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英格丽向西行

HD中字

主演:奥布瑞·普拉扎,伊丽莎白·奥尔森,小奥谢拉·杰克逊,怀亚特·拉塞尔,比利·马格努森,庞·克莱门捷夫,汉娜·珀尔·厄特,约瑟夫·布林,安杰莉卡·阿莫尔,梅瑞迪斯·海格纳,查理·赖特,丹尼斯·阿特拉斯,玛丽卡·威廉姆斯,路易斯·德维兹,杰·温加滕,马丁·加西亚,布兰登·约翰逊,文森特·范·欣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剧照

英格丽向西行 剧照 NO.1英格丽向西行 剧照 NO.2英格丽向西行 剧照 NO.3英格丽向西行 剧照 NO.4英格丽向西行 剧照 NO.5英格丽向西行 剧照 NO.6英格丽向西行 剧照 NO.13英格丽向西行 剧照 NO.14英格丽向西行 剧照 NO.15英格丽向西行 剧照 NO.16英格丽向西行 剧照 NO.17英格丽向西行 剧照 NO.18英格丽向西行 剧照 NO.19英格丽向西行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观影体验愉悦 但仍有些想说的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虛穴取繭(ID:cocoonics)

社交题材的电影早已泛滥,再以网络的虚假面为切入点实际很难出彩。聪明的是此片着眼点小,学《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只讲Facebook那样,只关注Instagram,故事更显精巧。

剧情简单易懂,内容完全不贪心。低成本之余,也要多亏盛产网红照片的LA(的美景),和两位美女演员的出色(本色?)演出,导演马特·斯派克(Matt Spicer)个人恶趣味的蝙蝠侠梗也在搞笑程度上大大加分,是观影体验非常愉悦的一部电影。

主要扣分点在结尾,现在YouTuber草根编剧频出的时代下,这种结局反转谁会猜不到。除非像同为圣丹斯电影节出身的独立电影《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那般

故意在影片中途用独白“剧透”给观众虚假结局,让观众抱着期待看下去,在结尾才发现被独白骗了,虽一样结局老套,却耍了个不让人反感的小聪明。
最"后现代主义"的行为莫过于在现场的宣传牌前比剪刀手拍照再发Instagram了吧

更多2017圣丹斯电影节短评/长评 欢迎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虛穴取繭 以一己之力用心写原创评论

 2 ) 影评,英格丽向西行 Ingrid Goes West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

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人一切的劳碌,

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

有什么益处呢?

——《圣经》传道书1:2-3

风云变幻的时代,一切都在飞速运转着。当网络蹿升为主流媒介之后,新型职业“网红”开始大行其道,随之而来的跟风人士、疯狂粉丝、各类风投络绎不绝。

这个世界怎么了?人们怎么了?为什么执迷于“捕风”?

带着诸多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影片《英格丽向西行》,透过作品本身,好好思考一番“人生的意义”。

美国电影《Ingrid Goes West》(英格丽向西行)

作品类型:剧情

主要演员:Aubrey Plaza(饰演疯狂粉丝Ingrid)、Elizabeth Olsen(饰演网红Taylor)

故事概述:讲述平凡少女Ingrid疯狂追星之路

上映时间:2017年8月11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淋漓尽致再现了广大狂热粉丝的生活实录,是一部集真实度、娱乐性、教育意义于一体的作品,值得每一位现代人士仔细观看、认真思考!

简短截说后,进入影评。分三点解析。

I,”网红“篇

网红:21世纪新名词,靠网络走红,受到虚拟世界追捧的人们。

Taylor,故事中的“大V”,在instagram上拥有众多追随者的女神,靠着”靓丽的外表“、”开朗的性格“,圈粉无数、声名远播。

相比于光鲜亮丽的网络形象,现实生活中的Taylor,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①内心孤独。与ins空间里的那个活泼女孩大相径庭。

②逃避现实。沉溺于虚拟空间中不能自拔,享受着虚妄的一切,内心无限空洞、乏味。

类似Taylor这种,过着”双重生活“的人,比比皆是。不仅仅有那些躲在虚拟空间中的”网红“,还有许许多多奔走忙碌的上班族!

工作的繁忙!生活的压力!现实的残酷!诸多压抑的情绪,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会了如何在现实环境中隐藏自己的内心,更练就了如何运用虚拟空间来找回现实中所失去的荣誉、乐趣、刺激,释放自己巨大负面能量的本领。可是有没有人思考过,这种”生活状态“真的好吗?

笔者拙见,弊大于利!

何谓”弊“?

①迷恋虚幻的世界,导致个人思想意志与现实生活脱节。

②长期处于”双重生活“状态,容易诱发心理疾病。

何谓”利“?

短暂的释放心中的压力,有利于调节身心健康。但非长久之计!

II,”粉丝“篇

粉丝:不是人们常吃的传统食品,而是特指”追星族“。

Ingrid,故事中的脑残粉,耗尽钱财、挖空心思、忍气吞声,就为了与ins“大V”Taylor成为朋友,可是结果呢?由于Taylor弟弟Nicky的恶意搅局,让这段毫无根基的虚假姐妹情划上了句号。Ingrid心灰意冷选择自杀,幸好被及时救回(太有戏剧感了)...

Ingrid的追星旅程看起来可笑又可悲,但却无比真实!简直就是“脑残粉”的人生写照!

写到这,在下不禁回忆起(曾经见诸报端)不少”忠粉“的疯狂举动(及可悲、可叹的后果)。

①贫困大学生花十几万打赏一个素未谋面的女主播,结果导致自己辍学。

②少女“数十年如一日”苦追刘德华,耗尽银两,最终其父无奈跳海身亡。

③Michael Jackson的离世令不少歌迷难以接受,其中有十几位直接选择了自杀。

...

诸如此类,由于过度”追星“而导致的悲剧,不胜枚举,令人唏嘘、发人深思!

III,”人生“篇

①孤独的人生

无论是网红Taylor,还是脑残粉Ingrid,都是孤独的人!

前者,通过”直播“自己与男友的日常生活,圈粉无数。

后者,一心想要”傍上白富美“(Taylor),走上人生巅峰。

她们试图以自己的行动摆脱”孤独“,可是结果呢?有没有真正摆脱?

当然没有!一切宛若虚妄的假象,当浮华褪去以后,两个孤独的灵魂继续随风飘荡。

②虚荣的人生

Ingrid为什么愿意追随Taylor?除了她是个脑残粉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Ingrid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认可,换句话说,也就是”虚荣心“在作祟。

这种心理状态在网络盛行的今天并不少见,因为每个”网红“都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

关注度、认可度的增加—>吸引粉丝

粉丝数量增加—>吸引风投

风投出资、包装—>升级、成为明星

明星效应—>捞金、吸粉

一整套成熟而完备的循环吸金流程!

可是,如果有一天,人的”虚荣心“膨胀到其无以复加的程度之时,结果又会如何?人性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又会做出怎么样选择?!

③捕风的人生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些什么?

是钱?是权?是色?

是众人羡慕的眼光?

还是喝彩中人们的欢呼?

生存在物质的世界中,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今生的骄傲,无时无刻不在驱使着我们这取死的身体。人们该何去何从?难道这”捕风的人生“真的是我们所追寻的终极人生意义?

不尽然!除了物质生活,我们还有精神世界。虽然精神粮食无法使人们的肉体得以饱足,但是可以让我们暂时远离这浮躁的世界,给灵魂一片纯净的安息之处。

写在最后。人生是一场大戏,每人扮演何种角色?意欲何往?归向何处?岂是寥寥几笔可以述尽。笔者多言,见笑了。

导演★★★★☆(很接地气的作品,直击网红、粉丝万象)

演员★★★☆☆(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演得十分投入,演技尚可)

剧情★★★★☆(很真实、很现实、很残酷)

视效★★★☆☆(色调不错,构图、成像比较一般)

音效★★★★★(BGM带感,网红歌曲的既视感)

推荐度★★★★☆(很有深度的作品,但是由于题材的关系,建议疯狂追星一族不要观看,以免伤身)

更多影评+推荐首发于微信公众号“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3 ) 求求你表扬我

文_调反唱唱

网络的普及化意味着社会关系的重组,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的失意者,可能在网络上春风得意。网络给了人们身份重塑的机会,还不止一次。

英格丽长相普通、性格孤僻、不常出门,是一个被大众冷处理的人物,因为长时间地沉浸在社交网络中,性格变得越来越窄化。在instergram上互相点赞的网友结婚没有邀请她,英格丽就大闹婚礼现场,朝网友眼睛里喷辣椒水。英格丽的出场就是一个疯女人的形象。因为她病态的恶劣行为,英格丽其实是被排除在正常社交圈之外的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她在网络社交中会一败涂地。

网络社交最开始只是现实社交的延伸,现今它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位置。从本质上来说,在现实社会中要想成为社交达人所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素养,诸如个人魅力、举止得当、积极乐观、文明礼貌等,对于网络社交来说,同样重要。但问题在于,因为网络的局限性,信息的碎片化,人们更容易得到窄化的信息,特别是在诸如instergram、脸书这样的社交媒介,网络大V懂得自我营销,他们向网民们呈现的,是经过自我筛选的形象。所以说,网络社会给了英格丽在毁掉自己形象之后,重新塑造完美形象的机会。

为此,英格丽瞄准了一个可以利用的网红目标泰勒。在这个已经有几百万粉丝的网红身上,体现出人性中虚假的一面,这种矛盾性从侧面也透视出网络的欺骗性。比如泰勒在instergram上发的高颜值甜点,其实难以下咽;得到巨多粉丝点赞的婚礼,其实一塌糊涂;她反复引用的高逼格书籍,其实自己并没有读过。从泰勒的老公那儿,英格丽得知,这个现今的网红在几年前也不过是个一无所知的小女孩罢了。泰勒的虚伪和过往都让英格丽更加兴奋,她在泰勒身上看到了自己成为未来网红的可能性。

在网络社会里快速成为被人羡慕的对象,必须要懂得套路。片中有这样一幕,在泰勒对眼前这位突然冒出来的有钱女孩开始报以信任时,她邀请英格丽与她合影。蓝天、白云、沙漠、热带植物、服饰、动作、表情、拍摄角度、构图等等,泰勒对一张照片的要求异乎于常人的苛刻,以至于反复麻烦路人重拍。在这张照片里,与泰勒非常专业的pose相反,英格丽的pose就显得非常不自然,站在她的角度上,这是一张相当失败的照片。但英格丽却视为珍宝,不是因为她和泰勒的关系更进了一步,而是因为大V泰勒在上传的这张照片中圈了英格丽,后者的粉丝数量激增。

不善言谈、不习惯社交场合,英格丽从本质上来说,就不是社交达人的料。所以她对泰勒的一切模仿都只是东施效颦罢了。再者,英格丽成为大V还差很远,目前只是在构筑个人形象,而泰勒已经早就迈过了这个阶段,她急于认识更高级别的网红,渴望因为被更多粉丝喜欢,从广告等合作中捞取金钱利益,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对于泰勒来说,英格丽最多只有一点点金钱上的诱惑,除此之外并没有利用价值。但对于英格丽来说,泰勒是她走上社交达人之路的导师,是不可缺少的“朋友”。两人在关系上的严重不对等,造成了虚假姐妹情的决裂。

不过网络世界的起起伏伏就好比着摸不透的人生,影片最后的反转是对网络生态辛辣的讽刺。在网络共和国里,我们习惯了窥视他人隐私,在几秒钟的时间里评判“好人”和“坏人”,在别人的悲伤里凑热闹。那么当这个社会孕育出英格丽这样的“怪胎”时,我们或许都是共犯。

本文刊于《看电影周刊》,转载请务必说明

个人公众号:电影少女放浪记

 4 ) 一个精神病文艺女青年的自我救赎

蛮喜欢这种独立的小品式电影的。里面的Ingrid是典型的双向情感交流障碍患者,看她的经历就像在看一个经典案例。

我的观感还蛮正面的。我看到的是一个深度患有双向情感交流障碍的人的自我治愈过程。

Ingrid抑郁的一面非常明显,比如经常自己在家抱头痛哭,独来独往,不善于社交。狂躁的一面在过度压抑之后显现无疑。比如开头拿辣椒水喷人脸、划伤陌生人的车,对偶像的手机留言时忍不住破口大骂。

而Ingrid最大的问题也是许多患有此类精神疾病患者都有的问题:没有自我拯救能力。这种能力的丧失让包括Ingrid 在内的许多人最后只能用自杀来解决自身的问题。自杀前默念的大概都是Ingrid说的那些话:我是个loser,这一切都是谎言,我的人生就是个笑话,我永远都不能成为我自己,也不想成为我自己。

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没有一样的感受。看不清自己是谁,不接受自己,想成为其它所有任何人除了自己。而社交网络似乎滋长了这种意识,因为在Instagram上或者朋友圈里,我们太容易尽情地窥视别人的生活了。

想成为别人,并没有错,如果我们通过简单的模仿,就能获得这个人的成功,那干嘛不去做呢?所以Ingrid的出发点没有错,起码她想要追求一种比目前生活更愉悦、开放的生活方式,只不过方法过于极端。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参加许多陌生人派对,一般目的是认识不同的人,拓展自己的朋友圈,但可怜的Ingrid,至始至终只迷恋Taylor一个人。

这种迷恋确实是病态的,但可喜可贺的是,Ingrid内心仍然是向善的,她会跟男友道歉,希望他不要恨他。在影片最后几近崩溃的时候,她也没有往Taylor脸上喷胡椒,还反复说她其实不想伤害任何人。这比起开头有了很大的进步。因为体会了成为他人的痛苦,知道了成为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百般无奈她面对Taylor吼出了真相,通过这个过程,Ingrid直面了自己的人生。

这就是患有双向情感交流障碍的人自我救赎的关键一步:意识到Nobody is perfect.学会正视自己,坦诚面对自己犯下的错,勇敢接受自己的全部。

所以最后Ingrid自杀后是否被救,是否遇到了真爱,是不是真的成为网红,并不重要(导演可能只是想要一个happy ending)。重要的是她终于接受了自己。而且我们不能说Ingrid是失败的,因为对Taylor的模仿让她早就获得了大量的粉丝(不然她也不会被救),让她变得至少比过去那个天天想着怎么报复社会的Ingrid有爱多了。

最后想说句听起来很绕的话:即使在最孤独的时刻,我们仍然拥有自己,自己才是自己最值得依赖的朋友。So,永远不要放弃!

 5 ) 一个人若被虚荣所累,那活在这世上太可悲了

女主是个虚假做作、爱慕虚荣的人,而且其虚荣心已登峰造极,达到病态的程度,就像片子结尾泰勒所说的一样,她病态的心理“需要专业的帮助”……像女主这样的人,活在世上真的很可悲,——她活在世上简直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网络而活,为虚荣而活,为他人而活……可悲,可悲的病态心理……
       女主看到网络红人每天吃着美食、每晚高尚的Party,网络上受到成千上万的网迷关注、追捧,就羡慕至极,想尽一切办法模仿……网络达人泰勒就是女主英格丽的模仿、追捧对象……
       女主出精神病院后,意外收到一笔遗产,——其母亲患心脏病去世,留下几万美元的存款……于是,为虚荣心所驱,女主取出母亲从所有存款,只身来到加州,在泰勒家旁边租下一间房……为了能与泰勒交上朋友,偷偷抱走泰勒的狗,然后假意送回……还假意喜欢泰勒丈夫的艺术品,高价买下一幅画……就这样,虚伪的英格丽如愿交上了泰勒这样的网红朋友……
      接着,在网络拼命刷、拼命晒自己与泰勒的合影、与泰勒一起的会餐、Party……
       其实,片子中早已透露出泰勒早已看透了女主的身份,比如泰勒的弟弟称女主有个“假想的男友……”,女主但凡有点儿头脑,应该能听出这话的意思,若能悬崖勒马、及时改正病态虚荣心,或许她还有救;但是,这女主就是执迷不悟……
      泰勒若没邀女主参加Party,她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往往就会厚着脸皮去凑热闹,甚至被管理Party的人轰出……
       于是,女主的麻烦迟早会上身,只是时间的问题……
       泰勒的弟弟早已看透女主的身份,趁其不备,就拿走了女主的手机,于是,女主的秘密就被这货全部看到……泰勒的弟弟以不泄露手机内容给姐姐为要挟,让女主每月付给他5000美元为酬劳……女主肯定不干,就让其假意结交的房东男友假扮蜘蛛侠教训这货,不料这货竟临危反击将假男友击倒在地,女主就只好用撬棍击晕这勒索货……
      结果肯定是女主与泰勒的交情彻底黄……令人不解的是,女主至此仍没醒悟自己的病态心理,仍然不停的骚扰打电话给泰勒……遭对方斥责、辱骂后,女主仍不醒悟,竟又生一计,用自己剩余的所有钱,高价买下泰勒欲购买的一栋房,希望能有机会再与泰勒结交……
     当然,这只是她的痴心妄想……在泰勒义正言辞的劝说、拒绝后,女主选择了自杀……自杀前,还将自杀视频往网络上传……幸好,这自杀视频被好心的房东看到,及时打了911报警,使女主捡回一条命……
      这样的女主怎么说呢,她太可悲了,又太可气了,她活得真贱!

 6 ) 戒不掉的insgram

第一次写影评 只是谈谈内心的想法 外面的热评都在说这导演编剧拍的怎么怎么不好

恰恰相反 我反而觉得 这个电影没有艺术夸张的成分 完完全全地在表现生活

我想 我们大多数人 也都没有像女二网红那样 拥有这样的生活(即使只是看上去光鲜亮丽)。我们更像女主多一点 孤独自卑 得不到别人和外界的肯定。当我们看到ins上那些po的光鲜的照片 难免会心生羡慕 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女主先是进了精神病院 妈妈又是得心脏病死掉了 一个人孤独地生活 完全没有什么可以慰藉的东西 只能在网络上看着那些别人精彩的生活。于是 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

女主来到了LA 租了个房子 开始制造跟女二网红碰面的机会。慢慢地 两个人认识了 并且开始一起去跳舞 去玩耍 做好朋友。女主就认为她们是朋友了 其实女二从来没认同她是朋友 不论是后来harley的party上故意不理女主 还有后面的事情。

 短评

女主的脸迷之像佟湘玉…还有女一女二男一男二,电影里的每个人钱都是大风刮来的吗!每天屁事不干却能过着小资生活,大帮狐朋狗友除了chill还是chill,这种生活真的只有大众羡慕的份。奥尔森演的网红非常虚伪碧池,不过她男票和弟弟竟然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是大人渣。只会耍耍小计俩的女主最后还是玩不起

2分钟前
  • 水脉
  • 推荐

东海岸使人神经病,西海岸使人变白婊

5分钟前
  • Kreuzberg
  • 还行

50/100 以为会是一个具有浓重社交媒体文化的新时代批判电影,结果我大错特错。实际上是给一个毫无魅力的反社会人格的女精神病立传的电影,不仅剧情空洞,最可恨的是还安排了一个A级男朋友给她,所以作者到底是想批判还是想鼓励?

6分钟前
  • SELVEN
  • 较差

这是为Instagram拍的电影!从道具到摄影每一细节都泛滥着ins虚荣的心。那些盲目追求模仿网红的一波无脑人应该看看…

11分钟前
  • 老怪CXJ
  • 推荐

试图复制他人生活的stalker

12分钟前
  • Syfannn
  • 还行

Elizabeth Olsen 演网红真合适

17分钟前
  • Jin
  • 还行

ins界杨丽娟。

18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Aubrey Plaza太适合这种角色了。剧本把LA的白妞虚假完美生活刻画得也很到位。无论是Ingrid还是Taylor,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在逃避自己的现实,想要变成别人而已。对很多年轻女孩来说,社交网络的确加剧了她们的不安,让她们对自己越来越苛刻。

23分钟前
  • 兔安叽
  • 推荐

今年收获的又一部小成本惊喜,导演的长片处女作,选择了这样一个极其应景当下的题材,切入口足够小,却毫不遮掩地讽刺了当代人对社交网络的过度依赖,以及网红经济的害人不浅,当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产物,正所谓网络上的风光无限,现实中的孤独患者。另外,两人虚假的姐妹情谊也看的我不亦乐乎哈哈。

24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题材很老套,现实和网络的两种生活,唯一证明的无非是,一个女人的虚荣心会夸张到如何可怕的地步。

28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对时下年轻一代社交媒体文化一次劈头盖脸的批斗。借用走向两个极端的网红为例,放大了虚荣心催生出的虚拟生活,并让这一切化为泡影的速度极快极猛烈,足够让所谓网红们无处遁形,羞愧掩面。这真是对众网红上的一堂极好的自我检讨课。

31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这部片比社交网络本身假的多啊,反倒对网红和LA的刻画最真实吧。。女主人设深井冰没正常想法就算了,一天到晚念蝙蝠侠的纯情房东什么鬼。。女二老公那段鸡汤主旨太鸡肋,有常识的人哪能看不穿ins的套路。。最后砸场子居然比开场无聊,编剧该去面壁。。结局这种视频油管上早玩烂了怎么可能火的起来

35分钟前
  • Mamula
  • 较差

会心一笑,heh heh.

38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6.0/10 分。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这是外国人的社交生活呀。。。现在也开始在天朝小资中流行了。。。

42分钟前
  • Lonely
  • 还行

为什么Aubrey Plaza在这里面长得像闫妮???黑+好笑 #whysoserious 哈哈哈哈哈

47分钟前
  • igrɛkonze
  • 还行

主角两眼放精光的神经质模样和疯狂追随网红并致力于活成网红的尴尬闹剧告诉观众,太过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把自己打造成生活精彩纷呈的“有趣的人”,走火入魔就会变成这样一个可怜又可悲的德性。大多数人的日常是寡淡居多偶有精彩,社交媒体集中呈现起来容易造成只有你寡淡的错觉,别被弄出无谓的自卑感

51分钟前
  • 海贼拉面
  • 还行

结局…英格丽这样活在别人节奏里的无聊人士以及三观崩塌的人士太多了。另外,粉丝要出头也要看资金实力啊,相比拿钱去给偶像打广告这样与自身完全不沾边的行为来说,英格丽这样的粉,还算是实现自我投资了。

53分钟前
  • 轻风羽
  • 还行

关于社交网络的影响其实都拍泛滥了,不过没想到找三白演又有新意了(想到了大公园有一集April戏谑模仿办公室来的新同事,各种爪马语气)。Elizabeth Olsen演喜剧其实比正剧更可爱一点。结尾有意思...停在小视频那里是现实主义的悲剧;实际上又变成了一个讽刺到底的喜剧。遇到这样的片子要#blessed哈哈

56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其实拍得挺#naive 的 但是#爱奥妹【结局可能是救赎 也可能是对一个gone viral的人干过什么都无所谓的继续嘲讽嘛

59分钟前
  • |
  • 还行

想想周围的网红也活成了这个样子,社交网络上的我们都是虚伪的,都在做别人希望看到的自己。看完这部电影再看看朋友圈微博豆瓣感觉很奇怪也无法直视一些内容了。电影可以更深入的,但写成了轻喜剧。[B]

1小时前
  • 帕拉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