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欢这种80年代软科幻电影阴冷晦涩的画面和色调,可能是由于当时录像设备的色彩还原度还不够,后来90年代的cyberpunk风格科幻片的氛围和色调可能深受这个时期的影响。
这部电影剧情放在现在可能并无新意,但是早在以录像带为媒介的年代就开始反思传媒和虚拟暴力色情对人的影响,导演可能也想不到30多年后的今天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让电影所担心的虚拟色情暴力变得触手可及。
最受震撼的还是电影的化妆和特效,不得不佩服那个年代高超的化妆技术,用来弥补特效上的不足,尤其像柯南伯格电影中随处可见扭曲肿胀的肢体和血肉,非常考验化妆组的技术。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电影里鼓动着像在心跳和呼吸般的电视机和录影带,像其中有着血管心脏一般,低吟着,呼唤着我们去深陷其中。
电影中的阴谋论也很有意思,原来videodrome是用来扫除观看色情暴力电视频道的社会渣滓的工具,那么,虚拟色情和暴力究竟是供人们宣泄和排解压力的工具,还是用来消磨意志摧毁人们的武器?new flesh又是什么?它是更先进的价值观吗?电影的最后稍有仓促,让我这种知识水平有限的观众觉得有些懵圈。
回到现在,随着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虚拟暴力和色情早已脱离了录像带的束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具有传播性,但是好像也并没有如柯南伯格所担心的,人们受其影响长出“脑瘤”,变得恍惚和沉迷,还是说,我们早已身陷其中却浑然不知?
1983年,科幻悬疑惊悚恐怖cult电影《 录影带谋杀案 | Videodrome》
影片昏暗的色调 加上 诡异的悬疑的剧情 和 那些语言都无法描绘出来的灵异幻觉,让人看的很不舒服,这毕竟是CULT电影,很多人还是不好接受的说,我本人也是,我只能说是不喜觉厉,虽然不是很喜欢,但是对这样的电影还是有点钦佩之情的。
感触比较深的就是这个电影时代感,80+ 那是一个电视 录影带统治的时代,人们对未来的恐惧 往往比未来本身更加恐怖。。 人们从来也没有从中明白这些显而易见的道理。
当我们的伟人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当这个电视的时代过去了,有的人开始告诉人们网络是毒品。。手机短信的时代,就诞生的低头族,直到现在出现的朋友圈,会诟病成社交障碍。。如果你当成一个公益电影去告诫别人也是无可厚非,但是事物是在变化的,什么也不会一成不变,什么都是顺势而改变,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想毁灭不是吗?
以后还会有更恐怖的东西诞生,科学一直是把双刃剑,然而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类更加恐怖。不知道你赞不赞同我的观点?
---我是幻觉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7/10分),一部比我还老的电影,颇有时代感,不过也会有不适感,量力而看~
把媒体对精神的影响具象化为幻觉乃至对肉体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最后影像取代肉体,充满想象力。麦克斯经营色情、暴力电视台满足人们,但他自己也迷上了员工哈伦截获的Videodrome纯暴力施虐片,结果出现一系列幻觉。(此前电视采访遇到的电话心理服务的Nicky也沉迷于受虐,和他一夜情扎针,烟头烫自己乳房,然后去拍Videodrome。而电视访谈上视频出现的欧布莱恩教授,他通过地下视频贩玛莎发现是V的制作者。)幻觉加强,他被告知欧已死,只留下一大堆影像让女儿操作,而教授本人也被影像控制。而V的制作者是廉价眼镜商康维斯,他分析M的幻觉,后来揭秘他是哈伦上司,哈伦潜伏给他看V来操纵他,他就像录像一样被play。他们想要对软弱的北美施加暴力现实,之前杀了O布莱恩,而麦克斯被操纵杀了合伙人,夺取电视台,结果杀欧布莱恩的女儿时被Nicky被杀的V影像化肉体,反过来不再被控制,不能被枪杀,杀了哈伦和康维斯,他们的肉体爆裂而开花。最后,他在影像中看到Nicky,她让他自杀成为真正的影像新肉体。影像,取代了认识,造就了幻觉,塑造了你。
「The television screen is the retina of the mind's eye. Therefore, it is part of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brain; whatever appears on it emerges as raw experience for those who watch it. Therefore, television is reality, and reality is less than television.」
「After all, there is nothing real outside our perception of reality, is there?」
「Death to Videodrome! Long live the new flesh!」
【4.5】在普适的类型语汇(身体恐怖+黑色电影)发展下却走向常规媒介反思题材的反面:物质性被着重强调,将观看的幻觉塑造为闪烁的软体,在反复的触摸或象征性的交媾动作中激活欲望,枪-菲勒斯的寻常隐喻也被转化,和身体一同异变,直至存活于一种“新真实”。在短视频时代观看好像更显振聋发聩,还顺便预言了触摸屏的诞生(笑
都是幻觉?有点像裸体午餐~
立意好,电视机充斥着色情与暴力内容,而电视又成为我们看世界的唯一方式,人对于低俗内容无法自制,逐渐被吸引和异化。但是因为导演的坏品味,把电影变成了血肉模糊的狂欢,除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血腥场面,哲学就太浅薄,描绘人的疯狂不外乎就是被催眠和乱杀人,还要弄一个背后的阴谋财团,实在陈腐。
8.2 界线的模糊。本以为的幻象竟成了身体器官,视觉具象化传媒妖魔,但最后好像不知如何结尾。和其他在银幕表现血腥暴力性爱的导演一样,柯南伯格受到的指责定不少,于是这部【录像带谋杀案】对我来说更像在说:我的哲学心理恐怖片和外面那些纯粹消费刺激的廉价暴力色情毒瘤不一样。没想到会喜欢。
6.0/10 分。2018.08.18,第一次看,箭影英版原盘。脑洞大开的剧情,诡异荒诞的画面,看得人莫名其妙又毛骨悚然。。。普通观众放弃吧,还是留给专业人士看好了。。。我感觉有点像大卫·林奇的《双峰镇》那种风格。。。
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这种“惊世骇俗”的形式展现“科技危机”,可见大卫·柯南伯格强大的脑洞和勇气,不仅在艺术表现上颇具述求,对cult亚文化直白的展现也让本片科幻味十足的同时充满另类色彩。
有點晦澀,但是好像帶點預言性,是否將來我們的世界就會產生這樣的情況?
大卫一贯的风格,一定要先从视觉上恶心死你,其实他的一系列片子看下来,你会发现里面的特效化妆是有很大关联的,拟人拟物感很强,这片子没中文,试听上练了练不一定全能明白,邪恶詹先生当年真是美男一枚,大卫好像很喜欢玩这种影视,游戏对人的影响,放在1983年很大胆很骇人!
【B】《灵婴》与《夺命凶灵》的设定对于观众来说仍然是和谐的,是直观易懂的。但《录影带谋杀案》的设定实在是太过晦涩难懂,现实与幻觉的交织让电影几乎完全失去了参考系,只能被动的跟随导演去批判电视媒介。媒体是如何杀人的?让性爱常规化,让杀戮娱乐化,让男性躯体的腹部长出女阴器官。「人」开始异化,而「物」却被赋予人格,柯南伯格将这层意象清晰点出,伴随着标志性的特效化妆/道具,将心理不适的感觉植入我们对电视媒体的印象之中。只可惜后半段的说教让电影再度落入俗套,本该理顺逻辑,却只是让电影本身愈发难懂。但结尾的设计真是妙绝,马克斯在屏幕的那头举枪自杀,而你,又在用什么样的屏幕去观看这部电影?
诡异骇人的柯南伯格。1.对暴力影像的超前反思,后启[铁男][死亡论文]。2.冲击力极强的血腥特效,人体异化与视像肉体化:"手"枪+腹部阴户+颤抖娇喘的电视。3.难以拆分幻真虚实=大众传媒操控威力,想及麦克卢汉。4.詹姆斯伍兹的角色名"Max"同[美国往事]。5.涌动的性虐情欲,对东方异域的YY。(9.0/10)
【B】想法很有趣,不过说教味有些明显了。柯南伯格的电影有时有催吐效果,不是场面恶心,就是觉得拍的.....不对劲儿
不得不服!科技媒体阴谋论放在现在只有更合适不过!好玩的东西真多:东方情色猎奇、虐杀录像带、肉欲电视机、男子腹部开阴道、阴道内部有手雷,想都不敢!有些想法真的超前:电视吧和videodrome不就是二十一世纪网吧和暗网录像。柯南伯格对人类的悲观态度:原始难以根除的性欲、对暴力的崇尚和轻易被煽动被操纵的盲从都表现地极端又先锋。人说到底在娱乐致死的年代就像一滩血肉腌臢,迟早在电视机里玩完。
最后一幕应该是血肉横飞出屏幕喷溅到我的脸上,所幸没有,因为我是用电脑看的,而不是电视,虚惊一场。
“珍爱生命 远离电视”CULT版公益宣传片。。。
"Long live the new flesh"。好適合文化研究者較(ㄏ)真(ㄌ)的一部片啊⋯
《娱乐至死》+午夜凶铃+裸体午餐+苍蝇人=3.5,主要是前面行,后面俗了。
想法和观点是真的超前,核心观点就是影像传播大众娱乐操控人的意识和生死,但电影的特效和剧情走向太过猎奇以致于观念和故事割裂不成章法,后半段完全是自我放飞除了猎奇别无可言。如今大众传媒早已成为操控民意的工具,上到意识形态,下到广告代言,人类已经被驯化成4A广告公司和“权威辟谣”的奴隶,这可比皮鞭枪炮高效多了。
1、制造影像,贩卖影像,最终变成影像的一部分。大卫·柯南伯格对于八十年代流行的录影带文化、以及媒介本身的暴力与欲望的极端思索。2、性、暴力、SM、猎奇、快感、死亡,将影像对人的入侵表现得几乎像是邪教传教一般。“舔屏”、搏动的电视机、录影带——影像的诱惑;被幻想打开的肉体、“枪+人”的合体——影像的入侵。屏幕构成幻想,幻想即欲望,人沉溺欲望,然后成为欲望的一部分。(想到贞子何从电视中爬出,和这里影像将人拽进电视,一个是恐惧,一个是欲望。)3、结尾的“自我凝视”象征着自我(肉体)的毁灭,最后成为影像本身。如同观看屏幕前的我们,不得不说是一则未来预言,放到现在,可以把电视机换成任何被凝视被渴望的幻想。
难以分辨现实、影像、幻想,把“电视异类人”刻画得如此恐怖,现在的电影人是不是对电脑太nice了。
这则关于表与里的故事放在如今触摸屏当道的时代或许更有说服力:即便无数次爱抚电子产品的表面,"舔屏"真正渴望的却是虚幻的更深处,正如眼睛是影像入口,但快感不来自眼球而通往五脏六腑.何谓Videodrome vs. New Flesh?前者提示肉体-机械同等的物质性,让它们进入彼此;后者则更激进地强调二者互渗的精神性,要求人-机创造对方.站在自然进化而非人道的角度来看,我们得将区分遗落在后面,成为食蒌陀果的人,须记得教授的名字是:Obliv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