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莫里斯1987

HD

主演:詹姆斯·维尔比,休·格兰特,鲁珀特·格雷夫斯,丹霍姆·艾略特,西蒙·卡洛,比莉·怀特劳,巴里·福斯特,朱迪·帕瑞福特,菲比·尼克尔斯,帕特里克·戈弗雷,马克·坦迪,本·金斯利,姬蒂·奥尔德里奇,海伦娜·米切尔,凯瑟琳·拉贝特,彼得·爱,迈克尔·吉恩,Mark Payton,奥兰多·威尔斯,玛丽亚·布里特涅娃,米尔斯·理查森,Phillida Sewell,哈里特·索普,朱利安·沃德姆,Richard Warner,让-马克·巴尔,海伦娜·伯翰·卡特,塞雷娜·戈登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87

 剧照

莫里斯1987 剧照 NO.1莫里斯1987 剧照 NO.2莫里斯1987 剧照 NO.3莫里斯1987 剧照 NO.4莫里斯1987 剧照 NO.5莫里斯1987 剧照 NO.6莫里斯1987 剧照 NO.13莫里斯1987 剧照 NO.14莫里斯1987 剧照 NO.15莫里斯1987 剧照 NO.16莫里斯1987 剧照 NO.17莫里斯1987 剧照 NO.18莫里斯1987 剧照 NO.19莫里斯198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莫里斯198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少年莫里斯·霍尔(奥兰多·威尔斯 饰)在海滩接受了性教育之后,却宣称自己不会结婚。1909年,在剑桥读大二的霍尔(詹姆斯·威尔比 饰)结识了大三的克莱夫·达勒姆(休·格兰特 饰)。1910年,两人的感情突飞猛进,而霍尔也因此被康沃利斯院长(巴里·福斯特 饰)赶出了学院。1911年,眼看着朋友里斯利(马克·坦迪 饰)子爵被判刑,达勒姆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1912年,经过一个半月的深思熟虑,达勒姆结束了与霍尔的恋情。1913年,达勒姆邀请霍尔作为傧相参加自己的婚礼,但他没有想到,他的猎场看守亚历克·斯卡德尔(鲁伯特·格雷夫斯 饰)将会与霍尔相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派遣女公关彩华小芒年礼节-2025芒果黏黏会英雄第二季大师(2022)木偶惊魂2023佛陀 国语版时空怪客第二季仙魔大战情妇 第一季剧场版 怪化猫敢梦者堕落天使2016暗花国语最美的时光2013俄罗斯姑娘在哈尔滨明日生存指南别敲两次门美人鱼1984国语步步惊心2011辛普森一家第二十四季人体奥秘汉娜·盖茨比:道格拉斯老板不知道的我 老友季403公寓大地2021

 长篇影评

 1 ) 两种悲剧

“这世上的悲剧有两种:一种是,想要却得不到;另一种是,得到了。”
——奥斯卡•王尔德

二十世纪初的英国是古典主义生活方式最后的流连时光。那个喜欢在衿上佩戴铃兰的唯美才子已长眠地下,可这“不能说出口的爱”仍以最不可捉摸的方式降临人间。
  
古老厚重的剑桥校园,在五月的芬芳与喧哗中间,莫里斯,一个高挑恭谨的金发青年,怀揣着对传统的虔敬,和一丝隐约的躁动不安。

一次邂逅,一见倾心,虽含情而不语,实则早已思念彷徨到五内俱焚。美貌的贵族青年克莱,带着聪明人特有的优越感,整天高谈阔论着古希腊文化。可他又那样敏感,小心翼翼地掩饰着对莫里斯的欢喜——“你读了《会饮篇》没有?”在波光粼粼的康河上,他好似漫不经心地将目光投向夹岸的鹅黄橘绿,狡黠秀美的蓝眼睛里很无辜的藏着最甜蜜的勾引。

于是在那个暖阳流转的午后,他轻轻拥他入怀,他的嘴唇厮磨着他发烫的脸颊。柔情似水,却战战兢兢。

如果一切只停留在此刻,让温存驻留成永志弗灭的感激铭篆,那该有多完美。可钟摆兀自嘀嗒,相恋的两人却不能不成长,也许你能保证自己不会改变,可怎么能保证伴侣也始终不渝?

克莱终于发现,自己多年来苦心经营的那座希腊神邸竟如此苍白易碎,根本无法保护他“这样的人”免受身败名裂和牢狱之灾,他便瑟缩着满心满眼的恐惧孤独,擅作主张地自放于虚伪的余生。

无所谓对错,没什么可以抵抗时间的侵袭。

埃里克的出现,给了莫里斯一线生机。当他坐在车上,想着为自己放弃了一切的情人,不知还有什么能挽回得了他,何况克莱几句陈词滥调的劝说?埃里克只是个普通的仆人,他拥有的很少,可是这仅有的一点他也为爱而放弃了。

电影的可爱之处,就在于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画上休止符——比如,当莫里斯与埃里克用所有力气尽情占有彼此时。

克莱似乎看到莫里斯在萋萋芳草上向自己挥手,是呼唤还是道别?富丽庄严的剑桥在伦敦的雾霭中远去,渊博如她,也解答不了人最底层最原始的困惑。克莱弄丢了自己的爱,连他自己都记不起,究竟何时何地。

 2 ) 牛津王尔德,剑桥莫里斯

王尔德之后,又见莫里斯。 传说中的精英阶级的确存在。贵族才俊,翩翩风流。读柏拉图会饮,弹奏柴可夫斯基。 一见钟情 一往情深 虽然并非一生不渝…… ---------------------------------------------------------- Hugh Grant天生一对桃花眼,在剑桥古旧的砖瓦墙前,他说,“你读了那些书吗?你应该明白——” Maurice问,“明白什么?” “明白我爱你!”那一刻,clive双眸殷殷,目若星朗。 -------------------------------------------------------------------------------------- 在郊外第一次缠绵,clive说,从此我将半梦半醒。自然,梦中是maurice。 “我喜欢你胜过生命中的任何一个男人。”Clive小心翼翼,他不再对maurice说“爱”。 ---------- 当从前的学长因为同性恋被捕入狱后,clive因为害怕牵连,拒绝为其担保,学长前途尽毁灭(依稀,又是一个王尔德)。 而clive也为此郁郁不欢,最后竟昏倒在了餐桌前,maurice心痛之下,当着他母亲的面,情不自禁的吻了clive. 有人说clive的悲恸,与其说是对学长的负罪感,毋宁说是决心与maurice分手的绝望。 -------------------------------------------------------------------------------------- 终于,clive结婚,俏皮的夫人给maurice电话,“哦,这已经是我们打的第八个电话了。” “第八个电话。”maurice低低的重复。那时的心情,我知道我知道。 华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他本来说不去的,到底还是去了,衣冠楚楚的站在新人的马车前,背景音乐大似神秘园。叫人心痛,英伦的贵族,英伦的内敛、温柔、压抑、和痛苦。 婚后某晚,clive说,“我从未忘记过去,只是不要再提。”他低头吻maurice的手,maurice低头回吻他的手。 ------------------------------------------------------------------------------------- Maurice最后自言爱上了clive的家仆桑德。 一个漂亮的男人,并且给了maurice夙愿的男人间的性。 “我们分享了一切,clive. 我们在你家做了,在镇上也做了,还有船房。” Clive震惊,只呆呆的低语,“你疯了吗,绅士的爱之维系于柏拉图。” ----------------------------------------------------------------------- 我无法说maurice是蓄意告诉clive他已经另有所爱,以报复他常年郁郁无望的爱。但没有人可以证明maurice不是为了这个理由,或许。下意识的。 Maurice最终和桑德有情人终成眷属,但,那是谁的浪漫主义,又可以持续多久?我不是鼓吹阶级不可调和论,但我相信maurice心中那块曾经的柏拉图圣地永远是clive的,智商和情趣不是光光用勇敢和无畏的牺牲就能弥补的。 二来,不厚道的说,桑德和Clive为爱的付出并不等价,用经济学的机会成本来讲,clive前程似锦,而桑德不过是“下人”。(对不起,原谅我,其实我爱桑德的容貌) ------------------------------------------------------------------------------- 说到这里想到另一部LES小说,sarah 的《affinity》,书香门第的小姐玛歌本与表妹相恋,后来表妹嫁人,她在监狱里认识了塞琳娜,惊为天人,倾心相爱。 但作者sarah还是不无刻薄的写出当玛歌对着塞琳娜出口成章的时候,塞琳娜纵然有着那样勾魂摄魄的眼睛,却是对出典意境木然不知,无以应对。想当时,玛歌的心中也不是滋味吧。 -------------------------------------------------------------------------------- 我不知道。 我本该赞扬,或者更爱maurice的。但完片后,倾心的,是clive,。 不仅仅因为Hugh Grant那双彼时尚未沾染风尘的桃花眼。 GAY中,王尔德只有一个。 而君只见王尔德在法庭上为了他那“不能言说的爱”慷慨陈词,却不见他在狱中日日以泪洗面,诅咒道格拉斯。 牺牲,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牺牲之后,也再不复当初情爱。 王尔德感叹,真正的爱情,何其脆弱。出狱后,才子老矣,锐气尽去。 -------------------------------------------------------------------------- 正真爱的—— 是那一年,静谧的内室,maurice用手抚摸clive的发,慢慢的将自己的头温柔的靠上去,clive不可置信的喜悦,回身,无言的拥住他。 那一夜,clive孤枕难眠,黎明时分,maurice罗密欧一般的从窗口爬进他的房间,只为一个回应的薄吻。 彼时,无非议,无丑闻,无审判,无自疑。 但那一刻,留不住的。 ------------------------------------------------------------------------------------ 《tipping the velvet》里舞台中央的nan最终将玫瑰抛向了F,但那一朵曾经唤醒她爱情的玫瑰,那个曾让她心碎的女人始终是K,不能和你最爱的在一起,就选择最爱你的。 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maurice。至多如此。 maurice,即使拥有桑德,也终究逃不过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Maurice不期夜访,告诉clive,他爱上了桑德。 Maurice离去之后,clive走进卧室,吻了吻妻子,镜中人是谁,不忍细看。 其实不应该责备clive,他始终不曾食言——“今生我将半梦半醒。” 剧终时分,他是忍受着怎样的煎熬,故作木讷的关掉一扇又一扇窗。谋划着,在世俗的婚房里昏昏睡去。 直到最后一扇,才发现自己流连如斯。窗前,依旧是那年的剑桥,某人黑帽黑衫,听不清的笑语,挥动的手臂,来吧,来吧……那只是情人的旖旎梦境。 Clive依窗,对着臆想中的Maurice喃喃低诉。 “你在和谁说话”妻子走过来伏在他的肩上 “没什么,在练习一篇演说。” 这个心思玲珑若此的男人! 半夜听OST, 不知为何,总是念及这个镜头,“老”泪不禁纵横——终将腐朽的青春

 3 ) 当男人爱上男人

        英国人不管是写作也好,拍电影也好,人物故事都在其次,重要的是一种腔调——英国腔调,永远地置身事外因此保持一成不变的从容。英国电影和英国文学非常接近,我看《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就如同读一本英国小说,《莫里斯的情人》也是如此,只是更激情一些。
     最能代表英国文学腔的莫过于简奥斯丁,无伤大雅但也着实让人难堪的小玩笑,一丝不苟地尽绅士和淑女该尽的责任,缄默时要让所有人知道自己必须保持缄默, “我知道但我就不告诉你”的“找抽”行为让他们有极大的满足感,但并不妨碍他们私底下散播些流言蜚语并声称是在确信不会伤害到当事人的情况下才透露的。总之,都像是在说别人的事,透着事不关己的冷静,或是冷漠。在英国人的审美里,因为含蓄,所以优雅。像艾米莉•勃朗那样的另类作家简直是英国文坛的一朵奇葩。
        一板一眼,拿腔作势,刻板守礼,闷骚到死,全世界的人都有理由不喜欢英国男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因为完全相同的理由而喜欢英国男人。因为人生总会有一个阶段是喜欢点到为止、浮光掠影的爱情的。克制的激情,隐忍的放纵。毛姆在评价简奥斯丁时说:“你总觉得明天就要发生什么大事了,可是等到明天过去,什么事都没发生。”真是搔到了痒处,在英国的故事里,不会真的发生什么。没有海誓山盟,没有不顾一切,没有真情告白,没有远走高飞。
       但就是这样的点到即止同样能把人撩拨到坐立不安。红磨坊的女郎们要靠撩起裙子让男人疯狂,伦敦郊区的淑女们裹得严严实实照样能让你面红耳赤,这是英国式的性感。
      在不动声色的冷静中,英国电影和演员习惯了不温不火的状态。《莫里斯的情人》算得上是有激情的了,它比起导演的上一部作品《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要带劲得多。特别是莫里斯在雨夜把上身探出窗外,让大雨把自己浇透的那一幕。
      我和很多人一样,钟情于克莱和莫里斯在剑桥学习的那一个段落,最美的不是真的发生了什么,而是那些可能发生什么的瞬间。是的,我就是这么搔情。英国是崇尚精英文化的,莫里斯和克莱就是精英中的精英,出身贵族,求学剑桥,克莱更是就读于传奇的三一学院。这些美少年的日常生活就是躺在羊绒地毯上谈论诗歌,在有钢琴的宿舍里弹柴可夫斯基,在精致的6人小课堂上朗读古希腊经典,在碧绿的康河泛舟讨论雅典社会和基督教义。那个时代的牛津剑桥是同性恋的温床(牛津不就走出了个王尔德吗),男孩们正处在他们“最好”的时候,克莱那双深情而又不安分的眼睛,还有莫里斯那一头过分耀眼的金发,两个人都美得不可方物。他们朝夕相伴、打打闹闹、耳鬓厮磨、暗生情愫,不正像是当年的你和我吗?“恰同学少年”,为彼此的青涩和张扬所吸引,感受到爱,表达了爱,得到了同样的回应,还有比这更欣喜的吗?不管对方是男孩还是女孩。
       是克莱启发了莫里斯,他陪他弹钢琴,把咬了一口的苹果递给他,他在教堂外傻等着他,他跟他抱怨自己的家庭纠纷,他甚至先说了“我爱你”,但是莫里斯后发制人,他醒悟的晚,但更激进更热情。
      不难理解克莱后来为什么要拒绝莫里斯,作为情人莫里斯太过热情,热情的都不像一个绅士了,但他又那么执着,不管是情人还是朋友,无论在你家或我家,只要能留在你身边就好,这种百折不挠的执拗倒是地道的英伦作派。
      不能把爱人留在身边,就把自己留在爱人身边好了。
      电影前半段耽美,后半段纠结。在克莱结婚以后,莫里斯与他以朋友身份交往的那段时光最是销魂。每当莫里斯出现在画面中,都能让人感受到作为一个成年男人和一个成熟男人他所压抑的情欲和渴望。他要的那么少,但在克莱看来已经是太多了。
      依然是不动声色地吃饭打猎,不动声色地喝酒玩牌,莫里斯内心狂躁但外表平静地爱着克莱。这样的莫里斯很男人,或者说雄性十足。詹姆斯威尔比的首次银幕秀就如此出神入化。绅士的温文与冷静,爱人的狂热与深沉,男人的强悍与隐忍,这几种看似互相矛盾的气质在他身上浑然天成,把莫里斯塑造成一个十足的绅士,纯粹的爱人,绝对的爷们!
      风华正茂的休格兰特扮演的克莱不愧是调情高手。他弹悲怆给莫里斯听,推荐会饮篇给他看,以求莫里斯领会自己的心意(“悲怆”是柴可夫斯基写给他的侄子,同时也是他的同性爱人的作品,“会饮篇”则记述了柏拉图对亦男亦女的“阴阳人”的观点);在草地上打滚时他拒绝吻莫里斯,说这样只会让两人越陷越深;他冷着脸让莫里斯帮他解开袖扣,漫不经心地扯下莫里斯的领结,赌气把他关在门外,只为惩罚莫里斯未经他同意就蓄了胡子;晕倒在莫里斯家里的那个晚上,他像个被宠坏了的孩子一样硬是把莫里斯赶出房间。任性、冷酷、淘气,这样一个情人,谁能不爱呢?
      最有趣的一段对手戏是克莱误以为莫里斯交了女朋友而醋劲十足地跑去祝贺。他自说自话,任谁都看出了他的言不由衷。什么“你到底感觉到女人的好了”,“看来我们总算把事情给了解了”,其实总结归纳为一句话就是:你胆敢背着我交女朋友,我嫉妒死了!他说“我从未忘记过去,只是不想再提起”,然后出其不意地突袭了莫里斯的手背,之后更是不依不饶地要莫里斯还他一个吻!还有比这更堂皇的调情吗?还有比这更露骨的表白吗?克莱每次的拒绝都是一种残忍的试探,看莫里斯的爱能坚忍到什么程度。克莱享受这种游戏,被爱者掌握主动权,向来如此。这是克莱结婚后两人为数不多的一场独处戏,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是,每一秒,只要莫里斯少一分克制就会引爆激情,而假使克莱多一分软弱就是一场缠绵!
      瞧瞧我们一根筋的莫里斯都被他撩拨成什么样子了?半夜爬窗潜入克莱的房间;为了跟克莱约会而得罪学监被迫退学;当着自己母亲的面亲吻克莱;把亲妹妹当成假象情敌而差点把她撕成碎片;吵闹,耍赖,不依不饶,摔桌子砸板凳,但最后还是乖乖来参加克莱的婚礼了;每次见面都要忍受爱人近在咫尺而不能缠绵的煎熬,但继续频繁出入克莱的庄园;莫里斯的爱是如此阳刚,他精力充沛,动作迅速,点烟抽烟的样子如此贵族,笑起来如此爽朗明媚,一扫同性恋在我们印象中的优柔和阴郁,成功为同性爱人们正名!
      尽管备受折磨,我宁愿莫里斯就那样一直爱克莱下去,而不被亚历克诱惑,不跟亚历克私奔。背叛者纵有千错万错,留守者也应该坚持他爱情上的操节,不是吗?
      默默地爱了一个人很多年而得不到回应,是有权再去选择别人的。可是,我们有时都会不太现实,不是吗?希望爱了就是一辈子的事。
      我可以不爱你,但亲爱的,请你继续爱我吧。
      我是生克莱的气,因为他的始乱终弃,因为他的怯懦无情。但他又能怎么办呢?那个时代的英国,同性爱是要受牢狱之灾的,会把两个人都毁了。克莱何尝不爱他这个率真的小情人?每次莫里斯离开庄园时,克莱都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尽快赶回来(as soon as you can),因为忍受不了分离;每次送莫里斯都要送到最后,无论是在站台还是在雨中,因为不舍;每次莫里斯对别的男人感兴趣,他就会说那人的坏话,因为嫉妒。
      有一次演讲回来,看到莫里斯和亚克力板球打得正欢,克莱的表情是极度不爽,衣服都不换就跑上场了,他忍受不了莫里斯跟除他之外的人有那种默契。导演在展现三角关系时节奏控制得恰到好处,虽然之前也有过三人同时出现的场景,但这是唯一一次新欢旧爱的正面冲突,依然是什么都没挑明,但一切都再清楚不过了,5分钟的戏煞是好看。
      不过比起三角关系,我更愿意回味那些只属于莫里斯和克莱的画面。克莱总是到处走动,喋喋不休,莫里斯则喜欢独坐一旁,静静抽烟。克莱结婚以后两人很少单独相处,但无论在场有多少人都只是活动背景而已,两个男人藉着这一点“距离”谈情说爱,两人甚至不交谈,不对视,但就是让人觉得情意绵绵。每一场对手戏都耐人寻味,明明是拒绝的人却分明在挑逗,偏偏是给予的人却一直在防守。一动一静,好像涨潮时分海浪与岩石的较量,每次都筋疲力尽,转天又重新来过!
      当莫里斯最后告诉克莱他决定和亚历克一起生活时,我跟莫里斯一样感到一种报复的快感,有那么半分钟,莫里斯甚至是在穷追猛打,而可怜的克莱已经招架无力。看到对方痛了,以证明对方还在爱着自己,这不是我们常用的技俩吗?并不断从中得到满足。在爱的角力中,唯一的一次,莫里斯胜出,而且是完胜!一分钟,克莱出局,再无翻盘机会。克莱不过是娶了个女儿,而莫里斯是给自己找了个男人。
      在这一刻我也不能免俗地希望克莱去挽回莫里斯,而莫里斯也真的会为他留下。但是,这不是偶像剧。爱或不爱是一样的绝望,任谁都拿自己没办法。
      克莱的慌张和笨拙,他的口不择言和六神无主,已经让我和莫里斯都得到了满足,不能要求太多,不是吗?失去是一瞬间的事,快感和痛感都只是0.01秒的脑波振动,无论逃避还是享受,我们都措手不及。
      当克莱望着窗外喃喃自语时,迷茫的眼神证明他信守了对莫里斯的承诺:如果有一天你离开我,我将在半梦半醒中度过余生。
      王尔德说,世上只有两种悲剧:一是想要而得不到;二是得到了。
      所幸,莫里斯和克莱属于前者。

 4 ) 会饮篇等等

Maurice的精神分析师说,England has always been disinclined to accept human nature。human nature,虽然已经成为电影题材的大俗,却正是我看这个电影从始至终的感觉。几乎所有人都在或多或少地拒绝某种人性,从而服从于社会压力这另外的人性。而人性的自相矛盾,比起抗争命运失败的经典悲剧,能产生更压抑的悲剧感。

就像Maurice在划船那场戏里讲的,腐国人民总要有个一致的信仰体系来维护社会秩序,好比the Redemption和the Trinity(纵使他自己并不比Durahm更相信这些东西)。只要避免思考和质疑,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甚至自我洗脑,从而顺应社会的信仰,来逃离孤独甚至流放。从小总是中规中矩的Maurice在遇到Durahm之前是这样,遭遇Risley入狱打击之后的Durahm更是这样;但Maurice在Alec的启发下选择了诚实,而Durahm亲手在自己眼前放一个钟摆来催眠自己。最后诚实的人找到了真爱,自欺欺人的人抱憾终生,倒是浪漫主义的观众喜闻乐见的结果。

本人不学无术,以至于总是在听说“柏拉图式的”某某时一副鄙夷的样子甩过去,从没有仔细想过柏拉图怎么会关心这样虚伪的问题。看了Maurice之后才恍然大悟,古希腊的先哲跟我们的老祖宗一样重男轻女,“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怎么会就交配这种工具性的东西喋喋不休呢?人家明明主要是在讨论男人之间的爱究竟怎样才崇高而道德嘛!

于是今天去翻了翻《会饮篇》(备受争议的敝校教师王晓朝的译本),苏格拉底的清谈开始于将爱与善恶和美丑剥离开来,也就是我们颂扬爱,并不因为它是善的或美的,而因为爱本身值得颂扬,好比
“节制确实被定义为控制我们的快乐和情欲的力量,而世上没有一种快乐和欲望能比爱情更强大……控制我们情欲和快乐的爱神就可以视为节制本身。“如果说我们推崇善是因为它让人类社会的其他成员受益、推崇美是因为它让人产生独立于功用的愉悦感,那么推崇爱大概就是因为它的真实感和力量感。而既然爱的道德在于追求心灵的美与和谐,女性又不能从生儿育女中抽身出来修养学识,没有任何精神可言,那终极的问题就必然是由精神相通而相爱的两个男子要不要分享彼此的身体。柏拉图的答案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柏拉图式的“。这本来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但我们长期的误用和不假思索已经曲解了platonic这个词的意思。

Durahm带着很多同样饱读诗书的人都有的对古希腊精神的神往,把自己的爱严格地按照柏拉图描述的样子雕琢,游历年久失修的希腊而产生的幻灭最终让他连这柏拉图式的基情也放弃了。幻灭的罪魁祸首,其实还是起初的幻觉,Durahm贴切代表了我等自欺欺人的伪善者面对的窘境。但我们仍然可以被爱神眷顾的Maurice所感动,因为爱的真实和力量(好恶俗啊),而真和力量、尤其是力量也是人类自古以来就莫名崇拜的。我不知道其他观众的感觉,但当听到那句台词从Maurice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我literally浑身都颤抖了——"I am flesh and blood"。

——————————————————————————————
忍不住再推荐一下,此片值得长久收藏,因为
一,证明了英国人穿秋衣,还穿秋裤
二,记录了探长年轻时正面全裸的美貌

 5 ) 有人睡去,有人醒来

最后一幕,当Clive走上前,欲关上最后一扇窗,映上心头的却是几年前在剑桥读书时的情景,不曾动身一同前往,于是挥手告别。而此刻眼睛所流露出的不止是怅然,因为自此心间有了一道永久的缺失。

反观片头,也曾让我看得津津有味,或许你可以说它交代了Maurice的家庭背景,甚至解释这样一个Maurice的成因。站在全片的角度来看,即使有意与后面构成反差或呼应,也终究觉得这片头是那么无关轻重。电影的前半部分清新隽永但隐忍克制,后半部分似乎粘稠紧张却让人心中有快意。

电影结束后,我的思绪也还停留在前半部那段青涩美好时光里,看着这些骄傲,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穿梭在古老的校园里。周身的气息里是友谊,或者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的爱情,令相似的灵魂不能自已。

他们两人都曾半睡半醒,但终究是Clive更先知先觉一些。相遇之后,就对两人的关系处于一种引导的地位。你看他悠然弹奏着钢琴,Maurice却在一旁兴奋的不能自已,待到他自己弹奏时,那急促的琴声里,分明有着情欲的张力。Clive每每主动出现在Maurice的房间里,说话时常有种漫不经心的腔调,一旦认真起来便是王尔德式的惊人语。这些都对Maurice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的确,Clive 是危险的。在这里,我不得不说,年轻的Hugh Grant 将Clive的迷人不羁,羞涩笑意,飘忽闪躲的眼神,欲迎还拒的心思,演绎的丝丝入扣。

在许多的故事里,都能觉察到,短暂的分离是感情最有效的催化剂。第二次假期,两人都尝到了想念的滋味,重聚时不自觉的抚摸或者深深相拥这些,都远远不够,于是Clive一吐衷肠,这却让Maurice乱了一时分寸。直到夜里,我们后知后觉的Maurice越窗而入,送上一吻来回应Clive,然后匆匆离去。你才觉得心里有了一思笑意。此时便能猜到,这之后,爱得更勇敢,更猛烈的必会是Maurice。

两人郊外玩耍时Clive不时的拒绝,或者说对柏拉图之恋的维护,及至后来,Risley被捕后Clive心中顿升的悔意与行为上的远离,再然后娶妻,走上仕途,那个年代这些在多问发生似乎都合情合理,旁人也只得叹息。而Maurice还在缓慢地认识自己,迟疑地不知道该睡去或者醒来。

可面对着英伦乡间这般清新的精致,怎么也不愿相信两个俊朗年轻人间的爱情只能发于此止于此了。

婚后的Clive蓄起了胡须,收起了一些不羁,笑容里也不再是羞涩,俨然已是位更迷人的绅士。依然克制地爱着Maurice,渴望着每年为数不多的相见,却也忍受着灵与肉的分离。我并不觉得怨恨他,只是惋惜,特别惋惜。此时的Clive,每每让我想起《断背山》里的Jack,他婚后的形象倒是与这时的Clive极为相似,不说那胡子与笑意,连那种故意表现出优越感的语调都如出一辙,或许Jake在演绎Jack的时候,有意参考了前辈Hugh Grant。

不曾想到,会有那样一位侍者Alec,能够全然知道自己想要,勇敢地爱上主人的朋友。在他纠结苦楚的夜里,越窗而入,共一夜缠绵。即便这只是一夜缠绵,对于Maurice的真正自我认识都是极关键的,更何况这是两人灵肉合一的爱情序幕呢。

Clive不是什么小人,Maurice也不是圣人,Alec这个角色的讨喜和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员。

回想起乡间,青葱草地上,Clive曾对Maurice说,“要是你丢下我的话,我将半睡半醒地度过余生。”可竟是他主动丢下他,待知道永远失去他后,已是连半睡半醒都不能。半睡半醒是人之混沌空白时,佯装睡去或者睡去或许意味着能逃避着许多,却也终归失去了许多。醒来,终究要面对,面对最真实的自己,面对真正的人生,没错,这正是生之意义吧。而他们终于都有了自己的选择,有人睡去,有人醒来。
 
 
 

 6 ) life depends on what you look for

翻了翻评论,无一不对年轻时的美人休失去了恋情而扼腕叹息,对于后来出现的scudder评论聊聊。果然是我的点不同么= = 神经大条,没啥慧根的我看电影从来看不到什么炉火纯青的演技或者什么青涩动人的眼神。真正打动我的时候,是从scudder出现开始。那个从阿根廷来的莽莽撞撞不服管的男孩子,和管家顶嘴“Mr.Hall is a gentleman”的男孩子,大雨天为了多看maurice一眼而被奚落还不肯走的男孩子,努力写了封信后在自己最爱的船库等了maurice两天的男孩子。同性故事中,我想我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两人看似天差地别内里却如一人的感觉。那是个地地道道的英伦绅士,另一个却是从阿根廷来的什么都不懂的小子,说着语调奇怪的英文,得知自己将举家离开之后竟然摸索着坐火车来到伦敦,只为了告别。在他懵懵懂懂拿着火车票,经过检票口,因初次坐车不懂规矩而一瞬间不知所措的时候,我的心被柔软地撞了一下。
年龄地位阅历的悬殊使两人最后的happy ending看起来如此童话。两人的感情似乎也只源于那单薄的肉欲。欲望退去后的maurice怀疑alec,进而害怕受到威胁,那尖锐带着现实的苍白。可是我却觉得,alec和maurice才拥有相同的灵魂。
并不是clive和maurice那样并肩走过学府幽美的小径,划着船讨论诗句或合弹一首彼此听懂的钢琴曲才叫soul mate。领悟对方的举手投足,并不代表能窥进对方的心底。灵魂伴侣应该是,虽然是这漫长人生里不同的两个个体,却追逐着同一的渴望。clive和maurice都彷徨过各自的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clive要的是贵族式的安稳人生;maurice的彷徨贯穿始终,最终他和alec选择了同样的东西,他们对于人生都如此执着又简单。那就是有这么个人陪伴在身边,就此足矣。无关年代,也无所谓现实的阶级,古往今来的情侣或志趣相投而自然而然地在一起,或相差巨大却抵不住对方的吸引,无论起始与过程如何,归宿总与这一份clive和maurice的矛盾有关。两位绅士和彼此的吸引,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在一部时间静止,雨声伴着惆怅,情愁染上昏黄的英伦风老电影里,岁月仁慈,maurice和他的情人会一直在一起。
关于clive和maurice,还有他们那段最美的时光,都会珍藏在彼此的心里吧。clive说,失去你,我的余生将在半梦半醒中度过。这是全剧里最动人的一句情话。clive的爱也许不比alec少,只不过他还有那么多alec没有的东西,身份,工作,体面的庄园和家人,在那个时代的英格兰,这些是他必不可少的生活的意义,也成了他的爱情的负累。就像他劝maurice时说的话,“我们的人生里除了爱情,还有很多美好的其他东西”。有时就是这样,明明两个如此自然地就能融洽在一起的两人,最终却不能携手。并肩一同渡过人生中最轻松最肆无忌惮的日子,之后不知不觉间两人都长成大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去向别人的怀抱中。他之于他,是最美丽的曾经;他之于他,是最憾恨的永恒。美丽却隐秘的爱情,最终只能消逝于青天白日的阳光下。随着那一段段他们曾谈论的未了的钢琴曲和诗句。因为世间最被人心心念念的,便是这份求不得和已失去。

 短评

哦哦哦,男演员就应该在风华正茂的时刻去拍部gay片作为人生的纪念啊啊啊!

5分钟前
  • we are
  • 推荐

如果你丢下我,我将在半梦半醒中度过余生。最高段的告白,最甜蜜的威胁,最难料的一语成谶。

10分钟前
  • 芝麻糊
  • 力荐

最后谁得到了,谁失去了。PS:剑桥和牛津已经成为各种英国文艺片里的搅基圣地了有没有!!!PPS:那时候的Hugh Grant美到你伤不起啊!!!

14分钟前
  • 鸭梨
  • 力荐

不觉得克里夫是gay,只是嘴上说说吧,没看出来他有多喜欢莫里斯。演亚力克的演员没演出来他是gay。相比下莫里斯太可怜了,感觉就像他被俩直男耍了……

18分钟前
  • balabomb
  • 推荐

“1885年英国颁布了完全禁止男同性恋的法令,同性恋情被指亵渎行为。1897年E·M·福斯特进入剑桥大学读书,莫里斯故事雏形由此孕育,直至1971年才得以发表,1987年电影《莫里斯》被搬上银幕…百年情仇,英伦风雨路” 只是剧情太慢、太不跌宕、太不抓人。文学化的故事讲述,很难静心看完。

22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我最爱的电影之一!喜欢英国人处理感情的含蓄。

2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电影在处处保留福斯特原著风貌的同时将细节改编得精致惟美;精神恋爱到灵肉合一的转变过程更加自然动人。每个分镜都流淌着美,百转千回的爱情如饮醇酒。不谦虚的说:我不认为有人能在这片字幕的翻译上比我更加的——接近完美

2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勇敢的人得到了他前途未卜的爱情,懦弱的人得到了他安逸虚弱的人生

32分钟前
  • Allen Li
  • 力荐

现在应该已经很难看见这样的电影了吧,莫里斯这种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偶然认识到真正的自己、最终能勇敢并幸运地忠于自己的故事,该被拍得多么轰轰烈烈,但这部电影就像那缕初夏的阳光,温暖但不刺眼,哪怕很短暂,曾温柔地存在过,就不必把它视作遗憾了。#4K修复 美如画...

3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有没有10颗星?我要打10颗星!James Wilby细腻而又大胆,高雅而又热烈,完美!Rupert Graves就像一只等爱渴望爱的漂亮小兽,被他当时的boyish good-looking杀到了。板球眉目传情和船屋热吻情定终生看得我太基动了。

39分钟前
  • jagpumpkin
  • 力荐

首先,休格兰特居然是男三号(被他曾经的美貌shock到了)。其次,从头到尾都很优美。最后,阿根廷情人魅力略显不足。

41分钟前
  • 阿烟
  • 推荐

1987年怎么拍得出这么高级的同志片,不容易啊,要加一星。男主角演得好棒哦。细节丰富,镜头和台词暗含好多信息。最后一组镜头,休格兰特进屋,管家问话,关门,休格兰特回房亲吻妻子,妻子眼神的变化,休格兰特逐扇关窗,每个镜头都是隐喻。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45分钟前
  • 🐷🐷
  • 力荐

我就说嘛,有钱人恋爱起来磨磨唧唧虚头八脑没劲透了,穷人的爱情才比较动人,因为豁得出去,而且更需要爱。

48分钟前
  • 肖浑
  • 推荐

不觉得Clive就是该被谴责的那个人,好友残例在前他的害怕是正常,同时他可以退缩可以懦弱,他也需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整部影片的主线可能是莫里斯的成长转变,从出口伤人不知收敛的小年轻到成熟稳重冷静自信的帅大叔,从码头下来势在必得的笑太迷人了,敢爱敢恨才能拥抱爱情。

49分钟前
  • CS
  • 推荐

一蓄鬍子就道貌岸然了,鬍子代表偽道德,這個象徵蠻有趣的。

53分钟前
  • 有未始有始也者
  • 还行

那时候,休格兰特年轻羞涩地滴水啊。。。

57分钟前
  • shu
  • 力荐

细致平缓,忧伤弥漫。权欲和感情是一对永不可调和的矛盾,一种选择一种命运。最终,Maurice和Alex突破阶层在一起,clive永失所爱。 英伦风情古典雅致

60分钟前
  • 海棠一生
  • 力荐

我发誓,我从没想过同性恋题材的电影能够拍得这么纯洁美好,让人一咏三叹,唏嘘不已。年轻的Hugh Grant青春俊美,在剑桥草坪上与莫里斯的一吻,胜过多少日后的风流。

1小时前
  • 云外清都
  • 力荐

打开他的心房却抛弃而去,还好他的心房有人进去了,而你,只能忧郁地看着那扇关不上的心窗。

1小时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看到最后一部分时我好怕好怕是个悲剧...以至于我直接跳到结局确保没有苦逼戏才倒回去继续看。在爱情之外更有趣的是90年代初英国社会的缩影,算是同志片中的神作了吧,剧本表演以及各项技术环节都趋近完美。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