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受苦。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幸福,最终都找到了,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幸福,仿佛生命的起初就是为了它, 苦苦的挣扎中 慢慢的期待 靠近它,
老子说看他人吃苦是幸运的, 畏惧是有福的。 放弃是有明智的。
仿佛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不经历痛苦没人会明白幸福,唯有期待劫后余生
最近重温了这部很久之前看过的《家有九凤》,典型的家庭伦理剧,细节很感人,每个人物形象都很饱满。家有九凤,每凤不一。
大凤是长女,也是最憨厚老实的一个,除了因着年纪的增长以及自己刻意的模仿致使身形外观与母亲越发地相像之外,母亲的精明和睿智一点也没继承。她热心,当她得知五凤要带人打击投机倒把的三凤和八凤时,会易容成老太太去给她们通风报信。她喜欢占小便宜但手段不够高明,自以为更改老母亲的账本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不料早已被母亲知晓。七凤结婚跟家里闹了矛盾,她心有余却力不足,只能干急得上了火。
二凤是个配角,早年嫁给了一个广州的军官(也有可能是结婚后随军去的广州),总之就是嫁得好日子也过得不错,每年定时给老母亲汇钱。为人处事还算圆滑,有次回来带了几件军大衣,因为知道不够分也不好分,于是干脆把这个棘手的任务交给了母亲。对待姐妹还算热心,八凤溜到广州时便去投靠了她,她极有可能还借钱给了八凤,不然人生地不熟的八凤如何白手起家。
三凤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自私自利,爱占便宜,和她的丈夫简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贫苦的四凤过年回娘家前先去她那里借件衣服穿,三凤明明把衣服借给了她,嘴上却还要反复念叨“别给我长虱子了”。四凤发达了,报答她一件貂皮大衣,她嘴上说不要,心里却美得不行,穿在身上在镜子前照了又照。当七妹夫杨为健拿根猪蹄子送到老宅门口时,她顺势要过来说刚好给丈夫下酒,还对六凤说你们都看见了吧这是给我的,老母亲出来后,她立马改口对母亲说是七女婿孝敬她的。“逃”去广州的八凤衣锦还乡了,还带了个俄罗斯男友回来做“大生意”,听说能挣钱的她热情高涨,第一个嚷着要入股;当五凤把一时糊涂的老母亲点醒,把房契要回来时,三凤觉得五凤是出于嫉妒、是见不得她们姐妹几个发大财、是在档她的财路,跑到人家里把锅给砸了;八凤的生意破产了,谢里被抓,她立马撒泼卖惨第一个跟八凤要回自己的钱,毫无姐妹亲情可言,惹得家里最没主见的六凤都看不下去跟她吵了起来。
四凤是表面看着平平无常,实际上却最有主意的。三姐夫说她是“咬人的狗不叫”,老母亲也说自己小瞧了她。早年嫁入农村家境贫苦,后来因为吃中药吃多了,她想出门路自己也种中药材,没想到发了大财,还被村民们推举做村办企业的总经理,这足以证明她的精明能干。她对姐妹们热心,七凤怀孕,姐姐们争论着去哪里打胎,她偷偷地把七凤带回自己的家,说孩子生下来自己替七凤养着;七凤出嫁,她从村里的“大仙”那里借来玉手镯给妹妹撑场面。她知恩图报,发达后,她立马买了件貂皮大衣送给三凤报答她的借衣之恩。她慷慨大方,当老宅因为卫平的出现而再次不安宁时,自知这是七凤的私事而不好插手的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塞了一笔钱给七凤,因为她知道卫平来了,七凤需要钱。她不计前嫌,早年因为贫困没少被姐妹们挤兑,尤其是八凤,可老母亲要姐妹们筹钱给病得不认识人的八凤治病时,她带头拿出十万。最令人动容的则是她对爱的执着,当她多年不孕的真相大白,不能生育的丈夫闹着上吊逼她离婚时,她坚决不离,一个人跑去医院做了结扎手术,彻底断了丈夫离婚的念想
五凤可谓是家里最能干的那个,虽然年轻的时候也犯过错,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曾高喊着打倒自己父亲的口号,可论起来还是她给家里出的力最多。当年一大家子人因为成分差点被赶回乡下时,是她出面找主任解决;七凤插队回来了,她热心地叮嘱赶紧去上户口好给安排工作;七凤怀孕了,她偷偷地找医院、忙着上下打点;七凤出嫁不肯从家里走,大凤光知道着急上火,又是她出面做通了七凤的思想工作。五凤是那个年代的小领导,做惯了领导的她对家里人也常摆官架子,所以总是吃力不讨好,还因为抓捕投机倒把分子时总是拿自家姐妹开刀,所以与三凤八凤简直成了仇家,处处与她针锋相对。为此,五凤一次又一次地宣称不再管家里的事。可是,面对老宅里发生的一件又一件事,还得她出马解决。七凤出嫁,得她出面解决;八凤做“大生意”,老母亲把房子也抵押了进去,还得她出面拽回老母亲。她有头脑,知道暗暗调查谢里的底细。她能顺应时代的变化,当她不是官了,曾经被她当成过街老鼠抓的小商小贩发达了,她也做起了生意,开了个洗脚店。又因为美容院抢了三凤开的美容院的生意,所以又引来了与三凤家的战争。
六凤是众姊妹里最平庸的那个,老母亲说她“没有主心骨”,往往是姊妹们说怎么样她就怎么样。她没有五凤的办事周到,没有七凤的聪明,也没有八凤的果敢和叛逆。她给八凤做过办事员,给开美容院的三凤打工,却不想夹在了三凤和五凤的斗争里左右为难,她的一生是普普通通的一生。对待姐妹很热心,促成了七凤和杨为健的婚事。
七凤就是一般言情剧里的女主角般的人物,聪慧、美丽、清高、为爱执着,从不参与女人们的闲言碎语。其他姐妹之间互相会闹矛盾,但七凤不会;其他姐妹想着如何发财,但她不会。她因学习好、长得漂亮、性格要强,从小就被老母亲高看一眼,姐妹们也很尊敬她。就是这个“尊敬”,拉开了她与姐妹们的距离。但姐妹们从没有因此而疏远她,相反,她们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她。当她挺着大肚子从北大荒回来,姐妹们忙着给她找医院打胎;当她坚决把孩子生了下来后,姐妹们忙着给她张罗对象;当她大学毕业做了官,姐妹们知道“清水衙门”的不易,一起凑钱塞到她手里。
八凤是一众姐妹当中最具冒险精神、也最有商业头脑的那个,简直是女中豪杰。她在少女时期就冒着被打击的风险和三凤四处捣腾东西去卖,最后一次被五凤抓到后,只身逃到广州投靠二凤。过几年,八凤回来了,带着从头到脚的时尚装扮,带着一大包塑料电子表以及靠着它们挣来的钞票,还有她的俄罗斯男友,做起了国际贸易,姐妹入股,街坊融资,连老母亲的房子差点也被押了进去,没想到俄罗斯男友是个骗子,面对潮水般涌来讨债的街坊们,她逃了,连夜被五凤给送走了,她逃去了俄罗斯,再次凭借过人的商业头脑赚回了还债的钱。然而,她的结局却是出人意料的,谁能想到最聪明的那个变成了最傻的。
九凤是幺女,还没出生父亲就去世了。老母亲对她十分溺爱,长到八九岁还不给断奶。姐姐们也宠着她,有什么好吃的都给了她。这些造成了性格乖僻,行事有些为所欲为。另一方面,因为从小缺乏父爱,所以令她很容易被男人的关怀所打动,这也就不难理解她在上大学时和已婚教授发生关系并怀孕的事件了。
家有九凤,每凤不一。少有的女性群像大戏,十位老戏骨巅峰对决,酣畅淋漓。在那个年代独自拉扯大九个女儿的妈,艰辛可想而知,可她是那样坚强,好像雄鹰一般,每每有女儿从远方回来时,鹅毛大雪,母女隔着院子相望,拥抱,久别重逢显得那样的珍贵。
四凤,五凤,最完美的人设,多少眼泪为你们而流。四凤,贫穷败不走志气和坚毅,富贵也守住了纯粹和善良。五凤,打掉牙和血往肚子里咽的傻瓜,家里家外挺身而出牺牲奉献也没捞着一点好,但你是最顶的大女人,那样的鲜活生动。
九凤,直到看到最后一集之前我都不理解你的怪异,但老太太弥留之际,你趴在她怀里哭着说,妈我一直都感觉孤单,孤单。我突然明白了你的脆弱,大家庭的遗腹子,没有父亲的关怀,八个姐姐轮番吵架撕闹,唯一的妈十个指头连着心,想疼也疼不过来,可怜的小老九,可怜的孩子。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人生无别离,谁知恩爱重。离合既循环,忧喜叠相攻。我们终究只是人。
大凤
个人最不喜欢的一个角色,看似忠厚持家,实际上作为老大姐,没有大姐该有的样子,该硬的时候不硬,该软的时候不软,天天琢磨夺权篡位,竟然还黑老太太的钱。德才都不配位。
二凤
全剧就出现了两次,但承担了点睛一笔,老太太说二凤,人当了妈,就开始忘了自己的妈,当了姥姥,就忘得更干净了。
三凤
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代表,天天哭穷装可怜,老孟是厂长,家底肯定够殷实,公司一出事,却首先想到退股。跟老五的多年争斗,基本没有占理的时候。老孟明白了一辈子,最后受她感染,干了一件最糊涂的事。老孟说她有一双鹿一样的大眼睛,然而那里面不是清澈,是市侩。
四凤
个人最喜欢的角色。穷的时候大家拿她开心,她自己心里其实明明白白,说大家热闹开心就好。有勇有谋,有情有义,大智若愚,胸怀坦荡。关键时刻有主见,孤身支持七凤保胎;为了婚姻,断然去做绝育手术。能把中药买卖越干越大,情商智商肯定低不了。送三凤貂皮大衣,神来之笔。八凤以前最欺负她,她却以德报怨。最后老太太把八凤托付给她,也说明了对她的无比信任。
五凤
女强人的代表,她的强不仅是表面的强,更强的是,她能忍受丈夫的出轨,最后挽回婚姻;她能忍受家人多年的偏见,却时刻维护家庭大局。她的强,是打掉牙和血往肚子里吞。最终老太太也给她“平反昭雪”。
六凤
乖乖女代表,老太太总结她一句,“从来没给我添过什么心事”。人畜无害,处处都有她,却又容易忽略她。感觉她和杨为健更般配。
七凤
主角光环,“国民好媳妇”朱媛媛加持,好人有好报的主旋律担当。
八凤
时代的缩影,时代的特征在她身上体现最明显,她是个最紧跟潮流的人,却最终也被时代的车轮碾压的遍体鳞伤。她是历史大潮裹挟的泥沙尘埃中的一粒,也是我们身边无数个随波而流、奔波劳碌的个体。
九凤
叛逆的新时代代表,百年老宅里的老树新芽。她的身世就带有离经叛道的标签,“不是一个锅里的馒头”,是老太太醉酒后和别人的私生女。学画画,早恋,早育,她是时代交织碰撞的产物,最后却依然被老宅接纳,没人能挡住滚滚的历史车轮。
————————————分割线
男性角色,相对都塑造的比较单薄。
杨为健人物最丰富,亦正亦邪的人,但他的邪塑造的都比较失败,不太合逻辑。尤其让姜武来要演小肚鸡肠的人,看着更是别扭。
老大心念账本的样子,像极了70岁的皇帝,50岁的太子,太子迫不及待想承袭大统的样子,监国和亲政有多不一样,老大心里门清。只可惜临了还是被老太太教做人。
老二这个角色看着多余,却代表了太多的家庭(包括我)。不同的是,老二的富足是人所共知,可能有点权力和裙带,但不能福荫家人些许分毫,甚至可能像元春一样,体会着这边体会不到的苦。
老三的报应不在于死了女儿,疯了老公。而是她好好的活着,好好的看着女儿的灵位,好好的和那个疯男人朝夕相处。她还在体会这个冷暖多变的人生。眼里没有戾气的老三,甚至比老四老六看着都弱。
我带我媳妇刷这个剧的开头就说,你可以永远相信老四的善良。老四的人设堪称完美。看着她带怀孕的老七躲家里的时候,是剧里难得刚烈的时候。她也是有执念的人。鸳鸯姐姐真美。
还有,你可以永远相信老五的路子野。敢上单查谢里,只身挡着追债的人。力速双A,全场MVP的她,却没人记得她是脆皮。她也是会被小三威胁,会被老三砸锅灌店后哭成泪人的女人。
没主心骨的老六,也是太多人的缩影。不咋站队,不咋挑事的她,贡献了老七媒婆的战绩。其他的,就像大家族里没啥存在感,但也不拖后腿的那些人。如果只是这样就能平安一辈子,倒是被很多人羡慕。
老七,知识分子。杨是她的现实,卫是她的理想。猪大肠VS白月光。像极了那些过好了日子就开始想“如果当初”的男男女女。幸运的是,杨和卫都是好人,卫的绝症使她得到了统一。
老八,登场时墨镜是她的潮流前线,躲债时墨镜是她的遮脸神器。一句“赚钱后一定会回来”是压在她身上的一座大山。也是“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代表。她瞧不起的老四给了20万治病养老,瞧不起的老五给她砸开逃命的玻璃窗,买了远走的车票。
老九,没有见过父亲,跟老教授有孩子。选择了跟老七一样的刚强。为了一句“不是一个锅的馒头”,多次捉弄老大。她跟这个家,有时候比老七还疏离。直到剧终,没和任何一个姐姐有经济来往(细品)。
有时候觉得自己太年轻,体会不到剧里那种时间跨度多能影响一个人。唯独只有初老太太能够看完这些。看着最后一幕,老太太得知老九生了后,风雪里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那都是戳心的每一步。
我母亲兄弟姐妹一共九人,我出生时,老姨还未嫁,二舅、老舅还未娶。每年过年大家都会聚在一起,老辈小辈齐聚一堂。
如今姥姥姥爷都已经不在了,过往的旧时光就像剧里的一样,充满嬉笑怒骂,却又让人无比怀念。
如今看我长大的老人都慢慢的老去、走了,想起那些旧时光,才知道有些怀念与伤感是无法慰藉的。
就像歌词里唱的
扛过了思念
一年又一年
只是有些感情,一旦决堤,是怎么也扛不住的
人啊,慢慢长大、慢慢老去,渐渐失去、渐渐远离,旧时光啊,一去不返。
平淡见真情,原来不只是美剧才是我的菜……
杨亚洲的戏总觉得欠了火候
一家生了九个女儿,真的太乱了,三个女人就一台戏,这九个女儿加老妈……
当时是和妈妈一起看的 好看!!!
蛮好
老太太真有气场 “一个寡妇养大九个闺女自有她的道理”每个演员儿都不错 难得好剧!!
老头老娘爱看所以跟广播剧似的天天听。。。
人所共知,这部电视剧相当有内涵,人见人爱!!
不解释,又是那种集体封神的可怕作品
以前看过觉得还不错
堪称中国最好的女性群像剧!每个卡司都奉献了巅峰神演技,全程现场同步收音,台词怎么能这么好啊!李明启声台形表每一项都是教科书级别,金鹰飞天白玉兰真心欠她一座视后……短短26集居然感觉史诗般荡气回肠,搁现在分分钟注水成52集塑料《小初家》……
这片我对姜武的演技叹服,单从演技来看,姜武不比他哥差什么。
容嬷嬷的戏路真的很宽很宽。
特别喜欢杨亚洲的片子
小人物的平凡生活
简直是family drama的巅峰!听说北电刚改了话剧版,这本子写小人物大时代实在是牛逼!
曾经看过,补標一下;疫情期间再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喜欢朱媛媛。
9分才好,就喜欢这种电视剧,很好看 ,故事内容接地气儿,演员在李明启老师的带领下各个都在彪演技,关键还各个演技杠杠的!
真正的大女主电视剧,没有盲目追求什么女主年龄必须18到25。中国电视剧这些年的退步令人叹为观止
容嬷嬷饰演的母亲太接地气了!老艺术家就是老艺术家,角色无大小,演技自然真实就是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