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我惊呆了。最近最大的惊喜。这是一部打着恐怖片外核的实际上描述伟大父爱的绝绝对对被低估了的片子。他用极端的难以想象的方式保护了他的儿子,扭转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尽管你还是感到由衷的悲哀。钟孟宏玩得太精了,逻辑前后完全自洽,把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外化得特别好,你以为的离奇一点不离奇,最后儿子的魂被老父亲的爱召回了。间中惊人效果中端出十足的幽默。台湾这帮演员有一套成熟的有说服力的表演体系,看似一本正经又自然不留痕迹。每个角色都很耐看。张孝全真是帅。一部从头到尾引人投入的片子就是极好的。为什么那么多人没看懂?山林欲动,山林静止,虫鸣声,我屏住了呼吸。好想让AM看这部片子啊,他肯定会喜欢的,应该可以治愈他。开头那首《青春小鸟》的变调也是神笔。钟孟宏是目前把暴力和诗结合得最好的华语导演,想研究下他的脑回路,他洞察人性最深处。
钟导在前三部作品里,深度探讨了父子关系。在这个基础上,从《失魂》追寻到了人类深层本质的存在--灵魂。btw,《失魂》的片名英文名就是《Soul》 有个说法,人是灵魂和情感的躯壳。那么,失魂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 我想起了一个我的故事。 这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县城。我很小,大概十来岁,我表哥带我去录像厅看香港电影,看的什么忘记了。只记得一些味道,比如汽水瓶里橙子汽水的味道,一瓶幸福汽水,只需五毛钱。另外,还记得偷吸烟中学生老哥的二手烟味,他那时留着和电影里主人公一样的发型。 看完电影,已经很晚了。 我哥骑自行车,载着我过桥,桥很窄,疏忽就会掉下去的那种,周围阴森密布,桥的下面就是河,虽然是九十年代,可河水泛着绿光,被惨月亮趁着,又脏又臭。 写着写着,我依然能闻到那股怪味。 风里的表哥吓我说,“你!背后!落着!一只!水鬼!别回头!!”说罢,他就玩命蹬,我就紧命抱着他。 车速快极了,在风里飞也似的。 飞着飞着,就把我的什么给甩了下去,回到奶奶家,我就得了一场久退不去的高烧,烧到我不是我,烧到我什么都记不清了。 后来,爷爷奶奶趁我睡着,拿着我的衣服,走进了夜色里。他们一边抖衣服,一边用声音捕捉着什么,“龙啊,龙,小龙啊,你快回来吧~” 他们在黑暗中消失了很久,等他们再次把衣服披在我身上时,我的病就好了。 一夜之间,就真的好了。 病愈后,我才知道,大概啊,那个在自行车上飞也式的后果是,我的魂儿丢了吧~ 回到《第四张画》,它留给少年一个问题,你画你的自画像。你会画成什么样子呢?如果你的继父是个杀人犯的话,你,我说是你,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失魂》给出了答案,用一个真实梦的故事的方式。 阿川在很小的时候,目睹父亲帮助母亲自杀。他在成年的时候,魂丢了,他不再是以前的阿川,甚至,被人附了体。可是,他总断断续续地做一个梦。 梦是这样的: 失魂阿川梦见自己开车入山,迷路了,之后,便遇到了三个拿猎枪的人。他们想要搭便车。 你会停下来吗? 大部分人都会说,不会啊。毕竟对方有武器,太可怕了。 现实中的阿川,在得知爸爸说出杀人真相,并为了儿子背负起所有杀人罪名时,失魂的阿川又做了这个梦的延续: 他梦见自己拉上了三个猎人,猎人并没有对他做什么。而且在目的地下车时,还给他指了路。他们告诉他,“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一直走,你就能找到出口了。” 失魂阿川很听话,他按照猎人的指引,继续开车。他一直开,一直开,一直开啊,路很长,而且很黑,就像是窄桥上那条永远也骑不到尽头,回不到奶奶家的路。 他甚至想要放弃,恰此时,他遇到了一个小孩。那个小孩,告诉他,他就是阿川。 他躲在黑暗里,躲了很久了。 当他遇到阿川小的时候,梦就醒了,路也到了劲头,阿川找到了魂。 合而为一。 那一刻,似乎是和童年的什么和解了,你也说不清啦。 Ps:这个梦的故事和《阳光普照》的司马光寻自己暗合,意味深长。 Pps:钟导电影里的父亲,总是一个爱子如海,或者父爱如山的存在。也包括《失魂》里包庇儿子,为他杀人的父亲。道德层面,无可指摘,毕竟,这也不是大陆院线电影,需要一个绳之以法的结果。 但是,看得出来,钟导在《失魂》里,已经开始探讨潜意识,梦境,以及人的构成这类问题了。 很多影迷无法抽象着去看这类问题,也没有前几部电影的铺垫连续性,就纷纷给一部不尴不尬,既不恐怖,神神叨叨,速度缓慢的恐怖类型片,一个大大的差评。 可看了钟导后面的《阳光普照》,《瀑布》就会发现,《失魂》铺垫,就是一个导演找到风格后的华丽转场。太来之不易了。 这是个不正自明,不受主流待见的小“失败”。 人是什么,人的复杂性又是什么,这就是钟导,作为一个表达者的初心所在了。 Ppps:期待他的《一帆风顺》,这部让他从停滞状态里走出去的作品。 不过,这是三年后的事情了。
其实一直在想,父亲应该早就也有病了吧。他爸后来杀了更多的人病也更严重了,可能说不定他说妻子让他杀了自己,也是他自己出现的幻觉。但是刚好这一幕被儿子看见。应该是日常杀鱼会让他一次次回忆起这件事,就受不了出现了自我保护的第二人格。这个人格我猜测应该是和他老爸有些相似的,所以看见他姐后以为是他妈,就像自己老爸一样杀掉了这个人,所以后来在井里出现母亲和姐姐是一个形象。
整体略有些拖沓,没有了悬疑的感觉。可能导演并不想往恐怖片走,给的很多空镜画面是好看的,一直把节奏放慢,安静的时间也很久。
拍他第一人格的挣扎,用了鱼和蜻蜓
很直接的暴力吧,这部里面每一个杀人镜头都很直接,除了第一个他姐姐的手变成他沾满血的手,后面姐夫,就照着他的脸打,还要看他软趴趴的扭曲的样子,警察那个也是,怼着脸拍,一直刺脖子还有细节的血喷出来,倒下去还要吐一口烟。
感觉每个之前都是让人放松警惕然后给你来一下
总得来说看的不是特别过瘾,看的不太爽。
那个梦,还不错。南投大山真神秘~ps,终于见识了台湾念真情里说的单轨车。
几个突如其来的暴力画面还是挺赞的,血浆四溢的特写慢镜头和全片的阴郁沉缓节奏相得益彰。冷峻节制之下的精神病患诠释,独特的父子关系以及大量的山地与天空定格,带出一种对立而怪异的空间触感。
导演是有多爱马陆啊……精神病发作事件,但仍还是一股挥之不去的文艺腔。
幽閉的山林,封閉的木屋,密閉的人物空間,反射鏡面,暴力美學,視覺饗宴,路軌,象徵性地連結現實與其之間。買票時收到一張鍾孟宏怕觀眾看不懂而寫的小本事,上面提到跟隨阿川的角度看電影,可是觀眾怎能連結一個沒有靈魂的空殼?即使明暸、懂得如何審視卻無法留下滿足同情之意。
好会拍哦,氛围营造一流。但是剧作不够顺滑,说不清是太浅薄还是太深奥,几个关键性的转折都缺乏动因,观众很难共情。
这就是个关于魂魄离开肉体和孤魂野鬼附身的故事,跟人格分裂有毛线关系?张孝全是厨师,屠鱼时失魂其实是因为杀生罪孽太重,而鱼有灵性。要理解这部电影,就一定要相信世上有鬼,并去了解世间各种鬼的形态和存在方式,无神论者就别看这部电影了,估计看了会觉得里面人发神经!
靠!我惊呆了。最近最大的惊喜。这是一部打着恐怖片外核的实际上描述伟大父爱的绝绝对对被低估了的片子。他用极端的难以想象的方式保护了他的儿子,扭转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尽管你还是感到由衷的悲哀。钟孟宏玩得太精了,逻辑前后完全自洽,把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外化得特别好,你以为的离奇一点不离奇,最后儿子的魂被老父亲的爱召回了。间中惊人效果中端出十足的幽默。台湾这帮演员有一套成熟的有说服力的表演体系,看似一本正经又自然不留痕迹。每个角色都很耐看。张孝全真是帅。一部从头到尾引人投入的片子就是极好的。为什么那么多人没看懂?山林欲动,山林静止,虫鸣声起,我屏住了呼吸。好想让AM看这部片子啊,他肯定会喜欢的,应该可以治愈他。开头那首《青春小鸟》的变调也是神笔。钟孟宏是目前把暴力和诗结合得最好的华语导演。
如果他觸碰到了人最深的隱痛...我是不是不應該再埋怨他將這樣的故事講得太詩化?
彻底粉上了钟孟宏. 一如既往的梦魇与死亡,但想不到最后竟是温情无比,几近变态的父爱。王羽用一种“业余”的表演状态,来诠释这样一个另类的父亲。 在城市里日复一日,会不会哪天你也丢失了魂魄,成为游荡的灵魂呢?
釜山电影节看的。黑色幽默,带有惊悚色彩。王羽来了。
所有台词都很怪异,所有行动都没有动机。如果钟导是想呈现精神病人的主观世界,那我觉得代入感也是没有的。
这是钟孟宏最好的电影之一 基本上完成了对“游魂电影”的定义 《医生》的温医师客串了一个角色 非常惊人 游魂始于儿子的魂魄 终于父亲的罪孽 一个完整的闭合
空有皮囊
森林里树枝怎么可能捡得完?当然捡不完,就跟你的念头一样
故事没讲清楚,画面倒还不错,配乐也比较吸引人。这居然能拿奖?大概是给王羽爹爹和钟孟宏面子吧
钟孟宏的影像干净漂亮,讳莫如深,同时又散发着一种能从泥土中钻出来的力量。这显然不是那种一惊一乍的恐怖惊悚电影,而是尝试着通过缓慢的节奏、冷静的表述来直摄人心。在失魂的鬼故事的表面下,它一直在与观众探讨如何认识自己和世间,到底是精神疾病还是鬼怪故事,这一点并不重要。
你能面对过去的自己吗?
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
片名講得白,失掉靈魂,不是說鬼,要高端就要講靈魂,導演真係有靈,將點點滴滴經營到處處有靈,山有靈小屋有靈,兒子失靈父親曾滅靈,山區片警有靈警民一家親父親才將大事交托,女婿失魂留來也無用,火爆差佬三魂不見兩送他手刀份所必然,青山翠谷埋白骨,木屋蚊帳鑄鐵魂,彎彎曲曲山路,阿川要回家,您要回家嗎……
3.5,披着不能再薄类型片面纱的作者电影,通过父子隔阂、人与土地、孤独之下理智与自我的丧失以及韩式乡间谋杀来探讨台湾的代际矛盾与身份危机问题。有很大师的远景和长镜头,也有刻意但让人极度不适的莫名抖动、变焦以及看似错误突兀的剪辑,总体而言确实让人看得很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