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诱惑了我:《月色撩人》(moonstruck),尽管一直不喜欢尼古拉斯凯奇。更别提雪儿(Cher)了,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但是今早我有一个重大的发现:20年前的凯奇简直非同一般的帅啊,那双绿色的眼睛,那迷人的面部轮廓,还有完美的身材,尤其是约会看歌剧时的那身打扮,配上他独特的气质,没话说了我。当场迷倒。可惜Cher太难看了,那可怕的爆炸式发型也许符合1987年美国的时尚风潮,但那双眼窝太深的眼睛生硬到无法形容,总体来说给我一个感觉:月色再怎么撩人,凯奇也不能对着这样一个女人春心萌动大表爱心啊,郁闷。。。
那轮巨大的明亮的满月是一切外遇的罪魁祸首。Cher的老爸忘记了自己年轻时怎样在这样的月光下追求发妻,他现在只想着枯木逢春,和一个妖艳的老太频频约会;发妻在月光下也寂寞难耐,独自去饭店买醉,差点和一个情场屡屡失意的大学教授眉来眼去;至于Cher自己,昨天刚接受一个中年笨拙男(《Leon》里的Denny)的求婚,人家跪也跪了,戒指也送了(虽然只是一个男人的尾戒),今天去见他弟弟,就莫名其妙爱上性感漂亮的凯奇了。噢,当然,她不爱笨拙男,所以婚姻不会有太多痛苦,只是一场经济行为。所以当她说她爱凯奇的时候,她母亲觉得很糟糕,因为相爱是麻烦的….
我喜欢Cher她老妈,一个优雅又聪明的老太。凭着女人的敏感,她知道老头有外遇,于是她不断地向她所遇见的男人们提问,包括那个没成为艳遇的大学教授还有笨拙男:为什么男人追求女人?教授说因为女人是美好的,年轻的女人更能给麻木的自己带来活力。老太明显对这个回答不满意。笨拙男先是讲述了一遍老掉牙的亚当夏娃的故事,说男人只不过在寻找他丢失的肋骨,否则就是不完整的。老太还是不满意。老太又问:为什么男人需要不只一个的女人?于是笨拙男终于说到了点子上:因为男人怕死。这就是老太心中早已明白的答案。男人怕死,噢,我觉得不如说是男人怕厌倦,怕寂寞。人类之所以怕死,无非就是怕死亡会带来无边的厌倦和寂寞。。。
我也喜欢Cher她爷爷,那个牵着5条狗看月光的可爱的老头。最后一幕,全家团团坐,儿媳妇平静地告诫丈夫停止和外遇继续来往,并要求他去教堂做忏悔;准孙女婿(笨拙男)风尘仆仆坐飞机赶回来说要和Cher解除婚约,只因为他母亲“奇迹般的康复了”;不速之客凯奇与此同时也站起来,向Cher求婚,然后两个相爱的人拥抱在一起….俗套的大团圆结局,但是老爷子突然哭了,众人忙问原因,老爷子说,我迷惑了….说实话,看到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哭了。是啊,他迷惑了,因为他分不清到底谁爱谁,谁不爱谁,谁对谁错之类的问题。我倒是能分清,但我也迷惑了。爱情和生活,原本就是令人一头雾水的,就是来摧毁你,折磨你的东西,而且最终你会发现这一切不过是虚无。就像睿智老太对出轨丈夫说的:亲爱的,不管你怎么做,你还是会死,和所有人一样。这句话很悲凉,也很深刻,不是吗?
我还喜欢一个豆瓣网友在他的影评里提到的一句话:为什么男人需要不只一个的女人?也许是因为亚当丢失了不只一根肋骨…..
我笑了。我接受这个观点。不要妄谈什么真爱唯一,当他动情的时候,他一定相信这个女人是另一根被上帝取走的肋骨。需要不只一个女人来填补空虚寂寞,因为少了不只一根肋骨,他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呢?
太喜欢这部片子了,当然如果把女主角换成苏菲玛索会更好,嘿嘿。
意大利人太可爱了。重视家庭,传统,小迷信,相信运气,惊人的直觉,祈祷,听歌剧,语法错误,不断冒出的意大利语,养五六条狗的爷爷。又重马尔克斯式的逆来顺受,生活给我什么我就全盘接受。遇见什么都不会大惊小怪,好像一切都按部就班就该它来一样。Fatalismo.
好像西西里永远都是最意大利的地方。
这配乐很浪漫,很意大利。
Fall in love with Italy every day.
我在你眼中看到了狼。我在你眼中看到了嫁给我的那个女孩👧。
我们不是为了完美,我们为了爱,毁掉生活然后死去。
你爱他吗?不爱。太好了。When you love them,they drive you crazy.
为什么男人追求女人?可能是想把上帝造人时失去的那根肋骨要回来。
为什么男人需要不止一个女人?因为他们惧怕死亡。
I got confussed.
You are part of the family.Don't you understand?
Ti amo.
A la familia.Salud.
里面的歌剧是波西米亚人La bohème. musetta's waltz又名quando me'n vo',旋律特别美,出现在40分钟左右家人分别抬头看见大月亮时。
donde lieta usci也是其中的咏叹调。
普契尼的歌剧真是太凄美了。
凭着我的西语努力去听,基本的打招呼还是可以听懂的。
当那个性感饱满的月亮升起时,寡妇女主角和未婚夫的弟弟发生了关系,女主的爸爸送给情人贵重的首饰,女主的母亲认识了一位充满魅力的中年教授,叔父和叔母年过百半重燃激情,甚至爷爷的狗狗们都开始对着月亮思春。
对美国电影中的意大利情结来自于阿尔帕西诺和德尼罗两位我最迷的大叔,特别是《美国往事》、《好家伙》、《教父》此类意大利黑帮电影,意大利喜剧来自于《美丽人生》,但对意裔美国人的家庭电影看得不多,《月色撩人》充满了意大利的美食、美酒、歌剧和最重要的――帅哥,年轻时的尼古拉斯凯奇饱满的前额不像现在秃顶得厉害,清澈的眼睛带着小动物般的单纯的恐惧和欢乐,不像《先知》里中年老男人的拖沓和勉强。片中每个人的个性鲜明,线索复杂,虽然不像西班牙电影那么汹涌热情,艳丽非凡,但是让你有足够的耐心静观月亮是如何惹的祸,把古板寂寞的寡妇、残废愤青的弟弟、自私贪婪的老爸、猜忌委屈的老妈变成和谐的一家人。总觉得里面最出彩的家庭成员是有点糊涂的爷爷,带着五条狗溜来溜去,向老友们抱怨儿子的小气不给孙女结婚出钱,给狗狗们喂盘子里的食物被媳妇骂,溜狗撞见媳妇和教授最后没有发生的偷情,片尾的早餐,感觉浑身都是埋怨和委屈的爷爷要告全家人的状,结果他语重心长地说自己老了,说的话也没人听,但儿子你一定要给你闺女出嫁掏钱!(貌似这个意思)
反映家庭生活的电影是中国的长项,特别是那些你来我往之间暗藏的玄机和和眼角眉梢之间涌动的风情,而且是人越多越热闹,最出彩的发生地莫过于饭桌、麻将等适合多人同欢的场所或活动,我觉得深谙其中精髓的莫过于李安,《喜宴》、《推手》、《饮食男女》中尽是人生百味的饭桌、《色戒》里潜流暗涌的麻将,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娇嗔都是戏,如果将每个人的特点和每个人之间的关系用错综复杂的镜头表现出来,最是考验导演的功力,李安玩群像戏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个中滋味也是只有中国人才领会得到,英国导演的饭桌戏也挺出彩,好莱坞的印象不深,之前有《高斯福德庄园》,前年的《阳光小美女》开场的那段展现全家人问题的早餐也令人印象深刻。
最近在看梁漱溟的书其中有一篇他在1937年在成都的演讲,上世纪30年代的眼光现在看起来非常独到。他说“中国的社会构造,一面养成身家观念重,一面养成‘天下为公,四海一家’的精神……中国人一大就大到天下,一小就小到身家,而介乎中间的团体是没有的。”放到华语电影中看,小到《天水围的日与夜》里妈妈夹给儿子碗里的那只香茹,大到《英雄》里残剑写出的“天下”,正是中国人的真实写照,“家”在中国人心中格外重要,个人觉得很多电影被批为空洞虚伪,就是“家”的缺失,主人公们没有来历,没有背景,没有家庭,没有让人可以理解的性格的形成因素,空摆花架子如何让人信服?也许有人认为这些不重要,或者有些迂腐,但一个恰到好处的的成长背景或家庭环境的交待会省略主人公开口讲:“我是一个***样的人”这种令人倍感无耐的必要,所以,为什么我们要丢掉我们最擅长和最出彩的地方来迎合所谓“大片”的需要呢?
家就像批萨的那张面饼,就是因为有这张毫不起眼的饼,才能承载那么多精彩的馅料,每个人的性格是一片片极有嚼头的香肠,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小事像蕃茄酱和沙拉酱一样把它们紧紧粘合在一起,最后导演把意大利音乐做成细密的乳酪丝华丽地撒满一层,配上像凯奇弟弟一样令人精神一振的美酒,大大地咬上一口,满是Sexy moon和 sweaty home的味道。
另:我饿了。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关于一个女子在未婚夫与未婚夫的弟弟之间的感情纠葛故事。女歌星雪儿将意大利人的浪漫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几组人物交互穿插,引发一波接一波的幽默笑料。雪儿(洛丽塔·卡斯托里尼饰)是家里的独女,年轻貌美,是公司里的会计师。因为前夫遭遇车祸,而成了寡妇。某晚,在酒馆里,洛丽塔目睹了邻桌分手的惨剧,仿佛受了刺激,决定跟41岁的单身汉强尼结婚。她让强尼用尾戒求婚,于是众目睽睽之下喜结连理。不过,因为母亲病重,强尼离开了纽约,临走时让她邀请弟弟罗尼参加婚礼。她去面包房见到罗尼,后者听到婚事异常激动,并讲述了反对的理由。她据理力争,他根本不听。后来,她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希望兄弟俩冰释前嫌,却没想到在一番激烈的争吵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撩人的月色。美意拼盤小人物的愛情和家庭。有點小鬧劇但結尾是溫馨的。Cher獲影后殊榮年輕時還蠻靚麗越老越yao寡婦也有第二春。Cage那時真嫩啊四肢發達野蠻。西西里人對歌劇的愛與生俱來即便再聼不懂再沒聼過掉一兩滴眼淚還是必須噠。Cher沒開唱主題曲That's Amore很好聽。
love don't make things nice.It ruins everything.It breaks your heart.It makes things a mess.尼古拉斯凯奇说那些话时的语气 神情 有种无法形容的魅力,好像升起一股风 扑面而来,撩人的月色下,心就那样被他蛊惑着 振奋着:去爱吧!去毁灭吧!
跟冰风暴一样,讲天冷了人们纷纷出轨了。有个性,从演员到导演都神经兮兮,非常喜感。
4星半,结尾太棒了,诙谐又温馨。虽然不喜欢雪儿,但是看久了也觉得还好。。当年雪儿已经40岁,凯奇才20出头,这俩搞在一起我一开始好难以接受。。。凯奇这么年轻发际线就秃了,但是眼睛好迷人!所有的配角都很棒,元素丰富的喜剧片,我的菜
半夜了,CHC忽然又放了这部电影。虽然不是第一次看,竟然勾起久违的心潮澎湃的感觉。尼古拉斯凯奇的台词像诗一样。我们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爱上错的人,心碎,毁掉一切。也许现阶段日子过得太好了,竟然又开始喜欢苦逼的字眼。但是,这世上真的没有什么事情能比得过爱情。断腿的狼和无头的新娘。
尼古拉斯其实……挺难看的。
这个剧本很有意思,看似矛盾的人物设置和略显神经质的举止,居然生生捏造出一个喜感怪诞又流淌浪漫的底层意大利裔虚幻世界。健壮青葱的烤面包工人凯奇爱好歌剧出口成诗(不知《风月俏佳人》里看歌剧是否从这儿得了启发,当然意大利裔看歌剧更自然),他身上的脆弱和冲劲几乎贯穿此后的表演生涯。雪儿的表演和在《面具》里一样出色。我最喜欢的倒是老妈的表演,她脸上似乎一直挂着近似嘲弄的表情,出轨的丈夫或者猎艳的教授,在她眼里不过是些长不大的躁动孩子罢了,她的慵懒包容有份宛如神性的性感。不要嫁给你爱的人,他能轻易把你撕碎。我们根本不存在,只有爱情,和我上床吧。配乐很骚,什么类型都用,镜头也尽可能捕捉纽约让所有人各得其所的暖意。全都是月亮惹的祸,其实我也只不过是被月色玩弄于股掌之中的一名牺牲者而已啊
恐怕只有八十年代的纽约,才会输出如此有趣的老太太,换别地不会成立。女儿打算结婚,她问你爱他吗?女儿说不爱。她继续说:很好,你要是爱上男人的话, 他们会让你疯掉,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当她在餐厅吃饭时,发现邻桌大学教授乱搞女学生,开始口吐芬芳:我妈妈有一句老谚语,你想听听吗?别在吃饭的地方拉屎。男人为什么追求女人?因为他们害怕死亡,并且对女性知之甚少。得知丈夫出轨,她看破却不说破:总有一天你会死的。
电影的趣味在于其自有生命。不论其故事情节或人物细节多么古怪不合情理,笑料与对话都以同一节奏被编织为独特的有机体,产生特殊韵味。A strange piece of organic gem.
温暖舒服的故事,适合在冬夜静观。凯奇像匹年轻帅气的狼。那句“我只喜欢两样东西,你和歌剧”,让我期待亲聆。搞怪的雪儿在这部戏里不能说挑战了个多么有难度的角色,但演得干练,自然,到位。真的很喜欢这个故事,结局完满,剧情也不拖沓。母亲”不请你进去,是因为我清楚自己,我已婚“的婉言很感人
雪儿走出美容店的澎湃发型好像没有胡子的路易十四;尼古拉斯凯奇狠到被角设断手都没挡住他的浓眉和胸毛抢镜;爷爷爱狗如痴属于意外组合因为以他老人家须发皆白眼球消失的面相分明像是从玫瑰名字里的修道院跑出来的(查了下果然演过就在前一年);父亲把个水管工的营生做到让大学教授都感叹坐拥豪宅搁在二十年前的中国肯定又会引起“脑体倒挂”的热议;母亲分明算是爱情输家就连弟弟弟妹都如胶似漆她却能睿智豁达看透一切包括丈夫的出轨“反正你也是要死的”让人不免想起了“没人是完美的”。迪恩马丁的“那就是爱”声线慵懒磁性首尾双响煞是撩人,ting-a-ling-a-ling,ting-a-ling-a-ling……三星半
这片很妙啊,生活味道也很浓,凯奇跟雪儿作为焦点,其他人也很有趣
笑死我了嫩葱儿似的尼古拉斯凯奇
老电影的魅力。Cher与哥哥订婚,却在哥哥回意大利时和弟弟碰出火花。节奏拍得不紧不慢,但非常吸引人。那时的凯奇应该是刚出道,扮酷装帅很拿手,再看看现在的形象,真是令人唏嘘。倒是cher一直不老,越活越年轻了。还有妈妈这个角色也演得非常到位,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全都是戏。
三星半,意大利肥皂剧…喜欢女主说话做事都是一板一眼有条不紊攻气十足,三言两语怼天怼地直击要害。
有点意思,不是很喜欢啊。尼古拉斯以前真帅。。
都是月亮惹得祸??为什么我觉得女主角表演平平,可却因此获得最佳女主角。青涩的凯奇,白天是粗矿结实的面包房工人,晚上却收拾得斯文帅气带你去看歌剧!没有月色撩人,我想女人也会被他迷乱的不能自己。★★★☆
C+. 不看剧情只靠vibe的都市爱情小品。最精彩的是那份暧昧、随性,和明知爱的混乱却仍乐意趟这滩“浑水”的冲动。“我好爱他。”“那可太糟糕了。”
“意大利人在纽约”曾经叱咤全球的意大利电影人这次在美国,用美国的价值观,完成了意大利人的家庭理想,得到了荷里活大结局。《艺术家》向好莱坞致敬,《月色撩人》完全融入好莱坞不把自己当外人。本来想欣赏史上最水影后雪儿的风采,结果看了一部史上最润物无声的移民电影。
雪儿确实有魅力,浓妆淡抹都相宜,声音也好性感。但鲜花还需绿叶扶,本片最大亮点难道不是谜一样的男子凯奇么?24岁浓眉大眼的肌肉小狼狗,透着一点点颓丧,什么露骨的情话放在他嘴里说出来都不觉得肉麻,反而觉得就是应该由他来说😂。想到自己这么些年还没去听过Met的歌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