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术的人一定要去看候麦的电影!!色彩搭配绝对是很绝的!分分钟想截图,每次的电影海报也很喜欢!他的电影注重女性的视角,选的女孩子都很瘦很美,有一头好看的头发。
这部电影《女友的男友》,结局可以说是非常皆大欢喜,有一点过年贺岁片的感觉。大致就是两个女性朋友都喜欢上了自己朋友的男朋友的故事,面对自己的真爱,还对朋友非常抱歉,难以启齿的同时,才发现互相成全了对方的美好结局。
候麦是很喜欢把一个很普通的事情和人物关系,甚至是俗套的事情讲解的特别细和生动,绝对不无聊。多少是偏向女性观众的。
里面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画面中,刻意呈现的色彩搭配。有对比色的搭配,比如黄色蓝色,红色蓝色,都是非常突出惊艳的。也有冷暖色的细节搭配,两个女生穿着冷色调的泳衣,突然女主一拿出一条红色的浴巾,整个镜头突然变得有了画面感,像这样的刻意安排也非常多。当然最多的是相近色的互相搭配,表现在双女主的泳衣,初次见面两人的服装。还有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一幕,两队情侣互相的拥抱,都是穿的蓝色和绿色,两种冷色调随着人物动作互相陪衬穿插,整个画面让人异常舒服干净。
除了色彩和男女生主角们的高颜值。非常值得一说的就是他们的服装搭配。电影因为有些年代,服装都非常古早,法国早时期的穿搭现在看起来超流行超酷。最爱的是女生爱穿宽大西装,内搭同色系衬衣加领带,下身穿短裙或者窄裙,看起来超酷!去海滩会穿无袖的吊带衫,咖啡聚会会披一件卫衣在脖子上,非常休闲。男士爱穿夹克和非常正的西装,看起来立体又浪漫。
候麦的电影一定要去看。特别是他的四个季节故事~~会带来视觉上的灵感!
如果有一种特殊的生物,那就是我们女友的男友。
这种生物有种很特殊的地位,说近不该近,说远也不会远的位置,毕竟从闺蜜们口中已经把他了解地透透彻彻了。
本来我以为这种生物本身就是个 tabou,没有人会碰。直到某一天,好友跟我说她读书的时候,曾经风淡云轻地把她朋友的男友睡了,后来也没有各种狗血,该分手的分手,该怎么样的还是怎么样。
好吧,其实本来也没有什么。
抛却道德层面不说,男女朋友本来就是大浪淘沙,去掉不合适的,最终才会有合适的。遇到一个人就是电光火石一拍即合一辈子,这种事儿发生的概率很小。
然后呢,我跟好友说,如果哪天你把我男友给睡了,一定要跟我说。我们该是朋友的还是朋友,不过男友我要重新审视一下了。毕竟爱情是盲目的,我们爱的人不一定就是合适的,热恋中的人们往往故意忽略潜在的各种问题。
候麦的这部电影《女友的男友》就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布莱莎(Blanche) 跟莉亚(Léa) 偶遇,两人很聊得来,很快成为了朋友。莉亚外向开朗,希望被人照顾,喜欢比较细心体贴(prévevant)的男生,她年轻而内敛的男友法宾(Fabine)并不能够使她满意。而布莱莎苦苦暗恋着风流倜傥的亚历山大(Alexandre),可亚历山大已经有了一个女友。
看出了布莱莎的心思,莉亚制造了种种的机会让她和亚历山大独处,可布莱莎在亚历山大面前完全僵住了(paralysée),说不出话来。但当她和法宾在一起相处时,两人却又有着说不完的话,彼此之间感到十分自在,慢慢喜欢上了彼此。而其实,当布莱莎被愧疚困扰之时,莉亚已经移情别恋亚历山大了...
整个片子叙事松得开,收尾束得紧,中间遍布睿智动人的小桥段。候麦的片子,对话永远是机智有趣。先是两个陌生人因为一个偶然的际遇结为朋友,甚至最亲密的朋友,然后引出来一连串平淡而奇妙的际遇。就像《双姝奇缘》(Reinette et Mirabelle)中一样,因为Mirabelle在乡村小路上爆胎了,偶遇Reinette帮忙把自行车带到旁边的家中修理。之后Reinette热情地邀 Mirabelle 在家里一直住到开学。两个人的故事就此展开。候麦的电影中陌生人的际遇总是那么让人着迷。
就像其他的候麦电影一样,这部电影还是关于爱情的。但是跟其他爱情电影不一样的是,在候麦的影片开头,你完全猜不出是谁跟谁的爱情故事,甚至到了影片中间,爱情故事才开始占主要篇幅。这样再自然不过了,毕竟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任何人,都不应该以特定的目的交往。爱情与友情都是妙不可言的。
下面我们聊聊人物的性格,布莱莎的性格就像莉亚所说的那样:“C'est une fille très sensible et d'une grande délicatesse.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和敏锐的女孩儿)” 布莱莎确实敏感,后来她在树林莫明落泪,让我感慨万千。其实我们也都理解,很多最不该的人恰好是最合适的,不免让人生恨。而莉亚更开放外向一些,当初若不是她在餐厅端着盘子来到布莱莎身边,这俩好友可能就不会相识了呢。
另外,候麦对莉亚和布莱莎衣服色调的选择上也很用心。特别是最后一幕,四人衣服色调的蓝绿对角线让人有种终于和谐了的感觉,算是候麦的小幽默吧。
其实本来就该这样嘛,不合适就是不合适,早发现要比到了生命尽头才悔恨要好得多。
男友女友不合适,互换又何妨?
第7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2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女友的男友》,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痴男怨女的小资小调的评价了!
曲有误:
热心,爱情,误解与皆大欢喜。
零星无名:
大量对白加法语,于我来说就是噩梦。
Her Majesty:
和平交换男友的故事,可能主竞赛其他的影片太沉重了所以插进这么一部小品?
法罗岛岛主:
侯麦的电影就是盛夏时节暴雨前的闷热,黏糊糊汗津津的,唯清风与甘霖可缓解一二。
夕颜:
对话设计中各种唯小调度,别具匠心的色彩设计,侯麦总能拍出最让人感到舒服的电影。
果树:
很高级的五角恋,全靠对白与人物动机推动,轻巧又迷人,侯麦标志性的一切元素都在这一部里达到顶峰。
子夜无人:
像一杯夏天的柠檬雪碧,暧昧是低头不能语,情愫是抚手不能停,误会之后雨过天晴,上错裙色恋对郎。
麻雀:
Eric Rohmer一如既往地对恋情敏感捕捉细腻,自然悠闲。整部的衣服色系都很喜欢!有趣的是片末的情侣互补穿搭。唉唉,喜爱Emmanuelle。
Pincent:
依然精妙,玩得很嗨。树林里互诉心声时的阳光非常暖色,最后湖边确定关系的自然光是阴天过后拨云见日的。蓝色&红色,蓝色&绿色,颜色就可以剧透,暗示两人的关系将进一步发展,大家应该穿着这几种颜色的衣服去看。伍迪艾伦、洪尚秀、章明跟侯麦一个明显的差距就在于衣品吧。
我略知她一二:
我见过许多风与许多景,却触不到海岸线上的十厘米蔚蓝。我也遇见过许多玉树和许多琼脂,却没有留下回不去的记忆。我在对的地方遇见了错的人,又在错的地方碰到了对的人,我们彼此兜兜转转,相逢又错过。那一晚的梦都还记得,你眼神明亮地轻声唱过的模糊曲调,原谅我在离开后从未遗忘。就像那伸手握不住的风,轻吻过后就变成了我醒不来的梦。 侯麦用颜色烹制了一个蔚蓝色的私恋情事,这是属于四个人的梦幻心事,抛弃与被追求,追求与被抛弃,每个人都在不同与对方交换灵魂,或顺利或坎坷,但最终圆满。这其实又是一个爱情无关的友情故事,她们用一个个少女的谎言建构了坚韧而柔软的世界,她们不肯伤害,也不愿放弃,因为真正的缘分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错过。
了却烟硝:
××××××××××××××××××××××××××××××本届最被高估的电影××××××××××××××××××××××××××××××
刚打开影片,一股青春的气息铺面而来,我以为我要度过轻松愉快的100分钟。但是还没过去几分钟,我马上意识到我错了:让我看这几个男女之间无聊至极的四角恋和永远没有结束的聊天,我还不如去做我的线代和概统题。
此片充分证明了埃里克·侯麦真的完全不是我的菜,除了结尾被影迷盛赞的服装搭配,我什么都get不到,这种片子我真的希望再也不要看到了,黑名单欢迎你。
套用美娟姐姐的一句话:不要在情感里逼逼赖赖,不服现实换对象,你看我出不出轨。
Ps.听说看了《女收藏家》才能说自己是侯麦真正的黑粉?算了,我不配。
#FIFF7#DAY2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在广播中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侯麦的这部《女友的的男友》的名字有些耐人寻味,它正是导演“喜剧与谚语”系列中的一部。故事发生在巴黎近郊的一个卫星城,年轻的社区中两对年轻人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关系。Blanche多少有些自怜自哀社交面不广;Léa不自觉地反复无常,戏弄着她可怜的男友;Fabien总是嫉妒着其他男性的成功;Alexandre是社区中的社交明星,但从不主动出手追人。戏中人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却时刻散发着可信与真实。观众一步步观看剧中人的走向,虽然也就是那些小情小爱,不断游走,甚至在崩溃边缘。故事的叙述中,无不透露着侯麦对爱情的理解,他的幽默与坦诚。
影片中的社区多少有些隐喻。一天下午Blanche和Fabien各自在社区中的商业地带乱逛,先后碰到了几次,然后便开始闲扯。这是侯麦制造出来的机缘,是一种两个人都不愿意承认,但肯定少不了的暧昧。Blanche的公寓整洁大方、干净明亮,甚至没有窗帘。透过高大的窗户,观众看到了公寓外的小区活像一个大而无当的广场,光秃秃的,有几处小草坪。社区还在不断成长,Blanche也期待她自己同样可以在未来收获些什么,但她只是安静、安全地待在自己的公寓。
片中的服装也很有意思,纯色的大上衣,明亮地跳跃在主角们的身上,宝蓝、草绿、明黄、西瓜红……颜色们有时候诉说着主角的心情,有时候,只是导演单纯的幽默感。
看侯麦的电影让人想起唠叨的伍迪·艾伦。侯麦曾为自己的电影辩护说:“不错,我的人物说得多动得少,但他们讲的话还是比伍迪·艾伦的电影要少。我不觉得自己的电影枯燥乏味,我的演员从不会处于静止状态。”是的,侯麦就是这样把小情小爱拍的深入人心。
侯麦是新浪潮里的爱情哲学大师,他的所有原创角色使唤着灵与肉毫无顾忌地谈着或长或短的恋爱,他们忽地陷入激情,而后又开始冷静、退缩、理性、反复……但侯麦赋予他的每个角色以灵魂,他不仅能让我们看到角色的行为,还让我们看到角色们对于自己行为的想法。真是亲切的角色们。虽然侯麦曾一天天地变老,但他的角色永远在恋爱,永远在夏天。
电影里处处透着柔和温情,布莱莎的善良克制、敏感;莉亚的开朗、小任性。其实人成年以后,圈子确实不大。发现自己身边的人不是自己想要的,能够理智客观的看待,该放手时候认真道别放手,重新开始。之所以三角恋在这个影片中显得美好,所有的主角,都有完善的人格,热爱生活的气息。中国拍三角恋的,基本都自带主角人格性格有缺陷,所以,故事通常也很不美好,感情也会变得琐碎。
侯麦毕竟是侯麦,这样一个交换男友的故事放在围脖吐槽君系列里面会被网友连续喷一个月吧,他竟然拍得如此清新脱俗(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演员颜值高),明明没有一个专一的人,却竟然看出了甜蜜感。。另外所有人的衣服都太有意思了,如果对撞衫的可怕程度没有认识,可以看看这个片子,哈哈哈
太好看了,我当做时装片来看的,法国女人的衣服永远那么好看。剧情简单是简单了点,但情绪丰满细腻,动作多场景美,360度展示服装。喜欢。
“喜剧与谚语”系列。侯麦的姑娘们都喜欢穿平底鞋、牛仔裤,其中一些还不爱穿胸罩。:)
侯麦的故事都讲在衣服配色和林间阳光树影里。舒展慵懒,看过莞尔一笑也不担心很快忘掉。睡前看这样的电影真好,会想要过温暖的生活。
我要打网球学游泳玩帆板……
Blanche一定是金牛座的,一定是的。(2019.05重看,感情面前的迟疑与退缩,幸福到来一刻的悲欣交集,我坚持Blanche是枚金牛女的看法。😁)
最後的蓝绿衣裳对角线让人莞尔
侯麦电影的女主角总是很耐看,瘦、贫乳、不戴胸罩,纯色上衣配高腰裤\裙,色彩搭配也舒服
法国人怎么这么开心,跑到大海里运动,在树林里谈情说爱,密友之间还可以交换男朋友而不撕逼,皆大欢喜。想当法国人(最好是在20出头的时候)。#希望有人开一家淘宝店,专做侯麦复刻原单,老老实实一套照抄就好看地上天入地。
我的朋友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占有关系产生了排他性,当这种占有关系消失时,这种排他行也随即消失了。只是侯老师故事这种随即消失也太快了。
姑娘们的衣服真好看。如果爱人真的能做到电影里那样拎得清,如旁观者般洒脱就好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妻吾妻以及人之妻。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啊!夏天!侯麦简直是花露水般的存在!
#重看#堪称完美的爱情电影,采用歌德式「亲和力」经典结构,我们总是在红尘翻滚千帆阅尽中才能体悟到真爱的存在,在一个又一个不同温度的怀抱中才惊觉触动心房的那个人,“可是你从不知道我想做的不止是朋友”。瞅着眼熟的流俗桥段,被侯麦拍得优雅趣致妙不可言,林中互诉心声美到落泪,黄昏恍惚的光染进喜悦的泪水里,你只能感叹为什么深驻在心里的那个人竟然就在身边,而你竟无法对他言明,这段景物的空镜极富文学质感。色彩的配搭用心至极,暗指人物关系的调节、转换与顺应。重温被种种富有神采的细节深深打动,笑点不落俗套,太迷人了。
一般国家爱情片的“误会”套路通常是:女二总觉着着更优秀的女一抢走了自己男友,最终在姐妹交心恳谈从对方口中得到了相反的答案之后放下心来破涕为笑。法国爱情片的“误会”呢,交心恳谈/真相大白/破涕为笑,这些环节系数保留。最大差别是真相的内容是逆反常规的:原来你说和你在一起的是“我的男友”啊?早知道就不激动了!……这个近乎黑色幽默的桥段充分体现了法式爱情的理念前卫和强烈的女权本位意识。
神结局。影片告诉我们:1.永远不要阻止闺蜜和男朋友见面,有可能他们才是真爱;2.鼓励闺蜜追求所爱,可能”闺蜜所爱“才是自己的真爱。
你了解那种喜悦吗,和一个真正合适的人,林间散步,夏日阳光穿洒下来,风把树影吹得晃动在地上,美好得要掉下眼泪。但要命的是,一开始不珍惜身边的这个人,总幻想应该和另一个人经历这时刻。真喜欢片尾这恰如其分的交换,在一个合适的点,各自找到更合适的人,彼此平静告别,相互祝福,不必歇斯底里。
侯麦电影里的爱情观真有意思,从不强调要为对方改变或者“用心经营”一段感情,每个角色都始终忠于自己本性,但是要勇于试错,敢于交际,这样就算兜兜转转,最后总会遇到一个自己最适合的人,这在新式三从四德尘嚣甚上的当下,看着尤其舒服。
侯麦的四角恋故事,依然精妙!看到最后两对男女的互补衣服颜色真的笑了。其实这个四角恋故事并不奇葩,只是没遇到对的人罢了,而又恰巧在分分合合当中遇到了合适人选,反正法国人挺看得开的吧。侯麦的女孩们都那么可爱,小心思和直率都那么让人着迷,还有穿衣的品味也超级好。侯麦的闲趣总是能这样自然
人物服装色彩的搭配非常有趣。剧中的爱情关系的处理有些理想化,因而就像午后林间的光斑一样显得美,短暂中的永恒。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活在“我不要的玩具也属于我”的占有偏执之中,这是因为尘世中大部分人寻觅一辈子都难遇到真爱,唯有“占有”是唾手可得的,它能提供廉价的安全感。
可爱 其实我最喜欢那个古怪脾气的 没人喜欢的 也没喜欢人的亚历山大前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