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儿讲的不是谁的故事,讲的是导演的爱情观。 我们总有一个刻板印象,觉得法国人“浪漫”。但是在法语里『le romantisme』这个词儿讲的完全不是现代爱情语境中的"浪漫"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浪漫主义不是晚餐/蜡烛/单膝跪地would you marry me,恰恰相反,浪漫主义是反抗一切禁锢你自由的东西和追随一瞬即逝激情。 二十世纪在法国影响力最大的作家普鲁斯特的观点是『L'amour pur n'existe pas(纯粹的爱情是不存在的)』,一切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一切都是我们的fantaisie,换句话说就是意淫。
『l'amour fou(疯狂的爱)』这种感觉往往产生于“阻碍”,这个“阻碍”可能是外界的也可能是来自你感情投入的对象。外界的比如:家族世仇/门不当户不对/异地恋,自找的比如:自作多情/单相思。一切流传下来赚人眼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都少不了某个“阻碍”。罗密欧与朱丽叶,Jack与Rose,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扯去这层阻碍还剩下啥,柴米油盐结婚买房生孩子供孩子上大学希望孩子有良心给自个长点儿脸。这个剧情是不是听起来,就没那么有趣了? 片里“阻碍”是双重的,外有知道你一切软肋的情敌,内有游戏人生的渣男。现在,请设想,如果这片里只是一个人俗套的单相思,中间不掺杂友情,不掺杂暗地里捅刀撕逼一遍捅一边撕一边还恨自己姿态太丑陋,这故事还有意思吗?如果被推上神坛的男主选择了任意一个追求者,这故事还有意思吗? 这片名叫“Les amours imaginaires”,幻想之爱。讲的什么?讲的就是人们多善于利用“爱”这个词儿来抵御生而就有的孤独感。谁不怕孤独,谁不怕死,谁不怕孤独的死。我们拒绝相信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又没谁能确切说出来人生到底他妈的什么意义,所以我们就得找点吃喝拉撒以外的高逼格的事儿,来娱乐大家感动自己。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身边都有那么一个朋友,陷入一段在局外人看来再操蛋不过的relationship不可自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人家不是傻,人家只是无聊。跟你无聊了去逛逛淘宝意淫一下我穿这衣服好不好看一样,人家也只是意淫了一下我穿着这为爱献身的姿态好不好看。这世上本来是没有游戏爱情的玩家的,渴望跌宕起伏的人多了,便也形成了渣男渣女的市场。所以下次遇到这种朋友,不要劝。叔本华讲过:"生活,也让别人生活。" 如果你没跳过这主线故事之外穿插的一个个精彩的小片段的话,尽管这片快被导演的慢镜头审美玩坏了,但是依旧是很有意思的。 例:异地恋。 她在加拿大,他在柏林,如今两人终于能住在一起了。你以外这是happy ending了该放片尾曲了?让导演来告诉你王子和公主在一起之后发生的事儿: “......他搬来的那天,一切就结束了。不不,我的意思不是我们分手了,我们还睡同一张床我们也做爱,但是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生活细节。当然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不想承认这一点,因为我们感觉很遗憾。整个搬家的过程那么繁琐,他从德国翻山越岭搬来的行李,一切,所有的一切,都白做了......我曾经对我们的感情非常投入。他住在柏林,我住在Dorion大街。我想我应该是爱上了坐飞机,是飞机降落的那一刻,是柏林的咖啡馆和夜店,又或者是那儿和这里不一样的风,还有他的口音。”
那“爱”是什么? 这个俗了吧唧又让人魂牵梦绕的词儿就一点儿含义都没有了吗? "爱情"与"激情"理应是一对反义词。"激情"来自未知,"爱情"来自已知。"激情"从天而降,来势汹汹,充满新鲜感和神秘感,无法左右令人上头,"爱情"是一种建立在已知上的坚定的选择。 我知道人生而孤独不可避免,但我选择你。 我知道你我就像地球上的其他任何人类一样痛苦、无能、迷茫和充满了瑕疵,但我选择你。 我知道有一天我们之间的吸引力会淡去,我们会无数次互相指责,怨怼,说尽丑话,做尽难堪的事,但我选择你。 我知道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常驻的,人类试图将任何一个瞬间无限延长,期望任何情谊永不变质的举动都愚蠢至极,但我选择你。 每一天,我醒来,作为一个不完美的人类,用我又一天的生命,为这个小概率事件压下新一个筹码。
人一旦上了年纪,自然而然会特别珍惜一种关系:我能看到你,我能接受你,你无需做假,你能看到我,你能接受我,我无需做假。这个东西绝对是罕见的事情,遇到就用力去抓住它吧。世界本来无意义,是我们用近乎偏执的选择来创造意义。 没有任何贬低"激情"的意图,只是试图区分其中并不微小的差别。本质上来说,爱情,激情,皆是人与人的关联,人与人的关联,是世间唯一奢侈之物。
最后, 魁北克口音真是太销魂了妈蛋。
天不天才先别讨论了 我感脚他说不来法语&英语这件事可sad了~
这部还不错呢,我居然比《杀妈》更喜欢。
21岁,唉。。。只是没有一件事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是你还没发现
喜欢他的诚实。他告诉人们,我是个年轻导演,我不装逼,也不装深沉,我就是我,我拍的就是年轻人的电影。尽管有很多向前辈致敬的片断,却一点也不做作。这种对电影的真诚让这小家伙前途无量!
卷毛像大卫
差<我殺了我媽媽>不是一點兩點阿~★★★☆
大量的独白和慢镜确实让电影在感官上更华丽更好看了,但这样一部靠对白撑起来的电影实在不如前作【我杀了我妈妈】。但这只是一个天才少年导演生涯的开始,对于导演本人值得特别关注一下!★★★☆
时尚、华美,泽维尔·多兰有才而自恋。
不讲故事,只讲情怀本身。 Xavier敏感细腻,美感灵气,没有一样是值得嫌弃的。我觉得这不是简单的年轻气盛的卖弄和模仿,你现在已经拥有的,他们大多苦寻一辈子也得不到。看好你。
bangbang 这首歌太好听了http://www.deezer.com/listen-1140631
如果他一直这么自我情绪的话,恐怕会走进一个死胡同。
这种完完全全每时每刻都是为美而存在的东西到底是mode还是cinema?反正我完全没有把它当作电影来爱。所有细节/角度都美得要死,连节奏都美,音乐都美。(不过Dolan的台词其实写得蛮好笑的,可惜这口音全片又没几行字幕我好多没听出来)。
大饼脸是趋势啊
你们这帮人琼瑶还没看够么?这世上的爱情故事还不够多吗?L.A.I.跟情节无关!唯一一部电影,通过人物一举,一动,音乐,画面,传达一种强烈的感情。不需要像其他电影一样把自己放在环境里,只有感觉,纯粹抽象的概念。还记得生活里每一个亲吻,每一个微笑,当舞厅里灯光开始闪烁……
我怎么能怀疑这不是出自一个年轻人之手捕捉到的微妙、暧昧、尴尬、摇曳生姿、无奈的洞悉?我只是稍微有点惊讶,21岁,过于年轻罢了。对,这种向古老欧洲挥手的流动的浮夸、做作,不加掩饰的虚荣,何曾是成熟之人不耻展露的?年轻是美德——年轻使得一切成为美德。
用绚烂富丽的色彩和轻柔迷幻的手法表现友谊在诱惑下的坚持和坍塌,这该是多兰灵感瓶颈期的作品吧?感觉不如《双面劳伦斯》来得自然,铺张意象有堆砌感,骤然插入的歌曲也很游离。金发男孩其实爱的只是自己;不去爱任何人,他就可以惬意活在别人的爱里。氤氲幻想中的哪是爱啊,一厢情愿罢了...
喜欢Xavier Dolan还需更多的理由吗?在上一部作品的成功光环下他并没有因此受困反而更加自我,片中的摄影,配乐甚至由他本人设计的演员服装,无不散发着他的个人魅力,令人甘愿为之沉醉。
成名需趁早,搅基趁年华
有趣,个性。
好的是Dolan太明确自己的风格知道自己是拍成什么样,不好的是他太坚持自己的风格我们都猜到他要拍成什么样;这一点恰好和他的年轻相呼应,好与不好优势还是劣势。慢镜头的运用,《bang bang》的深刻,暧昧的情感,自恋矫情种种,Dolan的电影路还长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