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不学无术、只想着发财的初中生,一场说走就走的寻宝之旅,一路上给我们带来欢乐无穷。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两位少年在长椅上的对话?
就是那段令人不寒而栗的对话!
当矮个子问高个子被抓了怎么办时?高个子是这么回答的:“你难道不知道这个国家的法律吗?当我们的先人建立这个国家的时候,他们立下规矩:如果你不满16岁,你就被认定为少年犯,基本上就是说你不会被判刑。因为某些原因,他们认定我们的大脑还发育不完全之类的,所以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干嘛。等于拿到了一个免入监令。”
我并不是对国家立法保护未成年人有质疑,只是这两个主角,他们能够这样想,我觉得他们就是十足的大坏蛋。年纪轻轻就学着钻法律的空子。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导演的刻意安排,他们这是在贩毒啊!古柯碱!且不说禁毒高压的我们,就连各种软毒品合法化的欧洲国家,这玩意依旧不能明目张胆的拿出来!反而是那个积极抓偷车贼的警察成了一个笑料,各种被警长怼,各种踩水坑,各种被两位主角戏弄。是我的世界观有问题吗?还是爱尔兰自有特殊国情?又或者导演在反讽?我希望是第三种
被一个标题党公众号骗来看的,说是豆瓣评分9.2 前半段根本看不出高分为何 四个屌丝,强行搞笑,看的只剩尴尬 (看完才明白,它所谓的9.2是自己YY的)
但是最后导演硬拗的煽情,却共鸣到了 虽然跟他前面的剧情剧没毛线关系 "很多时候原生家庭并不是你的家,过的下去的才是家"
放几张喜欢的剧情截图
其实这部剧下了很久了,一直没时间看
今天在机场候机,坐在一个小小角落,终于看完了
更是庆幸在这个时间段看,部分剧情正好和自己的情绪和经历有交集
今天正好看到那个喜欢张扬导游的佛系小三
讽刺的是她一直在提到,人不应被世俗的条框所控制,要找自己做自己
当下心理活动是,这不正是我常挂嘴边的话么,瞬间有种被迫吞了口别人老痰的无力感哈哈哈
家人在得知我这么早就来机场候着,远程催促着我去找个好坐处休息,我嘴上应着,却根本就没打算摞屁股
天知道我是有多么喜欢机场
睡过的国内外机场也有那么几处了,经验所得,机场对于我,是最好的独处场所,没有之一
你看,青春片根本不需要什么“感天动地”的爱情,也不是每个学生都有那些宏图远志,大部分的人,还是顶着孩子的责任与头衔,当个好孩子、坏孩子,或者普通的孩子。
《少年犯》就是两个“坏”少年的青春,就是朋友和父母陪伴长大的青春,满屏叛逆下充满阳光的青春。
朋友,就是只有我可以欺负你。
作为一个女生,从小就羡慕男孩子之间的兄弟情,一起瞎闹,一起做坏事,一起互损,有矛盾了打一架彼此道个歉就不再有隔阂。有幸没有爱上同一个姑娘,就能永远做兄弟。
科纳和乔克变成好兄弟是因为他们的家庭都不完整,他们可以心照不宣地理解彼此。科纳和乔克一样“时尚”,一起吐痰,正经穿一条内裤。科纳被欺负了,乔克帮他报仇;科纳被叫矮子,乔克先暴躁了。知道科纳有危险,乔克不顾一切冲去他家。欺负科纳的只能有乔克一个人。比如,山地车是我的,而你,拥有一辆布满碎花的亮黄巡航淑女单车,并且这都是为你着想啊。
再“坏”,都只是一个孩子。
电影中孩子得“变坏”总要有个源头,最常见的是单亲问题家庭。乔克的父亲酗酒家暴,科纳的妈妈试图成为一位好妈妈,但是费力不讨好吧,终日训斥毫无耐心,儿子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是错的。很有感触,叛逆期我也这么看我母亲大人的。想起我的母亲大人说过,第一次当妈妈,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不过即使再讨厌妈妈,科纳仍然在外出“寻宝”之前考虑:答应老妈明天要帮她看摊,怎么办。在偷可以改变他们命运的“宝藏”时义正言辞:
如此紧张的时刻,还能逗下嘴,
最后,担心被偷的毒贩被冻死,留下了自己的衣服??毒贩醒来根据衣服找到了他……善良和蠢确实较难分清。
我们少年,是有想法的!!
在我看来,电影之所以完美描绘少年的样子,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个少年都有过的心态:“我们什么都懂啊,你们大人才什么都不懂。”
乔克怂恿科纳一起去寻找毒品的时候,科纳担心被抓,乔克告诉他不会的。因为那些大人们定下了规矩,顺道嘲讽了一下,“为何大人会有如此幼稚的想法”呢。微笑。
当然,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嘲讽。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孩子,懂很多了。
我们每个人一点一点长大,一次一次回顾自己曾经做过愚蠢的事情,虽然都会暗暗尴尬骂一句自己sb,但也会露出害羞的笑容:真蠢啊,但是勇敢啊我靠。
也许是因为我曾经也是内心叛逆的孩子,才会钟爱这样的放荡不羁的青春片吧。
无所畏惧,异想天开,充满温暖才是少年最该有的样子呀。
白、人物、故事都无比逗逼,尤其是爱尔兰口音,简直就是我们的各种南方方言,黄渤喜欢说的充满喜感的那种 片子本身就是部轻松幽默的青春公路片,类似后会无期那样,引出一个赚大钱的梗,于是俩逗比青年就骑自行车上了路,前有家乡小混混找茬,后有失意警察追,最后好不容易搞成了,却又稀里糊涂的竹篮打水,结果还招来大Boss——半身不遂的毒贩,不一样就在表现出了逗逼的精髓,各种不着调、天然呆,一大一小俩可爱的傻逼好哥们为这所谓的700万欧元就上路了,实际上他们自己连700万这个数字都搞不清楚是多少,只知道“嗯,反正很多”,呵呵 就在么沉浸在逗逼欢乐的气氛中,全片风景摄影也是碉堡,把爱尔兰的风土人情拍的非常有趣,而且引出了一些社会现实的梗,跟之前那部怒赞的新西兰地方神作《追捕野蛮人》异曲同工,音乐也是各种英伦Brit-Pop穿插,没有大牌,没有炫技,有的就是地方特色和喜闻乐见的青春逗逼风以及影片制作的诚意,尽管只有短短80来分钟,丝毫不影响观赏性,几乎是恰到好处的片长 强力推荐,非常不错的一部片子,可称得上是地方神作,完全对得起这高分儿!
这两天看完国产片同名电影,1985年的《少年犯》,记起了是小学时,学校组织我们去看的(去洛阳或是华大?忘了,但一定是走路去的)。影片的情节忘了,只记得片中有个孩子被犯罪团伙教如何偷东西的“技巧”——让他迅速将手指伸到开水里捞起肥皂。这个情节看到了,那个孩子叫“萧佛”,名字起得好,可以令人联想。当年,这应该是作为“教育片”才组织学生去看吧,今天看来,剧本本身很好,反映的问题很现实——当记者的母亲去少管所蹲点采访,父母不在身边,奶奶无力管教,自己的孩子也成了少年犯——直到今天,“留守儿童”的问题愈加严重了。影片的对话那么本真,有粗话,有训斥,有对现实的嘲讽,有警察动手打不服管教的孩子。演员就是“少年犯管教所学员”,本色出演。相比之下,今天的国产片退步太多了,一味地强调“@@正确”,追求技术运用和明星效应,妆容太重,对话都是演戏腔……有对比才有识别力。
主要角色都长的不好看但却都讨人喜欢,是这个系列最大的优势。推荐可以先看一集电视剧,再决定要不要看电影(尽管电影是先拍的)。
非常喜欢的一类电影。好看。
两枚爱尔兰中二病重度少年患者奇葩日常☞一言不合就尬舞的二货,一起光屁股尿过的哥们情谊,同穿一条内裤的好兄弟。青春不迷茫系列,骑着单车寻宝才是正经事。音乐好听,麻麻好可爱,对着比自己小16岁的儿子各种教育,犀利警察哥也特有趣,虽然我们不是正儿八经的好少年,但该听麻麻的话还是要听滴~
完成度很高,唯独节奏太快
81/100 这部电影的魅力在于让一位少年把对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所想所知所感坦诚、真挚还略带感性的娓娓道来,让我们有机会借人物的口说出那些我们希望自己青少年时就能说出的话。就像男主角告诉母亲:不要随便说我是白痴,这会对以后的我产生不好的影响。尽管我现在会做傻事,但总有一天我不会再这样。
美丽的口音和完整的故事。
手脚残疾还能做毒贩,爱尔兰人真硬核
扣人心弦
愛爾蘭好美兩位小哥也都是可人兒
在超宝家吃完果仁青菜炒鸡胸肉后看的 矮子总是平时犯二 关键时刻异常机智了 爱尔兰风光好美 也想去那么美丽安静波光粼粼的地方骑自行车
轻松 风景又漂亮
哈哈哈 好好笑
哈哈哈好好笑,喜欢妈妈和犀利警官。
“据说一个人面具戴久了就很难拿下来,当然我说的不是什么狗屁心理学,我说的是胶水很难弄干净,会粘到皮肤上。”居然是真实事件改编!太好笑了,白粉洒一地的那首lucky真的绝了。
英式黑色幽默,特中二的喜感,贱贱的,很可爱。
中二青年的直男情,有几个段落太好笑鸟。以后谁说爱尔兰英语是英语我跟谁急...
好看的小众喜剧,主角的妈妈角色讨喜
爱尔兰风景好美丽啊……
难得的喜剧佳片!!有点儿盖里奇的意思,大乱斗后一切归于平静…友情,亲情,那些叛逆的,暴躁的,固执的,工作的,酗酒的人,都是孤独的人……
很好看,两个2逼青年的寻宝之旅,执着的警察和总是犯罪未遂的混混很有意思,演员也真的有很青春的小镇犯二青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