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rl 处于叙事的核心,她面对着路特和杰西这两个男人的的选择,事实上是她面对着自己的欲望的不同方面,他们两人的对立和分裂,完全就是Pearl自己分裂的不同部分的显现。与杰西在一起意味着一种被动德尔女性气质的道路,她将成为现代社会秩序所能接受的标准女性。杰西的律师
被带着文明标志的衣着、文化书籍用品所包裹起来。与路特相关的属性则是西部牛仔装束、带有自然属性的标志物。pearl和路特在一起成为一个正常女性无法去实践的许多行为,比如骑马,射击,富有隐喻性的行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路特为pearl提供一个退化到前俄狄浦斯状态的机会,从而回避她在生理上已经十分明确指正了的女性身份。不过与路特在一起仍然必须面对这边的问题,所以穆尔维断定pearl在性别认同上的困扰(表现在路特和杰西两人之间的选择上)事实上是她在“种种绝望之间的一系列震荡”。她无法做出一个真正的抉择,因为每一个选择项都是一个无边的困境。在这个意义上,两种男性人物体现了pearl的两难困境,他们代表着两个不同的符号象征系统。他们的相互关系造就了她,并最终摧毁了她。pearl被摧毁的方式也值得我们深思。在路特杀死杰西退应到荒野之后,pearl拿起枪去追杀他。这个行为的动机是完全从社会秩序触发的,但是这个行为的方式确实由在这种符号象征秩序中所不容的。一个女性拿起枪,代替了正常西部片结尾正义与邪恶的决斗。这场决斗的结尾,这对恋人相互射杀,相拥而死。在这里,文明与反文明这个贯穿整个西部片的巨大对立主题,完全有pearl这个女性承担了下来,这场决斗事实上就是女性观众面对着以男性中心的幻想时多必然要经受的。这种撕裂的痛苦虽然经由文化惯例的麻木,在普通女性那里变得不那么明显或者不那么容易察觉,但是,它确确实实的存在于每一次观看和阅读之中。
珍妮弗琼斯40年代背靠传奇制片人大卫O塞尔兹尼克,拍了不少大女主玛丽苏戏!这部就是这一时期的一个产物!
刻意美黑故意夸张表演的珍妮弗琼斯,站在伟大的优雅的表演润物细无声、肤如凝脂的莉莲吉许身边,幼稚得像个刚会走路的孩子!
这片曾被老马的我的美国电影之旅重点介绍过!女性主义我是没看出来,但是虐恋、种族歧视我是看出来了!
代表着文明的白人血统和野性的印第安血统让女主人格撕裂,一方面其实大表哥更适合她,她也更喜欢她;但是,深受父亲白人至上种族歧视观念的二表哥看不起女主(难能可贵的是,格里高利派克终于演了一个渣男,还演得挺好,这跟演员角色带来的新鲜感也有关系),只是跟女主玩玩,但女主却因为和二表哥睡了一觉,选择留在二表哥身边,最后这种文明与野性撕裂着她,她选择与二表哥同归于尽,现在看来就十分莫名其妙!但是片中的自然风光真是太美好了!
最感人的反而是莉莲吉许与莱昂纳尔在病榻前的那场对手戏,两个相爱的人终于表露真心,不再互相折磨,莉莲吉许扮演的角色生命也来到了终点,最后她支撑最后一点力气,来到爱人身边,那一头如瀑的头发(我好羡慕这个发量啊),盖在莉莲吉许身上,她扮演的角色离开了,但是这一幕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莉莲吉许仿佛不会老,对于表演,永远像年轻时那样热忱、全力以赴!那一刻,死亡变得柔美,角色和莉莲吉许得到永生!
这不比珍妮弗琼斯最后在沙石地跟格里高利派克拖时间狗带强太多了!
King Vidor Retrospective重看,MoMA馆藏。坐在钢琴前唱着beautiful dreamer的Lillian Gish分明自己就是那个美丽梦中人。艳光逼人的Jennifer Jones在已近中年的她身边说I want to be more like you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谁又不想呢?
当年看了不止一次这部传奇的西部故事。Jennifer Jones是那么性感迷人。现在想想不过是个三角悲情故事。里面Lillian Gish坐在porch上唱的那首民歌倒是忘不了。
3.5吧 色彩浓郁加戏剧性的表演 够wild 两位男主都魅力十足 Jennifer原来身材如此火辣!
6/10。研究女性主义和种族观念的经典文本,开场珍珠和母亲在嘈杂的人群中卖弄舞姿,就成为男性欲望的凝视物,红白两种血统象征野性和文明的混合物,老参议员想用宗教和项链压抑珍珠野性的一面,但从男性那学习射击和骑马,注定珍珠的爱欲会像火山般喷发。影片运用了火车意象作为野性西部的对立面,杰西因为站在了工业文明的立场背叛了父亲代表的农业经济,阻挡铁路的钢丝被军队剪断,象征着工业文明会用武力取代农业文明,珍珠欣赏杰西的文明与教养,但最终放下枪口与浑身是血、呼唤野性的路特拥抱在一起。客观来讲叙事隐藏着批判,鄙视红种人又玩弄、占有珍珠的白人主义者路特,结尾被珍珠击毙,而老参议院威胁越过铁丝网的儿子杰西时,他以朝无辜的华工开枪为威胁,连珍珠的父亲认罪陈述时也认为娶了红种人是死有应得,可见种族歧视是造成悲剧的根源。
另一个名字:太阳浴血记。结尾至今记得,最后互杀共赴黄泉,感情太浓烈了,承受不起。格里高利帅得惊人。
a film really would be a freak while there're more than 3 uncredited directors
初中的时候看的了,镜头什么的都忘记了。就记得男主挺让人无奈的,一方面又不长久地与女主在一起,一方面女主和谁亲近就要把谁杀了。显得这爱情也轰轰烈烈了,最后只有互相杀才能了结。貌似是挺野性的片子,记得不太清晰了,不好评论。
以折虐女性为主要冲突:父亲与母亲、东部与西部、法律和暴力、白人和原住民、善与恶、共化和自由等的二元对立全压在了女主角身上。父亲、劳拉、杰西代表着超我的认同,而路顿则直接俘获了她的本我。现实矛盾和自身分裂无可调和,于是在光亮戮目的血色宿命中,她如烟花那样奔向了同归湮灭的终点【9↑】
蛮经典的影片演员出色表演。。JenniferJones混血吉普赛女演的很生动很动情痛恨自己身份却无奈有其父有其母必有其女。。天性的不安分注定是一条不归路。。JosephCotten的绅士形象很不错。。不足是GregoryPeck并不适合花花恶少角色。。因爱生恨结局是惨的。。
三星半,派克这个角色演的真是非常棒!那坏坏的一笑哎呦!珍妮弗琼斯性感狂野黑色意外诱人几场戏格外含泪。结尾不错让我们死在一起吧!
阳光下的“大宅门”,有家族情仇、女性意识、种族主义与文明冲突。女主是个想做淑女的野丫头,有印第安血统的野性,又羡慕着现代文明,反复挣扎,得陇望蜀,扭曲成了一个缺爱的荡妇。过火的角色需要过火的表演,不然角色就崩了。喜欢这部片的色彩。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红颜祸水?这部电影的狗血程度之深,简直吓到我。好吧,两大男神Gregory Peck和Joseph Cotton选谁好呢?哼,小学生才做选择题!说实话派克那种一身正气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吧,演坏人都像逗你玩,装的似的,有点想拍拍他的肩膀说,装累了就休息一下!科顿倒是走到哪都是一表人才,不费力赢很大。这电影的选角在今天看来有点政治不正确地不忍直视,黑人女佣一直捏着嗓子说话是怎么回事...
放浪不羁永远比一本正经更能捕获女人的心。
派克扮演的浪子很有型很销魂,,不过对西部片从来不曾动心,何况达不到史诗级别,说白了,就是贱女人好男人坏男人老男人组成的荒原肥皂
浮夸狗血娱乐性满分的主流大制作情色片,what's not to like?? 所以导演还是该标DOS,毕竟每个毛孔都体现他一个人的品位。摄影极美,大明星们也都算物尽其用。主角CP的动物性表现得挺大胆,可以提名Peck和Jones各自的生涯最浮夸表演了。结尾很让人满足,女主的三观最终没有强行正过来。
无处不在的配乐真是烦。女主选角失败,要让一众西部汉子精尽人亡果断上丽塔海华斯嘛,现在这个做作又无风情。整部片子也很做作,倒是派克难得坏得那么帅,大场面和风景最好看。
派克演坏小子真是魅力十足,当然我更喜欢的还是演他哥哥的约瑟夫.科顿,不知道为何会那么迷恋这个人,就是他抽抽烟,也让人看的着迷!
这样充斥着恨又带着纠结的爱的感情还真是有点让我接受不了,影片的色彩运用很大气,使得整体节奏有悲壮之感,但是前11分钟都是定格的序幕无法理解啊。。
派克还是很帅啊。女主角的眼神我实在是不喜欢,那个黑人女仆真是神到我了
8.4/10。①两男一女的三角恋:奔放的女主、牛仔男、律师男(其中女主和牛仔男既互相深爱又因各种原因互不在一起甚至最终相杀而死【死时互相抱着彼此】)。②牛仔男和律师男分别象征当时美国的一体两面:野蛮与文明。而女主作为印第安—美国混血,象征着双重困境:一个是作为女性,她是选择做所谓“野蛮”的奔放女性,还是做所谓符合美国“文明”的淑女;另一个是作为有被归化倾向的印第安人,她是选择狂野的西部,还是被白人主导的充满法律与纪律的美国。③浓烈而大气的高水平摄影美术(大气对应西部风土人情,浓烈对应感情故事);夜晚宴会那段的两个长镜头调度水准高思路清晰。④作为传统故事片三角恋的刻画不够精妙(本质上是戏剧性做足但角色的塑造与转变刻画地不够细腻),导致故事显得有些狗血,扣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