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炯哲电影的魅力在于用大的主义来作噱头,实际上却是讲着小人物的故事。意识形态的建立从来就不是要互相对抗和制造战争,在大的主义之下,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他们自己的人生和梦想。Swing Kids的舞蹈主题fuck ideology是女主和jackson聊天时说出的,这大概是导演的心里话在借女主说出。但是fuck ideology这句话其实由片中人物说出来有些违和,身处漩涡中的人无法总结出如此哲学的词汇。
虽然小胖说“跳舞哪有为什么,跳就对了”,但基秀不这么认为,每个人跳舞都有自己的原因,就连jackson组建舞团也是为了那张调往冲绳的调令。可是这些所谓的“原因”都无法支撑他们跳舞的热情,是女主杨盼莱一席话道出了他们热爱跳舞的真正原因:只要跳踢踏舞,所有因为战争带来的不幸就会散去,变得无忧无虑(速度与激情4里的女主也说过同样的话,只要一开车,所有烦恼就都不见了)。
其实舞团里的每一个人物来到巨济的原因都不是为了打仗。路基秀参军是因为要去学习跳舞,在舞蹈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参军可以继续学习舞蹈登上更大的舞台;炳三是坐错了车;jackson是因为种族排挤失业,军队是唯一不排斥肤色的地方;小胖的原因没有说得很清楚,但从第一次来舞团就问有没有零食可以看出,他参军很可能是为了吃饭,毕竟当时国内处于严重物资匮乏时期。他们都不是热爱战争的人,但是却身陷战争之中。
都暻秀扮演的路基秀,有灵气,有烦恼,演员和角色融为一体。呼唤战友时眼中的热切与兴奋,到见到严重残疾的光国时眼神突然变成不敢相信和震惊,没有过多台词,仅靠眼神就表达出了基秀和光国的情谊。见到哥哥基真时的惊恐和疼爱,内心的痛苦、挣扎、绝望,虽然影片上映前已经有很多很多夸奖都暻秀踢踏舞跳得好的认证,但是都暻秀真正把路基秀演活的还是这些文戏中的眼神。而他演朝鲜青年唯一的不足,恐怕是那张太过帅气的脸,这并不是一个粉丝在吹捧抖机灵,因为那张脸,是被爱和幸福滋养着才能生长出来的脸庞。
当长着纯真无邪脸庞的基秀,手拿反光的尖刀,被别人眼里的主义牵引要他去杀人的时候,这样犀利的镜头,在前半段被踢踏舞魅力冲击着头脑的观众,第一次被现实惊醒,与基秀一同面对内心的挣扎。而舞团最后的结局也实在让人窒息,犹如被人从身后扼住脖子,呼吸不能,压抑得快吐了。
这样深刻的镜头在影片中可圈可点,影片最亮眼的地方就是镜头剪切。
因为是音乐剧改编,也许是为了让原音乐剧观众能够顺利过渡到电影,影片开头就是连续几幕的快节奏镜头,很舞台化,但叙述性稍欠。不过也是因为快节奏的镜头,用了很短的时间就交代清楚了故事背景,没什么废话,直达故事主线。最有意思的是基秀与Jackson第一次正式对话,因为语言不通,对话是用舞蹈完成的。而这次舞蹈对话之后,踢踏舞就彻底进入了基秀的脑海里,一连串的镜头剪辑衔接非常巧妙。特别是基秀第一次被踢踏舞吸引,在各种地方练舞的时候,周围出现的一些标志,似乎都在提醒他停止,但是这些都阻挡不住基秀对踢踏舞的热情。
那个一直找基秀麻烦的白人下士Jimmy,他去找基秀麻烦时,不用武力而用斗舞,其实在他的内心,也无比想加入舞团,只是他是高贵的白人士兵,不能加入那个“乌合之众”舞团,他的内心深处,对基秀甚至有一种令他自己鄙视的羡慕。所以他想办法害Jackson入狱,想让舞团解散,接着舞团成员想办法救Jackson,从而舞团成员建立起了如family般的友谊。这也是最后舞台表演风险高但是团员却一定要登台的原因。
影片里如jimmy这样不可或缺的配角非常多,每个配角的人物个性都非常丰满。
基秀的跟班万哲从红色阵营的骨干到为了奶奶的消息而背叛阵营,是第一个看破主义和战争之间关系的人。他大概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基秀曾经的舞蹈伙伴光国是个偏执的爱国主义者。在光国眼里,打仗是报仇,是因为美国人抢夺了自己的家乡奸淫了同胞。但是他却发生了仇恨的异位,将对美国人的仇恨投射到了“主义”上,光国恨的是美国人,可是却在战俘营里领导杀害不同阵营的本族人,在光国的眼里根本就不知道所谓的意识形态是什么,在他眼里,“资本主义”就是美国人的帮凶。
基秀的哥哥基真和影片中的最大反转——战俘营长身边像狗一样的仆人三植。基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Forest Gun,都是智力低下去参军成了战斗英雄。或许战争中真正的士兵,都只能是只会服从命令的人。战争里有真的傻瓜英雄,同时也有善于演傻瓜的机会主义者。三植在战前就是个演傻瓜出名的演员。这个人物比起光国要复杂得多,他眼中的“主义”是他拥有权利的工具。他鼓励、甚至胁迫基秀去当“英雄”,而行动失败,只有他有接近营长并一枪致命机会的时候,他竟选择继续当狗,寻得逃生机会。一个是真的傻瓜,一个善于演傻瓜;一个不懂意识形态,一个利用意识形态。
战俘营长是个毫不留情的利己主义者。他善于利用所有人的弱点,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蝼蚁并不会甘于被宰割,在他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时,也有人在打他的主意。
电影里儿童的出现也值得注意。一个是基秀的小根班黄奇童,一个是第一个向被指认为“赤党”的可怜女人扔石头的小孩。儿童并不懂什么主义,他们只会模仿成年人的行为,这两个孩子正是成年人盲目追随意识形态的写照。
片子中这么多角色,其实没有一个人真正知道自己追随的所谓主义到底是什么,而他们每一个人的结局都是他们盲目追随意识形态的必然结果。
其实最后看到穿着踢踏舞鞋的脚时,已经没有悲伤了。对于基秀来说,死是宿命。路基秀是为舞蹈而生的,他天生就属于舞台,只是生不逢时,战争中的艺术家都是悲惨的。能够在人生最后时刻,跳出最华丽的舞蹈,那一刻对于基秀来说,不管身在哪里,他都已经登上了卡耐基音乐厅的舞台。鞋底反射出的那道光,像是他与jackson的挥手道别,如果人生注定短暂,那就在有限的生命里,开成最美的花。
巨济岛,韩国境内仅次于济州岛的第二大岛屿。
1951年11月,美军在巨济岛,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俘营巨济岛俘虏收容所。巨济岛事件是指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在巨济岛上建立战俘营的一段历史。
在那里,美军曾向战俘进行价值观念的教育,试图建立反共思想。包括派来教会的神父,曾向志愿军战俘传教,借此希望借由宗教心灵的建设,来达到宣化的目的,但同化立场的付出并没有获得成效。
日内瓦公约是1864年至1949年在瑞士日内瓦缔结的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一系列国际公约的总称。根据日内瓦公约,战俘的人权被摆在首位,在巨济岛的战俘的自由时间得到了保障。
故事的背景就是这样。
美军需要一个可以展现战俘营良好状态的舞蹈团。美军的黑人中士 Jackson 被委派组建舞蹈团。
误闯美军营偷吃罐头的北朝鲜少年兵。 一心想着在心怀不轨的联谊聚会上偷吃曲奇饼干的少女。 开心的时候会举高手臂到扯破衣服胳肢窝的中国胖男孩。 想通过跳舞出名而寻找失散妻子的北朝鲜汉子。
——这个团队的出场人员的设定,看起来有点儿像战俘营踢踏舞版西游记。
路基秀,并不是战俘营的普通北朝鲜男孩儿。他的哥哥是抗战英雄,所以他在战俘营中的身份也变得很高。
他中学时就因为卓越的舞蹈才华被特招进了前苏联的舞蹈学校。随后,战争爆发了。卷入了战争的他,被押解进了战俘营。
Jackson 中士燃起了他想要重新跳舞的欲望。
无关种族、无关战争,他内心的那个声音一遍遍的告诉他——他就是要跳舞。
应不应该做,是要由自己决定的。如果不尝试一下,你怎么知道你放弃的是什么。
减肥、找老婆、赚外快。每个人想跳舞的原因不一样,但是跳舞时快乐的样子是一样的。
各怀心事的四个人,最终齐心协力救出被诬陷软禁的 Jackson 中士。他们四个在媒体探访战俘营的时候,在泥地里跳了一支踢踏舞 。
还没有经过打磨的舞蹈动作,虽然笨拙,但也足够让这个 Jackson 这个青年黑人感动坏了。
这不仅是两个国家的战争,也是理念和热爱的战争。
民族的理念和踢踏舞的身世水火不容。踢踏舞是自由的象征,太平盛世时被疯狂追捧,世道衰落,人们却迁怒于自由。
路基秀是民族英雄,但却去追捧一堆美帝国主义的玩意。人们都是这样想的。他们只看到了他的「背叛」,却没有看到他纯粹的「热爱」。
他们把路基秀的踢踏舞鞋扔进了大锅饭的炉灶里,试图用这种方法逼迫他停止跳舞 —— 路基秀跳上了炉灶的平台上,没有舞鞋没有音乐,但他依然跳得比任何一次都要全力以赴。
踢踏舞鞋底的那枚金属片,在炉灶的火光里,被燃烧得金光闪闪。
战俘营里涌起了反抗美军的力量。被镇压的战俘们组织起了一股武装力量。
武装力量找到路基秀——命令他在表演后刺杀美军营长。
为了能继续跳舞,他接受了这个死亡命令。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民族英雄,他只想回到舞台上完成一支舞曲,即使这一次的代价是要付出生命。
小时候,听了很多《圣经》里的故事。后来记得最清楚的,是诺亚方舟。整个世界都是一片汪洋,只有一枝小船,载着成双的动物迎浪前行。后来,这里成了一片新天新地,人们有都忘记了此前的事。
故事到最后戛然而止,一种失落感涌上我的心头,我依旧惦念着那个被机枪射穿了腿的路基秀。没有了腿的路基秀,就像没有了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唉。
没有人知道他最后去了哪里,我宁可他和孙悟空一样,挂了一个斗战胜佛的虚衔后悄然隐世。
数十年后,年迈的 Jackson 中士回到了战俘营的遗址。
当他布满皱纹的手掌抚过地板上留下的踢踏舞鞋痕迹,仿佛穿过时空看见了那群跳舞的年轻人们,他们曾一起热烈的共舞。
这个小小的礼堂却比卡耐基音乐厅还让他们觉得振奋,Swing Kids 的表演获得了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满堂彩。
Jackson 中士余生都会怀念半个世纪前的这个圣诞夜。假如能回到往日时光,哪怕只有一个晚上。
开头知道首先这肯定不是单方面黑某主义黑北边的low题材电影;再往后看也不是那种XX主义固然邪恶但“ZY世界”的伪君子也不是什么好鸟那类各打五十大板的理中客电影;看到一大半的时候觉得这是艺术无国界、F**k Ideology,艺术反映了人性中的美好与纯真的一面,男主和女主帅哥美女擦出爱情火花的那一刻让人自然地想到爱会将不同阵营的人联系到一起,黑人小哥、白人大兵、东亚各国战俘最后会因为对跳舞的热爱产生真挚的友谊,最后皆大欢喜等等;期间还有朝鲜人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反思南北双方同胞因为美苏发起的意识形态而自相残杀。
最后男主的哥哥舍身完成了北朝鲜的任务为弟弟解了套,本以为故事会以哥哥牺牲自己成全了大家而圆满结束,但这时剧情才真正进入高潮,死里逃生的美军军官恼羞成怒下令对战俘无差别屠杀,原本所有美好的结局构想全都破碎!本以为舞蹈团会巡回演出,虽然是被政治势力利用来作秀,但最起码朝鲜大叔可以跟失散的妻子团聚、小妹可以赚钱养活家人、小黑哥可以去冲绳跟老婆孩子团聚,男主甚至可以一跳成名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本以为暗生情愫的男女主最后会在一起... 期望越美好,失望就越显得残酷
最后有个镜头很耐人寻味,朝鲜大叔用身体挡住中国人小胖和朝鲜小妹,但是美国宪兵的自动步枪将一条线上的三人直接射穿!弱小的个体在庞大的时代背景下显得那么的藐小无力!有着主角光环的男主逃过一劫,但是残腿已经让他彻底告别了舞蹈;黑人小哥仗着自己美国军人的身份勉强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男主,但是他和男主一样,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刚刚还和自己同台表演的队员被射杀倒地,只能撕心裂肺地痛哭和嚎叫...
如果没有最后的升华,这也许就是一部普通的美国、韩国电影,讽刺美国当时的种族歧视、讽刺所谓的“自由世界”的高层打着正义的旗帜为自己谋利、音乐或舞蹈唤醒人们心中的爱冲破阵营的束缚等主旋律 (好多评论说这电影最后还是韩国电影的套路,的确结尾煽情是套路、老年黑哥故地重游也是泰坦尼克号式的套路,但是剧情上可不是套路,韩国和美国电影揭露黑暗面的套路可不包括最后白种人居高临下地无差别射杀的)
顺便说一下中国电影,如果没有审核方面的限制,中国人拍的电影其实不比韩国人差的。这些年韩国关于朝鲜战争题材电影的主旋律都是从全民族角度出发的,是不分南北不分党派的,朝鲜战争无论哪方成败都是整个民族的悲哀;美国关于南北战争的思考也差不多;反观咱们,胜利一方不忘把失败一方挫骨扬灰并以此为荣,从不从民族整体的角度反思。电影的主旋律也被束缚在很窄的一个范围之内,比如当年在军舰岛上中国劳工不比朝鲜劳工少,但是中国现在没法像韩国一样拍一个不分势力不分党派的电影《军舰岛》,要拍也只能拍出吴京高举五星红旗带着八路军登岛作战解救中国劳工这种天方夜谭。
另外再从一个比较特殊的角度说一下两种主义。电影虽然尽量在政治立场上保持中立,但给人感觉还是有黑北边的成分。男主的哥哥最后为了北朝鲜和XX主义舍身成仁,无愧于党和国家,但是他是为了深爱的弟弟牺牲的自己,就这一点“ZY世界”就可以宣布胜利了,这也是XX主义的一个先天劣势,老马认为家庭是邪恶私有制的根源,那谁也认为应该以更高级的革命情谊替代low逼的血缘亲情,XX主义要求大家都必须是“圣人”("ZY世界"认为是反人类),这无疑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比登天还难的(人类半个世纪前已经成功登天)障碍,以致于在艺术作品关于意识形态的论战中往往处于下风。
最后说个搞笑点的,男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舞台上深情地吻了心仪的妹子,最后独自一人在演出结束后依旧在舞台上忘情地跳着,此时我脑海里BGM响起:
我给自己打着节拍
这是我生命中美好的时刻
我要完成我最喜欢的舞蹈
在这美丽的月光下
在这美丽的街道上
我告诉自己这是真的 这不是梦
一步两步 一步两步
一步一步似爪牙
是魔鬼的步伐
摩擦 摩擦
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
故事背景在上世纪50年代的韩国巨济岛,当时正是朝鲜战争时期,本是同根生的朝鲜半岛上南北双方的民族内战在历时两个月的时间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登陆仁川反攻朝鲜,金日成求助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于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了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的起因,是金日成越过三八线。朝鲜战争的结果,是金日成退回到三八线。朝鲜战争让中国付出了15万人阵亡,30余万人受伤的惨重代价,而南北朝鲜一共有约250万人阵亡,虽然最终朝鲜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支援下挺过美帝的飞机大炮,可背后付出的代价却是巨惨重。
而这部以歌舞片视角代入的反战电影,看起来轻松愉悦,实则让人深思。巨济岛战俘营里美帝根据日内瓦公约充分保障战俘自由上演一场人权大秀,无关政权政见,无关意识形态的差异,只要跳舞就可以释放自我的感觉让五个截然不同的人组合在一起跳起踢踏舞。
真相是:所谓的国民英雄不过是别有用心之人制造出来的傀儡,所谓的尊重人权不过是美帝用来标榜粉饰自己的假面,而水深火热中的百姓需要的是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和一个完整的国家。
「在现实利益和意识形态之间。」
民族主义与意识形态对个体压迫在某种层面上说有统治阶级对其既得利益巩固之嫌。路基秀的哥哥路基真就是这样悲剧的人物,只有五岁智商,但却长得人高马大,很难展开脑洞去联想他脸上、身上的伤疤会不会是被强行“打造”出来的,人民需要信仰和榜样人物,有这样的一个传奇平民百姓的存在无疑是对民族的鼓舞,激励他们勇往直前。
路基秀在战俘营可以说是明星人物,因为他的战斗英雄的弟弟,战前曾在苏联舞蹈学院学习的他应该是真心热爱舞蹈,所以最后才在杰克逊中士的感召下加入 Swing Kids。他应该早就知道“战斗英雄”的噱头是怎么回事,不过是统治阶级操纵民众思想的工具,韩国女性联盟主席、女性脱北者的领袖Lee So-yeon在接受参访提到一首古老的朝鲜军歌《成为心爱领袖的子弹》,这歌名已经昭然若揭。电影里,路基秀的断臂短腿同学对美帝糖衣炮弹嗤之以鼻并在战俘营里豪迈激昂的煽动起chi色战俘们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灌输对最高领导人的至上忠诚与奉献,以及灌输对美日韩的敌意和仇恨,而潜伏最深的朝鲜chi色分子头头最后发现刺杀营长事情失控后第一时间溜之大吉也是讽刺的结局。
「标榜尊重人权者信仰的坍塌。」
巨济岛战俘营位于韩国最南端。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俘集中营。至1951年6月,关押的朝鲜人民军战俘有152500人,另有22130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美军曾向战俘进行价值观念的教育,试图去转变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但收效甚微。而根据《日内瓦公约》中关于战俘待遇问题,美帝可谓做足了粉饰自我的表面功夫,但实际上这些虚伪的皮囊不过是需要对外宣传自己国家多么讲人权民主,战俘营面向记者的摆拍,利用传媒的力量制造国际舆论。
而现实中美帝甄别行动中却不分青红皂白,就像最后 营长一声令下Swing Kids几乎被团灭。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努力生活的人,无关乎政治信仰意识形态的差别,热爱舞蹈的朝鲜少年兵、年纪轻轻就要背负养家重任的少女、贪吃的中国小胖和寻找失散妻子误被俘虏的朝鲜平民,他们奉献了一场绝佳的演出,而那次演出也是他们最后一次表演。
杰克逊中士这个黑人角色也将美国标榜的尊重人权讽刺一番,几个白人士兵面对黑人上司的不敬,就算在今时今日的美国种族歧视也不是新鲜事。那么,究竟是生为黑人更不幸还是韩国女人更不幸呢?这个答案,我想是无解。
影片立意很好,从战俘营里一群人的视角去烘托出更大的主题,反战。谁愿意看到家破人亡,国将不国,一个民族既然生出那么多嫌隙和纠葛,战争无论是胜者还是败者,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尤其是国家最底层的民众,那些如蝼蚁般被践踏被淹没在历史中的人们,那些还怀揣梦想的人们。
P.s.片中除了最后圣诞的一场演出外,男主女主各自奔放自由冲破重重闭锁混剪舞蹈那段也超燃。作为歌舞片观赏也是极好的选择。
失掉本真的心呢?因为是粉丝所以不想评价都暻秀演技。但全程很自然,没有让我出戏的觉得是爱豆的地方。最后的爆发也很具有感染力。国内也能拍出这种具有反思意识而不是一味主旋律的战争片吗。室友过程中问了好几次为什么俘虏过的这么好,我说因为要优待俘虏规划,其实我也不了解我说的对不对。还有就是有点疑问断臂小子密谋的时候没人管他们?卖力跳舞的样子真的很迷人!!!!哥哥最后救了弟弟,唉,可惜,都死了。男主和女主,一个在战俘营,一个在韩国。跳着自由的舞蹈,意识也在飞翔,奔放!自由!可惜终究是幻想。连着三天看的都是悲剧,可能生活就是悲剧吧,包括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封控生活。
南韩,北韩,国家英雄,中国人,美国黑人,五个完全不相关,甚至语言都不太同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聚集在一起组成踢踏舞乐队,之前从来没看过踢踏舞表演,这几个演员的表现力都太强了,尤其是基秀和杨盼莱,虽然两个人长得都很朴实,但当他们舞蹈时,眼中迸发的光亮和脚下的节奏都太动人了。
正是因为被他们的舞蹈所吸引,所以我对他们仍处于朝鲜战争时期的集中营并没有太大感觉,刚开始一直单纯觉得这个设定很有意思,残酷的战争时期的舞蹈梦想和友谊,但当士兵在舞台前开枪,三个人想要拼命保护别人时,当杨盼莱、姜炳三和小胖倒在血泊中时,当士兵先把枪口瞄准基秀的双腿而不是心脏时,当基秀跪倒在士兵面前时,当杰克逊被踢踏舞鞋底部的金属晃到眼睛时,我才发现不论什么都无法改变战争的残酷性和敌对方永远无法避免的冲突。如果不是因为战争,基秀应该站在卡耐基音乐厅,盼莱也不用为了钱而痛苦,姜炳三也能和自己的老婆一起生活,那个北韩的叛徒也不会因为害怕自己的奶奶受到牵连而伤害别人,每个人可能都会过得更好,甚至过得更久。
还有基秀的哥哥,被培养成了一个战争武器,非常可悲,但他真的爱着自己的弟弟,不顾一切。
踢踏舞让我看到了他们的生命力和对舞蹈的热爱,但战争却摧毁了这一切,让我感到绝望。
每次看都暻秀演戏都会惊讶于他竟然曾经和吴亦凡鹿晗黄子韬是队友。国内的小鲜肉们能不能像他学学呀!
Fuck ideology. Celebrate peace. Long for freedom. 不仅那个年代需要,放在现在也一点不过时。电影里出现的歌曲每首都恰到好处值得回味,最佳当属Modern Love,走出电影院的路上一直在单曲循环。剪辑摄影也很棒,整个电影都充满了节奏感。不光是主演们,每一个出现的角色都很出彩,只是故事发展有的部分依旧没逃过韩式传统煽情。北韩话可能听不懂,南韩话可能理解不全,但是基本不影响观影,反正我看得津津有味。影片从一个特定群体体现战争时代社会群像,尤其在主角们身上把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戏剧化,能给每个人尤其理想主义者带来很多感触。·最后,比起票房大爆数据走高,更希望能成为被能长久记住的引人思考的佳作吧,悄默默期待一下明年的颁奖季嘿嘿。【最最后再带着粉丝滤镜感叹一句,都暻秀真的是前途无量啊】【这种主题在隔壁大概是不敢期待】
那个浅吻是我见过最动人的爱情
为了嘟嘟已经在韩国看了5场了 第一遍看的时候 真的觉得 这就是陆基秀啊 一点表演痕迹都没有 作为粉丝看 完全不别扭 真的好爱陆基秀 全程man到尾 TTT 关于导演 比起老千2 镜头 叙事 剪辑 我觉得都好挺多的 是比较对大众胃口的电影 同认为结局是美中不足 很适合圣诞节 我们嘟嘟为了跑舞台问候辛苦了 票房一定要1200w鸭!!下部作品…请dks不要哭了…
9.4/10 今天评论解禁外加观看了完成版,更新一下评论。很高兴片方除了加强配乐之外基本没有动手,质量仍稳且足以称为今年韩影第一。进行和编辑都非常利落,舞蹈和音乐也非常优秀的调动起了气氛,故事和人物塑造在后半段变复杂后多少有点下滑但整体不影响。而且所有演员皆演技在线完全不会出戏。韩影中稀缺的歌舞片,这一回挑战的非常成功。唯一遗憾但又无可奈何的是结尾,这么编确实最好但太悲了。
遗憾啊,看到一半几乎预定五星且今年十强,后半段野心太大了,把故事扩大化,冲淡了舞团本身的力量,想要批判政治,结果反被政治束缚,黑人教师和舞蹈本身的力量被大大削弱,故事也流于套路了,真的遗憾
虽然前大段的故事线节奏稍慢起伏不多但幽默诙谐踢踏舞四人组人人都有自己的无可奈何 之后随着历史大背景的发展 每个人的无可奈何汇成历史长河中的身不由己 夜不是故乡夜 而今我孑然一身 我们都在那些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中走散 在意识形态的压迫下死亡 可我只是想跳舞我只想做自己 所有的高潮累积的情绪和泪点爆发 无不让当下的人们反思战争和体制里的既得利益者给无辜人梦的自我实现带来的无边无际的阻碍和牺牲 兄弟情友情爱情亲情在导演的镜头中蜻蜓点水又有无限波澜深意 最后的血洗般的现实而残酷结局警醒着我们 而当我再次故地重游 月已是故乡月 我随一人 但幸好木地板的舞痕还在我耳边音乐不绝于耳 诸位面目依然 如我不曾离开 和观影体验相比伟大的隐秘和我能说/I can speak一样震撼 都秀秀真的天生的演员浑然天成
我们是Swing Kids,这支舞叫做Fucking Ideology。(太好哭了吧 我们dks走忠武路吧!
“怎么可能不知道,你全身都散发着舞蹈的气息,我也是疯狂跳过舞的人” ;哥哥为了弟弟选择死的那一刻;还有那狭隘民族主义暴露的那一刻;还有结局最后,黑人领舞故地重游,的摸着地板的那一刻。真的都很令人震撼。除此之外,年轻演员挑大梁,都暻秀展现了忠武路新兴演员的姿态,未来可期,前途无限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人生从远处看是悲剧,从近处看是喜剧,即使最后免不了被毁灭,也要在毁灭来临之前绚烂一次。我去年经历了不好的事,自以为看透了许多,活得像个老年人,觉得人生不过如此,提不起精神热情,一年了都没好,差点抑郁,看着楼梯都害怕自己想不开跳下去。前两天因为这部电影痛痛快快哭了一场,笑了一场,又大哭了一场,这两天好很多了,虽然还不完全,但慢慢好起来了,很神奇,也可能是积攒到一定程度了。总之,请去看吧。成为了都暻秀的粉丝,他好像本人就挺有故事的。啊,剧透一下,结局不好。更新一下,心情还是无法平静,再多看几次再来写一次吧,会更专注影片本身来写。最后:都暻秀那双眼睛啊,那双充满热力,热的发亮的眼,毫无保留地看向你的时候,我真的捂住嘴巴哭起来了。有亲人,有健康的生命,有安定没有战乱的国家,还有可以实现的梦想,真好。
节奏从一开始就有问题,把种族、意识形态等议题放到了最适合作为背景呈现的战俘营,野心当然是极大的,戏份最吃重的舞蹈部分却成了最次要的点缀(更多的时候都与插科打诨的笑点搭配出现以承担娱乐性的功能),沦为牺牲品的又何止是影片中的角色,既然有信心下一盘大棋,仅仅这个完成度显然是不够的。
优秀的歌舞片 运镜水平高 故事到后面有点点弱但整体很好看呜呜呜 不认为是刻意的煽情 是真的很好哭 哭到隐形都要掉了...都敬秀演员出色 以后戏路会更广的!
里面那个中国人角色有一种微妙的精确感:外表肥肥壮壮实则营养不良,最看重的就是一口吃的,和韩国人语言不通别的地方都能相通,最关键还有一颗脆弱的心脏………(乳化了
残酷战俘营版的“跳出我天地”。踢踏舞没能改变战争,但至少能让人们保有最容易被抛弃的人性。“去他妈的意识形态”,最后那支舞就像孔雀临死前的开屏。都暻秀的舞技化入演技后真是一鸣惊人啊~什么时候我们的抗美援朝题材才能有像样的反思而不只是一味的主旋律呢?
有点儿尬,反战的立意挺好,题材也好看。中国影视界都忙着宣扬民族仇恨,没人为反战做贡献。
很难想象现在韩影里能出现一部类好莱坞4.50年代风格的复古片。开头有点尬,导演似乎没有从以前的模式化路线中走出来,自从中国胖子一舞惊人之后,整部影片变得可爱又好看。而总体真是笑与泪齐飞,用歌舞片或者反战片来界定挺狭隘,只是一群人的故事罢了。黑人这次扮演了“白左”形象,人物弧光没有其他几位那么强烈,也许作为一名旁观者,他和观众一样,在看到这群可爱的人跳完舞之后满面笑容,或者目睹他们结局之时,双眼含泪。理想主义者的幻灭,历史太重人太轻。只是当时,just dance,足矣。
梦想可不能被现实打败
不能不服韩国影人的创造力,天马行空地想象,喜剧歌舞风格与严肃政治反思结合在一起,面面到位, 好看!好一句“Fucking Ideology!”, 准确,透彻!
影片缺点与优点都很明显。电影定位和视角很模糊,作为歌舞片表演篇幅不足,作为剧情片人物性格扁平剧情转折突兀,团灭结局更应归咎于个人选择却硬要甩锅ideology,关于战争,民族主义与意识形态对个体性的压迫这一方面的表现明明可以更深刻;优点是镜头剪辑干净利落,音乐与舞蹈的编排十分出彩,故事紧凑高潮迭起,全员演技在线,我在电影院笑得和哭得都很爽。还有都暻秀和朴慧秀也太可爱了叭
4.5星 一直不是都璟秀的粉 但是恰巧他演的几部电影都认真的在电影院看完了 努力的人儿前途无量 韩国年轻演员真的吊打国内一众流量小花… 说回电影本身 2个小时全程无尿点 导演居然可以把歌舞片拍的这么棒非常意外!结局有点小难过 预计这部也是会过千万观影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