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再次看了您这电影,十分感动,于是借此机缘表达一下对您的歉意
说实话,您这部电影在1999年刚出来的时候我就看过那时的我还沉迷于黑泽明的电影,完全看不懂您这一部,所以只是觉得平淡无奇:聘任武术教徒的事情刚刚提上议程,又马上黄了,您到底是要表现什么呢?
而如今看来,您把人生的这种波澜不惊,这种清风云淡,在这些人生看似荒谬的意外和不测的事件中,表达的如此富有诗意。您没有去表达大起大落的好莱坞式的惊奇,而去反映在浪人生涯当中的一段插曲,又带有一点英国式的阶级观察,武士阶层和老百姓的阶层,这个浪人选择了后者,因为他热爱生活,不是死板一块,这也是观众应该喜欢他的地方
寺尾聪表演的多好啊,那种孔子说的希望出仕的企盼,不希望自己像葫芦一样总悬着梁上,而遭遇挫折之后,又能够自己安抚,同时事件也变成了妻子的试金石,拥有这样的一个妻子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您的电影看似平淡无奇,却充满了对自然世界的觉知,充满了对人情世故的感受,是一部能够让人体验的资源性电影。说实话,我是在最近看了您的《阿弥陀堂讯息》当中,怀着梦想再观赏一遍您这部电影的。没想到B站这么快就帮我实现了。看到24年前完全看不懂的电影,却满是感动,这又是一副什么样的心情呢?
看到一个技艺高超的武士走在绿野中,满脸绿光,充满了精益求精的执着,不禁也想到了自己,这又是怎样一种感动了?不,这不仅仅是感动了,真的让我想回到那个江户时代去体验一下万花筒般的生活呢(被人抬着过河,和武术大师学剑道;辻月丹(无外流)主要活动于17世纪下半叶,所以这部电影也是江户早期的事情)
想到这10年来看了藤泽周平的很多武士电影,真的都是只是限于表象了。那您这部寓不凡于平凡之中,我确实服了。我想自我特别强大的黑泽明先生在晚年 可能也不一定能拍成这样呢。对您拍的这部电影,我表示收到,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为什么拍藤泽周平小说的电影不够好?可能还是缺乏对生活本身的体验吧。而您和一些大导演做的事一样(比如布烈松的武士兰斯洛),能够在一个小故事里面表现生命的流质,并且通过同频传递让我受教。
“没有胜负心,您实在看不出任何破绽呀!(辻月丹)”
在此,因为这么多年对您的轻视,向您道歉。在这个世界中,我们都学会了看眼色行事,看人的名气下菜。对于那些看似平凡而不凡的东西,我们都是瞎子,您又让我睁了眼
希望多看到您的新作。 2
宫崎美子大姐您好,看了您的豆瓣上的很多生活照片,不禁对于您这么大年纪,还穿三点式示人,感到欢欣鼓舞。人生艰难,一直保持对于生活的热情,保持像您这样的少女心,太不容易了。
看着您的三点式,心里想:三点式就三点式吧,您脸上的皱纹体现出那么多生活的坎坷,那里更值得看呀。这少女心,不就是您在这部影片当中表现出来的气质吗?我非常欣赏。您演出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说实话,表演时代剧里的人妻并不容易,我们看到松隆子诙谐幽默暗暗忍受着生活命的苦痛,看到倍尝美津子大妈专业户似的敷衍,看到岸惠子这种过气明星本能似的放电,都觉得不如您这部演的气韵生动。据说您在黑泽明的《乱》中也饰演了角色,但我怎么完全没有印象?
谢谢您,为艺术做的付出
结尾 浪人望大海, 城主马蹄疾 最后是否遇见,未表 因为,已不重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那一刻 我懂了 但还放不下
非得140字吗
非得140字吗
非得140字吗
非得140字吗
非得140字吗
小泉尧史替黑泽明完成的遗作,又是个技艺超群精神脱俗但为生活所困的穷武士…还是颇为喜欢这个结尾的平和,虽然此片充满着一如既往的人道主义关怀,但我却似乎更容易被触动,不知是否因为脱离了黑泽天皇那过于凛冽分明的气场,笔下便多了几份细水长流的脉脉,亦或这片的初衷就已印上了怀旧的温柔。
“我已将所有的遗憾留在身后”,看得心平气和,乖张戾气都化为无欲无求的恬淡安静;腹有善美气自华,隐形的自信宽容已镇住比武场上的对手和生活的不快不顺;携子之手与子偕老,如此位神仙眷侣,且作闲云野鹤罢;开场的大雨意境美妙,林中独剑的动静张弛、低眉相对的粗茶淡饭,人生无非这样。
剧本很黑泽明 导演相反地毫无存在感控制力好透明
两星半。一直不太喜欢这一部,在我个人感觉上这就是一个SP水平的作品,只不过美术和照明相对比较讲究,当年日奥拿下不少奖,多多少少有黑泽明遗作的荣光,我反而觉得从剧本开始已经不是他的水平,不过这也只是我自己的一个评价。原田美枝子那年双片加持,拿下女配,再一次说明日奥挺在意资历和成片质量(与奥斯卡一致)这件事的,这个电影里她的几场戏只能算完成,却不能胜过别人,不过一开始载歌载舞那场戏她没有松懈,足可见她是一名极其专业的演员。那场戏拍得很糟糕,无法兼顾群戏又极其迷恋这场戏的热闹,开篇下了就破坏了整个电影。
关于东方智慧,我们是不是在学习他人的同时慢慢在抛弃呢??刚好最近在看《新周刊》也在讲这个问题,中国人到底迷失了多少自己?扯远了,电影很平静,带来的是不安静的对内心的思考,说简单的就是这样做对还是不对,说发杂的就是人生的价值取向。算是见识到一个“好男人”的标准模板了……
找到了当年看<黄昏的清兵卫>时那种感动。主人公都是清贫的下级武士,而这部的切入角度更小,只是个失业的故事,连末尾的翻转都给的那么含蓄,但可以从中看到一个有尊严的小人物,淡泊宁静笑对荣辱的从容,无论在怎样的困境里,也保留着对人世的善意。我们无法选择处境,但可以选择面对处境时的态度。
温厚平和、纵使自身时运不济也凭着慈悲之心去包容关怀贫苦之人,施以援手不求回报,三泽伊兵卫诠释了“仁”的涵义。即便腰佩双刀,他最强大的武器却不是剑,而是“心”,这才是第一流的武士。顺便一提,御前试合他的起手式是新阴流秘传奥义-「無形の位」...
用精巧的故事和积极的情绪引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程序正义让位于实质正义”的思考,大道至简。拍得很讲究,几乎每场戏次要人物的表情动作都经过精心设计,明示暗示背景故事和情绪走向,当然这也是剧本给足信息量和空间的结果。客栈聚餐表演戏和结尾骑马戏的镜头模仿黑泽明风格已经很像了。黑泽明没能亲自执导的剧本,相比之下库布里克能拍完剪完《大开眼戒》实属幸运。寺尾聪、三船史郎、井川比佐志、吉冈秀隆、原田美枝子、松村达雄、仲代达矢、山本周五郎、斋藤孝雄、野上照代、佐藤胜,光是看到这些名字这感觉就来了。神奇的是这也是佐藤胜生前最后一部音乐作品。宫崎美子好美,上白石萌音有点像她。
平平淡淡才是真,可惜地位越高的人越不知道这个,于是就开始嘬,开始膨胀
三船敏郎之子演技自然远不及其父,但他扮演的角色倒是十分可爱加分不少,这自然又是黑泽明编剧的功劳了……
有点黑泽明,有点山田洋次
1.本片根据黑泽明的遗稿拍摄制作,导演是担任《影武者》《乱》《梦》等片副导演的小泉尧史,影片获得了2001年第2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最佳编剧等八个奖项;2.最近阴雨数日,想等雨过天晴时再观看这部《雨停了》。拖了好几日,查看天气预报,阴雨天气貌似还要延续下去?于是就犹豫要不要今天就看了吧?本来半夜还有下小雨,没想到白天却天气好转(虽无雨但未放晴),索性终于观看了;3.当初喜欢《剑雨》的一点就是武侠片里的生活气息,而这部《雨停了》受我青睐的一点就是武士片里的生活味道,尤其是呼应海报的结尾,看得心情舒畅。不过整体而言还是更喜欢不时联想起的山田洋次导演的《黄昏的清兵卫》。
贫苦人民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懂得简单才是最真的美,一顿美食就可以让他们很开心。“重要的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为什么而做。”有一位善解人意的妻子真是件幸福的事啊,让人感动的温暖!一个人只要身怀技艺并内心平和,金子在哪都是发光的。在爱人眼里发光的金子,是最幸福的金子。
黑泽明温情的不是遗作的遗作。小泉尧史离山田洋次还是有些差距。百人放映场变成尬笑海洋,让人心生这样的落幕真是好的想法,不苦不酸,自得泰然。
本片根据黑泽明的遗稿拍摄制作。导演是跟随黑泽明多年、在其多部影片中任副导演的小泉尧史。剧组基本是黑泽明的老班子,出演阵容中也都是与黑泽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演员,其中包括了已经息影28年的三船史郎,以及黑泽明的外孙加藤隆之。影片获得了广泛好评,囊获了当年度日本学院奖中的八项大奖。
浪人的生活如此平和禅意。一个好脾气,豁达诚恳的丈夫,一个懂事微笑的女人,举案齐眉,难道这样广阔的人生不好么
好脾气、心有丘壑的男人。低头微笑、洞悉人心的女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也许做一个浪人,去掉一切不舍,死后融入泥土,才是过了最宽广的人生。
结尾有点。。好多年以前在青年DVD手册上知道这部电影。。那年高一。。
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而做。
在雨中平静,在天晴后从容。小泉尧史在这部向黑泽明缅怀和致敬的影片中,表现了一种恬淡而内省的情怀,从叙述到影像都雅致平和,而内里所传达出的豁达潇洒的气度更具有着宽慰人心的力量。一个好男人和一个好女人结伴浪迹天涯,这真是再美好不过的情节设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