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以后,我深深领悟一句话:花无百日红!一个男人不会永远都热情的望着你,所以九红的命运才如此悲惨,七爷当着面对她说他就喜欢香秀,那股子青春恢复的神态让九红的心彻底凉透了,以前七爷眼里只有她,所以她不在乎地位和名份,曾经在半夜道上劫九红的那副英姿是真正的青春无敌!而他对于香秀的那股子表情倒更像个渴望重新拥有青春活力的有钱老头!他这一辈子最爱的人还是九红,只是对于他那样地位层次的男人,越老便越渴望年轻活力,正好香秀身上的活泼劲和年轻的胴体是他的不老神丹,所以七爷只是生活于现代都市里头搞外遇的无数已婚(成功)男人模型,真正领悟了柴米油盐及许多人生阅历后,这些个男人早已把爱看淡了,
不得不说陈九红,二奶奶没有错,换位思考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二奶奶听闻的妓女们都在有钱男人面前搔首弄姿,最下层的三教九流手段,唉~~~~,就不说二奶奶了,还是说陈九红吧,
九红若不是妓女身份,她不会比二奶奶差,甚至强于二奶奶更多,
她那样的处境和社会制度下实在已经很不易,错就错在她不应该一时感动下非要嫁给七爷不可,女人毕竟就是女人啦,感情用事唉,
所以若不是正妻的身份,还是在男人那股新鲜劲没过时,赶紧忽悠钱吧,无论怎样,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现在这个社会,钱永远比感情来得实在多了,
白景琦这个人从小桀骜不驯,纨绔不化。一件事做了全天下人开心,他不开心,他不要做;一件事做了全天下不开心,他开心,立刻风风火火上山下海。
他的四房婚事,除了槐花,全是由着自己性子来的。
⒈黄春
第一房黄春,清朝大格格的女儿,一直被悄悄养在宫外。血统高贵,可惜是个私生女。白景琦不管什么亲生私生,小破屋里青梅竹马海誓山盟。冲破了家族阻力,黄春正式进入白家。
黄春贤淑典雅,端庄大方,谨慎持家,一派贤妻良母大家闺秀作风,应该说是个比较完美的人。可正是因为过于完美了,就少了点性格。苦守家中三年,丈夫在外偷腥取了青楼女,竟然通情达理地让接来,令我这个当代人瞠目结舌。
黄春是男人心中的理想妻子,理想母亲,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但跟后来的杨九红、香秀比人物形象简直黯淡无光。一个符合所有人心中标准的人儿,结局是持家一生,病死轿中,也算是个标准而体面的结局了。
2.杨九红
杨九红是全剧最悲情的一个角色,没有之一。
从小无父无母,被恶毒哥嫂卖进青楼,终于一天,天光炸裂,白景琦的出现搅弄天地,什么烟花美酒琉璃艳曲,什么王权富贵宝马香车,杨九红纵身一跃,跳入白七爷的命运之中。
然而,不争不抢、有自知之明并不能救的了杨九红,一个千人骑万人跨的窑姐算什么东西?孩子,你是不配养的。婆婆,你是不配孝敬的。就连阿猫阿狗都带孝,你也是不配的。
从老太太在满宅子人面前怂恿儿子“给我狠狠地打那个不要脸的贱货”开始,整部剧就变味了。虽然知道这是时代的局限,也理解君君臣臣母慈子孝的传统观念,但大宅门还是把面具一撕露出“吃人”二字来。从落地北京的那一刻开始,杨九红的人生幸福彻底终结――她只不过,是七爷荷尔蒙狂飙时的一个象征罢了。
爱你时,你如花美眷;腻歪时,你残花败柳。
杨九红开始黑化。她尖酸刻薄,精明势力。她迫害槐花,报复女儿,和白景琦的争吵撒泼无休无止。她疯了,她也死了。
但死了的她还是要在白景琦无助时主动挑起运货的大梁。于是我们看到了除去妩媚温柔和尖酸刻薄外另一个形象的杨九红――飒爽英姿。
但就在她为丈夫出生入死的这一个月内,丈夫和侍女天雷勾动地火,她成了上刀山下火海的一个笑料。
做妓莫做杨九红,就连《胭脂扣》里被十三少撇下的如花,都没有她令人唏嘘。
3.槐花
槐花是个很可爱的姑娘,长相也清秀无辜。说到底她只是一个被杨九红发泄对老太太仇恨的替罪羊罢了。可悲的是,七爷对她这种过于温吞,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人也提不上多大的爱恋。娶她,只是老太太的一个遗愿罢了。看不到希望的槐花自杀了。
但槐花的性格还是过于脆弱了。说到底,她只是被恶毒的杨九红欺压着,大可置之不理或针锋相对。杨九红的生平遭际,被卖进窑子,被夺走孩子,二胎小产,被老太太多年侮辱,被亲女儿鄙视,婚姻危机四伏,随随便便拉出来一条都能要了她的命。
善良,善良是一种可怕的毒药。
4.香秀
白景琦的第四任香秀,是个超级幸运,超级有手段,又超级有性格的女人。
这三点,缺一不可。如果不是命够好,在十四岁被老太太看中,摆脱贫民生活,日常给老太太抱抱狗就吃香喝辣,衣服定制,她无法接触白景琦。如果不是她欲拒还迎,若有似无的勾引和放逐,不会让白景琦心痒难耐。在这一切的基础上,她又是那么爱憎分明、同仇敌忾、清高冷艳。她不出手是不出手,一出手就指定了太太的位置。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凭什么,丫头就不能做太太?
她的小狐狸一样灵动狡黠的眼魅身姿,爱搭不理口无遮拦的性格特点,使白景琦觉得他们才是同一种人,他们是“邪派”!
香秀把他套的死死的,一瞬间,除了香秀,似乎再没什么红颜知己。
香秀这个敌人实在太强大了,这一任太太简直是空前绝后的。黄春若在世,或许可以忍耐,大度地接受三妻四妾。但媳妇熬成婆的杨九红不可以忍耐,嫉妒使她质壁分离。可最终,她还是失败了。
同香秀斗的时候,后者肤白貌美,年轻又有心机。更重要的是,她的个性使得她与七爷的灵魂似乎达到了一种“共情”。而此时的杨九红,鬓上已添白发。七爷完完全全忘了,当年赎身朝他奔来的杨九红,也是这么果敢决绝,美艳不可方物。
如果我是杨九红,我选择与香秀同归于尽。
《大宅门》结局,白景琦回顾自己的一生,怎样桀骜不驯,又怎样济世救民。谈到感情,大有自恋之姿说“我为九红蹲过都督府号子,为槐花下过大狱,为香秀得罪了全族上下”。言语中,他很自豪。
嗯,白景琦是个很带劲的男人,这样潇洒不羁,杀伐决断的男人谁不爱?
但这些女人,还是不值。
因为杨九红,对白景琦始终喜欢不起来。她是坚强的,命运虽对她如此的不公,她却没有放弃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失去爱人的能力。她跟了白景琦以后,忠贞不渝,一心只有他,但他却辜负了她的一片心意。一个母亲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不能跟孩子相见。她遭受了这样的苦楚,也无处发泄,最终又把同样的苦施于最爱的女儿身上,这么做也不是为了她的快乐,而是她用最极端的手段想让女儿明白做母亲的苦。然而命运终究是不公。
不想说其他人如何,封建残余到现在的年代仍然是一些女人头上隐形的枷锁。
何赛飞老师的美,她的媚,她的飒,把杨九红演绎得让人同情得欲罢不能,不愧是表演艺术家。
这两天重看《大宅门》,小说和电视剧都看了。白天依然忙忙碌碌,为着学习,工作和面试而奔波,脑子里却不断的闪现一些大宅门里的片段。也许是因为这两年心理成熟了一些,突然想通了一些以前想不明白的事情。
第一,关于两性战争中的艺术。如果仔细观察白景琦的三段婚姻,我们就会发现,这三次都有着微妙的被动的成分。第一次是在三叔面前保护黄春,答应了让黄春做自己的女人不能被带走,黄春后来又主动色诱他。第二次杨九红自己赎身,大门守三天,最后干脆把白景琦的破房子改成了新房,连引诱带逼迫的让他娶了自己。第三次李香秀引诱了白景琦好几年,终于在杨九红和槐花去关东的时候上床,然后当他离不开自己的时候提出要做太太,最后用激将法顺利上位。这三段婚姻里,他表面上是那强大的莽撞的掌握主动权的一方,女人表面上都是那弱势的柔弱的任人摆布的一方,实则伺机而动诱敌出击,软硬兼施的将这个男人笼到自己怀中。所以想要得到一个男人,首先要让他觉得他自己的强大,要让他觉得自己离开他就不行,这样才能让呆头鸟主动上钩。当然外貌和青春也是很重要的,但我的重点在于,这几场男女博弈中的艺术。想想韩夫人金小姐,她是怎样把H2给绑住的?各位剩女朋友,包括我自己,都要好好学着点。
第二,关于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人生中的体现。故事开篇,詹王府老福晋病了,正好大爷不在,所以呆呆的二爷才出山去看病,正好大格格不舒服,所以这位呆二爷也去给大格格瞧病,这才惹来后面的一系列大祸。二爷不懂人情世故,如果是城府更深更懂得人情世故的大爷,也许诊断出喜脉也不会冒失的道喜,如果詹王爷不是这么性情暴烈砸车杀马,白老爷子也不会为报仇而设计安胎药,黄春也不会出生,白景琦也不会后来因为爱上私家女而被赶出家门,他也不会跑到遥远的济南开创事业第二春。这一切的一切,都起源于最初的那个喜脉,如果当时二爷能不这么傻,詹王爷能不这么暴,后面的一切故事都不会发生。最根本的是,如果白家不遇到这么大的危机,二奶奶也不会出山,白家后面的格局也不会是如此。
第三,关于浪子何时回头。杨九红,妩媚迷人,心计过人,为什么一直不能扶正呢?白景琦当年为了她坐大牢,真的是精虫冲脑情深一片。可是,他即使这么爱她,也下意识的嫌弃她是个窑姐儿,后文中佳莉和杨九红争吵时,九红悲愤的指控他,她当时已经明白他的本心了。他把她一开始当玩物,一掷千金,但是不愿意娶回家,所以杨九红软硬皆施。在那个时候,她是最美丽的,如果没有黄春这个正妻,如果没有二奶奶的作梗,凭她的心计,没准她也能激将到老七将自己娶为太太。她熬啊熬,终于熬到黄春和老太太都去世了,她却青春不在了。年近五十的白景琦,又看到了十九岁的李香秀,那个有着玲珑心思和青春胴体的大姑娘,这种老男人想一树梨花压海棠找回青春的心态很常见,可是那时候的白景琦,已经不懂爱情了。如果那时候老太太还活着,李香秀激将,白景琦也不敢娶个丫头过门。这一切,只能说明,浪子回头最后找的那个女人,不一定是最强大的,只不过掌握了最好的时机而已。杨九红是我又怜又惜的角色,她是个奇女子,只能说,她的命真的不好,这个要怨命运,没有任何办法。
第四,关于寻找政治后台。我没有看完大宅门第二部,因为看着看着觉得兴致已尽,所以我只说第一部。白家一开始找的后台是王喜光,后来因为白老爷子的奏折而失宠。后来找的后台是常公公,事实证明二奶奶押宝押的很精确,当然与此同时也给了魏大人不少好处。庚子年间老三信的洋教,也是政治后台的一种。后来白家第三代,景琦的叔伯兄弟是警察厅长,这也算。我觉得白家最幸运的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押宝押对了,孩子都吃不上肉的时候,二奶奶已经给常公公买了外宅和姨太太。我只能想说,白家真幸运,或者说,郭宝昌在编剧时由于自己的偏心,太偏爱白家了。事实上的政治要比这个错综复杂的多,不是一个太监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即使这个太监真的很有权力,老佛爷喜怒无常,谁能知道这个太监能受宠到几时呢?所以只能说,二奶奶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中,情急出手,不顾一切的抓住了一根正确的救命稻草。如果错误,白家必将覆灭,熬不到出头的这一天。这里面,主要是编剧的功劳,让白家如此幸运。想从这个电视剧里学政治学勾心斗角的同学还是洗洗睡吧,这个剧虽然很有生活,主线却是郭宝昌的意淫产物。
第五,关于那个被大家忽略的呆二爷。一直觉得他脑子呆,不懂人情世故,所以好心办坏事。当然,他在二奶奶最艰难的时候怒吼那声“我心疼!“,让我很感动,但还是觉得他窝囊,拖累了二奶奶。最近对二爷,突然有了新想法。论能力,他是医药专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specialist。论博学,他勤读不辍,连被窝里都捂着文房四宝。二奶奶手里有170张秘方,可是她不懂医,只能关起配料室的门,让自己的丈夫在里面配最后两味药。都说白景琦如何如何能干,其实也没什么,他只不过是倚仗着百草厅的名号,以及自己堂姐的权势,才能做出点事情来。可是二爷,真的是二奶奶的左膀右臂,他保证了白家关键核心技术的延续和传承,为她创造了一个稳固的后方。有一个镜头,二奶奶因为被窝里的墨而大怒,将爷俩光着屁股从房间里赶出来,于是才有这爷俩在院中的长谈。在景琦对唐诗对答如流之后,二爷表情复杂的考问他”一生襟抱未曾开“,这才有了后来景琦对母亲的反驳:”我爸爸怎么窝囊了?他是一生襟抱未曾开!“其实,白二爷才是我真正想成为的人,有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工作,同时能醉心于自己的爱好之中,懵懵懂懂,在现实与理想中沉浮一世,也不失为一种快乐。
《大宅门》是我在国产电视剧里最钟爱的一部,隔一两年就要翻出来看看。对比小说和电视剧,姜文扮演的济南府台,在暗示白景琦出钱孝敬的情况下,电视剧多了好多台词,一方面能表现出府台的贪,另一方面,也许是为了给我们伟大的姜导过过戏瘾。这么多神演员,这么多神演技,这样的电视剧,空前绝后。
看完了第一部还是很有收获的,尤其是前半截看的很过瘾,二奶奶的过人胆识、通情达理、奖罚分明让我很是佩服,七少爷不拘常理,敢爱敢恨看的很是爽快,真是值得一看的电视剧。但是不明白的是后半截的人物性格却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二奶奶一直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但是对杨九红的方式,真是变了一个人。
二奶奶应该清楚自己的儿子是怎样一个人,娶杨九红做姨太太这不能怪杨九红,杨九红对白家并没有做错什么,她抢孩子当众羞辱,这还是那个奖罚分明的二奶奶吗?
不能接受窑姐出身的杨九红,不让她进门这能理解,但是强行抱走她的孩子,这让一个母亲怎么活?而她当初还曾劝白老爷子放过詹家大格格,说她未婚先孕现在一定很不容易。这还是那个通情达理的二奶奶吗?
她亲自养大佳丽,并公开羞辱杨九红,不仅伤了杨九红,也让她最疼爱的佳丽内心充满仇恨,不仅不认这个娘还当面羞辱她,导致杨九红因爱生恨抱走了佳丽的孩子,开始另一个悲剧。经历过那么多事情的二奶奶,不是一直在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吗?但却做这样的事情,这还是那个遇事远虑,平和过日子的二奶奶吗?
另一个让我觉得前后出现巨大反差的是白景琦。前半截的白景琦是个敢爱敢恨,是非分明,敢作敢当,重义气的聪明人。但是自从他从济南回来后,人物性格就有个很大的改变。
或许是跟他妈一起面对了白家第二次查封的困境,他理解了他妈的不容易,他变得稳重,有担当,也开始完全的顺服他妈,甚至到不管对错的地步,亲手抱走杨九红的孩子,这还是那个敢爱敢恨,是非分明的七少爷吗?
他本是个聪明人,但是家里的丫头姨太太一发脾气,他不分对错而是和稀泥,结果一次次上演闹剧,最后还逼死一个。这是那个精明的七少爷吗?
我觉得如果他还算聪明的话,就应该在老太太过世后,在新宅立下规矩,把杨九红放在姨太太的位置上,因为他的不管不护,连丫头都看不起她,要说老太太活着他没办法,现在他可以完全说了算了,却看着自己曾经心疼的女人面对那样的处境,正是因为各种关系的不平衡,才让矛盾不断的加剧,升级。这还是当初那个为了喜欢的女人,情愿蹲监狱的七少爷吗?
二奶奶、七少爷都是很有远见的精明人,但是竟然忽略了下一辈的培养,以致最后一个个都是些不成器自私自利的人,大宅门也不断的走下坡路。应该像《乔家大院》里的乔致庸,孩子从小就请最好的先生进行培养。这是二奶奶和七少爷两个精明人看不到想不到的吗?
二奶奶性格上前后这么大的反差,是一个人长期权利过于集中,造成的狂妄自大?还是编剧为了剧情故意制造的矛盾呢?七老爷不管生意上多精明,但在感情和家长里短的事情上,却显得力不从心,稀里糊涂,是人性中本就有优缺还是编剧想要制造更多的矛盾增加戏剧性呢?整个剧越看到后面越失望,他们两个人慢慢的变的不是我最初看时认识的那个人了……
--------------------------------------------------------------------------------
看到网上很多人都很欣赏白二爷,我也是。
每次老三寻事,挑唆二爷出来说话管事的时候,二爷总是找借口回避,甚至直接承认“我不如女人”,这看似窝囊,但其实是对尚未站稳位子的二奶奶最大的支持。如果他因为男人的面子,胡乱的参和,那二奶奶也无法那么快的建立家中的地位。
经典,小说好,本子好,导的好,演得好!
喜歡斯琴高娃演的白家二奶奶撐住白家的奮鬥過程,喜歡陳寶國演白老七天不怕地不怕的痞樣。也喜歡茹萍演的黃春(她在武則天演上官婉兒;陳寶國演唐高宗!)對後半段白老七事業有成之後比較沒興趣,楊九紅被逼得太慘了,只有白妹妹要嫁萬筱菊那裡比較有喜感。總之,是一部值得五星的好作品。
记得小时候大宅门独具特色的开场曲响起来,我就知道我爸又要追剧了😂️斯琴高娃和陈宝国等一众演技派,实力诠释了那个年代大院生活的悲欢离合及喜怒哀乐,或许那个哀是整个时代的不幸!
看前方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带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其实我一直很同情杨九红。。。
全程无尿点,每一场都是戏,每一个演员都无可挑剔,国产神剧,时不时拿出来看看
百看不厌的部分还是白景琦成年前的十来集。成年后主角光环太重了。
斯琴高娃誉其为当代《红楼梦》,郭宝昌潸然泪下。论角色的丰富、台词的深刻、音乐的到位、故事的辗转,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一百个最好的演员集体爆发了这么一部一百年也未必有的集大成之作,强推之!
京味儿,有味儿
国剧
一万遍也看不够
又是一经典 没啥好说的 都是神们在演 您们都是神
每一个情节都值得玩味,京剧真好听。
我妈在追那时花开,我看了点实在受不了,女强人不是女流氓好吗!!还是回来看类似题材的大宅门洗洗眼睛
【由来一声笑 情开两扇门 乱世风云乱世魂 平生多磨砺 男儿自横行 站住了是个人 有情义有担当 无依无傍我自强 这一身傲骨敲起来铮铮的响 有情义有担当 无依无傍我自强 集百草要让这世界都香 哎~ 集百草要让这世界都香 哎~ 集百草要让这世界都香 无悔一腔血 有意济苍生 百年风雨大宅门】
俺稀罕杨九红,天字第一号悲情人物
绝对经典之作,斯琴高娃气场超强,撑起一片天。
一个人的多彩生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民族的光荣与血性
香秀出现以后就不大爱看了
看完之后,一声叹息。最打动我的是杨九红。我本以为这个凌厉的女子的命运会有所转变,那些有亏于她的人会做出一点点补偿,但编剧最终让她凄凉如死灰地绝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