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京和姐姐从小生活在韩国的偏远乡村,因为乡间没有人行道,他和姐姐每天不得不很早就起床,步行到火车站乘车上学。
这样的日子不但辛苦,而且危险,尤其是进入山洞的时候,倘若刚好遇到火车赶来,路人不得不赶紧逃出山洞,避免发生意外。
俊京对此从不抱怨,他只希望韩国总统能听到自己的心声,为家乡修一座火车站,好让乡亲父老不用每天起早贪黑。
然而,前前后后寄出去的50多封信全部石沉大海,俊京依旧没有放弃,他继续坚持过一段时间就给总统写一封信,期待能够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对方。
以上是韩国新片《奇迹》的开场片段,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韩国本土票房一度反超《尚气》 ,主要讲述了一个数学天才为了家乡的基建付出的努力,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感人事迹。
除了片中那座真实存在的“两元站”,老实讲,你实在分不清影片中到底哪些是真实,哪些又是改编。不过不容否认的是,它依旧用满满的套路,狠狠赚了把观众的眼泪。
虚假的美好
俊京和姐姐的关系一度成为影片当中的最大的一枚烟幕弹。
他们俩关系好到可以天天腻歪在一起,不过影片很早就给过暗示:这对姐弟有些不正常。
比如,影片开场姐姐就自我介绍到,她是一个高三生,但并不打算升学,因为比起聪明的弟弟,她更擅长照顾家人。
几年过后,弟弟升上高中,奇怪的是,姐姐依旧随他前往学校,而且还身着学生时代的便装。加上俊京姐弟与父亲间几乎为零的互动,也让人不免好奇背后原因。
电影的蒙太奇手法相当娴熟,普通观众很难理出头绪,去怀疑姐弟俩的身份,更何况影片前期分明已经告诉大家,在一次紧急避让火车的过程中,姐姐和弟弟都在那次意外中得以幸存。
可随着另一次交通意外的到来,姐姐的身份才真正揭晓——
原来在和幼年俊京避让火车的那次经历中,姐姐为了保护弟弟的奖杯,不幸坠桥落河身亡。影片此前营造出来的美好全部是虚假的,所谓的“姐弟情深”,其实早就随着姐姐的那次溺亡而去。
而之后观众看到的姐弟俩互动,也不过是俊京脑海中幻想出来的画面,他依旧活在姐姐为保护他而牺牲自己的阴影之中。
矛盾的情感
《奇迹》中人物之间的感情关系非常复杂,俊京和女友之前如果只是单纯地发狗粮,那他和家人则要矛盾得多。
作为山里的孩子,俊京却偏偏有用过人的数学天赋。女友让他跟自己一道去首尔念书,以让才能得到最大发挥,但俊京犹豫再三过后,最终却放弃了这次人生逆袭的机会。
他的顾虑有两点:第一,自己和姐姐打小建立了极深的羁绊,外出念书意味着俊京不得不和姐姐的亡灵告别,从此只身前往异乡奋斗,而这是他极不愿意接受的现实。对俊京而言,有姐姐的地方才有家,即便有了甜蜜的爱情,也很难说服他与亲情诀别——哪怕这份亲情已经成为过去;
第二,父亲虽与自己关系紧张,但从小缺失母爱,又得不到工作繁忙的父亲半点注意,急于证明自己的俊京非常渴望做些什么让父亲认可自己。遗憾的是,最了解他的姐姐已经随母亲一道早故,而父亲又是个循规蹈矩的国家公务员,到底是选择家人还是选择理想,这对一个还未正式踏进社会的乡下小孩而言,的确是一个残酷的抉择。
同样陷入纠结的还有俊京的父亲。
姐姐真实身份还未揭晓前,父亲无视姐弟俩问候的做法很容易让人对其建立起食古不化的不良印象。可等到姐姐身份被揭晓的那一刹那,来到父子二人掏心窝子的环节,你才发现这男人简直温柔得一塌糊涂。
和俊京一样,对于家里两个女人的死,他同样追悔莫及。俊京自责的理由是家人为保护自己白白送命,而父亲职责的理由则是自己三五不着家,导致没办法及时给她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唯一的女儿,还因为自己驾驶火车的缘故,被意外波及身亡。
影片中的父亲真是一个悲情的角色,他为人老实巴交,做事一板一眼,如此憨厚老实的人,早年丧妻,壮年丧女,中年又不得不背负沉重的道德负担,并由此落下无法和亲人直视的毛病。
乍一看不苟言笑的外表下,背地里却埋藏着一颗早已被生活磨平棱角的心,父亲曾因为亲人的陆续离开动过轻生念头,是俊京打消了他的消极态度,支撑他继续活下去。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他最终和儿子放下过往走出了阴霾,这对一个长期处于压抑和悲伤的家庭而言,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奇迹的来源
关于奇迹,影片无时无刻不在与之呼应。
降至冰点的父子关系重新回暖对应的是家庭层面的奇迹,俊京和女友的爱情、二元站台的建立,乃至俊京留学美国的经历,都从不同维度紧扣了名为“奇迹”的题眼。
一个山里的男孩,却被一个有政府高干背景的女孩相中,尔后腻腻歪歪羡煞旁人,这,是个体层面的奇迹;
父老乡亲因为政府懒政迟迟等不到已经允诺修建的车站,在俊京的号召下,愣是从一毛不拔的土路盖了座车站,这是属于一个集体的奇迹;
俊京因其过人天赋获得出国研修资格,并有机会参与美国宇航局NASA的科研工作。这样的研修资格韩国当年仅此一例,且万里挑一,被这项计划砸中的幸运儿,除了对他是一项奇迹,对当时长期被排除在国际主流社会以外的韩国又何尝不是?
从个体到家庭,再到更广泛层面的社区和国家,《奇迹》貌似在煲一碗感人至深的鸡汤,底料却是牵扯民族自豪感的鸡血。
《摩加迪沙》为我们展示了韩国为了挤进联合国在外交层面付出的代价和努力,《奇迹》则从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角度,向世人展示着韩国进军国际舞台的视野和决心。
影片将时间选在上世纪90年代,除了有原型事件的限制,其实也有某种不经意的偶然。彼时,乘着中韩建交(1992年)的东风,本已有着“亚洲四小龙”之称的韩国,更是借着与大国的经济往来,进一步输出其全球文化影响力。
时隔近30年,如今韩国已经兑现了当初的战略目标,无论政治、经济、科技,亦或者文化,他们都在各个领域印下了自己的烙印。
今年推出的这部《奇迹》,更像是对曾经那段历史的回望。在《鱿鱼游戏》火遍全球的当下,韩国影人已经做好了准备。
更多韩国制造的“奇迹”,在等待他们去完成。
撰文 |Zed
策划|轻年力量
-End-
扣一颗星给实在是脸不像13岁的正民大叔,其他部分都很完美!允儿演这种花痴类型的女生真的是合适的可怕,非常有喜剧天分!
姐姐的戏份太感人了,为了弟弟丢了性命,又为了弟弟一直陪在身边,转折那块有点震惊,但是细想为什么姐姐一直没变化也是合理了!
第一次被朴正民圈粉是《从邪恶中拯救我》里,这是第二次!憨憨又带着帅气,眼神一迷离,就好好笑!
另一方面,故事又放在了社会面上,一个贫困人少的乡村,没有路,一直走在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铁路上,男主为了有一条道路,几年来一直给青瓦台寄信,从小人物引到大故事!
姐姐深爱着弟弟,为了守护他10多年没去投胎;
弟弟深爱着姐姐,一直不愿意离开姐姐去世的故土;
当弟弟哭着奔赴未来,向姐姐道别,姐姐微笑着化作一速光,我终于忍不住哭了。
----------------------------------
ps:男主家的风水,允儿危矣(允儿演的很卖力,但是悲催的没啥存在感)
正如片名所暗示的,《奇迹》有望成为一部催泪大戏。因为地处偏远,火车过村不停靠,俊京的母亲和姐姐相继因此离世。为了弥补这个缺憾,俊京以个人力量排除万难,建起了韩国史上第一座民营车站。只需按此故事线索平铺直叙,电影就能取得相应的动情效果。倘使再发挥韩国电影人擅长的煽情大法,《奇迹》不是没有可能变成一部“全韩恸哭”的电影。但从现今的成片看,导演显然不愿再落入这个俗套。不过有点让人出乎意料,“创新”的方式是发挥另一个韩影长处:浪漫的爱情。
这便是发生在俊京与罗熙之间的初恋故事,没有任何现实的土壤,显影在虚幻的柔光镜里。俊京虽是穷学生,但有过人的数学天赋,罗熙不仅长得漂亮,还出生委员家庭。两个不同阶层的人本没有相遇的可能,但事实是罗熙爱上了俊京。这是一个只会发生在少女漫画里的爱情故事,仅仅能够骗骗小女生。但在《奇迹》里,它却成了消解煽情、让故事情感线变得合理的工具。很明显的一点,故事发展到后半程,在俊京解决完车站难题、开始直面人生难题时,罗熙消失不见。
罗熙就像俊京一直以高中生面目出现的姐姐一样,很可能也是某种幻觉。罗熙的存在,更多是为了给俊京的成长加上一层爱情的背景,也即多一些曲折。她的美好与完美,是与苦闷的现实生活脱节的。不过,这反倒向我们指出了电影的问题:一个以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竟然脱离现实的土壤。导演没有用现实主义笔法讲述故事,这一方面可以认为避免过分煽情采取的策略,另一方面也可能导演确实没有能力表达现实的复杂肌理吧,就像大多数韩国电影留给我们的印象那样。
最终,电影的核心冲突转置到了父子之间。父亲因为恪尽职守,疏于家庭关照,也间接成为导致妻子和女儿离世的罪魁祸首。他一直背负着某种内疚与自责,刻意与儿子保持距离,导致父子俩在情感上有所疏离。对儿子来说,建造简易车站或者一心向学,也有着向父亲证明自己的目的,希望父亲能够更多地关心自己。电影的收尾,是父子俩醉酒后敞开心怀交谈,化解了过往留下的隔阂。罗熙自然不必出现了,她作为引导观众走入俊京的工具已经完成了叙事人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姐姐的设定,以及到中间才揭开她已经去世的真相,实在是很聪明的编剧笔法。
我之前的评论:“情节过多,导致最后的情绪总觉得差了一口气,稍显平淡了。人物都蛮可爱。”今天有一些新的感悟。
看电影时在期待着“奇迹”,尤其前期情节多虽轻松有笑点但也还是平平淡淡。结果建成简易车站、姐弟情、父子互相的和解,情节设置都不是可以用“奇迹”来形容的。以至于看完很模糊“奇迹”是指什么。把父子情感宣泄当成了影片最终的主题,那么前期很多情节人物找不到关联而觉得“过多”。
奇迹是指俊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俊京因为心结认为自己不配拥有梦想,虽然他喜欢宇宙有梦想。老师“伯乐”的指引,给了俊京实现梦想的道路。罗熙“缪斯”的帮助,让俊京第一次动摇了,去靠近自己的梦想。村民和记者帮助建成和报道简易车站,让父亲明白了儿子的心,促成了父子和解,父亲儿子各自的和解和放下。两元站,也给俊京去考试争取了时间。各种,都让本来能力“天才”的俊京,心理上准备好了,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考试时的紧张,也一反以往不在乎的态度。去和姐姐告别,终于迈开了离开和姐姐一起的故乡的脚步。去勇敢地奔向喜欢的女孩表达自己的喜欢,以前总是会回避躲闪的。一个一个看起来不重要的“过多”的人物情节,都促成了这个“奇迹”。影片平淡地展开,就像生活一样的平淡。
可能需要点韩国本土文化,不然看过以后可能像我一样有不少问号
韩国文字也有方言的吗?
全国数学竞赛叫总统奖?
高中生想和总统沟通首先想到的是夜袭青瓦台?
火车反复撞人只有高中生在解决?
影片剧情着力描写男主有多直,和钢筋一样。比如结局,男主去美国,登机前想起自己还有个女友没有告别,打个电话没人接,那就算了,直接走吧……
这个电影根据真实的故事虚构,真实的是”两元站“,虚构的是爱情故事。故事是好故事,演员是好演员,有哭有笑的电影最能打动人心,值得一看。
故事和创意都很好,可惜节奏慢,演员年龄太大减分。
除了村民一起修火车站这段儿真实事件值得感动一下 其余全部拼凑+YY 而且是相当严重的妄想症 比如白富美青睐贫困学习机器 比如通过考试去NASA 简直是YY无下限 真不愧是大寒冥国
姐弟版《人鬼情未了》,韩国版《铁道员》。李星民扮演的父亲克女人,妻子和女儿都被他克死了,得回还有个儿子。
6.2/10 作为一个将重点置于情感的故事, 过于复杂的情节不可谓不是败笔。 极长的时间线, 极多的推进与转折, 不断的压缩着塑造人物的时间。 最终一切情感的倾泻只能依靠演员的演技, 外加过往回忆的交叉剪辑, 才终有一丝奏效。 细节上的心血, 以及搞笑情节的趣味, 让这部影片不过于糟糕。 故事所携带的价值, 也值得肯定。 然而作为时长相对而言更加有限的影片, 不加取舍的塞进过多情节, 最终只会令成片平淡无奇, 观众也难以共鸣。
从电影设定来看80年代的背景和美术道具绝对符合中老年人的口味;从预告剧照来看,的确吸引了不少爱情喜剧或乡村励志爱好者,可惜这两元素占比不大,后期冗长的亲情戏对后者来说会有点无趣。夸一下最后一场景真是神来一笔,拍得很美bgm配得好😆(允儿喜剧的角色真的越演越上手,戏份虽不多,但整部电影因为她而变得不沉闷。朴正民电影里瘦的时候还是帅的啊,经历了什么现在胖得快认不出来😅)
好甜呀。据说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姐姐那条线拍得挺感人。这是不是朴政民的银幕初吻?
特别美好的故事,有种请回答系列怀旧而温情的调调,每个人物都背负着所有人的爱和需要活下去,犯再大的错误也没有一声责备,所谓的奇迹不单是那座帮助小镇走出去的私人车站,更重要的是这群仿佛活在童话世界里的善良的人,最后那首Reality和场景是如此契合,勾起了无数美好的回忆,足以让人忽略这条感情线有多鸡肋。
一些泡菜式感动,一些简单真挚的复古气息;片中亲情与爱情的相守,铸就了车站,也同样让每种情感都随着年岁愈发宝贵。允儿(接近)单挂青龙,感觉说服力不足…至多是平稳完成演绎。反倒是《从邪恶中拯救我》就毫不输于老戏骨,并且尝试破格演出的朴正民;因为年资、去年得奖以及这种“减法向”角色在男主战没有姓名与优势实在可惜;看好他的未来。
影片营造的复古感很nice,有些《阳光姐妹淘》(韩版)、《Roly Poly》(T-ara)的感觉。故事中对于“执念”的诠释真挚、温柔且坚韧,这一点与《白蛇2:青蛇劫起》类似,而亲情、爱情戏的细腻描述手法几乎与《铁道:家色》、《假如爱有天意》、《向阳处的她》如出一撤;故事中段的转折很惊艳,开启了神似《铁道员》和《现在去见你》(这部也是李章焄编导的)的奇幻风味之旅(温情、小清新与小惊悚糅杂)。唔哩允儿的表现就如同一阵甜甜的清风。当最后《初吻》的主题曲《Reality》响起时,整颗心都酥了。“愿每个人都梦想成真。”
对这种琐碎的温情片彻底免疫,30多岁出演高中生太让人出戏,姐姐演成小恋人的感觉,只能骗骗粉丝。
允儿
要想富先修路。真的没毛病
善良而平时的美好
允儿呀,期待你成为最耀眼的演员
感动
名为《奇迹》的电影 → 中国香港 / 导演:成龙「奇迹 奇蹟 (1989)」;日本 / 导演:是枝裕和「奇迹 奇跡 (2011)」;加拿大 / 导演:丹尼尔·格洛「奇迹 Miraculum (2014)」;意大利 / 德国 / 导演:阿莉切·罗尔瓦赫尔「奇迹 Le meraviglie (2014)」;美国 / 中国香港 / 加拿大 / 导演:斯蒂芬·卓博斯基「奇迹男孩 Wonder (2017) / 又名:奇迹」;韩国 / 导演:李章焄《奇迹 기적 (2021)》;中国大陆 / 导演:文牧野《奇迹 (2022)》;……
前期预告让人以为整篇会围绕车站的事情,看了才发现只是其中一部分。开始就觉得姐姐有点奇怪,中间的反转才让人恍然大悟。林允儿很适合高中生扮相,年轻人的初恋真甜蜜。
虽然富家女与穷小子的爱情只会出现在日漫里,但姐姐这个人物设计实在不错。停留在死去的年纪,活在弟弟的幻觉里。不离开和造车站的理由有了,冲突与情感也有了。
有剧透#好喜欢她姐姐 从小就把弟弟捧在手心里爱护 就算不在了 也还是会一直关心着弟弟的方方面面 “穿秋裤啦不穿要冻死你了” 等等一些很小很小的事 因为姐弟的感情深 所以互动都让人感觉特别动容 尤其是知道了姐姐已经不在了之后。爸爸最后那句“害怕你知道我爱你”也是 父亲的角色一般都是隐忍含蓄 但害怕孩子的误会也是会倾诉的 父子嘛 没什么一个拥抱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 那就抱得再用力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