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点灯熬油看完了张恨水的《纸醉金迷》。
战争导致很多人妻离子散,家庭分崩离析,每个人的命运都在这场战争中起起伏伏,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人生轨迹。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我们却常常活在别人的眼中、嘴中。
剧中的主线是三个高中同学、朋友,这三个高中同学有不同的经历,却因为时代的动荡,经历了同样的命运,但是由于不同的觉悟,产生了不一样的结局。
田佩芝,其实是三个同学中最幸运最不知足最不懂得珍惜的人,她本身是一个好赌成性,爱慕虚荣、自私,永远都不觉得自己有错的人,一切的不如意她都能找到替罪羊,纵使这样,她还拥有最爱她的丈夫和孩子,甚至她做了种种错事,还愿意原谅她的丈夫。她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和宠爱,但是由于她德不配位所以落至殃灾。所以,人要惜福才能享福,要享福报个人得有承载力,如果没有承载力,更多的福报只会招致更多的灾祸。
袁园,是三个中最硬气,最清醒,最有情义,最柔软的人。因为经历了被侵犯的经历,心如死灰走到了歧路,就算这样都不忍对伤害她的那个人下手,选择了心软原谅。虽然每天纸醉金迷却最向往过普通人的日子,也一直清醒的做抉择,痛下决心,利利落落的与曾经的生活一刀两断,毫不留恋,就算是在四姐不断的打击和手段残害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初心,没有屈服,选择了参军,去前线洗涤自己的心灵,充盈自己的灵魂,虽然一时走错路但最后用自己的努力争取了大家的尊重。所以,命运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只要我们不放弃,我们一定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曼丽,东方霞,只有她一个人是改了名字的,她代表了社会中的一类人,没有主见,浑浑噩噩,很容易满足很容易被骗,永远活在当下,没有过多长远思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过她的结局也算比较好,回到了家乡,可能会去找个老实人踏踏实实过日子吧。但是,其实也只有这样没心没肺,少心少肺,不过多思虑的人,才是抗压阈值最宽的,弹性最大的,她们易于受伤也易于康复。做事在别人看来有的时候有失分寸,但是她自己却自得其乐。这类人其实是最快乐的。
最后,想分析下四姐。
四姐,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角色,虽然剧中她一直在引诱各种各样漂亮的女孩下海,每天家里宾朋满座,但其实她才是最孤独的人。是个做管理的人才,懂得心理学,能及时疏通下属的情绪也能通过手段来管理下属。有很大的手腕,也有很大的本事,每天周旋于官、商、政三界,有野心有才干,如果是个男人,一定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但可惜她是女人,并且是民国时期的女人。她其实是很悲哀的一个人,跟自己的丈夫得不到爱,也没有自己的孩子,但凡有个孩子她也不可能成为剧中的生活状态。虽然看上去有那么多人围绕在她身边,其实她是最缺滋养的女人,她理解所有的人,是因为她吃的苦够多,只有吃苦多的人才能理解很多人,这就是为什么菩萨能成为菩萨的原因,因为她的苦难一定比世人多,所以她的智慧才能比世人更高,才能指导世人。她是最没有安全感的人,最空虚的人。也真是应了一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这几个女人是剧中的主要人物,不同的人不同的遭遇,也不同的结果。
女人,要学会牢牢把自己的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要有自己生活的资本,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要有一定得爱好和追求,要学会疏通自己的情绪,要守住自己的心,多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女人永远都不要将自己的命运放在别人手中,靠人永远靠不住,男人更靠不住。少点情情爱爱,多点自我能力。要有单纯的心境,但更要有强大的能力,要相信世间的美好,但也要提防世间的黑暗。相信世间的真情,但不执念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投身于热热闹闹的生活,活在当下,快乐,随性,积极,乐观,豁达。
很多女孩甚至是女人期望别人发现、认可、赞美自己身上任何一处值得赞美之处,而不是通过修筑自己的小宇宙而首先获得自己的认可:我这样很好。
人性中的黑洞:虚荣和自卑。
里面的女人除了袁园(除了性格使然也有人生经历有关),都被欲望和虚荣吞噬,别人的生活是否值得被羡慕?她们彼此羡慕而互相不知情。是现实在逼迫还是…?我认为是心态占了上峰,我相信境由心生。有多少小说在写这类题材,而有多少同时在现实中上演。因为人们把故事和生活完全分离开,艺术是典型,而生活是复杂的,认为那不可能是自己,自己有道德感、会控制把握,真的是这样?人生这只看不见的手,一只在推着你走,一只遮住了你的眼睛。我们当下的社会,拜金、物欲、色欲...一面被剖析和斥责,一面又让人欣然沉浸其中,氤氲中你我说过的做过的都不做数了。
剧情瞎写的吧,本来是很能挖点思想内涵的主题。编剧也太敷衍了,合着推动剧情全靠在那一条街上偶遇。可惜了何赛飞演的这么好的朱四奶奶,结果人设完全立不起来,朱四奶奶仁慈的都快开福利院了,赌债不用还,手下的人说走就走,朱四奶奶还上赶着送钱送首饰安顿孩子。范宝华倒是改编的有点意思,也毁在编剧上了,做生意没看出他精明来,倒是玛丽苏运不错,哪都有熟人,还是铁子。陈好大美人只会喊我要我的孩子…莫名其妙的也玛丽苏了,结尾就一死了事。还不如东方曼丽这个人物有点看头。至于袁园,陶太太这几个角色都扯的没边了,不谈也罢。总之魏端本,刘科长以及这部戏所有的演员演技都在线,毁编剧上了。
不如原著小说好,有点拖沓,没有原著那种三教九流都描写入微的众生相,也没有原著的厚重和深沉,更没有原著生动形象。不过从三个女性为什么走上这条道堕落的路写得很细致,这些原创的不错,视角也更悲悯,全剧最佳何赛飞老师,演活了一个吃人不吐骨头,机深计远,巧舌如簧,心狠手辣的高级老鸨
于和伟演的最好~~其实陈好演的也不错的,小涓涓真可爱。
就范宝华不错
多一颗星给于和伟
看到魏端本,田佩芝夫妇就来气。。。最后一个疯了一个死了真是民心所向。。不过可怜了那俩孩子。。。哎。
于和伟演的太好了吧,超有角色魅力啊
哪儿还有当年《金粉世家》的轰动效应。
田佩芝全剧大概说了两百个“不不不”吧,张恨水是得多恨女人才能塑造出田这样一个一点骨头没有的臭鱼烂虾,只有可恨,毫无让人可怜之处
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的,讲述三个女孩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国产电视剧的服化道曾经都是非常好的,三个女演员都是大美人,演技好,旗袍穿的很美。
现在的社会环境和那时候有分别吗?魏端本就是个瘪三,从监狱里出来,人家拉他做生意,他说他死过一次了,不想过那种冒险的日子,让他当公务员,他又说不想过那种没有尊严和安全保障的日子。人家范宝华也死过,也没他这么窝囊。他这种窝囊废就不该娶妻生子。
我喜欢袁圆,在那个男人投机、女人做拆白党的繁华世界里,我爱她清醒自持,她从容地走向女人的灾难,也就能从容地奔赴家国的灾难。我也爱范宝华,在各色女人的兜转中竟然散发出个人鲜明的魅力。他了解田佩芝的贪婪,了解袁圆的眼界,可是全又失去。战争的结束让他失去了财富和引诱田佩芝的资本,也失去了可贵的人的生命。面对清寒码头,滚滚江水,范宝华或许还可以重来,也或许就此一生。其实纸也不醉金也不迷,沉沦的是人心。
原来的电视真好看啊~
何赛飞演绎这类角色真是得心应手,陈好的旗袍让人惊艳
田佩芝真是到最后都以为是别人的错,是老天对她不好。袁园是个理想主义者,真的好姑娘。我以为最有个性的反倒是曼丽,虽尖酸却不刻薄,风流却也有真情。范宝华哪,还真不好评价。魏端本是真窝囊。
好喜欢罗海琼和于和伟那对的戏份,角色名字已经记不清了,于和伟明明是第一个伤害了罗的男人,后面又是真心爱她的那个人,哎在那个年代可能一切都不由人了。邵峰演技也很惊艳,年轻时候的阿卑罗王多张扬啊,这部戏里完美演出了一个没什么大本事的男人在老婆沉沦之后的窝囊
陈好的婀娜媚态,她眼睛里的悲伤与踟蹰,明明是贪婪虚荣却又舍不下平凡真情。罗海琼的蕙质兰心,虽已沦落于红尘,心里仍守着那点自尊与单纯。邵峰善良却也迂腐,于和伟自私却也深情,何赛飞机关算尽终付其于一炬。人性的复杂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有种别样的凄美和耐人寻味。
范宝华,贪财好色,可能是这个社会最普普通通却真实的存在,他没有错!他又积极、乐观、善良、有原则、有血性、有脑子,他值得拥有!如果,他和袁园以另外一个方式开始,或许是令人艳羡的一对普通夫妻,也或许共同成为有理想的眷侣。可惜……范,你唯一也是最大的错误就是那个错误的开始!是那个动荡的社会造就的吗?袁园说,即使没有他,也可能会遇见另外的“他”,可是,他明明有的选! !!|-|所有的人,都不可惜,无论是死还是疯还是穷光蛋。可是,袁园的悲剧,是让人心痛的,幸好最后的她做了真心喜欢的事情,即使是死亡!
好多年前看过的剧,对于和伟塑造的那个角色迷得不行,觉得就是自己心目中的最喜欢的爷们的样子。从那时候就喜欢上于和伟这个牛逼的演员!
我邵老师真是演什么是什么!!!
田佩芝这女人简直是叫人忍无可忍,死到临头也没一点自我批判意识,临了还要弄穷一个弄疯一个,给自己垫背。知道自我了结,算她的自我觉醒意识还没跌至零点;她那窝囊废老公魏端本再一次让我明晰了什么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袁园美好到虚幻,可直接忽略;倒还是曼丽、范宝华、朱四奶奶之流看着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