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最后那一滩鲜血让我想起《兄弟》
影片的最后,艾露易斯跪地用双手沾满汤姆的鲜血,随后与探员史金纳相互拥抱。
还记得余华的《兄弟》有这样一个情节——宋凡平被活活打死,宋凡平的妻子李兰跪在地上把沾有鲜血的泥土一粒一粒拣出来,“像是在沙子里寻找镜子似的”,在泥土里寻找宋凡平的血迹。
都有着强烈的悲剧美感。
当爱人离去,是不是只有血才是存在的证据?
文艺作品总是能触动心底那些潜藏的震撼,《百万美元酒店》和《兄弟》在这一刻,被接通。
被接通的又何止是小说情节呢?青春、眼泪、喜乐都能被电影带出。
这大概也算是观影的美好吧。
2 ) 诗意的自由落体
早前看的是不知哪来的刻录vcd,当我对这部影像的记忆开始模糊的时候,从一堆买来没时间看的dvd中翻出来,在做完金犊奖的第一个晚上拿出来重温下。
蓝色,城市的天际线总晕出如此迷人的蓝色,以至于不论是迷幻的诗人还是痴情的傻瓜,都忘情地融入其中,这世界也就剩下这两类人如此浪漫了。
虚构的百万美元旅店,正如名字的狂妄,里面住着不知从哪些角落来的怪人,精神病患者的乌托邦,却因为一个传媒大亨的儿子的坠楼身亡,变成了全城媒体焦点,整个旅店炸锅,为了掩盖犹太人自杀的丑闻,大亨雇佣fbi必须在这群疯子里头找出顶罪的杀人凶手。
tomtom,不,请叫他tom,一个极力想拥有爱的智力“不正常”的大男孩,被包围在这些成人游戏的中间,追求并幻想着自己单纯而美好的生活,在这个看不到真相的世界如一条孤独的鱼游荡在生杀予夺的人工池塘,拿来观赏或者果腹,活在自己世界却不懂游戏规则,张口说话吐出来的只是泡沫,他的单纯只能被正常人用来贩卖,这个世界不公平到令人窒息。
爱洛伊斯,赤脚沿着墙根行走如猫的女孩,最爱窝在书店角落的女孩,抱着书于窗前抽烟的女孩,有灰色眼睛的女孩,总觉得手足无措用双手在身上摩挲的女孩……如tom所说,她的灵魂白天呆在她的身体和她一起行走而夜晚适时离开。
我不相信有弱智,我只相信有自闭症的孩子,而那些孩子在出生之前没有洗净前世的记忆与智慧,因此他们再次看到世界的时候,一定觉得如此荒唐和可笑,不屑与之交流,也不想和他们分享脑袋里隐藏的美妙段落,他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遨游,而等待发现同样拥有这样美妙段落的孩子,然后他们开始用只有他们自己明白的方式分享各自在愚蠢世界收集的笑话,乐得前仰后合。正如tom和爱洛伊斯在酒店共度的那个被fbi基斯纳窃听的神奇一晚,这种纯净被放大的感动足以令世人汗颜,正是这感动成了基斯纳改变态度帮助tom的强大力量,连冷若冰霜强悍如铁的fbi都无法抗拒的光芒,却掌握在被世人遗忘的所谓“低能儿”的手中,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嘲讽。
television,影片里n次提及的单词。以电视为首的传媒业笼罩着这个世界,媒介膨胀、迅速、野蛮、虚假、利益熏心却摆出一副正义卫道士的嘴脸,躲在监视器后面的操控者却为赢得收视率而沾沾自喜地数钱,当你所看到的东西变得更不能相信的时候,自古以来“眼见为实”的谚语成为了现代人自欺欺人的游戏规则,他们看,他们知道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但他们继续看,他们的良心在眼见为实与眼见不为实之间摇摆,最后也愧疚到失去标准变得麻木变成看的工具。这股力量从“公民凯恩”开始就变得着实可怕,而它至今仍是信仰丧失的一大根源,就连那群本来自得其乐的疯子都懂得如何通过操控媒介舆论来改善生活(这也是讽刺所在,堂堂的电视台竟然被一群精神病人编造的谎言所左右),足以证明这股肆虐疯狂的力量对人的影响有多大。也许这正是文德斯所讨论的“美国化”病症。突然有个想法,如果把整部电影冒出“television”这个单词的画面剪出来接在一块,将会是一个治疗意识渗透的安慰剂,直到听到看到你想吐,哈哈,一个伟大的影像艺术方案新鲜出炉。
音乐,是这部电影的亮点,其实整部电影的构思来自于U2的bono,而正因为这是个音乐概念先行的影片,整部电影的音乐才显得如此流畅而带有叙事感,小号和贝斯不时出现在幽蓝的影调之后,勾勒出这座城市每个飘忽又执著的灵魂。开片的那首歌很动人,排比的歌词一直是U2的强项:我有一个爱人,不同一般的爱人,她有着如此甜美的灵魂,她教我怎样歌唱,在虚无的地方让我看到色彩,在我无法相信的时候给我希望。第一次,我感到了爱……我父亲是个富翁……他给我黄金满杯,他说我有很多豪宅,很多房间,但是我从后门离开,扔掉了钥匙,扔掉了钥匙……就这样,电影被带入了主题,而一直萦绕在耳边的是那首“satellite fly”,对,人造卫星,让我更肯定了关于文德斯的“美国化”病症的主题,只是这次他借用了这个虚幻的场景,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tom在那个曙光将至的屋子给爱洛伊斯念的那首诗:爱情永远不能像树或海,或者其它的神秘事物那样用同样的方式去描述,是眼睛,我们用来观察的眼睛,是圣徒中的罪人,是颜料中的光芒……诗人和傻子,哪个更动人?!
穿上跑鞋,再环视这座废墟的城市,城市的废墟,毫不留恋,径直扑向空中,留给爱洛伊斯最后的微笑,在自由落体时看清世界。
3 ) 你的影子,我的生活
我一直在等待.
可我毫不在乎.
----------------------------------------------------------------------------------------------------------------------
在生活的角落,总有让我感动的东西.
有人说,爱是一种很难形容的东西.
有时候,它只是一个字.
有时候,它是一生.
在生命的尽头,我们往往会像tt一样,吟诵出那些自然而然的诗句.
"爱不能像树或海一样被描述.那是人们观察的眼睛,是圣徒眼中的罪恶,是黑暗最底处的光明"
我知道,就像tom tom一样,这些诗句终有一天会为我信手拈来.
因为我们经历的生活,除了恨,还有爱.
有的人在尽头,有的人在起点.
时间总是包含一切的载体.
亦或仅仅成为一个载体.
当时针一圈一圈的划过,我们什么都看不见.
那些笑容那些眼泪那些喜悦那些悲哀那些愤怒那些踟蹰.
但分明我们感觉得到.
在欲望的最底层透视着绝望的光明.
时间承载了一切,
唯有一个人的历程,
它无法左右.
所以我说
时间是无力的,
因为它的承载它的流动都是有我们左右
一个人的生命有多长?
如果你能看得清那颗击穿生命的子弹身后的轨迹.
我可以告诉你那就是永远.
-----------------------------------------------------------------------------------------------------------------
其实无论结局还是开头.
我们都错了.
错在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心.
其实海边还是很小,
我丝毫不觉得海有多辽阔.
反而是途中天边一朵云.
给了我一种很广阔的感觉.
这云那么大块不重阿!?
4 ) 里面的一些疯言疯语
警探威胁众人:“no matter how strange and despicable you act,i can do one better,because i work for the government”
模仿列农的那个疯子招集众疯子投票表态:“there's a "y"and an "n".the"y"stands for why,and the"n"stands for why not。”
5 ) He wanna be the ground beneath her feet.
看得时候很纳闷,为什么配乐跟电影结合得那么完美。后来,找ost的时候才知道,这部电影来自U2主唱Bono的音乐构想,文德斯其实拍了一支巨大的独立MV。
知道了这以后,一切的疑惑也便解开了。你不会再怪罪莫名的神经质的探员斯基纳,不会奇怪荒诞的酒店住客与媒体导演的低级戏剧,也不会有更多对于剧情的质疑。
中间,一度对于斯基纳,汤汤,媒体,爱洛伊丝 间的拉锯感到无聊。
但最后,一个简单,忧郁,美丽的结局却又能让我感到无限的满足。
酒店里,住客展现的罗生门是现实的贪婪,television也许真是一群白痴制作,给另一群白痴看的东西。 蓝天下,那个性感的声音所叙述的,依然是他对爱洛伊丝仰视般的爱情。微笑后,是他第一次的飞翔,也是他第一次感觉到爱。
For what I worshipped stole my love away.
It was the ground beneath her feet.
6 ) 让你挣扎在不安于其中的黑白冷暖
维姆文德斯,那个爱在心尖的导演.
本想做一个他的专辑,今天先荐一本 <百万美元大酒店>
因为U2 所以喜欢了
因为Bono 所以格外疯狂了
因为格调 所以就是那么的目不转睛了
因为开始的坠落 所以没有思考了
因为男主角 所以跟着飞翔了
因为朋克 所以颓废了
因为那些淡漠的旁白 所以思想被抽空了
因为那肮脏赤裸的脚 所以那么的一瞬间,灵魂堕落了
因为感受到最美妙的爱情了 所以被深深的吸引了
因为结局无奈 所以轻轻拭去眼角那一滴眼泪了
因为拭后的滑落 所以有痕迹了
因为有痕迹了 所以不经意感悟了,
因为感悟了黑白冷热的黑和白,感悟了黑白冷热的冷和热
因为淡淡的忧伤 所以透着无暇的美丽
因为心的纠结 所以深深的忧郁犹如眸子般让你彻底崩溃了
德国人天生就是艺术家亦或哲学家,当感性的艺术家,理性的哲学
家,结合在一起,审慎的感觉,带出可以轻轻触碰的悲伤,栖息着的
却是浪漫奇情.所以每每观看德国电影都会千分谨慎,又万分期待
.因为,我真的无法亵渎他们的一丝不苟.真的只是想静静地投入
到影像中去感受一切淡淡的靡丽画面.蜷缩在美妙动人的配曲音
乐中去,打散萦系在脑边的苦痛忧烦.只剩下不可抽离的虚幻之身.
影像开启和结束构成了一个产生强大引力的磁场闭环,吸引着我
去"等待"真相,Izzy的死,是自杀的移接,利用了Tom Tom对Elosie
单纯的爱,失落了的真相,唯生死两隔的情人方知,世人只有更多
的冷漠,甚至对错过这一幕血淋淋的场面而相互调侃.想到这里,T
om Tom的死根本就不是导演刻意留后解除的真相,世人那份麻木
和残忍揭示才是其本意.
当爱情片看,本片的稀薄浅蓝的朝幕让人浮想翩翩,当艺术片看,
精致的画面,朋克的音响,低声的旁白,诗般的语言融在一起,是撕
裂过后的拼凑,是觉悟过后的拯救,格外深刻,让人看得很不轻松.
.或许这就是人们说文德斯的电影是属于哲学高于美学的原因吧.
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头脑空白期,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想看任何
任何的电影.因为很难忘记里面的一丝一毫.不想忘记,也很怕忘
记.
Wim Wenders的电影,让我如至宝般的珍藏在碟柜里,偶尔翻启那
个最不起眼的布尘角落.我是个有很深很深恋物情结的人,喜欢旧
旧的东西,就好像喜欢碟上布满的灰尘.然后有些许沧桑感的感叹
:WOW.
关于坠落的电影,近段时间就遇到不少,<第八日>的跃起,<收容所>
的急速垂直下坠,<百万美元大酒店>的慢镜起跑和滞空,又多了
一次对心灵的凝视,安静的邂逅带来长久的冥想.是不是往往花过
多时间行走的人,都没有勇气去跳跃,去试图触及理想的幻影,挣
扎在不安于其中的黑白冷暖.
那一刻,在屋顶上,他助跑,他起跳,他坠落......
唯有留下她独自一人的告白......
那些点点的思绪――――――
有本书叫做作任何人都无法买到文德斯的眼睛,有部电影叫作任何人都无法触碰到米拉那双冰冷的赤足,有首歌叫作任何人都无法感受到U2那颗爆裂的心脏,下坠,在油漆深处的光明里下坠;无从得到,就不再有期待;无法抵达,就不再有凝视;无力拯救,从此不再有慰藉。幸福是隐瞒自己的痛苦,爱是轻轻用力,一下子。
这哪里是文德斯,简直是卡拉克斯。bono的剧本很普通,但拍得好美。最感动的一句话:who cares? i care...for you.
一部与众不同的文德斯电影,待重看再做评
Love can never be portrayedthe same way as a tree,or the sea, or any other mystery.It's the eyes with which we see.It's the sinner and the saint.It's the light inside the paint
文德斯電影的攝影真是太好太好了。明明情緒投入不到都忍不住給四星。
影院的drama比影片的drama好看。我一直在纠结到底是谁疯了。看到最后我才明白,是我
#德国电影大师展# 同样也是一种常见类型模式的另类“变种”体验,与《美国朋友》连连看,这种感觉尤为明显,似乎觉着文德斯老师也有点犹豫,想探索更好的平衡方式:既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也能兼顾大众接受程度;破案片都拍得如同梦境般的迷离——配乐找对人了确实功高,一群颇有些神经质的各色人物,百元美元酒店宛如化身大都市里的双峰镇,赤足走在街道、钻进旧书店,认为自己是“虚构”的米拉真是全片灵魂之中的灵魂;两个坠落的年轻人,似乎是又一次“苍穹下”系列的表征,建筑选得太好,众声喧哗,众生凝视,众人虽然破败的房间,却也有种浪漫气息的窗台边的生活,正承载了这份苍穹下的凝视
我实在是很爱很无力,第一个音符响起,眼泪就已经溢满眼眶
文德斯的异色之作,获柏林评审团奖。1.这回,我们的主人公不再漂泊无定、浪迹天涯,而是蜗居于一座酒店中,甚而亦不再漫无目的、情感空虚,而是满怀坚定与执着的爱情。2.U2乐队的主唱Bono不啻是影片的灵魂人物,他的配乐与大量做过特效处理的慢镜头一道予人眩晕而迷幻的感官体验。3.文德斯融合欧洲作者电影与美国商业片的野心展露无遗,奈何影片大部终显散乱无章,吉布森饰演的FBI探员更是让人出戏。4.所幸,如宿命般轮回的开头和结尾没有让人失望,这或许是电影史上最浪漫而唯美的跳楼自杀场景罢,我想。5.色彩运用同样上佳,颇有重回二十多年前那部同样成功实现德美融合的[美国朋友]的气韵。(7.5/10)
幻觉般的故事。不能接受窃窃私语般的旁白。贫瘠的思维环境造就悲剧。U2和米拉惹眼。
音乐很感人。老外的哲学体系太强大?还是这片本来逻辑即使如此?徘徊在似懂与非懂之间。电影那句台词很牛x:“。。。华贵、抑郁、垃圾。。。”
one of the favorites. 音乐功劳很大。智障和纯真之歌。复杂难以表达。
唧唧歪歪的话痨风格真的很文德斯啊,选Gibson演真是太荒唐了,除了音乐什么都没有了...
6/10。其实没我预期的难看,虽然风格有点乱、显得不成熟,但我很喜欢开头,摄影也高端。其实文德斯的片子只要有音乐就不难看,因为每当原声响起,那种城市的孤独与浪情情调总能被烘托到极致。。。另外这片告诉我们,lmdb和豆瓣评分都不靠谱,豆瓣假文酸醋的文艺青年特别多,所以评分特别高。
想在那个屋顶坐一天。文德斯的蓝色是陷阱。Mia太适合。但是我还是对类似圣愚的设定有障碍😂后半段真的有点huh?@大光明 又活久见有人散场说不好看不让别人鼓掌…有病吧
All about love, all because of love.Like the music.
赤脚,看书,fiction的eloise。单纯的tom tom。他们计划去非洲,丛林,鱼游来游去…她提着唯一一双鞋子飞奔却看到tom tom的一跃…还有各种怪人穿梭,一个披着悬疑外壳的纯洁爱情故事。wim wenders最商业的电影却成了我最爱的电影。一直不喜欢u2除了这次
洛杉矶版的重庆森林。魔方里的诸多怪客,持证的疯傻,在阳光里舒展试探,柔软多情。花时间跟上他和她的心情的细流,在最后理解了责怪和自赎。自我和自尊应该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伊兹最后才出现,是TR哈哈。《致爱丽丝》的rap很可爱。
汤汤的纵身一跃,似乎整个人也都与他一起轻盈地凌空于炙热的胸腔深处。只有那短短几秒的罅隙,才会倏地闪回童话般的光亮,才能领悟——生命是完美的,是无与伦比的。所有心灵的梦想,只为觉醒心中的爱,抚摸你胸口的心跳,拥抱你温柔的灵魂。肆意的不切实际,清醒的果敢畅意。U2乐队的OST配合掉帧般的慢镜头,撩拨得迷人心弦。
浪漫迷乱或许都已无法形容,原声值得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