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很多影视作品不能成功上映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揭露出生活中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令人不快的,因此,这样的影视作品将人们不愿意直视的现象摆在眼前,其结果自然很悲惨。
生活中不止一种现象,在所有的现象中,人们还是愿意看到大团圆以及善恶到头终有报等等。因此,与之相反的作品,首先来说人们的接受意愿就不是很高了。
而影迷们的主要矛盾就在于将自己的趣味点,误认为是所有人的趣味点。所以,当这一部分作品不能上映了之后,影迷们自然就会宣泄自己的愤怒。为什么不让上映,这到底是什么审查制度等等。全然忽略了自己所能代表的就只有自己,且自己想要看到的除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之外,可能会衍生出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说的就是这样一个社会现实,撞人后应该怎么办?本片名叫《老石》,说的是一个姓石的出租车司机,因为醉酒乘客抢夺方向盘而撞上了一个骑摩托车的人,然而当老石撞人后,他面临了好几个选择,一个是自己送伤者去医院,一个是等救护车来到现场。
老石本着人命关天的心态,将伤者送往了医院,然而却因此惹上了更大的麻烦。最终,老石因为这个善意的举动而使得自己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部电影很有意思,其中一点就是本片注定不会在国内上映。原因很简单,本片戳破的是社会的阴暗面。《老石》这个片名也很耐人寻味。
毫无疑问,老石就是“老实”,老实人心眼没那么多,老实人会做出来很多善良的举动,然而在这个社会上,这些个善良的举动却不一定能带来更好的结果,有时候甚至连客观公允都做不到,老实人最终面对的可能就是一个让自己万劫不复的境地。这就是本片的意义。
我们明白了本片的意义之后,就需要在讨论另一个话题,为什么这样的影片国内不允许公映,或者是不建议公映。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媒介,它是具有宣传和引导作用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很多影视作品可以给观众今后面对同样场景的时候,提供一个参考,这一点来说,某些影视作品甚至能成为犯罪者的教科书。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警方破案只会公布结果,而不会对整个犯罪过程或者是细节进行披露了。因为暴露太多的细节性的东西后,潜在的犯罪分子会利用某一起案件为自己将来行凶做指导。
最终,这样做只能让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增加破案难度。当然,我们的一部分影迷们可以收获观影喜悦,然而跟前者比起来,这种喜悦略显尴尬。
这就是黑暗题材的影视作品为什么不允许让上映的主要原因。本片选的故事很典型,也很普通。典型的是最后引发了一场更加深层次的矛盾,普通的是,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发生。
因此,如果大家对于本片中的结果进行反向推导,就很容易得出来一个结论。如果老石当时不本着人命关天的思想去救人,那么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糟心事。
然而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这个社会除去了人情之后,人们都只关心自己切身利益而不关心他人死活。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玛莎拉蒂案到现在还没有宣判。
这就是原因。影片中的老石只要听从一下身边任何人的任何话,基本上都能避免最终结果的发生。然而老石对于这些所谓的“最优”解,听了吗?没有。我们当然可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然而我们真的对吗?你可以说老石是一个法盲,但是老石错了吗?人命关天对不对,负责到底对不对。这些都没错,为什么老石却没有迎来一个好的结局?因为其他人并不这么想。
身处变迁社会中的人们,还是应该让自己保留一些人类的本性。物质生活会推动我们前进,然而这不是全部。当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发生偏移之后,人们往往会被挟裹。这个时候才能看出来自己真正价值观的作用了。
老石的结局很悲惨,但是老石却是一个大写的人,他没有跟随这个世界同流,只不过单纯地保持了自己朴素的理念。然而这个理念却不会在当今社会得到认同。这就是本片不被允许上映的原因。
之所以本片不被允许上映,因为我们的社会还是需要呼唤爱和公正,因为影视作品本身都是具有引导性的,还因为好人不应该被各种力量挤压的无处存身。
老石是悲剧吗?恰恰相反,如果这个社会上老石一样的人多一些,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的。然而当这样的人少一些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不被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所挟裹。要让他们知道明白,当个好人没有那么难。
……
你好,再见
大概七八年前的一次饭局,有个开出租车的朋友说:如果出了车祸,现场就你俩,最好不要只撞伤……
小编以为他只是喝多了,说的混账话,直到看见它——
《老石》
这部第41届多伦多电影节·最佳加拿大处女作,资源找了一上午,禁的连中文字幕也没有。
对于国内禁片,小编也是没辙没辙的。
遇禁片像碰瓷,找资源似捞针。
老石是一个出租车司机,五十来岁的年纪。
可能在他小时候,正是「学雷锋」的年代。
老石就是这么一个“活雷锋”,诚实守信,善良爱助人。
影片使用插叙的手法,一开始老石开着出租车跟踪一个快递员。
故事倒回三个月前,老石出了车祸,撞的正是这个骑摩托的快递小哥。
开车多年的老石从未出过事,这次车祸也是乘客害的。
出租车不爱拉醉汉,但老石挨不过车外女人的哀求,勉为其难接了这个活。
醉汉撒酒疯,猛地拉他的胳膊,一个措手不及方向盘打偏撞倒一个骑摩托的男人。
老石下车查看伤者情况,醉汉拉开门就打了另一辆车,离开现场。
救人要紧,老石当即拨打了120,但救护车迟迟不来。
路上的人也越来越多,受伤的人眼看快不行了,老石要开出租车先把他送医院。
但路人纷纷阻止,说要等警察和救护车。
但老石顾不了这么多,自己驱车把伤者送进医院。
医生说幸好送的及时否则命就没了。
垫付手术费医药费,老石都很负责任。
安顿好伤者,和公司一道和保险公司碰头。
保险公司要交警队开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老石说当时只顾着救人,没等交警来,也没顾上给公司打电话。
保险公司:没有责任认定书,我们怎么知道伤势是事故本身造成的,还是送他去医院的路上造成的? 老石:你意思是我不是救了他,反而害了他?!
保险公司讲证据讲流程,没有责任认定书,就没办法赔付。
吵了一架后,老石接着去交警队处理事故。
因为没有等交警,破坏了现场,交警需要调查,一时也给不了认定书。
伤者是外地的,家属赶到也需要时间。
在签字的时候,老石发现了家属的联系电话,四下观看,悄悄抽走。
接电话的是一个农村妇人,公公有心脏病,丈夫在外地昏迷不醒,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对于医药费,老石欲言又止。
对于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小编还特意请教了专业人士。
● 如果离开现场,司机可以提供照片给交警,这有利于他们还原事故现场。 ● 如果有目击证人,还可以找他们作证,根据他们的描述也有利于还原现场。 ● 如果伤者可以描述事故,也利于责任划分。 ● 如果司机可以找到醉汉,醉汉愿意站出来为司机作证也可以,只是醉汉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交警一般不会偏向保险公司,但上面说的这几条,老石一条都不占。
当时急着救人送人,没等交警也没拍现场。
有目击证人不假,但是谁都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拒绝和老石去交警队说明情况。
伤者在医院躺着,至今昏迷不醒。
老石通过醉汉掉在车上的苹果手机,的确找到了他。
醉汉是个大老板,他满面笑容的拿回手机,伸手去钱包里给老石拿钱。
老石没要,在和他说完这件事后,大老板的脸色变了。
从和颜悦色的感谢,到大声呵斥他快滚,前后不到一分钟。
老板上楼参加宴会,老石却被保安推了出来,甚至摔下了楼。
保险公司要证据,如果证据不完整,在可赔可不赔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后者。
保险公司终究是个盈利单位,不是慈善组织。
保险不赔付,伤者还在医院躺着。
八千块手术费,一千块挂号费,还不算住院费,医院果然是最贵的宾馆。
老石妻子求助了女儿同学的父亲,是个大律师,在苦苦哀求后律师答应帮忙出主意。
你就和家属说,自己家底已经空了,实在是支付不了。
妇人并没有胡搅蛮缠,反正丈夫也生前也不是个好人。
就在老石准备断他氧气时,这个人活过来了。
人是活了,可头上的伤并没有好清,还需要一大笔费用。
律师劝他:这就不要再拖累老婆孩子了吧……
在这个充满非正义的时代,老石的确算是个活雷锋。
载醉汉回家却出了车祸,还他手机也没要报酬,只希望他能和交警解释一下。
醉汉当场拒绝,再他的再三解释后,他以让我处理下这边的事,再跟你去交警队为由脱身。
明显是个开溜的借口,为他人着想的老石居然信了。
一边交警队保险公司两头跑,一边给医院送着钱。
所有人都说他是个不顾妻儿的混账,不喜喝酒的他开始与酒精为伍。
在这个人人为己的时代,为他的老石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成了酒鬼,像个疯子。
路上晕倒一个清洁工,人们围成一个圈却没人去拉一把。
最大的善举就是打个120,然后匆匆离开现场。
老石坐在车里,面无表情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善良负责的“活雷锋”,这次连车都没下。
他跟踪包着头的快递员来到一个酒馆,老石有意接近,两个陌人就坐在一起喝酒。
酒罢,老石载着喝醉的他向荒芜驶去,本来想着了结他,但砖头在手的老石,看见他在给因病去世的老父烧纸时,心又软了。
车继续走,快递员说着酒话把头上的纱布去了下来,其实他什么事都没有了!
之前老石断氧气,他碰巧也活过来,我以为是无巧不成书,也许他早就苏醒,只是不想睁眼。
果然和他妻子说的一样:反正他生前也不是个好人。
在老石吃惊愤怒的同时,没有注意对方来车,两人一起翻进麦田。
一场蓄谋已久,急火攻心的谋杀让老石抓起了砖头。
快递员负伤,爬上道路向不远的货车求救,老石紧随其后。
但是新的车祸再次酿成,刹车不及快递员当场毙命,老石则受了重伤。
大货司机下车查看,发现老石还有口气。
他平静的回到车内,挂了倒车档。
货车倒退着,趴在地上的老石哀嚎着,因为他知道:司机不是来救他的……
影片开头用了重红色的背景,像是中国红,也像是血红。
小编不禁地一声叹息,老石是个好人,不顾妻子的阻拦也要尽力抢救伤者,尽管车祸他并不是全责。
对于醉汉,他没有过分追究,也可能人家财大气粗惹不起。
车队长骂他活该,好人也活该吗?
他从小被教育:向雷锋同志学习。
他学了,可结果怎么样呢?
从不欺负比自己更卑微的乞丐流浪汉,委屈自己尽可能帮别人一把,可他遇事事却没人愿意站出来拉他一把。
● 如果有目击者站出来还原事情原貌; ● 如果当时有人愿意帮他把伤者送医院; ● 如果醉汉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 如果伤者没有骗人……
可是都没有,一扇扇门把老石关在门外,逼着他不得已走上绝路。
回想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句话,小编突然不觉得他喝多了。
但又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反驳。
当今的现状,可能真会害死雷锋。
始终等不来的120和交警,在《新闻联播》里却火速到达,加上消防民警几方合力抢救伤者。
价格不菲的医院,病人来来往往,要么家属四处筹钱,要么病人被病折磨。
皆愁眉不展。
医院的墙壁上还贴着:今天你微笑了吗?
对不起没有,因为「好人没好报」的老石,也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现状。
抱歉,我真的笑不出来。
■《Old Stone(老石)》(中国大陆、加拿大/2016),马楠剧情片作品。电影讲述了出租车司机老石因醉酒乘客纠缠干扰驾驶意外撞人后所发生的一连串人心冷漠、“逼良为娼”的故事。影片中,老石是个法盲,他对交通事故发生后的正确处理程序一无所知,并且多次拒绝听从他人的建议,试图以个人的道德准则去解决困境,最后均宣告失败。从选择抬人上车开始,憨厚的老石做错了许多的事,甚至开始尝试故意犯罪,这样的结局令人惋惜,却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就像车队队长评价老石的那样 :“你活该,你就是活该!” 可关键问题在于,老石虽是法盲,但他也是个好人,他选择先将伤者送往医院,选择为伤者垫付医药费,是因为救人心切人命关天才导致事态的异化,影片中医生对于及时送救的肯定也可以佐证老石行为的正确性。但是,一个如此善良的初衷,怎么会最终导致悲惨结局的发生呢?电影将这种世态炎凉下的心酸、无奈与沮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表达出来,而社会的不公、体制的僵化、人心的冷漠......这片儿在大陆被禁,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评分:7.5分/10分】
竹海很美。一群江湖大佬欺负一个老乞丐。
老石的困境折射出中国社会当下的种种,自从南京法官那一案起,“扶不扶”渐渐变成了一律冷漠以对,好人是被什么逼上绝路的?人治,大家都不遵守法律办事,结果就是人与人之间只有伤害没有相爱。
小成本之作,因为故事太黑暗,拿不到龙标只能走国际和地下,不知道导演有没有被禁拍五年。
出品公司是宸铭影视,虽然也出有不少烂片,但能支持现实主义题材不求能不能在国内上映,值得给一星鼓励。
出租车司机老石撞了人。 烂醉的乘客拉了他的胳膊,导致他撞上了旁边的摩托车司机。事故发生后,乘客离开,他下车去马路对面拨了报警电话,接着才返回车边。他见摩托车司机情况危急,便想先将其送去医院。此时四周围观者众多,七嘴八舌地向他提供了各种建议。 其一,警察还没来,司机人不能走。其二,救护车已经在路上了,再等一等。其三,伤者已经口吐白沫,随意移动可能会导致伤情加重。 对此,老石的回答是:“人是我撞的,和你们没关系,你们要是愿意,就给我搭把手,把人抬到车上去。”(大意)随后,他便将伤者抬上汽车,送去了医院抢救。 一连串长达三个月的噩梦就此开始。 由于交警到现场后没有见到肇事者,关于交通事故的责任书迟迟不下,保险公司也不予理赔,老石为伤者支付的医疗费越来越多,到最后实在无法承受。 老石坚持认为那个醉酒的乘客应该为此负责,于是在发现对方落在出租车上的手机后,他没有将其上交警方,而是自己带着手机去见了那名乘客。乘客当然不愿意负责,况且又没有证据,老石便以乘客私生活相威胁,乘客一怒之下将其推下楼梯,两人不欢而散。 老石的家庭本就不富裕,他向车队队长借钱时曾被建议不要再支付医疗费,老石拒绝。妻子得知此事后,转光了银行卡上所有的钱,老石再次陷入困境。 他向警方和律师寻求帮助,但没有任何进展。走投无路时,他拔了伤者的呼吸罩,却阴差阳错地让对方从昏迷状态中苏醒过来。事情变得更糟了,因为老石将继续支付康复费用直至对方痊愈。 此时的老石已众叛亲离,无所依靠。 伤者出院后,老石带着准备好的螺丝刀和砖块跟踪对方,并且搭上了话。他几次想要动手,几次都下不了决心,直到从对方口中得知现在是为了让肇事者多支付点赔偿才装病后,最终情绪失控。 他再也受不了了,与对方扭打在一起,从田野到公路。眼看一切就快有个了断,一辆卡车突然驶来,将两人碾于车轮之下,老石奄奄一息想要求救,卡车司机却选择了倒车。 车轮再次向他急速滚来。 在影片中,老石是个法盲,他对交通事故发生后的正确处理步骤一无所知,并且多次拒绝听从他人的建议,试图以个人的道德准则去解决困境,均宣告失败。 从选择抬人上车起,老石做错了很多事,甚至已经开始犯罪,这样的结局令人惋惜却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就像车队队长曾这样评价老石——“你活该。” 他似乎确实活该。 可关键的问题在于,老石是个法盲,同时又是个好人,他选择先将伤者送去医院、选择为伤者垫付医疗费是因为救人心切,因为人命关天。(影片中医生的话也可佐证:“再晚一步他就不行了”。) 一个如此善良的初衷,怎么会导致最后这样的结果? 影片《稻草狗》(Straw Dogs,1971)讲述了一个老实懦弱的教授,平时与人无争,却让村里人有恃无恐,将其妻子轮奸。在哈内克的《趣味游戏》(Funny Games,1997)中,两名诡异青年来别墅讨要吃食,女主人好意赠送六个鸡蛋,却引来了一场无情的杀戮游戏,最终一家惨死。《狩猎》(The Hunt,2012)中的男主角卢卡斯是名性格温和的幼儿教师,因为女童的一句报复性谎言而无端背负罪名,身边人的愤怒与恶意让他几近崩溃。 在这三部电影中,主人公也都心怀善意,最后却不得善终,究其原因则指向人性之恶,但似乎还不够。 正如在《老石》中所展现出来的——车队队长告诉老石“不要再管他了”、律师对老石说“这人要是死了就好办了”、老石在路边目睹一起车祸发生但无人上前问探伤者,以及结局中的肇事司机选择二次碾压老石。 人性何以冷漠至此? 一个平静的、看似讲规则秩序的所谓法治社会,却让一个好人走投无路,这合理吗? 警方在处理过程中有没有看过监控?保险公司对于此类事件能不能制定相应的方案?在责任书迟迟不来的情况下谁应该承担伤者的费用?有没有相关规定?出于好意而违背了某些规定是否应判定为作恶?诸如此类的各种疑问,没有任何人去帮影片中的老石解答,他只能用一种农民的、质朴的个人道德准则去解决个人的现实困境,然后眼见着一颗善心一步一步地陷入黑色泥地,却无能为力。 他能怪谁,他应该怪谁? 影片最后的几场戏比较精彩,让故事真正进入高潮,打斗惊心动魄,结局心如刀割。 虽然有艺术夸张的成分(包括再之前的一场路边车祸戏,竟然没有一人上前探问伤者),将主人公之外的人性完全设置为黑暗,却仍然反映出了现存的社会问题——当制度导致人心冷漠,好人蒙受冤屈时,他谁也怪不了,他就是活该。 谁让老石当时选择先救伤者?冷静地等救护车来,不去管人是死是活不就好了? 于是可悲的因果链出现了,善心会导致恶果。 老石当然不愿意将错推在自己的身上,因为他是为了救人,救人怎么能算错呢?可他又无人可以怪罪,他找不到一个能够为他解决困境的机构,只能独自挣扎,陷入窘境。 直到他从那名受伤者的口中,亲耳听见对方是为了多捞点钱才装病的时候,他似乎终于找到了落点。他所有的痛苦——妻离子散、周围人的不理解、为了救人反而使得自己活不下去的痛苦,终于都有了可以责怪的对象。 于是老石拿起了螺丝刀,对准那个人刺了下去。 他做了个决定,他不再做好人了。 可惜的是他连做个坏人的命都没有。 整部影片剧情单薄,想揭露的社会现实和道德困境也较直白,但有完成度,除了几场前后关联没处理好的家庭戏之外都衔接起来了。 片名《老石》似乎有借“老实”之意,去应和那句中国的老话:“老实人容易吃亏”。 吃亏之后,该怎么办? 老话说:吃亏么,咽下去。
蝴蝶效应般的故事,逼好人一步步走向深渊,加上各种或轻或重对于时局的暗喻...题材和剧情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新意。不过前前后后处理得挺好,利用80分钟很好的把握了叙事节奏和走向。最后收尾的部分看得我心里有点揪心也有一点堵。最满意的部分是轻重拿捏得刚刚好的陈刚的表演。
阿联酋航空收的地下电影,在一大堆漫威机舱片中确实与众不同
今年柏林俺唯一退場的片子 #柏林电影节#
左手螺丝刀,右手砖块,干嘛呢?
由老实转变为老石的过程,最终自己也因这转变得到相同的报应。片尾曲竟然使用《聂隐娘》的片尾曲,竹林拍的确实好且应景。
制度的不完善强化了人性中的恶,而人性中恶又凸显了制度的不完善。
3.5。故事走向有点太老套,但是演的还不错,然后风格是那种半北美独立半中国地下独立,但是不是为装逼而装逼,拿捏的很准,故事和风格都照顾到了,节奏也很好,总之感觉非常成熟。虽然没有amazing基本上没硬伤已经很难得了。然后personally我很喜欢穿插的树林的footage。
王竞+王超。森林雷电大全景和片尾,侯孝贤time被迫拯救90%华语新人。
编剧的手存在感太强,却又刻意忽略了交警等其他线索的交代,让故事的后几次转折都显得急躁且勉强。好在不错的导演技法没有让影片完全脱轨,值得加半星鼓励。
3,老石靠老陈!
#全州国际电影节# JIFF no.3 国内难过审但电影节会很喜欢的类型,毕业作品值得鼓励。简单来说就是一出善良的好人如何一步步被社会被制度被家人朋友陌生人一起逼上绝路的故事。整体完成度还可以,中间穿插的竹林来展现人物心理变化和鼓点配乐很有意思。让人意料之外的悲剧结尾戛然而止却很震撼。
树欲静而风不止,伴随着快速且多变的鼓点老石的生活行动线充满焦虑和迷茫,医药费和nursery是家庭经济压力的一对矛盾,手机事件也更进一步看穿了人情世故的冷眼和漠视,抨击了制度的僵化弊病和公职人员的人浮于事和责任意识。老石被社会和家庭抛弃是必然的,这片土地视其为优胜劣汰而无视人性价值
编导用力过猛,剧情幼稚,人物缺乏立体感
多少人像片中最后一场戏那样在社会的淤泥中苦苦挣扎,当尘世浑浊至此,谁的心又能不染,老实终究成为了老石……最后一幕太悲剧了,愿每颗未凉的心都能被温柔以待!摄影很美,陈刚演技炸裂!
这部片子算是所有BERLINALE里最好的中国片子。虽然导演的手法略显稚嫩,但是明显这不是为了展示中国黑暗面利用这个猎奇的噱头来做的片子。叙事手法还是很美国化的,不过取景还是很地道中国的。只是片子有逻辑上的问题。老石这个人不可能存在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物的驱动力去做这些。剧情太单薄。
大家不要这么苛刻,在中国敢拍这种影片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毕竟这种片子几乎是百分百要被广电禁的呀!想不通为啥那些修仙、抗日、富二代三角恋之类的浮夸片子都能过,为啥镜头拉向人民大众就要被禁!
看得是94分钟的版本,结尾很虐心,80分钟可能会在节奏上更好吧,表演全靠陈老师一人带着,导演还是有想法,值得关注
每个人推卸责任,最终责任的缺口导向最弱小的人,而这也变成了社会的缺口。
故事非常简单,无非是一个司机撞伤人不但没有逃逸,还自掏腰包救人,并因此背上负担的故事。老石不仅老实,而且窝囊。演员都是老戏骨熟面孔,但剧作上有诸多方面没交代清楚,尤其是老石救人花钱而不放弃及最后几度犹豫的心理变化。结尾几秒是最大亮点。也许与导演长在国外并用英文写剧本有关。两星半
不错,我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