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比得兔》给我和孩子的意外惊喜,全程笑声不断! 仿真效果很出色,每一只动物都栩栩如生,每一只兔子都无比萌萌哒,相信女生看完都想养一只兔兔了!故事虽温馨搞笑又正能量,虽然是2D,画面效果却毫不含糊。
故事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兔子们才觉得越是想霸占爱,爱反而会越来越远离它们。So,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你对这个世界如何,这个世界就如何回馈你。爱是越分享越拥有,分享一份爱,并不是让你失去这份爱,爱是无限的。
这片子价值观有很大问题。可能有更深层次的,但是抱歉我没看到。
“害虫”,这个形容这几只萌兔更贴切点吧。看到有些人说彼得兔的报复是因为园子主人吃了他父母,有句话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好像也是他们去偷东西才被抓的吧! 只因此就把彼得图的报复破坏甚至园子主人的死说得这么理所当然?
各种暴力,毁坏别人的劳动成果,窃取别人的果实,在房子主人去逝后把别人家弄得鸡犬不宁,把这个说成是一种叛逆?好吧可能萌就能遮盖陋行!
① 看预告是人兔大战,其实算得上坏人的也就开头的老头和临结尾的夫妇,而且都是迅速搞定。至于男主和比得兔的交锋,到头来推动了他们各自成长,这也很贴合童书原著的主旨:通过一些有惊无险的风波,强调各种高尚品质和爱的价值,妥妥的合家欢,哪怕挤到春节档都应景。
② 同样是英伦萌物,如果说《帕丁顿熊》是悄然不动声色的憨豆模式,那么《彼得兔》就更多师承自狂吼乱跳的巨蟒团。从童书走向大银幕,它们都经历了一番拟人化,也分别继承了两种英式喜剧的宗师级衣钵。如果你喜欢熊,一定会喜欢兔。
③ 追逐打闹的桥段琳琅满目,献上全年龄段爆笑娱乐。虽然是童心之作,仍然满含恶趣味,摔打触电都痛感十足,让人过一把恶作剧瘾。看过了《超级无敌掌门狗》和《小羊肖恩》,应该对这种英国口感的农场大作战非常熟悉,汇集了异想天开、土制装备、机关陷阱、机缘巧合,人兔斗法风生水起,精彩极了。
④ 各色动物配角,匹配的是英式喜剧中从不缺席的乡村怪咖,从大公鸡小刺猬到大肥猪,都是个性鲜明,金句迭出,出场不多但抢戏很疯。几只配角兔也各有各的戏精时刻,毕竟是在表演名家辈出的英国长大的呀。
⑤ 英国人拐弯抹角的文字游戏玩得挺溜,打破银幕的自嘲也很好玩:比如兔子为啥穿衣服,比如以为女主会突然进来,以及“通常的童话故事”会如何如何之类,都是拿自己和影视同行开玩笑,用反套路来调戏观众。
⑥ 多姆纳尔·格里森演这种带点微受气质的大情种,真是驾轻就熟,差点下跪求婚那一个举动,就把他的性格的多层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强迫症的设定也让我好感加成,怕电用袖子去碰,简直是北京冬天被电到怀疑人生的我的日常,另外真羡慕他那副衣架子身材啊。
老麦格雷戈因为兔子弄乱了菜园而大发雷霆,贝伊小姐告诉他没什么,认为是他太暴躁
小麦格雷戈被兔子恶搞到要疯,贝伊小姐认为这不可能,他们只是一群无害的兔子
但当贝伊小姐看到彼得弄脏了她的画(虽然其实并不是),她却很生气并把彼得赶走了
原来不是针扎不疼,而是没扎到自己身上啊
贝伊小姐认为是小麦格雷戈用炸药时很生气并拒绝了他的道歉
但当她知道其实是彼得干的时立刻接受了道歉并没有对之前冤枉小麦格雷戈作出任何反应
都这样了还能在一起想必是真爱吧
这部片子是想告诉我们无论你作了多大的死把别人伤害得有多深只要你最后(并不)诚心诚意的道个歉别人就会原谅你并继续愉快的生活在一起?
我衷心希望看这部电影的人都有足够辨识能力来判断对错
同时希望亲戚家的熊孩子不要看到这部电影
《比得兔》是彻头彻尾的成人向动画片,只不过是真人动画。
电影的分级都是PG级,意思是: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儿童产生不适感,或者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
比得兔一家原本生活在田园,后来老麦格雷戈先生入侵了田园,修起了栅栏,将比得兔一家赶出了田园。
友好对待比得兔一家的,只有邻家姑娘贝伊。
面对亲人的死亡、家园的失去,比得兔对老麦格雷戈先生、他的侄儿托马斯发起了进攻,企图夺回家园。
电影充满隐喻,比得兔代表的是熊孩子,贝伊代表的是维护熊孩子的家长。
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实际上贝伊和比得兔并非母子关系。
比得兔多次去菜园偷菜,还和小动物们把托马斯家搞得乱七八糟,贝伊没有阻止比得兔,反而叫托马斯不要关菜园的门。
当比得兔毁了贝伊的画,贝伊却生气地赶走了比得兔,虽然这是托马斯嫁祸给比得兔的。
相当于熊孩子搞了破坏,家长不批评熊孩子,反而让受害者让着熊孩子。
而熊孩子终于伤害到自己的时候,家长就要惩罚他了。
受到伤害的不是自己,就无动于衷;当自己受到伤害,就要让对方付出代价,这未免太双标了。
正是因为有这种家长,才会培养出这样的熊孩子;反过来仍然成立,有怎样的熊孩子,就有怎样的家长。
熊孩子之所以捣蛋,是因为不知道捣蛋有什么害处。这可能是因为家长没有告诉孩子,捣蛋的害处,也可能是孩子捣蛋后,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惩罚,让他长记性,让他以后不再捣蛋。
很多家长认为,动画片是幼稚的、低龄的,还要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不能有血腥暴力,不能有邪不胜正。
于是,现在的孩子只好看着《喜羊羊与灰太狼》长大。
其实,像《火影忍者》《海贼王》《柯南》这种,家长认为不适合给小孩子看的,恰恰才是真正优秀的动画片。
当然,只让孩子看也是不对的,因为孩子没有明辨善恶是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家长怎么教。
《黑镜》第4季第2集中,妈妈运用了“方舟天使”程序,可以选择性屏蔽孩子的感官。
妈妈不教育女儿什么是暴力、性爱、赌博、毒品,反而武断地封闭女儿的感官,让她完全不知道这些东西。
甚至,女儿连血液都不懂。于是,为了知道什么是血液,女儿选择了自残……
孩子不可能在18岁的时候,突然就懂得什么是暴力、性爱、赌博、毒品等等,越不给孩子看,他们越好奇。
那些所谓的“少儿不宜”的东西,还是应该教育多于禁止,至少让孩子知道那是什么东西、至少有辨别的能力。
家长要做的不应该是完全禁止孩子了解,而是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所以在我看来,关键不在于一部动画片适不适合孩子看,关键在于家长能否恰当地指导、教育孩子。
《比得兔》中,比得兔非常腹黑,会用捕兽夹、钉耙对付托马斯,用水果打托马斯的下体,使用炸药后栽赃嫁祸给托马斯,电击托马斯……堪称兔子界的杨永信。
电影的剧情和笑点也比较成人向,只有大人能看懂。
老麦格雷戈吃了比得兔的爸爸、托马斯试图电死小动物、炸死比得兔一家,这些桥段都意味着这部动画片可爱的外壳下包裹着黑暗的内核。
当然,无论是黑暗也好,成人向也好,这都只是电影的风格。
如果非要说评价这种风格的好坏,我更倾向于“好”。
孩子天天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就会误以为世界永远是美好的,坏人(灰太狼)都是弱智,一点都不可怕。
而《比得兔》中,比得兔拿着弹遥控器,不小心碰到按钮,结果炸断了树木,不仅毁了自己的家庭,还破坏了贝伊的画作,说明捣蛋的危害是很大的,危险的东西就不应该去碰它,一不小心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现在的熊孩子在名胜古迹乱写乱画,在别人的钢琴上倒饮料,刮花别人的汽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太溺爱。
贝伊误以为比得兔毁了她的画,赶走了比得兔;
贝伊误以为是托马斯炸了大树,于是和托马斯绝交。
这些就是犯错的代价。
如果贝伊能够一视同仁,从一开始就对比得兔这么苛刻,就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坏。遗憾的是,她具有双重标准,当他人的利益受到破坏,她无动于衷;只有自己的利益遭到触犯,才有所作为。
我们身边有多少像比得兔那样的熊孩子,调皮捣蛋还觉得自己是对的;
又有多少像贝伊那样的家长,孩子调皮捣蛋,还觉得是受害者的错:你是个大人,可他只是个孩子啊,你应该让着他。
所以我十分理解托马斯的心情:对啊,他只是个孩子,我不应该骂它,我应该用炸药炸死它全家!
值得注意的是,现实生活中,别人抢占你的家园,杀害你的亲人,是会受到法律制裁的,你也可以报警。
但比得兔被抢占家园,被杀害亲人,没有投诉渠道,也没有报案途径。
更为重要的是,他无法和老麦格雷戈、托马斯讲道理,也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如果不通过暴力途径抢回菜园,就只能吃哑巴亏。
于是,这就指向了另一个主题:报复与和解。
在比得兔看来,这块田园本就是它一家的,麦格雷戈一家才是入侵者。
但站在麦格雷戈一家的角度来看,我辛辛苦苦种的菜,你凭什么要偷?
正因为比得兔认为自己是对的,它才会变本加厉,用更暴力的手段对方托马斯。渐渐地,它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忘记了自己的初衷,目的已经不再是夺回家园,而是夺回贝伊。
托马斯也变得更加愤怒,最初只是把兔子关在外面,后来却决定要炸死它们,这很大程度上是比得兔逼他的。
比得兔争夺家园、托马斯防守反击,通通没有解决问题,只是让事情变得更坏。
比得兔和托马斯的对抗,导致两败俱伤,导致比得兔、托马斯、贝伊三方分崩离析。
最后比得兔向贝伊道歉,托马斯也向贝伊道歉,他们才握手言和。
这一切始于仇恨和愤怒,又以宽容和大爱结束。
冤冤相报何时了,愤怒只会招致更大的愤怒,他们从一开始就该和睦相处。
如果比得兔肯忍受委屈,就不会让事态升级,不会让兄弟出现生命危险,不会让一家人产生矛盾。
如果托马斯关爱小动物,就不会出现这场人兔大战。
放下仇恨,比展开报复更加困难,但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坏。
狭隘、愤怒、仇恨不能解决问题,和解、退让、大爱才可以解决问题。
正如比得兔的父母说的:分享爱,不会失去爱。
这和《三块广告牌》的剧情类似,主角们互相伤害导致两败俱伤,最后选择了和解。
我想起了《完美陌生人》的台词:
不要因为好强而把争论升级成争吵。我不认为让步的一方是软弱的,事实上让步才是明智之举。我见过的所有能长久的夫妻(或朋友、同学、亲人)都是,一方会试图退后一小步,但那是前进的一大步。
最多3.5。全程烦死主角兔子们了,兔兔这么讨厌,破坏菜园,伤害人类,这是在教小孩子成为熊孩子啊!兔兔就应该被做成食物!要是没有最后一段主动道歉和大和解,彼得兔能成为史上最让人讨厌的主角。都是英国来的,就不知道学着点帕丁顿熊的优雅绅士吗?
剧情挺紧凑的,兔子们真的可爱,有宣传环保的正能量价值观,看下来很温馨欢乐。
私心给windermere英国湖区和英国周渝民加一星,连foxgloves也还原了。只是彼得兔太调皮,没有原作里面水彩画的美感,加上rap,实在没那么british
在电影院狂笑…感觉自己最近笑点越来越低了233 这兔子是真的疯…其实满过分的 而且太聪明就没有萌感了 然后就是…强行带了一波伦敦地标 harrods相关真的太好笑了
兔子作为主角竟然一点也不可爱
有几个笑点还是很有趣的,兔子的设定也比较独特,属于叛逆系,并不是乖乖仔,而是有点坏坏的。
摒弃了童书的古典田园风,以根植于现代叛逆青年的姿态老调重弹,以迎合年轻观众的新鲜感去颠覆固有的印象。用近乎《猫和老鼠》《小鬼当家》的兵来将挡,带出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和解,这也是原著精神的传承。得体没有亵渎,是适用于时代和市场的改编。
小兔子挺可爱,特效做的很逼真了。故事有点老套,不过过节期间看看还挺欢乐的
千!万!不!要!看!国!配!版!#谁能想到他变心了呢!短短5年后《时空恋旅人》的男主用同样的雨中浪漫桥段收获了《比得兔》的女主。当年的,瑞秋·麦克亚当斯变成了萝丝·拜恩!#
一些情节我不是很认同适合小孩子
这兔子只可能是韦斯莱双胞胎变出来整比尔的吧!惨绝人寰
不要问我为什么看了彼得兔。私以为彼得兔的形象那么深入人心一个关键点就是它的水彩画风,典雅清丽,是真正的田园风情。一旦做成了流行的3D动画,又各种摇滚嘻哈,总觉得味道少了很多,有一些落入俗套。不过倒还挺好笑的。我还是爱Gleeson的。非常关心兔肉派会好吃吗?
观影体验实在太奇妙,不是没看过后期没做好的片子,但时不时会大银幕上出现手绘的分镜图,兔子说话的时候嘴不动,还突然一帧一帧地变成定格动画,人身上的威亚绳都没P掉,经常飘着纸做的公鸡和手画的小人……实在是全场爆笑。男主角什么时候这么帅了第一次get到!看得好想和他谈恋爱!女主也好美好!
兔兔好可爱!但是太坏了!糟蹋粮食还害人!看完去吃了一顿王妈手撕烤兔,大满足。
兔子好可爱,电影也还可以,笑点挺多的,看点轻松的电影放松下心情
哪是比得兔,而是比得兔作为第三者眼下的人类爱情。
治愈了我的情人节孤独症 谢谢你
兔子真腹黑,还会弹JJ。
和《帕丁顿熊》系出同源,又用动画+故事装点英国,搭配不变的社会呼吁主题(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略略略)。角色奔跑的视效和融合动物性格(比如过马路的鹿)仔细,但男女主火花有限影响故事进入。联想小胖的声音搭上身形矫健的彼得兔略有反差萌,配角里属Sia献声最惊喜。多首老歌新唱,意外得好听~
女主设定是永远看不见自己孩子有多熊的圣母,回头对着老公一顿咆哮;男主处处被压榨憋屈可怜傻白甜,为了追一无是处的女朋友丢下工作去乡下给差点弄死自己的仇人种菜吃,还得给仇人和女朋友出钱修房子。兔子恋母情结严重到杀人未遂完全没有萌点,那只鸡笑的肚子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