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我们俩的婚姻》观后
差点打成《我们俩的爱情》,就一个词,差异是很大的。不过,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去思考“爱情”这个词,很多的隔阂、谎言、还有谈判的筹码在利用这个词语。这个词有时就像一个最高的权威在审判着一切,似乎,再多的不可理喻,只要占据了这个词,就占据了神圣的位置。可是,也就由于她的神圣、权威,于是,更多的,我看到是人们用她来维护自己的私利。有时,我真的不愿在口头上提这个词。
而且,我不知道“爱情”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真的不知道!
我只知道,两个人四目相对时,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眼眸的透明,直达心底;闭上眼睛,都能感受到彼此的温暖;还有,那种时而能体会到的发自心底里的、没有包含杂质的喜欢。
但是,我不得不又用“爱情”这个词,我找不到能替代她的词语。虽然,这离我当下的生活很远很远。但,我还是愿意去想这个事,期待自己能够拥有那种澄澈和温暖。还有,在那之上的家的温暖。记得,电影《角斗士》里,我永远记得马修莫斯在昏迷中所能想象的就是,妻子眺望丈夫马修莫斯的场景,让我感受到那种深深的眷恋。我也常常期待能有这样的眷恋,自己也可以有这样的家人的眷恋。
《我们俩的婚姻》是从中间开始看的,我喜爱看有表演功底的演员所演的电视剧。我觉得苗圃就是这样的演员;而李亚鹏的表现似乎人觉得他总算找到了他所适合的那种角色。
这部电视剧让我懂得或者是知道了很多的东西。原来,平静而简单的每个普通人的生活却又都是那么复杂纷乱,有那么多的故事;原来,婚姻中包含了那么多的内容;原来,“家”,在我们中国人内心之中的威力是那么的大。以前,我都把这些看得太简单了,我都不知道细细地咀嚼自己的生活,而一直以来就是这么囫囵的吞咽自己的生活。
《我们俩的婚姻》似乎是个深谙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以及当代中国人生活处事方式的一个研究哲学的人编的。里面的人物有很多很多长篇的对婚姻、家庭的道理讲述,尤其是那个胡莉,我总感觉这个角色的存在就是因为编剧把自己赋予到这个人物身上,让她替自己把观点直接说教式的表达出来。
《我们俩的婚姻》里,可以明显的看到编剧其关于“爱情与婚姻”的观点表达。只是,有很多的观点,我真的一时无法去接受,但,那些观点却似乎又有着很强的说服力,因为它更代表着现实存在的东西。
我喜欢野性的自由自在我行我素,但我又有着对于那温暖的深深眷恋。两种我都不想舍弃。
偶尔,再看看这部电视剧吧,也许可以慢慢消磨内心的一些东西!
2 ) 我们俩的婚姻,还是我们俩家的婚姻?
中国近些年的电视剧,有那么些有关"婚姻"话题的,是值得看的.它们也许从根本上改变不了夫妻双方的婚姻观念,却多少能从剧中看到些自己,看到些平时客观存在却无法沟通的问题,看到些生活的经验.这一次说说<我们俩的婚姻>,李亚鹏和苗圃主演.
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夫妻关系中的妻子,我特别关注夏小宁.用很多人的话来说,她是一个非常自我的女人,从一个独立个体的角度,她应该是很多男人喜欢的那种;从家庭的群体角度来说,她可能适应不了.在她对婚姻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是两家人的事儿的时候她急冲冲的进入角色,满心欢喜能够从此过上幸福的二人世界,却不知道在她婚姻里的另一半却跟她对婚姻的认识有着天壤之别.
剧中的男主角,叫秦岩,一个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是一个普通,孝顺,对家庭抱着极其理性态度的男人.父亲过世,母亲拉扯他和妹妹长大.他和夏小宁的矛盾由此而生,他希望他老婆和他母亲不仅和睦相处并且要亲如母女,殊不知,这种想法对夏小宁简直没有可能对他却好似天经地义.所有的感情需要基础.这里面也许不包含爱情.
当然剧中还包含其它婚姻中的各类关系的相处和婚姻中各种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老婆的好朋友成了小三,老婆的初恋,老公的妹妹也就是小姑子,分房,怀孕,等等等等.没有人是坏人,我们只是各自立场不同,有时候多为对方想想,一切海阔天空.
家人的关系是起因,两人的关系是本质.很多人被婚姻的事情纠缠久了,想到了离婚,理由就是:我们不再相爱了.很多人都说婚姻里最难的是拥有爱情?什么是爱情?据说爱情分两种,恋爱时期的爱情,和结婚以后的爱情.分得那么清楚证明后者跟前者体验上有根本的不同,更多的人说那是亲情.大多数人认可的爱情其实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恋爱时候的爱情,还有一种是婚姻以外的爱情.那么残忍的事实,告诉人们爱情会变这个道理,但一切不代表婚姻需要变化,因为一切都只是轮回,历史必将重演.
到了最后一集,对婚姻的意义从不同主人公的嘴里道出了一些哲理.
夫妻之间,能够长期保持亲密关系是十分困难的,绝对健康的婚姻和从来不生病的人一样(世界上绝对没有),在婚姻关系中,无论是谁都不要把目光盯在一个有瑕疵的局部,也不能把一个人的偶然出轨就视为终身的背叛,最后只能把自己的婚姻推向了深渊。
夏小宁说:我们之间还有爱么?那我们还能做什么?
秦岩说:坚持.
3 ) 让你难做
看了一半多,这个戏很难说是让人欣赏,倒不如说,让人心讪(这词我胡诌出来的),可见这个剧多么难以形容.
儿子问娘:你想让我怎么样?
媳妇问儿子:你想让我怎么样?
娘连问也不问媳妇了,可这个娘想怎么样,鬼知道呢.
三个人的心理活动永远跟三条平行线一样,没有交点.媳妇一天到晚琢磨着这婆婆怎么拿儿子当自己的人生,嫌她是个八爪魚,当然一条很威严很难对付的八爪魚;儿子想着自己咋取了这么个白眼媳妇,心眼缺到了一个份上;婆婆就更神了,觉得儿子惧内是家庭辱没的象征,锤足顿胸地自我检讨连带检讨儿子...这片子要拿给老外看,估计老外要翻白眼,这都什么事啊.
然而,咱自己可以看得很切肤,不是么,多么熟悉也多么不优美,宛如自家一段歌.
因为,在中国家庭里,咱们永远找不真正的敌人是哪个;就跟小时候我表弟闹腾我妈打我似的,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不能打你弟,因为你才是这个家里的人.
在这个相互妖魔化的小圈子里,其实,只是看到了一个对婆媳相处这件事充满了恐惧的媳妇,害怕到连怀孕了告诉老公都会失去自主的媳妇,OMG,这件事情已经足以界定为心理问题了(尽管这种问题在中国是如此普遍咱们都不拿其当回事),这种做法和初中生考砸了不敢回家告诉父母要离家出走没什么两样,但是,当幼稚被扣上自主性这一帽子,理不就站到自个这边来了么?
我还看到了一个演委屈演受气演到入戏内心一边偷笑的婆婆,嘻嘻,俺这边一哭一闹,上吊可以当成保留节目(当然,限于这个是个"明理"的婆婆,好吧她不会这么干),瞧咱儿子对我这个重视啊,又是赔罪又是下跪,又是骂自己又是骂媳妇,离婚也可以,杀妻没准都好说,在媳妇内得不到的内点重视全在儿子身上补偿回来了,最后,再做个仲裁角色,儿子,你别再給我气受,别让我难做了,行不行.这个母亲并不是受不了委屈,而是不能不受委屈,当然,她从不要求更多,她只要受委屈就可以了.
哎,儿子,稍微学过点交互分析的人都应该看得到吧,当母亲这样一位大神受难,他一马当先找媳妇的不是(saver);找完媳妇的不是回来并没有得到母亲的解脱,自个脸整绿了(victim);接着开始进一步对媳妇撒气,当然对母亲也有点小complaint(persecutor),哦,我喜欢这三个英文,因为这三个英文字永远解释了搅屎棍的运行机制和无奈感.
英文里,管这种不直接面对而绕一弯子的做法叫:dance around.显然,这仨都是舞林高手;为什么,我们永远没有勇气说出一句不爽,吵一场有理有节的大架?林夕都只可写出shall we talk,写不出相应的中文,足以证明中国文化内里的怯懦,然而,如果我们能看清自己真正所有的动机与行动,也许我们不需要吵,我们可以使用身体语言.
4 ) 【评论】至少爱情已经回来过----写给《我们俩的婚姻》
关于电影写了很多,对于这样的电视剧还是第一次写,写着写着就脱离了原本的风格,感觉是在杂谈,即是吧。
至少爱情已经回来过----写给《我们俩的婚姻》
文/三木
http://diliuwei.ycool.com/ 咱结婚吧,
这样我们才能幸福。
如果说婚姻是一场没有预知并且全然神秘航道的旅程,那么只有当你铿锵的决定走上这段行程的时候才能体验其中的人世情非。张小娴小姐说,“每天负责唤醒自己暗恋的人起床,这是一项很甜蜜的任务吧?”,而更何况,在某一天这个你曾经暗恋的人成为了自己打算慢慢一起变老的人,又有谁会因为之前的左右顾虑和扑朔迷离而放弃“结婚”的幻想。世界或者本来就是如此,男人和女人构塑了这个斑斓的社会,于是,某一天,便有了《我们俩的婚姻》。
我们总是会感叹初恋的时候过分的美好,而婚后的日子过分的单调,所以,当七年之痒的到来总是显得那样的理所当然,甚至没有太多的慌乱失措。不是我们变了,只是时间变了,于是,那些原本依附着某个固定时间的尘埃末节也随之褪色并且剥落。
关于夏小宁和秦岩
夏小宁和秦岩的认识或者本来就是戏剧性的,他们都没有错,只是在正确的时间遇上了错误的人。如果不是小宁前男友的背叛和不忠,如果不是秦岩处于一个高龄未婚的尴尬阶段,如果那天没有那场电影,或者所有之后的烦恼和幸福都是恍然的。生命是戏剧的,有时候你必须承认。夏小宁是个记者,她的性格是直接并且冲动的,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很敏感的嗅到一股很强势的味道,这是她的优点也是她的缺点;秦岩是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传统,脱离了沉稳范畴的沉默,他需要一个只能自己说话的空间,他的强势并没有显露在表面而是深埋在内心深处。而就是这样两个同样强势的人,却因为一个很牵强的原因走到了一起,而,从这个时候开始,已经为他们的婚姻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夏小宁说到底终究是个本性善良的人,只是因为自己的直接和冲动的性格让这样的善良变成了很多人会感觉到的“自私”。私底下在秦岩面前的小宁还是会撒娇任性,婆婆生病了在自己感冒的情况下连夜送医院,因为为弟弟的生活担忧而急上急下......诸如此类,其实,都可以看出小宁在性格深处的美丽,她其实更多时候希望自己的家人过的很好,她也在尽力复出着,而关键就在于她的说法方式和办事方式完全还没有成熟到位。她往往是自己一片好心,但是对方却不领情。不是她的出发点不对,而是在她为人处世方面确实少了一种女性所应该有的“温柔”。
秦岩在一个单亲家庭下长大,从小面对的是两个女人,或者是因为母亲对他的影响太大,在他的性格中有着很强烈的反面因素。而这种因素慢慢的变大,就衍变成了一种在旁人看来的懦弱和没有责任(这里指的是对婚姻的责任)。相较于夏小宁而言,秦岩的性格中的自私成分反而会多一点。
我承认,小宁是爱秦岩的,并且远远胜过秦岩爱她。或者初次见面的时候,小宁只是因为暂时的失恋而想急切的转移目标,这在任何一个在恋爱失败者看来或许都是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是,随着深入交往,一直到结婚,小宁是真正爱上了秦岩。所以,也正是因为这样,在秦母和小宁有矛盾秦岩每次都是劈头责怪小宁的时候,她都会心平气和的接受,并且讨好秦岩,当然有时候错误本身也在小宁。有句话说,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就会千方百计的迁就他。而小宁正是这么做的,或者他想通过爱秦岩来改变她和自己婆婆之间的关系,虽然有时候事与愿违。而秦岩对小宁的爱,在整部电视剧中刻画的太少,作为一个旁观者至少我丝毫没有觉察到。每次吵架时秦岩对小宁的脏话摆出;每次闹矛盾时秦岩从来都是劈头责怪小宁;每次都是小宁哄着秦岩,而秦岩很少主动表现出两个爱人之间亲密的言语和举动;当矛盾开始难以解决的时候,秦岩毫不犹豫提出离婚的建议,这在一个男人是多么的不负责任。更多时候,我感觉夏小宁只是秦岩为了结婚而结婚之后的一个所谓妻子,他对小宁的爱,尤其是在细节方面的照顾我丝毫没有觉察到。当秦岩的母亲搬到老家之后,秦岩竟然可以因为母亲而整天整夜住在母亲家【而关键是那次的错误本来就在于秦母】。试想,任何两个夫妻因为自己的父母闹矛盾,结果男的倒好,像新媳妇一样的回了娘家,那么作为自己的另一半会是怎样的感受。夏小宁说的很对,他说当一个男人一直在母亲的双翼下长不大,她突然就失去了对雄性的爱慕。而秦岩这个高高大大的男人,其实,正是这样一只还没有长大的鸟。
关于秦岩母亲
这个老太太应该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老人,但也正是这样的教育让她的思想和行为都成为了一种禁锢。秦岩母亲说到底也是一个善良的老人,也不是她不为子女考虑,只是因为她性格中的“过分敏感”造成了之后一切矛盾的根源。秦岩是一个单亲家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她对自己的儿子秦岩有着一种已经远远胜过母子的依赖感,这种依赖感是很要命的,因为这样的依赖过分的强烈,所以当秦岩结婚的时候,她会觉得自己的儿子被另一个女人分享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这种情感是很难说清楚的,秦岩的母亲自然不会意识到,这种在潜意识中的占有已经根深蒂固。影片中过分刻画了秦岩对自己母亲的关爱,秦岩吃母亲的剩饭,秦岩母亲哭哭啼啼撒娇等等描写,都让我感觉这个母亲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母亲,倒更像是秦岩的情人,让人在恍然之间真有点摸不着头脑。
秦岩的母亲是个知书达理的老人,所以才会同意秦芳离开中国,因为她希望自己的女儿幸福;虽然她对自己的儿子很依赖,但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有一段幸福的婚姻,每次当他谈到小宁的身孕时幸福的眼神,每次告诉秦岩小宁也不容易的时候,我们都能感觉到作为一个母亲的不易,她的确是一个想得很周到的老人,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她多疑,敏感。要说,秦岩妈妈最大的致命点在哪,那么就是她的这个性格。
关于三个人
秦岩这个人太木讷【李亚鹏在剧中的演技其实并没有见长】,其实作为一个男人是调节婆婆和妻子之间关系最关键的一个人,但是秦岩做不到这一点,有时候反而成为了两者之间的导火索。他对自己母亲的爱已经有了一种变态的氛围。作为一个儿子他成功了一半,作为一个丈夫,他是完全失败的。
夏小宁这个人对自己的爱人和婆婆其实还是很不错的,但关键就是在她不擅长讨好老人。老人毕竟是老人,她的想法,她的希望和年轻人自然是不一样的。而小宁弱就弱在不知道面对什么样的人怎么讲话。
秦岩的母亲,要是没那么敏感,并且给自己的儿子多一点空间,或者她也不会这么累。
或者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既然结婚了,就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将和以前说再见。我们不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会遇见怎样的事情,但是我们却知道要想一帆风顺那是多么的牵强。既然如此,那么当婚姻来的时候,就好好的爱吧,当爱情经过你们身边时候,默默的告诉自己:我们的婚姻,一定会很美。
5 ) 我们俩的婚姻
忙里偷闲,看了央视正在播的电视剧,《我们俩的婚姻》,陪着夏小宁留了很多泪水,也跟着秦岩也觉得有很多无奈,自己倒生出良多情愫。
似乎要我来说说爱情,婚姻,很不够格。甚至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让我想起了“令人愉悦的忧伤”式的小资情调。
说说秦岩这个角色吧,秦岩一方面爱着她的老婆-夏小宁,一方面出于本能的尊重维护着母亲在这个家庭里绝对的权利和威严。对于夏小宁的爱,部分来自情感,部分来自胡丽所说的“身体语言”或是“肌肤之亲”。而对于自己的母亲,来自本能和亲戚的不断灌输。由于从小丧父,母亲一个人将秦岩和妹妹秦芳拉扯大,因此,秦岩对母亲的爱是深沉的,厚重的。这才导致了每次夏小宁和母亲发生冲突时,秦岩总是听母亲的片面之词,断章取义。对于家里不断升起的矛盾和冲突,秦岩总是懦弱的退让,极力维护者看似和睦的一家人。表面上矛盾的双方是夏小宁和他母亲,可实质上,我认为,秦岩在这一点上要担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懒散的工作,不求上进和懦弱的性格,使得他既不能成为母亲心中的好儿子,也不能成为夏小宁心中的好丈夫。
夏小宁倒是这几个角色中,我比较喜欢,比较支持的人了。她真实,率真,却又强势而傲慢。她爱秦岩,从心里爱他,因此,她非常向往两个人的世界,把秦母看成了两个人婚姻世界里的第三者。总是想脱离秦母的监视,享受秦岩和她两个人的家,而这对于秦岩,根本就不可能。因而,导致了秦母和小宁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小宁很早就离开了家,读书,工作都很有成就,也造就了她独立,自主的人格。因此,她看不惯秦母对秦岩的监视,看不惯秦岩对母亲的依恋,向往她和秦岩的二人世界。她不能把秦母当成亲生的母亲,当然我想这对于大部分媳妇儿,都不可能。反感她在这个家庭里绝对的权威和尊严,而每次和秦母发生斗争后的快感,却又使她非常享受。对于秦岩和胡丽的“情感事故”,她处理的非常好。没有一贯的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非常宽容的接受这件事,宽恕了秦岩和胡丽。我想这是因为她太爱秦岩了吧,放不下他,离不开他。对于她背着家人,放弃了尚在腹中的胎儿,我只能表示同情她的做法,在当时的情况下,要孩子,也不可能。出于对自己的考虑,自私的一面,她放弃了孩子,一方面是她自己的悲哀,一方面也是女人的悲哀。结尾,她有了孩子,而正是这个孩子,担负了扭转婚姻局面的重要作用。相隔千里以外的夫妻俩开始重新审视他们走过的七年的婚姻的历程,放下所有的恩恩怨怨,考虑未来。而秦母主动提出要回国照顾小宁,此时,由于孩子的出现,小宁的心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秦母倒也是相安无事,和睦相处。
对于秦母这个人,我不喜欢这样的婆婆,甚至是很讨厌。首先,儿女成年后,为了避免矛盾,本来就不应该在一起住,不过她早年就没有了丈夫,也让我生出许多对于她的同情。其次,她太过于敏感,对于小宁的话语,本来只是无心的,她却能闹个天翻地覆。秦岩在发生矛盾后,从来都是维护母亲,不考虑小宁,而秦母呢,倒安然的得寸进尺,在秦岩面前大放厥词,数落着小宁的不是,在自己的女儿面前,述说着自己的冤屈。她从来不想想看自己的不对,从来不考虑考虑小宁的性格和处境。她说小宁不把自己当成亲生的母亲,那么,试问,她什么时候把小宁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呢?当然,她苦苦的拉扯大两个子女,也是相当的不容易。因此,在女儿远嫁法国之后,秦岩便成了她唯一的依靠。这种心理,对于老年人,就是不可取的。
婆媳矛盾,家庭争执,大概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吧。恩格斯曾经说过,婚姻是私有制的产物,是财产继承和私有关系的结果。说来,秦母和小宁之间,也就是平时鸡毛蒜皮的小事,言语上的冲撞而已。哎,范不着成天闹着要回开封老家。我看的都烦。如果秦母能够大度一点,秦岩能够站在妻子的立场上,为小宁考虑一点,小宁本身能及时的跟婆婆沟通。那么,也不至于后来要到几近离婚的边缘。婆媳之间,就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人,同时爱上一个男人,而且还要和平共处。看似不可能,但如果一家三口都能够宽容,忍让一些,事情会不会能够有缓和的余地呢?
网上的评论对此争论不休,很多网友表示对男女主人公都表示不满。编剧兼导演李自人说就是特别设定这两个都有着明显缺陷的人物,来反应现实的生活。在片中,让我引起注意的是“门”,妹妹和哥哥说话要关门,母亲和儿子说话要关门。屁大点儿事情也要关着个门,有什么事情不能摊开说呢?!秦母那么敏感,换了哪个媳妇也不能跟她同处一屋。小宁呢?强调自己对婚姻,对爱情的忠诚,非常的在意自己在老公心目中的地位,可是她忽略了在她自己以前,老公最珍惜的是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妹妹和自己家中那种无法比拟的亲情关系。而小宁在婚后,却将这些一一摧毁,摧毁得一塌糊涂,以此想要夺得自己在老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那么,即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位置,可是,面对一个内心伤痕累累的老公,她还是否依然爱着他呢?况且,这种事情,在秦岩身上,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对于婚姻,关于爱情,我似乎没有什么发言权,因为我没有实战经验。以上也只是我自己的一点点感受罢了,权当是自己对家庭在现阶段的一点点认识吧。或许,若干年后,等我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婆婆,公公,孩子,真正接触了婆媳关系后,会对今天的言论,付之一笑。但也,当成是青春的纪念,尚幼的自己,对婚姻的一点点探索吧。说到底,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多点宽容谅解,多点沟通,少一些猜疑,事情,应该会好很多。
6 ) 人到中年那一刻
好强自信如夏小宁
也在人到中年的那一刻绝望地哭了
人到中年是在一刻间,忽然丈夫背叛,忽然好友失信,忽然亲人病危,忽然职场遭难
绝望的意思不是没有希望,而是没有了去实现希望的能力和精力
所以妥协
所以隐忍
所以改变
恋爱与婚姻,真的是两回事啊……
开头结尾有点扯,故事情节还行。有点像六六的《双面胶》。
在这部戏里发现李亚鹏也没那么讨人厌
喜欢小冉,不老的妖精。
是我大概在第十集就离婚了吧
俩都需要各种耳光啊这纯粹就是俩傻子的婚姻啊!结合是对的!
即使是跟处处让着我们的父母在一起生活久了也少不了磕磕绊绊,更何况是一个同龄的另一半。维系婚姻靠的是什么,在爱情被生活的琐碎打磨殆尽时,又是一种怎样的感情让两个人不分离?生活少不了磕绊,忍让、迁就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要两人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好好地走下去。
节奏太慢了,慢的我又想死了....看了之后必须感叹:单身真好!!!
还可以看的片子,不错;中国人的情感就是这样的。。。。豆瓣里看电影,连广告也省了???不错!!!商业背后的欺诈太多了,简直有时候就是赌博,虐心啊11苗圃演的不错,李亚鹏也是,非常讨巧的片子,都是热点的话题
哥哥,叫的暧昧又亲切,所以叫你哥哥
from 河南人写的....
两个没长大的孩子。还好结局是好的
太TM讨厌的老太太了!
虽然琐碎,但觉得真实。
越来越喜欢李亚鹏.
虽然我不喜欢李亚鹏,但是我忍了,恩...
苗圃不靠谱
亚里士多德说 婚姻是战争
生活的琢磨,琢磨的折磨。这样活不累么?
一群好人搅和的一团糨糊。越往后看,给分越高。本子写得太神了,台词功夫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