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解放军在巴黎

HD

主演:让·雅南,尼科尔·卡尔方,米歇尔·塞罗尔,玛莎·梅赫勒,长塚京三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74

 剧照

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2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3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4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5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6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3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4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5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6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7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8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9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解放军在巴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世纪60年代,在主席以及我党的英明领导之下,中国人民终于挫败帝国主义的阴谋,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欧洲的土地上。六亿雄狮镇西方,欧洲民众尽欢颜。  腐败堕落的法国总统及其走狗落荒而逃,我军兵不血刃,顺利入主巴黎。为了帮助欧洲民众改造资本主义思想,早日脱离苦海。我军响应主席的号召,在欧洲实行计划经济,以国家为单位对各国工业进行整体规划。在思想改造方面,我军将中国的成功经验应用到欧洲各国,如在法国电视台开办一档名为《电视批斗》的节目,对思想落后的坏分子批倒批臭;彻底改造奢华淫靡的社会风气,将一切资本主义的堕落符号与象征扫除殆尽;适时举行军民联欢,排演大型红色歌舞剧《卡门》。在一番大力整治之下,法国巴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积极进取的好局面。  然而,仍有部分反动分子亡我之心不死,在他们鬼祟的动作之下,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岌岌可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一路相亲我的怪人父母暗恋2009被遗忘的电影醉玲珑番外之玲珑醉梦欢乐满人间2黑狐苏茉儿传奇来自大海的女人加油!田大志圣斗士星矢 圣斗少女翔海豹突击队 第二季黎明之前2016飞燕金刀延安往事天保异闻妖奇士刺刀英雄秘密2016骨瘦如柴剧场版 关于我转生变成史莱姆这档事 红莲之绊篇不要欺负我,长瀞同学义盖云天(粤语版)劫数难逃国语

 长篇影评

 1 ) 《解放军在巴黎》的历史背景及八卦

历史背景:

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中华人名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西方大国中首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此举即向美国宣示法国的独立外交政策。 (对应情节:中法合作万岁)

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组织,只保留政治组织资格。 (对应情节:国防部长找不到核武器的钥匙)

1968年,爆发五月风暴。法国共产党和总工会决定5月29日游行,迫戴高乐下台。戴高乐为防备法共组织的游行队伍包围爱丽舍宫,决定当天远离总统府,于5月29日中午秘密前往西德,会见法国驻德武装力量总司令马絮将军,寻求军队支持。 (对应情节:共和国总统逃到纽约)

5月30日戴高乐在巴黎向全国发表讲话,宣布解散议会但不撤换总理,并在当晚组织近100万人的反示威。6月大选中,支持戴高乐的右翼多数派获得大胜。戴高乐虽然重新掌权,但“五月风暴”所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并未随之消失。 (对应情节:共和国总统在解放军走后回来接收权力)

1969年4月,戴高乐由于提出的削弱参议院权力修宪案公投被否决,宣布辞去总统一职。

1970年11月,戴高乐去世,原定出访中国的计划未能成行。

60年代末70年代初,多部对法国在德国占领时期“法德合作”以及战后法国惩治“法奸”举措的反思著作发表和翻译。反思“法奸”通敌行为和法国国民性的思潮高涨,其后还有1974年上映,路易·马勒导演、莫迪亚诺编剧的《拉孔布·吕西安》。

据估计,二战期间死亡的法国人,其中一半人死于同胞之手。《解放军在巴黎》片中也体现出,解放军似乎比接受过共产主义改造的法国青年人更有人性。

投资:

法国最大的军工集团达索集团老板马塞尔·达索投资了此片,有两个条件:

第一,海报要贴满从他家到香榭丽舍大街的办公室的路上; 第二,在巴黎,影片只能在他旗下的电影院放映。

票房:

巴黎约60万人次,全法国 165万人次(1975年法国人口为5265万人)

社会反响:

电影引起毛主义者的愤怒。毛派分子以向银幕喷油漆的方式表示抗议。法国共产主义联盟(Union des communistes de France )宣布让·雅南为“电影圈的大鳄、土豪,高蒙公司的同谋”

评论界也非常不客气,《世界报》说它是“粗鄙的纪念碑”。

导演/主演:

让·雅南(Jean Yann)

其父二战时被德国俘虏,幼年生活颠沛流离。左派,参加过五月革命。其时为电台主持人,在电台节目中发表了著名口号“Il est interdit d'interdire! (禁止被禁止)”。

Il est interdit d'interdire!

1972年以皮亚拉导演的《我们不能白头到老》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1992年以《印度支那》获得凯撒奖最佳男配角

另一主角米歇尔·塞候(《蝴蝶》里的老爷爷),曾以《真爱未了情》(1995)、《审判》(1981)、《虚凤假凰》(1978)三获法国凯撒奖最佳男主角。

 2 ) 解放军万岁



    法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源远流长大概和他们的共性有关,都有点女性元素的柔软气质,不同的是法国称为浪漫,中国的称为中庸。

    1974年,中国人的雄性激素集体爆发,在广场上汹涌澎湃的人们如同高潮的瞬间压抑了若干年的精子,有些疯狂的冲向卵子,有些连卵子都看不到,只能望天舞蹈。
    
    那一年,法国人可能恰恰相反,其实法国人和中国人差不多,都有点象煮不啪纬不熟的温吞水,可能和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过于浪漫有关,所以题材上通常出不了”抨击性”的题材,只有”讽刺性”的。

    从戈达尔的《四百击》中就可以看出,小家伙这么受不了家里,他也不敢拍桌子打板凳的和父母抗击,他只能一个人到海边去。中国人也差不多,我那么大的时候经常一个人骑单车到长江边去静望。要是放美国,早就开打了。

    有时候太软了会让人很无语,我就时常惭愧自己小时侯打架太少,怕以后自己生个小孩象方枪枪的话我连故事都没得向他讲。法国人拍的电影很温存,解放军进城了也不忘接吻,完全没一点恐慌。可见浪漫是多么可怕的力量。就这个浪漫的骨子,不用说好坏,反正没得变。
    
    变是没得变,人家有的东西总是很向往的,何况流行总是叫人无法抗拒的东西。人类总是短见,哪管它十年半载或许一辈子都跳不出灵魂看不清好坏。

    当年就流行这个,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戈达尔,曾经就非常向往红色中国,后来他坦承了自己年少时的盲目和对红色中国的误读。现在你到美国去,还可以很方便的买到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就象切.格瓦拉的头像,卖的也是个流行,管它红书黑书,卖得脱就是好书。

    人都图个闹热,当年东方人在广场上集体疯狂的场面,哪个DJ可以打碟打到这个程度,法国人的酒吧场子小,就图接吻方便,回头一看人民解放军,齐刷刷的绿军装,红宝书,忠字舞,那才叫个气派,看得心痒痒啊,人家可以红色娘子军编排成芭蕾舞,我也可以让法国人穿上蓝军装绿军装,恶搞<卡门>。

    看电影,也就那么一回事情,若干年以前知道<解放巴黎>这个名字,以为是战争电影;过了几年听人说,又以为是政治电影,现在看到了,才晓得是一部喜剧片,还是关于人民解放军的。

    关于人民解放军的喜剧片相当稀少,我建议在碟架上,把它和《三毛从军记》放在一起的。

 3 ) 《解放军在巴黎》——恶搞外衣下的严肃主题

是看了有些日子的电影了,却一直静不下心来回想。
  
  是的,回想,我看电影的一个习惯。往往一部影片结束后,会在大脑中重新放映一遍,包括印象深刻的场景、台词、背景音乐,这样想上一想,笔下的东西,也就出来了。
  
  可是《解放军在巴黎》很特殊,看完后,我几乎没有留下印象,并不是电影不好,只是那样荒诞的情景,常常会让我觉得自己混淆了电影跟幻觉,可是一转念,却又被其中所折射的思想所震惊。这不过是一部带有法国惯有的黑色幽默的荒诞影片,却着实让我这个中国人汗颜,而影片所真实反映的,却不仅仅是中国问题。
  
  在影片中,6亿中国人兵不血刃占领了欧洲。法国被中国扶持的傀儡政府领导,禁止饮酒、取缔色情行业、没收全部小汽车,被分配专门负责生产烟囱。整个法国都是清一色的国防绿,毛泽东语录人手一册,歌剧《卡门》被改编的富于“革命”色彩,一切都如同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
  
  是该悲哀么?当统治被反抗,中国采取的政策居然是造成腐化假象,而结局不言而喻,法国人发现中国人一夜之间消失殆尽,中国人被自己打败了,而庆幸的是,中国人并没被完全赶出欧洲,影片的末尾,是满是中国人的罗马。
  
  很久前曾跟人讨论过法国,或许这是跟中国有太多共同特质的国家,聒噪的人民,唯一的奇迹是拿破仑,而清末,所有的欧洲列强国家中,只有法国曾败在清军手下。是积弱,还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当然,这都无碍于我对法国的喜爱,是包容的国度,盛产思想,不知为什么,对法国,我有仿佛战国时期般的遐想。
  
  《解放军在巴黎》,其实并不是完全用来讽刺中国的影片。譬如在影片的开头,解放军进军巴黎的前夜,法国的统治者首先放弃了对国家的责任;而为了逃亡,法国人自相残杀,那血腥(尽管看起来血更像番茄酱,让人有哭笑不得的意味)的场面,跟解放军行军过程中的优雅及井然有序形成强烈反比;当占领结束,“德国的情妇”场面被重演,清算开始,可怜的女人成为报复的对象。法国人的软弱自私荒唐可笑在影片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是一部1974年的法国片,而30多年过去,让人唏嘘的,不仅是历史本身,还有被历史冲击而至的今天。

附录: 拍摄此片的背景:
  
  1968年,当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还在进行之际,巴黎的大街上却出现了身穿中国绿军装、头戴绿军帽、胸前佩带毛泽东像章的法国青年,法国报刊当时疾呼:“巴黎街头出现红卫兵”。这些罢课、造反的法国大学生当时并不知道,他们反叛的行为、形式和规模都创造了战后西方社会冲突的新篇章,留下了很多对历史发展意味深长的东西。世界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这场由青年在校大学生发动的“造反”运动最初发生在校园,后来漫延至整个社会,妇女、工人和其它社会阶层也卷入了这场运动,对法国和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月风暴”的最初导火线,是法国巴黎大学南特莱学院的学生发动的一次抗议集会。
  
  1968年3月22曰,南特莱学院的学生举行集会,抗议当局逮捕因反对越南战争向巴黎的美国企业扔炸弹的学生。这一行动得到了巴黎大学左翼学生、研究生和研究人员的支持。此后一个月,高校风潮不断。5月2曰,南特莱学院校长不定期地关闭了南特莱学院,并说:“在教职工中有一种奇怪的气氛……一种非常近乎战争的精神变态。”法国共产党领导人马歇则谴责学生,他说:“南特莱大学和其他任何地方徒劳的假革命者,他们丝毫也改变不了历史的现实。”法国共产党一开始就站在了学生运动的对立面。六百个学生被抓。大学教师全国联合会号召举行抗议罢工。当时报刊称“几分钟内造成了一个群众运动”。随后,学生走上街头,整个巴黎变成了战场。巴黎警察用警棍、高压水龙、催泪瓦斯镇压学生,学生焚烧汽车、投掷石头回击警察。学生竖起了路障,罢课开始扩展到全国的大学和高校。外省大学生纷纷起来声援他们的巴黎同学。
  
  5月11曰,当时法国总理蓬皮杜匆匆结束对国外的访问返回巴黎,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全面同意了学生的条件。但是,他的答复已为时过晚,学生们的口号是:“我们越来越狂热了。”5月17曰,全部空中交通停止了,邮局工人也举行了罢工。学生们开始了从索邦学院到雷诺工厂的穿越巴黎的“长征”。5月18曰,铁路交通瘫痪,巴黎公共汽车站、地铁线和邮局全部被占领。法国制片工人团结一致搅散了戛纳电影节。非共产党的工会组织号召工业的民主化。5月19曰,社会党领袖要求政府辞职。戴高乐宣称:“改革者,行!社会渣滓,不行!”学生们的回答的口号是:“这种人,就是他!”5月20曰,全部矿场和港口关闭。5月22曰,参加罢工的工人已上千万,几乎是全法国劳动力的总数。从汽车厂到飞机厂、从商店到码头、从电影院到殡仪馆,……所有的工人都投入了罢工罢市。工厂停止生产,商店停止营业,银行中止业务,海陆空交通全部中断,整个法国曰常生活的全部秩序都陷入空前的混乱。
  
  对1968年的法国青年影响最大的事件,还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投身“五月风暴”的人中,有不少自称信奉“毛主义”的“毛派”青年。他们模仿中国“红卫兵”,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绿军装,戴军帽,在巴黎的大街上挥舞着“毛主席语录”小红书。“文化大革命”表面上提出的反苏联官僚主义、主张自发的群众运动、提倡打碎旧制度的首创精神、要求消灭“三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反对旧教育制度、要求以巴黎公社会的精神实行群众的直接管理等目标,深深地感染和吸引了西方的青年。从今天的眼光看,这当然是对那场破坏性极强、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的可笑的、严重的误读。西方的青年误把中国封建主义的余晖错当共产主义的灿烂朝霞来崇拜。中国“文化大革命”与法国“五月风暴”是性质完全不同、取向根本相反、背景全然相悖的两种“造反”运动,尽管在形式上有种种相似之处。而当时的法国青年,正是从表面的相似性中找到了某种“造反”的力量和形式。
  该片导演(Jean Yanne )为法国著名左派人士,拍摄过”包法利夫人””屋顶上的轻骑兵

 4 ) 现在看这个片子是不是很应景

去年在学校看的,当时是收在思修老师的课件的文件夹里.看了后,完全想象不出世界上能有国家在70年代拍出这样的片子.当时的中国还不知道在干什么.不知道有没有政治意义,还是纯粹的恶搞片.总之,当时的国人肯定是没机会见到这样的东西.
法国的喜剧一向喜爱有加,没想到的这么早就有出处.现在法国和中国群众闹的正凶.看看这部片子是不是应该能意淫一下.

 5 ) 世界是需要被调侃的

法国人很浪漫,也很喜欢恶搞。在这普天同庆的奥运期间,观赏品味这部法国人拍摄的恶搞电影『中国解放军占领巴黎』,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也许是出于对中国日益强大的势力的畏惧,法国人虚构了一场荒诞的中国征服世界的闹剧——中国派出七亿人的军队攻占了整个欧洲,并把欧洲各国统统变成中国『世界工厂』的一部分。

本片中,浩浩荡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伴随着气势恢宏的『欢乐颂』交响曲大肆开进了法国巴黎——当然,法国总统落荒而逃躲去了美国——推翻了法国的资本主义统治,设立法国人民代表大会,让法国芭蕾舞团排练革命主题样板戏,甚至在法国全境发动『文化大革命』——并发明了『电视批斗』这个新玩意儿。

但是,子弟兵们最终还是被法国特有的美酒和美女这些糖衣炮弹击溃,痛感愧对党和国家的他们只好连夜撤离法国,留下一堆乱七八糟的装备。世界恢复了和平……

这部奇怪的电影虽然有着强烈的『中国威胁论』色彩,但表达方式非常搞笑。也许,导演并不想上纲上线地谈论什么政治问题和伪政治问题,因为这只是一场闹剧。

这只是一场闹剧,因为世界是需要被调侃的。


---------------------------------------
http://www.leeforce.com

 6 ) 批判本片的几种方法

一句话影评:这是一部成功总结了前30年并令人震撼地预言了后30年的伟大电影。自然,前30年和后30年不能割裂开看,这话说的很英明。

看到本片被恶意刷差评仍然能得7.1分我感到很惊喜。这部电影可能跟理查基尔的《红角落》一样,看过之后大家其实都心里明白,站队什么的,只是各自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已。

由于本片无所不黑的屌丝本性,直接攻击显得仿佛拳头打在棉花上。这跟高帅富遇到屌丝的场面是一样的:屌丝黑高帅富,也黑屌丝自己,但是高帅富有不能打的,屌丝却没有不能挨的。高帅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屌丝已经躺在地上了,怎么打?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跪舔屌,我在这里给各位高帅富出出主意:

一、当然是从艺术的角度

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虽然它是由阶级敌人法国人发明的。但是,本片导演作为发明电影民族的一员,无疑是羞辱了高尚的电影艺术。本片在视觉效果上不如星球大战;叙事结构不如希区柯克;演员表演不如乱世佳人……电影是艺术,不应该用来传递险恶的政治信息;想探讨社会问题的电影都是装逼;塔伦蒂诺才是神,低俗小说都比它深刻的多。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二分法

导演和编剧作为法国人,对自己民族的讽刺很深刻,但对中国的描写却完全建立在臆想上。导演对中国文化和中国革命史的完全不了解在影片中暴露无遗。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拿演员拙劣的中文和国籍砸砸卦,最后,可以用“对中国的污蔑不能掩盖对法国的深刻揭露”作为结语,以显得客观公正,并可以顺便打三星。

三、导演背叛了革命

这是一种坚持革命传统的策略。导演自称是一个左翼人士,却对走在解放深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世界三分之二人民路上的革命队伍百般抵毁,说明导演是一个披着革命外衣的走资派。中国人民在70年代从来就没有像法国人那样互相告发揭露批判;革命干部向来保持了铁的纪律,绝不会被法国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所腐蚀,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四、本片显示了法左的注定失败

这种姿势表面上看似乎同“三”不同,其实技术动作十分相似。主要可以批判作者的左翼背景和法国的五月运动;也可以讽刺影片中历来自命正义的法国公知记者等的墙头草精神,相反占领军“马照跑、舞照跳”的安抚政策充分证明一国两制的正确。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赞美一下吃里扒外的商店老板和闷发财的法国军政要人,表扬他们才是真正资本主义精神的代表。

五、关于打分

第一、三种姿势属于刻骨的阶级仇恨,可以理直气壮地打一分;第二种要装的理性中立客观一些,绝对不可以打一分。第四种属于黑人不黑片,可以打任意颗星,但评论重点必须全都提到。

以上属于保留项目,各位高帅富可以任意组合,开发出新的姿势来。

 短评

老师大一的时候就放了这片给我们看~

6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还行

芭蕾那段儿是高潮!~

7分钟前
  • Andor-Genesis
  • 推荐

中法合作万岁!

12分钟前
  • 郁殷
  • 推荐

歌剧一段雷到了

16分钟前
  • Nobervem
  • 还行

芭蕾舞那段太有爱了

19分钟前
  • 浪味仙
  • 推荐

片儿里解放军普通话都不够标准

20分钟前
  • 杜边生
  • 推荐

让我很是失望,蹩脚的演技

23分钟前
  • 小4
  • 还行

原以为这是一部政治偏见作品,旨在调侃讽刺时处文革动荡时期的中国人民意识形态,看完之后才发现幽默的法国人拍这部电影更多的是自嘲,自讽,乃至上升到专制与无政府主义的博弈对抗。观众如果仅仅看到这片子对于中国军人的丑化显然太狭隘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唯有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憧憬更好的未来啊

28分钟前
  • 鲁大师-鲁提辖
  • 还行

悲剧啊,三十余年后回头看,依然被讽刺的针砭击中了

29分钟前
  • 彩虹几度
  • 还行

完全没有艺术感的胡扯!

31分钟前
  • 艾小柯
  • 很差

红色文化入侵!!太帅了!!特别是法国人演的红色娘子军。配乐也很棒,色彩很好,我从头笑到尾,太他妈幽默了!

35分钟前
  • Little Punk
  • 力荐

法国人的娱乐精神还是很乐观的,英女皇都逃到香港了,意大利还是专心做面吧。

36分钟前
  • 朋克大帝
  • 推荐

明晃晃的讽刺喜剧。这确实是个大胆的设想,但浅显极端化的描绘并不能带来趣味。不是想象力太多,而是不够。

41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即使剧情在意识形态上再CULT,也难以掩饰其想象力的匮乏,哪怕就将一切视为无耻的胡扯,它也扯的太无聊太匪夷所思了,也恶趣味都算不上,更别提单纯的娱乐性了。虽说是解放军攻占巴黎,谁都看出来电影在玩拙劣低级的讽刺,除了《卡门》算得上黑色幽默,剩下的就是各种毫无趣味性的扯淡。★

4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很差

变调的马赛曲Nicole Calfan!

50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电影一般,只是我对这段历史有一种狂热的追求

52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已入手九区精品DVD

53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我一直以为这片子和戈达尔有关系...

54分钟前
  • bloom
  • 较差

那个年代会有中国人拍这个电影,就跟我第一次看十大禁片一样觉得不可思议。

56分钟前
  • mon babe
  • 还行

影片最后那场洋妞板的样板戏《卡门》,看的人冷汗直冒笑不透气。

59分钟前
  • 梅林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