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是很久之前看过的剧了,很多具体情节都有些遗忘了,但仍然深刻记得剧中的女主国秀是一个很坚韧的东方女性。原本本剧的评分其实并不算低,但看看剧中的部分评论就可以明显感觉到一股戾气。具体文字就不罗列了,攻击的点无非就是女主的人设和本剧的三观。(其他的点也有,但主要看到的就是这两点)
个人觉得这两点反映的其实是一个问题,就是新的时代背景与旧的观念的碰撞问题,而本剧在这一点上的处理虽然不见得有多么的高明,但至少是问题不大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具体说起来的话就是我们剧的女主角本来就是生活中一个新旧时代交替,政权动荡的年代,她的观念必然是有着时代局限性的,而且虽然我对这部剧具体情节印象不深,但仍然记得相对于那个时代的普通大众,女主的思想已经很超前了,她对于新的事物的接受能力快的令人难以想象。而且女主其实是有自己的成长曲线的,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各种政论频频被提起又放下,女主却能够相对的保持清醒的头脑,去思考,去质疑各种言论(或主动或被动),这都是很了不起的。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你一直以某一种食物作为生活中的主食,突然有一天别人告诉你你吃的不对,另一种你以前从来没听过或者只存在于偶有耳闻的程度上的听说,就让你去改变你的食谱,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女主失去了很多,所以不禁有人问值得吗或者是在新中国下,失去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女主真的能够得到一个美好的结局吗?
这个问题确实无法预料,只是我相信有着自身坚守的国秀,自然有了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至于国秀“白莲花”的说法,emmmm国秀的人设确实有些俗套,但从什么时候开始,善良温婉的东方女性越来越多被冠以这个称号,我并不是认同国秀的所有做法,只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本来就是一种美德。当然,中国部分电视剧确实普遍有将“善良”这一点极端化的通病,本剧在部分情节肯定也是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我们希望我们不以偏概全,就此全面否认传统的贤惠温婉的东方女性。
半年前写的一篇剧评,随手写的没有什么框架,其实现在有些观点也发生了改变,不过还是原样发表就当留念吧。
这部剧的主题就是有一些政治宣传意义在里面的,因此自然对人性的探究和对人物的刻画就都比较流于形式的潦草。不过可圈可点的是女主的几段女性关系,讲得出奇地好。很多人问,女性为主体的剧能讲什么,其实就是女性关系。特别是侯老太太和国秀,写得好,演得也好。题为《母亲,母亲》,这部剧的剧本认为母性是女性的本能(先不讨论这是否正确),但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一点对女性的规训的,并没有因为母亲的责任而道德绑架女性本身的信仰和事业。另外,剧本还认为母子(女)关系是被建构的,而不仅仅依靠血缘而存在,而侯老太太与女主似师生似君臣似知己亦是一种母女关系。
其次是与子萍的关系,是我对这部剧最欣赏的一部分。女主对待出轨是最好的态度:云淡风轻划清界限、斩钉截铁泾渭分明;错误是男人犯的,绝不迁怒他人。即使是老太太给她下跪也绝不原谅。她一直再劝男主再娶,就是一种绝不破镜重圆的决绝。
其实很喜欢子萍——每次演到子萍弹幕和评论里都天怒人怨,可是请问子萍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吗?男主对子萍确实太渣,无论是做丈夫还是情人,都不负责任。子萍即使骄奢淫逸,原来也是准备当小妾好好过日子的,结果大老婆走了也不给她名分,在家里既没面子又没里子,她是心气儿高的人,怎么受得了这个气。后面的堕落有些俗套,但又在情理之中。婚姻中丧失了尊严的女人,出轨是她们唯一抗争的工具。
子萍第一次戒毒失败还挺妙的,就很现实。其实这部剧很多地方都太理想主义了,在子萍这里现实,就有点微妙的感觉。但是很难得的是剧本对子萍这种人物没有批判的意味,女主对子萍一直是同性间的惺惺相惜,而不是某些人喜闻乐见的大婆斗小三。子萍的名字起得也好,那个时代随波逐流的水草罢了。喜欢她那场看自己老照片的戏:年轻的子萍太美了,一种美而自知,像动人心魄的塞壬,然后那个时代又慢慢地摧毁了这种美。
子萍最后去世是救了一个小女孩——其实这不太重要,原谅我对性别比较敏感。
这里插几句反驳一下女主被说是圣母的观点:
对子萍就不赘述了,在那个时代子萍根本不能算“小三”,也就是说她没什么对不起女主的,又谈何惩罚。
对付宋老板主张怀柔,是因为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事实上也被她说对了。不过宋老板最后完全变好了,真的太理想主义了,这部剧除了政治立场上的反面人物以外,竟然没有一个道德上的反面人物。所以说对人性的刻画不够深入。
对云灿比对自己孩子好,这是为了履行对子萍的承诺。国秀虽然不原谅男主,但心里还是把自己当侯家人,侯家对不起子萍,所以一直对子萍有愧。一个母亲对另一个母亲的承诺,比起历史上的君子一诺又有什么逊色呢?凭什么《赵氏孤儿》的程婴被赞“舍生取义”,金国秀就要被批过于圣母呢?此外如玉小时候对云灿就是赤裸裸的霸凌,教育儿女上,女主也并无偏私。
对被枪毙的学生。竟然有人认为对被枪毙的平民抱有怜悯之心是圣母的表现是我无法理解的。就算再怎么鄙夷政治正确,也不可能认为枪毙学生是对的吧。大堆评论骂女主关心被枪毙学生害男主没前途,就想说侯家的富贵都是金国秀一点一点挣的,靠他侯志宏了吗,这个时候要为他虚无缥缈的前途着想?
在我看来女主唯一圣母的地方也就是结局原谅糟老头了吧,但评论反而都是在骂她不知好歹为什么不早点复婚。私以为这部剧收视不高实在是因为观众里太多活牌坊,弹幕里一堆骂莲莲白眼狼的,莲莲少时守寡带孩子管商户办学校一肩挑欠侯家了吗,最后还赔上了爸爸的命,都这样还要被骂,有些人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侯老太太写得真的好,典型的封建地主老太太,但是灵魂里有超越阶级的美好。
真诚:对如寄、国秀,是真的像女儿一样疼她们、教育她们。
嘴硬心软,口上标榜着高门侯府,骨子里却毫无门第之见。莲莲虽为屠户之女,但是就看了她一眼就认定了做自己孙媳妇。“女孩子,多学点东西是好事。”
不重男轻女,是指的她从头到尾就坚信女人存在和男人一样的力量,隐藏的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骄傲。
知人善任。看人是真准,不管是正面的如寄、国秀、莲莲,都没让她失望,对子萍的评价,后面证明也是正确。
善良,这个无须赘述。
通透。钱这个东西,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晚年千金散尽,没有丝毫留恋。甚至觉得她过去赚钱可能更多是出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当然这部剧也还是有些缺点:
前期史老板对女主的帮助稍微多了点,很多事没有他就没法解决,但是史老板对金国秀的赏识一开始是出于男女之间的暧昧关系,还是有点落入窠臼的可惜。
确实没有脱离父姓制度,不过也很难期待一个年代剧能在这点上突破,对莲莲改嫁后抗战的处理还是有进步意义的,但还是存在一种隐形的父姓制度。
我党的人物刻画得太单薄。特别是侯如玉写得太潦草,踏入革命还是靠着老套的爱情戏码实在有些令人疲劳。暴露时“对你这种人,不值得浪费一颗子弹”倒是很好,推开钢笔的飒爽,很迷人,如果展开来描绘就好了。这部剧主题是母亲,但是对母女关系的刻画一直比不上母子关系,有些遗憾。
和她的人设很雷同的徐桂馨这个角色其实写得更好,但是又感觉她除了当祝夫人没什么别的工作。
徐桂馨与女主的诀别是本剧的红色剧情写得最好的一场戏,不多余,不矫情,就如同金国秀听见枪响时的一栗,恰到好处。
所有男角色里,侯云朗是最好的,事国,战死沙场;为子,对先母怀有大义,从未忘却分毫,对后母也是情真意切;为兄长,友爱弟妹,并没有因为云灿不受宠而忽视他;为丈夫,结婚前为爱情有对抗整个家庭的勇气,出征前让妻子在自己死后可以改嫁;为父,国难当头也没忘记儿子的生日。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剧里为数不多的非党员。
男主侯志宏,感情上渣男没得洗,政治觉悟也很simple,但在抗战报国的觉悟还是毫无瑕疵的,也没太黑KMT。
男二祝宇中,人设是真伟光正,但也是真工具人,后面出现不是送钱(但女主钱还是不够)就是传达我党设法营救的消息(但最后一个都没救成)。写到这里突然发现女主家的人基本上(5个)全是因为他死的,有点高级黑的意味了。
老早就看过这部电视剧了,大概得五年前吧,早的都记不清了,今天竟然在豆瓣上机缘巧合看到了,那就说道说道当初的感受吧。为了筹钱救父亲,十八岁的金国秀(袁立 饰) 惜别昔日恋人祝宇中(姚卓君 饰),嫁到城中富商侯志宏(胡亚捷 饰) 家做填房,并许诺其前妻抚养其子侯朗。在侯家,国秀虽受丈夫冷遇,侯母(斯琴高娃 饰) 刁难,但坚毅好强的个性支撑她挑起生活的大梁,慢慢赢得了侯家及当地商界的尊重。志宏反袁被捕,国秀挺着肚子去救志宏,却发现丈夫另有外遇含芳,国秀愤然离去,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志宏后悔莫及,国秀却在侯母的要求下留在侯家支撑家业。抗战爆发,儿子参军报国,女儿加入共产党,国秀卖掉家产创办慈善机构收养孤儿。解放战争爆发,面临不同的信仰,侯家人走上了不同的政治道路,两个儿子相继在革命中牺牲,志宏被迫亲自杀死自己的爱女侯霞,几近崩溃, 最终宣布带部起义。
胡亚捷演的男主感觉很渣,是典型的那个时候的“当官的”。斯琴高娃演的侯老夫人也是那个时候典型的豪门大院里规矩多的吓都吓死人的封建老人家。袁立的女主角就圣母的让人佩服了,一般人真的做不到能撑起那么大的家业的同时还家里家外都能处理的井井有条,但也让人觉得冤大头,绝对做不到她那个地步。云郎的演员刚开始看很别扭,后来他死的那一刻竟然感觉到了他的帅。现在虽然叫不出他的名字,但他的脸还记忆深刻。侯志宏的女儿是个地下工作者,最后为了一个重要的情报自动暴露自己,死在了侯志宏的手下,侯志宏的小三抽大烟把一切能败的都败了,最后被袁立帮着戒烟变好了,照顾被战火夺走父母的孤儿,最后好像飞机大炮来的时候为了救那些孤儿被炸死了。还有她的儿子参加越南战役?好像?差点死在那里,最后被袁立救回来了,但是失去了胳膊还是腿,忘了。反正,总之,这部剧刚开始看挺有意思的,后来结局有点让人接受不了。有点寥寥草草虎头蛇尾的感觉。
母亲一生养育了五个孩子,对内她是五个孩子的母亲,对外她是侯家商铺的掌门人,重庆商会的会长,她精明能干,善于经营,她用自已的善良和真心,化解了侯家多年的积怨,用果敢和勤奋在商界立威立名,成为商界的奇女子,面对侯志红的不忠,她选择了离婚,可是离婚不离家,她忍辱负重的操持着这个家,使它在乱世中艰难前行。
前十集还挺好看的 从小三进门剧情就朝着圣母方向发展 从开始打仗女猪就像被洗脑了一样 亲生孩子全挂了不说 最后活下来的也是党的娃
小时候在家看过 很好的家庭年代剧 主要是表演让人信任!(这是可以说的吗?——喔?可以可以可以)
没有……为了熬夜看这部剧我都开了一个疗程的羊胎素了,这是可以说的吗?我熬夜追剧追得皮肤都皱了,但是羊胎素呢它是从内到外的,起到一个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所以即便是熬夜追在打了羊胎素的情况下皮依旧展开了。
周末一直下雨,在家里陪爸妈看完了电视剧「母亲,母亲」。剧情很老套,但演员都不错,袁立演绎的金国秀确实太不容易,千辛万苦把几个孩子养大,又亲手把他们送上战场和刑场。。。只是每次看完这种电视都会想,当年那些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烈士们,如果活到现在看到社会这个样子,他们肯定会后悔死了吧?
斯琴高娃的戏实在是太好了!老戏骨不是盖的!
斯琴高娃老师打了羊胎素了,这是可以说的吗
她需要的话,哦,可以可以,那倒不是因为这个,
啊…… 请问这是可以看的吗?
7分吧。电视剧的故事情节很好看,斯琴高娃演绎的婆婆虽然强势,但是善良、开明、讲道理;袁立的母亲演的也很棒,演出了她做母亲时的仁慈和心酸,都是无私的母爱啊!
这个是可以说的吗
奋战了三天,终于看完了,奶奶很喜欢啊。几位母亲都演得很不错,就是几个孩子看着比妈还老,实在太糟心,那么漂亮的父母怎么就生出那么糟心的孩子呢。
因为梗来的,剧意外的不错
笑得我皮都皱了 看来需要打点羊胎素了
袁立演的还不错
袁立的表演还是不错的
看得我皮都展开了
励志片~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特点,这部剧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反映出那段时间的社会现实,反映出当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局面。他们躲防空洞那一段,还有给小孩取名抗战,年轻人上战场的情节,都让我印象深刻。不得不说,以前的剧水分真的少很多,这三十集的故事,放现在可能要水到七十集。主要就是讲女主一生的故事,她真的有够聪明善良的,好人也算有好报,最后姨太太还是女主救回来的,感觉类依萍救梦萍了。单讨论角色的话,袁立演的真挺好的,斯琴高娃也是,两个都是属于长得就很正派的角色。姨太太刚开始看着漂亮,后面越来越丑,可能是造型的原因,也可能是恶人滤镜,抽大烟演的真不错,有内味了。男主渣男!不想讨论。小一辈的孩子演的都挺好的,中规中矩,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军统的女儿和父亲起冲突那一段,演得真挺不错的。
剧没有看,羊胎素来的举个手呗,笑了一个多月还没走出来哈哈哈哈~这是可以说的
“我们拍戏拍得皮都皱了,所以我就看看高娃老师羊胎素打了有什么效果吗?皮是不是展开了?皱纹呢?”“哦那倒不是因为这个,它是从内到外的,这是问羊胎素是做什么,它是一个提高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