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毫无征兆地到来,在欢快乐曲伴奏下跳舞的人们哗啦四散;少年看到已为人妻的心上人远远站立,奏起哀伤的曲子,返回途中含满泪水;也有人急切走过小桥,在浓密的绿树下和情人亲吻,抚摸,在木头房子中做爱;老师在春天带上全班同学,在大自然中看长着如钟表发条般卷起的舌头的蝴蝶,大声朗诵诗歌……然而,这平常又美好的一切在战争面前迅速崩溃。夜晚是悄无声息的逮捕,人们小心翼翼,说着不愿意的话,做着不愿意的事。结尾小孩看着老师被捕上车,在妈妈的训斥下同众人一般喊出赤色分子,无神论者,面目狰狞。
另有人说结尾小孩所喊,其实只是发音极其接近的词,但从表情判断,大抵不是。这种分析充满对老师的同情和对小孩的坚信,也是好的。
所以重要的永远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这些个体多是是平庸的、平凡的普通人,他们一生既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会有任何值得铭记的壮举。童年愉快地玩耍,长大了追求爱情,然后结婚生子,让人类延续。然而这一个一个平凡的,普通的个体存在是不可替代的,他们都是唯一的。谁是谁的爱人,谁是谁的儿子,谁是谁的母亲,正如米沃什的诗“在这片大地上存在过,本身已远非任何称呼可以形容”。不论以何种名义,影响甚至伤害任何一个个体的行为,都应该是被拒绝的,哪怕这种名义看上去光辉灿烂。警惕如大胡子那般欲将自己之意志强加于他人者,若有权力的辅助,他们将成为希特勒,成为斯大林,也成为温哥。不管个体多么平庸,只要不伤害他人,这一个体的任何行为者都应当是被允许的。
真正知道什么是好的,才能真正相信它。而不是生活在被权力建构的好中。
那个淫荡的女人,和一个酒鬼睡觉。她享受当下的快乐,最爱的狗保护她免受伤害。
哥哥的老师夸弟弟可以成为一个好的音乐家,因为弟弟说喜爱音乐就像喜欢一个女孩。哥哥却不明白喜欢的滋味。弟弟的漫画书上出现的中国女人的插图成为哥哥心中的一道月光,直到他碰到了那个无法说话的中国女人。哥哥明白了喜爱的滋味,终于成为了一个出色的音乐家。那个中国女人听到为她演奏的音乐隐隐的流泪。她也明白了哥哥的心意。但是这初始的爱情注定无法开始,因为她身不由己。
老师收到那套西服,带着他的学生出去学习,准备坐下时,穿着新的西服,特意垫了张报纸,他对西服的珍惜因为他珍惜送他东西的情。他穿着新的西服站在镜子前时,问我:看我是多么的优雅。他有很高的审美。老师对哮喘犯病的学生冷静的抱他去了水边,救学生的性命。电影一开始便和学生道歉,说对不起,他不知道他的学生是个敏感的小孩。
我对着喜欢的女孩,老师顺手摘给我路边的小花,我问:可这不是兰花。老师告诉我,去吧孩子。我朝她走去。
西班牙人的宗教感、西班牙的音乐(40分钟前后的情歌真好听!)、西班牙小镇,岁月静好了80分钟之后突然开始的西班牙内战,让影片的最后10分钟几乎无法收场:男主的聪明好学、正义感、青梅竹马的朦胧爱情、树林中无限春光的大自然,瞬间全部崩塌,他清澈的双眼突然变成了匕首投枪。直到最后一秒,我都以为男主会扑到老师的身上,替他挡住砸来的石块,但导演就是不干!不干!他非要让莫曹虽然不是身先士卒,但也是争先恐后地捡起石块投向恩师,眼里喷火,嘴里怒骂“赤色分子”这些他根本不懂的名词,因为他妈妈让他让他这样做,更因为他爸爸也左倾,犯罪分子的广场游街正是洗白全家的最好机会呀!
太可怕了!不是西班牙内战可怕,也不是法西斯可怕,甚至也不是学生举报老师可怕,而是大潮之下人人站队而且一回生二回熟,一旦对恶见怪不怪只跟着拿枪的走,“五道杠”式的病毒就有了天大的培养基,随时流布人间。
(这是当初看完电影时立马写下的一点文字,纯粹的感官感受,根本无法穷尽我的震撼。后面的讨论都说得比我好。) 很久没遇到过这样的片了,竟然让我在最后几分钟内泣不成声,眼泪几乎是止也止不住地往下流。那一刻,意识已经不在控制情绪上,而是眼盯着面前发生的一切,快得来不及反应。 电影里没有正面出现过海报上这个镜头,在没看过片子之前,我一直以为孩子愤怒的表情下是将石块掷向带走老师的法西斯。Don Gregorio,他教会了小Moncho那么多啊!从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开始到野外的昆虫课,从“一张床、一面镜子、一颗心,都是空的,那意味着你是唯一”,到鼓励他向喜欢的小女孩献花……我注意到这样一个老人在与这样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对话时,用的竟是“您”……小Moncho的同桌Roque同样影响着他,一段从儿童到初涉世的少年的过渡。以至于小Moncho比他那个大很多的哥哥更能领悟某些东西,譬如要像抱着情人一样抱着手中的乐器。而他的哥哥Andrés直到遇到那个中国女孩时才第一次奏出了最动人心弦的音乐,不能说话的女孩,脸颊上淌下两道清泪。 Don Gregorio在退休时的发言同样感动了我,这样一代在自由的西班牙成长的孩子,他们的未来将没有任何人能偷走!(原话记不得了,大意如此)但是政局很快发生了变化,Moncho的爸爸只能无力地看着那些平日的信仰落在地上,烧成灰。小Moncho静静地打开老师送的书,翻到了最后一页。这时我想起,或许他也想起了Don Gregorio的话,只有在书中,梦想才不会死去。 当法西斯将昔日的共和党人一个个带出来时,人群中或许是象征性或许不是,或许更多的只是为了保全自己,发出Rojo(片中的翻译是“红鬼子”),叛徒等等的喊声。Roque的父亲在其中,Andrés乐团的伙伴在其中,他们都一度哽咽或者放低了声音。最后出来的是Don Gregorio,之前一直不作声的小Moncho却在妈妈的鼓动下喊出了第一句。而Moncho的爸爸则几乎是哭丧着脸喊的,就是在那一刻,我完全决堤了……Don Gregorio望着小Moncho,脸上有一种隐隐的惊愕。我多么希望他能像最初那样原谅他啊,他会吗?或者来不及了……小Moncho和其他孩子一起追着开走的卡车,向车上的“犯人”们投掷石块。在音乐极至的烘托下,慢慢停下来,Moncho没有表情的脸上预示着怎样的未来呢? 字幕打出:西班牙内战开始。剧终。而我的耳边突然响起了那个在牢狱里被关押了7年的乐手唱起的美丽歌谣…… -------------------------- 经blanca同学提醒,我又看了一遍结尾,的确,他最后喊的两个单词是:"Tilonorrinco!" "Proboscis!"(前者是老师教他的一种园丁鸟的名字,后者是蝴蝶舌头的名字)有别于之前跟着别人喊的“无政府主义者”和"Rojo"。那么,正如blanca所说,Moncho是“用老师教他的知识来完成他对老师最后的送别”。我觉得这个故事完美了。 历史就摆在那里。并没有谁真正教导Moncho怎么做,而是极端时代下外力的侵蚀,尤其是对还在塑造中的孩子而言。与此相比,个人的力量微渺到了只剩两个曾经温暖的单词。
记得小时候有个邻居,也是教书匠,家庭出身不好,夫妻俩几乎隔三隔四被粉红拉出来批斗,无论寒冬风霜不许穿衣,后来被驱逐到一个四壁穿风荒芜的草房。曾经送我玩具陪我玩耍,但那时见他们被批斗受辱我也没生同情,以为是应该,因大人说他们是坏分子,从前教育小孩基本是仇恨和告密,没听说爱,人权尊严
1936年的夏天那么漫长,蝴蝶的舌头蜷缩、伸展,弗朗戈还没有上台。在政治风暴席卷少年头脑之前,不如记取他的呢喃—— 这秘密我只讲给你一个人听: “人死后是没有地狱的。偏见和残酷才是,有时,我们自己便是地狱。” 首尾冷色定格。
看片时会想,缘何海报上投掷石子的小男孩会出离愤怒。长时间的铺垫,懵懂孩童期的成长、性的启蒙、知识的探索、老少间的友情,最后六分钟的突变,这样的情节我们丝毫不再陌生。政治可以成为世界上最肮脏的东西,和自然风光、老少友谊的美好截然不同,“西班牙内战刚刚开始”,痛心的定格,1936的夏天,可耻的历史
太阳还高悬在河岸上,夏天远没凉快下来前,地狱就来临了。人们不得不非左即右地战队,家长在孩子面前变得懦弱不堪,他们得在进城的长枪党面前,表现出决然与无神论和共党分子不共戴天的仇恨,单纯的孩子,也得在一瞬间丑陋地长大。这是我一位西班牙制片人朋友口中”最出色的内战电影“。
1.“憎恨和残酷才是地狱,有时,我们自己便是地狱。”2.孩童眼里的未知与善恶;3.愤怒的脸、嘴里的恶言、举起的石头,是无知、伪装还是背叛?或许,那是那颗心相撞后的碎声。
中国女孩的角色让这电影注定跟贵国有了更多联系。我和很多人一样认为贵国问题不靠政治不靠经济唯有靠教育解决,像片中老师说的“让一代孩子自由成长,就没有人再能夺走西班牙的自由”,但电影说明这依然行不通。
孩童不懂政治的可怕,前面美好的散文诗歌只为最后十分钟的冷酷一击。
想起昨天一席听到的话:“只有智人和黑猩猩两种哺乳动物,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对同类实行种族灭绝”,“唯有文明使人类放下屠刀”。雖然我也感到寒心,可我瞭解老師並不會後悔曾經的付出,埋在心裏的種籽,將來不自知的情況下,還是會發芽的,只可惜他等不到了。20170312
前面其实蛮无聊的,无非是一个小孩在一个成人的指引下如何健康成长,同类型片子一大堆。最后小孩向老师扔石头,终于触及到残酷的本相,而非寻常的甜蜜处理,立刻提升了全片档次。如此看来,前面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在为这个结尾做铺垫!
我们也有能捧出一代大师的题材,可惜没人敢碰,封建独裁统治就是这样,不需要你有那么多思想,只要跟随就可以了。想起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姥姥批斗我姥爷。小男主像极了布拉德皮特,那眼神,那嘴唇。
我听说了那可怕的五分钟,当只剩下五分钟的时候我希望电影就这样结束。。。当看完那分钟之后我又想,别这样结束,再有五分钟吧……可是,没有,就停在莫曹的脸上,心就被踹了脚。
前90分钟都像儿童散文诗,然而最后6分钟就如刺破温情面纱的寒冷利刃,将人性的善恶美丑划得千疮百孔。纯洁的孩子对政治一无所知,可最后仍向他最喜爱的老师扔出了石头。他的委屈、他的愤怒都写在了脸上,泪水噙满那双大眼睛,可他甚至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童真死了。
电影通过90分钟酝酿,却靠最后一幕一击必杀,我躺在床上被这结局钉在这里,深呼吸都不能,缓慢移动的慢镜头最后定格,彩色的照片变作灰白,那善良孩子茫然的脸,连同一个民族的命运仅用一句子墨略过。奥,政治,多诡异的东西,那最正直的绅士,那最善良的君子,那最浪漫的诗人,最终被异化成了恶魔,走
如果我们让一代的孩子,只是一代,在西班牙自由的成长,那没有人可以再夺走他们的自由。可惜结局证明失败了。
在电影结尾处,孩子并不完全理解他说出的词语、做出的行为的确切含义,但是他依稀察觉到,那个和老师一起捕捉蝴蝶的无忧无虑的夏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阳光下的西班牙处处充满着温存,哪怕遭遇到红小兵
1.“在书中我们的梦想得到庇护,不至冷死.....最痛苦的不是地狱,而是活在现实之中......”2.被夺走了唯一的朋友,就仿佛被剜去了心,孩子捡起石子看似在附和政治走向,实则为老师送行,他爱老师!!!泉涌....
西班牙片子真狠!那么深的剖析人性的丑恶与懦弱,那么彻底的反思历史,一点借口都不找。干干净净的解决掉包袱,才好轻松上路,这也算种大智慧了。看过电影,对导演满满的佩服!强烈推荐!
只要让一代的孩子在西班牙自由成长,便没有人可以再夺去他们的自由
看到结尾再回想高老师退休时的“自由论”,只能说理想美好抵不过现实残酷。想想伊朗,也曾经拥有50多年的世俗化社会,还不是一夜倾覆,那自由过的一代人,也是无能为力。电影最后五分钟哭出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