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而本片作为短片简直完美无瑕了。★★★★★
叫你演技,叫你影帝。。。。
不错的片子。但逻辑上……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还对付不了一个老妇人么?都有生命危险了还继续装盲人干嘛?进去看到尸体直接一个过肩摔不就行了……文艺青年逃生模式就是希望用文艺感动一切?
陀螺的头像!请告诉我我没有脸盲~
影帝,你把自己演死了。
看第二遍的时候听到那”砰“的一声心都凉了有木有?!尼玛第一遍以为是合上钢琴,第二遍才知道那是打钉机。微电影真心赞!
算不算是一种提醒,生活不能因失去信仰就寄望于伪装,而自作聪明其实是另一种自寻短见。
这倒霉催的,不过是真活该自作自受,该短片适合把广大骗子集中起来进行集体观影教育,短小精悍!男主把别人的心理分析蛮透彻,却没料想到自己的结局,真讽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