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小孤星

HD中字

主演:薇朵儿·希维索,Delphine Schiltz,Matiaz Bureau Caton,Léopoldine Serre,玛丽·特兰蒂尼昂,泽维尔·布瓦,克莱尔·勒布,Aurélie Vérillon,Henri Berthon,Carla Ibled,Luckie Royer,Antoine du Merle,Marianne Favre,Hadrien Bouvier,Benjamin Lemaire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96

 剧照

小孤星 剧照 NO.1小孤星 剧照 NO.2小孤星 剧照 NO.3小孤星 剧照 NO.4小孤星 剧照 NO.5小孤星 剧照 NO.6小孤星 剧照 NO.13小孤星 剧照 NO.14小孤星 剧照 NO.15小孤星 剧照 NO.16小孤星 剧照 NO.17小孤星 剧照 NO.18小孤星 剧照 NO.19小孤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小孤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4岁的波纳特(薇朵儿·希维索 饰)从父亲口中得知自己的母亲发生车祸后不治身亡了,小波纳特难过得哭了起来,而且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她需要在阿姨家生活。波纳特不肯承认自己的母亲已经离开自己了,她深信上帝会把母亲重新带到她身边,她常常自己一个躲着大伙,继续期盼母亲出现。 就算父亲、阿姨、表弟表妹如何劝慰她,她还是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上寄宿学校后,同学告诉波纳特上帝是可以帮助她的,而且小波纳特努力要成为上帝的女儿,因为她想要跟上帝说话,跟上帝说把母亲还给她。  小波纳特总是无法开心起来,她日夜想念自己的母亲。小小的她独自来到了母亲的墓前,没想到母亲竟然重新出现在她的面前,母亲温柔的教她要面对自己的生活。纵使她不舍得母亲离去,当父亲来接她的时候,她对父亲说,母亲要我学会快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龙门飞甲纪录片电车男一千灵异夜之孽缘十日打开门我为邪帝·动态漫画寻凶记中间人2战悚目击者创梦时代新流星蝴蝶剑粤语不速之客2022梦色糕点师移城别恋茉莉花开2004男上女下(粤语)相合之物亲爱的陌生人最后一吻2001消失的女孩编辑部的故事之万事如意汉光武大帝宽松世代又如何电影版联邦调查局:通缉要犯第五季马尔科姆 X慕容骑士我的法定老公

 长篇影评

 1 ) 小孤星

    相比“悲怜上帝的小女儿”,我更喜欢“小孤星”这个译名,Ponette努力想成为上帝的女儿,不过是为了再跟妈妈说上一句话。四岁的孩子,尚且不知生,何况是死?失去妈妈的Ponette,就像一颗孤独的小星星,幽幽地挂在天边,用她那纯洁而忧伤的目光,追寻着想要的答案。
    另外,据说这个小女孩因为此片成为电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后,简直萌化了,眼神哭戏内心戏各种到位。但是有一点,四岁的小孩,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不可能对故事理解到这种程度,严重怀疑拍摄时导演为了效果对小孩进行过不恰当的情绪诱导。
    最后妈妈的出现的确让我受到惊吓,有种纪实片突然转科幻风的感觉,但是仔细想想,小孩子能接受的答案,也只能是以这种形式。“要学着在乎。”“她要我学会快乐。”这是这部影片要对所有像Ponette一样处在悲伤中的孩子说的。写剧本的这个人,才是真正的上帝。

 2 ) 坚毅的小女孩

法国电影。讲述一个小女孩如何在失去母亲的伤痛中走出来。很简单的故事,但却丰富。Ponette固然是性格鲜明,其他的小孩也各自精彩。

母亲车祸逝世后,Ponette沉迷在悲伤里。她坚毅的要再见母亲,和母亲说话。她尝试了各种方法,以和母亲沟通。在夜里祈祷,在旷野中呼唤,到墓地里。她花整天整天的时间在等待。她身边的小朋友和大人,有时给她安慰,有时摧毁她的希望;而她总在和他人的交往中产生各种小孩式的古怪的方法去召唤她的母亲。当然我们可以怀疑,这样一个连走路都不太稳当的小女孩,因何有如此坚强的毅力呢?是因为爱,还是性格使然?《一个都不能少》也讲述一个毅力非凡的女孩。

我想最好还是相信,这世上存在着拥有强壮毅力的人,即使一个小女孩。后来安排小女孩母亲真的出现,安慰她,并要她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这让我有点吃惊,并非超现实的情节不该出现,而是这样太容易了。我们知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解开女孩的心结,她的母亲当然是最佳人选。但是电影里原本的难题就是她母亲已经死了,因此如何解开女孩心结是我一开始就关心的,并在思考着要如何解决这难题,而结果答案是这样,未免有点取巧吧。虽然可以把她母亲的出现解释为女孩本身的幻象,但幻象是不能超脱个人局限的;除非小女孩一早就想通了她母亲对她说的话,不然她是不能幻想出这番话的。

也许是我多心了。毕竟这是个关于小孩的故事,梦幻一点,简单一点,大概无可厚非。而且电影拍得不错。围绕在主角旁的小孩,都可爱而真实。谈死亡而仍然有趣味,难得完全不煽情。关于宗教、死亡及生存的思考在电影中闪闪烁烁,不太眩目却仍有余味。这样确是够了。

如果把问题抛给我,嗯,让我想想,该如何让一个如此顽固的女孩走出她的阴影?

2000年6月11日

 3 ) 她要我学会快乐

       成熟,不是市侩,不是庸俗,不是学着自嘲或愤世,不是学着妥协或偏执,而偏偏是ponette侧过笑脸倚在车座,说,她要我学会快乐。
    一个半小时,看这纯真的脸庞时而挂满泪水,时而郁郁寡欢,心也一直揪得死死的,最后那抹笑,却能化解所有忧愁。
    她要我学会快乐。
    当有天,学会爱自己,学会慰藉自己的悲戚,学会用笑容冲散阴霾,用热情温暖寒冷,学会不让关切自己的人担心,那大概才叫做成熟。
    倘若ponette就这样揪着脸庞过完一生又会如何?大概我会开始痛恨她那张精致可爱的面庞了,大概她在天国的母亲也会抑郁不得吧,她那一天的陪伴,大抵也就显得非常不值了。
    有些人的不快乐是真实的,而有些人的不快乐却仿佛乐在其中。仅此祝福所有沉溺在悲伤中的朋友都能学会快乐,懂得成熟。

 4 ) after the tears

这样一部普通题材的电影,却让我时时在留心着每一个小动作----擦鼻子,咬毛衣,甚至只是瞳仁微微的转动。这部片子到底想说些什么?难道只是记叙一个丧失母亲的敏感女孩的故事?
4岁的ponette(我所联想到的所有“脆弱而独立”的人的缩影),拒绝真实的世界,拒绝松开悲伤的手,却同时又是最正义的乐观主义者,捧着支离破碎的心期待着妈妈的回来。她要做上帝的女儿,绝望了,才要相信。Leonard Cohen的歌里,jesus站在木船上说:only the drowns can see me.生活本身就是一片凶险的海洋,每个人都有水没脖颈的一天。
ponette的父亲,一个完全接受“现实”的人,没有幻想没有等待,经验已让他认定了某种答案。正如他父亲说的:“回到活人的世界!自己骗自己,岂能抑制悲伤?”
这样理解的话,电影的主旨应该在于诠释一种现实与心灵的无法完美的平衡,正因为这是一个无法解释的令人痛苦的矛盾,我们才每天在现实里等待幻想,又在幻想后臣服于现实。
对于4岁的孩子来说,哀恸到这个地步绝对不是常例,当她说“我想死”的时候,当她一个人背着包去墓园的时候。某些瞬间,竟然觉得我能理解她的眼泪真是个奇迹。
我想导演选择让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如此特别的孩子身上,一定也有其用心。ponette所说所做的更像是成人们想要做却没有做的。现实面前,每个人都是渺小的孩子,成人的身份让他们每一天都对自己说现实一点吧,无助的心却和ponette一样渴望那一点期待去填补内心的空洞。
不管怎么样,活在这个世界上,便应该学会这个世界的快乐。
“她要我学会快乐。”---纵使一夜哭泣,黎明必定欢歌。
所有细节都这么真实,看这个片子很多次让我忘记了这只是一部电影。

 5 ) 《小孤星》:呈现童孩眼中的死亡

(芷宁写于2008年6月10日)
    这部拍摄于1996年的法国影片,又被译为《悲怜上帝的小女儿》、《波奈特》,该片将镜头画面直接对准了受过创伤的幼儿心理,将幼童如何面对死亡这一残酷又现实的话题置于众人面前,让心存良善幻想的人们也无处可逃。
    说残酷是因为,让一个因车祸丧母的4岁小女孩波奈特(维多丽娅·希维索饰演)懂得死亡的意味,放弃祈祷母亲复活的幻想,学会把这件对她而言如同世界末日般的事件从心中的划痕里抹去,是一件相当残酷的事。说现实是因为,此类人间悲惨故事无时不刻不在发生,想想在“5.12”大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孩子们,如今再谈这部法国老片似乎更具有特殊意义。
    该片的故事架构很简单,再现手法平铺直叙,镜头画面洗尽铅华,甚至在探讨死亡于儿童心理层面的阴影时,也是采用了极其直观的手法,然而,片中那一班年幼小朋友不加修饰的本色演出,让这部影片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也令其闪烁出写实记录片的气质。小主演维多丽娅·希维索更是凭借波奈特一角获得了当年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奖,成为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后。而对于这个影后,很多人存有非议,认为小维多丽娅那时应该完全不懂得演技为何物。事实上,在拍摄时,导演雅克·杜瓦荣通常是以游戏的方式引导维多丽娅入戏的,在游戏过程中伺机捕捉她最自然最真实的瞬间。可见,在维多丽娅等一干小朋友出色、本色表演的背后,更多的是导演和主创们的苦心经营。不过,雅克·杜瓦荣并不这样以为,他说:“孩子是有其本身的直觉的。”
    不论4岁小孩是否懂得演技,导演于这部影片的精心与尽心随处可见,通过一个4岁小女孩的视角来讲述死亡,本就远比采用成年人更来得震撼,而杜瓦荣的循循善诱、直抒表达也使得小维多丽娅·希维索的表演几乎与角色融为一体,在特写镜头下,她那张稚嫩的小脸上写满了忧愁和绝望,大眼睛里蓄满了悲伤和心事。为了能再见到母亲,在世间仅生活了1460多天的波奈特用她的方式不断努力着:在山间空旷处,她用小表姐戴尔芬胡诌的“复活咒语”一遍一遍地呼唤着妈妈,她甚至还为再见到妈妈而准备了礼物;在幼儿园祈祷室里,她虔诚地向耶稣说出心底的话,祈望他能安排母女见面;她还渴望像神叨叨的女同学阿达那样成为“上帝的小女儿”,为了获得这个特殊身份,她愿意接受阿达提出的任何测试;被小男孩安东尼指为“坏孩子”,并说“因为你是坏孩子,你的妈妈才死了”时,波奈特明显地被戳痛了伤口,她伤心地哭了,和安东尼扭打;当看到所有的努力均告无效,执拗的波奈特独自去墓地,用受伤的小手扒着母亲坟上的泥土并哭喊着“妈妈,我来了”时,很多人已是泪流满面……
    影片的结尾收的意味深长,令该片拥有了升华的空间,也再次显露出导演的良苦用心——感到寒冷的波奈特从死去的母亲那里获得了一件红色外衣(象征母爱的庇护在协助小女孩走出阴霾),通过母亲之口,波奈特获知了死亡的真正意义以及妈妈身为人母的愧疚,“……我没有挣扎,撒手人寰了,但这样对你太残忍,没顾虑到你,我太自私了……”,“活着就要尝试各种事,我回来就是让你承诺,不再哭泣,不再悲伤,害怕生活吗?”波奈特回答:“不。”“大地就在你脚下,尝试过每一样事情,才能死去,要在乎生活……要学会快乐!”不论这个收梢是否太过虚幻、太过唯美,它都不失为一场必须的心理援救,可怜的波奈特终于接受了妈妈不再回来的现实,片尾,她告诉爸爸,“她不会再回来了,她要我学会快乐!”
    另外,片中那些长相漂亮、讨人喜欢、性格各异的小孩们有个共性,即各个都像“小大人”,喜欢谈论成人世界的问题,如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夜晚卧谈的内容已然涉及“单身和婚姻”的差别,再如日间,戴尔芬、阿达分别和波奈特有关宗教的对话,都令人对孩童的内心世界重新做评估。
    在成为擅长执导心理戏的导演之前,雅克·杜瓦荣还做过剪辑师、短片导演,1974年在独立执导的描写青春期心理的影片《头中十指》大获成功后,他的名字逐渐频繁地出现在各大电影节上,如1979年凭影片《小妞儿》获得当年戛纳电影节青年电影奖、1990年因《小逃犯》一片获柏林影展评审特别奖等等。而他的另一个身份也令他无法不被人关注,他是“话题女王”简·伯金的现任丈夫,1980年,简·伯金在离开沉迷于酒精不能自拔的“放荡型音乐才子”赛尔日·甘斯布后不久,便和雅克·杜瓦荣相恋并结婚,于1982年生下了女儿露·杜瓦荣,据说这位宝贝也是个不寻常的主儿,许是基因在作祟。
    在《小孤星(Ponette)》中,观众能明显地感知到,有关波奈特对失去母亲这一事件的适应和心理调试过程,都是籍由她自身来孤独地完成的,爸爸、亲戚和老师的帮助不足,特别是那个不得不匆匆离开她去里昂工作的爸爸,所幸她的小表姐戴尔芬、表弟马蒂亚斯总伴在她左右,即便在悲剧发生初期,波奈特不愿和人接触、有点自闭的时候,他们也总找她玩,可见除却专家干预,和年纪相仿的孩子在一起,也是受创伤儿童心理干预的重要一环。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9957814_d.html

 6 ) 《小孤星》

雅克·杜瓦隆 Jacques Doillon在儿童青少年题材的剧本创作真是有自己的一套,加上对4岁薇朵儿·希维索 Victoire Thivisol超乎想象的调动,一部很奇妙的电影。

当然影片中Ponette及其同龄人内心世界的表现也反映了东西方在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就如同拉爷12岁就开始读尼采,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愿意让孩子从小接触自己文化体系的好东西,我们农耕民族也能出电影大师。

 短评

四岁女主角夺得威尼斯最佳女主角,真强~~

6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非常令人厌恶的电影,惺惺作态,刻意猎奇。强迫孩童表演出不属于他们年龄的 成熟。

10分钟前
  • 你压着我腿毛了
  • 很差

朱的推介,女孩可愛得叫人心也融化,看她哭我便要哭了

11分钟前
  • ahsimsim
  • 力荐

《浓情巧克力》→薇朵儿·希维索→4岁的薇朵儿凭借《小孤星》(Ponette)获当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女主角,成为电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后→《悲怜上帝的小女儿》→联想到芦田爱菜的《再见我们的幼儿园》和《看上去很美》→史上最年轻的威尼斯电影节影帝,就是凭借1994年《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奖的17岁的夏雨。

1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4岁小女孩儿比周董演戏好一百倍,看来演戏还是要靠天分。片子不错,但是让4岁小女孩儿演这种戏挺残忍。

16分钟前
  • dormant
  • 还行

不像在看电影,倒像是在看纪录片。家里面本就有一个小16岁的弟弟,再加上当了小学老师,每天和三四年级的小朋友打交道。你知道当我看到影片中失去母亲的小女孩委屈难受、不知所措、满含泪水但又清澈真诚的眼神;以及别无他法,向上帝求助,寄希望于妈妈能像耶稣一样复生时的种种举措时,我也哭得好难受,好想去抱抱她。这部片子让我记住的不是四岁的威尼斯影后,而只是一个单纯的思念母亲独自流泪的孩子。

18分钟前
  • 磕学家🥺
  • 力荐

一个人离开了我们,但是有关他的记忆会将他留在我们身边。忘记是需要时间的。最后的十分钟解开了纠缠小波奈特80分钟的悲伤和痛苦,也让我们理解了原来最爱我们的人会希望我们学会快乐。活着就是为了尝试各种不同的事情,不再为已经发生的事情哭泣或者悲伤,不害怕生活,不忘记欢笑。

21分钟前
  • 满心
  • 推荐

这片也太好了吧,关于丧失的主题,儿童如何走出丧亲的悲痛,求助亲人,求助宗教,不过终须要靠自己,靠着爱与温柔,与最爱的妈妈作别。小女孩神演技,一举一动,真实自然。拍这片的导演们也太残忍了吧,让孩子触动这么大的情绪……四星半

24分钟前
  • 信电影得永生
  • 力荐

吐口水.....来让你....永远不死. 那小孩是怎么演的啊???

27分钟前
  • Chicharit8
  • 推荐

演的真好 上帝爱她

30分钟前
  • 白是白德叻
  • 力荐

“上帝就回来看他的朋友了,我何止是朋友。”“我爷爷就没回来过”,“那是因为没人等他”。 用4岁小朋友的视角揭示信仰,死亡,等待,快乐,坚定。。。。。不跟别的大片拼yy,温情的让人不敢直视。

34分钟前
  • 猪美丽
  • 力荐

这世界有那么多伤痛,困惑,自相矛盾,可依旧有那么多值得相信,值得爱,值得快乐。在同样的恐惧面前,也许大人需要孩子要远多过孩子需要大人。电影结束时,仿佛听见小波奈特在耳边说,不要怕。

39分钟前
  • BLTEmpanada
  • 力荐

有些小孩儿烦死人,有些小孩儿是天使。

44分钟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推荐

故事非常简单,一场车祸中失去母亲的小女孩从此也失去了笑脸,她日夜向上帝祈祷想要再见到母亲。年仅四岁的Victoire凭借片中令人心碎的表演获得了第53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迈克尔皮特和斯嘉丽如果有小孩估计长这样。啊突然想到我妈也是96年出车祸的,如果失去了母亲,与童年相伴的只剩下鬼魂和幻觉。

46分钟前
  • Syfannn
  • 还行

Ponette可怜又可爱,不能接受母亲的离开,她用自己童稚的努力希望妈妈能回来。她的表弟表妹也都十分可爱,三个小孩撑起一台戏。

49分钟前
  • 小山生桂枝
  • 力荐

实际上没看完。大约看了五分之三了。不敢再看下去。怕哭得停不了。其实还有对片中孩子们的对话有些质疑,是不是外国的小孩真的比我们国家的成熟?才四五岁的年纪就会谈论单身、信仰什么的?是不是导演强加的。以大人的思维来模仿小孩口吻说的。

50分钟前
  • 何亦诺诺
  • 推荐

J'apprécie l'effort de Doillon lors d'écrire le scénario pour que l'accident de sa mère et d'autres infos soient indirectement racontés aux spectateurs. Mais pas parfaitement fait. Trop d'infos non pertinentes qu'il aurait dû perdre pendant le montage. Belle musique.

53分钟前
  • 小A
  • 推荐

小姑娘的演技真是天分十足。缓慢克制又满载感情的镜头运用总是让人想起杨德昌

58分钟前
  • 薯大条
  • 推荐

一开始我在片子的比例到底是1.35:1还是1.66:1上纠结了很久。最后终于确认这部原来应该是1.66:1的片子在转成碟子的时候应该是被切割成了1.35:1,以至于被来就特写跟拍镜头多的被切的不太成样子。情节最小主义,这孩子演的啊。导演怎么调教的啊。我们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害怕死亡之后就再也再也见不到。母亲的出现有点意外,总算是能有温情的结局。

59分钟前
  • 李子鲤|Lilith
  • 还行

小姑娘表演确实厉害,而且全片几乎都是孩子之间对戏,无引导的情况下做成这样真的是要天赋啊

1小时前
  • 鬼腳七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