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整个影院哭成狗
哭成狗。整个影院都哭成狗啊,尽管我早场去的统共没坐几个人,仍然是一片擤鼻涕声。
摩尔演的最难得的是非常内敛,这意味着经得住细品。她没有因为演了海默氏患者就各种流口水做痴呆状,只是在细节上给了很多考量,很多时候我甚至觉得海默氏后期的她很萌。
这是多么漂亮的一家啊,每个人的性格又都是那么鲜明,编剧写的很到位。
回家又刷了一遍字幕版,弹屏上的评论从开始讨论KS肯定是个les到后来给她和摩尔配对,到最后一片静默,只在结束时第一个人写出2015年几月几号看此好片,后面评论大家跟着默默打出日期。
看到这样的片子总有一种兔死狐悲感,一个这样的女性会允许最后的自己变成这样吗?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这大概永远都无解。难免心生各种感慨,坐在黑暗里会反思良久。
对了,在此被反复证明的是,在所有的亲缘关系里,丈夫大概是最靠不住的角色。
以上所有废话都可以忽略。其实,像影片最后的镜头一样,这是一部电影about love。
2 ) 灵魂是什么?
上帝 我有多久没坐飞机了
当我们升到三万五千英尺的高空 我们就会到平流层 在完美的无风带 甚至会到达臭氧层
我梦到过我们去那儿 飞上平流层 到达安全气流 在臭氧外层边缘 那些零散破烂的碎片 像旧布一样破旧 让人惊恐
但我看到了一些只有我能看到的东西 因为我有看到它们的惊人能力
灵魂在上升 从远在下面的地球上 因为饥荒 战争和瘟疫死去的灵魂 飘舞而上 像反向的跳伞员 双手叉腰 旋转上来
这些灵魂手拉着手 脚靠着脚 形成一张网 伟大的灵魂之网
灵魂是臭氧层的三氧化原子 它们被臭氧层吸收 修复
什么都不会永远消失
这个世界有种痛苦的进步 渴望着我们留下些什么 还依然梦想着前行
3 ) Alice’s speech at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Good morning, it’s an honor to be here.
The poet Elizabeth Bishop once wrote:
The art of losing isn’t hard to master. So many things seem filled with the intent to be lost that their lost is no disaster.
I am not a poet. I am a person living with early onset Alzheimer’s, and as that person I find myself learning the art of losing every day. Losing my bearings, losing objects, losing sleep, but mostly losing memories.
(Then her speech papers fell on the ground)
Em, I think I will try to forget that just happened.
(She joked after picking up the papers)
All my life, I’ve accumulated memories; they’ve become in a way my most precious possessions. The night I met my husband, the first time I held my textbook in my hands, having children, making friends, traveling the world. Everything I accumulated in life, everything I worked so hard for, now all that is being ripped away. As you can imagine, or as you know, this is hell, but it gets worse.
Who can take us seriously when we are so far from who we once were? Our strange behavior and fumbled sentences change other’s perceptions of us and our perceptions of ourselves. We become ridiculous, incapable, comic, but this is not who we are, this is our disease. And like any disease, it has a cause, it has a progression, and it could have a cure.
My greatest wish is that my children, our children, the next generation do not have to face what I am facing. But for the time being, I’m still alive, I know I’m alive. I have people I love dearly, I have things I want to do with my life. I rail against myself for not being able to remember things. But I still have moments in the day of pure happiness and joy. And please do not think that I am suffering, I am not suffering. I am struggling, struggling to be a part of things, to stay connected to who I once was.
So living in the moment I tell myself.
It’s really all I can do. Live in the moment, and not beat myself up too much, and, and not beat myself up too much for mastering the art of losing.
One thing I will try to hold on to though is the memory of speaking here today. It will go, I know it will, it may be gone by tomorrow. But it means so much to be talking here today like my old ambitious self who was so fascinated by communication.
Thank you for this opportunity. It means the world to me.
Thank you!
4 ) About Love
我几乎是全程流着泪看完这部电影的,可能我泪点低。看着爱丽丝近乎疯狂偏执地倒出玻璃罐里的所有东西只为找到那一样小小的东西的时候我是震惊的。我的姥姥也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天她也是这样疯狂地要打开一个抽屉,而那个抽屉上了锁,锁已经锈迹斑斑,抽屉根本打不开,我对姥姥说算了,别找了,肯定不在这个抽屉里,但是姥姥仍然很执拗地坚持要打开,她找来了扳手、螺丝刀撬锁,把我推到一边去不肯让我帮忙,对了,姥姥还有帕金森,看着她满头大汗颤抖地终于撬开锁之后把抽屉里所有东西倒出来,跟爱丽丝一样倒了个底朝天,但姥姥已经不记得为什么要开这个抽屉以及要找什么东西了,只是在一堆东西里一阵乱翻,当时年纪小,啥事不懂,现在回想真的好心痛。
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最痛苦的是家人,病人逐渐失去语言能力、自理能力甚至记忆,我姥姥曾经是护士长,到最后她连吃饭都不会,我每次去看望姥姥,她总会拉着我的手叫我的小名,而这时候她已经不认识其他人了。
不像其他讲述疾病的电影,整部电影色调光线出乎意料温暖明媚,反衬爱丽丝越来越糟糕的病情。关于故事的叙述也是平淡自然,在音乐的烘托和演员的表演下更能触及内心,让人感动,往往越是平淡的生活越能从细微之处令人潸然泪下。爱丽丝自杀没成功后第一件事是问医生这个病是不是遗传性质的,还要让孩子去做检查,母爱伟大。
对于一个语言学教授来说没有什么比丧失语言能力打击更大了,偏偏爱丽丝摊上了,她的不甘和无奈也着实让人心痛,有一幕深入人心,爱丽丝抱着小婴儿温柔慈祥地笑着,而此时的她也需要像人们对待婴儿一样的对待,被爱被呵护。又有几人能做到对待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家人有耐心?
5 ) 我想念我自己
“我母亲80多岁了,常常很多事不能自己料理,我觉得,人老了,最痛苦的就是活得没有尊严。”
————许鞍华
很多次跟别人说过,我最记得的,许鞍华说过的一句话,就是这一句,怎么也忘不了。
就拍摄技巧和风格上,这不是一部好电影。但仍旧会因为好几处落泪。我觉得这是故事本身的力量,是一个个体在遭遇人生最无助的状态下,另一个同类最设身处地的结果。
文艺作品比现实更极端。它把故事的语境推向一个更急转直下的状况:“一个语言学教授如果在最美满,事业和家庭开始收获的季节患上阿兹特海默症,眼看着自己丧失最引以为傲的语言能力,进而丢掉自理能力,丢掉尊严,会怎么办?”
选择安乐死或者自杀?在尊严还没有丢失干净的时候,彻底做个了断?
电影啪啪打了你一记大耳光:这个时候,你连自杀的能力都丧失了。
这是一个很切己的故事,随时可以返照自身,因为这样得处境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当你忘了你,你还是你吗?
电影留了一个温暖的尾巴,已经彻底丧失记忆和自理能力的Alice,在听完女儿读给她的故事后,还能辨认出“爱”。这是与事实相悖的细节。
同样面对“阿兹特海默症”,哈内克在《爱》里给了一个相反的处理方式,老头子亲手终结了他妻子的生命。
这是这个故事相对俗套又特别无助的地方,当她已经不是她,这爱给了谁?
特别喜欢原著里的一句话:我想念我自己。
一生,一世,有意义的,还是个“我”字。
6 ) 《Still Alice》- 既然她不复记得自己拥有过的东西,那么她连「失去」的能力也没有。
关于记忆之遗忘的故事多的是,然而只有这一出电影能够深深撼动我。那种震撼虽然叫我流泪,却也叫人留恋不已, 毕竟遇到一套从头彻尾都好的电影机会不多。那种心被揪住并良久不能释怀的感觉,是导演送给我的厚礼。执笔不只为感动,亦为感谢。
正藉盛年的语言学教授被诊断患有遗传性的阿尔茨海默氏症,那是一个无法抗争的病症。她要面对的除了是记忆的流失,还有自我的遗忘。最初是忘记单字,后来是文字、语言的应用。这对于念语言学的她已是极大打击。她一生所学、所了解、所撰写,甚至所传授的学问,正逐渐在其脑袋消失。并非即时的遗忘,是那种缓慢却没有规律的退化,那才叫人难受。在你毫不知情下失去你所珍惜的东西你倒认命,你大可归咎于无从预备;可是如女主角般明知每天要面临流失却甚么也做不到,岂非更难过?而这位病人,是对语言、对沟通有着如信仰般的热枕的人。她将面临记忆的退化与遗忘。叫她惧怕的并非单纯的失去,因为她已预知自己将不懂得甚么叫「失去」。「失去」本身的意义在于「曾经拥有」,既然她不复记得自己拥有过的东西,那么她连「失去」的能力也没有。爱过的人、曾握在手中的身外物、自己的孩子,甚至乎自己本身,都将从自身消失,一点痕迹也不留。到头来,体验「失去」的并非自己,而是身边的人。
女主角在阿尔茨海默症协会中的一场演讲当然是全出戏的焦点。「在这一刻,我是活着的。」最重要的是下一句:「我知道我是活着的。」清晰知道自己活着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人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当下的存活是她知道的,无奈的是,她肯定这一刻会被彻底遗忘。她声言自己并不觉得在受苦,只是在争扎、在奋力要自己真正地活着,至少能够与自身联系。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能联系可还算是活着?
如开首所言,关于记忆力倒退甚至失去的故事多的是,却只有这出能够打动我。大抵因为故事的重点就放在病者本身,不像其他的商业电影添加爱情或其他旨在催泪的故事。如十年前那套受人喜欢的The Notebook,一般是关于失忆的女主角不过加插了一个爱情故事,故事性当然强可也因此而分散了焦点。这出Still Alice情节简单却着重个人情感的演绎及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感觉实在。印象最深刻的是女主角与女儿的对话。幼女直接问了一句:「(失忆)是甚么感觉?」简单的一句对白却足够营造关心、担心、以及心伤的感觉。那气氛一直荡漾在电影中,直至结尾幼女抱着母亲那幕方慢慢淡去。
越是简单的故事情节越考验导演的功力,聪明的他选择了平铺直叙的手法说故事,这往往不被广用却是最能带领观众入戏的方法。而导演的拍摄技巧予人第一身的感觉,带动着观众投入角色,如感同身受。女主角的演技已不能单纯用「好」来形容,就是她那撒咒般的魔力揪住我的心。她不演绎哭,却令人抽搐地哭。
泪水是我给导演的回礼,亦是对电影的祟高敬意。
第87届奥斯卡最无悬念的影后提名!
Moore阿姨已经成精了,一个人撑起了整部片子,希望能捞到一个奥斯卡提名。小K越来越招人喜欢,已经彻底摆脱了臭名昭著的暮光的影子。
三星半入;不少小段落很感人,比如害怕自己不聪明了无助地依偎在丈夫身边,比如自己给自己录的那段,比如结尾她喃喃地“爱”;摩尔阿姨出神入化的演技让片子增色不少。
“大概明天我就会忘记了,但在这里演说于我依旧意义重大。它使我想起了过去那个雄心壮志的自己,那个精通言语交流而魅力四射的自己。”我在学习遗失的艺术,时不时地,也会想念我自己。
影后提名稳,但剧本不是非常好,依靠摩尔阿姨的表演才有了几个情感上的小高潮(如找不到厕所时孩子一样哭出声和给自己的录像),更多时候在以碎片式细节展示女主失去记忆与词语的过程,因而除去那些糟心的部分外都有点白开水。推荐下同为阿兹海默题材的《皱纹》,在表现力上完胜此片。
都在说摩尔姨的演技啊,我觉得这就是她信手拈来的正常水准,随便演演就这程度了,都还没到爆仓级。摩尔姨还缺一个特别经典有力、可垂青史的角色给她发挥。
这片子很美啊…导演镜头感很强,景色人物都拍的很美,而且全片有股暖暖的爱意流淌
叙事平实,Julianne Moore教科书级阿茨海默症演出。这就是场生离,无可奈何地和熟悉的一切告别,连记住自己都成奢望。火候欠缺,类似题材影片已有过太多,这部从角度到拍摄手法都更像部电视电影,哦还不是hbo的,是lifetime那类...
我想念我自己
I miss myself. I’m not suffering, I’m struggling. I still alive. Julianne Moore is brilliant.
行了,叫喧着奥斯卡的人可以消停了,这片子没戏。颁奖季里大家都喜欢爆发式的夸张演法,或整容自虐,或撕逼大战,朱莉安·摩尔选择是内敛克制的演法,一个根本无法与病魔抗争的女人,最后输的一点不剩,拿到影后提名毫无悬念,至于片子里的其他人都是酱油,这片子也就只剩她一个人的表演了。★★★
我知道,晚风吹走了小仙女。
摩尔阿姨加一星
非常细腻的感情,迷失,寻找,不甘,各种各种,摩尔是每个眼神都是戏。小K在进步。希望摩尔拿奖。
所以 在摩尔阿姨的带领下 那么问题了来了 K到底出不出柜
资源外泄。看过后表示,朱利安摩尔根本不是此前所说的什么今年没像样的对手所以稳坐奥斯卡头把交椅有望封后而是绝逼的神挡杀神佛挡杀佛。ps暮光女不错,终于从商业烂片中跳了出来,回归当年文艺片小女生的感觉了。
原来影片的主要部分并非朱利安摩尔如何去演绎一个患者,让这个角色更真实。而是她得知自己患病时,尚且健康的她对病症的恐惧与焦虑。其实片子本身并没有那么优秀,不过,当她得知自己患病,且是家族疾病,忍不住跟子女说sorry的时候,还是很催泪。
我的全部生活正在离我远去,我责怪自己不能记清事情,记忆会消失,但我不会放弃,因为以前雄心勃勃的我总是被交流的魅力所折服,我曾经很聪明,我怀念我自己。
摩尔阿姨低调内敛又细致的表演,患了阿尔兹海默的爱丽丝是坚强又脆弱。当你想自杀时,却一遍又一遍忘了,药放在那里。一个响声,药撒落一地,居然连这念头也一并忘记。冲奥女主一号种子已然是阿姨。
虽然始终认为“星图”才是摩尔阿姨今年的巅峰,但“爱丽丝”里的演技依然无懈可击。老年痴呆症比癌症更可怕之处,在于你根本无法和这种病魔搏斗,人生俨然变成了慢性失去的过程。最后女儿为母亲朗诵的居然是“天使在美国”,落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