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距离脱俗,只差一步之遥
“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 -- 这部电影的题材,既可以是它的闪光点,也可以是它的致命伤。
青葱时代的纯真挚爱,十几年后的蓦然回首,生离死别,抹不去的记忆,这些题材本来是很煽情,很赚人眼泪的东西。不过,对于一个有野心的创作者来说,煽情的题材更象是两刃剑。如何把一个感人的题材讲得不落俗套,是最大的挑战。
更糟糕的是,生离死别的理由,竟然是绝症!额的神啊,患上白血病的少女,带着泪的微笑,写给少年爱人的遗书 -- 还有比这更cheesy的东西吗?
偏偏行定勋不信这个邪,撸起袖子来翻拍这部赚尽少男少女泪水的青春小说。虽说他是眼镜儿的副导演出身,可惜他并没有学会眼镜儿有趣的叙事角度与细腻的表现风格。不过,他有一点眼镜儿没有的优点 -- 胆儿大。管它三七二十一,拍了再说!
估计也是这样的胆气,让行定勋敢去翻拍三岛由纪夫丰饶四海之“春雪”。如果他哪天翻拍了“挪威的森林”,估计我也不会惊奇,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由于这个标题,这个故事梗概,我没有对这部电影报以太高的期待。不过,我还是暗暗期望,行定勋能给我一点不一样的惊奇,把一个八点档的故事讲得动人脱俗。
他差一点点就成功了。
要说最大的功臣,还是要算摄影监督筱田升。他成功地把眼镜儿作品里那种扣人心弦的影像风格,带入了这部电影。温暖的光与影,宛如少年时代回忆般淡淡的乡愁,娓娓地讲述着这个故事。仿佛嗅得到海水气息的小镇,校园里的阳光,小岛上剪影一样的少男少女,这些镜头都非常出色。最打动我的一个片断,则是律子第一次播放录音带的部分 -- 她慢慢闭上眼睛,周围的路人,背景,都象被融化了一样,慢慢地失焦,化作温暖的光影,一滴泪水,缓缓地划过她的脸庞。
那一刻,我的确是在内心里发出赞叹。把俗套的情节重组,解剖,提炼,挖出最深处打动人心的部分,用最美的影像与声音,展现给我们。我们终究会意识到,在日复一日的世俗生活,我们如何匆匆走过,把宝贵的记忆符号化概念化。少男少女之爱,因为绝症而阴阳两隔 -- 如果听上去俗套,那只可能因为讲述得虚假。如果悲剧的核心能够以最纯粹的方式具象化,我们那麻木的不知感动的心,也终将融化。
从这点来说,行定勋几乎找到了正确的角度。
从最初的那个镜头开始,暴雨中黑暗的房间,两个人的背影,喃喃的对话,似乎不关乎于爱情,却又触动人心最柔弱的部分。在淡淡的钢琴声里,没有光线的房间,玻璃窗外无声在雨中颤抖的叶片,那扇窗户,仿佛成为了爱情的一个符号,两个人的未来。
少女用柔弱的声音问道:“我们去得成吗?”
少男用坚定的声音回答,"去得成的。"
仿佛少年时代所有关于爱情的承诺,都在那一瞬间凝固在这饱含象征意义的镜头里。它们也许终究随着时间与命运而被背叛,被遗忘。可在那一个时间点,关乎于爱情的勇气,对于承诺永恒不变的信念,始终是那么美好,纯粹。
事实上,这部电影的前三分之二都算相当地出色。现实与回忆的交叉叙事,错落的叙事与拼接,让我不禁暗暗叫好。题材的适当取舍,牺牲一点点情节的流畅度来换取情感的共鸣与表现风格,可能真是正确的手法。其实,这么一个故事,即便讲述得跳跃些,也没有人会抱怨。风格,不落俗套的风格,才是关键。
很可惜,其实从影片的中段开始,已经能暗暗看出导演叙事节奏失去了平衡。大段大段的回忆影像,关乎于种种细节,如果重复到了一定程度,始终会让人厌倦,从女主角被宣判绝症以后,俗套的叙事与表演开始大量出现,表演变得虚假造作,节奏变得缓慢冗长,徒劳的煽情,始终不能达到想达到的情感高峰。当然,闪光的片断还是有那么一些,诸如少男少女的婚纱照,以及之后得知病友的死讯,在模糊的背景里奔跑下楼的女主角,那些片断,依然给我们一些很温暖的感觉。可惜,这些有趣的片断,最终被俗套的意象所淹没。
其实如果导演再大胆一点,多剪掉一些不必要的叙事,把廉价的泪水忘掉,把有限的表现力集中在悲伤的核心 -- 爱,与不被生死所背叛的承诺,也许真的就成功了。而事实是,最后一个小时,看得我十分脱力 -- 说实在的,男女主角,演绎绝症里的悲情男女,同样演得很脱力。
导致的结果:当男主角终于来到澳洲,与土著谈及世界的中心,死者的安息,本该是动人的片断,我的神经已经没法再被感动。当某女的骨灰在风中消逝,红色的大地慢慢吞没两个人的小小背影,我一丝一毫没有被打动。唯一的感觉是:好家伙,总算结束了。
很可惜,如果导演大胆地舍弃一些不必要的煽情,而强化那些强烈的,富有象征意义的镜头,用动人的,哪怕是跳跃的片断来代替俗套的故事,他真的可能就成功了。毕竟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俗套的煽情作品,与动人的风格之作,其实真的只差那么一步。
2 )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DVD-日本2区+3区+集成花絮+OST
是Moke推荐过的片子,买了很久很久都没看,有5年了没? 每次对于这种推荐的感人的片子都不敢轻易触碰。怕遇到了悲伤先生,无法脱身。
居然看了一半就搁置了。画面唯美干净,梦岛真的如世外桃源一样,尤其是阳光斜射进破屋子的时候,在屏幕外也会觉得阳光晃得睁不开眼。想起了同学在西班牙拍到的彩虹。也是在画面外还会觉得美得刺目的。
回到这部片子,女主角很像高圆圆,青春、很多怪怪的天真想法、长手长脚带着股青涩的味道。让人想起《蓝色大门》里的桂纶镁,还有《将爱情进行到底》里面的高圆圆。男主角年轻的时候居然很长的很猥琐。不知道是不是我审美观的问题。呵呵。
朔太郎和垩纪拥有完美的初恋,爱情在水晶般最闪烁的时候戛然而止,也因此永远是最美的爱情。
朔太郎长大、离乡、拥有新的恋爱、将要结婚、未婚妻失踪、回到家乡、走入回忆之门。才发现即使过去的爱情是水晶,也被他一路散落。
直到有意无意间,又走了一遍这路,才记起了怕被遗忘的垩纪。
没有泪流满面,没有心动,人都是要放下一些东西才能接着向前走,如果放不下就只好忘记。
男人的遗忘能力似乎永远高于女人,片子中如此。若不是律子回四国寻找,朔太郎也会安安生生的结婚。或许在多年之后到达澳大利亚的时候回想起年少时,曾经以为这里是世界中心。
留下声音,留下影像,害怕遗忘,一切还是抵不住时间的力量。
3 )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现实冷漠使平庸的想象成为经典
题记:
生活的厚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在眼花缭乱世界里人太容易被雷同,唯独缺乏的是自己。
当下,粘贴成为创作的速成的方式,小说如此,电影不幸也如此!
――卡夫卡·陆(KavkaLu)
或许,一辈子会经历许许多多男欢女爱,可是。能够久藏于心的大抵是初恋的纯粹。
雨夜,有着狂风;音乐,穿过雨色,问答,是心语的传递,在你们年少的雨夜潜进两个孩子的心里。
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它有着湛蓝的颜色,在你步入暗夜的漫长旅途里,让你记取希望的光芒。
青春的脸颊总会落泪的时刻,一个女孩的泪会让一个爱她的男生一辈子记得,其实,爱是灵魂的痛,因为记忆就像磁带可以反复停留在那个伤口
夜风里,心微微颤动。一盘老的卡带会唤回记忆,让你再次感觉往昔的时光
那盘磁带是一个梦的入口,倾听成为归返的方式,人的记忆被唤醒的时候你就无法止住思念的步履,于是走回,在夜雨将临的时刻。
律子,塑太郎的女友,出走了,因为记忆,因为那盘卡带带给她的所有记忆的遗痕。
同样,塑太郎也在这样的风雨之夜被唤醒,现实的脚步追上了久已忘怀的昨日,奔跑,向着光芒的方向,向着心里那片被微笑掩饰的记忆奔去。
记忆,不会忘记纯净的颜色,当你微热的身体紧贴着他的背脊,在风里,你的摩托带她去往何方?
在蔚蓝的海边,亚纪在夕阳里和塑太郎的相对在一次在他心中过电,没有一颗心可以忘记心中的爱,它如影随形与你同在,而沉默将是它最完美的表达方式。
心灯闪烁,往事的街口也有着这样的光亮,孩子们的心里世界充满着执着的勇气。
在相同的星光下听着同一首歌,寻求着心的应答,在卡带里录着自己的心声,那些羞怯的话语在夜里长出了爱的翅翼。
卡带是心声,卡带让心声传给了自己思恋的人。
等待你的回答,等待默契的笑容在你的脸上绽开,温暖的阳光包裹着两个年少的孩子,视线里的温情溢满了整个世界。
你在落叶的时节归返,昔日的台阶上却只有你的身影和她的声音,再也无法找到现世的应当,唯有意念里的世界储满你的容颜。
电影作为影像艺术,它应该让影像本身说话,所以当塑太郎来到四国,导演以青蓝色的偏光映像了他的心理,暖色的往昔和冷色的当下色调对比体反差极大。现着理想的世界和真实的落差。而且以俯拍镜头让塑太郎显得尤为孤独。
小岛上的相对我不由想起了《青青珊瑚岛》,也许,纯粹都是相似的,也许青春的表述都是差不多的,更多的是激情和欢喜而非杂念。公正的讲行定勋在处理这些青春场面的时候对人物心理和其行为表现而言是不及岩井俊二的,岩井俊二的凄美是通过剧情缓缓渗出的,而行定勋的处理是有些跳跃的,当然岩井俊二的摄影师筱田升为情绪的营造做了许多努力,亚纪和塑太郎坐在荒岛一座空屋的窗台上那段对话是小说里的纯净,理想的柏拉图让所有不再纯洁的心灵想起曾经的单纯。衰败的空屋子必然指向一个隐喻,被此类小说固定的模式,仿佛爱情只有死亡才能永恒一样,白血病成为谋取眼泪的方式,戏剧化的过度是日本青春影片的特点,有种黔驴技穷的尴尬。
窗上的姓名涂鸦,亚纪的白衣,这些似曾相识的标识物成为必然的煽情工具,电影看多了有些麻木。特别是塑太郎跟着接亚纪一路狂奔的镜头十分造作。
罗米欧和朱里叶的话题只是为了印证背景,其实,这个参照妨碍了叙事的节奏,让观众一下子明白俗套的必然。体操馆里对昔日的闪回和回忆镜头也是叙事的急迫造成的高潮,观众必然想到的高潮,刻意而僵硬。
悲情心理的扩张是日本人的喜好,于是,雨,必然俗套的下着,泪,必然俗套着流着,导演或者小说本身的问题使得打电话告诉伙伴的塑太郎变得造作。
也许是人的贪婪让人的眼眶沾满泪水,拥有今天是上帝给你的欢愉,可,明天是押在暗夜里的宝,知足常乐,每个拥抱我们都应该视为将别的讯号,记忆温暖让此后的孤单有个梦里的念相。
煽情是青春影片的特点,当进行了化疗的亚纪和塑太郎隔着病房玻璃两手相对的时候,我再一次见到了固有模式的危害性。生活的厚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在眼花缭乱世界里人太容易被雷同,唯独缺乏的是自己。所以,当塑太郎拿着结婚申请书给病房里的亚纪看时,我不再感动。
纯情小说的泛滥是因为生活在后工业年代的人不再纯粹,他们试图制造这样的场景来证明自己的往事也有着纯净的世界,可是,不幸的是精神家园早已倾覆,除了梦乡,精神早已一无所有。所以,那种大悲大喜就比较容易让人进入规定场景。这种倾向在娄烨《苏州河》开头就已经被抨击。
为了实现梦想,他们相约,风雨增加了这种可能性的难度也,让悲情达到了最大化。
机场的一幕是制造高潮的需要,虽然可以理解从女孩最后的心愿,可是,我绝对不会在如此的瓢泼大雨里带着一个虚弱的女孩去实现所谓的梦想,这是另一种的谋杀,一种不负责任的冲动。
所以,塑太郎应当对亚纪的死亡负责,这样的电影对于青少年而言有着及其不好的负面影响,任何的前提设置都应该以生命的安全为前导的。我也曾经年轻,但是,我一直明白爱的意义是奉献,而奉献里就包藏着对自我情绪的理性克制。
一把红伞在雨中飞向天空,小妹妹手中的磁带脱手,我想所有的观众都会有相同的心理结局。
每一个男人心中都不会忘记心里的她,如果忘记那幺她本来就不是你的心里。“谁也赢不了和时间的比赛,谁也输不掉曾经付出过的爱”。所以,塑太郎的泪水在雨色里不值得同情。
去澳洲撒骨灰的渲染是内心的遗憾,而不是外在的应该,当年身边有着一个侣伴的时候,请你明白,她的理性和宽容都因为爱你的凄苦承担,对于男人而言,这样的举动是残忍的,是在她人微笑的脸庞注入明天的苦水!所以,面对自己的往事,沉默是金。
片子里另一条线是开照相馆的爷爷和塑太郎学校校长发生的感情故事,一段让人哀伤的恋情有着执着的信念。这是导演为了和塑太郎的故事对应。
这样貌似悲情的电影其实已是雷同的堆砌,于我,毫无感觉,因为我没有完整看过小说,所以无从判别,但是,就电影而言过于造作,两位小演员过度的表情和叫嚷削弱了此类影片需要的凄楚氛围,坦诚的讲,我还是喜欢岩井俊二那份凄然和纯净,
虽然导演行定勋曾担是岩井俊二的副导演,但是,无论从手法和渲染情绪上,他要学的东西还是太多,太多。
【附录:影片资料】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Crying Out Love In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日本2004
导演: 行定勋
主演: 大泽隆夫, 柴崎幸, 森山未来, 长泽正美, 平井坚
片长:138分钟
2005年1月21日 星期五 16时18分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Osama KavkaLu)
此文首发于网易
4 ) 在有生之年为两个人活着
有些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忘记了
有些时候我们以为自己会记得一辈子
有些时候我们被忘却的事情哽住咽喉
有些时候我们被牢记于心的事情抛弃
我们时常会忘记一件永远记得的事情,我们时常记起一件早就该忘记的事情
我习惯复述令我印象深刻的细节,可是这次我不想这么做了
只有最温暖的那一刻,两个人坐在梦之岛的破旧房子里,他想吻她,夕阳勾勒出他们的身影,就像是画中的天使一样纯洁的两个少年
还有亚纪穿上婚纱的样子,谁能想象她的生命就要完结,真希望一切都留在泛黄的相纸里
看这部片子想起了杨,肯定会想起来的,看之前我就知道,就像我们之间的故事一样,平平淡淡,快快乐乐,却急转直下,落到像片中人那样阴阳两隔
很多人看这部片子哭了,我却觉得没什么,现实远比电影来的煽情,来的残酷
但是,为什么有好多场面都缓缓地触动我心里的那片疼痛,似曾相识的美好,转瞬即逝的微笑
有些生命注定要在最美的时刻夭折,而我们能做的事记住他们的遗愿,过自己的生活
杨的遗愿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他那么善良,事事要求完美,我想我能为他做的,就是走得更远,生活得更快乐,这样他就会满足了吧,杨
5 ) 呼唤。爱。
律子一瘸一拐的回到家,从旧箱子里翻出小时候穿的红色上衣,玩笑般的试穿,却在上衣的兜里找到一盘磁带,于是,一段尘封的青春岁月打开了。
86/10/28 “不知道为什么,无法入睡,因为害怕明天的到来而无法入睡。我想,我快要死了……”
律子要和朔太郎结婚了,因为这盘磁带,她始终无法释怀,于是留下一张字条,便只身去寻找散落的回忆。
朔太郎,在29号台风即将来袭的日子里,奔跑在雨中,寻找律子,却不经意间拼凑了那段凄美的日子。
1986年,校长去世了,全校的学生参加了校长的葬礼,朔太郎迟到了。还好,他赶上了亚纪的悼念词发言,于是他记住了这个女孩,这个如此淡定的女孩,在其他女生呜咽的时候,只有她,淡淡的念完了悼念词,真诚的,毫不做作的,似乎早就看透了生死。大雨骤降,平添了一份凄凉,黑色的伞把把展开,像黑衣的送葬者,满目疮痍。朔太郎看到了独自站在雨中的照相馆老板—校长的初恋情人。可以用一个世纪的一半时间去爱一个人,是多么的珍贵。
亚纪是个活泼又不是文雅的女孩,头脑聪明,体育健将,喜欢在长长的台阶上坐着看周围的风景,从她主动坐上朔太郎的摩托车那一刻起,缘份便开始纠结。
朔太郎在教学楼的天台看着练习田径的亚纪,一身火红的运动服,像燃烧一般的热情,认真的挥洒汗水,一切的一切,使朔太郎无法将视线移开。
两个人开始接触,相约听午夜的广播,相约给广播台写明信片,相约比赛谁的明信片会被先读,为了得到买不起的磁带随身听。课堂上,走廊里,他们一起讨论这各自的明信片,开心的笑,像倔强的孩子,决不让别人知道这只属于两个人的秘密。
两个人受照相馆老板拜托,在墓地找到校长的骨灰,老板拿到心仪之人的骨灰,回忆不禁涌上心头,那个属于战争的年代,足以摧毁一个人的一辈子。
朔太郎的明信片被电台广播了,内容却让亚纪极为生气,因为朔太郎在信中撒了一个弥天大谎,一个永远无法挽回的谎言—亚纪的了白血病。
两个人的僵持……不说话,不见面,躲避……却在某一天,朔太郎收到了亚纪的一盘磁带,里面装载着亚纪的不满与伤心,也许她并没有想象中坚强。
朔太郎道歉,亚纪笑了,两个人开始了磁带交流……喜欢的电影,喜欢的食物,喜欢的季节,每天发生的事情,每天的感受……通过一盘盘磁带,传递着彼此的心情,终于某一天,他们变成了男女朋友。
梦幻岛上,废弃的老房子,陈旧的家具,阳光透过落地窗斑驳在地面,无意中找到的相机,竟然有胶卷,只是已经无法使用。日渐黄昏,夕阳的影子圈在窗框里,两个人并肩而坐,朔太郎的吻没有成功,小小的失落。促膝到晚上,篝火点燃,亚纪在窗上写下两个人的名字,朔太郎偷偷画上了小伞,过往的一切终将凝固在这个时空中。
离开的时候,亚纪站在悬崖上和朔太郎挥手,白色的连衣裙,纤细的雪色肌肤,温柔的笑脸,却在下一刻消失在视线中,世界刹那间灰了下来。
亚纪生病了。
即使是无法见面,却也阻断不了两个人的互通心声,一个小女孩每天替他们传递着磁带,红色的书包,红色的上衣,红色的裙子。
亚纪的影子遍布了学校,实验室靠近窗户桌子上刻着她的名字,体育馆里透着她运动的气息,支呀支呀踩着地板的声音,还有主席台上的钢琴,那个第一次告白回忆。
恍然回到现实,朔太郎不知不觉来到了学校,站在了钢琴的前面,听着亚纪留给他的磁带,仿佛就在眼前,那个高中时的亚纪,坐在钢琴前,轻轻弹起了那首熟悉的曲子,真实的感觉,亚纪走过来,轻轻握住他的手,依偎在他的胸前,时间静止了。此时的体育馆门口,律子看着独自伤神的朔太郎,黯然离去。
光线孤独而柔和,时间回到过去,高中时的两人相互依偎,“喜欢,喜欢朔太郎。”亚纪缓缓的说,残酷的打击,“我的得是白血病。”
生平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崩溃,什么叫后悔,什么叫毁灭,因为当初撒了个大谎而害得她真的得了白血病,痛苦的可以死去。而那个女孩,还是如此的淡定,她安慰的说没关系,一定会好的,而他永远无法原谅自己。
医院里的亚纪,再一次听到了电台播出了朔太郎的明信片,信里写了女孩的白血病已经康复,而此时的亚纪却为自己日益稀疏的头发而悲伤,自己的时间不长了。终于感到了彻底的悲哀。
红衣小女孩带来了冲洗出来的照片,是在梦之岛发现的旧相机里的胶卷的。那是属于澳大利亚的风景,无限延伸的旷野公路,戈壁,灌木……其中的一张深深吸引了亚纪,幽蓝的天空天与赤色的土地相接,一望无际中俨然矗立着的艾尔斯岩,像一个巨大的见证,这里就像是世界的中心。于是亚纪决定和朔太郎一起到世界的中心去看一看。
为了办护照,两个相约去照相馆,亚纪终将是个恋世的孩子,她总是害怕被时光遗忘,于是两个人在此合照留念,那一天,朔太郎穿上挺拔的燕尾服,亚纪一身纯白的婚纱,在小屋里沐浴阳光静静等候,朔太郎被这无比动人的新娘震撼了,一时间语塞,害羞的他说不出任何可以赞美的话,找借口去上厕所,逃离现场。许久,两个人的合照才得以完成。
照片上,亚纪笑得很温柔,脸上洋溢着许久不见的幸福笑容,而朔太郎一脸紧张的神情,像个稚拙的小孩,大概是第一次和喜欢的人一起照相的缘故吧,而且还是如此正式。
往后的日子如此的漫长,亚纪被送进加护病房,头发已经完全掉光了,即使这样,她还是保持着笑容,对着妈妈,对着朔太郎。某一天,朔太郎缓缓走进病房,隔着厚厚的玻璃,将一张纸展开给亚纪看,纸上流露着淡淡的幸福的白光,这是一张结婚申请许可证,亚纪流泪了。依旧隔着厚厚的玻璃,指尖相碰,四唇相接,交往以来的第一次接吻,同样的也是最后一次……
29号台风邻近的日子,朔太郎带着亚纪去往机场,计程车在雨中奔波,倾盆的大雨中,一切显得如此渺小。不幸的消息,去往东京的飞机因为台风的关系停飞,机场内一片骚动,朔太郎激动的质问的服务人员,理智全无,“我们一定要去澳大利亚!今天一定要去!!!”此时的亚纪面色早已苍白得毫无血色,颤抖着站起,又霎时倒下,泪水划过颤抖的嘴唇,“没有时间了,我可以撑得住,我可以撑得住……”意识飘远,机场里传出少年的悲鸣,那是种叫做绝望的声音。
病房中的日子像被漂染一般,除了苍白还是苍白。亚纪只能静静的躺着,给朔太郎留言。小女孩再一次来到病房拿磁带,窗外下着雨,在小女孩即将离开的时候,亚纪神奇般的坐了起来,脸上依旧洋溢着往日的微笑,表演了一个自己练了好久的魔术,随着碎花飞起,小女孩高兴得离开。撑着红伞,穿着红色的小衣服,紧握着亚纪的磁带,奔跑在雨中,一个急刹车,小女孩应声倒地,磁带飞了出去,滂沱大雨中,小女孩稚嫩的脸庞显现出无比的痛苦,一步一步向前爬,小手努力的去够那盘磁带,使命般的情绪使然……此时病房中的亚纪,缓缓的闭上了眼睛,病房中的一切白得耀眼,不知何时从窗外射进的竟是灿烂的阳光,也许那是天使降临的圣光吧。
时间再次晃回现实,又是一个29号台风的日子,朔太郎重温完所有的磁带,飞奔着去找律子,于是两个人在机场相遇了,律子无法释怀,当年没有把最后一盘磁带送到朔太郎的手中是她心中无法磨灭的伤痕,她对不起那个可爱的大姐姐。朔太郎拥着律子,决定帮亚纪完成那个遥远的愿望,两个人一起。飞机因为台风停飞,不过没关系,他们拥有时间。
阳光炙烤,把大地烧得赤红,律子和朔太郎站在澳大利亚的红土地上,从艾尔斯岩吹来的风抚着他们的心田。朔太郎听着亚纪最后一盘留言,“……把握的骨灰撒在艾尔斯岩的风中,然后好好的开始生活……”手心的骨灰一瞬间被风吹散,就像是亚纪变的魔术一样。
过往的日子在风中飘散,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两个人在码头生涩的谈心;两个人起着摩托车在田地边的路上飞驰,大喊着心中的畅快;两个人在梦幻岛的海边扑水嬉戏;两个人一起发现强尼的秘密逃之夭夭;朔太郎在热火朝天的祭祀庆典上孤独的背影,在欢笑的人群中泪流满面的黯然神伤……终于,释怀心中的结,把青涩的青春岁月寄托在世界的中心。
此时朔太郎和律子站在一起,缘分的轮回从世界的中心开始……
6 ) 如果如果
如果你很爱一个人,那么请不要错失在他家石阶上等候的时光,那些时光会因为心跳的加速而变得浪漫,会因为他的回头而变得值得。这个时候,一定要冲他微笑。
如果你很爱一个人,那么请一定要主动一点,主动跳上他的车,主动搂紧他的腰,主动地告诉他你愿意长途跋涉来看他是因为想和他说话。
如果你很爱一个人,那么请录下你和他的声音,以及声音所传达出来的心情。男生真的很笨,如果和他在少年时期恋爱,当下的他未必能懂得你的心情,那么,请把一切用录音带记录下来,等到他年,他再次听起录音带,经历了风霜的他,应该能够开始体会当年的你,复杂难言的爱。
如果你很爱一个人,那么请让他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只有和你爱的人在一起,你才能尽兴地无忧地玩耍,不会害怕。看着恋人,每一时刻都是甜蜜的,生命中的恐惧与寂寥全数挥发。
如果你很爱一个人,那么请不要疏忽她的事情,因为她可能装载了满腹的心事,只是她不想说也害怕说。请你不要随便地开玩笑,因为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刺痛她敏感的心。
如果你很爱一个人,那么请录下你的声音,因为这可能是她所喜欢的小游戏,可能是她渴望得到满足的对话。请你把记忆留给她。
如果你很爱一个人,那么请带她到她想去的地方。因为那很可能成为唯一的一次,那是你生命中最珍贵的画面之一,她会对你尽情的笑,和她露宿在外,春宵永不觉晓,绮梦轻泛浪潮。
如果我暂时不能去到世界的中心,没关系。时间总会过去,你总会帮我把愿望总会实现。
我所深爱的你,如果有日我离你而去,请你把我的愿望实现,然后好好的愉快的生活下去。拜拜。
如果有这样一个人能让那个男人泣不成声。爱他就带他去最喜欢的地方,就录下他的声音,就和他一起拍张照片,把一切都和他分享。是追寻回忆亦或是自我救赎。原来澳大利亚的红岩山是世界的中心啊~天堂是活着的人创造的东西,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在那里。总有一天要重逢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帮他们实现遗愿。原来最幸福的是红衣服的小女孩儿~黑白世界里,她是唯一有颜色的人。
前
这他妈哪有岩井俊二?还2k6的人点这标记???
又是一出还不错的悲剧故事被写成过分直白的悲剧电影直至狗血四射的悲剧。每个毛孔都散发着催泪瓦斯,每个像素都那么想让你哭。第四颗星给摄影,虽然很做作。自从《天国与地狱》之后,无论山崎努演啥我都觉得一般了。长泽雅美太正了,这么多年没变样。
电影版,配角熟人多多啊
感动个屁
喜欢
以前看还没有多大感触,前几天想起朔太郎跑回去找关于亚纪的记忆,在表演台上痴痴的想着那位校服少女,很有泪点T^T
篠田昇的遗作了。
比<情书>好看.喜欢这样的简单
究竟青春时期的爱情会留存多久?没有答案,但是应该会存在心中的某个角落,直至哪天重新开启它……
岩井俊二《情书》、新海诚《星之声》,行定勋还小。
回忆的残局终要收拾
随着走过的路,回忆淡淡的信手捏来。他似乎想要告诉我们,人死了,爱情并不会消失。这电影有些矫情,可是我是哭了啊。
为什么我没有记录我看过这部那么经典的电影啊,神啊
你还记得初恋吗?纪念为很多人的初恋留影的筱田升。
虽然影片拍得不赖,美丽感人,但我还是得说没有原著好看,亦没有达到《情书》的水平。。。片尾曲真好听,为影片增色不少。
回忆 初恋 死亡 是生命中无法回避的痛苦
没有电视版来的好~~或许角色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一段纯的让人发笑落泪的爱
17岁的长泽雅美,一笑入魂。小姐,你长了一张初恋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