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银河对决

HD中字

主演:理查德·哈奇,德克·本内迪克特,罗恩·格林,Herbert Jefferson Jr.,玛伦·简森,诺亚·海瑟威,泰瑞·卡特,刘·艾尔斯,维尔弗雷德·海德-怀特,约翰·科里考斯,劳瑞特·斯庞,简·西摩,雷·米兰德,小艾德·博格里,瑞克·斯普林菲尔德,约翰·芬克,Randi Oakes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78

 剧照

银河对决 剧照 NO.1银河对决 剧照 NO.2银河对决 剧照 NO.3银河对决 剧照 NO.4银河对决 剧照 NO.5银河对决 剧照 NO.6银河对决 剧照 NO.13银河对决 剧照 NO.14银河对决 剧照 NO.15银河对决 剧照 NO.16银河对决 剧照 NO.17银河对决 剧照 NO.18银河对决 剧照 NO.19银河对决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BSG 所提出的问题

几天前看完了大结局,最初的感觉是少了些什么,似乎没有达到期待的高潮。但仔细想想,这么结束很好,也应该这样结束。剧作者只是想提出些问题,并没有试图给予答案。

Battlestar Galactica 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科幻剧。但科幻的设定给了剧作者一个很大的空间去探讨现实世界的问题。关键是,这一切并不影响剧集的娱乐效果。BSG可能是电视史上调子最暗的一个剧集了。但是高超的制作保证了全剧极强的可看性。首先吸引了观众,然后再搅动他们的脑筋。

在一个极度全球化的时代,战争,恐怖主义,环境危机与经济萧条让整个世界缺乏安全感。在经济深度融合的同时,民族主义,原教指主义,种群问题,以及意识形态等等却在分裂人类社会。BSG在这个时候出现也很合理。

剧中说,It all happened before, and it will happen again. 历史总是在重复自己。一个重要事件的发生似乎有着太多巧合。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好像又存在着许多必然性。如果这个循环继续下去,并伴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随之而来的破坏力,人类的生存必然受到挑战。剧作者提出了个问题,人类是否可以超越自身的局限,向更高的一个层面进化,而不是被自己的创造毁灭?BSG有着强烈的宗教成分,但讨论哲学问题时遇上宗教也不奇怪。人类其实一直在试图实现“上帝”能够做的事情。无论是有意识还是下意识,人想成为神,至少拥有神的力量。而当人拥有了“神”的力量后又会怎样呢?无论是环境毁灭,核战争还是被Cylon屠杀,总之是被人类的创造所毁灭。

那么,答案是什么?人类能够从自己手中拯救自我吗?片尾Lee告诉Adama他们必须放弃科技,放弃他们生存的方式,the way of life. 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这个循环,break the cycle. 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一集叫 The Daybreak,黎明,人类又获得了一次开始的机会。BSG的剧作者们并没有说这就是答案,首先人类做出这样的决定的前提是上百亿人只剩下了三万多,一无所有,做这种决定会容易很多。另外,这么做的结果也很显然,循环没有打破,今天人类又站在了十字路口前。BSG没有答案,只能说声“上帝保佑”,希望当毁灭再次到来的时候,上帝可以把生命的种子,又一个Hera,送到另外一个蓝色的星球,让人类获得新的一个黎明。It all happened before, it will happen again.

So say we all.


 2 ) 卡拉狄加所提出的问题和其中的人物

作为一个科幻剧、太空剧,卡拉狄加剧中所提出的问题大部分不是科幻问题。
【科幻的问题】
关于人与人工智能关系的问题,除了全剧开头和结尾,很少提及。
赛昂人的复活技术,这方面在剧中表现的比较充分,算是比较成功的部分。
人与赛昂人杂交...也算是个好问题吧。而且从全局结尾来看,地球人的线粒体来自赛昂人^o^
天文方面,这剧有些天文白,作为太空剧,不大应该。例如寻找地球的时候出现了12宫星图,既然知道一些恒星的排列方式,那么就应该能确定地球的大体方位了,而且这个情节里还出现了梅西耶天体命名,简直是穿越。还有超新星爆发那部分,不该出现氦闪。
科幻感方面,该剧严重不足。把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改成六边形八边形就算科幻了吗?连光盘都是多边形的,这个文明没有轮子吗?(确实飞机都没有轮子,但是他们的汽车有轮子)
【非科幻的问题】科幻剧中并非不能讲述非科幻的问题,也并非一定要以科幻的问题为主,但科幻与非科幻的比重,在科幻迷眼中关系到作品的品位——核心科幻还是边缘科幻。
政治问题,全剧都跟这个问题纠结不清。
神学,坦白的说,我认为该剧没有讨论神学问题,有的只是神棍,奥林匹斯神系和唯一神的暧昧关系。
情感问题,唔,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不幸。
权利、民族、人性等等,第三季主要在讨论这些问题,并非不好,但是冲淡了全剧的主情节。

总的来说,如果该剧只有第一季,确实是个神作,虽然第一季后半已经开始神棍了。全剧在政治和神棍、感情等方面纠结太多,对一些更具戏剧张力的情节却没有深入发掘,很可惜。

【人物方面】总体来说大家都很不靠谱...
威廉阿达玛——硬派,非常硬派。感动我的一句话:制定法律是为了保护人民,而不是指控人民。
罗丝琳——这个角色实在喜欢不起来,神棍,不靠谱。唯一的亮点是从新卡布里卡逃离之后的特赦令。
李阿达玛——其实这人自己也不确定自己相信什么吧...
星芭——一个典型人物,童年不幸,长大了缺少安全感,低自尊,不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幸福,折腾自己、折腾别人
盖尤斯·波塔尔——负罪感和不靠谱贯穿他的一生
泰上校——没见过这么欠揍的人
西洛——正直,有情义
各位赛昂人——我放弃理解他们都在想什么了....

 3 ) 不应该有这么高的分

看完第一季,不是很明白作为科幻剧为何如此高分。我觉得与《萤火虫》之间的差距大概有1000个《苍穹浩瀚》。
作为我最中意的类型剧之一,忍不住要吐槽一番。
1、过于疏离的背景介绍。
基本算是如果你直接看这个剧没有做功课,直到看到第二集开头的previously on,你才知道这故事到底是个什么鬼,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而看到第三集你才会放弃它会用闪回插叙的方式给你讲述更多来龙去脉的细节的想法。总之就是来得很生硬,叙事没有技巧可言。
2、波澜不惊、没有亮点的剧情。
虽然《萤火虫》制作上比较粗糙一些(毕竟年代早),但它无厘头式的幽默是它最大的亮点,而一集一个故事也足够吸引人。《苍穹浩瀚》则是一部相对严肃的太空剧,但它尽量做到了让故事往复杂去发展,因此有多条故事线,也就使得在叙事上就需要动一番脑筋。而这部剧剧情有什么?无比的俗套,让一切都简单(幼稚)化,政治,感情,宗教,而且还并不是每一点都讲好了。
3、最受不了的:粗糙的制作和大量反物理常识的剧情。
既然是太空科幻剧,那么在道具的制作(包括飞船和武器装备等),是需要想象力的,而剧中已经到了如此发达的星际旅行的时代了,很多地方我觉得编剧导演简直是根本不动脑筋不花心思的,比如:小型飞船居然还在加油(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油);搬运靠的是最老式的叉车;太空中飞船破个洞也没什么事;太空交战场面需要人眼瞄准并且用迫击炮一样的炮弹在射击;只要是个飞船都跟在地面上一样有重力;更动不动就超光速的跳跃。。。总之就是不胜枚举,幼稚可笑。至于动画片一样的CG画面,年代和经费有限,就不做多要求的。
以上。不是很懂,就像不明白《疑犯追踪》这种泡沫剧为何也能高分一样,所以说虽然豆瓣上低分一定是烂片,但高分不一定是好片。

 4 ) 别去追问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一切好的作品本质上都只是隐喻

一开始,屏幕上打出那句'The Cylons were created by men'的时候,我以为我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人类创造了机器人,机器人反叛了——这样的设定真没新意啊,虽然这里面的机器人特别了一点,但说到底,也不就是打来打去而已嘛。

然而,迷你剧结束后,我开始对它刮目相看。剧情很紧凑,人物的塑造也干净利落、个性鲜明,最关键的是,它居然一点都没有满足我之前热血的预期。没有太空对战,没有打打杀杀,战争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一个流落太空、无家可归的文明,如何应对扑面而来的绝望,以及如何在由这绝望导致的混乱、暴力和邪念中,挣扎着维持尊严。

记得《三体》里那句话吗,“当人类真正流落太空时,极权只需五分钟。”第二季的10-12集,不论从手法还是内容上来看,应该都是无法逾越的一个巅峰。我承认第一遍看时很不喜欢Adm. Cain,不仅因为她老是和主角对着干,还因为,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残酷和不择手段,令人恐惧。但是后来看到的一个观点让我很赞同:Pegasus所代表的社会秩序,其实是Galactica没有走上,但曾经非常有可能走上的另一条路。面对过那个抉择的人都不会去用所谓的道德标准苛责Adm. Cain,毕竟,对于Pegasus来说,高度集权的军事化管理,也许是生存下来的唯一办法。身为最高指挥官,她一个人面对着这场浩劫,没有退缩,没有放弃,没有犹豫,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同样的情况,换了Galactica上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所以她很勇敢,所以她值得尊敬。



不过,在我又一次快要以为自己知道这部剧在讲什么的时候,他们找到了地球。找到,登陆,然后发现留给他们的不过是一片废墟。于是他们说,frak earth,原来挣扎了这么久,寻找了这么久,都是在追逐一个谎言而已。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故事真是伤心。

和我一样伤心的人有很多的,比如D,她大概很久之前就对这个世界没了信心,命运辜负了她,爱情辜负了她,而这一次,是真的彻底失去了希望。她死的时候我忽然想起迷你剧里的CIC,那时候Gaeta,D,他们都在的,那时候世界还没变得这么复杂。真是段好时光啊。

为什么忽然开始怀念呢?我也说不上来,只不过,在这之后我就不怎么关心细节了,不再像之前看时那样想要把每个人物的每句话都记住。接下来的剧情无非就是——他们发现了人类和Cylon其实同宗同源,发现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深信不疑的善恶标准也许不是那么不可动摇,发现和自己纠缠了这么久的敌人也许并不该被称作敌人,因为两个种族之间的联系竟然是如此的密不可分……

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这个故事满怀信心,并且充满期待。但是看到这里,我真的想象不出它怎样才可以收场。如果连“敌人是谁”这点都可以颠覆,那么对于这个文明来说,还有什么是可以相信的呢?他们怎么知道,整个世界是不是一个巨大的谎言?Lee脱下军服当了总统,Old man的坚定看上去不再那么不可动摇,Tigh依旧搞不清自己究竟应该做一个人类还是Cylon,Roslin脑子里只有她的病和她的男人,Helo和Athena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经彻底沦为了酱油,Baltar整天什么也不做只管神神叨叨地向整个舰队灌输迷信思想,而Starbuck连她自己是人是鬼都搞不清。我可以继续随波逐流地当一个观众,任由剧情带着我走,但是,拜托,还给这个世界一点理智吧。

 

然而,不管怎样,我把它看完了。四季电视剧,三部网络剧,两部电影,加上各种访谈节目。对那些看了上面一段而可能有些担忧的人说一句:最后的结局,还不错。

现在我站在这个故事的终点,暂时还无法相信一切都已结束。至少,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这听上去挺好的。对我来说,只要知道Lee还爱着Kara,就足够了。我也一样爱着第三季第九集,永远爱。

 5 ) 除了“战星”和“太空堡垒”就没更好的译名了吗?

英文Battleship 就是简体中文的“战列舰”——相信这个名词大家都不陌生——也是香港人、日本人口中的“战舰”(和战列舰一个意思,不是大陆语境下“军舰”的同义语的“战舰”),我不知道民国和台湾管这个叫什么

英文Battlecruiser 就是简体中文的“战列巡洋舰”——相信这个名词大家都不陌生——也是香港人、日本人口中的“巡洋战舰”


在炮舰退出历史舞台之前,BattleXX都是主力舰


所以我觉得,BattleStar,其实相当于BattleStarShip。而且,毫无疑问,BattleStar就是人类太空武力中的“主力舰”。


“战星”这名字信而不达,雅不雅则见仁见智
“太空堡垒”这名字,既不信也不达,因为它分明不是堡垒而是军舰嘛... ... 更重要的是动画片《太空堡垒》的名字已经深入人心了,这样有意无意地混淆,对这两部作品都称不上尊重吧?


有没有更好的译名?

就我个人来说,“太空战舰”也比前两个好

 6 ) 们 和 我 ----试看Cylon个人意识的觉醒




一直以来,Cylon的社会情态我们看见的不多,能够看见的是他们信仰一个真神,'One God',已知可见的由2个阶层组成,7种人型Cylon和原始机器形态的Cylong,7个人形Cylon每种由一个来代表,组成决策层。然而,剧集发展到现在越来越有趣了,机器社会的团结居然有了个人意识的觉醒。

从一个Cylon攻击机的反程序行为开始,Cylon领导层有一个争论,是要把这些有大脑的攻击机修理一下,改成服从指令的机器,还是让这些机器本身的个性留下来,然而在投票的时候,发生了令人意外的事件,一个型号竟然有2种意见,这个情况“从来没有一个型号投票反对他本身的意见”,而到最后,6号竟然指挥了2个有思想会愤怒的机器Cylon进行了一场小政变,看到这里,可以说Cylon社会将要有一场革命了,无论是从体制还是个人思想,未来这个社会的发展绝对是精彩纷呈的。

联想起当时1号冷冻3号,是因为3号不断追求生命的终极体验,联想起当时6号在卡布里卡劝布玛,要和大家保持一致不要真的把自己独立于整体之外,可以看到,当时的Cylon社会还是集体主义的社会,在和人更多的接触中,Cylon也被人潜移默化,每一个Cylon的人,从攻击机到人形领导,都开始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独立于集体认知的个性。

个人意识的觉醒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性的标志。而在中世纪,都是用神的旨意来解释人的行为的。自我意识通常和宗教崇拜结合在一起,把自我放在神的阴影下,是神的仆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难以产生真正的自我,因为一切的行为都要符合神的意志。西方的文艺复兴,就是从人性的思考开始,进而去解释神性,发现宗教压抑了人性,在这个时候的人性,更多的还是作为广泛意义的 人的天性,个人的自由,还是服从于集体,社会,党派等组织的。

在进一步的社会发展中,意义更大的就是个人的发现了。从前个人是为神而存在,为国王而存在,而现在终于为自我而存在的。还记得当时布玛和6号复活在卡布里卡上,他们要一起改变Cylon社会,那时还是2个人对整个Cylon,现在,即使是一个攻击机也会辨认敌我,一个Cylon机器人也会感到愤怒,一个人形Cylon种类会有2种意识,一个独立的‘个人’意识升腾于群体之上,个人优先于群体,从集体主义走到了个人主义,可以说这是Cylon最可喜的进步,也许他们会恐惧,会混乱,但是他们追求的进化,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进化意义,在这里他们收获了社会学上的一个最大的飞跃。
在这个飞跃之后,是什么呢?应该是自由了吧,个性的发展是自由主义的开始。

让我们拭目以待!

人类社会也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变化,我们有机会再谈

 短评

真的是神作!!!

5分钟前
  • 音乐虫子
  • 力荐

第一季确实不错

7分钟前
  • D酱
  • 力荐

神作!虽略有瑕疵,但瑕不掩瑜!神作!

11分钟前
  • 尹口羊
  • 力荐

这一季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美剧,没有之一

12分钟前
  • 小波福娃
  • 力荐

简直就是民主颂歌,虽然我并不相信

16分钟前
  • 滑溜小姐
  • 力荐

17.2.17知道结局后重新看一遍 之前不懂的台词全都有意义了

17分钟前
  • 穆加
  • 力荐

真好看

21分钟前
  • Top♛Ace
  • 力荐

即使要灭绝了,也不忘了政治,权利,真的是没前途的种族。最后总是古老的神话寓言人类的未来,宗教是救命稻草。总统让人抓狂。

24分钟前
  • 西门好奇
  • 推荐

世界上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看过BSG的,另一种是没看过BSG的。神作,不管是字面还是剧情上来说,因为所有人都被神耍了。最后BSG当然如它的凤凰徽志一样地冲向太阳,凤凰涅磐了。

28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面对屠杀以屠杀的方式回击,就已经失掉了战争

32分钟前
  • 嘴客
  • 力荐

如果一個世界剩下4萬多的人,還要搞小圈子選舉,還要為了愛恨情仇困擾,最重要的是還要面對無盡的賽昂人...那麼這個世界就實在是太完美了

34分钟前
  • 野人泰
  • 力荐

第一季看下来,其实这剧在很多科幻细节上不是很严谨,而且有些关于赛昂人的剧情不知是否有意还是无意安排得如此不确定感和不真实感,不过此剧精彩之处就是在封闭空间里存亡之秋下的人类以及类人化的赛昂人对于信仰对于社会性方方面面的考虑和争端,不得不说这剧肯定对质量效应编剧有着巨大影响

39分钟前
  • 派翠克
  • 推荐

最后的表白最为动人

41分钟前
  • 予晨歌
  • 推荐

迷你剧完善的闭塞小团体模型在这一整季中继续得到完善,从不眠逃亡到内斗互耗,从民主质疑到和平演变,从既视幻觉到宗教神棍,从“人”工智能到“这太他妈多感情戏了……”两方,三地,四万人的架构在分出数方(细分到人)的前提下搭载了封闭模型所能试验的相当多玩法。

44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力荐

但愿不要重复美剧不过一的传统,剪辑的功力还得加强。

45分钟前
  • 的云
  • 推荐

情节不如迷你剧紧凑, 推进得太慢了

47分钟前
  • Blazel
  • 还行

的确名不虚传

52分钟前
  • D.JoY
  • 力荐

an overwhelming, spiritual, complicated, dark, twisted, sexy, bizzare epic

57分钟前
  • wwei
  • 力荐

重看之後仍驚為天作

1小时前
  • 安獭獭
  • 力荐

能如此协调地把西方政治、宗教、伦理的重大命题融入剧情当中,本片远不是一部科幻剧集那么简单。

1小时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