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没有矫情是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
看了这部知道了很久的片子。
发现那种岛国的深深忧患之情已经植入了每一个日本人的心中,环境造就一个人,环境也同样造就一个民族。那份绝望中的不离不弃,对祖国的坚持和守护,如此的真实,没有丝毫的矫情和做作。没有在绝望之境空前一致的大团结,没有政府发表激情感慨的演说,有的仅仅是那份知道绝境将来,日本将沉的悲痛。一种不得不在悲痛当中求得生存的希望,一种有些绝望的希望。电影中没有刻意渲染日本的民族主意情绪,影片始终把最自然的人放在了第一位,最本真最淳朴的对家的眷恋,对亲人的不舍,和对未知环境的恐惧。一切都是人本能的反应。
从技术角度讲,这部片子并没有异常出众的地方。但是我认为,如此题材的片子,如此和日本民族本性紧紧相连的题材,是无法从技术角度去衡量的。
影片挑选了几个不同的侧面,完整的拼接为一幅颇为震撼的图画。从影片开始,就把日本陷入绝望之境。首先是一个看上去颇能肩起身上众人的优秀总统的死去,这的确始种必要的处理,一开始就把心中最重要的那根心里支柱砍去,失去了总统的政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有老天才会知道。影片中有平凡的人,也有优秀的精英,甚至影片也没有忘把镜头给一下那些日本的资本家们,还有他们的千金公子们,他们在上飞机是的特写镜头,看一下,颇能展现这个阶层的特点和心态。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失去亲人的小女孩,还有想尽办法拯救日本的科学家以及充满善心的日本女大臣,这一幅众生相,娴熟的群戏手法,让所有的人都有了位置联系而又不彼此突兀。
再说说电影的配乐,日本的音乐总是充满了细腻的感情,这部日本沉没的配乐也是一样,充满了张力。是最近看过电影最好的配乐之一。各种乐器的使用也恰到好处,例如温柔的萨克斯,在电影初始含情脉脉的想起,很好的烘托了日本人对家的一种温馨的依赖。突然想到一句题外话,或许自己的家不够好,但那始终是自己的家。一个温暖的可以依靠的地方。女主角有句台词或许颇能引起一些人的共鸣:“自那以后,我就决定再也不爱上任何人,以免以后受到难以忍受的悲伤。”
不知为什么06版的日本沉没评价不高,或许是因为我没看过原来最开始的那个版本的缘故吧。翻拍经典本来就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见怪不怪了。
2 ) 灾难面前人类什么都不是
知道这部片子,是因为我喜欢的Shin Hyesung和Good Entertainment旗下的另外一个女歌手Sun Min合唱了电影的韩版主题曲《Keep Hoilding U》,然后Sun Min又和一个日本人合唱了日版的主题曲。当时就在想,这么自我的日本人怎么会拍一部让自己国家沉没的电影,简直是自毁地位,果然马上就出来一部《日本以外全部沉没》~~
这算是灾难片吧,包括《龙卷风》和《海神号》在内的好莱坞大片在内,我就没看过几部灾难片。而且在我心里,日本和韩国就只有文艺片,他们的文艺片相当出色,所以前段时间很火爆的韩国的《怪物》我也没看,压根儿就觉得日本韩国不该有大片。
这片子我拖拖沓沓看了将近四个小时,中途还跑去面朝枕头睡了一回觉,因为看得直打瞌睡,醒来后泡杯咖啡,继续看。而且最还是看哭了,我以为草剪刚不会死。
第一次看到草剪刚,是很早的杂志,介绍韩流日流的明星,确实是很早的报道了,不少于8年前,我当时一看到草剪刚的照片,简直惊奇为什么日本人会喜欢这种不男不女长相的人,而且他还这么火,我以为日本帅哥都是柏原崇和木村拓栽这种长相的,不帅也酷啊。但这里面,我才发现草剪刚无与伦比的有男人味,特别是最后,明知是送死,还是义无反顾的沉入海底。
柴崎幸,是觉得很面熟,这人的名字更熟——比起韩国明星,日本的我就只认识那么几位,这位的名字算是熟悉的其中一个。昨天查资料才发现去年看的《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里面也是柴崎幸的女主角,只是当时我不认识她。她不漂亮,真的不算,但让她演勇敢的角色无疑是很合适的。也不知道她是否知道爱人会去送死,最后那一面,很撕心裂肺吧。
12年前的丰川悦司在《情书》里,演了算是男配的角色,可惜我三年前才看这部电影,今天再一看到他,居然觉得没什么变化,他把博士演得很到位,两位好友在他面前死去,这心里可要有些承受力才行。
电影过程中的灾难发生实在太频繁,让人觉得灾难简直就是个巨大无比的怪物,人类太渺小,根本没有还击的能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发生,看着这么多人的生命被剥夺。
最后说点题外话,我看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发现主演的名字我全都认识,所以决定看了。
3 ) 《日本沉没》与日本人的焦虑心态
这部电影确实是日本难得一见的大制作,灾难场面做得很真实,直升机、军舰和潜水艇都用上了。
我觉得这个片子反映了日本人一直以来的焦虑心态。日本是一个岛国,土地狭小、资源缺乏,加上地震、火山和海啸等自然灾害严重。因此日本人有很严重的危机感。日本之所以热衷于侵略别国跟他们的这种焦虑心态有密切的关系。
《日本沉没》把日本人的这种焦虑扩大化,设想在最严重的情况下日本应该怎么办。“日本沉没”是一个象征,代表了日本人心头驱之不去的焦虑。
当然,这个片子是日本人拍给日本人自己看的,当然会强调他们的爱国精神,起到激励国民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它也是一部励志片。
4 ) 暴殄天物!
据说,这是当年日本东宝公司斥资20亿日元打造的大片。
一开始,我也的确觉得日本人果然不同凡响。像这种类型的灾难片,如果搁在美国好莱坞拍摄,他们至多会拿自已的一座城市来开涮——这座城市通常会是纽约。而日本人真是更狠,整个国土都不放过,天崩地裂,岛国灭顶,这真是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啊!说实话,这真的把握我给震撼了,真的觉得日本人对自己下手够狠,他们是要在电影中把自己逼上一个真正的绝境,这也许不再是面对灾难时的个人或者某些群体的抗争,而是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
所以,我基本上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来观看本片的,也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准备着经历那场电影中的日本沉没。我很想看看电影是如何在这种毁天灭地的绝望中来表现日本民族的独特精神与内涵的,虽然这只是存在于一个虚构的情景之下,但我还是很关注,因为也许只有在与赖以生存的物质根基生生地完全撕裂开来的时候,精神层面的东西才会更加清晰,更加突出,更加具体可触。我就在等待着电影给我这样的一种触动。
只可惜,影片的后半部分让我大失所望,完全沦为了好莱坞式的灾难片,孤胆英雄舍己为人,拯救世界。真不明白,好莱坞电影其实还是有许多优点的,为什么好的不学,偏偏要学这些俗套的、形式化的东西。其结果就是,使得本来很深刻、很宏大、很有感染力的主题,在电影的后半段被演绎成了一部靠特技效果和煽情元素混杂支撑的二流娱乐片了!
暴殄天物啊!
据说本片是改编自一本著名的科幻小说,不知道原著的结局是如何的,不会如此陷于平庸吧?
5 ) 日本会沉没吗
十月电影公社策划之地震题材灾难电影季之三
日本会沉没吗
至电影《日本沉没》,欢迎品阅,转发有你!
本文只关乎电影无关于政治
出品:十月电影公社 编辑:十巅
原创作品 非请勿转
视频等素材来自源网络,转载不可用于商业用途
向辛勤工作的所有字幕组牛人门致敬!!!
一句话影评
美国大片的套路都是当了英雄又赢得美人,日本大片倒是很好运用了逆向思维,而且还在关键时刻“把持住了”。
为什么要看这部电影
据某些媒体报道,《日本沉没》可能成为现实,这次精彩的预演一定不能错过。
影评
《日本沉没》改编自小松左京所著的同名小说。
这整部电影描述的破坏场面只占135分钟电影时长的很少一部分,
电影剧情更多的描述了一个国家的不确定未来,
对于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小小的个体来说,
这样的恐惧是难以战胜的,
在这样的环境里,
人性的真善美、凶险恶都被淋漓尽致的展现。
人类脆弱的秩序和道德是否经得起考验,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命题。
电影一开始,美国专家就介绍了对日本沉没的预测,并用巨大反差的场景来对应末日论的独白。
戏说剧情
史上最LOW首相:
日本正面临亡国之际,刚上任的首相却将国宝转移以卖国求荣,甚至不关心国民的生死。这首相真LOW爆了。
就在拯救日本于绝境的最后一刻,平民男主角用生命的代价赢得了成功,难道不LOW的日本人都深藏民间。
其实男主角在关键时刻也LOW了一下,也许是导演怕男主角拯救日本时发虚,误了拯救国家的大事,才让男主角LOW了一下。
但是,在盛产爱情动作片的日本,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说来说去,富士山到最后还是没有喷发,这就代表着日本人的信仰还在,日本也没有倒下。
如果富士山真的喷发了,《富士山下》这首歌也许就该改名为《富士山上》了。
身处这样的灾难,我们能做些什么
据说日本的地震都是由于背着世界的巨鲶的生气时突然颤动造成的,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只让这只巨鲶背着日本就好了。
电影启示录
面对大自然,人类甚是渺小。
将来,地壳运动也许真的会将《日本沉没》《2012》这样史诗级别的场面带入我们的世界。
另类观影感
据说某些国家的民众看完《日本沉没》后感觉很爽。
也许导演就是要利用这种情绪大捞一笔。
如果导演接着拍摄《富士山爆发》,票房也必定大卖。
亲们如果也带着某种情绪观影,你会是什么心情?欢迎留下评论。
向辛勤工作的所有字幕组牛人门致敬!!!
谢谢品阅 电影浓缩人生
转发有你,欢迎大家关注 “十月电影公社”
6 ) 很值一看
又一齣原先沒打算看的電影, 當然去看不是因為自己想看了. 記憶中除了兒時看過"哥斯拉"外, 應該是第一次看日本的災難片. 而到戲院看日本電影也是許久沒有做的事情, 上一次應該是看"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草弓剪剛, 柴崎幸, 加 豐川悅司, 當然有點號召力. 資料搜尋一下也會知道電影是1973年的翻拍, 都是改編自作家小松左京1973年出版的同名暢銷小說. 當年也是東寶的製作, 成為當時災難電影熱潮的先驅者.
電影開端較多科學解說, 觀眾或會感到節奏略嫌慢了點. 視覺效果還可以, 但不是太多太豐富, 聲音及音樂也沒有特別. 災難故事當然需要有浪漫的愛情故事點綴, 亦當然由美女與俊男擔當. 飾演潛艇駕駛員小野寺的草弓剪剛及飾演拯救員玲子的柴崎幸演技尚可, 不過不失. 電影中也有數幕美麗動人的畫面, 當中一幕小野寺與玲子在日落前, 淡黃的光影下, 在小屋傾談, 小野寺問玲子, 日本沉沒前會否跟他往英國, 加上海鷗的叫聲, 是電影中鮮有的感人場面.
看慣荷李活式的災難片, 或許你會覺得"日本沉沒"不夠刺激, 不夠震撼, 沒有感動位, 場面不夠豐富. 不錯, "日本沉沒"不及美式災難片如"Independence Day"或"The Day After Tomorrow"等從多角度描繪災難帶來的滿目瘡痍. 美式的多數有多個層面的, 描寫許多方面的人物, 社會, 城市, 等等. "日"雖然也有, 但始終比較單一, 不夠豐富.
不過, "日本沉沒"就是有日本電影的特色, 就是這種有別於荷李活式的拍攝及處理手法, 令觀眾有不同的感受.
儘管看了不會令人回味無窮, 但是很值得一看的電影.
彭浩翔说的:日本沉闷!
仅仅是开头一段关于日本风光的画面是相当相当的漂亮~
好主旋律的片子啊,尤其是最后那个仰望朝阳的场景,确确实实被雷到了。
沉得真好
灾难场景明显不够,感情戏太多了啦...柴姐开摩托帅得没法说哦!
看了地震再来看这个电影 吓死个人啊TAT
怎么说呢 作为灾难片的话 还行 但要融入爱情 就显得很空
蛮好看的。
小学一年级,代青松斗给我说了,人类最后都是遭安死的!
= = 单纯把五星给电影名字可以不?
其实我觉得《日本以外全部沉没》比这片好看很多
末日的绝望。
太拖沓,技术含量浅。
拍的比较失败……
要是现在碰到,看封面和名字还真的不会去看。
基本在全睡眠狀態下看完.除了因爲看的是配音版以外,其實我當時真的很困.
如此大的灾难果然不是能简单呈现的。虽然剧情方面有很牵强的地方,但是对于有如此强烈危机感的表现者,我不想苛责。
好的商业片
日本人霍霍自己绝不手软,不过倒是看到日本国民的良好素质,面对灾难真的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另外,男女主角造型属实……
不为整个国家而只是为了守护你一个人而已...前一个半小时节奏太缓...感觉有些闷...画面拍的极有美感...特技也实在很有国际水准...不过男女主角的感觉戏处理的有些失败...影片没有象西方式灾难片一样把中心放在沉没的过程和画面效果上...而把很多经济政治文化因素考虑进去值得表扬...是日本岛民忧患意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