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电影派dyp833原创)
2016年有三部丛林探险的电影,让派爷印象深刻。
分别是《瑞士军刀男》、《追捕野蛮人》和《神奇队长》。
影迷们把这三部影片调侃地称为“现代丛林三部
虽然三个故事都发生在丛林中,但是每个故事所传达的情感却并不雷同。
《瑞士军刀男》讲述的是一个人在绝境中鼓起勇气,自我救赎的故事;
《神奇队长》为我们展示了理想主义者带着孩子们对抗现实世界的过程;
《追捕野蛮人》则描绘了一段暖心的祖孙情谊。
其实除了这三部影片之外;
去年法国人也拍摄了一部丛林喜剧,同样十分精彩——
《丛林法则》
和“三部曲”不同,这部《丛林法则》是一部十分无厘头的喜剧。
导演安托南·佩里提亚可上一部作品《国庆之女》;
同样也是以怪诞神经质喜剧为外壳。
虽然只是一部无厘头喜剧,但《丛林法则》入选了《电影手册》的年度十佳。
在众多文艺闷骚片中,《丛林法则》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
不过能够获得法国最权威的电影杂志的肯定;
说明《丛林法则》自然是有它的过人之处。
影片的男主人公傻蛋,是个顶着一头地中海发型、胡子拉碴、18年没有过性生活的中年屌丝。
这个废柴人设也是够惨。
他在政府的“标准部”当了8年的实习生,依然没有转正。
只是因为开会迟到,结果被领导派去了法属圭亚那。
那是一个远在南美热带雨林的法属行省,花鸟鱼虫的天堂。
领导给他的任务是,去那里建造一个滑雪场。
是的你没听错,领导要他在热带雨林里,亚马逊河旁;
建造一个滑雪场。
傻蛋历经周折,好不容易到达了目的地。
可是当他在去税务部的路上,又遭遇了一伙神经病歹徒;
司机也被挟持带走了。
他和女汉子实习生达尔赞不得不穿越丛林,开始一场冒险。
两个人在丛林里遇到了许多人。
但几乎每个人的出现都没什么逻辑;
“神他妈”一下,就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比如游荡在丛林中,动不动就拔枪一顿怒射的“切格瓦拉”。
他告诉傻蛋倒着走路,可以混淆踪迹。
于是一群人就像神经病一样,在泥水中倒着走路。
几个人挣扎的样子,看得派爷十分不爽。
爷好想帮他们把腿拔出来。
不过“切格瓦拉”最大的作用在于,他给傻蛋和达尔赞灌下了强力春药。
于是一场福利大戏就开始了。
傻蛋满面潮红、欲火焚身;
但是他依然心中谨记政府公职人员的身份。
虽然傻蛋在心中诚念二十四字箴言;
但是依然没能挡得住达尔赞的魔鬼身材。
两个人在一夜春宵之后,关系也变得微妙了许多。
而在探险的过程中,傻蛋也发现自己身处樊笼太久,早就忘记了自由的滋味。
只有置身在泥泞又潮湿的圭亚那雨林时他才发现;
这样自由的生活,要远比在巴黎当一个小公务员好得多。
在影片最后,他回到了巴黎。
但是领导们已经取消了圭亚那的滑雪场项目,变成淘金项目。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圭亚那,和达尔赞享受自由惬意的生活。
对于政客们而言,相比于公益事业,还是真金白银来得实在些。
这也是这部影片能被评为年度十佳的原因。
在无厘头的背后,是对政府赤裸裸的嘲讽。
司法执达员带着两个“哲学”猛男;
来强制执行傻蛋的银行欠款。
一通抄家之后,执达员发现自己找错了对象。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执达员告诉傻蛋,被毁坏的财物可以去政府部门申诉。
不过需要办理许多手续。
比如开张你还活着的证明。
这话是不是听起来蜜汁耳熟?
到了圭亚那,傻蛋托运的行李就剩下箱子上的一个把手;
其他部分全都不翼而飞。
他想找回自己的行李,却被机场的行政人员告知;
这就是你的行李。
傻蛋: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影片的片名“丛林法则”,不单单是指傻蛋在丛林探险要遵循的规则;
更是法国官场的“生存法则”。
而这部电影所讽刺的,正是法国政府当局的投机主义与不作为。
傻蛋虽然是公务人员,但是他却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
在他阶层之上的所有人都可以对他生吞活剥,傻蛋只能默默接受。
就在傻蛋在雨林中挣扎着生存的时候;
领导们却在办公室中纵情声色。
这样鲜明的对比,在影片中随处可见,讽刺意味更是不言而喻。
虽然是一部2016年的喜剧;
但是《丛林法则》营造喜剧效果的方式却十分复古。
很容易让人想到《虎口脱险》、《空前绝后满天飞》这类型的老派无厘头喜剧。
而影片中毫不和谐的配乐和近乎癫狂的表达方式;
更是拍出了库斯图里卡的风格。
很多人都因为喜剧轻松和娱乐的外壳,而忽视了故事中的悲剧内核。
如果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那么喜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笑着撕碎给人看。
每一个笑着讲悲剧故事的人,都是生活中的强者。
每一个愿意用笑容来面对苦难的人,都值得我们尊敬。
本文由电影派原创完成,微信ID:dyp833
微信搜索:电影派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流量君],ID:dotammm
关于丛林探险的电影,君君推荐过不少。
像是《神奇队长》、《追捕野蛮人》、《瑞士军刀男》等等;
人称“现代丛林三部曲”。
出自《瑞士军刀男》
今天,君君再和大家分享一部类似题材的电影;
不仅是丛林大冒险,还是一部爆笑癫狂的无厘头喜剧——
《丛林法则》I 2016
虽然是荒诞恶搞片,却入围了去年的法国电影手册十佳,排名第八位。
在清一色的文艺闷骚片里,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
表面上,电影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热带雨林的搞怪爱情故事;
其实是借机把法国政府黑出了翔。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顶着地中海发型的中年屌丝。
这位大叔的人生可谓是衰出了新高度——
连续18年没“开过荤”,现在仍是大龄单身狗一枚;
在政府部门当了8年的实习生,至今没能转正;
还因为开会迟到,被领导派到了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工作。
他的任务是,在热带雨林地区,造一座滑雪场。
是的,你没听错,领导大大的想法就是这么的清新脱俗~
和他结伴前去的是另一个实习生,人送外号“少林泰山妹”。
两人在路上遭遇了一伙神经大条的二货歹徒。
紧接着,司机被强行掳走;
泰山妹自告奋勇坐镇开车,结果出了车祸差点狗带;
最后二人不得不开始了一场穿越丛林的大冒险。
一路上,他们遭遇过丛林巨蟒。
也闹过饥荒;
好在还有鲜嫩可口的肉虫子可以品尝。
口渴的话,撅起屁股就能喝到满是淤泥的积水。
为了躲避追捕,只能像神经病一样在泥潭里倒着走,直接被蠢哭。
遭遇暴雨,这俩货双双落水,差点一命呜呼。
最后在丛林深处,他们还被灌了强力春药,惹得欲火焚身,不能自拔。
尽管大叔惦记着自己的公务员身份,却还是没能扛住诱惑;
一夜春宵后,泰山妹和大叔双双沦陷。
妹子甚至还欲求不满;
假装自己被蛇咬,只剩15分钟可以活,想借机和大叔最后来一发......
尽管这趟冒险之旅危险又疯狂,却让大叔彻底找回了人生。
他决定摆脱牢笼,留在热带雨林,从此和泰山妹尽情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虽然全片恶搞无厘头,却无时无刻不在表达对法国政府赤果果的嘲讽。
比如,大叔在机场托运行李时,最后只拿到了一个行李把手;
行政人员却华丽丽的丢下一句话:这就是你的行李。
又比如,当大叔在丛林危在旦夕的时候,那些领导政客们却在纸醉金迷;
这样的鲜明对比在片中比比皆是。
这让君君联想到以前和大家分享过的一部电影,《我去哪儿?》
故事构思蜜汁相似——
同样是一个被外派的公务员,在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后,脱离了体制,收获了自由和爱情。
并且,同样是借着喜剧外壳来讽刺官僚机构的不作为;
电影名字“丛林法则”,不单是指大叔和泰山女在丛林探险时要遵循的规则;
更是暗指法国官场的“生存法则”。
导演用各种欢脱的笑料和严肃又搞怪的配乐,把法国政府的庸碌无为讽刺的够彻底。
这就是搞笑无厘头喜剧的魅力。
恰如我们星爷一贯的喜剧作风,看似恶搞不正经,搞怪无厘头;
其实每一个笑点背后都暗含深意。
让人笑着笑着就沉默了。
如果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那么真正的喜剧或许就是把美好的东西,笑着撕碎给人看吧。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upstream(来自豆瓣)
来源://movie.douban.com/review/8618413/
《电影手册》里的奇葩
一向偏好文艺片的《电影手册》在2016年的十佳中放入了两部喜剧。一部是位列第五的《玛·鲁特》,另一部则是《丛林法则》。其实两部电影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有超强的无厘头功力,同样意在对社会的反讽。前者的笑点由演员们浮夸的肢体动作撑起,后者则靠不停打脸的剧情反转。(当然,喝春药后的那场戏里面女主的肢体表演也极精彩)一旦接受了这种莫名其妙的设定,观影的乐趣便大增。
法则主义的打脸
热带丛林里建滑雪场,法令错误执行后还要开“自己活着”的证明。可见全世界的官僚主义大致相同。官员们个个自以为是,只需做一个无所谓(利己)的决定,实习生就会搞定一切。
的确,一个国家的腐败与上层人物的关联最大。但那些麻木,毫无主见的实习生们又何尝不是这个国家的搅屎棍呢?
男主角马沙丹一开始就是一个法则之内的人,这样的设定就像职场上的小乖们。听话、能干、单纯善良,所以特易被忽悠。他们在领导手下性价比最高:做事随叫随到且不求回报(当然更多时候是不敢求回报)但被抛入残酷的原始丛林中后,计划就一直比不上变化,法则也不再管用。丛林迫使主人公离开法则生存:吃捡来的虫卵,用小刀战蟒蛇,为了不留下足迹,走路要倒着走…与马沙丹不同,女主角赞达尔个性十足,危难时刻仍叼着烟拽拽的态度实在是太酷了。也正是在她的影响下,马沙丹慢慢成了走在法则之外的人。
林法则是自然界里生物学方面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属性。一是它的自然属性;另一个是它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受大自然的客观影响,不受人性、社会性的因素影响。自然界中的资源有限,只有强者才能获得最多。它体现在植物界方面。它的社会属性一般体现在动物界。人作为高等动物,他可以改变丛林法则的自然属性。这也是人类社会要遵守的生存法则。大到国家间、政权间的竞争,小到企业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都要遵循丛林法则,至于竞争结果,那就
3.5 看得很轻松。讽刺政府的笑料有点是首相系列的感觉。整体动作和台词都像是在快进播放。神经病么么哒。
不怎么
虽还是不断在玩地域梗,在本质上和当下流行的去政治化法国喜剧片截然相反。从表演到镜头,再到整体美学,无时不刻不在向70、80年代的法国电影靠拢,荒诞、嬉闹,背后是对于摩登生活和当代政治深深的鄙夷。圭亚那雨林秘境不仅催生了一段不可思议的爱情,也让我们看到了今年法国银幕上最恣意的身体表演。
丛林法则就是用来打破的,人与人相互拥抱,就能走出这片蛮荒
2016法国电影手册十佳的第八, 故事讲的是圭亚那雨林秘境中,所催生的一段不可思议爱情。据说是一部讽刺官僚主义的癫狂喜剧片
真的很大胆疯狂,丛林的不平凡,黑色讽刺幽默
法国无厘头夸张肢体喜剧,剧情强行推进硬转折。女主丑,身材不错。
《丛林法则》影片本身却证明了片名所暗含的原始主义的无效,混乱无序的笑点恰好是法国人被困于殖民地的冒险喜剧的反面。Marc的awkawardness以及机器般的肢体运动并非来自自然的无需或是原始无政府主义,而是面对庞大的官僚机器的卡夫卡式冗余,雨林成为了办公室的变体,充满了打字机,厚厚的守则以及无穷尽的报告。而影片的另外一条线索则是超级链接式的:关于荒诞的项目如何在瑞士,加拿大,中国的会议室中进行资本流动,而这些区域所展现出的是对差异的近乎绝对抹除。因此,在影片的简单粗暴与混乱五章之中,导演暗示了一个极为“当代”的事实:前往圭亚那以及世界上任何一处野蛮或文明的目的地都无法获得Exotic。模仿切·格瓦拉的游击队员枪口射击之处没有敌人,他的疯癫反而是市场斯大林主义分裂之中的唯一“绝对”之物,却又不得不退回怀旧。
佩里提亚可这个导演值得关注,回归上世纪60-80年代法国喜剧的蠢萌,还加入了戈达尔的新浪潮元素。借助于丛林社会的隐喻,既把表现了无政府主义的黑色,又嘲讽了法国殖民主义和商业化的开疆扩土,只不过它们都是用无厘头表现的。一再探讨圭亚那属不属于法国,至少它的“自由”是不属于法国的。
荒诞地直视了现实的一切,真诚地自我剖析和讽刺,反抗和逃避了当下种种异化的观念和制度。
“他们活过,爱过,笑过,就此离开 。” 明明是出闹剧 配乐又那么严肃哀伤 我们是低潮的一代 只有让自己变强
热带雨林滑雪场质量评估实习生,法式园林飞刀少林泰山妹,无政府主义战争狂永远向后行走不留下足迹,终结者税警大破中产阶级食脑邪教,在殖民地缺席的土著飞镖永远从幕后飞来,要证明自己活着首先要证明自己的死亡,七分钟和七十五分钟的两栖动物分类学区别……新浪潮回魂开心死了!
无厘头,但导演头脑很清醒。[B]
哈哈哈哈哈有点无厘头但是看得很开心呐
哈哈哈哈哈哈哈你神经病啊!(赵又廷脸
强行欢脱大胆无厘头恶搞喜剧。反正就是各种硬来,无论是故事风格还是音乐。隔着文化种族差异,虽然很多点未必理解准确,但主创们下得功夫还是能感觉到,笑得也很由衷。#2017BJIFF#
受不了…
手册疯了吗选这片儿做十佳……介尼玛就是个相声啊,还是小段碎包袱串的那种,哈哈一乐也就行了……不过说实话其实真可以拿来做个相声改编妥妥儿一个[西征梦]……吐槽官僚体系和法式政治正确还算有力度,疯闹程度和美服化道也算下功夫。
还以为会是一部欧洲文艺片,结果是一部欢闹的法式喜剧,各种脱线式的笑料和严肃正经的配乐,讽刺政治和当下的生活,完全超乎预料的观影体验。
无厘头讽刺当下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