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看哭我了,生活不容易,爱情不容易,特别是对于LGBT群体来说坚强地活下去并遇到挚爱,相守一生,不离不弃,更加是难上加难!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让我想起了齐一的这首《生命中的时光》,眼泪止不住地顺着眼角滑落!
生命中的时光 - 齐一 词:齐一 曲:齐一 在只有凌晨才不会太拥挤的城市 我披星戴月独自穿行 窗外的一点一滴在此时此刻 才没那么急功近利 岁月平添了我的愁 混杂无形又巨大的压力 这是不是我生命中最难熬的时光 爱情往往是一道世纪的难题 需要一生的时间揭开谜底 我曾为爱奋不顾身身还在这里 而如今爱在哪里 我也佩服我的勇气 也心疼所有孤独的意义 这是不是我生命中最寂寞的时光 想要把自己活成一场梦 一首歌一部电影 就算会半梦半醒就算压不上韵 却还是期待所有故事结局 谁会陪我经历风风雨雨 陪我浮沉陪我远行 从此再不言放弃也再不言光阴 多年之后只剩感激 我会在每天醒来的时候照照镜子 用一个微笑补偿自己 生活太不容易却仍不甘心 问问自己是否拼尽全力 侥幸我还有一点脾气 还有爱与被爱的权利 这是不是我生命中最热血的时光 爱是一种能让人翻越所有崎岖 让时间停止的东西 只是应一场老景念一段旧情 我们就犯同一个毛病 我会为谁死心塌地 为谁忘记我何姓何名 这是不是我生命中最浪漫的时光 想要把自己活成一场梦 一首歌一部电影 就算会半梦半醒就算压不上韵 却还是期待所有故事结局 谁会陪我经历风风雨雨 陪我浮沉陪我远行 从此再不言放弃也再不言光阴 多年之后我只剩感激 想要把自己活成一场梦 一首歌一部电影 就算会半梦半醒就算压不上韵 却还是期待所有故事结局 谁会陪我经历风风雨雨 陪我浮沉陪我远行 从此再不言放弃也再不言光阴 多年之后只剩感激 多年之后只剩感激
金发胡子帅哥,是个演员,他来美国原本是来拍电影的,在等待中他兼职男保姆。深夜睡不着,想起与男友分手的事情。
谈好的电影拍摄,突然被搁置,于是他开始面试并搭讪找机会。
整天和一群保姆在一起,哄孩子,有人主动雇他他却不愿意。朋友给他找工作,他也不去。
捡别人丢掉的垃圾抬着椅子到处跑的段落落魄且辛酸。
其实他以前还是个大明星,到了国外一切要重新开始,连签证都是问题。
著名制片人说你得纠正口音,改变发色,不要害羞更不要傲慢。
而男主宁愿当保姆也不愿演肥皂剧。
所谓的表哥其实就是前男友,突然来见他,男主说:我来这不是搞电影,我是厌倦了在你和你的工作以及家庭中纠缠。
可前男友一说跟他玩,他立马同意。可惜玩完之后,前男友又飞走了,还给女儿打着电话,其实他根本就不在乎男主!
郁闷喝醉在酒吧打架,低档场所寻欢。
一个男演员的悲催遭遇。
何苦把自己弄成这样,就找一个正经职业或者演个肥皂剧,哪怕是回到阿根廷,又有什么不好?
何苦要让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女雇主说:你不能正视自己的失败,藏在我儿子背后,扮演着爸爸的角色。
天啊这话太伤人了,人家明明在帮你照看孩子,她却如此残忍!
一气之下,男主带着孩子进超市偷东西,女雇主干脆解雇了他。
男主四处打工,见到之前的保姆朋友。他说:我虽扛着圣诞树,却没有圣诞节。
男主看到之前自己照顾的小孩,可是小婴儿已经不认识他了。
混的太惨了!人间不值得!
走投无路,男主回到阿根廷。和前男友及朋友们聚餐。
前男友又来挑逗,可这次男主不再搭理他,并终于挑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是时候找回自己,真正的重新开始了!
也许无人注视,但必须自我爱护!
不剧透,只是觉得几个场景和我经历相似。只言片语。
一个人来到陌生城市,举目无亲,借宿一个朋友家时睡过地板,是那种简单铺一个地垫,双腿伸直脚还会碰到地板的那种。于是睡眠不再是休息,而是腰酸背痛的身体折磨。借宿让我可怜自己的心酸的同时也会不好意思,会每天做一荤两素的晚餐去回馈朋友安抚我的不好意思。嗯,还好最后所谓的朋友还是脱口而出,精确地计算出应该平摊多少钱的房租,平抚了我的忸怩。
自己找房子,自己搬家,自己收拾,将一件一件物品整理出生活的样子。
生活工作四处碰壁,孤寂踟蹰,白天不想出门,电饭煲里的两碗米会吃一天,加一个鸡蛋的蛋炒饭已经很不错了;只有天空黑下来会出去走走,看到和父母一起散步的和我差不多大的男生女生,会羡慕甚至有些嫉妒。从他们身边走过,有种情感贫苦的下层百姓仰视上层社会的感觉。
即使没有工作,到了每天计算三餐的地步,也会看好日历买好车票跑到北京去参加发小的婚礼,还要竭力全力包一份像样的不会瘪瘪的红包(离首都国际机场不算远的度假休闲区里洋气的欧式城堡式建筑,气派的车队加上华丽布景以及专业灯光音响拍摄设备,像是走进一部大制作电影的片场,而我是配合演出的群演之一,体会到当演员真的是不太容易;从此告诉自己不要参加除了重要人的任何婚礼了,我担心我的演技不够我也不想配合),原来生活和时间像是氢气,悄然地灌进感情里再深沉再密实的也会轻飘飘地飘起来。
生活麻木,像骆驼遇到沙漠不再波澜惊起。但是当故友来到这座城市,暂宿一夜又匆匆别过,又会让情感的大海惊涛骇起。送他到杭州东站,进站后,自己站在检票口突然一下子空白,仿佛被10米的巨浪一下子打进了大海,沉溺于汪洋大海挣扎到无法呼吸,才发现自己在这座城市里是那么孤独无助、狼狈不堪。眼睛看着他渐渐消失在视线里的背影,而双脚执拗地站在那里不肯挪动。但是别人眼神看得你越发尴尬,别傻逼一样地站那了转身吧。走到直梯,耳机突然切到林忆莲《对不起谢谢你》,刹那间泪腺分泌的液体充盈了眼眶,下一秒就要决堤。在无人注视的出站和换乘大厅里嘲笑自己的眼泪,想找个黑暗角落躲起来,不能自已。那一刻的情绪刻骨铭心。
极力表现出的风平浪静,是黑暗里自己奋力掖住的狂风暴雨。
有些人是自己生活的入殓师,将回忆精心整理,为往事梳扮遗容,把过去所有的灰色记忆放入盒子中,然后又亲自将它们埋葬于时间的坟墓。在心底立一座沉重的墓碑,漫漫人生里自己独自缅怀。
而你,在无人注视的世界里,又埋葬了什么?
老实说这部电影没有什么超凡脱俗,我作为一个可以看着帅叔目不转睛的人在中间都要暂停直呼太枯燥无趣了。但结尾放完心里空空,还是想写点什么。
情节流水账一般,记录了男主角一个小演员来到纽约,想要做出成就又难以生存的故事。没有迫切的切入主视角,不急不慢的讲了一个孤身在外的人的孤单的故事,他恰好是gay,仅此而已。
他逃离,他不想回来,他有梦想。他一个人身在灯红酒绿的大城市,却没有落脚点。一个人匆匆忙忙,倔强让他不想回望,即使在自己的城市他能活得滋润得多。但是北漂并没有那么容易,想逐梦更是难得多。他出挑的外貌在这里泯然众人,令人羡慕的金发却不符合这里的审美不得不为了工作染成黑色,习惯几十年的口音被嘲讽轻视,每一步都艰难无比。
但最与众不同的,这是一部孤单的同志。看过太多同志电影或戏剧或悲剧,但是都有一个值得爱的人和一段断气回肠的故事,他并没有,他一个人照顾孩子,一个人参加试镜,一个人坐在海边。没有工作 失去信任,生活慢慢变得艰难,他为了生存成为了这个城市的最底层,从事着最辛苦的工作,直到他路过光鲜亮丽的大厦,在精致的反光玻璃中看到自己,已被这个城市生吞活剥的样子。
他回到了自己的城市,和偷情结婚的男友划清界限,和自己和解,为自己活。在一段舒缓的节奏中,影片走到了结尾。影片琐碎的生活场景让人不耐烦,但这可能也是导演的故意而为之,他的生活便是这样,艰难无趣虚假。但就是击中了我的内心。
因为这是最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孤单的一个人。无论W&G结局怎么说,少数群体的我们更难找到自己的prince charming,我们终究是长期的孤单一个人。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活给自己,可能是跟自己和解的最好办法。
不管是弯是直,无人注视的地下恋情,注定要因其背叛了爱情的坦诚而付出代价。
导演Solomonoff以其细腻视角著称。执导过的《脸红的夏日》(El último verano de la Boyita)为她带来了许多荣誉。这一次她将镜头指向同志,以其敏感纤细的视角进入了隐秘缠绵的内心世界,于同志平权的斗争与同志爱情的甜蜜等主流叙述外,另辟出了一条深柜同志的苦痛叙述。
主人公Nico的前男友martin,是阿根廷的一名影视片人,制作过大热的影视剧《对手》。尽管身份上层,但是其依旧无法冲破性向的心理障碍,为了维护自己在复杂社会关系网的名声,他选择了和直女结婚,生养孩子,并在外面偷吃男人——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深柜。
Nico就是他在外面的对象。他是一名演员,参演《对手》而为观众所熟知。
影片开头,他拒绝了Martin的欲望邀请,打开Martin的车门,离开了。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似乎能够瞥见他们在一起很久了。
一年后,Nico再次见到Martin,其坦诚自己离开的原因。
他可以给你钱、给你性、给你自由,但是你偏偏要的是爱情。
对深柜而言,爱情是一架早已废弃的直升飞机,空有外表始终无法飞翔。
Martin是《对手》的制片人,离开Martin,也就意味着要离开《对手》剧组。告别眼前的恋人、所取得的荣誉,Nico千辛万苦地越境来到美国大都市——纽约,追求着自己的演艺梦想。
在阿根廷,Nico很受欢迎,而在纽约街头,几乎没有人知道他。Nico只是纽约这片汪洋里的一滴水。
来到纽约的Nico一穷二白,除了演艺事业的梦想一无所有。为了讨生计,他打很多份工。去给朋友Andrea当babysitter,给她带孩子,带孩子逛游乐园、给他换尿布;为朋友特蕾莎照看出租的房子,负责卫生等善后工作;他还会去天台酒吧做陪侍,打扫卫生。Nico缺钱到了什么地步呢?他带着孩子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会用孩子做幌子偷东西。生活让一个高高在上的文艺明星变成了一名道德败坏的小偷。这样的形象很难与一个阿根廷明星联系在一起。
这些都可以忍受,只要梦想还可以实现,然而梦想也遭遇了滑铁卢。
来到纽约前,他的编剧朋友许诺Nico会为他写一部剧并且在电影节上已经有投资商扔出了橄榄枝,而到了纽约后,那位朋友告诉他投资商在干涉这个电影的创作,还提出要把Nico换掉,当Nico提出要去争取的时候,他的朋友以沉默应答。
不仅是电影项目的告吹,族裔的问题也深深地困扰着Nico。当他去试镜的时候,试镜方还因其Latino的身份,拒绝了他。他认识的有名的电影人Kara,Kara告诉他要去纠正自己的口音、染黑自己的头发。这样使其看上去更像一个美国人。身份的不被认可,让Nico备受打击。
纽约给了Nico一记重拳,响当当地打在Nico骄傲的个人自尊上,以至于他总是想打电话给Martin。而当他在美国再见到Martin的时候,他也和Martin来了一番火热的厕所play。
他也找夜店牛郎去释放自己对生活的不满与失望。
然而短暂的肉体冲撞换来的是空虚,精神的苦闷始终没有得到纾解。
来到纽约前,Nico经历的是爱情的失败,来到纽约后经历的是梦想的破灭。
这些痛苦,只能自己吞咽、默默消化。Nico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
Andrea不满Nico对自己的嘲讽,说出了平时碍于情面不好说出的话。
Nico被这一番话点醒。的确,他在自己的失败里沉沦得太久。他总把自己当成那个大红大紫的南美影视明星,逃避自己梦想上的挫折,把自己放在一个幻梦里,在自我催眠中度日。殊不知在纽约街头,没有人知道他。Nico只是纽约这片汪洋里的一滴水。
他也总是想通过逃避的方式,想忘记那段与Martin感情。殊不知,如果自己真的忘记了、不在意,根本不用逃避。
在Nico认清现实之后,他决定回家,梦想失败了,可以重启,感情破碎了,那就让它直接崩溃吧!
反正深柜基Martin只是把自己当做泄欲机器,不会给自己真正的爱情。
回到家的Nico,冰冷决绝地拒绝了Martin。
他们恋爱时,无人注视,他们分手时,亦无人知晓。一切悄无声息,仿佛没有发生。
然而Nico知道,它曾真实地存在过,有着地底冰川一般的冰冷的蚀骨。
最悲催的事情就是两个人相爱,一个人却因世俗独自背叛,还要逼迫另一个人在自己生活的基础上迎合自己的生活乃至性欲,这和偶然打一炮有什么区别。失败的本身是你没有看透事物的本质,只有你一人还在企盼,还在思考感情的方向,下一步该怎么走,而对方只是在你犹犹豫豫为人家思考的基础上玩弄你的感情,有时还是看得清楚一点,为自己多思考一点好.
无人注视下生活,唯有孤独常如新
「无人注视」更多指涉的是男主与城市的互动状态,以及从明星回归平凡人之后如何面对生活和感情的决心。影片开头由非法移民和未能开拍的电影所暗示的国家/城市空间的变化十分有趣,后面「细腻」到无聊就没必要了。
非常细腻生活流的拍法,男主角的形象非常有亲和力。在他和孩子,事业,已婚前任的关系上,处理的看似情节波澜不惊,情感却早已是过山车,塑造了一个人格逐渐独立的中年男人,他的性取向刚好是gay而已,片中的肉戏都是带着各种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它并不是一部同志电影,它只是关于这个人。
纽约终究不属于每一个人 曾经的当红明星躲在婴儿后面shoplifting是多么难以面对的failure 回到家乡做起寂寂无闻的舞台剧那时的笑才是最开怀的吧 PS: 片尾的credits非常可爱
有时候我觉得正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充斥着各种意义上的傻逼,好人才过得如此艰辛。男主承受了那么多也依旧坚强,没有掉过眼泪,仅仅是偶尔流露出了一些脆弱感,只可惜这样“可贵又可怜”的脆弱感几乎无人注视(除了一位旧友)。在电影最后一分钟时,配乐才又有了生气,男主回到故地开始出演话剧。虽然逃不开妥协二字,但终于放下了些,也终于让观者跟着得到了安慰。幸运地又看了一部女性导演加女性编剧却无比理解和关爱男性的电影,我们也本该对不一样的人却相似的困境产生理解的共鸣。
“阿根廷的电视剧都很悲伤,但巴西就好些。”看着看着我竟然走心了,但拍的有点太规矩啊。
新移民和同志情感的话题原来并不是影片的重点,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在影像风格上没有太多突出的表现,感觉像是看了一集美剧。也就是那种从乡下到大城市生存打拼的叙事变体,新鲜感不足。唯独是对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小人物心态捕捉得细腻和真实。
阿根廷版【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故事略无聊,拍得无看点。珍爱生命,远离深柜。男主颜值不可减一星。
纽约一年助我甩掉渣男的梗,其实够作。不过演员选得好,渣男太辣了,每次出场都觉得Nico为他欢喜为他忧为他逃情避世走天涯统统都成立。亚裔小哥没几句台词,一句“我曾经爱过你”搭配面具脸真是太抢戏。纽约再好还是要回家,有共鸣加一星。
我在地铁上遇到过这个演员
看得格外心酸
Place yourself....Francisco的眼睛啊!~...还有Marco, Rafael, Guillermo的颜值!~...Cousin是真的渣!....Head
一个阿根廷演员在纽约。非常好的生活流电影,充满白色谎言和情感暗流。仅仅因为使用了西班牙语对白,纽约就像被替换了时空,熟悉中透露着陌生感。导演惯于用细节传达海量信息,性取向的标签不知不觉就被撕掉了,正如片名所说——如何在无人注视下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电影是一个很无趣的故事。打分之高大概是很多身在海外之人有了悲切的共鸣。悬垂着铅块的翅膀,最终放弃挣扎。生活无处不是沼泽,每一步都可能陷得更深,也许这就是现代大都会生活的本质,人,情感,理想,都变得卑微,生长困难而衰萎迅速。而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摆脱这种种牢笼。#2018160#
非常细腻的片子,前半段对生活的纠结,后半段对感情的纠结,日常琐碎却非常有共鸣,那些放不下尊严的不甘,那些强颜欢笑背后的落寞,多多少少想起自己的曾经。希望大家都能像主角一样,放下包袱 ,真实面对自己,重新出发。
他乡与故乡,都是无人注视,两样心境,一样落寞。前半段过于寡淡无趣,至中间无声惊雷乍现开始有了起色。其实无人注视又怎样,我所需要的只是你的注视而已。“Come back.”"To what?"
为了梦想付出各种努力,但换来的却是一波又一波的挫折,这电影真是把我看到心酸。回忆起了2011年怀揣着对梦想的狂热初次去北京的遭遇,孤身一人前往、寄不熟之人篱下,后来找工作又碰壁乃至被骗,实在走投无路之下只能无奈地回家……对比男主Nico,他至少还有些门路可以尝试,而当时初出茅庐的我虽有目标却不知路在何方。P.S.:想问Nico,你还有坚持吗?你的演员之路还顺利吗?……祝你梦想成真!
很郁闷,也不能说多惨,就各种不顺各种不爽。并非一无所有,只是想要的得不到,能得到的偏偏不想要。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不过结局总算不错,不需要什么戏剧性大反转,像爱乐之城一样得到机会跻身一线,只要认清了,想通了,也就足够了。
慢品出味道,一个人的打拼与碰壁以及逃避,生活总是对自傲的人分外苛刻,当你以为有转机的时候,它会把你再次按倒在地面。活出来给人看的部分看起来美好,孑然身影更显辛酸孤独。[B]
在空间上的逃离,终究甩不掉心中的执念,归来后才有了真正的放下,才有了车窗边的微笑,在熟悉的地方,拥抱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