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吐啊吐啊坚持把《西夏王朝(贺兰雪)》看完了。槽点真是太多太多太多,每集都密集分布,实在吐不过来了。之所以还要坚持看完,是因为关于西夏的文艺作品真的太少了,而且我很好奇为啥这部剧在豆瓣和B站上评价都这么高,真的是因为童年记忆的过度美化效应么?我小时候没看过这剧,现在再来看,历史还原度甚至连当下胡编乱造的历史偶像剧都不如。我突然理解为啥现在这些小孩这么追捧这些烂剧了,因为放在当时同样的烂剧也可以如此受追捧啊。
而且因为年代差异,这剧真是明目张胆地仇女,把女性都当工具人,哪怕是女性地位这么高的西夏,也被拿着汉族男性的眼光审视,所有女人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男人,哪怕上战场打仗。女主角没藏黑云,从年龄到身世到性格,完全是不同于历史的另一个人物,如果能塑造得好也就罢了,但我都快看yue了。好一朵天真纯洁的白莲花,给野利遇乞带了一辈子的绿帽子,还做出一副温柔贤妻的样子。比元昊大了起码十岁,口口声声喊他“大孩子”,元昊喊他“亲姐姐”,然后两个人抱在一起,让我怀疑编剧是不是有乱伦癖。既然这么喜欢元昊就改嫁啊,西夏女人改嫁又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她又怕元昊,不敢真的跟他在一起。那不在一起就不要纠缠不清啊,但她又一定要当元昊心里面最特殊的女人,其他哪个女人,包括她自己推荐成皇后的野利氏,跟元昊关系近一些或者对国事关心太多她都要不爽。元昊两次闹情绪谁都不见,但她拿着信物就直接进去了,门口还有她老公和野利皇后看着。口口声声心里装着大夏,但却为了家族利益去让元昊杀掉最忠于大夏却因为不想看到元昊称帝而生灵涂炭而叛逃大宋的嵬名山遇全家(因为没藏家跟嵬名家有仇)。而且你以为他们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吗?后来没藏到了寺庙里当了住持一句一个佛法,青灯古佛的样子做得人模狗样,却跟元昊私通怀上了儿子。这简直是对佛门天大的羞辱!而剧中居然没有一个人表示有意见。(历史上没藏氏确实是被发配成尼姑然后跟元昊私通的,但历史上的没藏本来就很荒淫啊。你把她演得对佛主这么虔诚是不是太分裂了点?)没藏黑云 ,可以说是个原创人物,整一个24K纯白莲婊,唯一的作用就是给巨婴元昊当奶妈。这大概就是那个年代的编剧心目中“完美”女性的样子吧。
再说野利家族,也是被改得面目全非。历史上的野利遇乞(本来还有一个兄弟野利旺荣,剧里面直接没这个人了)作为右厢军统帅,号称天都王,不但一直追随元昊,而且三场跟大宋的战役里也战功赫赫。因为太过厉害,大宋才会设离间计除掉他。而也正是因为他功高盖主,才会被元昊找着机会轻易斩杀。结果剧里面,他在跟大宋的第一场战役里就被没藏讹庞(哈哈,这改编真NB)背后射了一箭受伤被大宋俘虏。然后西夏那边都以为他已经死了,各种人就开始骚操作。野利皇后把没藏黑云发配到寺庙当尼姑,理由是要为夫君守寡(我直接一个???那时的大宋女人死了老公都可以再嫁,更何况西夏。)结果反而给了元昊机会,让他能跟没藏私会。反正一切都是别人的错,白莲花没藏黑云永远都是无辜的。哪知道跟大宋打完仗了,缺席了整整四年的野利遇乞居然被大宋送回来了。然后他看到老婆也跑了,对元昊越发不满(其实他早知道被带了绿帽子但是一直都忍着。。。)后来元昊抢了令宁哥的未婚妻没移氏,他居然能脑抽到去找没移的父亲没移皆山一起起兵反叛,结果当然就是被没移皆山高密,然后被咔嚓了。麻痹,历史上被冤枉的功臣被这剧抹杀战功带上绿帽而且还成了自己作死的窝囊汉。而且更气人的是,野利家另一位更重要的人物,野利仁荣,作为三朝元老,主持创造了西夏文字,并且在元昊建国的各个方面都有贡献,可以说是西夏立国第一功臣。他历史上是在宋夏战争结束的1042年病逝的,之后野利遇乞兄弟才被杀。而剧里他居然是因为野利遇乞造反一起被赐死了。不过,单纯从人物塑造来说,剧中的野利仁荣算是不错了。
野利皇后和没移氏也是另外两个让我哭笑不得的改编。编剧不仅不懂历史,数学还不好。元昊第一次结婚的时候,大概20岁吧(虽然其实按照编剧给他安排的各种历史经历他应该已经40岁了,毕竟为了抢他爷爷的功劳让他早出生了20年呢),出现了一个5岁的小女孩,就是没移氏,嚷着要跟元昊结婚,元昊就给了她一个订婚信物。过了大概15年,他称帝之前,野利氏才嫁给元昊,生下了宁令哥。注意,那个时候没移氏已经20岁了!!!而剧中的野利氏那时候才16岁!!!也就是说没移比宁令哥他妈还大!!!等等,你或许会问那野利的另一个儿子,太子李宁明呢?不好意思,他被安排给大辽的兴平公主了哈哈哈。野利氏出场这么晚,她是怎么当上皇后的呢?因为之前元昊的三个妃子宫斗相互打,兴平公主被气跑了,另外两个妃子一个被贬一个也被冷落,野利就这么摘了桃子,而且还是没藏黑云撮合的,厉害不厉害?编剧脑洞大不大?为了圆回历史也是够拼的。然后又过了快10年,那个时候没移已经是快30的大妈了,宁令哥才不到10岁。这不重要,他长得捉急,而且已经会谈恋爱了。但是这位30岁的美若天仙(果然是仙人,都不会老的)的大妈被比她小的野利皇后看中挑做儿媳妇还订了婚,一开始跟10岁的宁令哥缠缠绵绵山盟海誓,转眼看到元昊露出了一个男人的脆弱(我的天,没藏黑云式的女人抚慰男人心灵的戏码再来一遍!)就移情别恋了,而元昊果然因为看到了当年开玩笑送的订婚信物就觉得自己该要这个女人,还尼玛给好色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就有了这出10岁的儿子顶着20岁的脸为了比自己妈还老的30岁大妈杀了可能40多岁也可能60多岁的老父亲的家庭伦理大戏。而且宁令哥真的是个软蛋,他杀元昊不但是因为没藏讹庞挑拨离间,还有野利皇后的刺激,更有没移氏自己作死。她说宁令哥没有男子汉气概,除非杀了她,然后宁令哥就真的杀了她,她临死前还说“这时候你才有一点点可爱”。直男癌的眼里女人是不是为了男人都会变成SB?
剧中不合历史和逻辑不通的地方太多了,实在列举不完。不过配角中我还有一个人特别想吐槽,就是范仲淹。范仲淹历史上几乎是个完人,而且在宋夏关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都没错,但编剧你能不能不要让大宋方面大大小小的所有事都让他一个人来做?整个大宋也被黑得惨,宋仁宗白痴一样啥都不懂,所有的大臣除了范仲淹都是废物。还有张元。历史上的张元是在大宋怀才不遇自己叛逃到西夏去当宰相的,而剧里他是出使西夏的时候被逼着强留下来的,而当时跟他一起的就是范仲淹。元昊你什么眼神?抢宰相为啥要抢酒鬼张元,不如直接抢范仲淹啊?(手动狗头)而且讽刺的是,元昊看上张元是因为觉得他有骨气,结果他被饿了几顿之后给了点酒喝居然就心甘情愿地当起宰相来了。然后,最神奇的是,宋夏战争结束后,范仲淹就直接被写死了,元昊还为他立碑纪念他。。。范仲淹是1052年死的,元昊是1048年死的。编剧这是历史不好呢还是数学不好呢?
至于主角元昊,我已经不想吐槽了。强行洗白美化,把残暴改成近乎伪善的仁慈(比如杀妈改成了妈自杀,那个原创的跟他有仇的同母异父的兄弟被他放了好多次,抱着嵬名山遇的腿说我不想杀你啊转头就杀了他全家200多口,跟辽兴宗还TM有兄弟情。PS 辽兴宗也是个七秒钟记忆,元昊诈降他就放了他,结果元昊回去又跟他打起来了他居然当啥事都没发生过一样。。。),把性格上的乖张写成了因为从小没有生母养的原生家庭问题,把荒淫好色写成了必须要依赖女人的巨婴性格。看完之后我都有点分不清编剧这是要捧元昊还是高级黑。虽然处处透着拼命要学习莎士比亚宿命论悲剧的痕迹,比如拗口的文艺台词,故意制造的感情冲突,但表现出来的全是俗不可耐的对历史的帝王个人叙事和对女性的直男凝视。
我看历史剧的时候并不是考据党,不是说什么都得符合历史。只要故事好,改编也无妨。但就算抛开史实,这剧从数学到逻辑到三观都让人很迷惑。是时代的审美变了吗?我不知道,小时候我也喜欢过很多经典历史剧,或许现在回去看也会觉得有很多槽点吧。但我不觉得当时的经典比如老三国,水浒等会有这么多硬伤,连基本的年龄都对不上,连人物的内在逻辑都不连贯。现在的国内电视剧真的就比一二十年前差吗?还是说其实一直都这样差,好剧永远都只是少数?
本文题目的灵感来源于古龙先生的“西门吹雪or西门吹血。”由此可见,我是个对语言文字异常敏感的人,很多时候一些在旁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字眼儿却会一下子叩响我灵魂深处的某根弦,由此触发的袅袅余音会一直纠结着我的情怀,比如:华夏、飞天、丝路、敦煌、昆仑、贺兰••••••迫使我一有机会就要追逐着那个声音,寻求答案。途中的每一步都包含着内敛的情愫,对生命深意的探寻,足迹遍布心灵的地图。
今年暑假里与朋友一块儿飞赴银川,此行除了为一睹有“塞上江南”之美称的宁夏风光外,其实内心还是为着一个人去的,我想当我踏上那片生他养他成就了他的基业又埋葬了他的土地后,或许我可以将他看得更清楚些。
我是个美剧迷,HBO的《都铎王朝》拍了三季我追了三季,英王亨利八世的确是个可以让后人尽情八卦的君主,一辈子娶了六个老婆,两个被废,两个病死,两个砍头。其中,亨八为了与第二任皇后安妮柏林结婚不惜与罗马教廷撕破脸皮、自立宗教门户这段历史最为后人津津乐道。我时常一边看着电视一边不屑地撇嘴,要知道近千年前,在中原的西北地区有个君王一辈子娶了八个老婆,两个被他赐死,两个病死,两个被他的臣下杀死,一个自杀,一个被敌国俘虏。他的国土面积并不辽阔,但他多次与宋朝军队进行血战,曾在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好水川(今宁夏隆德东)、定川砦(今甘肃固原西北)重创宋军,宋军死以万计,一败涂地,宋朝皇帝难过得彻夜难眠,在榻边转来转去。有诗为证道:“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他穿着雪白的黄袍登基,因为他觉得白色就像贺兰山上的皑皑白雪,是这世界上最美丽圣洁的色彩,可他一生杀戮的鲜血恐怕可以染红整个贺兰山头。那只亨利王八的故事在他的传奇面前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他就是西夏王朝的开国皇帝——元昊。
元昊出世的几个月前,他的祖父李继迁(“李”是中原唐王朝的赐姓,后被元昊废除),一生戎马征战、彪悍勇武的盖世英雄,却因箭创发作,伤势日重,卧床不起了。李继迁的儿子(即元昊的父亲)李德明战功卓著,继承父亲遗业。他在位的近30年中,善于识时审务,利用时机,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为后来元昊建立西夏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元昊逐渐长大成人,对父亲的和宋政策,特别是向宋称臣日益不满,多次规劝父亲不再臣服宋朝。他对德明说:“吾部落实繁,财用不足。苟失众,何以守邦?不若以所得俸赐,招养蕃族,习练弓矢。小则四行征讨,大则侵夺封疆,上下丰盈,于计为得。”德明对元昊的意见,何尝觉得没有道理呢?只是时机还未成熟,年轻气盛的元昊还不太懂得“识时审务”的重要。德明不正面作答,只以言相激:“吾久用兵疲矣,吾族三十年衣锦绮,此宋恩也,不可负!”元昊驳斥父亲道:“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英雄之生,当王霸耳”八个字掷地有声,从褒义的角度而言,它活画出青年元昊的英雄气概!从贬义的角度来看,这小子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年纪轻轻便野心勃勃。果然,小狼爪牙一长利索便惹得四方邻居都不得太平,连泱泱大宋都被它抓得伤痕累累,话说宋王朝也真是个不争气的灯笼架子,小石子儿一扔就破!
雄才大略的元昊,从来都是“有疑必诛”,不放过任何一个威胁他地位的人,包括自己的生身之母卫慕氏。卫慕氏的兄弟卫慕山喜曾经密谋刺杀元昊,以夺其位,阴谋败露后,遭到外甥惨烈的报复。元昊把卫慕全族都绑上石头,沉入河底,又用毒酒害死了自己的生母卫慕氏。如果说卫慕一族犯上作乱,被咔嚓了也算罪有应得的话,那在与宋军的多次生死决斗中,战绩最为显赫的野利家族的悲惨下场又如何解释呢?战绩是柄双刃剑,既能对付敌人,又能对付主人,元昊坐稳了宝座之后,对部族首领的依赖没有那么大了,为了把权利统统集中到自己手里,于是“诸部大人且尽”,其中包括势力最庞大的野利家族。宋朝将军种世衡的反间计让元昊下定了决心,腰斩了野利遇乞,一代西夏名将,走上了最凄惨的末路。
以上所举的都是一些比较零碎的情节,下面我们不妨按照元昊娶妻的顺序来进一步透视一下这位枭雄吧。(NOW,运动员进行曲响起来••••••)
元昊娶的第一位妻子卫慕氏,是元昊母亲的侄女,也是元昊的表姐。后因元昊的舅舅卫慕山喜谋反,故元昊灭掉卫慕族并毒杀了自己的生母,同时将妻子关了起来。但不久身怀六甲的妻子生下一个儿子,当时元昊的另一个妃子野利氏进谗,说那不是元昊的亲生,于是元昊一怒之下将卫慕母子二人一起杀掉。进谗的野利氏虽得宠于元昊,还被册封为皇后,可多年后其也间接地死在没藏氏的手上,这真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总是要还的!
第二个娶的妻子是耶律氏(一看这姓氏就知道是个辽人),她原只是辽国皇族的宗室女,当时的辽圣宗将她封为兴平公主嫁给元昊,后来她的弟弟当上了辽国的皇帝,也就是历史上的辽兴宗。元昊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位尊贵的妃子,两人一直相处得很不愉快。兴平公主生了病,元昊作为丈夫既不前去探望,又不告知辽兴宗,兴平公主长年抑郁,愁闷难解,黯然辞世。辽兴宗为姐姐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他派耶律庶带着自己的诏书去谴责元昊,表达了辽国皇帝极度的不满,辽夏同盟从此产生了深深的裂痕。后加上两国政治利益上的纠纷,最终导致了河曲之战,元昊虽然反败为胜,但双方都元气大伤。辽夏联姻,本来为了密切两国关系,使两国互为甥舅,但遇上元昊这种六亲不认的男人,辽国公主只能叹自己命苦了。
第三位娶的妻子是野利氏,野利是西夏大族,野利妃是元昊的重臣野利旺荣和野利遇乞的妹妹(也有史书记载她是野利兄弟的侄女),元昊原十分喜欢她并封其为宪成皇后。野利生有三子,长子就封为太子,只是其长子性格和元昊不同,生性仁慈,好修道,当时跟定仙山的一个叫路修篁的有名道士学气功,后气忤不能进食而死。而后传太子位于野利次子宁令哥,其子与元昊性格很像,所以元昊后来就是死在这个与自己很像的儿子手里。(这就叫报应!)有道是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元昊坐稳了宝座之后灭了重兵在握的野利兄弟,顺便收了野利遇乞美丽的遗孀没藏氏做新欢。皇后野利氏非常不满,只能逼着没藏氏到兴庆府戒坛寺出家为尼,成了戒坛寺的“没藏大师”。元昊没有因没藏氏的出家而放弃她,他频频驾临寺院,顺便临幸住在寺院中的“没藏大师”,很快让“没藏大师”怀上了龙子,1047年,在两人外出打猎途中,生下了谅祚(也就是后来的夏毅宗)。
第四娶的是索氏,也是国内党项大族,二人关系不好,后索氏得罪了元昊而畏罪自杀,元昊又杀死了她的全家。
第五娶的都罗氏还是党项大族,早死。
第六娶的咩迷氏仍是党项大族,仍是逃不脱悲剧的命运。咩迷氏被元昊所厌弃,自居于王庭镇,并生下一子名叫阿里。阿里成年后知道母亲的情况,心中大恨,于是图谋作乱,后被族人告发,元昊捉住了阿里投入河中,并派人去王庭镇赐死了咩迷氏。
元昊接下来娶的没移氏就是后来元昊与太子宁令哥血溅五步的导火索,因此没移氏也算是元昊通向黄泉之路的引路人。这故事可是“小孩儿没娘,说起来话长。”年轻的皇太子宁令哥要娶太子妃了,新娘就是没移氏,年轻貌美,充满活力。元昊见了马上动心,“嘛了个巴子!这么水灵鲜嫩的货怎能便宜了我那个龟儿子?!还是归老子我享用吧!”他也不跟儿子讲什么虚礼,直接付诸行动,抢走了儿子的新婚妻子。“吾女嫁二十年,止故居,而得没移女,乃为修内(这里指天都山离宫)。”皇后野利氏跟了元昊二十年,只能住在故居里,而没移氏后来居上,尽情享受天都山离宫的惬意。野利皇后新仇旧恨,一齐发作,与元昊大吵大闹,元昊收拾了野利皇后的家族靠山后,没了后顾之忧,立马废掉了野利皇后,册封新宠没移氏为西夏国新皇后。
昔日的妻子变成了今天的后母,宁令哥怒火满腔,党项人蓬勃的血性让他不堪忍受面前的耻辱。于是伺机已久的国相没藏讹庞(他是野利遇乞的遗孀没藏氏的亲哥哥)开始登场了,他挑唆太子:“杀掉你的父亲,我们拥戴你做西夏皇帝。”宁令哥信以为真,决定挺而走险。公元1048年正月十五,正值元宵佳节,当元昊已经喝得大醉被侍从扶进宫中就寝之时,宁令哥闯进内宅,一刀就削掉了元昊的鼻子(天!宁令哥你真不给你父王留脸啊!),因为惊动了众人,赶紧逃走躲进没藏讹庞家中(这就叫“自投罗网”)。第二天,元昊就一命呜呼(流血过多,我估计元昊这家伙的凝血功能比较差),享年46岁,坐在皇帝位上仅仅只有十年。可叹一代风云帝王的死相,既不英武,也不善终!
因为妹妹没藏氏而升为西夏相国的没藏讹宠已经控制了朝政大局,他顺利实现了自己的图谋,以弑君罪杀掉了皇太子宁令哥,还有宁令哥的母亲——被元昊废掉的野利皇后,把妹妹没藏氏年仅周岁的儿子扶上了皇帝宝座,这就是夏毅宗谅祚,没藏氏成了没藏太后。其实我前文已经介绍过了,早在野利皇后在位时没藏氏就与元昊有了夫妻之实,我在此将没藏氏排到元昊的No.8确实有点“委屈”了她,怪只怪元昊的后宫妹妹不但多,而且关系特复杂,如果不一边放《运动员进行曲》一边标号介绍,大家就分不清谁跟谁了。
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拍过一部由巫刚主演的大型历史剧《贺兰雪》,剧中李建群老师饰演的没藏氏美丽脱俗、气质绝佳,可戏说的成分实在太多了,案不是这样翻滴!历史上的没藏氏口碑极差,史载此女容貌妖艳,生性放荡,喜欢治游。她用色相勾引了元昊后,常喜欢夜间出行,以大队相随,同时令国中张灯结彩游乐其中,通宵达旦。元昊去世后,身为西夏皇太后的没藏氏和哥哥没藏讹庞一起把持了西夏朝政,风韵尤存的她纵情享乐,与前夫野利遇乞的财务官李守贵,以及元昊的侍从官宝保吃多已私通,福圣承道四年(1056年),在三角冲突中李守贵杀了吃多已和没藏氏,结束了她香艳而迷离的一生。
至于那个本来应该被册封为太子妃,却阴差阳错地当上了皇后的没移氏下场也不怎么地。辽兴宗在元昊死后再次亲征进攻西夏,在战争中抓俘获了没移氏,并将她移到了辽国。从此历史上再也没有关于这个女人的任何记载了。
没藏太后的儿子夏毅宗谅祚长大后,重演了宫廷夺权的血腥场面,他杀害了舅舅没藏讹宠全家,杀害了自己的皇后没藏氏(舅舅的女儿),娶了没藏讹宠的儿媳梁氏作为自己的正妻。如果此君不是因病早亡的话,很可能就是第二个元昊。谅祚死后他老婆梁氏(正宗的汉族女子)把西夏国当自家后院般倒腾,几乎把个家底都倒腾光了。公元1227年,蒙古军队的铁蹄踏上了贺兰山,西夏王国灭亡了,党项主体民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从此悄无声息。
该剧讲述了党项的崛起到衰落,人物刻画没有脸谱化,情节紧凑有张力,人物性格多面、丰满、立体,鲜活,这剧的选角真的很绝,巫刚老师的元昊,李建群老师的没藏黑云都超级贴合角色,这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电视剧,最欣赏的是她的编剧——首次真正意义上深入涉及党项、西夏的电视剧;人物众多而各有特性;情节线索纷繁复杂而又有条不紊、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台词凝重、意味深长,有很多段堪称经典;全剧始终贯穿着一种宿命的隐痛,让人嗟叹不已。主演巫刚的表演很出色,那种舍我其谁的气概,英雄与魔鬼的混合体,在他忽而冷酷、忽而癫狂的表演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女演员们都非常漂亮,没藏黑云、卫幕双羊、玛依娜、野利都兰使人过目难忘。歌曲也很动人,主题歌雄浑壮阔,极具沧桑感;片尾的那首由阎维文演唱的歌曲犹如缓缓泄下的月光;还有一首“请你忘记我,忘记我……”节奏感很强,可称的上是元昊的内心独白。导演的著名是无需多讲的,他一向擅长也喜欢拍历史大片,在《贺兰雪》前后,他拍过许多宏大而又受赞誉的历史剧,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贺》,认为是他最好的一部作品;在气势恢宏、场面壮阔、情感悲壮的虚构银幕中,我似乎看到了导演与主人公强烈的共鸣和与身具来的浓重的英雄主义情节。该剧的名字起的好,《贺兰雪》既点出西夏、党项的精神所在——贺兰山,又富有诗意,那些某某某、某某传、某某大帝、某某王朝、某某帝国比之真是黯然失色。还有服装、道具等也是很不错的。
宁夏之旅的最后一天,我们去参观了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西夏王陵陵区总面积50多平方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其规模与北京的明十三陵相当。根据文献记载,昔日的王陵从南到北分布着门烦、碑亭、月城和宫城,宫城内有献陵和塔状陵台等建筑。陵台以夯土筑成,七层八角,逐层内收,每层收分处为檐木结构,并挂有瓦当、滴水和屋脊兽;夯土台外部有砌砖包裹,陵台外形呈塔状。
西夏王朝从元昊建国到1227年为蒙古所灭,共传10帝,历时190年。若加景帝元昊追尊的其祖父李继迁、父亲李德明,共计12帝。但在这个陵区内只有9座王陵,分别是太祖李继迁裕陵、太宗李德明嘉陵、景宗李元昊泰陵、毅宗李谅祚安陵、惠宗李秉常献陵、祟宗李乾顺显陵、仁宗李仁孝寿陵、桓宗李纯祐庄陵和襄宗李安全康陵。西夏王朝的最后三代皇帝因死于成吉思汗灭西夏期间,故未来得及造陵。
我们这次参观没有去看其中面积最大的裕陵和嘉陵,而是去看名气最大的泰陵,因为它的主人是这个王朝的建立者。那天,我特意换上了一件白衬衫,这个王国曾视白为世上最美的色彩。时光飞逝、几经沧桑,我们再也无法看到当年泰陵的宏伟雄姿,如今矗立在荒原上的只有那个形似窝头状的夯土陵台,以及一些残垣和瓦砾。
我一步步走近夯土陵台,同时也在一遍遍问自己:他究竟应该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他显然不是电视剧《贺兰雪》中塑造的那样胸怀天下又心怀恻隐,绝不是!那部电视剧篇幅不短,但并未将元昊的魂勾勒出来,这不是演员的问题,巫刚老师的表演自然大气、可圈可点,究其原因,问题出在编剧对人物的定位美化有余,还真不足。这就好比用澡堂子里的水泡茶——怎么喝怎么不对味儿!
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最能还原历史的银幕形象,那我不得不提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为了纪念中日建交十周年中日合拍的电影《敦煌》。所谓合拍就是日本方面出资,日本导演、主演跑到我们中国来取景拍摄一个日本人编写的中国故事。我上网查了一下,投资是两亿元人民币,动用了驻西北的两支解放军部队,所以这样的片子隔了二十后再看,气势上依旧不输给现在许多用电脑制造人海战术的影片。
虽然在电影《敦煌》里元昊的戏不多(男主是书生赵行德,队长王礼,元昊顶多只能排到男三),但场场都令人印象深刻;虽然扮演元昊的演员是个一点也不帅的中年大叔(用一个面相42的人去扮演真实历史时段应该是24的人,导演真有创意),但是他让我真正感觉到了一位开国君主身上的王者之气。
片中的元昊面无表情,脸上始终阴沉沉的,喜怒不形于色。他以一天杀死五个回鹘人来逼回鹘公主就范,当回鹘公主跳下甘州城而死,甘州百姓大乱时,他立即命令士兵让百姓安静下来,然后镇定自若地站在城楼上高声说道:“回鹘公主为了祈祷神灵对吐蕃作战胜利,甘愿牺牲奉献了。为了表彰她的这种壮烈行为,全军欢呼吧!” 多么冷静、果断!多么冷血、残酷!电视剧《贺兰雪》里面也有回鹘公主这个人物,只不过在电视剧里回鹘公主原来与李元昊相爱,在回鹘兵败后,拒绝了李元昊的爱情,坠城而死。看看!看看!把历史剧整个儿拧成了琼瑶剧。
队长王礼欲趁元昊携孤军来敦煌的良机,与敦煌守军合作伏杀元昊。当计划失败后,队长率领着几个残存的将士高喊着:“我要杀元昊!”冲向大军簇拥的元昊时,他依旧是那副喜怒不形于色的表情,他的目光冰冷而锐利,他说:“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绝对不是你。”他的话不多,声音也不响,但那才是深入骨髓的霸气!
我看的《敦煌》一直是央视版的,直到后来在碟店里淘到了台湾版的,才发现中央电视台在播此剧时把片中一段很微妙的戏给剪了。片中元昊在兴庆府的书院与赵行德和曹延惠有一段对话——
李元昊:“行德,你认为我的宋国话说的怎么样?”
赵行德:“您说的非常好。”
李元昊:“那你认为我为什么要学习宋国的语言呢?”
赵行德不知如何回答。
李元昊:“那是因为宋国的文化比西夏先进,而且宋国比西夏强盛。但是现在大不相同了,西夏有西夏的文化,有西夏的语言了。行德,宋国的语言与西夏的语言,你认为哪一方比较正确呢?”
赵行德:“我认为语言是没有优劣之分的。”
李元昊:“没错,是没有优劣之分。弱者必须学习强者的语言,只有这样而已。但如果西夏征服了宋国,宋国的人就会争先恐后地来学习西夏的语言,西夏的文字。”随后他转向专程前来向西夏称臣的曹延惠:“延惠大人,你觉得我说的对么?”
曹延惠微微颔首:“的确没错。”
我第一次看完这段戏就笑了,没有比这番话更能直接表现出日本对中国的那种微妙心理了,我们自然也能理解历史是如何完成了从遣唐使到帝国皇军的转变轨迹。很遗憾,中央台放的版本把这一段删掉了。
关于西夏的文字我不得不岔开去说一句,在陵区博物馆里我看到了一张汉字与西夏文字的对照表,才看了一眼就倒抽了一口冷气,西夏文字的笔画比咱们的繁体字还要繁体!如果我生在西夏王朝,以自己的智商来推算想来只有沦落为文盲的份儿了。
我想日本人在这里用自己的心态去描摹元昊并不牵强,日本是个国土面积狭小,矿物资源稀少,还要三天两头闹地震的岛国;而元昊的西夏夹在宋、辽、吐藩之间,它没有辽阔的国土,没有先进的文化,军事上也不占绝对优势,要想立足要想壮大只能靠玩命了。元昊在背宋自立后采取了“尚武重法”的治国方针,兰州大学的李蔚教授在《简明西夏史》一书中将元昊制定 “尚武重法”的原因概括为这样三点:一、驾御酋豪的需要。二、稳定其统治的需要。三、同宋辽抗衡争霸的需要。
通常在一个国家建立之初,“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方针是很有其道理的,元昊的天才指挥使西夏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征服河西,三败北宋,击溃辽军,终与宋、辽、吐藩成鼎立之势。
但得势又如何?!老天要你倒霉的话半个鼻子就要了一代君王的小命!更可悲的是,躺在泰陵里的元昊连死都死不安生,因为一百多年后蒙古草原上的铁骑将踏平他曾苦心经营起来的王国,他的党项子民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从此悄无声息;蒙古旋风的马蹄声将敲醒他在泰陵里的“沉睡”,整个王陵区都遭到了掘坟暴尸的悲惨下场。
有道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代君王留给后人的最直观的“遗产”只有眼前这堆风化得无比破败的夯土陵台。怪不得《红楼梦》里的妙玉认为“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是最好的两句诗。但想明白了又如何?自称“槛外之人”的妙玉喝茶须用梅花上的雪水冲泡,村妇刘姥姥用过的杯子太腌臜得扔掉,却将自己平日用的绿玉斗递给暗恋的宝玉喝茶。
“你在想什么?”同行的朋友问我。
“凭吊历史。”
“夸张了。”朋友道。
我宛然。
元昊是我的大孩子,遇乞是我的夫君,那么我是什么呢?是野利夫人,还是昊王的新娘。我已不再年轻,也许已不美丽,那我之于昊王又会有改变吗?
我永远爱那个送我紫绢花的大孩子,无论他是孩子,还是男人,甚至是英雄,大英雄!他是皇帝,但仍是我大的孩子,所以我仍然爱他。
我曾背离了天都山,我曾希望他能带我走,去找寻我们两个人的王国,过我们自己的生活,做我们自己的国王。但他拒绝了,拒绝了我给他的唯一机会。他当然会拒绝,我早已知道,那时他的全部是王位,他是我们党项人的王。我不是最重要的,他自己也不是。而我只是想给自己一个机会。
后来他曾要我带他走,他说他不再需要王位,不再眷恋这个国家,可他在说谎,我知道他在说谎,在欺骗他自己。也许他真的需要我,那是因为只有我才能真正的懂得他。人们说他爱我,只爱我一个人,只有我能在他疯狂时给他洒上一点忍耐的甘露,在他凶残时抚慰他心中的愤怒,在他发怒时化解他心头的爆燥,在他狂怒时驱散他心头阴霾......人们都说,是我长久的占据着他的心。但是只有我明白,他不爱我,他谁都不爱,甚至包括他自己。
说到底,他只是一个失去母亲的可怜的孩子。不过有一点我非常的清楚,那就是,我爱他。
昨天在豆瓣闲逛,看到一个这剧的相关帖子,忽然想起了这部学生时代看过电视剧,而且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一部剧。
这应该是我看过的第一部有关西夏历史的电视剧,而且剧情很引人入胜,当时是一集不落的都追着看了。虽然也确实是美化了元昊等一些主要角色,不过确实要比现在一些完全不靠谱的古装剧要强很多了。记得当年是看这部剧认识的巫刚,当时还觉得他演的拓跋元昊相当的帅!哈哈😎
文笔不好,只是简单写写对这部剧的感受,总之剧还不错,打算有空再去回顾一下!
本剧对历史细节的考据极其严谨,女主演同时也是著名的服装设计,美女加才女的典范啊
小时候看的,知道了西夏,知道了赵元昊,拍得很有情怀也很精彩,那时候的创作还没有那么多的镣铐,可见时代不是越来越进步开明的,文明会倒退,尤其是一种僵死的文化,越容易碰到这样的问题
不记得剧情了,但是我喜欢这个电视剧。
啊,天风荡荡,给我一副翅膀,让我站在高处,看一看这神奇的地方~~~
一直以为记得这部剧的人不多呢哈哈,小学时候看的,里面的美女太好看了,而且名字也好听,回鹘公主玛依娜、、卫慕双羊、往利佳玉、细封思梦、耶律兴平、野利都兰、没藏黑云、没移利玛......都封存在记忆中挥之不去
这部电视剧对拓跋元昊偏向美化,与史实有不符的地方。但是,这是我初中时看的电视剧,剧中的李元昊、没藏黑云、范仲淹等角色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还是最好的啊!
髮型~~~
当年的陈家林真是天才
小时候看的电视剧,记得好美的没藏黑云
李建群老师美丽
李建群美死了!
虽然洗白李元昊,然而这剧的群像吊打多少大女主大男主,思梦曲婉约清扬听之难忘。
西夏题材,总觉得整个电视剧充满了一股羊味儿
以前只看了点片段,记住了黑云的神秘,再看觉得黑云和元昊有点玛丽苏和杰克苏,不过瑕不掩瑜,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女演员虽然相貌上都有硬伤,但是却比现在美得多,女人之间没有阴暗的宫斗,和男人一样彪悍;有些台词写得有很有诗意;除了一些虚构的情节,关于西夏的素材早金铁木《神秘的西夏》20年。
上次和朋友说起八九十年代的电视剧和现在电视剧的区别,以前的电视剧都是实景拍摄,最多室内镜头搭个棚,现在都是在影视城和绿幕扣,现在也很难做到实景拍摄了。以前的古装戏都比较朴实,一般都有历史学家把关,现在电视剧是怎么好看怎么来,衣服花花绿绿,灯光师灯都打的很足,哪怕老太太的脸也是白花花。这部贺兰雪在服化道上就非常之讲究
把元昊美化的可以,李建群饰演的没藏黑云更是美化过甚乃至神话!历史剧最蛋疼的就是乱改史实,唉!
当年的巫刚多帅阿
通过这部电视剧知道原来历史上有个西夏,也没想到后来去了西夏王陵两次,去了银川三次。而且都是业务工作,还和这个片子有一点点联系。。。命运真是个奇妙的东西!
小时候看过好多遍,知道了西夏,认识了元昊,印象最深的是全剧女角色都是美女,男角色发型都很丑
中学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