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与寂寞有染】
演到中场,渐渐透出一丝疲惫,片中男女还是箭在弦上一般,紧绷着劲儿,只是导演好像率先撑不住了,后继乏力。
两人像是在做某项化学实验,你多一点、我少一点,或你退几步,我就再进几步,总之没什么化学反应的两个人,更擦不出火花,只好人为地加量,再加量。
舞厅里,火热的舞曲尽情缭绕,他们是两个不和谐的音符,不仅冷得像冰,而且拒绝融化——何苦来?为什么要一约再约?女人只不过想找个旅伴,男人只不过有人听他忆旧……都是寂寞的人,何苦伤及同类?
在门口约好了:明天,17点的火车,15点我去接你……之后,两人各自在家收拾东西。他们会有什么结果吗?我想,很难,连同旅行都得泡汤。不然故事/两个人该如何收拾残局?
果不其然,下一个镜头急转直下:男人准时到楼下按响门铃,并无应答。这算什么?镜头环视女人的房间,人去楼空。
黑屏,我以为这就是结束了……
谁知银幕又亮了。男人回家,把衣服放进柜子,他被抛弃了?不知道算不算,既然不曾拥有,是否谈得上失去?反正挺失落,就像被抛弃的孩子……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很平静,是了,就该如此收场。
男人回到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去,好像动作比先前快点了,依然是为别人复印厚厚的文件,如同复印一模一样的日子。
几天后,他收到一张明信片,上写:我是笨蛋,我很想你。如果你原谅我,去火车站。
最后一个镜头:大雨倾盆,男人送女人回家。他买了一碟CD,是他们跳舞时的那段乐曲……汽车在桥下熄火了,只有雨刷一遍遍来来去去。声音渐大,似是一个人的心跳声。
男人问:你可以嫁给我吗?
你听,他说的不是愿意,仅仅是可以——这就行了,也就足够了。
女人没言语,可能算是默许。积水越来越深,黑暗的隧道中,两人在熄火的汽车里接吻,然后,目视前方的瓢泼大雨,各怀心事……
说真的,这个结尾并不出彩,而且让人凭空、且无端地为他们受累,就停在黑屏那段挺好的,感觉还有些意味——不辞而别——不了了之。
导演肯定不满意于那样收尾,所以感觉有点生拉硬拽,破坏了一气呵成地老练和坚忍。若是退一步说,假如导演只是想让观影者耿耿难言的话,那么,他做到了……
他们要找的、或要等的,并不是对方,他们肯定心里清楚,但是要和寂寞孤军作战,一个人仅有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和爱情无关,他们需要,而且迫切需要携起手来,共同抵御寂寞大规模地侵蚀,或是小面积的蚕食。
尽管他来了,因为他还想做些努力,尽管很可能是徒劳的。
而她走了,只是因为她无力给予,我觉得这是个明智的决定,不是逃离,也不是抗拒,而是在两者之间留有一点空间,是可能的继续。
一边在雨里找比较熟悉的路,一边回想影片所呈现的寂寞的光影:影调很暗,也很浓重。黑得很黑,红得很红,脸上有生硬的姜黄色调……是久经寂寞,沉郁的色彩。
寂寞,或许本身并不具备什么重量,就像手里的这把很轻的、灰蓝格子的伞,只有在风雨中才能为你遮风挡雨,只有在深重的寂寞里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才算获得价值。
此间的寂寞,或许也是一种坚守,一种顽强地抵御。
不能回头,只能演好这一场……
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回忆,他们只能独自品尝各自的寂寞,没有交点和融合的部分。都市中的男男女女或许都是这样,算是一种常态,不用大书特书,借题发挥,也不值得歌颂。
有人会用浅薄或粗糙的快乐去稀释,也有人宁愿浓缩,在一种相对恒定的浓度里,潜心品味,不容勾兑,也是一种真味。
两个人的寂寞,能否让彼此逃离寂寞,甚至拼凑成一份相对完整的温暖呢?还是休做他想吧,也别回头,只能演好这一场。
与寂寞有染的男男女女,或许或留下一个隐隐的烙印,相似的人或许会凭此相认,如暗号。
你寂寞,不如我寂寞,Say You,Say Me,啦,啦,啦……
趁着天还未亮,睡吧,睡吧,好好睡吧。
2 ) 是透剧情啊,透剧情!!!
两个低调,暗哑的人,
巧合的凑在一起.会发生怎样的火花?
开头半个小时,一点激情都没看到.
女的似乎心事重重,
男的更是动机不明.......
尴尬的冷场,重复的对白,遗忘的雏菊.......
往往沉默的人,都会拥有强烈无尽的欲望.......
激情后,依然只有自己的双手拥抱自己.
他们真的太安静啦,
电影里的电影,更能吸引我的注意
调戏,引诱,深吻,抚摸.......
这才是生活,这才是电影...
所有人都看着我们呢!!!
是酒吧么?喧闹的环境让两个人不再低迷,
到底是先跳舞还是先喝酒
两块榆木,敲都敲不响.
明显是不适合的,却偏要强加在一起,
实在是看不出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电影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
我不知道那个女的为什么要邀请他,
难道不能一个人去旅行么??
而那位纠结的男士,为什么一直要追问过去同学的消息呢?
别人的生活跟他有何关系呢????
两个人都是孤单的,没有家人,没有朋友,好像连简单的邻居都没有...
不知到底该同情他们还是嘲笑他们,
居然能在互相开诚布公的情况下,牵手舞池.
嘿嘿,看出来啦,人若想等到别人的认可,首先就得坦诚!!!
对望的一刻是有感觉的么?那接吻的时候呢?
突如其来的大雨,美好的升华啦这一对男女的进展.
破处啦,恭喜,恭喜......
<心中暗唱:等啦好久终于等到今天,盼啦好久终于把梦实现.......>>
年老的女人,半夜醒来,抱着枕头,想着不知道的事情
不知是恐惧还是遗憾,然人看得很是不解
哦,原来是画地图啦,可怜的老女人,始终不肯低下他高傲的额头
无论如何,人都有老去的一天,
面对曾经的最爱,也会有厌烦的一天
自欺欺人的结果,就是忍痛割爱的给予自由
可怜的鸟儿们,没有啦优越的圈养生活,你们还能美丽的活下去么?
傻逼男人被放鸽子啦,对他来讲,应该是很不爽的吧
<嘻嘻,偷笑,别人吧处都给你拉,还想怎样啊,寂寞男!>
空气的工作岗位,女人应该是逃走啦吧.
丢下那个自己抽烟,自己手淫的男人,在家里辗转难眠.
那个坏掉的冰箱.那张美丽的明信片,那只红的似血的小鸟,
男人的心绪乱得无法形容.
车站的凝望,挥手,含笑的眼睛
有太多的话想说,可是听不清楚他们都低在寒嘘什么.......
破处是雨天,再见还是雨天
破旧的汽车劳累地瘫在地道出口处,
而闷死的男猪脚却在这一刻提出了求婚
没有戒指,没有花束,只有四周无情的雨水和硬冷的墙壁见证他们.........
<电影就这样结束啦,听男猪脚最后一句无头无尾的对白,
开始邪恶的yy他们在恶劣的情况下激情的做爱,
好吧,祝福他们,闷骚的两只海螺开始啦围城的日子.......>
<写在最后面的话,第一次把自己写的电影解析放上来,
不知道合不合看官们的胃口,如果有人觉得太过分的透露剧情,
影响正常观看的话,可以留言告诉我,以后发东西会注意不要放太多剧情在里面的!!!>
3 ) Blue
寂寞是电影的主题,这个大家都说了。
不过,在片尾女主角的明信片前,我还是想到了另外一个跟寂寞相关的主题——人生的孤独与厌世。
没看完电影前,误认为这是个西班牙电影。如果是个西班牙电影,那当然是个非典型的西班牙电影。整个电影慢慢地在忧郁的个性、乏味的生活中进行。女主角不会爱、也不会接受爱,对生活也似乎没有多少激情与希望。男主角虽然也是孤独的人,但从他购房、给女孩留电话号码、讲述学校里的事情,对生活还是充满了希望的。只是因为自己的性格,没有遇到合适的人。
结合制衣厂的女老板,我觉得导演的重点偏向女孩。所以在片尾制衣厂奶奶表现出的对衰老的身体、无趣的生活腻烦了、甚至厌世的感情后,接着男生按响没有回应的女孩家的门铃,我强烈的认为,导演应该就此停住女孩的角色,就此消失,给观众更多的想象与思考空间。看着几次重复的按铃。我自己就这么猜测,女孩在自己的房间里自杀了。这在男孩看到明信片前,公寓楼下的救护车声音得到了寓意。
再然后,男孩看到电视里的女孩在自己的公寓自杀的新闻,男生失去生活下去的希望,也自杀(这对片中一向带着生活的希望的男生这个角色,有点问题)。制衣厂的奶奶也自杀。电影所要表象的人生的孤独无助,人群中存在的这么些对人生厌世的情节也就表现出来了。
可是电影没有像自己想的那样发展,笼子里的鸟自由地飞翔了,而且飞到了男生的窗口。男生也受到女孩的明信片了,男生生气过后开车到车站接女孩,回头对望的男孩女孩又在一起了。生活似乎就要改变了,人生似乎也就要有转机了。可是,可是,就在生活有了真实的希望前(主要来自女孩的改变),汽车行驶在他们回家的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男孩女孩双亡。
可是,电影再次没有朝我想象的发展。电影最后落幕于寂寞这一主题,寂寞的人继续寂寞下去。
PS: 女孩蛮漂亮的,蛮有气质,似乎有点眼熟,不知道在什么电影里看到过
4 ) 不爱别人,也不让别人来爱
看过这部电影,我开始后怕。害怕自己也将成为里面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女主角。那些看似热闹看似可以拥有与享受的当下,全然与己无关。没有什么比这更悲哀的了。
如果一个人想要与世界隔绝,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包起来。不爱别人也不让别人来爱。
5 ) 《蓝色眼影》寂寞会延续下去
Marina习惯了独来独往,没有什么朋友相互往来,也没有爱情。她已经不会去爱别人。然后突然在公司的抽奖里得到了双人旅游的机会后,找不到人陪她同行。她不用手机,因为无人联系。
于是无奈把电话打到好久不联络的姐姐那里的时候,她的姐姐在她不同意让出旅游机会时骂她老处女。这次让她豁出去了,于是联络了偶然在面包店遇见的旧时同学Victor,即使她对他简直一丁点印象都没有,抑或是本就是陌生人。
总之,她需要一个人,一个男人,来从寂寞中解脱,而Victor也是一样的。同是寂寞的人,彼此之间太需要人来陪伴,不管是否懂自己。所以,彼此继续着无聊的谈话。所以,想放纵一下自己,擦上了蓝色的眼影,掩饰着孤独寂寞的眼神,去酒吧跳舞。所以,想去体会性的快乐。可以一切都是徒劳的。只是两个孤独人之间的互相安慰而已。老人放飞了自己的鸟去寻求自由与解放,可能真正得到吗?!
于是,Marina独自旅行。但是她依旧是一个人,她要像那些鸟一样自由解放。也许她寂寞够了,她想结束这一切。于是她写明信片给Victor如果原谅了她就来车站接她。Victor很生气,他撕碎了明信片,可后来却又选择去车站。
同样的寂寞,不同的人,没遇见对的人,至少也有个人陪着,这样就好了?!这样就够了?!就够了吧!不够又能怎样。只是继续寂寞而已。
车外大雨依旧,在车里,Victor向Marina平淡的求婚,Marina面无表情的说着愿意。两颗寂寞的心就这样彷徨迷茫的贴在一起。只因为都害怕了寂寞。
6 ) 只是想找个人陪
影片的开头,留着略古板黑色卷发的女主就幸运地得到了豪华双人游的机会。蓝天白云,金色沙滩。我以为,怎么样都会有一出浪漫的爱情上演吧?
可惜不是的。玛丽娜在常年日复一日的枯燥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一个blue woman——她已经不知道爱是什么了,更别提怎么去爱了。这么说或许不准确,因为从她和维克托一起看电影的场景可以看出,她还是向往炽热的爱情的。微微上翘的嘴角,明亮而专注的眼神。可是,也仅仅是向往罢了。
和玛丽娜不同,我觉得维克托对爱情不仅充满着期待,并且是主动的。从他们之前野餐的对话看来,他甚至是一直都深深迷恋着玛丽娜的?
其实在酒吧里,他们的爱情是可以有转机的。因为玛丽娜开始发自内心的笑了(整部电影她真正笑的次数用五个手指数都嫌多),她已经开始微微打开自己了。可惜,她发现了真正的维克托,和自己有些像的维克托——忍气吞声的,怯懦的,退缩的维克托。于是她又缩回她的壳里去了,变成了之前玛丽娜。可是也因为他们是如此的相似,所以寂寞二人行的约定任然没有被打破,指日可待。
可是出发的那天,玛丽娜撇下了维克托,独自出发了。与此同时,那位突然顿悟的老太放飞了她所有的鸟儿。我恍然大悟:女主终于要放开自己,去找寻心灵的自由了!结果,我又再次猜错了。她又回来了,主动写了卡片道歉,但仍旧是老样子。
维克托虽然一开始很生气,可他终归是个温柔而寂寞的男人,于是他还是去机场接她了。吃完饭后,他开车送她,并向她求婚,她答应了。可是在互相亲吻了之后,好好先生维克托竟然微微皱起了眉头。是困惑?后悔?还是仅仅是失望?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他们第一次上床之后?还是因为那只无聊的钥匙扣纪念品?
“我们本应该。。。。。。”皱着眉头的维克托忍不住脱口而出。可是他没说完。
算了,谁在乎呢。
他们只是想找个人陪而已。
寂寞到死
太闷了
你很帅气 我很美丽 但是我们无法点亮彼此的生活
好美,节奏很慢,加上快进的话是5星,不按快进估计只会给3星。最喜欢的是影片的细节。
寂寞的恋人啊
僵硬的爱情仪式
2个寂寞的大龄男女青年凑合过日子?
如果日子过成这样,现在的我,觉得我会去死。
多么委婉的故事!!!
气氛有点像蓝色情人节,人物比较简单,逊色一些,不过倒蛮适合一边喝红酒一边看,纯属想象。
没有爱情,只有寂寞
蓝色眼影作为重要道具的出场显得无足轻重,反而大有标题党的嫌疑。
寂寞和无趣 只是太可怕。。。
豆瓣剧情简介都胡写了些什么?
这都行`
发现这两个人有点慢,但上床速度不慢
墨西哥电影,听西班牙文,看法文字幕,全混了。
沉悶到不行,但是畫面也美到不行,不建議睡前看,否則一定堅持不住...
相見不如偶遇。- -。突然想到這句。。。節奏很慢。超慢。但對于洛麗塔BOSS中獎的橋段和與劇情相貫穿的隱喻還是比較贊賞的。還有劇終飛翔的小鳥。頗有幸福感。。。總之。這種非常傻X的文藝片就是十分莫名其妙的拿了個高分。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