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魂女郎

HD中字

主演:薇诺娜·瑞德,安吉丽娜·朱莉,克里·杜瓦尔,布莱特妮·墨菲,伊丽莎白·莫斯,杰瑞德·莱托,杰弗里·塔伯,瓦妮莎·雷德格雷夫,乌比·戈德堡,安吉拉·贝蒂斯,吉利安·阿美娜特,克莉丝汀·梅尔斯,乔安娜·科恩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移魂女郎 剧照 NO.1移魂女郎 剧照 NO.2移魂女郎 剧照 NO.3移魂女郎 剧照 NO.4移魂女郎 剧照 NO.5移魂女郎 剧照 NO.6移魂女郎 剧照 NO.13移魂女郎 剧照 NO.14移魂女郎 剧照 NO.15移魂女郎 剧照 NO.16移魂女郎 剧照 NO.17移魂女郎 剧照 NO.18移魂女郎 剧照 NO.19移魂女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移魂女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根据苏珊娜凯森的自传体小说改编而成。苏珊娜(薇诺娜·瑞德 Winona Ryder饰)本是正值花季的普通少女,却被诊断为“边缘精神错乱症”而送进了精神病院。虽然苏珊娜深陷现实世界的精神压力中饱受折磨,但在精神病院苏珊娜结识到了一群看似乖戾却不同寻常的新朋友。具有反社会人格的莉莎(安吉丽娜·朱莉 Angelina Jolie饰),带领患有说谎癖的乔治娜(克丽·杜瓦尔 Clea DuVall饰),对火深怀恐惧的珀丽(伊丽莎白·莫斯 Elisabeth Moss饰),不能当着他人面进食的戴西(布莱特妮·墨菲 Brittany Murphy饰)等其他女孩,做出了很多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这令医院管理人员头痛不已。苏珊娜逐渐融入了女孩们的“秘密活动”中。这一次次离经叛道的疯狂冒险,使她踏上了一场寻找自我的精神之旅。  安吉丽娜·朱莉因本片荣获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2000)奥斯卡奖-最佳女配角。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毒舌律师凤伊金先达大进军——席卷大西南魔神创造传咫尺天涯1993乌托邦吕建江器官那些曾经你不是犯人人工夏娃第二季那年冬天,风在吹生命密码美女与男子伊比利亚的派对黑镜第四季失形霹雳神偷 (国语版)新河东狮吼(国语版)播种的旅人2016王中王马可波罗 第二季厨房之旅女神在线第五季谋杀疑案2摩登家庭 第十季咫尺

 长篇影评

 1 ) 非常有意思

该影片根据苏珊娜凯森的自传体小说改编而成。讲述女主角相似的人生经历,她曾一直被失眠所困扰,几近崩溃,并且也去看过心理医生的故事。1967年,19岁的Susanna Kaysen由于产生幻觉向医生求助,更严重的是她还和父母一位好朋友的丈夫有染。最后Susanna被诊断为患有“边缘人格错乱”,建议其住院修养一段时间。在Claymoore精神病院,Susanna结识了一群新朋友:患有说谎癖的Georgina,对火深怀恐惧的Polly,不能当着他人面进食的Daisy,最特别的是反社会人格的Lisa,她令医院管理人员头痛不已,对这群女孩影响甚大。在这样的环境下,Susanna是会康复呢,还是会象她的朋友一样变得更乖戾……

 2 ) the end of the world

  如果可以选择,我愿呆在所谓的精神病院。

  在那里,我不用在意任何人的眼光,肆无忌惮的疯癫。
  在那里,我可以如lisa般,深吸一口烟然后吐在旁人的脸上,看它逐渐扭曲,窃窃的笑。
  在那里,我想要呆坐着看外面的世界,没有人打扰,没有人在意,即使一年四季都只有我一个人。
  在那里,看我爱的书,听我的歌,时不时浪费笔水写点垃圾,自娱自乐。
  在那里,恐惧和快乐随时报到,高兴就笑,放肆的笑,难过就哭,使劲的哭,害怕就喊,疯狂的喊。
  在那里,按时喝药,按时睡觉,按时吃饭,作息时间清楚分明。
  在那里,没有朋友之说,也就没有多余的无聊情感。
  在那里,我不需要担负什么责任,不需要那么多的要求,没有欲望,没有痛苦。
  在那里,我才会是我。

  可是,susanna在精神病院里是少有的正常人,在外面的世界却又是个精神病患者,如此格格不入的身份,到底哪里才是归宿?还是,这个世界本就没有归宿。
  围栏外的世界每秒都在发疯,吞噬着每个所谓的正常人,围栏内的世界却安静的异常寂寞。
  maybe the answer lies in the end of the world......

  
  Why does the sun go on shining
  Why does the sea rush to shore
  Don't they know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Cause you don't love me any more

  Why do the birds go on singing
  Why do the stars glow above
  Don't they know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It ended when I lost your love

  I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I wonder
  Why everything's the same as it was
  I can't understand, no, I can't understand
  How life goes on the way it does

  Why does my heart go on beating
  Why do these eyes of mine cry
  Don't they know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It ended when you said goodbye

  Why does my heart go on beating
  Why do these eyes of mine cry
  Don't they know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It ended when you said goodbye
  

 3 ) 性感的女孩们

年轻的茱丽有纤细的双腿。狂躁的个性是青春的性感。
喜欢她的厚唇和乱发。双子座的女孩是那么自由且美丽。
短发的薇诺娜有小鹿一样的眼睛,不是那个因为偷窃被控告的女孩。
不是剪刀手爱德华里的洋娃娃。坐在出租车后座点上一根烟的她,美丽的像玻璃。
为了美丽的女孩们都应该看看。
毕竟她们是多么年轻啊。

 4 ) 断点之后,请努力拐向有光的一边。

       在讲这部电影之前,得先了解一个精神病术语,或者说一种病——边缘性人格障碍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BPD)。 根据最新版的《DSM-IV-TR》的定义,BPD放在Axis II。 BPD疾患的主要征状如下:

  1、疯狂努力以避免真实或想像中的被放弃。

  2、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特征为变换在过度理想化及否定其价值两极端之间。

  3、认同障碍:自体形象(self image )或自体感受(sense of self)持续明显不稳定。

  4、至少两方面可能导致自我伤害的冲动行为。

  5、一再自杀的行为、姿态、威胁,或自伤行为。

  6、由于心情过度易于反应,情感表现不稳定。

  7、长期感到空虚。

  8、不合宜且强烈的愤怒,或对愤怒难以控制。

    9、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性症状。
(以上资料来至百度)

      如果这些症状中达到5条以上,那么似乎可以恭喜你中标了。

      但这些症状又都具有瞬发性和不稳定性,患者没有极端疯癫的表现和明显的攻击性,在大部分时间里仍然能保持理智,正常的工作能力、思考能力等,是个正常人。正因为 BPD患者不是纯粹的精神病人,实际上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正常人,因此BPD一直都被看做是治疗难度非常大隐蔽性非常强的精神顽疾之一。BPD患者也被看做是社会和自我的潜在威胁者。

        一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有点迷惘,精神病患者眼中的世界在正常人看来是虚构的和偏激的,精神病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我欺骗,不能适应与现实和社会,因此创造出一个自我的世界固执地沉溺其中。再加上导演一再通过音乐、叙述等方式强调时代背景,所以,最初,我以为这又是一部影射时代社会病的作品,我以为接下来要大张旗鼓谈论病因和展现如同《飞越疯人院》中那种枯燥、单调和可怕的疗养院生活,讲述人如何被扼杀的问题。——可完全非也。电影接下来的走向表明导演是个正常人,实际上这完全可以看做是一部主流的探讨心理治疗的严肃影片,影片里没有冷漠变态的主治医生和护工,没有集迫害虐待妄想于一身的疯狂病患,只有一群介于正常和偶尔有非正常行为的姑娘,专业的心理医师和慈母一样的看护,甚至女主角的父母,也没有被描述为多金矫情的中产阶级无聊人士,而只是为女儿不同寻常行为担心的普通人父母。并且,站在医者的角度,影片思考的最多的怎样让这一群人好起来,从新回归社会,过平静的生活。最后虎头蛇尾的潦草结束,表达了导演对于此类病患治愈的乐观信心,恢复正常的女孩重新找到了生活和自我,走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可以预想,十年或者二十年后,她将成为像她母亲那样优雅得体,适应社会安于生活的健康中年妇女,从而真正摆脱BPD的阴影。这便是影片的意愿?——是我没读懂导演?还是这个命题实在太高深和隐晦?也或许,这也一种温和的、符合社会主流的、悲悯与救赎?

      1967年的美国,17岁女孩苏珊在高中毕业典礼上沉沉入睡,她不关心自己的前途,讨厌父母安排的社交活动,独来独往,抽烟酗酒,甚至给自己灌下一大瓶阿士匹灵差点要了自己的小命。她是学校里有名的怪胎,但她美丽纤细,因此那些因为外表而勾引她的男性没有一个能真正给她引导和抚慰,她也对此茫然和无所谓。她假想过自杀,她内心充满悲伤和孤独,转化为冷漠乖戾的外壳,于是她被父母送到了高档疗养院去休养一番。疗养院条件很好,并没有《飞越疯人院》里那种病患被当做非人看待的任何情节。在展示病患的症状和治疗手段时,导演也采用相对温情的态度和方式,总的来说,这似乎只是一群稍微有点怪癖的姑娘。她们半夜一起玩耍,偷溜到地下室打保龄球,到主治医师的办公室看自己的病例。她们和护士玩藏药的小把戏,她们甚至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社交圈。苏珊在这里奇迹般地找到了友谊和慰藉,以至于男友来接她私奔她也放弃了这个绝好的离开的机会。在以自己的方式(当然,这种方式被看做是非正常的严重扰乱治疗的)帮助了病友波利后,苏珊和疗养院的冲突达到了顶点。接着在顶撞了主治医师“你的治疗到了瓶颈”,和用恶毒的语言攻击了一直善待她的黑人女护工之后,苏珊和病友丽莎(反社会病患者)逃出了疗养院,奔向她们心中的理想之地——弗罗里达新竣工的迪斯尼乐园,她们决定一个扮白雪公主一个扮灰姑娘。她们似乎在疯癫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了。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彻底“唤醒”和改变了苏珊。身无分文的两人到了前病友黛西的家过夜。丽莎刻薄尖锐地说出了黛西和生父之间难堪而病态的关系。黛西第二天早上在《the end of world》的音乐中割腕上吊自杀,走上了不归路。苏珊看着黛西的尸体被吓呆了,而丽莎不以为然,从黛西的口袋里掏到些钱并招呼苏珊快走。这一块似乎是在展现精神病人自以为清醒可实际上却在做伤害他人的糊涂事,潜在的威胁者变成了推波助澜使一个生命走向非正常结束的帮凶?可苏珊似乎一下子发现了BPD的可怕性,她没有选择继续逃亡,而是乖乖回到疗养院,开始积极接受和配合治疗。

     治疗效果越来越明显,也可以说是越来越正常的苏珊开始缓和与这个世界的对立关系,她开始向正常人靠拢,与主治医师亲切的谈心,与黑人护工温暖的拥抱。。。可她同时也越来越远离那个最初给他友情的“疯姑娘圈”。最后当她的日记被丽莎高声朗读——日记里面充满了对病友的各种不怀好意的猜测和描述,我本以为她要再度崩溃,结果确实苏珊义正辞严痛斥了丽莎,说她是一个早已经死了,只能靠在疗养院里的非正常生活来提醒自己活着的可怜虫。丽莎彻底崩溃了。 这个桥段我不甚明白导演的意图,如果说丽莎对黛西之死的漠然触动了苏珊,让她意识到了精神病的可怕,可苏珊这一番看似很正常很合理的话又给丽莎造成怎样的伤害?

    所以,结尾估计导演也觉得不太好圆。丽莎被捆在病床上,泪眼婆娑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霸气,她只是喃喃自语“我没有死。”。苏珊的治疗圆满结束,终于可以离开疗养院回归正常生活。导演潦草地创造了一个温情脉脉的河蟹结尾,苏珊离开的时候和她的疯姑娘们和好如斯,每个姑娘都亲切地和她道别。黑人女护工也和她紧紧相拥。还是同一辆出租车来接苏珊,司机大叔已经由送她来的时候的嬉皮风变成了绅士风(一切都暗示着一种正轨式的人生重新开始了),苏珊一人在后座默默流泪,留下一段暧昧的独白:

     “他们宣布我恢复健康,把我送回人世。对我最后的诊断是:康复的边界人格患者。我到现在都还搞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我疯过吗?也许。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发疯并不是一时失常,或是咽下一个黑暗的秘密,而是你我人格鲜明化。若你曾说过谎,而且自得其乐(病友乔其娜),如果你曾经私心盼望永远能活在童年(病友波莉)——她们也许不完美,但她们是我的朋友。70年代时,多数人多已出院,过着自己的人生,有的还跟我见过面,有的却永远消失了。但是她们却日日夜夜活在我心中。”

        影片叫Interrupted girl。Interrupted意为中断的、阻碍的、间歇的。 在非健全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每个女孩(又有谁是在完美世界中成长起来的呢?),或许都要经历程度不同的Interrupted。导演怀着温和良善的意念试图展示这些Interrupted points,并且试图通过苏珊,来尝试着把这些成长中的断点连接起来,还给这样女孩在这个俗世中一个相对完整健康幸福的人生,和能适应的能力。——我宁愿这样来理解,同时导演对精神病患者的良善与真诚让我感动——他在帮这些女孩寻找断点之因和痊愈之路,他没有武断偏激地进行论断或批判,只是通过音乐、时事报道等方式展示着自己的一些可能性想法,是一种商榷的平等的口吻,当然电影中也没有任何妖魔化或极端化情节人物,所以,尖锐犀利的评论,不适合这部电影。

        而苏珊这样的女孩可能是你认识的每一个女孩也可能是你自己。比如我自己身上或多或少就有BPD的症状。我告诉自己,在没有彻底绝望之前,不管怎样,断点之后,请努力转向有光的一边。

 

 5 ) 只是一个懒惰自私美丽的女孩。

   《移魂女郎》是我看过的第一步薇若娜瑞德的电影,也是最喜欢的一部。
   当时在恶补安吉丽娜朱莉,挖到了这部1999年的老片。看完以后疯狂搜索关于Winona Ryder和这部电影的所有。电影原名叫“Girl Interrupted”,也就是“女孩向前走”。朱莉因这部影片拿到72届(2000)奥斯卡的最佳女配,从此一炮而红,星途坦荡。而另一位耀眼的女星,从此却慢慢凋零了。
   我总觉得在这部电影里,Winona有太多的本色演出。聪明,懒,颓废,叛逆,抽烟,极短的头发,渴望爱,不珍惜爱。在电影结尾她有了一个更好的开始,我猜这也是她内心期望的。她漂亮聪明颓废,有许多特别的年轻男人仰慕。她爱他们,但不想和任何一个共度余生。她和疯癫性感的朱莉做了朋友,在巴士上她羞涩地吻了她,弹吉他时笨拙又努力……我真喜欢这样的女孩,想陪伴她,或者变成她。
   她咆哮着问老护士,“what’s fuck going on in my head?”得到的回答是,“你不过是个懒惰、自私、叛逆的小女孩,想要逼疯你自己!”
   每个人对这部电影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是这一幕我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觉得这是电影的精华。Susanna的秘密被戳破后,脸上尴尬、震惊、羞愤交加的表情,还有她为了反击说出的毫无水平的脏话——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这样的地方,模模糊糊地知道它横在自己和幸福中间,却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愿意跨过去。这个医院里也都是这样软弱的人,背负着不愿意扔的负担,做出扔不掉的样子。大家心照不宣,和平相处,一旦点破,不可收拾。
   我们都是软弱的人,软弱的人和软弱的人在一起玩。
   关于这部片子的主流评价是,Winona失恋后一蹶不振,为了挽回人气以及尝试另一种工作方式,她第一次制作自己的影片,结果在片中的光芒完全被另一个新星掩盖,那个新星就是朱莉。
   其实我认为,lisa这个角色本身就非常出彩:癫狂,性感,颓废,冷酷,像母豹子一样充满活力——也是朱莉的本色演出,浓烈,强势,无时不在爆发。而Susanna纤弱,矛盾,安静,笨拙,注定只是一个看第一眼不会击掌而起的角色,只有许多遍以后才能开始赏识那个看起来乖巧又喜欢研究自杀的女孩。因为这样的不出彩就否定Winona的表现,我实在想不通。
   2001年,偷窃案闹得沸沸扬扬。一个腰缠万贯如日中天的女星何至于在衣服店偷衣服?就算真有其事,以她的人脉和声望来说低调处理又能有多难?不管怎样,最后闹翻了,人气,名声,片约,片酬,演员能拥有的所有,一落千丈。
   后来我下了她的《达尔文奖》(2006)去看。细心的人应该能发现她的特别,她从不接卖座但乏味的商业片。《达》算是她接的最商业的片了,虽然不卖座,导演演员都一般,但剧本相当有趣复杂。虽然这时她已经35岁,身体开始发福,但脸庞还是20岁。她在所有的电影里都烟不离手,但皮肤从来没垮过一点。
   2011,Winona在《黑天鹅》里演一个画着浓重眼线的老芭蕾演员,我总觉得她接下这个角色很有深意。彼时她已经三十九岁,她终于开始老了,我看了演员名单才知道那是她——我实在是认不出来。她舞团第一的位置被年轻的女主取代。当她和新人相对,新人光洁的皮肤和清澈到不知所措的眼神让她悲愤,她也年轻过,被人捧在掌心过。电影里她酗酒,自残,跑向疾驰的货车。后来她永远躺着,曾为她带来荣誉、快乐、美丽、爱情的,光洁灵活的双腿,和她一起毁掉了。
   2012年,她参加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用食指戳她露出来的胸,边戳边哈哈大笑。她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肚腩毫不留情地凸出来,她也完全没有挡的意思。2005之后她出席活动的照片,脸还是一样美,眼睛里的光渐渐没有了。我想起移魂女郎里,那个被抢了老公的贵妇人怔怔地对她说“your skin is so beautiful”。当时她28岁,演高中毕业的女学生还是一点没输,不管是皮肤,身形,还是精灵般的眼睛。
   我不想求证戳胸的梗是怎么来的,Winona从来就不是自重的人,这也是她迷人的地方:老天给她众望所归的一切,她却显得那么不屑。她对人生不屑,对自己不屑,对生活不屑,对名望不屑。她也很认真地在乎过一个人,但最后没有好结果。后来,她再不认真对待什么,包括自己的身体,抽烟,不节食,不健身——不管下半身多么松垮。
   这是我有点感触的地方,我也年轻过挥霍过。有人对我说你身材真好,怎么吃都吃不胖,我说哦,继续胡吃海塞,后来我就吃胖了。有人对我说你皮肤真好,怎么熬夜都不起痘痘,我说哦,继续每天三点睡六点起,后来我在镜子里看见第一条皱纹时,我才20岁。有人说你头发真好看,栗子色,又顺又亮,我说哦,后来嫌洗起来太麻烦就剪了,和Winona的一样短。
   以前我不明白人生经不起挥霍,我自己若不好好对待自己,别人更不会。我不明白肉体和心都没被好好对待的后果有多严重。我不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存在如果没意义,我为了存在所做的一切努力也都没意义。不懂事的时候想得多,容易悲观,一悲观,更加不想珍惜自己。
   看过《移魂》的很久之后,我才想通,对生活有了期待,想正经地挥霍生命,好好对待自己,先悦己,再悦人。所谓想通,大概和薇若娜坐车离开医院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吧。

 6 ) 我们都住在疯人院的隔壁

我知道的第一个疯子的故事,是我妈给我讲的。那是在她故乡绍兴的一个村庄里,依水而住的人家,可以看见悠悠的乌蓬船穿过桥洞,女人们摘了自家院落里的碧绿的丝瓜回屋里头开始做饭,天近黄昏,狗吠和人声渐起,突然有人喊:四麽家的又爬屋顶啦!男人、女人纷纷闻声而出,小孩子急忙忙跑出来想看,立刻被大人骂回去。又是那个女人,爬到宽屋檐的房顶上,一边唱歌一边脱衣服,一件一件迎着西沉的太阳落下。妈妈有时候又说,她是先脱光了再爬屋顶的,直到别人把她抱下去,日复一日,疯癫而过。

无论后来,我又听过多少关于疯子的事,我印象里疯子总是赤裸裸地兀自生活,他们看不见世界,看不见世人。

在发疯以前他们也许被太多世俗的伦理道德、情感价值所扭曲直至神经崩塌,脱离大多数人的生存规则而活,我对疯子有一种莫名的敬意,他们是遗世独立的被自认为不是疯子的人称为疯子的人。

我们人多势众,因此他们被叫成了疯子。

究竟是世界抛弃了疯子还是疯子抛弃了世界?这个问题很像在《被禁锢的女孩》里,最后苏坐在回家的路上的自问:真的是我太疯狂,还是这世界太疯狂?这个时候的苏已经被划分为康复的边界人格分裂症,她如此清醒地看见疯狂,从此便可以离疯狂远一些,可以住到那座疯人院的隔壁,慢慢开始她的写作生涯。

写作,是一个结果而非一个源头,在苏吞下一整瓶阿司匹林之前,她的理想也是写作,她为什么要写?因为被无穷的悲伤淹没,连微笑也会觉得心痛,总是觉得自己与外界格格不入,对一切都感到无能为力。敏感的女孩,也最叫人心疼,却无能为力。

对于苏的疯狂我总觉得是假性青春分裂症,医学上当然没有这个病,但处于物质与文化都可自由选择的80、90两代人,有太多人有类似的经历:企图自杀,无穷的幻想症,不肯长大躲避世俗,自命清高,鄙视世界的虚伪与肮脏。当莉莎读了苏的日记而控诉她虚伪时,苏说,也许整个世界都愚蠢无知,但我宁愿身在其中,也不与你一起。

苏在青春的短路后,要面对多长的路?她会一直用写作的方式住在曾经待过的疯人院隔壁,将疯狂的气息消散在这个愚蠢无知的世界。

而更多的疯子住在疯人院,他们与众不同的模样,是如此决绝。

 短评

我以为剧情会朝着《飞越疯人院》的方向发展,最后突然来了一个“心灵成长和励志”式的结尾,但还是很不错的。薇诺娜·瑞德太美。

5分钟前
  • 远子
  • 推荐

我喜欢薇若娜,她纤细清纯美丽。片中朱丽强势,薇若娜纤弱,两人搭配非常协调,竟然有温馨的LES感觉。另:此片LETO同学也在……

7分钟前
  • 海棠一生
  • 力荐

最爱薇诺娜,无人能及的中性美...!

12分钟前
  • Liv
  • 力荐

Mad world, mad time. 薇诺娜好美,朱莉演技真是绝赞。后来导演又找DuVall演了致命ID,真的太适合演突发癫狂女了。深井冰文艺女青年看此片真是自打脸。

17分钟前
  • Superhat
  • 推荐

不管看多少遍Noni总是这么美...

22分钟前
  • 凤头憨憨
  • 力荐

充满恐惧与疯狂的瞬间,没有过去和未来

27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治愈系精神病院电影。60年代末的大时代背景被淡化了,从一个中产阶级富贵精神病的文艺女青年角度,还算诚恳地去描绘了一群社会边缘异类。但感觉治愈系总意味着某种妥协,好像按主旋律价值观看来,文艺的张力在于如何接受和生存于这个不正常的世界,反正太孬种了

30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片意识形态不正确,有点像《阿甘正传》。但其实也未必。60年代的年轻人都是疯子,他们(尤其是她们)需要规训从而重新进入象征界的秩序。与《飞越疯人院》最后男主角被切除脑子不同,女主角成功地接受了驯化,并且,到了70年代,大多数的疯子都出院成了正常人。没准这是种讽刺也未必

35分钟前
  • 刘康康
  • 还行

三大主演,一个过气了,一个成仙了,一个归天了。

40分钟前
  • 小凯撒
  • 力荐

这世界本就一片狼藉我曾经疯狂过?或许吧。或许疯狂的是人生?发疯并不意味着崩溃,或是背负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是你我将情绪扩大化了。如你曾经撒谎,并乐在其中。如你曾盼望永远做个孩童。

43分钟前
  • 红辣椒
  • 推荐

薇诺那我爱你。

46分钟前
  • lovit
  • 力荐

Lisa没有疯,是太真,是看透了这世界,是自身太脆弱,于是戴一副不在乎的面具,抵抗世间纷扰,她需要人来爱她。哪一个疯狂的人不是脆弱呢?哪一个疯狂的人不是需要爱呢?

47分钟前
  • 恋天光
  • 推荐

薇诺娜令人震惊的美。

49分钟前
  • Judy
  • 力荐

这部片子给了我终生受益的启示

51分钟前
  • G
  • 力荐

500年後再見薇諾娜瑞德,和朱莉在一部如此有意義探測瘋狂與真實的邊界,曾經看過一本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書,在看似瘋狂的背後,女主角在探尋自我,邊緣型人格也許並不是一種精神疾病,在朋友、自殺與治療中,矛盾地撕扯自我再小心翼翼拼湊起來,結合那個時代背景,若有似無地為垮掉的一代正聲。

54分钟前
  • Strelizeia
  • 推荐

有点女性版《飞越疯人院》的感觉。安吉丽娜·朱莉凭借此前拿下奥斯卡、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女配角。—— 创作背景:1967年,17岁的苏珊娜·凯森(Susanna Kaysen)因精神失控被送到精神病院达一年半之久,这段痛苦的心理历程后来被她写成了自传体小说《移魂女郎》,并于1993年出版。该小说出版后不久,薇诺娜·瑞德就读过这本小说,并深深地被其吸引。因为,薇诺娜·瑞德在19岁时深受失眠、焦虑的困扰,也到精神病院接受过治疗。同年,哥伦比亚公司买下了这部小说的拍摄权,薇诺娜·瑞德主动请缨要求出任女主角,并被获准以监制的身份制作该片,但选导演的工作并不顺利,一直到1999年,选中詹姆斯·曼高德执导该片,影片才顺利开拍。—— 先是<Que Sera Sera>,然后是<The End of the World>,两首让我惊喜的插曲。

5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疯狂并不是因为曾经失败或咽下了什么黑暗的秘密,那只是自我被放大了。如果你从没有说谎并因此而快乐...如果你从没有希望自己永远是个孩子...

59分钟前
  • 2013
  • 力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胶片版。被当作疯子的社会边缘人抱团取暖,有温馨也有冷酷无情。电影中途莫名放弃了玩得很好的插叙手法,略可惜。影片强烈的风格在中间、结尾等处又较遗憾地弱下来。安吉丽娜·朱莉不羁的神情、放纵的表演不仅吓跑了喵星人,也成功俘虏了观众的心。太难忘!获得小金人实至名归!

1小时前
  • 汪金卫
  • 推荐

70 Angelina Jolie 尽显彪悍。影片故事性并不强,松散的叙事在缺少趣味时是很乏味的。Winona Ryder在疯人院中成长并找到了自我,其间的经历似乎还不足以强烈到让人顿悟。她的迷惘也好,边缘性人格也好,在影片中都只是幌子,她本人却以貌似最清醒的态度批判周围的一切。

1小时前
  • 飞刀员外
  • 还行

用剃刀会痛,跳河又太潮湿,用盐酸会弄脏衣服,吃药会痉挛,枪不合法,上吊靠不住,瓦斯太臭,干脆还是偷生吧。

1小时前
  • JulyCha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